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引种规范与标准
第三章 林木引种
一. 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1、引种的概念
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区 内生长时,称乡土树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外时,被称 为该地区的外来树种。
把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种 外来树种,称引种。
1 )简单引种 : 引入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 或引入植株适应性广,只需采取简单地措施即能适应新 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
4)肥水管理
南树北移:适当节制肥水,有利于提高的越冬性,使 其枝条较为充实,封顶期也有所提前。 北树南移:多施氮肥和追肥,用徒长的枝条以抵制短 日照的伤害。增加灌溉次数不仅增加了土壤湿度,同 时也提高了空气湿度和降低了地温,对于延迟封顶和 减少炎热也有一定的意义。 5)调节日照,改变生长节律
南树北移:适当早晚遮光,缩短日照,使组织充实。
2、降水和湿度
降水的多少,日照长度、强度和光的性质也 随之变化,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和
南树北移时,生长季节内日照延长,影响封顶或促 进副枝萌生,从而减少养分的积累,妨碍组织的木质 化和入冬前保护物质的转化,降低抗寒性。 北树南移时,则恰恰相反,由于日照长度变短,促 使提早封顶,过早封顶,严重缩短了生长期,窒息了 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更加剧了南方暑热气候条件所 造成的不良后果。
发育,需要一定比例的昼夜交替,既所谓光周期现象。
4、风
考虑风蚀和台风的影响。 从无风向有风地区引种不易成功,我国内陆西北地 区风大是该地区引种的一个重要障碍,沿海地区引种应 考虑台风的影响。
5、土壤条件
主要考虑土壤含盐量和pH。 土壤pH决定了树种的分布范围,从而形成各种不同植 物群落。北方土壤的含盐量高或带碱性是引种上的限制 因素之一。
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和监管规定
THANKS
审批程序及时限
1
申请人需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出 申请;
2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 出行政许可决定;
3
需要延长的,经林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 以延长10日。
审批原则及标准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有利于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促进植物和动物保护及疫情防控; 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及对象
凡从事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引进、生产、经营 、使用、管理等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国内引进和对外交流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 殖材料的检疫审批和监管工作。
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的定义
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是指从境外(含台港澳地区)调入或通过国际 交换、赠送等方式引进的,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的林木种子、苗木、及 其他繁殖材料。
监管措施
建立和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现场检查、抽查和验收复核等,确保引进的林木 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符合标准和管理要求。
检疫与监管的协调配合
加强沟通协调
建立检疫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确保工作 的顺畅进行。
联合执法
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共同维护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 繁殖材料的安全和正常秩序。
04
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的情形及处罚措施
未经审批或未经检疫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 违法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营 业执照等。
违法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将被依法予以封 存、销毁或者退回输出地。
林木引种技术规程
林木引种技术规程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林木引种技术规程这档子事儿!你想想看啊,这林木就跟咱人似的,换个新地方生活,那可得好好照顾着。
引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弄的事儿,这里头的门道可多着呢!咱先说这选种吧。
就好比你要找个好朋友,那不得挑个合得来的呀!得选那些适合咱这儿环境的树种,气候啦、土壤啦,都得考虑周全了。
要是选错了,那可就像把热带鱼放到冰天雪地里,那不就瞎折腾嘛!然后呢,就是运输啦。
这可不能马虎,得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些小宝贝们。
不能磕着碰着了,不然到了地儿都成病秧子了,还怎么茁壮成长呀!这就跟咱搬家似的,得把自己的东西都好好打包,不能弄坏了呀。
到了新地方,栽种也有讲究呢!坑得挖合适了,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就像给树准备一个舒服的小窝。
种下去之后,浇水施肥也得跟上,这就跟人吃饭喝水一样重要。
你不给它足够的营养,它能长得好吗?还有啊,后期的管理也不能掉以轻心。
得时常去看看它们,有没有生病啊,有没有被虫子咬啊。
这就跟照顾小孩子似的,得时刻关注着。
要是发现问题了,得赶紧解决,可不能拖拖拉拉的。
咱引种林木,不就是想让它们在咱这儿生根发芽,给咱带来一片绿色嘛!这要是不按照规程来,那不是白忙活一场嘛!你说要是随随便便就引种,不考虑后果,那会咋样?那可能会导致生态失衡呀!本来好好的生态环境,被一些不适合的树种给搅乱了,那可不得了!所以说啊,这林木引种技术规程可太重要啦,咱得重视起来呀!咱再想想,要是咱引种成功了,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多美呀!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提供氧气,多好的事儿呀!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得严格按照规程来办事儿。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林木引种技术规程,它可是关乎着我们的生态环境,关乎着我们未来的生活呢!所以呀,大家都得认真对待,别马虎了哟!让我们一起为了那一片绿色的未来努力吧!。
林木种植标准
林木种植标准导言林木种植是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林木的生长健康和产量质量,制定和遵守科学的林木种植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林木种植前期准备、品种选择、土壤改良、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水源利用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林木种植的规范和标准。
一、林木种植前期准备林木种植前期准备是确保林木种植成功的基础。
首先,需对土地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
其次,需进行清理、平整地表,清除杂草和病虫害源,确保良好的种植环境。
最后,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树种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
二、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林木种植的核心环节。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地域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经济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树种的生长习性、抗逆性和经济价值等都是选择的重要指标。
同时,树种选择要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尽量避免引入外来物种,防止生态风险。
三、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在土壤改良过程中,应注重有机质的增加,适时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调节,确保适宜的pH值。
此外,也需要考虑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保证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
四、肥料施用科学合理的肥料施用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质量。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需求程度,制定科学施肥方案。
合理选择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配比,并结合追肥和基肥的原则进行施肥操作。
同时,要注意合理的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和根系烧灼等问题。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林木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不可少。
在防治过程中,要选择低毒、高效的防治药剂,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定期防治。
此外,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作植物的选择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水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保证林木生长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 林木引种(2)
七、引种步骤和措施
(一)引种步骤 1.引进树种的筛选
2.种苗检疫 对引进的繁殖材料,
特别是病虫害严重的树 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 疫制度。
3.登记编号 对引进的树种,一
旦收到材料,就应详 细登记。
4.引种栽培试验
引种试验一般分为2—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了解外来树种的适应性,如对 气候、土壤的适应情况,病虫害感染的情况,存活情 况等等,并摸索栽培技术。试验时间为轮伐期年龄的 10-20%,小区株数为5-25株。
对第一阶段试验中表现良好的种和产地,作 第二阶段的试验。这时主要了解高、直径的 生长进程、干形、保存率等等。试验时间为 轮伐期1/2,小区株数为16-25株。
在上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选留少数最有希望的 外来树种作大面积的栽培试验(第三阶段),了 解木材产量,用当地广泛栽培的树种作对照,采 用相同的农业技术措施,以便作出判断,决定是 否推广。小区株数为100株。
4.适当的繁殖方式
由种子繁殖的苗木,一般认为阶段发育年轻,容易适应新地 区的环境条件。
5.农业技术措施
(三)树木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能够正常生长;
2.不降低原有的经济价值; 3.能够用该树种固有的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思考题
1.引种和驯化的含义,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2.对待外来树种和乡土材种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对待引种工作要采取既积极又审慎的 方针? 3.在选择外来树种中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4.就你家乡引种成功和失败的外来树种各1—2个, 分析其成败的内在原因。 5.试以我国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为例,讨论我国 各地区从哪些国家和地区引种容易取得成功。
(二)主要措施
林木种植标准
林木种植标准一、引言林木种植是指为了培育和管理经济和环境价值的树木而进行的种植活动。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用、培育、管理和利用林木资源,可以实现对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的保护与改善。
为了确保林木种植活动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各行业规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与规程。
本文将围绕林木种植的标准展开阐述,以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二、土壤准备1. 土壤选择与检测在进行林木种植前,应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确保土壤质量良好。
同时,应进行土壤的理化性质检测,包括土壤酸碱度、含水量、养分含量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和养分调整,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2. 土壤消毒为了防止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菌种传播并影响林木健康,应进行土壤消毒。
消毒方法可以采用热水、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等,具体选择方法时需考虑土壤类型、病害类型和环境安全等因素。
三、种苗准备1. 种苗选择在进行林木种植时,应选择符合标准的种苗。
种苗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生物学特性、耐逆性、生长率和经济价值等因素。
同时,要确保种苗来源合法,具有相应的种子、苗木质量证明和检验合格证明。
2. 种苗储存和管理种苗在储存和管理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保持种苗的运输、储存和管理环境干净、通风、避光,避免热湿环境和长时间存放等不良影响。
四、苗圃管理1. 苗圃建设为了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和苗木的出圃率,应建设符合标准的苗圃。
苗圃的选择应考虑土壤肥力、水源供应、地形条件和气候环境等因素。
苗圃土壤肥力要求高,配备完善的水利设施,并进行合理的排水处理。
2. 苗圃管理苗圃管理包括日常管理与防治措施两个方面。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喷药、修剪和除草等工作。
防治措施包括病虫害防治、苗木调控和防风防雹等。
同时,应定期对苗圃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五、林木种植1. 种植技术林木种植技术是保证林木生长发育的关键。
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确定良好的种植窝位和合理的栽植深度。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标准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标准一、良种选育1.基地应具备稳定且适宜的种质资源,能够持续产出优良的林木种子。
2.基地应定期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和评估,了解种质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确保良种选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基地应制定良种选育计划,明确选育目标、方法和措施,并严格执行。
4.基地应建立健全良种选育档案,记录选育过程、结果和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二、生产能力1.基地应具备相应的土地、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良种生产的需求。
2.基地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品种结构,确保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3.基地应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的种植、管理、采收和加工技术,提高良种生产效率和品质。
4.基地应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技术水平1.基地应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能够为良种选育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基地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3.基地应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和完善技术体系,提高技术水平。
4.基地应建立健全技术培训和交流机制,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水平。
四、质量保障1.基地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良种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性。
2.基地应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对良种进行定期抽检和全面检测,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基地应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良种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追溯,确保问题可追溯、可处理。
4.基地应加强质量意识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示范推广1.基地应积极开展良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将良种推广到适宜的地区和领域。
2.基地应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等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良种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3.基地应建立健全良种的推广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和指导等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应用良种。
4.基地应关注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和完善良种的示范推广工作。
林木引种规范与标准
林木引种规范与标准林木引种规范与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木引种驯化的基本原则、程序和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造林绿化树种的引种驯化。
观赏树种与珍稀濒危树种的引种驯化可参照使用。
2 术语2.1 外来树种 exotic trees or exotics又称引种树种,将树种引到自然分布区以外栽植,在引入地区称为外来树种。
2.2 乡土树种 indigenous tree species在自然分布区内的原有树种。
2.3 林木引种 introduction of exotic forest trees引进驯化外来树种,选择优良者加以繁殖推广的工作。
2.4 引种材料 material for introduction引进外来树种时使用的繁殖材料,包括种子、苗木、穗条、种根以及其他繁殖材料。
2.5 引种程序 procedure of introduction从选择引种材料、进行引种试验和研究驯化培育措施直至使外来树种可作为当地的栽培树种的全部过程。
2.6 引种来源区 donor regions of introduction引种材料的来源地区。
3 引种原则3.1 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按照选择引种树种—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推广的程序进行。
3.2 充分利用引种树种种内产地间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选择优良种源和个体。
3.3 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进行多种立地试种。
3.4 根据引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的驯化措施,包括某些特殊的栽培措施,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
3.5 防止外来树种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后果。
4 引种材料4.1 引种树种的选择4.1.1 根据引入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与地形地貌等主要生境条件,从相宜的引种来源区内选择引种树种。
4.1.2 根据引种目的和引种来源区内各个树种的经济性状表现及其生态习性差异选择引种树种。
引种树种按引种目的分为: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防护林树种、薪炭林树种、绿化观赏树种以及为了保存与繁殖的珍稀、濒危树种。
第三章 林木引种(1)
西伯利亚红松分布范围属大陆性气候。按湿度, 明显地分东、西两区。
西区,大西洋气团可直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 部,大陆性较和缓,年降水一般500mm 以上,西 伯利亚红松常集中连片形成显域植被。
东区,深居内陆,东、西两洋气团皆成强弩 之末,降水已减至300-400mm (南后贝加尔甚至不 足300mm)。但西伯利亚红松通过地形选择,面积 仍有3~4百万hm2。
二、引种的意义
(一)现有资源的直接选择 利用,具有简单易行、迅 速见效的特点。
(二)增加林木产品种类, 改变引入地的产业与经济 结构。
(三)引入更好品种,推进 良种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四)引进本地缺乏的种质 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并 选育新的优良品种。
三、引种原则
(一)重视拟引进树种在原产地的经济性状表现
甚至典型内陆国家蒙古,也还有100余万hm2 (具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树种)。
引种地气候特点 我国大兴安岭西坡,虽属季风雨影,年降水仍可
340~380mm,已较蒙古及南后贝加尔略好。
东坡、岭脊,因季风影响,降水增加,呼中 (489.5mm)、新林 (493.4mm)、甘河 (493mm)已与其天 然分布西区接近。
一个分布区广的树种, 在分布区内存在着种种变异, 形成了许多地理小种。不同 地理小种对生态条件的适应 性及表现出来的经济性状是 各不相同的,有时,这种差异 是非常大的。
“因此,引种要结合种 源的选择” ,这已成为引种 工作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西伯利亚红松的芽变类型
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区
西伯利亚红松分布图
大兴安岭,或因南后贝加尔草原阻隔来势较迟。 但今日其散生树既已在西坡找到适宜生境,生长发 育正常,帮它迁入条件更好的东坡前景理当更好。 原苏联1991年报道,在与大兴安岭十八站隔江相望 的切列诺耶沃,20余年前由贝加尔引来的该树已结 实4次 (陶冒持127°20ˊE,较十八站犹偏东2°)。
造林树种引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造林树种引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前言所谓树种引种,即是将当地没有的经济价值高的树种由外地(或野生)引来在当地栽培,它包括木材、经济、药用、化学等诸方面的树种。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原产地与引种的生长环境条件基本吻合,树木并不需要改变它的遗传特性,即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顺利生长和发育;另一种是原产地与引种地的自然条件有显著差异,或由于引进树木对风土条件要求较严格,适应范围较窄。
对这一类树木则需通过人工措施,改变其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然而,人们往往对这一点注意不够而导致引种失败,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例如,我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燥、寒冷,前些年只考虑到河南榆生长迅速的优点而置其他条件之不顾,就从外地引进树苗,在旱坡地造林几万亩,初期虽然成活,但生长萎缩最后枯死,导致造林失败。
因此,同一树种在引种时也必须谨慎对待。
由于世界上树木资源分布均衡,从外地或外国引入有价值的树木,可以改变现有树种布局,丰富树种资源,提高林业生产水平,解决社会所需的林产品。
所以,对待引种工作,既需积极,又要审慎,注意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
1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1.1树种自然分布区生境条件当我们根据生产需要决定引进某一树种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应该将它种到什么地方最为适宜。
这时首先应该分析该树种原产地的生态条件,并尽可能选择与原产地自然条件相近似的地区栽培。
如果新的生态条件与原来的相差不大,树木往往能够顺利生长、发育,引种容易成功。
相反则困难就多些。
因为树木不同于农作物,它是多年生的,不仅必须经受栽培区全年各种生态条件的考验,而且要经受不同年份经常变化的生态条件的考验,而这种条件又不易人为控制和调整。
因此,引种不同气候带的树种,更应特别注意了解其自然分布区,注意对原产地和引种地生态条件的对比。
事实上,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有气候条件完全相似的两个地区。
所以,对外来树种自然分布区的了解,必须持分析的态度。
北方珍贵林木新品种选育标准
北方珍贵林木新品种选育标准一、引言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林木资源分布区域,林木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林木种类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
为了推动北方地区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北方珍贵林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本文将探讨北方珍贵林木新品种选育的标准。
二、选育目标北方地区气候条件严酷,对林木的耐寒、耐旱、耐病等性状要求较高。
因此,北方珍贵林木新品种的选育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逆性强:新品种应具备较强的抗寒、耐旱、耐病能力,适应北方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
2.生长快:新品种应具备快速生长的特点,以满足北方地区的经济需求。
3.优质木材:新品种应具备高纤维素含量、较低的纤维素含量、良好的材质特性等优势。
4.多功能利用:新品种应具有多样的利用功能,包括木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利用价值。
三、选种方法北方珍贵林木新品种选育的方法可以采用传统选种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选种方法相结合。
传统选种方法包括种子采集、种子储存、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环节;现代分子生物学选种方法包括基因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选育出符合标准的北方珍贵林木新品种。
四、选育标准1.生长快:选育的新品种应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通过加强光合作用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实现快速生长。
2.抗逆性强:选育的新品种应具有较强的抗寒、耐旱、耐病能力。
通过筛选适应北方地区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和选择,提高新品种的适应性。
3.木材质量优良:新品种应具有良好的材质特性,包括纤维素含量高、耐腐蚀性强、材质均匀等特点。
通过优良品种杂交和选择,提高新品种的木材质量。
4.繁殖力强:选育的新品种应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能够快速扩大种源。
通过进行育种繁殖、选择种繁殖等方法,提高新品种的繁殖力。
5.多功能利用:新品种应具有多样化的利用功能,包括木材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利用价值。
通过选择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品种进行杂交和选择,提高新品种的多功能利用价值。
林木引种
(2)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3)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 进行正常繁殖。(4)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 害。
4、引种驯化的意义 (1)是最经济的一种育种方法; (2)引种驯化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避免基因资 源的流失
例1:桉树引种,法国梧桐树的引种,樱花引种, 曼地亚红豆杉,国外松(湿地松)
绪论
一些国家和地区资源保存、选优、
良种基地建设等情况
绪论
七、特点、趋势 和方向
绪论
(一)促进速生丰产的措施: 1、改良树种 2、改善栽培条件
绪论
(二)林木育种的特点 1、世代长,育种周期长。 2、树种资源丰富; 3、林木植物变异大; 4、林木大多易于无性繁殖; 5、许多植物为多年开花结实
绪论
林木育种学
蒲尚饶
pshangrao@
第四章引种驯化
4.1引种驯化的概念与意义 1、引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某一植 物引入其自然分布区域以外的地区栽培且生 长发育良好;另一是变野生植物为栽培植物 2、引种的两种反应:简单引种,如水杉;驯 化引种 3、引种成功的标准 (1)与原产地比较,不需要特殊的抚育管理 措施,能露地越冬、越夏、正常生长发育,开 花结实;
• 4.3引种驯化工作程序和措施
• 4.3.1引种驯化工作程序
• 1、确定引种驯化目标——引进什么
• 2。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筛选——引种材料
• 3、种苗检疫 4、登记编号
• 5、引种驯化试验——能否引进,栽植地点, 怎样栽
• (1)种源试验:同一种植物不同种源放在一 起所做的田间对比栽培试验。种源同一种植物 分布区中一批种子或苗木的来源或产地。
(三)引种、选种和杂交育种在相当长的 时期内仍将是林木改良和主要途径。种 子园和插条等无性繁殖方法将因树种、 改良性状、造林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 件等不同分别成为良种繁殖的主要方式。 多世代育种、抗性育种、品质育种和其 他副产品育种将日趋重要。
引种原则
:1、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按照选择引种树种——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推广的程序来进行2、充分利用引种树种种内、产地间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选择优良种源和个体。
3、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进行多种立地试种。
4、根据引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的驯化措施,包括某些特殊的栽培措施,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5、防止外来树种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后果。
引种成功树种的标准以外来树种表现的适应性、效益和繁殖能力作为评定引种树种成功的主要指标。
适应性指标1.1适应引入地区的环境条件,在常规造林栽培技术条件下,不需特殊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
1.2无严重病虫害。
效益指标2.1达到原定引种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较高或明显高于对照树种(品种)。
2.2无不良生态后果。
繁殖能力3.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能正常繁衍并保持原有优良性状。
4.1引种树种的选择4.1.1根据引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与地形地貌等主要生境条件,从相宜的引种来源区内选择引种树种。
4.1.2根据引种目的和引种来源区内各个树种的经济性状表现及其生态习性差异选择引种树种按引种目的分为: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防护林树种、薪炭林树种、绿化观赏树种以及为了保存与繁殖的珍稀、濒危树种。
4.2门收集引种材料可采取采集、交换、进口及其他方式。
引种试验55.1初选试验5.1目的初步了解引种树种在引入地区的适应性,总结种子处理、育苗及造林技术,淘汰不适于引入地区环境条件的树种和表现差的树种,初步选出有希望引种成功的树种并有选择地收集、保存外来树种基因资源。
5.1.2要求与方法5.1.2门根据引种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采取不同的育苗方法培育苗木.5.1.2.2淘汰苗期表现极差、明显不适于当地环境条件的树种或种源。
5.1.2.3经苗期初步选择的树种可进行试种,栽植数量每个树种(种源)5^25株,单行或方形小区。
51.2.4为缩短试验周期,引种树种的初选应以早期性状表现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试验观察期为轮伐期;经济林树种为见效益后3年。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 14071-199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木良种审定范围、指标和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用才和经济树种的良处审定。
良种认定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T 14073 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3 术语3.1 品种variety指在原种基础上通过人工选充出来的具有经济价值,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一致,在产量和质量上符合人类要求,作为生产资料的栽培植物群体。
3.2 林木良种improved varieties of forest tree林木良种是经人工选育,通过严格试验和鉴定,证明在适生区域内,在产量和质量以及其他主要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当地主栽树种或栽培品种,具有生产价值的繁殖材料。
在目前林业生产实践中,林木良种包括经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以及优良种源内经过去劣的正常林分和种子园、母树林生产的种子。
3.3 良种鉴定appraisal of imprved varieties对良种性状的鉴别和评定。
育种材料通过试验研究,证明产量和质量符合良种标准后,由成果鉴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试验方法、试验材料、资料、现场和成果进行评价。
3.4 良种审定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improved varieties单位或个人选育的林木良种,经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查、评介和认可,并进行良种定名、编号、登记,报请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公布使用的过程。
3.5良种认定firm believe of improved varities对正在测定尚不具备审定条件的优良种、条(穗、根),由省级林木种子主管部门根据生产需要组织提报,经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对其选育过程进行审查,认定合格后发给使用证明,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公布,可作良种使用。
4、良种审定范围4.1凡申请审定的林木良种,必须具备完整的良种鉴定材料,应达到规定的良种指标。
实验六林木引种计划的制定
多样性原则
经济可行性原则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引种林 木时应尽量选择不同品种、类型,避免单 一化。
引种林木时,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选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林木。
引种注意事项
引种季节
引种时应选择适宜的季节,避免在极端天气或不利条件下进行引种。
病虫害防治
引种林木可能携带病虫害,需进行严格检疫,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 病虫害扩散。
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
评估引种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对当地经济发 展的贡献、就业机会等。
引种计划的调整
适应性调整
根据引种适应性评估结果,对引种林木进 行调整,如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或进行
适应性驯化。
生态保护措施
根据生态影响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生态 保护措施,如保护土壤、保持水分循环等。
遗传资源优化
引种方法
01
02
03
04
种子引种
通过引进目标地区的种 子,在本地播种,培育 出新的林木。
苗木引种
直接引进目标地区的苗 木,在本地栽植,快速 形成新的森林。
无性繁殖引种
利用嫁接、扦插等方法, 引进目标品种的无性繁 殖材料,在本地繁殖, 实现林木的快速更新。
组培引种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 目标品种的细胞、组织 培养成植株,实现快速 繁殖和引种。
优化树种结构
通过引种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 可以优化本地的树种结构,提高 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
促进经济发展
引种适合当地生长的外来树种 ,可以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引种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可 以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环
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引种计划的意义
林木育种学:第三章林木引种
2、种苗检疫
3、登记编号
对引进的树种,一旦收到材料,就应该仔 细登记。
4、引种栽培试验
4.1 第一阶段
4.2 第二阶段
4.3 第三阶段
(二)引种的方法
南树北移的技术措施
北树南移的技术措施
(三)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
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大量引种实践表明,外来树种在新地区的经济性状表 现,往往是和在原产地的表现是相似的。这是选择外 来树种的依据。
(二)比较树种原产地和 引种地的生态条件
“气候相似论”:只有引种地和原产地的气候相 似,木本植物的引种才能成功。
该理论的作用
成功的实例
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树种的历史生态条件
1953年,苏联植物学家库里奇亚索夫提出了植 物引种驯化的“生态历史分析法”。
(四)要充分注意 种内遗传变异
不同树种适应性差异很大,在引 种前要充分了解它的适应性;
“引种要结合种源选择”,这已 成为引种工作中的一条; 降水量和湿度; 风; 土壤条件
1 .气温
温度最显著的作用是支 配植物的生长发育,即 限制植物的分布。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年平均温度、最高最低 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季 节交替特点等。
年平均温度
极限温度
低温的持续时间
总结
2. 日 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 大致包括:昼夜交 替的光周期、日照 强度和时间。
光周期
光周期在引种中的应用
不同光周期的植物引种后的反应
3. 降水和湿度
4. 风
风也是引种成败的关键因子之一。
例如:巴西橡胶,原产赤道附近的高温、高湿、 无风地区,引种到我国海南岛无风地区,生长 良好;
树木引种实施方案
树木引种实施方案一、引言。
树木引种是指将外来树种引入到新的生态环境中,以丰富当地植被类型,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树木引种的操作步骤,确保引种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1. 选择引种树种,根据引种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确保引种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环境。
2. 调查评估,对引种地进行详细的调查评估,了解当地植被类型、土壤状况、气候特点等,为后续的引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制定引种计划,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引种计划,包括引种树种的数量、分布、引种时间等。
三、引种操作步骤。
1. 土壤改良,根据引种树种的要求,对引种地的土壤进行改良,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等,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挖掘栽植坑,根据引种树种的生长习性和树干直径,合理规划栽植坑的大小和深度,确保树木能够顺利生长。
3. 树木引种,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树木进行引种,注意保护根系,避免损伤。
4. 浇水养护,在引种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树木的生长。
5. 定期检查,定期对引种树木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
四、引种后的管理。
1. 灌溉管理,根据引种树种的生长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案,保证树木的水分供应。
2. 施肥管理,根据树木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施肥,保证树木的养分供应。
3. 修剪整形,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整形,促进树木的生长,塑造树冠形态。
4. 病虫害防治,加强对引种树木的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树木的健康生长。
五、总结。
树木引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精心的操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树木引种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益,为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植被类型做出贡献。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进行树木引种工作,共同营造美丽的自然环境。
林木育种规程
林木育种规程引言:林木育种是指通过对木质植物进行有选择的交配、选种和繁殖,以改良其遗传特性,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林木育种对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林产品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林木育种的目的、原则以及常见的方法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全面介绍林木育种的规程。
一、林木育种的目的林木育种的目的是为了改良木材的品质、促进物种的适应力和抗逆性,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并增加木材的经济价值。
通过育种可以使林木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提高其耐病虫害、耐逆境等性状,从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二、林木育种的原则1.选择优良的亲本: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亲本进行交配,包括快速生长、高产量、抗病虫害等特点。
2.持久性选择:要注重选择经过长期观察能表现为稳定性遗传特性的亲本。
3.群体选择:要选择具有优秀遗传基础的种群进行繁殖和选种,以保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力。
4.重视多性繁殖:通过多性繁殖可以提高选择育种精度,加快育种进程。
多性繁殖主要采用控制杂交、显性杂交和提纯杂交等方法。
5.遗传学基础:要基于遗传学理论开展育种工作,合理利用遗传学技术和同胞施肥等手段。
三、林木育种的方法技术1.人工授粉:通过手动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雄花粉敷在雌花柱上,人工促进雌蕊受精,以降低受精的随机性,保证优质品种的产出。
2.有性繁殖:通过花粉对花荚进行授粉,自然使花荚结籽生根,使根粒等珍稀有效的固氮作用得以发挥,进而提高新品种的孕穗份数,并通过早、中、晚期授粉制定授粉比例。
3.选择育种:通过综合考虑林木的生长速度、树干粗度、材质、抗病虫害能力等多种因素,在大量种子中筛选出优良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期将这些优秀遗传特性传递给下一代。
4.无性繁殖:通过茎节点、树皮、叶片、根系和胚乳等部位进行无性繁殖,以扩大优良品种的数量。
5.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DNA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和基因转移等手段,对林木的遗传特性进行深入探究,以更好地指导林木育种工作。
林木遗传育种之林木 引种
4.2引种驯化时应考滤的因素 1、重视拟引进树种在原产地的经济 表现和观赏价值 2、比较植物原产地和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 3、分析限制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生态因子 (1)温度:年平均温度,最冷月、最热月平 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及持续时间,无霜 期等。 (2)光照 (3)降水 (4)土壤 (5)地形
4、研究植物的生态历史 植物适应力的大小不仅与目前 分布条件有关,而且与系统发育中历史上的生态条件 有关。例水杉 5、考虑引种植物的生态类型即充分注意种内变异 生态类型:同一种(变种)植物范围内,在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 的植物类型。同一种植物由于生态型的差异而具有各 不相同的抗寒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病虫性等。 4.3引种驯化工作程序和措施 4.3.1引种驯化工作程序 1、确定引种驯化目标——引进什么 2。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筛选——引种材料 3、种苗检疫 4、登记编号
林木遗传育种学
蒲尚饶
pshangrao@
第四章引种驯化Biblioteka 4.1引种驯化的概念与意义 1、引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某一植 物引入其自然分布区域以外的地区栽培且生 长发育良好;另一是变野生植物为栽培植物 2、引种的两种反应:简单引种,如水杉;驯 化引种 3、引种成功的标准 (1)与原产地比较,不需要特殊的抚育管理 措施,能露地越冬、越夏、正常生长发育 ,开花结实;
(2)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3)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 进行正常繁殖。(4)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 害。 4、引种驯化的意义 (1)是最经济的一种育种方法; (2)引种驯化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避免基 因资源的流失 例1:桉树引种,法国梧桐树的引种,樱花引 种,曼地亚红豆杉,国外松(湿地松) 例2:野生植物为栽培植物如:水果中的草莓 ,中华猕猴桃;中草药中的杜仲、人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引种规范与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木引种驯化的基本原则、程序和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造林绿化树种的引种驯化。
观赏树种与珍稀濒危树种的引种驯化可参照使用。
2 术语2.1 外来树种 exotic trees or exotics又称引种树种,将树种引到自然分布区以外栽植,在引入地区称为外来树种。
2.2 乡土树种 indigenous tree species在自然分布区内的原有树种。
2.3 林木引种 introduction of exotic forest trees引进驯化外来树种,选择优良者加以繁殖推广的工作。
2.4 引种材料 material for introduction引进外来树种时使用的繁殖材料,包括种子、苗木、穗条、种根以及其他繁殖材料。
2.5 引种程序 procedure of introduction从选择引种材料、进行引种试验和研究驯化培育措施直至使外来树种可作为当地的栽培树种的全部过程。
2.6 引种来源区 donor regions of introduction引种材料的来源地区。
3 引种原则3.1 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按照选择引种树种—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推广的程序进行。
3.2 充分利用引种树种种内产地间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选择优良种源和个体。
3.3 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进行多种立地试种。
3.4 根据引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的驯化措施,包括某些特殊的栽培措施,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
3.5 防止外来树种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后果。
4 引种材料4.1 引种树种的选择4.1.1 根据引入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与地形地貌等主要生境条件,从相宜的引种来源区内选择引种树种。
4.1.2 根据引种目的和引种来源区内各个树种的经济性状表现及其生态习性差异选择引种树种。
引种树种按引种目的分为: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防护林树种、薪炭林树种、绿化观赏树种以及为了保存与繁殖的珍稀、濒危树种。
4.2 引种材料的收集4.2.1 收集引种材料可采取采集、交换、进口及其他方式4.2.2 引种材料产地要清楚,对每个引种树种要尽可能收集到有代表性的不同产地(种源)的繁殖材料,收集后要填写引种原始登记表,见附录A(参考件)。
4.2.3 国外引种材料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进行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带入。
因特殊需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引进禁止引入的材料或从疫区引种,要集中隔离种植,在确认无危险性病、虫害时,方可进一步开展引种试验,如发现带入新的危险性的病源、虫害与杂草,应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防疫处理。
国内引种要按照种子检疫制度做好检疫工作,严防带入检疫对象。
4.2.4 引种材料应妥善贮藏管理,防止霉烂变质、降低发芽率、成活率。
4.3 引种树种资料的收集在获得引种材料的同时收集利用下列资料,供试验时参考。
4.3.1 引种树种的地理分布、起源中心、分布区的生态条件和历史生态条件。
4.3.2 引种树种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适应性,病虫害情况,用途、经济价值与市场状况。
4.3.3 引种树种的营林技术,包括引种材料的处理,贮藏、检验、育苗、造林管理及该树种改良的进展情况。
4.3.4 该树种在各地的引种情况。
5 引种试验5.1 初选试验5.1.1 目的初步了解引种树种在引入地区的适应性,总结种子处理、育苗及造林技术,淘汰不适于引入地区环境条件的树种和表现差的树种,初步选出有希望引种成功的树种并有选择地收集、保存外来树种基因资源。
5.1.2 要求与方法5.1.2.1 根据引种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采取不同的育苗方法培育苗木。
5.1.2.2 淘汰苗期表现极差,明显不适于当地环境条件的树种或种源。
5.1.2.3 经苗期初步选择的树种可进行试种,栽植数量每个树种(种源)5--25株,单形或方形小区。
5.1.2.4 为缩短试验周期,引种树种的初选应以早期性状表现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试验观察期为1/3--1/5轮伐期;经济林树种为见效益后3年。
5.1.2.5 对幼苗、幼树可进行必要的抗性保护试验,以及该树种所必需的特殊栽培措施试验。
5.1.3 表现突出的单株应做好管护、观测、记载,可进行无性繁殖的树种应进行无性繁殖,并参加区域性试验。
5.1.4 在初选过程中如发现引种树种有不良生态后果的迹象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蔓延。
5.2 区域性试验5.2.1 目的对经初选的树种进行扩大试种,包括区域性试种与同一地区不同立地类型的试种,进一步了解各引进树种(种源)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引入地区环境条件的交互作用,比较、分析其在新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研究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与栽培技术,评选具有发展前途的生产性试验树种(种源),初步确定推广范围与适生条件。
5.2.2 入选区域性试验树种的条件5.2.2.1 在一般保护措施下,露地栽培能正常生长发育,无严重病虫害、冻害、灼伤等。
5.2.2.2 主要性状表现近似或好于引种来源区,在生长量、经济价值、防护效能或抗性方面有明显优于引入地区同一造林目的树种的趋势。
5.2.3 要求与方法5.2.3.1 选择试验地应考虑引种树种的生态要求,并能代表一定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形、海拔等条件。
不同区域与立地各设置三个以上试验点,点数多少视树种特性及可能推广范围而定。
5.2.3.2 试验设计以随机区组设计为主,试验中同时包括树种与种源时应将种源视为处理材料。
小区规模9--36株,区组重复4次以上。
试验地要进行记载,见附录B(参考件)。
5.2.3.3 选择引入地区同一造林目的、生产上使用的主要乡土树种作为对照。
引入品种时,应经本地主要栽培的同属或同种树种(品种)作为对照。
5.2.3.4 试验观察期速生树种为1/2轮伐期。
一般树种1/4--1/3轮伐期。
经济林树种至进入盛产期。
5.2.4 区域性试验结果分析5.2.4.1 综合引种树种在不同区域、不同立地上的生长表现,分析影响其扩大引种和正常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及限制因素,确定其适生范围,论证引种树种的生态习性,作为栽培区区划和选择立地条件的依据。
5.2.4.2 根据引种树种在适生条件下反映出的生长指标、产量推测、形质指标以及抗性等方面的表现,分析评价其引种效益,确认有无推广价值。
5.2.4.3 根据引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实践总结栽培经验,初步提出行之有效的营林技术措施。
5.2.4.4 根据引种树种不同种源的表现,初步确定适宜种源。
5.3 生产性试验5.3.1 目的按照常规造林条件,采用生产上允许的技术措施,通过一定面积的生产试种,验证区域性试验入选树种的生产力,确定其大面种推广范围。
对已达到引种目标的种树提请鉴定推广。
5.3.2 要求与方法5.3.2.1 经区域性试验成功的树种只能在原试验区内扩大种植,如需要推广应用于生产,推广以前需作生产性试验。
5.3.2.2 生产性试验应进行区域栽培比较,并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每个树种(种源)的面积用材林不少于20公顷。
经济林不少于2公顷。
5.3.2.3 生产性试验评价:用材林1/2--1个轮伐期后进行,经济林树种要进入盛产期。
主要经济性状早晚相关具有明显规律的树种可参照早晚相关达到极显著的年龄进行早期评价。
5.3.2.4 结合试验树种的生长特性可设置必要的生产性试验项目,完善配套栽培技术。
5.3.3 结果分析5.3.3.1 提出生产性试验树种在不同栽培区域对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适应性,生长发育特性,根据生产性试验树种林分的产量、品质以及抗病虫害特性,综合评价其生产力。
5.3.3.2 核定生产性试验林的投资成本,估算近期和预期的经济效益,评定生产性试验树种的推广价值。
5.3.3.3 确定生产性试验树种适宜推广的范围,提出重点推广区域。
5.3.3.4 提出生产上适用的较为完整的配套栽培技术。
5.4 随时记载试验实施情况,项目与表格见附录C(参考件)。
5.5 条件具备时可根据早期评价结果把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交叉结合进行。
6 试验观测6.1 适应性观测观测引种树种试种过程中对寒、热(高温、日灼)、旱、涝、风、雪压、盐碱等灾害的抗性。
寒、旱、风害的受害等级和调查方法与表格见附录D(参考件)。
病虫害感染程度分无、轻、中、重、严重等五级。
6.2 物候观测观测引种树种的物候期,掌握其生产节律与开花结实规律,作为分析引种树种成败,提出相应栽培技术与树种改良的参考依据,观测方法与表格见附录E(参考件)。
6.3 生长观测及产量测定定期观测引种树种生长情况,测定目的产品产量,掌握其生长规律与经济指标,便于对引种树种经济价值进行评估。
6.3.1 生长观测6.3.1.1 苗木出圃前记录造林苗木的苗高、地径。
6.3.1.2 造林后调查成活率,翌年秋调查造林保存率,以后进行定期观测。
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每年观测1--2次;生产性试验前半期每1--2年观测一次,后半期每3--5年观测一次;观测内容包括树高、直径、干形与病虫害情况。
观测株数,初选树种阶段全部观测;区域性试验每一处理小区观测不少于10株,不足10株者全部观测,生产性试验应设立不少于五块的固定观测样地,每块不少于30株。
生长调查表见附录F(参考件)。
6.3.2 产量测定用材林计算单位面积立木蓄积及出材量,薪炭林计算层积材积或生物量,经济林计算进入盛产期后连续4年产量或最终产品产量,并进行品质测定。
7 引种成功树种的标准以外来树种表现的适应性、效益和繁殖能力作为评定引种树种成功的主要指标。
7.1 适应性指标7.1.1 适应引入地区的环境条件,在常规造林栽培技术条件下,不需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
7.1.2 无严重病虫害7.2 效益指标7.2.1 达到原定引种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较高或明显高于对照树种(品种)。
7.2.2 无不良生态后果7.3 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能正常繁衍并保持原有优良性状。
8 建立技术档案8.1 技术档案包括调查登记表格、原始记录、试验方案、图表、照片、分析整理的资料、技术管理文件以及引种试验总结等。
8.2 技术档案必须及时整理、归档、建立保管制度。
有关表格见附录A至F(参考件)。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业部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广西自治区林业研究所,山东省林业厅种苗站,甘肃省沙生植物园等单位负责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游应天、潘志刚、傅紫芰、阎洪、周景莉、王宏志、陈一山、王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