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
学习文言文要掌握的内容
学习文言文要掌握的内容一、文学常识。
1.作者。
重点识记姓名,字号(自号,别号,谥号,雅号),时代,�氡穑�类别(诗词人,文学家,散文家,小说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等等),地位,影响,贡献等。
作品。
2.重点识记作品名称,作者或辑录者,出处,时代,类别,内容,特点,地位,价值,影响等等。
相关文体常识。
如诗词记说等含义,分类,特点等。
二、重点词句。
1.读准字音。
注意生字,异读字(如“斜”在诗词末尾常读xiá,“野”读yǎ),通假字,多音字。
2.写正字形。
注意生字,生僻字,通假字,繁体字。
3.记牢词义。
特别注意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尤其是之、其、而、者等虚词),词类活用(名用如动,形用如动,名用如状,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
4.积累句式。
整理文中出现的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修辞句(比喻,对偶,排比),及其它固定句式(如至若……,若夫……,然则……,不亦……乎,得无……乎等)。
三、课文翻译。
��既能顺畅翻译全文,又能准确翻译各句。
做到不错,不偏,不漏。
四、课文理解。
1.结构。
全文分层,各层意义及关系,详略。
特别注意总起,过渡,承转,总括,点题等重点段在结构和意义上的作用。
2.内容。
要明确叙事的来龙去脉,景物描写的内容及意义,议论的话题、观点、论据等。
3.思想情感。
深入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寄托的愿望或理想,揭示的现实或现象等。
4.重点句段。
一般是文章的核心句子。
要明确表达的方式,意义,作用等。
五、背诵默写。
��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背诵,准确默写。
一定要做到不错,不添,不漏,不改。
包括标点符号。
六、写作技巧。
1.理解运用突出的表现手法。
如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一事一议,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渲染,托物起兴,虚实结合等。
2.分析行文构思的技巧。
如总分,分总,铺垫伏笔,呼应照应等。
3.赏析精美语句的特色。
如运用的修辞,炼词,句式等独特之处。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 w.5 Y k 。
文言文文学常识
文言文文学常识文言文(Classical Chinese)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古代文献、诗词、散文、史书等文学作品中。
以下是一些与文言文文学相关的常识:1.文言文发展历程:文言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周朝。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逐渐成为官方和文人的书写和表达语言。
汉代以后,文言文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文体。
唐代是文言文的黄金时期,许多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出现。
2.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异。
文言文使用古代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注重平仄、对仗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言文的句子较为短小精炼,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同。
3.文言文的经典作品:古代文言文作品丰富多样。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以其简洁、深刻的表达广为传诵。
《楚辞》是楚国文化的代表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言文的翻译: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差异,翻译文言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翻译文言文要注重传达原作的意境、情感和文化内涵。
翻译者需具备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和文化背景知识。
5.文言文的研究:文言文的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研究者着眼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风格特征、修辞手法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作用,以及文言文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影响等。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了解文言文文学的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对这篇文言文的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参古义:检验。
今义:加入。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古义:因为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一词多义于青,取之于蓝:从。
而青于蓝:比。
善假于物也:向。
而表转折: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
表修饰:顺风而呼、吾尝跂而望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之代词:青,取之于蓝。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利非利足也:敏捷,快。
金就砺则利:锋利。
4、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
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形容词作名词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高,高处。
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
金就砺则利:利,变得锋利。
动词的使动用法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省略句輮以(之)为轮。
蟹(有)六跪而二螯。
3、倒装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四、重点句子翻译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初中16篇文言文文学常识
时
期
篇目
出处
作者及相关介绍
文章要点.中心
备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
魏
《三峡》
《水经注》
“郦道元”字:善
长,范阳涿郡人,
地理学家,散文家。
春夏秋冬三峡山水
的特点。
中心:对大自然的
热爱
《小石潭
记》
《与朱元思
书》
唐
《马说》
《昌黎先
生集》
“韩愈”字:退之
世称韩昌黎河南河
阳
人。文学家,哲学
家。
观点: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中心:提观点讽刺
比,有押韵,有对
比。
宋
《醉翁亭
记》
《欧阳文
忠公文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政治家,文学家。
与民同乐
醉能同其乐
判断句
宋
《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政治家,文学家。
洞庭湖或阴或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
不同于其他的山水记托物言志。
机。
1进攻②追击
▲人物性格:
☉曹:爱国,深谋远
虑,有军事谋略。
☉鲁:急躁冒进,善
于纳谏。
史书体
例:
▪编年体
《曹》
▪纪传体
《史》
▪国别体
《战国
策》
战
国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告
子下》
“孟子”名:轲,
字:子舆,邹国人
思想家,教育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与环境
的关系。
顺境和逆
文言文——文学常识
16. 南宋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词集是《漱玉词》,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等。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的代表作有《关山月》、《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的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等。岳飞,字鹏举,他的词《满江红》是名作。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他的代表作有诗《过零丁洋》等。在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四人中,“婉约派”词人有欧阳修和李清照,宋朝最有名的“婉约派”词人还有柳永、姜夔。
7. 曹操,字孟德,东汉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擅长以古题乐府写时事。他的诗气韵沉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篙里行》等。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后人称以“三曹”为核心的文坛所体现的文风“建安风骨”。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曹植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诗《白马篇》、赋《洛神赋》等。诸葛亮,字孔明,他的《出师表》是名篇。
15.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是北宋最大一家,词开创豪放词派,散文也成就很高,他的诗、词、文代表作分别有《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赋》、《石钟山记》等。苏轼和欧阳修并称“欧苏”,他们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苏轼又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我们读过他父亲的《六国论》、他弟弟的《上枢密韩太尉书》。
11. 代表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诗人是“李杜”。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誉之为“诗仙”,他的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独坐敬亭山》、《把酒问月》、《登金陵凤凰台》等。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誉其人为“诗圣”,誉其诗为“诗史”,他的代表们的诗风,称李白的诗雄起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完整版)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推荐文档.doc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到某地任,做一些相关的政事,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
于是官与百姓、官与官、官与国君(帝王)之就会有多“作”生。
1.:到,去。
2.:①鼓励,励 ; ②受到鼓励、励。
3.:考核、督促、征收。
4.、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巡行 ; 考察,核,明。
6.游:①游玩,游 ; 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 ; ③交,交往。
7.趣、:①小步走,跑 ; 又引申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 . 劾:,揭。
9.白:告,告。
常用于官吏之。
10.短:言,坏。
11 . 害:嫉妒。
12.:①听,听 ; ②使知道,告⋯⋯知道。
于③ 要特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治者——国君,化了一点,就不至于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生的事件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来了呢 ? 其就是“”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桓晋文之事可得乎” 。
13.折:指斥,指,斥。
14.:①,怪;②,辞。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 .:假托,假。
17.:作人 ; 抵押。
18.次:①扎(用于); ②住宿,停留 ( 用于个人 ) 。
19.:( 品或税 ) ——由“送、运”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表示意的。
21.坐:①因⋯⋯犯罪或,触犯;②,定罪。
22.多:, 欣。
“高、”等字,若,就是意,也意此。
23.少:批,,看不起。
是一些常的音。
我基本可以按照官行、他官 ( 官 ) 反、社会价三个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的(1)宰相:政的大官。
宰,主持,相,佐。
(2)御史大夫:其力次丞相。
(3)六部:吏、、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六部最高行政官。
(7)太尉:事首。
(8)郎中:尚属下部。
(9)宦官:廷内侍,又称太。
(10)侍郎侍中:廷侍。
(11)校尉:代事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侍。
(13)太史:史,管文收。
(14)国子: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唐代官。
高考必备】高中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
高考必备】高中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高考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大全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执行相关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因此,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之间就会有许多互动。
1.诣:去,到。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于丞相。
3)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 太尉:军事首脑。
8)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考古代文学常识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
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二、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
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
伟大的诗人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着名作品。
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生最早的历史着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着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着作中的许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章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
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劝学》(1)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
家代表人,时人尊称为“荀卿”。
荀子一声“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2)《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荀子被认为是先秦时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答案】(1)战国末期儒家《师说》(1)韩愈,字退之。
朝代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代表作是《昌黎先生文集》。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苏轼称为“”,与柳宗元一同是的倡导者。
(2)唐宋八大家:。
(3)唐宋八大家是根据成就选出来的。
(4)古文运动: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5)说:的一种文体。
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
【答案】(1)唐代昌黎先生文集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2)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散文(5)叙事兼议论《赤壁赋》(1)汉代时,赋成为一种文体,该文体介于和之间,其特点侧重写景,借景抒情。
(2)每月第一日为“”,农历十五日为“”,农历十六日为“”,最后一日为“”。
(3)斗牛:斗宿和牛宿,中国有宿(填数字)之称。
斗宿就是,呈勺子状。
【答案】(1)诗和散文(2)朔望既望晦(3)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登泰山记》(1)京师,即__________。
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因各朝代国都大不相同,京师就指代不同的城市。
(2)阳、阴:山之______为阳,山之______为阴;水之______为阳,水之______为阴。
(3)五鼓,即__________。
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用鼓打更报时。
五更,拂晓时分。
【答案】(1)国都(2)南北北南(3)五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常】(1)《论语》:是一部____________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______________辑录。
离骚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离骚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二、重点实词。
1. 掩涕。
- 掩面垂泪。
涕,眼泪。
(长太息以掩涕兮)2. 修姱。
- 修洁而美好。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3. 鞿羁。
- 喻指束缚、约束。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4. 谇。
- 谏诤。
(謇朝谇而夕替)5. 替。
- 废弃、贬斥。
(謇朝谇而夕替)6. 忳。
- 忧闷。
(忳郁邑余侘傺兮)7. 侘傺。
- 失意的样子。
(忳郁邑余侘傺兮)8. 溘死。
- 突然死去。
溘,突然、忽然。
(宁溘死以流亡兮)三、重点虚词。
1. 之。
- 结构助词,“的”。
如“帝高阳之苗裔兮”。
-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木兰之坠露”“秋菊之落英”。
- 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恐年岁之不吾与”(正常语序为“恐年岁之不与吾”)。
- ④代词。
如“怨灵修之浩荡兮”(代指楚王)。
2. 以。
- 连词,表并列。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蕙纕”与“以揽茝”并列)。
- 连词,表目的,“来”。
如“背绳墨以追曲兮”(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来追求邪曲)。
- 介词,因为。
如“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张仪因为用一个张仪就可抵汉中之地,请求前往楚国)。
四、通假字。
1. 错。
- 通“措”,措施。
“偭规矩而改错”。
2. 邑。
- 通“悒”,忧愁苦闷。
“忳郁邑余侘傺兮”。
3. 圜。
- 通“圆”,圆形。
“何方圜之能周兮”。
五、古今异义。
1. 浩荡。
- 古义:荒唐。
如“怨灵修之浩荡兮”。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 工巧。
- 古义:善于取巧。
如“固时俗之工巧兮”。
今义:技艺巧妙。
3. 穷困。
- 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如“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六、词类活用。
1.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字:名词用作动词)- 名,取名;字,取字。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2. 出处。
二、实词。
1. 通假字。
- 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 古今异义。
- 金就砺则利。
-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 今义:黄金。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古义:广泛地学习。
- 今义:学问渊博。
- 蚓无爪牙之利。
- 古义:爪子和牙齿。
-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 用心一也。
- 古义:因为心思。
-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3. 一词多义。
- 绝。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 以为妙绝(极了)- 强。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假。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望。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望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声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三、虚词。
1. 而。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但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因果,因而)-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和)2. 于。
- 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而青于蓝(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3. 焉。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了)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2. 名词用作动词。
《文言文基础知识》课件
基础知识复习
一、常识积累 二、文言词语 三、文言句式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文体常识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特殊句式
固定结构
1.文学常识
一、常识积累
篇目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节选自 《论语·先进》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烛之武退秦师
《孟子·梁惠王上》
《庄子·养生主》 《左传·僖公三十年》
3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 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 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 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 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规律小结] (1)形容词带宾语,即活用为动词。如“善”译为“与……交好”。 (2)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也表示某种动态,活用为动词。
如“白”译为“显出白色”。
形容词作名词
1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齐桓晋文之事》)
2 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
[规律小结]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作名词。 如“明”作主语,译为“视力、眼力”;“小”作宾语,译为 “小的方面”。
3 . 文体常
识
篇目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文体
文体解释
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
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书 书,是书信的意思。
阿房宫赋 六国论
赋 赋,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多用铺陈夸张,辞藻华丽, 富有文采。唐宋时呈现散文化倾向,称为“文赋”。
古诗词·文言文文学常识
古诗词·文言文文学常识1、《小儿垂钓》作者,选自。
2、《小松》作者,选自。
3、《杂诗(其二)》作者,选自。
4、《春夜洛城闻笛》作者,选自。
5、《石壕吏》选自;作者,字又称、、等。
6、《又呈吴郎》选自;作者,他因为曾经写过一首,故此作名《又呈吴郎》。
7、《登岳阳楼》选自;作者。
8、《放言五首(其三)》选自;此诗是被贬所作。
9、《卖炭翁》选自;作者,本篇是组诗中的第32首。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兄赠》选自;作者。
代家、家。
11、《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选自,作者是唐代诗人。
12、《无题》作者,选自。
作者字、号、代诗人。
“无题诗”多写。
13、《月夜忆舍弟》选自;作者。
14、《赋得古原草送别》选自;作者、字。
1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表故》选自;作者。
16、《宿建德江》作者;代诗人。
17、《红梅》选自;作者,代文学家。
18、《过零丁洋》选自;作者,宋诗人。
19、《渡荆门送别》选自;作者。
20、《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选自;作者。
21、《草书屏风》选自;作者;代诗人。
22、《望月怀远》选自;作者;代诗人。
23、《读《山海经》(选一)》选自;作者;(朝代)诗人,字。
24、《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选自;作者。
25、《伤仲永》选自,作者,字,号时期家家。
26、《周处》选自,《世说新语》为所编纂.刘义庆人,家。
27、《小石潭记》选自,作者,唐宋八大家为,,,,,,和柳宗元。
柳宗元字,号,代家。
28、《小石潭记》与《钴鉧八集》等诗篇,合称。
29、《卖油翁》选自,作者,字,谥号,代家。
30、《愚公移山》选自,《女娲补天》选自,《精卫填海》选自。
by 第一小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总结【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XXX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XXX:指儿子和女儿。
)(2)XXX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掉臂(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商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XXX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缓慢5.怅然:兴奋地模样6.差:大抵、差未几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1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游玩4.舍去:去,分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忸捏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XXX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译文:一个冰冷的雪天,XXX把家人召集在一同,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
一、七上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1、《论语》孔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2、《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人员编写的《世说新语》,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全书共8卷,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
本文编入“言语”门。
二、七下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2.《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字君实。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全书长于描写战争。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
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3.《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顺治年间进士。
代表作有《铁崖文集》《秋声诗》《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4.《夸父逐日》节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5.《共工怒触不周山》节选自《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6.《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字留仙,号柳泉居士。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三、八上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
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敬称与谦称(二)古代官职类常识1(1)有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关于任、免、升、降、调动官职的词语(三)官职类文学常识2(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斥: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①做人质;②抵押。
18.当:判刑,判罪。
后面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19.坐:①因……犯罪或犯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0.多:赞扬,欣赏。
21.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变化的(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授予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官署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皇帝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仕宦:做官,任官职。
仕:做官。
仕进:入仕,做官。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绌、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
夺:削除。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总结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总结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文言文文化常识的内容过于琐碎,且与中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经常成为学生复习的难点。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整理,期望大家宠爱!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创造以前。
神话中布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宏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高考必考语文文学常识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
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判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整理必修一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文言文复习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文言文复习一、文学常识1、《观沧海》作者是_______(时期)_________(人名)________(字)。
该作者同时是文学著作《___________》中的著名人物。
2、《望岳》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人名)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是_________主义诗人,人称“__________”。
与_______(人名)齐名,并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3、《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_______(字)________(号)他的诗风属于________派。
同时他是“___________”之一。
二、词语解释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4、去后乃至()5、尊君在不()6、相委而去()7、则是无信()8、下车引之()9、元方入门不顾()10、孔子东游()11、问其故()()1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6、日中时远也()17、及日中则如盘盂()18、此不为远者小()19、如探汤()20、孔子不能决也()21、孰为汝多知()()()()、25、四是俱备()()27、晓雾将歇()28、夕日欲颓()29、沉鳞竞跃()30、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1、东临碣石()32、以观沧海()33、水何澹澹()()35、山岛竦峙()36、星汉灿烂()37、幸甚至哉()38、歌以咏志()39、岱宗()40、齐鲁青未了()41、造化()42、钟()43、阴阳()44、决眦入归鸟()()46、会当凌绝顶()()47、潋滟()48、空蒙()49、西子()三、句子翻译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待君久不至,已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威王——善于纳谏、知错就改(明君)。
《战国策》是我国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小石潭记》
《柳河东集》
(唐)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借以开拓胸襟,排遣苦闷,写下了《永州八记》(山水游记)。
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淳朴、和睦相处,厌恶战争,追求和平。
武陵人——向往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却言而无信,自己亲手关上桃花源的大门。
语言朴素,诗意盎然。
《捕蛇者说》
《柳河东集》
(唐)柳宗元
通过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第二则:学习的方法。
第三则: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第四则:学习的态度。
(第五则:学习的态度。
第六则:学习的态度。)
第一则:(终身学习)学习使人终身受益。
第二则:(学思结合)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第三则:(不耻下问)勤勉好学,不耻下问。
第四则:(学无止境)不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
第五则:(专心致志)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以作者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幸运做对比。
《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集》
(宋)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告诉了我们一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质,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使自己的人生充盈而美好。
第六则:(敢于质疑)学习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板桥家书》
(清)郑燮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表达了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选择精华、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黄生借书说》
《小仓山房文集》
(清)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自称“随园主人”。
文学常识整理
篇目
出处
作者
作者信息
作品主旨
人物形象
作品价值或后世影响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民本”和“仁政”思想。
使君王意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人民应负的责任。
孟子——机智勇敢
观点正确,注意方式方法
齐宣王——胸无城府,治国无方
滕子京——忍辱负重、勤于政绩。
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将叙事、写景、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
《醉翁亭记》
《欧阳文忠公文集》
(宋)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作者——赞美讴歌祖国大好河山。
(记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书法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观点。)
《诉衷情》
《放翁词》
(宋)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
作者——年入迟暮,壮心不已,热爱祖国,对南宋统治者有强烈的不满。
作者情感:时而欢悦,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无法排遣心中的忧伤凄苦。
《孔孟论学》
《论语》、《孟子》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及其弟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至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第一则:学习的作用。
其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与儒家相左,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表现了庄子鄙视富贵名利,不愿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思想,表达他逍遥无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庄子——幽默机智,恪守准则。
“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曹刿论战》
《左传》
(春秋)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
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协助鲁庄公,终于使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
作者——勤于政绩,与民同乐。
写景写人抓住特色,句法独特,音调铿锵,层次分明。
《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
(晋)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的鼻祖(唐代的“王孟”:王维、孟浩然)。
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的生活愿望,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元)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真切的喜爱。
作者——对于江南的心驰神往。
江南水乡秋色,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天净沙·秋》
《天籁集》
(元)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元代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等。
作者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迟暮秋景图,写尽秋意,却不着一个“秋”字。
作者——对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天净沙·秋思》
《东篱乐府》
作者——有同情心,善良,敢于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但身上仍有其阶级局限性(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蒋氏——无奈。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可以记事,记事、议论都是为了说明道理。)
《登泰山记》
《惜抱轩文集》
(清)姚鼐
姚鼐,室名惜抱轩,字姬传,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刘大櫆等)。
描绘了自己在泰山顶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青玉案·元夕》
《稼轩长短句》
(宋)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齐名)。
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盛况,反衬此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那人——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化身孤高自赏。
作者——自甘淡泊,安于寂寞,“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愿贪图安逸和世俗安乐、不愿随波逐流。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曹刿——深谋远虑,有聪明的军事头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鲁庄公——目光短浅,昏庸无知,但能不懂就问,用人不疑。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
(西汉)刘向
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诫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元)马致远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青衫泪》等。
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作者——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内心的凄楚、悲怆。
被称为“秋思之祖”。(作者层被王国维视为“元人小令最佳者”)
《水仙子·咏江南》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语言通俗而感情真挚,情感悲愤而不消沉。堪称忧国忧己的名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稼轩长短句》
(宋)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齐名)。
与陈亮共勉,抒发了作者的抗金决心和壮志难伸的悲愤之情。
陈同甫——坚决主张抗金。
作者——满腔豪情,报国壮志难酬,只有无限感慨和悲情。
《公输》
《墨子·公输》
墨子及其弟子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墨家的创始人。
“兼爱”和“非攻”是其核心思想。
生动地表现出墨子的艰苦实践的精神和反对不义战争的“非攻”思想
墨子——不—言行不一,冷酷奸猾。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秋水》
庄子及其后学
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