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结果谁都没想到的战斗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期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
从1914年到1918年,几乎全球各个大国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深远的影响。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利益冲突。
其中,导致战火燃起的直接诱因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德在塞尔维亚被刺杀,奥匈帝国随后向塞尔维亚发起了战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国际政治博弈。
二、战争的扩大与全球化起初,战争只是局限在欧洲,然而随着各国的加入和所属国际联盟的扩展,战争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大规模冲突。
英、法、俄以及其它列强相继卷入,联合国际同盟和中立国组成了协约国,而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则形成了中央同盟国。
随着战争的进行,各方代表各自国家和领土的利益进行着残酷的角逐。
三、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 制造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世纪以来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数百万人丧生,城市被炸毁,无数家庭被分崩离析。
2. 科技和战争的结合:这场战争见证了科技和战争的结合,如毒气战、坦克、飞机、航空母舰等现代战争的标志性武器首次亮相,对未来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持久影响。
3. 群众动员的全面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大国进行了举国体制的动员,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和参战国的规模。
4. 后果深远:战争结束后,欧洲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纷纷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的转变,带来了二战的蔓延。
四、战争的启示与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使得人们对战争有了更多的反思和警惕。
这场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层面,成为20世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
同时,我们也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通过和平与合作解决争端,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未来。
总结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政治、军事、科技、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大战根源和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
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
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
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
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
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
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
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
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
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
1873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
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
1879年,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一、大战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前后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参战的有30个国家,约15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
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协约国方面达4835万,同盟国方面为2516万。
主要交战国中被动员入伍者在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公民中所占比例高达50%,在某些国家,例如法国,甚至超过半数。
在整个战争中,在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大规模会战不下几十次,每次会战几乎都是一场大屠杀。
交战各国不仅动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动员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宣传舆论力量。
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
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
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
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二、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
欧洲的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代之而兴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
从表面上看,英帝国的疆域更加扩大,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印度等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再也无法把它们平息下去。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震撼世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解读
震撼世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解读震撼世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大战爆发的战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深入的解读,从战争的起因、战争的影响以及战争的结局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一、战争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歷史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末期的帝国主义浪潮。
当时,世界各大国争相扩张殖民地,与此同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1905年和1911年的两次摩洛哥事件以及1908年奥斯曼帝国的灭亡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然而,真正引发战争爆发的事件是1914年6月28日,奥斯特利兹哈恩的刺杀事件。
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紧张的外交动作,最终将世界各国卷入了战争的漩涡。
二、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导致了无数人的死亡和伤残。
士兵们在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平民也未能幸免于难。
据统计,战争期间有超过1700万人丧生,超过2000万人受伤。
战争的残酷性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其次,战争颠覆了传统的世界秩序。
德国、奥匈帝国、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等都在战争中灭亡或减弱,而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则成为新的世界强国。
同时,苏联的十月革命也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此外,战争还改变了世界格局。
凡尔赛和约和圣日耳曼停战协议确定了战争的结局,使欧洲各国的国界产生了新的变化。
同时,战争结束后还建立了国际联盟,尝试通过合作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三、战争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11日正式结束。
协约国和中央同盟国达成了停战协议,战争结束。
在停战协议中,德国被要求承担主要的责任,因而遭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惩罚。
此外,凡尔赛和约还规定了德国边界的变化,以及赔款和军队规模的限制等内容。
然而,结束战争并没有结束世界的麻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条约为二战埋下了伏笔,战后的动荡局势也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设计 【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附答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预习笔记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的集中体现:后起的国家无法面对殖民地已经被基本瓜分完毕的现实。
)2、一战之前形成的两个同盟:三国同盟:、奥匈帝国、三国协约:、法国、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进程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2、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宣战,一战爆发;3、原本在同盟国的在一战爆发后转投协约国;4、一战当中最惨烈的战役、一战转折点:1916年,(“绞肉机”);5、1917年: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退出一战。
6、1918年,投降,一战以失败而结束。
7、一战的评价:一战是西方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战争。
8、一战对世界的影响:①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的优势地位;②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③一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历史背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
19世纪后半期,法与德,俄国与奥匈帝国,英与德矛盾不断激化。
三国同盟: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20世纪初,英国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三国协约。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这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叛变: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一战的主要战场:战争主要在欧洲战争进行,在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一战扩大:战争后来逐渐扩大到了非洲、亚洲等地。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10个月的阵地战。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本文导读:这次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罗斯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
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
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
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
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罗斯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这场战争涉及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及其结果。
一、爆发原因1. 欧洲列强的竞争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争夺殖民地、贸易市场和资源,导致了紧张的国际关系。
这种竞争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敌对情绪。
2. 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帝国主义的扩张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各国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主,而帝国主义国家则试图维持其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这种矛盾导致了各国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3. 战争策略和技术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工业化战争的开始,战争策略和技术的发展也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各国军事力量的壮大和武器装备的进步,使得战争成为一种可行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二、战争的结果1. 人员伤亡和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数百万士兵和平民丧生,许多城市和乡村被摧毁。
这场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也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国际秩序的重塑战争结束后,国际秩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通过对战败国德国的惩罚,试图维持战后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这种做法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3. 社会变革与思想启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和妇女争取平等的运动兴起。
同时,战争也激发了人们对和平、正义和人权的思考,为后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4. 国际关系格局的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旧有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英国、法国等传统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而美国、苏联等新兴大国崛起。
这种转变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国际政治经济的矛盾,也有战争策略和技术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称第一次世界战争,是20世纪最具有标志性
的重大事件之一。
这次战争于1914年7月28日爆发,持续了近四年,直至1918年11月11日才正式结束。
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争,波及全球,牵动了无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非常复杂,其中包括了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军备竞赛、同盟体系等多种因素。
最终,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宣战成
为导火索,各个国家被卷入了这场残酷的战争中。
战争期间,各方动
用了空前的军事力量,科技装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死伤惨重,战争
的规模和破坏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这场战争中,参战各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军人和平民的伤亡数
量惊人,有些国家的国土和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同时,战争还导
致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引发了俄国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进一步加
剧了战争的影响范围。
最终,以德国为首的中央同盟国战败,签署了停战协定。
巴黎和会
确定了和平条约的内容,对德国进行了重创性的惩罚,强加严苛的战
胜国条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全球性的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
深刻教训。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字数:361】。
一战的战争结果
一战的战争结果一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毁灭性的战争之一。
此次战争始于1914年7月28日,结束于1918年11月11日,涉及到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在这场战争中,全球各国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和资源,同时也采用了新型武器和战术,导致了数百万人的伤亡以及巨大的经济和社会破坏。
本文将探讨一战的战争结果。
一战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对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经济、社会到技术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变化。
首先,一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战争前,欧洲列强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形成了相互竞争、联盟纷争的情势。
但是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种平衡,各国被迫站队,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协约国和中央同盟国。
随着一战的结束,许多帝国崩溃,尤其是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等。
此外,战争还催生了民族主义浪潮,加速了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新的国家和边界的形成,给战后的政治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数。
其次,一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影响。
战争期间,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支持战争努力,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破坏。
战后,许多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和通货膨胀问题。
但是,战争也催生了一些新的经济机会。
一战后,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欧洲的殖民地市场也被重新分配,全球贸易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此外,战争还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革新,推动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再次,一战对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战争期间,数百万士兵和平民因战争而死亡或负伤,这对全球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战争还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寻找新的居住地。
战争期间,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她们在工厂和农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战争努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也为妇女争取更多的权益和平等奠定了基础。
最后,一战对科技和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一战期间,许多新的武器和战术被引入,并对传统战争观念和战争方法产生了冲击。
例如,坦克、飞机和化学武器等先进科技的运用改变了战场格局和战争方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练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
二、导火线: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三、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国集团)四、经过:1、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重大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五、影响: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美俄两个大国开始崛起。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六、正确认识一战:1、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3、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1.1914年,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是 ( )A.萨拉热窝事件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C.倒幕运动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2.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约10个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之称。
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滑铁卢战役B.凡尔登战役C.萨拉托加战役D.马拉松战役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战争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C.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矛盾4.观察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分析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5.最后通牒:“向帝国作出解释:自从发生6月28日的刺杀罪行以来,塞尔维亚高级官员在国内外谈话中,不顾自己所处的官方地位所发表的种种仇视帝国的毫无理由的言辞,至迟在7月25日星期六晚6时以前答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态与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态与战争结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
它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涉及到了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国家。
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响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战争形态和战争结果两个角度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战争形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战争,它的战争方式和战争工具都有着巨大的变革。
首先,这场战争采用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如机枪、毒气、坦克等。
这些武器的引入使得战争的伤亡和破坏力大幅提高,使得战争更加惨烈和残酷。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连锁反应式的战争。
德国的军事试图让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它开始了一系列的挑衅行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外交纠纷。
在此之后的众多国家之间爆发了战争,形成了一条延伸至整个欧洲的战火。
第三,这场战争是一场全员动员的战争。
参战国家不仅仅是招募成年男子,而是动员全国军民参战。
在战争期间,妇女和孩子也参与了工业生产和战争物质的生产。
这是一种在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形式,同时也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
二、战争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结果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它对欧洲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这场战争结束了旧秩序的政治形势。
战争结束后,俄国的沙皇政府被推翻,苏维埃政府取而代之。
德国从君主制转变为共和制。
欧洲的旧有强国逐渐衰落,美国成为了新的超级大国。
其次,这场战争导致了经济的破裂。
战争结束后,各国经济开始崩盘,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不断上升。
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造成国际贸易受挫。
另外,战争后期再加上西班牙大众流感疫情暴发,更是加剧了欧洲的不稳定。
第三,这场战争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战争让众多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的作品因反战、反暴力的主题与风格而得到了大量关注。
现代主义运动在这场战争后应运而生。
它拒绝文艺复古,强调个人的自由、创造力和创造精神,为现代世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宏大的战争,与其战争形态与战争结果有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处于划时代的地位.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1914年奥匈帝国弗朗茨·费迪南(FranzFerdinand)大公遇刺身亡,此事成了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就像多米诺骨牌倒下,许多国家接连卷入其中。
随后,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俄国结盟,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
随着欧洲各大帝国在全球范围冲突不断,一战的战火蔓延至全世界。
1917年,美国也宣布参战,他们加入到反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斗中。
一战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终有900万人死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
以下是一战中人们应该知道的五大标志性战役:1、第一次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5日至12日)一战初期,德国准备实施施里芬计划(the SchlieffenPlan)。
他们通过中立国比利时迅速进入法国,这使得英国也被卷入其中。
德国击退了比利时、英国以及法国的军队,并先后在洛林(法国东北部)、沙勒罗伊(比利时)和蒙斯(比利时西南部)取得胜利。
不久之后,法国军队和英国远征军利用德军战线上的空档进行袭击,几乎包围了德军第一和第二集团军。
面对这样的形势,德军停止前进,将阵线拉回到埃纳河。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战略形势,也导致了后来西线的堑壕战。
原文配图:凡尔登战役示意图2、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21日至12月20日)1916年初,经历了一年毫无建树的进攻,西线一直保持着僵局。
为了打击协约国,德军总参谋长埃里希·冯·法金汉(ErichvonFalkenhayn)开始策划一场大规模持久战,他将打击目标定在法国境内著名要塞凡尔登。
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德军将从三个方向进攻。
这场战役开始于二月底。
开始阶段,德军一路推进,法军也不断增援,顽强抵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1918年 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 失,改变了世界格局,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推动了美国苏联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导致了亚欧四 大帝国的瓦解,世界殖民体系遭受冲击,严重影响 了世界人民的社会生活。
国际
一战之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亚、太 平洋等地的矛盾。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与物 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 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 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 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 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 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 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 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 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 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 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 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 了化工技术的发展
欧亚殖民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得兴起于欧洲东部和中部地 区的沙皇俄国(1547~1917)、德意志帝国 (1871~1918)、奥匈帝国(1867~1918),以及 兴起于亚洲西部、曾一度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 扩张并且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 1299 ~ 1922 )覆灭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进一步冲击了帝 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 潮。
妇女地位的提高
一战期间在兵工厂工作的英国妇女在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之前,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 有老幼妇残,养家做事的只有女人。于是女人们就 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 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亦称为“大战”或“世界大战”,是一场爆发于1914年至1918年期间,波及全球的大规模冲突。
本文将通过介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来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战争进程1. 发端与战火蔓延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导致了巴尔干地区的动荡局势。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一事件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
不久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联盟触发机制。
2. 战线的形成随着各国相继加入战争,战线逐渐形成。
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组成了中央同盟国,而法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则结成了协约国。
战线主要延伸于欧洲,西线战场和东线战场成为了战争的主要战区。
3. 持续的战争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在战线的夺取和防守上展开激烈的冲突。
西线战场爆发了一系列的攻防战,如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东线战场则发生了包括图尔战役、加利波利战役等战役。
战争期间还爆发了一系列的战斗,如伏尔加河战斗等。
4. 形势的逐渐转变随着战争的持续,战局开始发生转变。
1917年,俄罗斯爆发了二月革命,并且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了战争。
德国则发动乌克兰战役,并试图向西线集中兵力。
然而,美国在1917年投入战场,协约国逐渐赢得了战争的优势。
5. 终局与停战1918年,协约国在西线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如阿尔伯特战役、圣米尔战役等,逐渐击败了中央同盟国。
德国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压力逐渐加大,最终导致其于1918年11月11日签署停战协定,结束了战争。
二、战争结果1. 人员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据统计,战争期间有约1000万人阵亡,2000万人受伤。
2. 领土重划战争结束后,中央同盟国被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同意割让领土。
德国失去了一大片领土,包括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北部和东部领土等。
奥匈帝国也解体,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新国家相继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亦称为“大战”,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武装冲突,持续时间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这场战争源于欧洲大陆各国之间的复杂政治纷争、日益加剧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各国的殖民地野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各大势力之间的对抗局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
背景与爆发20世纪初,欧洲大陆正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经济挑战。
国家间的争夺殖民地、经济利益以及不断加剧的军备竞赛加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同时,被称为“邦联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对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势力不满,他们渴望争夺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
铁和火药的革命引领着商品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为战争的爆发提供了更大的威力。
1914年6月28日,在奥匈帝国的君主弗朗茨·费迪南德大公遇刺身亡后,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温。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迅速加入对塞尔维亚的进攻并对俄罗斯宣战,紧接着英国、法国等国也相继加入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深远影响。
估计战争导致约1600万人死亡,此外还有数百万人伤残。
冲突不仅限于欧洲大陆,也波及到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战离极地,横跨大洋,政治版图因之产生根本的变革。
此次战争还给战争参与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各国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战争,导致经济崩溃、巨额债务和通胀。
同时,战争也加剧了各国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情绪,威胁到了许多国家的社会稳定。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催生了现代战争技术和战略。
战争中引入了毒气、坦克、飞机等新型武器,这些武器对战争格局和战斗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争还促进了现代医疗和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医疗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终结与影响1918年,战事逐渐转向了盟军的有利,德国方面陷入了困境。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方面与盟军签署停战协议,表明接受战争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1914年,随着一连串国际事件的不断升级,世界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冲突,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不仅重塑了全球的政治地图,还深刻影响了参战国及其民众的命运。
探究其起因与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当下。
战争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竞争。
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资源,矛盾日益尖锐。
其中,德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强国,其迅速崛起挑战了英国等老牌帝国的霸权地位。
而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对峙,又为这场大火添上了干柴。
直接导致一战爆发的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这成为了点燃战火的火星。
随后,复杂的同盟体系使得冲突迅速国际化。
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于1915年倒戈)和土耳其为主的中央同盟国,与以英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1915年加入协约国)、美国(1917年加入)等组成的协约国之间展开了全面战争。
战争的结果异常惨烈,据统计,约有1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受伤。
战后,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体系对德国等中央同盟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引发了德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伏笔。
同时,俄国在战争中爆发了十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
战争促进了国际联盟的成立,尽管这一组织最终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标志着国际合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此外,战争还加速了科技的发展,如飞机、坦克等新型武器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未来战争的形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复杂的国际矛盾和激烈的军备竞赛,结果是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深远的社会变革。
它提醒我们,和平是如此脆弱,而人类对和平的追求是如此艰难。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尊重国际法和公平正义,才能避免此类悲剧重演。
在今天这个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这一历史教训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师用书 岳麓版选修3-岳麓版高二选修3历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右图为波黑首府萨拉热窝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普林西普桥。
在桥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写:“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
”这块纪念碑纪念的是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加夫里诺·普林西普。
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几天之内,俄、法、德、英等国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本节课我们学习《惨烈的四年战事》。
●教法案例1.“萨拉热窝事件”一目,在教学中要抓住五点:(1)塞尔维亚的独立;(2)奥匈帝国与俄国插手巴尔干半岛;(3)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大战火药桶;(4)萨拉热窝事件;(5)大战全面爆发。
讲述时教师可结合《巴尔干形势图》分析巴尔干半岛的复杂局势,利用教材中插图,形象还原斐迪南大公被刺现场。
同时,教师需点明斐迪南大公被刺事件只是德奥等国宣战的借口,同时应肯定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诺·普林西普行为的爱国性质。
2.“从马恩河到凡尔登”一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应讲清战争进程的知识线索:(1)两个战场,三条战线;(2)欧洲战场为主战场,西线为主要战线;(3)战争重心转移:西线—东线—西线;(4)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讲述时利用教材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略讲战争过程。
3.“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一目是本课难点,关于美国参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几点:(1)美国参战的原因和借口;(2)美国参战的影响。
讲述时,教师应联系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政策变化,点明美国参战实质是夺取世界霸权。
关于苏俄退出战争,教师应从苏维埃政府满足人民和平愿望角度进行分析。
4.“德奥集团的战败” 一目,教师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设疑释疑“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来处理教材,在教法上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补充史料,逐层设问解疑,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破坏性的一场战争,它从1914年爆发,持续了四年,直到1918年结束。
这场战争导致数百万人丧生,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变革。
本文将从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各个阶段以及战后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性。
一、战争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军备竞赛、殖民地争夺、民族主义、同盟体系以及维护平衡等。
在20世纪初的欧洲,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大了对军备的投入,导致军备竞赛不可避免。
同时,殖民地争夺也成为了引发战争的一大原因。
大国们争相将殖民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殖民统治,这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民族主义的兴起也推动了战争的发生,各民族群体追求独立和自主,不满现有的统治秩序。
此外,Europe同盟体系的建立以及大国之间的协约和同盟也加剧了紧张局势。
二、战争的各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分为四个明显的阶段:阵地战阶段、运动战阶段、控制战阶段和胜利阶段。
- 阵地战阶段:战争初期,欧洲各军队都试图通过快速决战来结束战争。
然而在马恩河流域作战的战役中,双方都陷入了军事对峙,形成了阵地战的局面。
- 运动战阶段:在阵地战阶段的僵局之后,双方开始寻找突破口,试图通过快速机动战来改变形势。
在这一阶段,双方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决战,试图占领对方的重要地区。
- 控制战阶段:在运动战阶段之后,战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控制战,也就是对方向重要城市和地区的攻防战。
双方都采取了强硬的姿态,试图通过攻占重要城市来最终获得胜利。
- 胜利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阶段始于1918年的春季攻势。
随着美国的加入和德国境内的社会动荡,战争的局势逐渐对德国不利。
最终,在1918年11月11日,各方签署了停战协议,战争结束。
三、战后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这场战争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国际秩序变革:战争结束后,各国在巴黎和会上重新划定了欧洲的边界和国际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悲剧,短视和贪婪、自私加懦弱、狂热与激情,所有的要素揉合起来,突然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在最晴朗的艳阳天,陡然来了一场暴风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灾难中的灾难。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程度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它不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续集。
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一百年,而且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但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很多人想要,但没有人想到要来的是什么的一场战争。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当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消息传到维也纳,人们感到的是惊愕,而不是悲痛。
没有人喜欢傲慢无礼的斐迪南大公,但奥匈帝国的鹰派人物认为,这正是一个报复塞尔维亚的绝好借口。
奥匈帝国的鹰派之所以如此蛮横,不是因为他们强大,恰恰相反,是因为奥匈帝国已经江河日下。
正如自卑的人自尊心格外地强一样,奥匈帝国对国家的尊严也更为敏感。
主战派认为,如果不利用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大做文章,挫败塞尔维亚对外扩张的野心,一劳永逸地解决令人头疼的巴尔干问题,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奥匈帝国的国内政治局势也需要一场对外战争。
奥匈帝国国内有很多少数民族,各种分裂主义的声音越叫越响。
战争,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像一剂强心针,把奥匈帝国从衰亡和分裂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奥匈帝国在筹划入侵塞尔维亚的时候,几乎没有考虑俄罗斯出兵的可能性。
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俄罗斯是不会出兵援助的。
这是他们最大的失算。
俄国一直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罗斯和巴尔干民族都属于斯拉夫族。
19世纪,泛斯拉夫主义在巴尔干地区逐渐流行,而俄罗斯一直是其背后的支持者。
尤其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原本觊觎的是中国的东北,他幻想能够建立俄罗斯的远东帝国。
但日俄战争失败之后,俄国转而加紧对巴尔干半岛的经营。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无异于是到俄罗斯的后院放火。
这次再也输不起了。
而就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递交最后通牒的时候,俄罗斯已经秘密地开始集结部队了。
在巴尔干地区,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就像两辆迎面开来的列车,终于相撞了。
如果德国不参战,那么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将引发第三次巴尔干战争,但这也只是一场局部的冲突。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预谋已久的计划。
巴黎和谈的时候,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曾经讨论过,到底在哪里审判和绞死德皇威廉二世。
其实,直到最后一刻,威廉二世都还在犹豫。
他对主战的军官们说,我给了你们想要的,你们可不要后悔啊。
一战结束之后,威廉二世流亡到荷兰。
他在回忆录里写到,是犹太人和共济会阴谋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后起之秀迫切地想要成为在全球说一不二的帝
国,但却一点也不知道该如何成为帝国。
德国统一之后,号称“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一直奉行一种“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
为了遏制法国,德国和所有的欧洲大国都保持了微妙的平衡关系。
德皇威廉一世去世之后,老臣俾斯麦失去了政治靠山。
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
威廉二世性格暴烈、对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充满鄙视。
新人新政策,德国很快就提出了“世界政策”(Weltpolitik)的主张。
德国人说:“我们不想把任何人置于阴影,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有自己的位置。
”但究竟什么是“世界政策”?没有人知道。
在“世界政策”的外交道路上,德国越走越窄,最后几乎一个朋友都找不到。
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势不两立,德国必须在这对冤家中间选择一个。
德国选择了奥匈帝国。
然后,俄罗斯选择了法国。
德国曾试图拉拢英国,但这两个国家的气场就是不对。
英国有英国的傲慢,德国有德国的自负。
1896年英国在南非入侵特兰斯瓦(Transvaal)失利,威廉二世冒冒失失地发给特兰斯瓦总统克鲁格一封电报,祝贺他击退英军,英国觉得这是一种羞辱。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开始扩充海军,英国觉得这是一种挑战。
1904年,英法正式签订协约,达成了关于海外殖民地的谅解。
英德从此成陌路。
当奥匈帝国叫嚣着要惩罚塞尔维亚的时候,它还得悄悄地看德国的脸色。
没想到的是,威廉二世非常痛快地说,不管发生什么,德国做为忠诚盟国,都会站在奥匈帝国的一边。
听说奥匈帝国已经集结了部队,他又犹犹豫豫地说,那么,打一场局部战争也是可以的。
军方告诉德皇,一旦部队被全面动员起来,战争的机器就无法停止前进。
7月29日,俄国下达总动员令。
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
德国同时对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保持中立。
更为卑鄙的是,德国提出,如果法国宣布中立,就得把凡尔登和土尔的军事要塞交给德国,表示法国的诚意。
还没有等到法国答复,德国就在8月2日通知比利时,要求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
遭到拒绝之后,8月3日,德国入侵比利时。
同一天,德国对法国宣战。
如果英国不参战,那么德国的介入会引发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战争,但这还称不上是世界大战。
英国最后和法国和俄国站在一边,怎么看都是一种奇怪的选择。
英国和德国本来是天然的盟友,但和法国、俄国却是长期的对手。
德国和英国都是君主国,德皇和英王还有亲戚关系。
德国和英国都是新教国家,不像法国,是个无神论和天主教的国家,也不像俄罗斯,是个东正教的国家。
法国和英国是宿敌。
英国称霸世界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就是法国。
两个国家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打了一百多年的仗。
在争夺非洲殖民地的时候,英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法国。
为了埃及,法国和英国差一点没有打起来。
英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土耳其海峡、阿富汗、波斯、直到中国,都有面对面的冲突。
大英帝国的璀璨明珠是印度,但俄罗斯恰恰能够扼住英国通向印度的咽喉。
英国和法国、俄罗斯的结盟,不是因为绵绵不绝的爱,而是因为旷日持久的恨。
1904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协议,实际上是两个国家都感到累了,烦了,才达成的谅解备忘录。
1907年英国和俄国的交好,也是出于羁糜的考虑。
英国邀请俄国一起分享世界霸权,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决斗。
当德国同时对俄国和法国开战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议会陷入了混乱。
英国只在最后一刻才下定决心参战。
从表面上看,英国参战的理由是德国入侵比利时,破坏了1839年欧洲各国签署的《伦敦条约》。
这个条约承诺,要保护比利时永久中立。
普鲁士也是签字方之一。
从英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德国占领比利时,然后又占领了法国,那么就可能从比利时或法国的沿海,进攻英国。
但这一推测是建立在一系列“如果”的前提下的。
假如德国真的打败了法国和俄罗斯,或许会有一天向英国发起挑战,但在1914年,德国两头作战已是应接不暇,怎么可能会想到去打英国呢?
历史学家弗格森说,英国参战的真实原因是国内政治。
以赫伯特·阿斯奎斯为首的自由党政府没有能制止这场战争,他和他的内阁成员们本来是应该集体下台的,但参战拯救了自由党。
自由党当然害怕改变自己的立场,但他们更害怕保守党上台。
德国入侵比利时,拯救了自由党。
当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人们都兴高采烈。
欧洲人早已习惯了战争,战争将带来新的生机。
人人都觉得自己很快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威廉二世对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说,到秋天叶落,大家就能回家。
俄国将领满心希望在六周之内打到柏林。
如果有谁说六个月,大家就会觉得他太悲观了。
只有英国名将基奇纳(Herbert Kitchener)说,这场战争至少要打三年。
大家都觉得他简直是莫名其妙。
然而,到1914年11月,西线就已经进入胶着状态,双方的士兵只能躲在战壕里,只能困守,无法进攻。
一战时期最重要的新武器机关枪,其实是一种防守型的武器,而不是进攻型的武器。
只要战壕加上铁丝网,同时把战壕前面清理出来一片开阔地带,就根本不用担心敌人的进攻,就像一个德国机枪手回忆的那样:“敌人几百人几百人地往前冲,我们根本就不用瞄准,直接照着人群扫射就行。
”
1916年7月1日的索姆河会战,仅仅在一天的时间内,就用两万名英国士兵惨死在德国的机关枪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夺去1000多万士兵的生命,负伤的士兵有2000多万,欧洲几乎十室九空。
当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递交最后通牒的时候,塞尔维亚总理帕西茨还在外地参加竞选活动。
听到这一消息,他想到的不是在第一时间回去商量对策,而是想能不能化名到国外度假——在转折点上,历史确实是由少数人决定的,但他们远远谈不上是英雄人物,他们可能只是一群缺乏智慧和胆识,既没有责任心,又没有牺牲精神,只是出于巧合和偶然,被放在舞台中央的平庸人物。
着名军事史学家基根(John Keegan)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悲剧。
”短视和贪婪、自私加懦弱、狂热与激情,所有的要素揉合起来,突然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在最晴朗的艳阳天,陡然来了一场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