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爱我大中华,扬我古文化)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爱我大中华,扬我古文化)课件ppt

爱我大中华,扬我古文化! 关注古文化,责系你我他!
诗》
——杜甫《草堂纪事
建子月,农历十一月
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
——庾信《哀江南赋 》
建亥,农历十月
时节纪月法
•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 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 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 栗”(《古诗十九首》) “孟冬”:指农历十月
“三秋”
1、三年 2、三个秋天,即九个月 3、秋天,秋天有三个月,孟秋、仲 秋、季秋,因名三秋。 4、秋天的第三个月。
后羿射日 王母娘娘赠送不死药 小人蓬蒙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 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其以月之圆兆人之 团圆,寄托思乡念亲之情,又有祈盼丰收、幸 福之意。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春节、 清明节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临皋。《后赤壁赋》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
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序数纪月法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花》
——白居易《大林寺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首》其一
——李白《塞下曲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张丞相》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
地支纪月法
……
爱我大中华,扬我古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纪年月时历法,反 映了古代文化状况,凝聚 了古人的无穷智慧,体现 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一、古代纪年


1、帝王纪年法: 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自制梳理探究课件:《古代文化常识》117页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自制梳理探究课件:《古代文化常识》117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自制梳理探究课 件:《古代文化常识》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
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
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
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明·张溥《五人墓
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古同“炯”,明亮有神。卿(太仆卿之
因之吴公 ,太史 别称,掌管舆马和畜牧等事)
(指太仆卿吴默。字因之。)
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 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徵士, 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 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 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 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 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 “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 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 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 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 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 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 斋名为壮飞楼)。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 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 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 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 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 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 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 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 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 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 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 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 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 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是至 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 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
“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核舟 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
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 是干支纪年。
【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 支前要加上特定的 “建”字。杜甫《草堂即事》 :“荒
【马日事变】
1927年5月21日晚,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袭击省总工会等革命机关、团 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共产党员、 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百余人被杀害。
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
【艳电】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一般特指汪兆铭(即汪精卫)于1938年12月29日由林柏生 代为发表致蒋介石的电报式声明,表示其支持对日妥协的政策,声明称为《艳 电》。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
风从虎。” 。
陆羽,字鸿渐。《周易》曰:“鸿渐于陆,
其羽可用为仪。”
高明,字则诚。《礼记》曰:“诚则明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课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纪年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课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纪年ppt课件

4、年号的长短和社会治乱之间有何关系?
1、古人是如何运用天干地支纪年的?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丙寅 丙子 丙戌 丙申 丙午 丙辰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戊辰 戊寅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己巳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庚午 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辛未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壬申 壬午 壬辰 壬寅 壬子 壬戌 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纪年 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项脊轩志》 纪时 特殊称谓纪日法 之 ★初一:朔 纪日 ★十五:望 ★十六纪日法
传 统 节 日 称 谓
元日----上元、元宵-七夕、乞巧-中秋----重阳节---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农历七月七 八月十五 九月九
我们学过的诗文中有哪些涉及古代传统节日?
1、《古代文化常识》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 理探究的第二课。 2、这节课我主要从纪年纪月、姓名字号两个方面 引导学生梳理探究。 3、编写意图:通过梳理,将知识系统化;通过思 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明白理解古代 文化时要立足现代社会,持“古为今用”的态度。
配法: 干支配,单配 单,双配双, 始甲子,终癸 亥。
思考题:2008年是戊子年,那么2012年是什么年?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如: 2071年(尾数1表示天干数是“辛”) 2071/12=172…… 7(余数7表示地支数是“卯”) 验证:请问1949年是什么年?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24张ppt)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24张ppt)

纪年:干支纪年、帝王纪年
纪月: 孟、仲、季
纪日: 朔(农历每月初一)
望(农历十五)
晦(农历每月月末)
既望(农历十六)
纪时: 天色纪时法
地支纪时法
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天 色 纪 时 地 支 纪 时 现 代 纪 时 夜 半 鸡 鸣 平 明 日 出 食 时 隅 中 日 中 日 昳 晡 时 日 入 黄 昏 人 定
天文地理
(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礼仪制度
(3)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兰亭集序》)
纪年纪时
(4)一个刚学中文的外国朋友招呼:再见,寡人要买菜 去了! 姓名字号
分 组 合 作 探 究
天文地理组 01
02
纪年纪时组
姓名字号组 03
现代时间 19-21 点
21-23 点
23-1 点
1-3点
3-5点
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文公
请指出下列历史人物“名”和“字”之间的关系。
①班固,字孟坚
②管同,字异之
⑤秦观,字少游
⑥王绩,字无功 ⑦刘禹锡,字梦得
③诸葛亮,字孔明
④岳飞,字鹏举
⑧陆游,字务观
大致来说,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以下几类:












23- 1-3 3-5 5-7 7-9 91点 点 点 点 点 11 点
11- 13- 15- 17- 19- 2113 15 17 19 21 23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54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54张
2、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用 (康熙)年号纪年的时间最长,历
( 61)年,其次是(乾隆), 历(60 )年。
3、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 体上成(正比)关系。
如( 康乾盛世、开元盛世 )
序数纪月法 孟仲季纪月法
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称为 孟、仲、季。
其他纪月法
返回
干支纪日法
序数纪日法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地理 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姓名字号 礼仪制度
天文 宏观印象:天圆地方,天覆于地。 具体天象:恒星定而行星动。
二十八宿(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 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斗、牛、女、虚、危、室、壁)
(奎、娄、胃、昴、毕、觜、参) 东方苍龙七宿 西方白虎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有关人物、诗词:
王安石《元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日。也称元

宵节、灯节。这天晚上称为元
(元 宵、元夜。
宵节) 风俗:观灯、猜迷、包汤圆、吃
饺子。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 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 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辛亥革命
帝王纪年法:按照帝王极为的 年次或年号来纪年.
例:《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
帝王干支纪年法:
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 癸丑”
1、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 使用年号纪年;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重湖叠YA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 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吴:旧时指吴兴、吴郡、会稽三个地方。
钱塘:指杭州。参差:大约。
重湖: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为里湖和外湖。
叠 :重重叠叠的山峰。
高牙:古代行军时高高的牙旗在前引导,因此叫“高牙”。 这里指当地地方官。
明确:以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失:错了也错在 明处,改了众人照样敬仰他。
课内练习
17、“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中写到的星宿是?C
A、扪宿和参宿 B、历宿和井宿 C、参宿和 井宿
18、五岳中的南岳是指? B A、恒山 B、衡山 C、嵩山
1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东是 指? A、泰山以东 B、崤山以东 B
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 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 州、雍州。
《禹贡》九州图
中国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拜、五 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分别是 东岳泰山(海拔1532.7米,位于山东省) 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 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 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 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 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 的轨迹,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表盘, 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 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 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有生活 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
五津:蜀中长江自灌县以下至键为一段的五个著名渡口, 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以五 津代指蜀地。津:渡口。 宦游:因仕宦而漂泊。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PPT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PPT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
•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 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 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 【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 “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殽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 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 长江,“河”则指运河。
•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 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 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 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 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 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 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
•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 峰龙湫。”
•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 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 指两广一带)。
•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咏怀古迹》:“一去紫台连朔漠。”《木兰诗》:“朔 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 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 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 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 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 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 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 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 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82张PPT)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82张PPT)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众曰炀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名与实爽曰缪
古人命名文集 或诗集的方法
古人命名文集或诗集的方法
(1)以作者姓名命名。 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 如《王右丞集》(王维)、 《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 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 如《聊斋志异》(蒲松龄)、
「姓」的由來
戰國時期以前,只有貴族有「姓」,平民並沒有 「姓」,只有名。 「姓」有「從女生」的意思,留下了「只知有母」 的歷史痕跡。 「姓」,是家族的族號,用來分別祖先的家族系 統。 同「姓」有血緣關係,不能通婚。 後期,子女分散各地,因此有「氏」的出現來界 定每支氏族 。

「氏」的由來

古代名号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弱冠 自己 名 仪式 起的 (父亲起的) 后起 的 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號」的由來
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 。可分為五類,包括綽號、 謚號、尊號、年號和廟號。 綽號是根據一個人的身材、性格而生的,含有褒 善貶惡的意味。 謚號是古代的皇帝、諸候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 行為給予一稱號,用來判別死者的功德。 尊號和謚號差不多,分別是它可以在生前或死後 給予的。 年號是皇帝紀年的名號,始源於漢武帝。 廟號是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堂奉祀時追尊的 名號,始源於商代。
「氏」用以分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氏」的命名方法為: 1.以先人的別號為氏 2.以居處為氏 3.以先人的名為氏 4.以邑名為氏 5.以官職為氏 6.以職業為氏 7.以先人的謚號為氏 只有貴族男子可以稱「氏」,女子只能稱「姓」。

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 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 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 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
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 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三公:
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 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谥号 表扬性的
庙号 年号
批评性的 表同情性的
改元
尊号、徽号
4.人称姓名 5.名、字、号
6、作品命名
古人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
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许嫁举行笄 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 呼。)
古人还有“号”,为表示尊重别人,一般不 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号。 还有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的(以示更尊重)
• 4.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2分)
(1)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 《_大__学__》_、《_中__庸__》_、《_论__语__》_、《_孟__子__》_。
(2)“文房四宝”是对___笔___、__墨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
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 司徒、司马。
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一)官职
2、地方官职:
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 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 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 州(知府)。
(二)科举
1.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
征辟制: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 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察举制: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的由地方长官在辖 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 制度。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35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35张

活动4
③韩愈,字退之:
“愈”为胜过、超出,“退”为约束、退守。
⑤李商隐,字义山:
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 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 死,李商隐字“义山”与名呼应。
别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 李清照: 易安居士
欧阳修:
六一居士、醉翁
辛弃疾:
稼轩
后来有人以为称字称号都不够尊敬,于 是称官爵(如孙讨虏、杜工部)称地望 (如韩昌黎、王临川)。
第五部分:不辱使命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游戏猜想,然 而,无论是孔孟儒学还是三国风云,对我们 如今的生活也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通过古代沿袭至今的天文地理、历法乐 律、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礼仪习俗甚至于 姓氏称谓,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古代社会,更 能从中看到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部分:初出茅庐
当你随机降落在东汉的某地后,你要怎 样帮助当地人实现他们安居乐业的愿望?
前望舒使先驱兮, 后飞廉使奔属。
——屈原《离骚》
天文知识
风师谓之飞廉; 雨师谓之荓翳; 云师谓之丰隆; 日御谓之羲和; 月御谓之望舒。
天文知识
活动1: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 “二十八宿”“牛郎星”和“织女星”等的 语句,谈谈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提及这些星宿 的。
在座的每一位都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任还在你 们的肩上。
谢谢
四象
二十八宿
第一部分:初出茅庐
乡亲们为了回报你的帮助,提供了一个 重要线索:冀州有一位名士,正在广纳贤才, 你何不去试试?
地理知识
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 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自 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比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古 代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对于建设 新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天文地理 纪年纪时
姓名字号 礼仪制度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 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 的坐标,并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它们。 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 集群。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 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名是人与 人之间互相区 别的符号,在 古代婴儿出生 几个月后一般 由父亲命名。

字是成年举行冠笄礼时,由来宾中的 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 联系。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 述和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 如:诸葛亮字孔明,白居易字乐天, 文天祥字宋瑞。 有些名与字是相反相成关系:如王绩 字无功;管同字异之。
花朝
二月十二日, 百花生日。 “燕地寒, 花朝节后,余寒 犹厉。”《满井 游记》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 元宵、元夕、元夜。 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 灯为戏,所以又称灯 节。宋欧阳修《生查 子· 元夕》:“去年元 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 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 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 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 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 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陆游《游 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 朴古风存。 ”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明确:以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失:错了也错在明 处,改了众人照样敬仰他。
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 的轨迹,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表盘, 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 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 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有生活 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 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之崇宁、大 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 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开庆、景定等,企 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 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当然,国号的 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革等因素有关, 不能一概而论。

姓作为一种族号,他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族的 称号,而是整个氏族或部落的称号。
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 姓的由来已久,从许多古姓如姜、姬、嬴、姚 等都有女字偏旁。我们可以推测,大约在母系社会 中就有了姓的分别。 例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昊是嬴姓, 太昊是凤姓。到了周代,王室及同姓封国鲁、晋、 邓、卫等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嬴姓, 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
古人纪年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 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祐二年 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 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 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 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 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 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 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 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 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 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 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 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 朝廷有赏赐。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 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春秋时期介之 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绵 山中,晋文公为逼他下山,下令放火烧 山。介之推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 下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 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 主要是踏青和扫墓。 杜牧有《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
谈谈下面几个句子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句子中的含义。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911年 辛亥年 2010年 庚寅年
2011年
辛卯年
2012年 壬辰年
关于中国古代纪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 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 为1662—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 1736—1795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 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 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 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史称“开 元盛世”。
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dī)、房、心、尾、 箕(jī)、牛、斗、女、虚、危、 室、壁、奎、娄、胃、昴 (mǎo)、毕、觜(zī)、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分野
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 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 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 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 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 的分野。
关于古诗文与节日
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 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 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 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 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 很多。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 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传统节日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 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 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 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 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 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论语·为政》)
明确:把实行仁德政治的君主比作北极星(北辰), 居其中而众星拱卫。古人认为北极星在整个天体的中 心位置。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明确:感叹昼夜不停流去的河水,痛惜时光的易逝。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 也》) 明确:以水比况聪明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 人。这句话的下文为: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 上。除是除旧布新。一 年的最后一天叫“岁 除”,那天晚上叫“除 夕”。除夕人们往往通 宵不眠,叫守岁。苏轼 有《守岁》:“儿童强 不睡,相守夜欢哗。”
许慎《说文解字》卷 二四“女部”:“姓,人 所生也,从女、生,生亦 声。”班固《白虎通德论》 卷九曰:“姓者,生也, 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 子建德,因生以赐姓”。 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 是“生”。
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 中。”(《陈太丘与友期》)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崔颢《黄鹤楼》) 更定:“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张岱 《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 亭。”(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 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 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 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 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 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 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 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 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 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古诗与星宿
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 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 时七夕笑牵牛。” ——“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 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79 点
911 点
11 13 点
13 15 点
15 17 点
17 19 点
19 21 点
21 23 点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夜间时辰
五更
黄昏
一更
人定
二更
夜半
三更
鸡鸣
四更
平明
五更 3-5点
现代时间 19-21点 21-23点 23-1点 1-3点
关于古诗文与纪时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 孤。”(王昌龄《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楼送辛渐》)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 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 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 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九州:冀州、青州、兖 (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 扬州、梁州、雍州。
禹贡九州图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黄治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