放疗健康宣教

放疗健康宣教
放疗健康宣教

湖南中医药大学

本科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学生:王青

学号:201012010411

专业: 护理学

指导老师:彭丽丽

实习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摘要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发病时病情危急,病情严重时会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新生儿的体质较弱,自身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发生败血症的症状及并发症,而且病死率很高,但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此文就是讨论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预防及护理

引言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临床护理

1.1一般护理

病室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22~24℃,相对湿度60%),定时空气消毒。供给足够的热量与水分。尽量母乳喂养,吸吮无力的病儿可用滴管喂奶,病情严重不能吃奶的病儿,可给鼻饲母乳或牛乳,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给持机体营养与水电平衡。加强皮肤护理,随时更换被褥和衣服,保持床铺整洁,执行床边隔离,以防交叉感染。要时刻注意加强新生儿皮肤、眼部、口腔的护理,如每日进行口腔护理,若发现鹅13疮,就要及时进行隔;孩子眼睛有分泌物时,要及时进行细菌检测;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洗双眼。做好结膜炎的预防工作;加强脐部护理,为保持脐部干燥,防止脐炎的发生,每天要使用碘伏涂抹脐部。如果发生脐炎,为控制感染的扩散从而导致败血症的发生,必须及时处理。1.2病情观察

注意病儿精神的改变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以及体温、呼吸、面色、黄疸、食欲、哭声等的异常情况。还要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病儿出现双目凝视、前囟饱满、面色苍白、喷射性呕吐、脑性尖叫、惊厥等,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若商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口唇发绀等,有并发肺炎的可能;还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呕血、便血、腹膜炎等的发生,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发相应的护理。

1.3对症护理

败血症病儿体温表现不一,有高热者,也有体温不升者。因此,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2小时测量体温1次,对体温不升或四肢发凉的病儿,可用热水袋或暖箱保暖;对高热的病儿应给予散包或温水擦浴降温,禁用酒精擦浴和应用解热镇痛药,以免体温骤降而致体温不升或引起酒精中毒、皮下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有其他感染的病儿,如皮肤有脓疱疮的病儿,应先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注射针头将脓疱刺破,然后轻轻擦去脓液。但擦脓液时不得用力挤压,以防脓液进入血管,形成脓血栓。脓疱多且重时,应送检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根据试验结果,给予有效抗生素生理盐水湿敷。脐部感染时,每日换药1次,保持清洁,必要时可行理疗。口腔溃疡时,可用4%硼酸溶液擦洗,局部涂敷锡类散或西瓜霜。呼吸道感染伴鼻塞时,用麻黄素溶液滴鼻,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如有呼吸急促,口鼻周发绀或循环衰竭表现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给氧气吸入。腹胀明显时,可行肛管排气,以减轻病儿的痛苦,避免影响呼吸与血循环,而加重病情。

1.4治疗护理

败血症病儿一般需联合用药,且疗程较长。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护静脉,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还要熟悉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药动学、药代学特点、用药剂量、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用药过程加强监护,防止药液外渗,最好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按时间顺序给药。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如病儿症状无明显好转,应及时通知医师,查找原因。可根据医嘱采集血液标本,送检血培养及药敏,以便调整用药。[1] 1.5并发症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系全身感染性疾病,因病儿免疫功能低下,常会发生多种并发症。病情一般较重,病死率高,需加强预防和治疗。

1.5.1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儿表现前囟门饱满、双眼凝视、面色灰暗、呕吐频繁、哭声尖及惊厥等。发现上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进行腰椎穿刺。观察记录脑脊液的压力和性质,采集脑脊液标本及时送检,以协助诊断。腰穿后置病儿平卧位4~6小时,并保持安

静,避免哭闹和抬高头部,必要时给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同时根据脑脊液化验结果,选用能通过血-脑障碍的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1.5.2感染性休克:如病儿病情突然加重,体温不升、面色发灰、心率加快、心音低钝、脉搏细弱、四肢发凉以及全身皮肤出现花纹、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可考虑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致病菌毒素还可使毛细血管受损,造成粘膜及消化道出血,严重者D I C、中毒性肠麻痹、化脓性腹膜炎。故应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其大小与数量;有无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及大小便性质;还要检查肝脾肿大及胆胀情况,发现异常主动分析原因,并及时通知医师,协助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1.6健康宣教

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家属心理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患儿出现疾病时家长会很焦虑恐惧,此时应该对家长普及败血症的相关知识,取得家长的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2]

2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一种危险性疾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的相关因素除与体重、地区差别有关外,还与病原菌的耐药性明显相关,所以做好预防是十分关键的。

2.1做好围生期的保健及宣传,避免早产及发育不全患儿出生。孕妇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及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复苏窒息的新生儿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2加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严格遵从手消毒制度,减少侵袭性治疗,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2.3做好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新生儿每天沐浴更衣,所用衣物毛巾要做到一人一用,要重视直接接触新生儿衣物的消毒。[3]

2.4感染患儿使用后的奶具、器械以及所用衣物毛巾要进行先消毒后清洁再消毒的处理。

2.5隔离病区内有皮肤感染的患儿,床旁有接触隔离标识。

2.6对高危儿加强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体重增长情况,纳奶时的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4]

2.7做好皮肤黏膜的护理。不要挑马牙及挤奶眼,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的口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保持脐残端的清洁和干燥,防止细菌感染,如脐部有粘液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如有化脓性感染,用过氧化氢溶液或碘酒消毒。

2.8避免新生儿与感染患者接触,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适当地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1]伊文杰·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3(10)∶231-232.

[2]李顺芬·3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1,11(18):2218-2219.

[3]孟海燕,宋红丽,高璇·128例晚期新生儿败血症病因分析与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2):146-147.

[4]梁创,唐渊,林华梅·新生儿败血症病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26-28.

放疗患者健康宣教_0

---------------------------------------------------------------最新资料推荐------------------------------------------------------ 放疗患者健康宣教 放疗患者健康宣教放疗患者健康宣教定义肿瘤的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放射线,如光子类的 X 线、 r 射线以及粒子类的电子束、中子束等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 放疗前宣教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戒烟酒,;头颈部放疗前要洁齿,,要使用氟制牙膏。 应先拔除龋齿,待伤口愈合 7-10 天后方可放射治疗。 放疗期间宣教放疗期间要注意: 1、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进行放疗,不要随意增加和减少照射次数次数和剂量。 2、进放射治疗室不能带入金属物品如金属气管套管(改用塑料或硅胶气管套管)、手机、手表、钢笔等,有金属义齿的患者需先取下妥善保管。 3、照射前按要求摆好体位后,不能移动,一直保持到照射结束。 4、造血组织对放射线很敏感,因此,放疗期间应每周查一次血象,其中白细胞、血小板往往影响会大,如果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医生、护士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5、放疗期间病人体内有大量肿瘤代谢产物,应多喝水,每天 25003000ml,观察小便量,使代谢物尽快排除体内。 6、放疗期间抵抗力下降,要尽量防止感冒。 1 / 11

7、放疗后放射区内皮肤萎缩、变薄、软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可出现放射性的皮肤反应,故放疗期间应注意:(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照射区皮肤避免机械或物理刺激,如不穿化纤衣服,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冷敷等,勿用肥皂擦洗;避免黏贴胶布或涂刺激性、重金属药物。 (2)照射野画线十分重要,治疗期间切勿擦去,如发现有褪色,告诉医生重新描画,切勿自行描记,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 (3)放疗照射一定次数后,皮肤会有灼热、干燥、瘙痒的感觉,这时切忌搔抓,注意用电动剃须刀刮胡须,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 (4)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外出时可打遮阳伞,衣服不宜紧裹,应尽量敞开散热。 凡是潮湿不透风的部位,放疗引起的皮肤反应多较重,如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在放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干燥,注意通风。 8、放疗期间应供给热量充足、蛋白质和微生物丰富的饮食,如蛋类、乳类、鱼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品种多样化,粗细粮搭配,不偏食;食物加工以蒸、煮、炖等易消化的方式为主,不用油炸、烧烤。 9、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和粗糙、油腻的食物,不吃霉变发烂食物;合

放疗健康宣教

湖南中医药大学 本科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学生:王青 学号:201012010411 专业: 护理学 指导老师:彭丽丽 实习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摘要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发病时病情危急,病情严重时会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新生儿的体质较弱,自身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发生败血症的症状及并发症,而且病死率很高,但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患儿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此文就是讨论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预防及护理 引言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临床护理 1.1一般护理 病室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22~24℃,相对湿度60%),定时空气消毒。供给足够的热量与水分。尽量母乳喂养,吸吮无力的病儿可用滴管喂奶,病情严重不能吃奶的病儿,可给鼻饲母乳或牛乳,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给持机体营养与水电平衡。加强皮肤护理,随时更换被褥和衣服,保持床铺整洁,执行床边隔离,以防交叉感染。要时刻注意加强新生儿皮肤、眼部、口腔的护理,如每日进行口腔护理,若发现鹅13疮,就要及时进行隔;孩子眼睛有分泌物时,要及时进行细菌检测;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洗双眼。做好结膜炎的预防工作;加强脐部护理,为保持脐部干燥,防止脐炎的发生,每天要使用碘伏涂抹脐部。如果发生脐炎,为控制感染的扩散从而导致败血症的发生,必须及时处理。1.2病情观察 注意病儿精神的改变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以及体温、呼吸、面色、黄疸、食欲、哭声等的异常情况。还要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病儿出现双目凝视、前囟饱满、面色苍白、喷射性呕吐、脑性尖叫、惊厥等,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若商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口唇发绀等,有并发肺炎的可能;还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呕血、便血、腹膜炎等的发生,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发相应的护理。

放疗健康教育

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健康教育 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对术后复发或多种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多采用放射治疗抑制肿瘤的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手段主要有常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一、放疗前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放疗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多数患者及家属对放疗的原理、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不了解,加之放疗患者大多经历过手术或化疗,对放疗治疗往往会产生怀疑。放疗前应给予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解释,特别是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进行提前告知,但不应过于渲染合并症,防止产生不必要的顾虑及恐惧。 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类、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嘱患者适当进食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皮、猪蹄等,以预防放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减少。 3、皮肤准备指导嘱患者放疗前理发、剃胡须、剪指甲、洗澡、清洁皮肤,避免划伤皮肤。 二、放疗后健康指导 1、照射野皮肤保护指导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宜穿全棉、柔软、宽大、吸湿性内衣,避免摩擦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照射野皮肤禁用肥皂擦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风吹,避免用过冷和过热的水、盐水清洗,以免刺激皮肤。皮肤干燥和瘙痒时,可外用冰片、滑石粉、痱子粉、皮炎平霜等。放疗后保护照射野皮肤至少1个月以上。 2、病情观察指导告知患者局部或全身可能出现的放疗反应,病情发展规律及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养成填写“放疗病情记录”的习惯,告知患者填写的内容和方法,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必须的资料。 3、并发症预防指导 (1)全身反应:用放疗治疗肿瘤时,在破坏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损伤。告知患者照射1~2小时后可能出现全身反应,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如厌食,可不必强迫进食,给予帮助消化的药物以增进食欲。 (2)骨髓抑制:大面积放疗时可出现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嘱家属加强患者饮食,增强体质,外出时注意增减衣物,预防感染。 (3)皮肤反应:放疗后黏膜反应有轻、中、重3种。告知患者如出现红肿、唾液少、口干等,应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食用生、冷、硬、刺激性强的食物。重度反应可用抗生素,并定时漱口。嘱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如有灼烧、刺痒感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4、间歇期护理指导告知患者肿瘤不会在放疗结束后立即缩小或消失,2~4个月方显疗效。患者在离开医院前需要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放疗间隙期应与医院建立联系,定期复查,以判断疗效。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适当进行日常活动,避免过于劳累。

放疗患者健康宣教

放疗患者健康宣教 定义 肿瘤的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放射线,如光子类的X线、r射线以及粒子类的电子束、中子束等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 放疗前宣教 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戒烟酒,;头颈部放疗前要洁齿,,要使用氟制牙膏。应先拔除龋齿,待伤口愈合7-10天后方可放射治疗。 放疗期间宣教 放疗期间要注意: 1、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进行放疗,不要随意增加和减少照射次数次数和剂量。 2、进放射治疗室不能带入金属物品如金属气管套管(改用塑料或硅胶气管套管)、手机、手表、钢笔等,有金属义齿的患者需先取下妥善保管。 3、照射前按要求摆好体位后,不能移动,一直保持到照射结束。 4、造血组织对放射线很敏感,因此,放疗期间应每周查一次血象,其中白细胞、血小板往往影响会大,如果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医生、护士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5、放疗期间病人体有大量肿瘤代产物,应多喝水,每天

2500—3000ml,观察小便量,使代物尽快排除体。 6、放疗期间抵抗力下降,要尽量防止感冒。 7、放疗后放射区皮肤萎缩、变薄、软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可出现放射性的皮肤反应,故放疗期间应注意: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照射区皮肤避免机械或物理刺激,如不穿化纤衣服,选用全棉柔软衣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冷敷等,勿用肥皂擦洗;避免黏贴胶布或涂刺激性、重金属药物。 (2)照射野画线十分重要,治疗期间切勿擦去,如发现有褪色,告诉医生重新描画,切勿自行描记,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 (3)放疗照射一定次数后,皮肤会有灼热、干燥、瘙痒的感觉,这时切忌搔抓,注意用电动剃须刀刮胡须,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 (4)避免直接照射,外出时可打遮阳伞,衣服不宜紧裹,应尽量敞开散热。凡是潮湿不透风的部位,放疗引起的皮肤反应多较重,如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在放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干燥,注意通风。8、放疗期间应供给热量充足、蛋白质和微生物丰富的饮食,如蛋类、乳类、鱼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品种多样化,粗细粮搭配,不偏食;食物加工以蒸、煮、炖等易消化的方式为主,不用油炸、烧烤。 9、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和粗糙、油腻的食物,不吃霉变发烂食物;合理安排进餐次数,每日五餐,以早、中、晚三餐为主,再加餐些牛奶、点心,少量多餐。 10、头颈部放疗患者,放疗期间由于腮腺及小唾液腺照射后功能抑

放疗健康教育

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健康教育 尊敬的患者: 为了住院治疗期间能更好的配合我们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放疗患者住院期间需注意的事项。 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对术后复发或多种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多采用放射治疗抑制肿瘤的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手段主要有常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一放疗前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创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重视与家属、医务人员、病友间的交流,树立乐观自信的心理,充满希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放疗计划。 2、饮食指导放射治疗期间适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类、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适当进食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皮、猪蹄等,以预防放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减少。 3、皮肤准备指导放疗前请剃胡须、剪指甲、洗澡、清洁皮肤,并避免划伤皮肤,保持个人卫生整洁。 二、放疗后健康指导 1、照射野皮肤保护指导在治疗期间宜穿全棉、柔软、宽大、吸湿性内衣,避免摩擦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照射野皮肤禁用肥皂擦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风吹,避免用过冷和过热的水、盐水清洗,以免刺激皮肤。皮肤干燥和瘙痒时,勿用手抓挠,防止感染。放疗后保护照射野皮肤至少1个月以上。

2、病情观察指导放疗期间局部或全身可能会出现放疗反应,若有不适,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不可隐瞒病情。 3、放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 (1)全身反应:用放疗治疗肿瘤时,在破坏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损伤。照射1~2小时后可能出现全身反应,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如厌食,可不必强迫进食,请及时通知医生。 (2)骨髓抑制:大面积放疗时可出现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需加强患者饮食,增强体质,外出时注意增减衣物,预防感染。(3)皮肤反应:放疗后可能出现黏膜反应,若出现红肿、唾液少、口干等,应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食用生、冷、硬、刺激性强的食物,并定时漱口。请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如有灼烧、刺痒感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4、间歇期护理指导患者在放疗间隙期应与医院建立联系,定期复查,以判断疗效。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适当进行日常活动,避免过于劳累。 感谢您的配合,祝早日康复!(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