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课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全)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全)1. 引言此教程旨在帮助初中生和高中生顺利衔接语文研究,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过渡并取得好成绩。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简单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 听力和口语2.1. 听力初高中语文衔接的第一步是提高听力能力。
学生应该经常进行听力练,包括听录音和参加听力考试。
这有助于他们在高中时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并更好地应对听力考试。
2.2. 口语良好的口语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研究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口语练,包括与同学进行对话、朗读、演讲等活动。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阅读和理解3.1. 阅读培养阅读惯对学生的语文研究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每天阅读一定量的中文书籍、文章和新闻,以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理解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研究的关键。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各种阅读技巧,例如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和推断作者意图。
这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写作和作文4.1. 写作技巧学会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对学生的语文研究非常有帮助。
学生应该研究如何合理地组织文章结构、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4.2. 作文练积累作文经验对学生的语文研究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定期进行作文练,包括议论文、叙事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作文。
这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通过培养听力和口语能力,发展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写作和作文技巧,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顺利衔接语文研究并取得好成绩。
本教程提供的简单策略和方法将帮助他们在语文研究中取得成功。
以上是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的概要,希望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初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指导+课件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6)练,一是通过练习,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及时查 漏补缺。练习时认真对待,规范答题,及时整理笔记。二 是勤练笔,认真对待每次习作,老师批改后要认真修改, 不断完善。
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希望大家牢记六字诀,结合个 人情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踏踏实实为语文学习 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为后期的学习提 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祝愿大家在高中阶段能学有所 得、学有所成。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二、牢记“听、说、读、写、思、练”六字诀 (2)说,一是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多和人交流看法。二是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懂就问。 三是积极参加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表达能力。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二、牢记“听、说、读、写、思、练”六字诀 (3)读,一是读背课内要求熟记的内容,大声读出, 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名著、报刊 等,拓宽视野、丰富情感。
二、高中语文的变化及要求
变化之一,教学内容加深了。从教材看,初中学的 是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学的是复杂的记 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教学要求看,学习的内容也 明显加深了。如议论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三要 “能把握文章阐述的观点,了解论证方法,领会语言的 严密性”,而到高中则要求“能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 点,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一、课堂学习“三步走” (1)主动预习 提前阅读将学课文甚至了解该单元其他课文内容,确 立课堂学习目标。对于文言文单元,要求熟读课文,动手 圈点勾画,旁批疑难点。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一、课堂学习“三步走” (2)专心听讲 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听课要 眼到、手到、心到,要跟随老师思路,作好笔记。只有在 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可能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2023年初高中语文衔接课——语文词语语法++课件39张

实词:6. 代词
●代词是指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我、我们、咱们; (2)第二人称:你、您、你们; (3)第三人称:他、她、它、他(她、它)们 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怎么等 3.指示代词 (1)近指:这、这里、这样 (2)远指:那、那里、那样
动词 介词
让
[让顺道的人]捎去。
介词
谁[都][得]让他三分。
动词
虚词:2. 连词
●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表 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
●常见连词:和、跟、同、与、及、而等。
●①表并列 ●②表递进 ●③表选择 ●④表转折 ●⑤表假设
既… 又… 不但…而且… 不是…就是… 虽然…但是… 即使…也…
难点2:区分介词和连词:“和、跟、与、同”
有时是连词、有时是介词。如: ①弟弟跟妹妹走了。 (连词) ②弟弟跟妹妹借书。(介词)
方法1:连词前后成分平等,可以互换位置而语义基本不变。 而介词前后成分有主有次,不能互换,否则意思全变了。如:
①弟弟跟妹妹走了。= 妹妹跟弟弟走了。 ②弟弟跟妹妹借书。≠ 妹妹跟弟弟借书。
兼
:请示、申请、报告、领导
兼
:兴奋、典型、风光
兼
:纯洁、端正、丰富
兼
、副词:白、正、直
兼
:车、桌、箱
兼
:没、没有
兼
:在、向、到、往
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形容词
(1)这些毫无文采的语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他工作的
意义。
名词
(2)眼前忽然出现吕洞宾的形象。
动词
(3)豆麦和水草发散出来的清香,和着月色朦胧在这水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语文教育活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你一定有着许多的收获,那么你知道怎样写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吗?它会对你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希望你喜欢。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1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
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
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1 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语文初高中衔接课字形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课字形教案在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的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难度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特别是字形方面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个初高中衔接课字形教案范本,以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 教学目标1. 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造字原理。
2. 掌握常见部首和笔画名称,能够正确书写。
3. 识别并纠正常见的字形错误。
4. 培养学生对汉字美的鉴赏能力。
## 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一结构和合体结构。
2. 造字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3. 部首的认识与应用。
4. 常见字形错误的分析与纠正。
##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例和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字形演变的动画,增加趣味性。
-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几个常见但容易写错的汉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 简要介绍汉字的发展历史和造字原理。
### 讲解基础知识- 详细解释汉字的基本结构,通过图示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 讲解不同造字原理的特点和区别,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 部首学习- 列出常用部首,讲解其含义和功能。
- 通过练习册或电子白板,让学生跟写部首,纠正书写错误。
### 字形纠正- 分析常见的字形错误,如“的”字中间是否有横折钩等。
- 通过对比展示正确与错误的字形,让学生自我发现并纠正错误。
###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字形美化活动,如书写春联、制作字卡等。
- 开展字形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字形学习的重要性。
-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整理一份常见字形错误清单。
## 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文字材料中的字形,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汉字文化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 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表现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1.在的教育改革需要教师们精心设计合理的衔接课程,增强学生抗适应能力,才能让学生在从小学转到初高中就读时,轻松应付这个重要的转折点。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旨在加强教育质量,以科学的角度把握教学的连贯性,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目标在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针对目标,提出了三个主要方案内容:
①教师培训内容;
②教学内容;
③课堂教学管理方式。
3.先,《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要求老师们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密切跟踪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掌握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
其次,《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提出了教学内容要求:适当引入新课程,抢救可能遗漏的内容,强调文化内涵,重视语文思维训练,针对性讨论,大量练习,强调综合应用,重视语文教学质量。
最后,《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着重提出了及时处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科学化、素质化,积极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抗适应能力,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应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4.之,《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加快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步伐,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初高中之间轻松转折,顺利完成学业。
希望通过此次课程方案,可以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促进中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初高中语文语法衔接课倒装句课件34张

五、补充要点 1.怎么判断状语:主谓之间,表现谓语状态。
举例:老师[仿佛]看透了我。
2.一个句子中可以有多重状语,多重定语。 举例:他是(一名)(从城里来的)(退休)(英语)教师。
3.“的”“地”“得”“着”“了”“过”可以不用划分为句子成分。 4.不是每一个句子都同时具备主谓宾定状补所有成分。
六、学习句法有什么用? 请用符号划出下列句子的句子成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燕王拜送于庭。 3.大王来何操?
2.什么是宾语前置?
“前置”:往前放置。 “前”:谓语(动词)或介词。 适用语境:古代汉语(文言文)
假如现代汉语也发生了宾语前置,下列句子该怎么说?
你不喜欢我
你不我喜欢
他在教室吗? 他教室在吗?
3.宾语前置的类型
类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不,未,莫,无,非,勿......”作状语。
①得复见将军于此。
得于此复见将军。(于此:在此)
②青,取之于蓝。
青,于蓝取之。(于蓝:从蓝草中)
③以其无礼于晋
以子贤。(于弟子:比弟子)
3.状语后置的类型
类型二:动词/形容词+乎+宾语 (“乎”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对”等)
①生乎吾前
乎吾前生 (乎吾:在我)
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 (以大事:把大事)
注意:①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以”等。翻译时,应 该先把“于、以”等介词补充出来。 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应先补充为:“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翻 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②介宾短语还可以充当补语,翻译时就不需要调整语序了。 如“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 朝。”句中“于朝”是介宾短语,放在“进之”的后面,充 当补语,“进之于朝”可译为“送至朝廷”。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1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讲授要点: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二、理解语文1、语文--语言、文字(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达到表达的目的)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5、个人成绩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6、高考三桩之一,成绩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
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学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努力。
语文考试在五个层级上考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赏析评价。
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说到底,就是考学生的记性和悟性。
而记性和悟性绝不能在短时间内速成,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怕记怕背,懒于动手,是学语文的大忌。
要学、会学、坚持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这个主体的一个根本性的要求。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从小学升入到初中面临着更大的课程变化,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方面内容的巨大拓展,给学生带来负担。
为此,我们精心制定了一套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
一、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实施目标1.握语文修辞方法和文言文知识,培养语文分析的能力;2.大语文素养范围,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3.阅读实践中增强联想、比较、分析、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4.高语文课外学习意识,注重文字鉴赏,培养良好的文字素养;5.养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6.建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写作与审美素养。
二、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实施内容1.文课程:例如汉语拼音、汉字部件、语文绘本、古诗词与名句、现代诗词与抒情、文言文与修辞方法、语文作文等等。
2.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例如欣赏诗歌、故事、传记、典故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熟知,鼓励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字素养。
3.文实践: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例如地方社会发展、农业、农村文化、文化发展、人文礼仪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理解能力。
4.作:针对初中写作常见形式进行专项训练,例如散文、诗歌、演讲、报告、请示、应用文等等,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扩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实施方式1.握素质教育要求:素质教育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语文衔接课程实施中,积极把握素质教育的要求,多设置具有挑战性与创新性的课程,增强发掘学生潜能的机会,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2.重实践活动:在学习中多加入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乐趣,勤于练习,更好的转化为应用能力。
3.重教师培训: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师的培训,定期开展教师学习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保证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定期复习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及初升高语文衔接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及初升高语文衔接一、引言:初升高是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重要阶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研究,特设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并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衔接策略。
二、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初升高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面临着许多挑战。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的要求:高中语文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衔接课程,学生可以提前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研究。
2. 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为高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研究惯和方法: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如阅读理解技巧、写作技巧等。
这些良好的研究惯和方法对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初升高语文衔接策略:初升高语文衔接的关键在于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
以下是一些初升高语文衔接的策略:1. 预高中课文:学生可以在初中研究的最后阶段提前预高中课文,了解高中语文的难度和要点。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高中的研究要求。
2. 重视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阅读讨论和写作指导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提升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3. 多角度思考和讨论: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综合应用能力:高中语文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初升高语文衔接课程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综合应用的练,让学生提前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我们需要明确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
初中语文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则更加注重深层次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教案的设计需要引导学生从记忆理解向分析评价转变。
我们来看这份教案范本的具体内容。
一、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要求,掌握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并通过具体文本的学习,提升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写作表达等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帮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
2. 阅读技巧训练:通过经典文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写作技能提升:通过写作练习,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4. 文学知识拓展:介绍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文学理论进行作品分析。
3. 写作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和修改建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述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详细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经典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4.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文章。
5. 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份初高中衔接的语文教案范本,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稳过渡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节奏和要求。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地迈出坚实的步伐。
2023年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课-短语句子+课件49张

主干:理想成为现实 D.当地政府根本不关心民生问题。
主干:政府关心问题
解析:提取句子主干时要注意连同否定词“不”“没有”等一块提取。 故选D项的主干:政府不关心问题。
请找出主干:
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并列短语
• 词与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 名+名
文化教育 良师益友 今天或明天
2)动+动
调查研究 关心支持 愿意并实行
3)形+形
光辉灿烂 真诚忠实 又宽又平
整齐清洁
酸甜苦辣
4)代+代
这样那样 这里那里
他和她
5)数量+数量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半斤八两
• 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宾语
1. 他在拍桌子。 (名词) 2. 我真不想告诉他。 (代词) 3. 这间客厅有二十平方米。(数量短语)
有时,宾语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或主谓短语充当。 4. 最有效的防御是进攻。 (动词) ②. 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动宾短语) ③. 谁说今天不下雨? (主谓短语)
定语
定语在句中多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起描写和限制作用。 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充当 。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
1.动词+名词宾语
吃雪糕 改造山河 选购商品 研究问题 欣赏音乐
2.动词+代词宾语
提醒他们
热爱大家
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

一、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二、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做好心理准备。
2. 培养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古文翻译等。
3. 通过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
四、教学内容:1. 章节一:初中与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内容:分析初中和高中语文学习的不同,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和挑战。
2. 章节二: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写作、古文翻译等基本能力,为高中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3. 章节三:初中语文知识的巩固内容:通过讲解和练习,巩固初中语文知识,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4. 章节四:高中语文知识的拓展内容:介绍高中语文的新知识点,如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准备。
5. 章节五: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内容:教授学生高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初中和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基本能力培养、知识巩固和拓展等内容。
2.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学习的要点。
3. 进行课堂练习,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1. 章节结束后,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料。
2. 网络资源,如相关文章、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章节一:第1-2课时2. 章节二:第3-4课时3. 章节三:第5-6课时4. 章节四:第7-8课时5. 章节五:第9-10课时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指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十、课后作业:1. 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

一、教案名称: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二、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初高中语文学习,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2.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 写作能力的培养4. 思维能力的培养5. 学习方法的指导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适应高中语文学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章,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和解题技巧。
3. 实践法: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讲解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章,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和解题技巧。
4. 写作训练: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检查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小组讨论报告,了解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运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高中衔接的语文教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2. 文章案例:收集一些典型文章,用于讲解阅读理解和解题技巧。
3.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范例,帮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精品PPT课件

阅 读
酒赏 力花 微归 醒去 时马 已如 暮飞 ,, 醒去 时马 已如 暮飞 赏酒 花力 归微 。。
秦观的回环诗
暮赏
已
花
时
归
醒
去
微
马
力
如
酒飞
宝塔诗如何读?
•开 • 山满 • 桃山杏 • 山好景好 • 来山客看山 • 里山僧山客山 •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好景好 山桃山杏满山开
3、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
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 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 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 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第一步:读文段,抓住要点。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步:找特征(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 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 助断句。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 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 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B.益慕圣
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
若神人
初高中知识衔接之 —— 现代汉语语法
一、词类
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 造句单位。现代汉语的词按照其语法 意义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拟声词、叹词。
实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标题: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2. 掌握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2.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Step 2:分析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讨论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并列举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
2.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
Step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5分钟)1. 学习计划制定:让学生根据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 学习方法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他们从彼此身上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学习资源介绍:向学生介绍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学习平台等,鼓励他们积极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Step 4: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展望学生未来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发展。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一篇关于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的小结;2. 鼓励学生参加语文学科竞赛或写作比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完成的学习计划和小结;3. 学生参加竞赛或比赛的成绩。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标题: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2. 提供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课堂活动材料:练习题、写作素材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向学生解释为什么需要对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进行衔接,并提出本节课的目标。
Step 2:回顾初中语文知识(15分钟)通过复习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技能,帮助学生温习并确保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
Step 3:介绍高中语文要求(15分钟)向学生介绍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要求,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写作技巧的提升等。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Step 4:讨论初高中语文的差异(15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的不同之处,如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
Step 5: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20分钟)选择一篇适合初高中衔接的文学作品,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提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作者的写作意图、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高中语文课程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Step 6:写作练习(20分钟)提供一个写作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素材或写作框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同时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Step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窍门2:
虚词断句
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夫、惟、盖、凡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者、也、矣、焉、乎、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3、还有一些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 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 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 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 有害的。”
大显身手:检测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 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 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 是夫
断句前提
断句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 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 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 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 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 助断句。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 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初高中知识衔接之 —— 现代汉语语法
一、词类
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 造句单位。现代汉语的词按照其语法 意义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拟声词、叹词。
实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例: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 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 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 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 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 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 1、(邵阳市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 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 C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 B、然则/何时而乐耶 • C、尝求古仁/人之心 • D、吾/谁与归
(山西课改题)下列句中的“/”表 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 一项是( B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 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 若神人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陈述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疑问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问 答句)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另一种问答 句) • 这句话断句并加标点后可做独幕剧。 • 仆人问:“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主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自忖后)—— 不留!” • 客人反叽道:“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并做出欲走状) • 无奈,主人只好把客人留下。
秦观的回环诗
暮
已
赏
花
时 醒 微 力 酒 飞
归
去 马 如
宝塔诗如何读?
• • • • • • •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好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好景好 山桃山杏满山开
句 趣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 写了这样一封信:
探究四:(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顶真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 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 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 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 凉(《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 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 黄/夜生凉(《汉宫秋》第三折[梅 花酒])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 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 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 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 所以为陛下禽也
• 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 / // / / 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 / / / / / 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 / 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 / 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 / / 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 /
• “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用现代观 文 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 言 史局限”。(高中 )篇幅长、词汇 文 多,难度大 • “记诵积累,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 阅 解基本内容”(初中)篇幅短、词 读 汇少、难度小
酒赏 力花 微归 醒去 时马 已如 暮飞 ,, 醒去 时马 已如 暮飞 赏酒 花力 归微 。。
(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窍门5
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如:至若、于是、是故、若夫等等。
4、时间词如:顷之、未几等; 5 、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 / 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 / / 非为象也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 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之 (《鸿门宴》)
学习 目标
•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 方法; •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于实际运用 • 3、提升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
什么叫断句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什么叫断句
•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 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 “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 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 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 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 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 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
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 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 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 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第一步:读文段,抓住要点。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步:找特征(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 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wūyè,同“呜咽”)曰其是吾 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 也《史记•刺客列传》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 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 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 而死者果政也
第一步:读文段,抓住要点。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步:找特征(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 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 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 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 观规律。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 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 害人就是这样的啊!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 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窍门1:名词或代词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 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 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 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 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 看。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 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 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 执。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 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 外人不得争执。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 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 婿外人,不得争执。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 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 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 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 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文 言 断 句 步 骤 及 方 法
一、前提: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 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 是为什么?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 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但这位亲戚 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书生看了,即刻明白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 就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亲 戚一看,这句话的意思完全反了。也就无话可说, 只好给 书生安排了住宿。 你知道书生怎么加的标 点吗? • 其实,这句话除了书生标点的这一种办法外。还 有三种标法,可分别使它变成陈述、疑问、问答 三种句式,请你加上标点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