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
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
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的作用。
第一是家庭环境的氛围。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心理共同体,每个家
庭都笼罩着一定的心理氛围。家庭的心理氛围体现着家庭内部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家
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它既反映着家庭成员对社会的态度,也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的相互关系。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员各尽其社会和家庭之职责,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热心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家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同享欢乐,共分忧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即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也能顺利解决。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到“这是我的家”,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灰心气馁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
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相反,在空气沉闷、压抑,充满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家庭中,尤
其是父母双方的矛盾冲突激化,导致离婚所引起的家庭破裂,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
令其受到无所适从的心灵上的创伤。
研究表明:
生活在不和谐而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诸如,喜怒无常,闷闷不乐,胆小怕事,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不爱交际,自卑、孤僻、冷漠和撒谎欺骗等等心理障碍或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
第二是家庭的教育模式。所有父母都在教育子女,但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素
养、教育信念等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特色。经从事教育和
心理研究人员的多方面调研得知,在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如下四种基本模式:
1保姆——溺爱型模式,也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对孩子的过分监护和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曾有一幅画,叫作“行星围着太阳转”,就生动地描绘了患有“四二一综合症”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这种教育模式。这种家庭的父母和长辈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希望孩子早日成“龙”,成“凤”。因此,他们对孩子在吃、穿、玩、用上总是一味迁就,一味满足,这真可谓是
对孩子充满了柔情蜜意,倾注了全部心血。可是,他们并无意识到这种娇生惯养性的溺
爱却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孩子的心灵健康,使孩子渐渐地养成自私、任性、霸道的坏脾气,滋长着放纵蛮横的恶习,而且也逐渐造就了孩子本身的脆弱和无能的人格。当孩子
长大成人而面临未来的生活挑战时,则会因从小就养成事事依赖父母的特性而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及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此,不仅子女本身要付出代价,而且整个
社会也要付出代价,而这种代价往往又是相当高昂的。
2专制型或叫暴君型模式
专制型家庭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往往
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这一类型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在家里往往是企图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
不准孩子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要求孩子去做其所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则打,“不听话”则骂,甚至于捆绑起来吊打,乃至害了孩子性命的例子,时有发生,如报上报导过的武汉小学生夏辉的惨死,就是这样一种家教的悲惨结局。“暴君式”的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压抑和人格上的侮辱。这种家庭抚养出来的孩子表面上驯服,内心却充满着对专权者的敌意和怨恨,他们往往是迎逢作假,或转而对他人施暴。在得不到温情,觉得无路可走时,还可能离家出走,可能到不良团伙中去寻找“温暖”,严重时则可能走向轻生。这种专制式的家教,不仅葬送了孩子应有的许多宝贵品质,还塑造他们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
3宽容型模式
这一类家庭的典型特征是对孩子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家庭成
员之间互不干涉,父母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奖惩不明。这类父母对教育子女方面持
消极态度,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必自通”的放任观念。处于这种养而不教不管的家庭里的孩子,难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俗话说不管不教要变坏。一旦家庭出现危机或孩子本身发生问题,而父母再来行使职权则已悔之晚矣。
4权威—民主型模式
这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事事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独
立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其所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让孩子直言不讳,敢于发表意见,又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谆谆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调查表明,权威
——民主型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品格特征。
第三是从家庭物质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影响来看,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它们的优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
1收入(体现为经济状况)
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
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
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子女就象父母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倘若父母文
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子女的行为问题。
2职业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做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
对子女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
视的作用。父母不仅通过自身的文化素质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还通过对子女教
育的形式与投资产生影响,父母职业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主要是由其文化程度所决
定的。
3住房条件
住房的整齐清洁和文化气息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造成影响,一般说来,整洁有条理的环
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觉心情愉悦,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
与良好的习惯。相反,污浊杂乱的环境,不仅会使孩子心情烦躁、抑郁,而且也容易养
成松懈、懒惰的不良习惯。良好的住房条件可以为子女提供安静明亮的学习场所,为子
女学习提供了有利因素,有利于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那些居住在出租屋、工棚或其他
临时住所的父母,其子女也跟随居住于此,耳濡目染,很容易学坏。据某些抽样调查表明:88%的违法犯罪青少年居住在出租屋、临时或流动居所。可见,居住环境对青少年
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此外,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他们的价值观会千差万别,这就体现在它们与子女交流方式的差异和对子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