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与环保、降耗、增效结合起来,发展农业和国企改革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又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引入绿色GDP既念。
哲学方面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相对缺乏。
因此,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我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原理。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它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协调发展,这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规律办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3)联系的观点。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调水与节水的关系,正确处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
它要求我们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在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上,要顾全大局,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
不能为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
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发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仅要看到它的过去和现在,还要看到它的未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无长远打算。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我国的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
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也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观点。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 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在实践中,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防止“单打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必须注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如果次要矛盾处理得不好,也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6)量变和质变。
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
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明确将“限制产品过度包装”列入其中,过度包装行为将在法律层面上受到前所未有的惩处,体现了做事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7)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且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国家环保总局下发《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通知》,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广泛进行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等都体现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8)价值取向的有关知识。
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不仅直接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最终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中国将加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环保总局要求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教育,诺贝尔和平奖首次把环境保护列入评选议程等都体现了正确价值观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政治方面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对外职能都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的发展观念,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要求,
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有利于完善和发挥我国的国家和政府职能。
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科学发
展观涉及的大量问题属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
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完善国家和政府职能,特别是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的国家职能: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②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
问题,国家维护生态,治理污染均体现了这一职能。
③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的职能: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又是有差别的,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了人民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表现了国家行使处理人民内部关系的国家职
(2)国家机关的原则。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国家依法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体现了实现依法治国的原则。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贯通的。
科学发展观是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实施的发展战略,从这一点上说,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⑷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
(5)当代国际竞争。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我国必须把握时机,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使自己的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中国的“马六甲之痛”,能源安全潜在威胁,中日东海争端体现了国际竞争的实质。
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南方网讯(记者冯怡驹文芬刘倩通讯员余家明)8日下午,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秘书处召开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广东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的精髓。
3 省委九届二次会议以来,省委、省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解决广东省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以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明确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今年是广东省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与发展,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重要一年。
省委九届四次会议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再次明确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是今后广东省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目前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上下功夫。
专题座谈会由省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主持。
省委副书记陈绍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到会与委员们座谈讨论。
来自中共、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科协、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科
学、农业、教育、医卫、侨联和特邀人士等界别的30 多位委员围绕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广东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委员建议精选:
珍惜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邱玫(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市环保局副局长,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席)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对于提高广东省经济质量、改善环境、早日步入小康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重视经济指标、轻视社会发展指标、漠视环境指标的现象并不少见,因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目标要全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指标;确定经济发展目标要考虑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经济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及推动循环经济,转换资源结构等四个方面。
薛建枫(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
要实现广东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水安全作为保障。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广东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节约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在全省强化节水治污型社会的建设。
因而,要对有限的水资源实行合理的分布;同时要改善用水结构,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减少浪费。
黎宝松(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委会主委)
目前,对GDP勺过度追求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并不少见。
土地是人类赖以
生存、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目前珠三角地区房地产开发存在过热的现象,因而要对用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不合时宜的规划要给予改正,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进行合理规划,还要重视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等。
杨中艺(中山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
应该从广东省的层面加强环境管理。
为了发展经济,省长已经聘请了一些经济顾问,但是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省长聘请环境顾问将有助于构筑广东文化大省的形象。
在新一轮发展高潮中,珠三角将进行产业转移,污染源向珠三角上游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因而必须注意到污染源向珠三角上游转移和集结带来的问题。
广东还应该重视环境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关注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动态,研究制定适应广东发展的规划等。
建立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投资渠道
王智琼(省卫生厅副厅长,农工党省委会副主委)
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核心是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由于广东经济发展不平衡,广东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卫生健康的发展差距,应该重视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研究建立健康GDP核算体系;将《千年宣言》的指标列入各级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建立面向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投资渠道。
人才也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黄庆勇(省政协常委、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席、云浮市副市长)
广东要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无疑也应建设人才强省和智力大省,经济的竞争已经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广东要培养、吸引好人才,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尽快制定和实施“广东21 世纪人才振兴计划”。
转变人才观念,“人皆有才,人可成才”,但“人无全才”,而很多人往往唯专是才,这对人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变学历本位为能力本位,大力培养、引进和激励各类带头人才。
推行工资、择业、提职等与工作实绩直接挂钩的方法,以能力和绩效论英雄,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民主化改革的力度,大量选用群众公认的干部;把传统体制以外的人才(如非公经济人才)纳入党委、政府人才资源统一管理的范围。
实现“大珠三角城市群人才交流一体化”
盛南方(特邀与会人员、广州南方人才市场党委书记)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
“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潮流所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在要求人才资源的整合。
大珠三角面临着长三角和北京经济圈的竞争,我建议实现“大珠三角城市群人才交流一体化”,进一步取消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疏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合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组织和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促进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理合流动将成为现实和可能。
山区要利用自身条件找出一条发展之路
杨志红(香港特邀与会人员,香港佳洋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各界妇女联合会
名誉会长)
实现可持续发展,山区的发展是关键。
以前我们到一些山区去招商,当地主要是在脱贫,而没有利用自身的条件去建设,山区应该结合当地的情况切合实际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另外,我觉得广东应该对大小企业一视同仁,为小企业的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
企业投资广东,相关的配套企业也应该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