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2研究性实验报告
检查发现的判断和确认的研究报告
检查发现的判断和确认的研究报告针对近期生产线排放量超标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检查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研究结果,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判断和确认,并提出改进方案。
一、研究结果通过对生产线的排放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SO2、NOx、CO2三项污染物均存在超标情况。
其中,SO2排放量最高,达到了6.5mg/m³,超标量为2.5mg/m³;NOx排放量次之,达到了4.2mg/m³,超标量为1.2mg/m³;CO2排放量为60mg/m³,超标量为10mg/m³。
二、判断和确认1. 超标原因通过调查和检查,我们发现超标主要原因是生产线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以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这些因素导致了生产线运行不稳定,污染物排放量难以控制。
2. 确认范围我们的检查范围为生产线内部污染物排放的检测。
在此范围内,我们认为超标情况已经得到了确认。
三、改进方案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1. 更新设备对生产线的设备进行更新和替换,以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低。
2. 完善维护加强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和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增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增强其对设备运行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四、结论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现有生产线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更新设备、完善维护和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等方案,以减少排放量超标情况,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相信,只要这些方案得到落实和执行,生产线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在检查生产线排放量超标问题时,我们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以下是具体的数据分析:1. SO2排放数据,超标2.5mg/m³进一步分析发现,SO2排放量不稳定,可能是因为生产线设备老化,使得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下降;另外,生产线操作人员可能存在技术水平低下,无法掌握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导致排放量不可控。
辣椒2X试验报告
辣椒2+X试验报告1.实验目的为了不断优化辣椒氮肥适宜用量,设置肥料总量控制试验。
为高产、经济、环保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2”:指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2个处理为基础的对比施肥试验研究,其中常规施肥是当地大多数农户在生产中习惯采用的施肥技术,优化施肥则为当地近期获得相应作物高产高效或优质试产施肥技术。
“X”: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作物可能存在一些对生产和养分高效有较大影响的未知因子而不断进行修正优化施肥处理的动态研究试验。
2.试验方案2.1 试验设计肥料总量控制试验(X1):优化施肥量根据辣椒目标产量、养分吸收特点和土壤养分状况确定。
本实验设5个处理。
(1)无氮区。
(2)70%的优化施氮量。
(3)优化施氮量(相当于配方施肥推荐适宜用量)。
(4)130%的优化施氮量。
(5)常规施肥区。
2.2 试验准备2014年2月19日在艾丁湖乡庄子村3组育品种为螺丝王的辣椒苗,当地土壤基础信息见下表表1 艾丁湖乡庄子村3组土壤基础信息2.3 施肥方式及肥料种类氮肥是尿素(N ≥46%),磷肥施用重过磷酸钙(P2O5 ≥44 %),钾肥用硫酸钾(K2O ≥40%)施用。
试验地施用纯氮14 kg/亩,纯P2O5 14 kg/亩,纯K2O 10 kg/亩,小区面积7.8㎡。
表2 不同肥料施入关系2月19日定植,当日浇头水,3月3日第一次施肥,4月20日进行第二次追肥,5月9日进行第三次追肥,4月20日第一次采收,整个生育期灌水9次。
3试验结果3.1 不同处理间关系表3 不同处理间产量结果方差分析表3.2 不同处理统计值表4 肥料总量控制试验设计及统计值注:**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3.3 产量情况4月20日采收后投入市场,大田常规亩产量1240 kg,各小区产量见下表。
表5各小区不同处理产量统计表从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生物产量还是经济产量,都是优化施氮区(亩产量为1250.6 kg,亩产经济为9379.4 元)的产量最好,比无氮区(亩产量777.7 kg,经济产量为5832.8 元)亩产量高472.9 kg,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高达3546.7元,多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于无氮区经济效益的60%;比70%的优化施氮区(亩产量1080.6 kg,经济产量8104.6 元)亩产量高170 kg,经济产量高1274.8 元;虽然与130%的优化施氮区(亩产量1173.7 kg,经济产量8802.5 元)亩产量差值为76.9 kg,亩产经济差值为576.9 元;常规施肥区(亩产量1240.1 kg,经济产量9301.1 元)亩产量差值为10.4 kg,亩产经济差值为78.3 元,优化施氮区与130%的优化施氮区和常规施肥区亩产量和经济产量相对较少,然而这二者亩产投入量均比优化施氮区较高。
机能学创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能学实验在医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机能学实验往往侧重于验证经典生理学理论,而创新实验则旨在探索未知领域,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本实验报告针对心血管系统,设计了一项创新实验,旨在研究新型药物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新型药物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 评估新型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3. 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
2. 试剂:新型药物(A)、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心肌细胞培养液、胎牛血清等。
3. 仪器:细胞培养箱、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酶标仪等。
四、实验方法1. 心肌细胞培养:采用原代培养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培养至细胞融合达到80%左右。
2. 分组: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药物组和高剂量药物组。
3. 模型制备:向模型组和药物组细胞中加入诱导剂,使细胞凋亡。
4. 药物处理:向低剂量药物组和高剂量药物组细胞中加入新型药物,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5. 检测指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 酶标仪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五、实验结果1.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2. 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药物组和高剂量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形态得到改善。
3. 与低剂量药物组相比,高剂量药物组细胞凋亡率更低(P<0.0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六、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药物对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高剂量药物组的抑制作用更强。
这表明新型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七、结论1. 新型药物能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潜力。
2. 本实验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密码恢复实验报告
1.打开路由并使用console连接路由器
2.按ctrl+break 进入以下的界面:
3.>confreg 0x2142(o/r 0x2142)修改寄存器的值,使路由器启动时不加载原有配置,配置好之后路由器自动重启
4.重启之后加载的就不是原来的配置了
这时候进入enable模式就不需要密码了
5.Router(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 修改特权模式的密码为123
6.修改Configuration register 改回原来的0x2102,让路由器加载原来的配置
Show version:
Router(config)#config-register 0x2102
再次show version:
已经改回0x2102
7.保存,重启路由器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我们刚才设置的密码123来进入特权模式了再次show version
Ok,这时候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密码的修改。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我们使用了单子叶植物蔗糖苦苣菜(Saccharum officinarum L.)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其光合作用、光反应及水分运输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对于深入了解植物生理学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如何在内外环境的调节下进行生长和发育的科学。
通过对植物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活的基本规律。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理学特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蔗糖苦苣菜植株、草状质量秤、光谱辐射计、叶绿素荧光仪、离心机等。
2. 实验步骤:- 实验一:光合作用a. 将蔗糖苦苣菜植株放置在恒温暗房内恢复一段时间。
b. 将光谱辐射计放在适当位置,记录光照强度和光质。
c. 将一片健康的叶片置于夹层式草状质量秤上,记录叶片重量。
d. 将叶片暴露在光源下,测量一定时间内的叶片重量。
e. 重复实验步骤c和d,以获得多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 实验二:光反应a. 将蔗糖苦苣菜叶片置于叶绿素荧光仪上,等待测量稳定。
b. 记录初始叶绿素荧光(F_o)值。
c. 迅速打开强光源,记录最大叶绿素荧光(F_m)值。
d. 计算有效光能利用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qP)等参数。
- 实验三:水分运输a. 随机选取两片蔗糖苦苣菜叶片,将其离枝并切割横截面。
b. 快速将一片叶片放置在自来水中,随即用另一片叶片封住叶脉。
c. 将样品放置在离心机上,启动离心机以模拟植物体内水分运输。
d. 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的水分状态,并记录数据。
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的结果显示,蔗糖苦苣菜的光合作用明显受到光照强度和光质的影响。
光照强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快。
同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2.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蔗糖苦苣菜的光反应能力非常高,有效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淬灭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实验报告
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实验报告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上去有点拗口但其实挺有趣的化合物——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光是名字就让人感觉有点高大上,不是吗?但别担心,今天我们会把它讲得通俗易懂,让你也能轻松理解。
话说回来,这个化合物在化学界可是个小明星,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制药、农药和涂料等。
所以,了解它的合成和特性可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为了这个实验,我们准备了一些必不可少的材料,简直是化学实验的“必杀技”!我们用到的主要原料包括:乙醇、丙二酸、氯化钠、催化剂等等。
你知道的,有时候化学就像做菜,缺了哪个材料都不行。
再加上我们还需要一些实验器具,比如烧杯、搅拌器和冷却器等等,这些小东西就像是我们的“厨房用具”,没有它们,实验可就没法顺利进行啦。
2.2 方法接下来的步骤就有点像调配鸡尾酒了。
首先,我们把丙二酸和乙醇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接着,加上催化剂,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催化剂是什么?其实就是加速反应的小助手,让化学反应来得更快,简单又有效!然后,将混合物在适当的温度下加热,一阵阵的气味飘散开来,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最后,经过冷却和分离,我们就能得到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啦!简直是成功的标志,像极了厨师端上美味的菜肴。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结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实验终于成功了!得到的产品色泽清亮,闻上去有股淡淡的芳香,像是刚出炉的面包,让人忍不住想靠近。
实验结果的好坏可以说是影响整个项目的关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个化合物的产率也还不错,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真是让人开心得想跳起来。
3.2 讨论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实验也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我们在混合物的搅拌速度上踩了个雷,搅拌得太快,结果泡沫满天飞,像是在庆祝什么。
可这一切都没能打倒我们,反而让我们在后来的实验中更加小心翼翼。
最终的产品让我们觉得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化学就是这么奇妙,既让人挠头,又能给人带来成就感。
己二酸的制备实验报告己二酸的合成实验报告
己二酸的制备实验报告己二酸的合成实验报告实验八己二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浓缩、过滤及重结晶等操作技能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药品及其物理常数环己醇:2g 2.1ml (0.02mol);高锰酸钾6g (0.038mol);0.3N 氢氧化钠溶液50ml;亚硫酸氢钠;浓盐酸四、主要仪器和材料水浴锅三口烧瓶(100 mL、19#×3) 恒压滴液漏斗空心塞(14#) 球形冷凝管(19#) 螺帽接头(19#,2只) 温度计(100℃) 布氏漏斗吸滤瓶烧杯冰滤纸水泵等.氧化剂可用浓硝酸、碱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高锰酸钾。
本实验采用碱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五、实验装置六、操作步骤(1)向250ml烧杯内加入50ml 0.3N氢氧化钠溶液,置于磁力搅拌上;(2)边搅拌边将6g 高锰酸钾溶解到氢氧化钠溶液中;(3)用滴管滴加 2.1ml 环己醇到上述溶液中,维持反应物温度为43~47 ℃。
(4)当醇滴加完毕且反应混合物温度降低至43 ℃左右时,沸水浴将混合物加热,使二氧化锰凝聚。
(5)在一张平整的滤纸上点一小滴混合物以试验反应是否完成,如果观察到试液的紫色存在,那么可以用少量固体亚硫酸氢钠来除掉过量的高锰酸钾。
(6)趁热抽滤,滤渣二氧化锰用少量热水洗涤3次(每次2 mL),每次尽量挤压掉滤渣中的水分;(7)合并滤液和洗涤液,用4ml浓盐酸酸化至pH2.0;(8)小心地加热蒸发使溶液的体积减少到10ml左右,冷却,分离析出的己二酸。
(9)抽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产率。
(10)测量产品的熔点和红外光谱,并与标准光谱比较。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KMnO4要研细,以利于KMnO4充分反应。
2. 滴加:本实验为强烈放热反应,所以滴加环己醇的速度不宜过快(1-2滴/秒),否则,因反应强烈放热,使温度急剧升高而引起爆炸。
3.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稳定在43~47℃之间。
4.反应终点的判断:(1)反应温度降至43℃以下。
二氧化碳实验总结马硕
专业实验个人总结暖101 2104081011251马硕这周是我们的专业实验周,上午做实验周工作安排的时候,老师把我们要做的具体工作安排了一下,我们组选择的实验课题是室内外二氧化碳浓度测定及分析专业实验。
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是因为,当今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二氧化碳含量持高不下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逐步受到影响,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实验课题。
我们所用的实验仪器是德国制造的testo535。
技术参数testo535 技术数据:探头类型(mv):2 通道红外传感器(CO2) 量程:0 ... 9999 ppmCO2 (0... 1 V ol. % CO2)精度:±2% 测量值(0...5000 ppm CO2) ±3% 测量值(5001 (9999)ppm CO2) 分辨率:±1 ppm CO2 (0...9999 ppm CO2) ±0.001 V ol. % CO2 (0...1 V ol. % CO2) 电池寿命:大于6小时(9v碱性电池) 切换:ppm/V ol.% 显示:LCD,11mm数据高度体积:190x57x42 mm 外壳:ABS -------------------------------------------------------------------------------- 优点:1、使用最大值和平均计算来进行长期监控2、通道红外传感器,长期稳定,精度高,可靠性高,无需重复标定。
收获:经过这次试验我们了解到二氧化碳的来源,以及对环境的危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二氧化碳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二氧化碳。
树木等绿色植物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延期可以为我们利用,氧气可以令我们生活。
并且二氧化碳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用处也很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离开不了二氧化碳。
但是,如果二氧化碳过多:气体二氧化碳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并用于钢铸件的淬火和铅白的制造等;二氧化碳可注入饮料中,增加压力,使饮料中带有气泡,增加饮用时的口感,像汽水、啤酒均为此类的例子;固态的二氧化碳(或干冰)在常温下会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在急速的食品冷冻;二氧化碳的重量比空气重,不助燃,因此许多灭火器都通过产生二氧化碳,利用其特性灭火。
《2024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研究》范文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其中,2型糖尿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研究表明,患者常常因生活习惯、遗传及营养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产生身体内部的微量元素不平衡问题。
在众多的微量元素中,维生素A、D和E等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针对这一类人群进行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检测分析,旨在了解这些维生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了20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了同等数量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所有参与者均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
2. 检测方法所有参与者均进行了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分析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T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1. 血清维生素A水平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代谢紊乱以及慢性疾病对营养素的消耗有关。
维生素A的缺乏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2. 血清维生素D水平本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也有明显降低的趋势。
维生素D对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重要作用,其缺乏可能导致患者胰岛素功能受损,加重病情。
同时,糖尿病患者因运动减少和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等原因,更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
3. 血清维生素E水平相比之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由于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适量补充对糖尿病患者仍有积极意义。
四、结论本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A和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这提示我们应关注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特别是维生素A和D的摄入情况。
对于维生素A和D的缺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充,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户外活动等,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包括实验数据结果及思考题)
实验报告:文丘里流量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流量系数,掌握文丘里流量计测量管道流量的技术。
2、掌握气—水多管压差计测量压差的技能。
二、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文丘里管前1-1断面及喉管处2-2断面,该两处截面面积分别为A 1、A 2,两处流速分别为v 1、v 2。
不考虑流体受到的阻力作用,对两断面列伯努利方程gvg p z g v g p z 222222221111αραρ++=++ (1)11 22d1文丘里管前1-1断面喉管处2-2断面1、水箱2、上水管3、恒定水箱4、实验管段5、文丘里管6、测压管7、水位测针8、水位测针筒9、流量控制阀门及连续性方程:即:(2)由(1)、(2)两式联立可得:hK g p z gp z g d d d Q ∆=+-+-=)]()[(21)(422114222121ρρπ (3)式中,K 为文丘里流量计常数△h 为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 )()(2211gp z g p z h ρρ+-+=∆ 由式(3)算得的流量为不考虑阻力的理论流量,即Q =Q 理论,而实际通过的流量Q 实际恒小于Q 理论,引入一无量纲系数μ对所测流量Q 理论进行校正。
即:(4)式(4)中的μ为文丘里管的流量系数。
通过实验测得实际流量Q 实际及水头差△h ,便可以测得文丘里管的流量系数μ(5)四、实验步骤1、记录各有关实验常数。
2、打开电源开关并打开调节流量阀,待水流稳定后,读取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h 1、h 2、h3、h 4,并用秒表、量筒测定流量。
3、逐次改变调节流量阀,改变流量,重复步骤2,注意调节阀门要缓慢,要使测压管内有水柱。
4、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并进行有关计算。
5、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开关。
五、实验原始记录1、记录有关常数d 1 = 1.50 ㎝, d 2 = 0.86 ㎝, 测针筒直径D= 6 cm 2、记录测量值 2211A v A v Q ==44222211d v d v Q ππ==hK Q Q ∆μμ==理论实际hK Q ∆实际=μ1)(2442121-=d d g d K π六、实验数据计算1、计算原理Q 实际的测量方法是体积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V=πR 2×(h 4-h 3),V 、t 值见上表。
23年电大春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23年电大春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引言植物生理学实验是为了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而进行的科学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春季生长的生理机制,并观察不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植物的生理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适应性。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了5种常见的春季植物,分别是樱花、杜鹃花、银杏、油菜和小麦。
2. 实验方法:(1) 植物的生长观察:观察植物在春季生长过程中的外部特征变化,如花芽分化、叶片展开等。
(2) 植物生长参数测定:测量植物的根长、茎高、叶片面积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3) 光合速率测定:使用光合速率仪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并比较不同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
(4) 水分蒸腾测定:使用蒸腾仪测定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并观察不同植物的水分蒸腾情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的生长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春季植物的花芽逐渐分化并绽放出花朵,叶片也逐渐展开。
不同种类的植物在花芽分化和叶片展开的时间上存在差异,樱花和杜鹃花开花较早,而银杏的叶片展开较晚。
2. 植物生长参数测定: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在根长、茎高和叶片面积上存在差异。
樱花和杜鹃花的根长和茎高相对较短,但叶片面积较大;油菜和小麦的根长和茎高相对较长,但叶片面积较小;银杏在根长、茎高和叶片面积上都相对较大。
3. 光合速率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光合速率上存在差异。
樱花和杜鹃花的光合速率较高,油菜和小麦的光合速率较低,而银杏的光合速率处于中等水平。
4. 水分蒸腾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在水分蒸腾速率上存在差异。
樱花和杜鹃花的水分蒸腾速率较低,油菜和小麦的水分蒸腾速率较高,而银杏的水分蒸腾速率处于中等水平。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春季植物的生长受到光照、温度和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2. 樱花和杜鹃花在春季生长过程中生长迅速,但水分蒸腾速率较低,可能适应了相对干燥的环境。
2002学年创新实验总结报告
表1 重现性测定 1
(-)峰面积
27924
2
27910
3
27887
4
27803
5
28023
6
27822
(+)峰面积
(+)/((-)+(+))
1083
1066
1046
1025
1101
1041
3.73
3.68
3.62
3.56
3.78
3.61
右旋体含量百分比 (℅) 相对标准偏差(RSD)
2.2℅
β-CD是由7个D-吡喃型葡萄糖基通过α-(1→4)糖苷 键连接而成的锥筒状分子,其2-,3-位仲羟基及6-位伯 羟基分别位于锥筒空腔的大小口,β-CD的空腔内表面 只有氢原子和带孤对电子的糖苷氧原子,所以β-CD腔 内疏水,腔外亲水的两性分子,因此可以与一些有机 化 合 物 形 成 主 - 客 体 包 和 物 , β-CD 的 结 构 见 图 6 。 Dalgliesh认为β-CD分离对映体应该符合“三点原理”: 第一,被拆分的对映体必须有一部分进入β-CD的空腔 内;第二,被拆分的对映体必须带有能和β-CD上的羟 基形成作用力的羟基或氨基;第三,两对映体与β-CD 的包合作用力不同,即包和常数有差别。
2 柠檬酸浓度及 值的影响 柠檬酸浓度及pH值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柠 檬酸浓度在4-8mmol/L时,去甲肾上腺素对映体得不到分离, 如图3-A所示,L型和R型在柠檬酸浓度为4mmol/L时得不到 较好的分离效果。柠檬酸浓度大于8mmol/L后,对映体到达 基线分离,但出峰时间较长,如图3-B所示,在柠檬酸浓度 为8mmol/L时,去甲肾上腺素两对映体的分离效果较好,且 出峰时间大约在14分钟左右;如图3-C所示柠檬酸浓度为 12mmol/L时,分离效果很好,只是出峰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 本实验选择柠檬酸浓度为8mmol/L。 本实验选择柠檬酸浓度为
14丁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丁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14丁二醇项目投资环境分析,14丁二醇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14丁二醇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丁二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4丁二醇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14丁二醇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14丁二醇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14丁二醇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14丁二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14丁二醇项目建议书14丁二醇项目申请报告14丁二醇项目环评报告14丁二醇项目商业计划书14丁二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14丁二醇项目节能评估报告14丁二醇项目规划设计咨询14丁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14丁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溶肥料中2,4-二
doi:10.11838/sfsc.1673-6257.2143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溶肥料中2,4-二氯苯氧乙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谢丽华1,2,孔令娥1,汪 洪1∗[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肥料源性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北京 100081;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 100191]摘 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溶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检测过程中产生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试样称样、试样定容、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实验重复性、回收率及仪器精度等分量,计算了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量化给出扩展不确定度。
待测肥料样品中最终结果表示:X(2,4-D)=(391.0±29.4) μg/g,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为95%。
本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的拟合和重复性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水溶肥料;2,4-二氯苯氧乙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通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合理评定可以定量评价测量结果的质量,并表示出测量的可信程度[1]。
实际检测工作中,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能有很多来源,如定义不完整、取样、基体效应和干扰、环境条件、质量和容量仪器的不确定度、参考值、测量方法和程序中的估计和假定以及随机变化等,反映出实验室的测量条件、人员差异、认识水平以及置信水平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
国家标准GB/T 27025-202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在技术要求方面强化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指出在必要时,要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使用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肥效。
普通生物学二实验报告(定稿)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批阅老师:实验一、花的形态与结构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比较不同植物的花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2、理解花程式和花图式。
二、实验主要仪器用品放大镜、解剖刀、镊子、解剖针、刀片、绘图纸、铅笔等、油菜花、蚕豆花,各种花的PPT。
三、实验内容1、观看花的形态与结构PPT。
2、解剖A、油菜花:别名:芸苔,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芸苔属。
形态特征:十字花科属双子叶植物纲。
一年生草本。
基生叶旋叠状,茎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雄蕊通常6枚,4长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
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托;三、四月间,茎梢着花,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色,呈十字形。
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色。
中国栽培较广,以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为最多。
十字型的花朵是十字花科的植物特征之一,高丽菜及小白菜等很多蔬菜都和油菜花一样属“十字花科”。
B、蚕豆花: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红紫色斑纹,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向基部渐狭,翼瓣椭圆形,先端圆,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无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丛白色髯毛。
荚果长圆形,肥厚,长5-10cm,宽约2cm。
种子2-4颗,椭圆形,略扁平。
花期3-4月,果期6-8月C\、练习花程式和花图式的绘制,利用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对其进行分类。
四、作业绘制油菜花解剖结构。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批阅老师:专业:学号:姓名:分数:批阅老师:一、实验目的1、了解馒头的制作过程。
2、了解酵母菌发酵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 ℃之间,在0-40度也能生长。
综合实验报告0
综合实验报告题目:环氧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院系: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姓名:张小龙班级: 080307学号: 080307118指导老师:马爱洁2011年12月环氧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摘要2-甲基咪唑淡黄色结晶。
沸点267℃。
熔点142~143℃。
具有吸湿性。
溶于水、乙醇。
微溶于冷苯。
由乙二醛、乙醛和氨进行反应制得。
也可由乙二胺和乙腈在硫磺存在下环合,再经催化脱氢制得。
是医药甲硝羟乙唑和甲唑醇盐酸盐等的中间体,用于生产灭滴灵等甲硝唑类药物。
也是环氧树脂及其他树脂的固化剂。
还用于制腈纶纤维的染色助剂、染料中间体,以及工业杀菌剂、防锈剂、防静电剂等。
微胶囊固化剂是一类新型的环氧树脂固化剂, 利用其潜伏性可以提高树脂的储存稳定性, 从而解决了两相固化体系的一些弊端。
本文以2-甲基咪唑(2MMZ)为芯材,聚苯乙烯(PS)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潜伏性2MMZ-PS微胶囊固化剂。
关键词:微胶囊;潜伏性固化剂;环氧树脂;溶剂挥发法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ization ofM icrocapsuleM old-Cur ing Agen tAbstractMicrocapsule mold-curing agent can improve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epoxy resin as a new typelatent curing agent, thus solving problems of two-package type resin. The modified curing agent is en-capsulated by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with thermoplastic resin as shell material. A water phase isused as the internal water phase and the solvent of dichloromethane (DCM) dissolving core material isused as the oil phase.Key Words:microcapsule;latent curing agent;epoxy resin;solvent volatilization method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1.1 制备方法介绍 (1)1.2所制备材料介绍 (2)1.3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 (4)2 实验实施阶段 (5)2.1方案介绍 (5)2.2实验具体实施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9)3.12MMZ-PS微胶囊的包覆机理分析 (9)3.22MMZ-PS微胶囊的化学结构 (10)3.3 2MMZ-PS微胶囊的固化性能 (11)参考文献 (13)1 前言1.1制备方法介绍环氧树脂由于其优异的粘接性、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作为涂料、电器绝缘材料、胶粘剂及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
二维气相色谱法分析高纯硒化氢中的微量杂质的研究报告
二维气相色谱法分析高纯硒化氢中的微量杂质的研究报告本研究旨在利用二维气相色谱法对高纯硒化氢中的微量杂质进行分析。
硒化氢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制备原料,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半导体材料的电性能。
因此,对硒化氢中微量杂质进行准确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中选取了柱1为DB-624柱,柱2为HP-PONA柱。
在第一维柱(DB-624柱)上,将高纯硒化氢进样,并使用线性梯度程序升温,从60℃至230℃升温。
在第二维柱(HP-PONA 柱)上,则选取30个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非靶向分析技术进行杂质分析。
通过分析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再生纸和棉花中分别添加的目标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定量线性范围广,最小检测限低达0.1 ng。
同时,针对硒化氢中常见的杂质,如硅烷、氦气等,采用非靶向分析技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杂质含量不超过0.01 ppm,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研究表明,二维气相色谱法能够准确分析高纯硒化氢中微量杂质的含量,同时具备定量分析和非靶向分析功能。
其技术可为半导体材料制备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撑,也为其他领域的高纯气体分析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本实验利用二维气相色谱法对高纯硒化氢中的微量杂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如下数据:1. 目标化合物定量分析在本实验中,选取了30个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定量线性范围广,最小检测限低达0.1 ng。
这些数据表明,二维气相色谱法在分析高纯气体中的微量杂质时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可为半导体材料制备等领域提供较高的支撑。
2. 非靶向分析技术测试针对硒化氢中常见的杂质,如硅烷、氦气等,采用非靶向分析技术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杂质含量不超过0.01 ppm,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这些数据表明,本实验的非靶向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用于分析高纯硒化氢中的微量杂质含量。
同时,这些数据也表明高纯气体中的微量杂质含量需严格控制,以保证半导体材料的电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实验第一作者:陈思远第二作者:贺忠良摘要:本文以“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为主要内容,在魏玉叶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实验,先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背景,然后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与过程,而后进行了数据处理,并对试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实验经验,并提出实验细则改进方案。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特性一、实验目的1、学会太阳能暗伏安特性的测量2、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光强之间的关系3、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光强之间的关系4、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的测量二、实验原理1、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P-N结受光照射时的光伏效应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大面积平面P-N结。
其结构如图1所示当光电池受光照时,部分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时,在集结区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势垒电场推向P区和N区,使N区有过量的电子带负电,P区有过量的空穴带正电。
P-N 结两端形成电压,这就是光伏效应。
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改变太阳能电池的负载电阻大小,测量其输出电压和电流得到输出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实线所示,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为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乘积,同样的电池及光照条件,负载电阻大小不一样时,输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
若以输出电压为横坐标,输出功率为纵坐标,绘出的P-V 曲线如图2点划线所示。
其中负载电阻为零时测得的最大电流I SC 称为短路电流。
负载断开时测得的最大电压V OC 称为开路电压。
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最大乘积值称为最大输出功率P max 。
填充因子是表征太阳电池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大,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一般的硅光电池FF 值在0.75~0.8之间。
填充因字的定义为:sc oc I V P F F ⨯=⋅max(1)转换效率ηs 定义为:%100(%)max ⨯=ins P P η(2) 其中P in 为入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光功率。
理论分析及实验表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短路电流随入射光功率线性增长,而开路电压在入射光功率增加时只略微增加,如图3所示。
硅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三种。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
在实验室里最高的转换效率为24.7%,规模生产时的效率可达到15%。
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单晶硅比较,成本低廉,而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其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为18%,工业规模生产的转换效率可达到10%。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重量轻,便于大规模生产,有极大的潜力。
如果能进一步解决稳定性及提高转换率,无疑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三、实验仪器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量实验装置如图左所示,电源面板如图右所示。
图左: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量实验装置图右:电源面板光源采用碘钨灯,它的输出光谱接近太阳光谱。
调节光源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的光强,具体数值由光强探头测量。
测试仪为实验提供电源,同时可以测量并显示电流、电压、以及光强的数值。
电压源:可以输出0~8V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
为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量提供电压。
电压/光强表:通过“测量转换”按键,可以测量输入“电压输入”接口的电压,或接入“光强输入”接口的光强探头测量到的光强数值。
表头下方的指示灯确定当前的显示状态。
通过“电压量程”或“光强量程”,可以选择适当的显示范围。
电流表:可以测量并显示0~200mA的电流,通过“电流量程”选择适当的显示范围。
四、实验方法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量1.硅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量暗伏安特性是指无光照射时,流经太阳能电池的电流与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大面积平面P-N结,单个太阳能电池单元的P-N结面积已远大于普通的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为得到所需的输出电流,通常将若干电池单元并联。
为得到所需输出电压,通常将若干已并联的电池组串连。
因此,它的伏安特性虽类似于普通二极管,但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结构及组成组件时的串并连关系。
本实验提供的组件是将若干单元并联。
要求分别测试并画出单晶硅, 多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无光照时的暗伏安特性曲线。
用遮光罩罩住太阳能电池。
测试原理图如图10所示。
将待测的太阳能电池接到测试仪上的“电压输出”接口,电阻箱调至50Ω后串连进电路起保护作用,用电压表测量太阳能电池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回路中的电流。
图10 伏安特性测量接线原理图将电压源调到0V,然后逐渐增大输出电压,每间隔0.1V记一次电流值。
然后再次将电压输入调到0V,将“电压输出”接口的两根连线互换,即给太阳能电池加上反向的电压,逐渐增大反向电压,记录电流随电压变换的数据。
2.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测量打开光源开关,预热5分钟。
打开遮光罩。
将光强探头装在太阳能电池板位置,探头输出线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仪的“光强输入”接口上。
测试仪设置为“光强测量”。
由近及远(从10cm到50cm)移动滑动支架,测量距光源一定距离(每隔5cm)的光强I。
将光强探头换成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测试仪设置为“电压表”状态。
按图11A接线,按测量光强时的距离值(光强已知),记录开路电压值。
按图11B接线,记录短路电流值于表2中。
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更换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重复上述测量步骤,并记录数据。
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更换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重复上述测量步骤,并记录数据。
3.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实验按图12接线,以电阻箱作为太阳能电池负载。
在一定光照强度下(将滑动支架固定在导轨上某一个位置),分别将三种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到支架上,通过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V(按照每隔0.2V的间隔)和电流I。
若时间允许,可改变光照强度(改变滑动支架的位置),重复前面的实验。
4、注意事项⑴在预热光源的时候,需用遮光罩罩住太阳能电池,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减小实验误差;⑵光源工作及关闭后的约1小时期间,灯罩表面的温度都很高,请不要触摸;⑶可变负载只能适用于本实验,否则可能烧坏可变负载;⑷220V电源需可靠接地。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1.硅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量以电压作横坐标,电流作纵坐标,根据表1画出三种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
(1)原始数据(2)用matlab画三种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2.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测量画出三种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随光强变化的关系曲线;画出三种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随光强变化的关系曲线。
(1)原始数据记录多晶硅:在选定25cm处,测得开路电压2.62V ,短路电流31.2mA非晶硅:在选定25cm处,测得开路电压2.73V,短路电流5.70mA(在距25cm处,光强I=361W/m*2)(2)用matlab画单晶硅开路电压随光强的变化曲线,短路电流随光强的变化曲线开路电压随光强的变化曲线:短路电流随光强的变化曲线:3.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实验根据表3数据作3种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伏安特性曲线及功率曲线,并与图2比较。
在实验的光照条件下,找出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阻值即为最佳匹配负载。
最大功率点对应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多少?由(1)式计算填充因子。
由(2)式计算转换效率。
入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光功率P in=I×S1,I为入射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光强,S1为太阳能电池板面积。
(1)原始数据(2)由表数据作输出伏安特性曲线及功率曲线(3)曲线分析及计算找出最大功率及对应的输出电压由曲线易知:单晶硅:对应的U=2.2V I=32.1mA多晶硅:对应的U=2.0V I=30.1mA非晶硅:对应的U=1.8V I=4.1mA 计算填充因子及转换效率由实验原理,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六、课后思考题.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与一般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有何异同?答:相同性:外加正向电压时,在起始部分正向电压很小,正向电流几乎为零,这一段称为死区。
当正向电压大于死区电压后,P-N结内电场被克服,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都会正向导通,电流随电压增大而迅速上升,外加反向电压不超过一定范围时,反向电流都会很小,太阳能电池与一般二极管都处于截止状态,外加反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反向电流会突然增大,即击穿。
不同处:太阳能电池的反向击穿电压除了要克服P-N结极化后的反向内部电场外,还要克服等效电动势差,故其反向击穿电压的绝对值要大一些。
七、实验总结及实验感想及参考文献1. 实验感悟通过本次实验,我基本上掌握了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在整个的实验过程中,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像这种研究不同参量之间关系的实验对数据的广度和质量要求很严格,我们需要不厌其烦的测量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调整仪器达到实验要求。
而试验后的各种烦琐的数据处理过程,以及严格的数值分析计算机模拟绘图过程,让我真正理解到了大学物理实验的严谨性,要求我们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在本这次实验中,涉及到各种仪器的使用,而这些基本是高中未能很好的接触的,虽说我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存在许多的问题。
而且该实验中设计的操作项目也很多,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在实验时,我们可以考虑每个实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用于熟悉仪器,而第二阶段则是用于真正的进行实验操作。
这样能够让我们认清本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
最后还是感谢魏玉叶老师的耐心解答和指导,谢谢老师。
2. 实验经验与改进建议测量暗伏安特性电压的加载:此处要求电压加载方案是每次增加0.1V,根据实际情况,此种加载方案所获数据并不是很理想的,因为工作量太大,记录数据很麻烦,实验室改进方案是每隔0.5V记一次数据,这样也不科学,更加严密的加载方案应该是:正向加载未达到2V是采用0.5的间隔,超过2V时采用0.2V的间隔,这样绘图时能够充分利用数据,同时减小工作量,提高精度。
测量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注意事项:测量时应该先连接好所有线路,调节好置物架然后再放上太阳能电池以避免过热从而导致所测得的数据不准确。
另外由于光强度的衰减在近处比较明显,建议在近处多测几组数据,这样可以提高精度。
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测量: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测量过程中调节可变电阻并记录数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每个人调节所获得的数据疏密程度都不同,分布区域也不同,由于数据是以为横轴的,为使数据分布区域均匀,提升利用率,应使按照一定大小进行递增并记录相应数据。
3.参考文献《基础物理实验(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李朝荣徐平唐芳王慕冰编著《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黄淮学院2014年本科毕业论文卢金军《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和产业发展》《科技资讯》2007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