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量观测站点设置原则
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方法的优化
![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方法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cc0773d3968011ca2009105.png)
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方法的优化摘要:文章阐述了交通量观测站的布设思想和布设原则。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的比例系数,采用模糊聚类法对观测站进行聚类,将这两种定量计算方法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观测站点的布设进行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时主观随意性的缺点。
关键词:交通量;观测站布局;节点重要度;模糊聚类交通量调查工作主要是通过采集交通流量、车速、交通密度、轴载等信息,为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公众出行以及应急处置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是公路信息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交通量观测站布局得是否合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站的布设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缺乏定量计算,从而导致我国公路交通量调查工作体系建设滞后,工作水平不高,无法准确反映公路网的交通运行特征。
文章探讨在提出观测点布设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新建道路和已建道路,给出观测点布设的基本方法。
1观测站布设原则①观测站的布设应适度和均匀。
调查站布设应实现规模与效率的最优平衡,最大限度的减少动态交通数据采集体系的建设投入和后期运行投入。
调查站在路网上应尽量相对均匀地布置,使各区域内布设的观测站相对平衡,从而能全面反映路网的交通流特性。
②观测站要设置在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代表性的路段,即能准确观测所在路段的交通量,并能够定性、定量反映调查路段及其所在区域内交通量分布、变化的特征。
③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研究站点布设方法、确定布设方案时,应坚持定量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布设方法与布设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定性分析应充分考虑路段节点、交通生成吸引点、道路条件、未来路网的规划等因素,提高道路布设方案的普遍适用性和前瞻性。
定量分析就是在布设选点时,考虑到节点人口、工业等影响因素,充分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确定观测站的方法。
④地区间合理负担。
在布设观测站点时,应特别关注省际间交通出行的规律和特征,做到路网省际交界处均有观测站点覆盖。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83cf6b6cc17552706220873.png)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八年十月目录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 0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0(简本) 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0二○○八年十月 0一、规划的必要性 (3)二、《规划》的功能定位 (3)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 (3)(一)调查方式与调查方法 (3)(二)调查站分类 (3)(三)体系架构 (3)四、统计分析指标体系 (4)五、规划目标 (5)到2012年,初步建立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覆盖所有已通车路段,实现调查站与高速公路建设同步,可以准确的反映被覆盖路段的宏观交通流特征和路网运行特征,初步具备监测路网运行质量、为社会提供出行服务信息的能力;到2020年,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建成,完成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覆盖全部路网里程,具备全面、准确的为行业、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
(6)六、总体布局 (6)(一)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 (6)建设1个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和各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
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与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联网,构成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
(6)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设在部规划研究院。
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由各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管理单位(如省公路局、省交通厅信息中心、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省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等),省厅赋予其明确的职责。
. 6(二)调查站布设的方法与原则 (6)1、调查站布设的指导思想 (6)(1)全面覆盖 (6)调查站布设应实现对路网的全面覆盖,以切实提高调查的空间覆盖率和调查数据的代表性。
(6)(2)合理布局 (7)调查站布设应注意与国家高速公路路网布局形态及技术特征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
(7)(3)规模适度 (7)调查站布设应实现规模与效率的最优平衡,最大限度的减少动态交通数据采集体系的建设投入和后期运行投入。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554d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9.png)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为了对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与掌握,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普遍采用交通量观测站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
交通量观测站的安装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标准规范,以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下文将对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进行详细讲解。
一、选择观测点和设备1. 选址原则交通量观测站应选在市区交通密集、道路条件较好、行车速度较平稳的路段。
观测站应尽量避免设置在弯道、上下坡路段、路口等会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地点。
2. 设备选择交通量观测站应充分考虑观测点的交通情况和观测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及其配置。
常用的交通量观测设备包括视频监控设备、电子车牌识别设备、车辆流量传感器等。
二、安装细节1. 设备安装交通量观测设备的安装应当符合其产品手册中的要求,以确保其稳定可靠。
设备安装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设备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互不干扰。
2. 线路布置交通量观测设备的线路布置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和施工安全规范,严密细致地进行接线和标注,避免安装故障和人员伤害。
3. 设备环境交通量观测设备的工作环境较为苛刻,应注意控制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灰尘、噪音、电磁辐射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
三、质量控制1. 工程验收交通量观测站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投入使用。
2. 系统测试交通量观测系统应进行系统测试,包括设备运转测试、数据采集测试、数据分析测试等,确保数据准确、系统运行稳定,并测试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3. 维护检查交通量观测站应每日对数据进行监测和维护,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清洁、检修、校准和数据备份等。
四、安全防护1. 地域统筹交通量观测站的监管应由地方政府进行统筹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应顾及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设备和交通环境的安全。
2. 安全防范交通量观测站应设置门禁、安保、物防以及电气、消防、环保等方面的设施,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7395e1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7.png)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2.04.05•【字号】陕交发[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陕交发〔2012〕27号)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交通(运输)局,省公路局,省高速集团、交通集团,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厅外资办,陕西宝汉公司、陕西金秀公司、陕西西铜公司、西安华通公司、榆林榆神公司:为加快完善我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体系,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和全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布置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厅组织编制了《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规划》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是所辖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以下简称交调站)建设运维主体,负责本单位所辖路段交调站的年度建设计划编制、工程组织实施和建成后设备运维;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负责高速公路交调数据中心建设、高速公路交调站建设技术指导,负责高速公路交调站数据初审、汇总及报送;省公路局负责数据终审和确认,并按要求向部省有关单位报送。
二、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每年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所辖路段高速公路综合监控系统建设情况,合理确定下一年度所辖路段交调站建设范围、规模和位置。
已运营高速公路的交调站建设纳入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随同年度养护计划一并申报。
在建和待建高速公路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将交调站纳入公路机电工程中监控系统范围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并投入使用。
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要配合做好交调站建设的入网联调、数据验证等技术指导工作。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https://img.taocdn.com/s3/m/fd30eb7f804d2b160b4ec03c.png)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2012年11月目录一、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1)1.4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规划 (2)1.5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 (2)1.6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运行 (2)1.6.1合作模式 (2)1.6.2运维机制 (3)1.6.3信息交互共享 (3)二、观测项目设置 (3)2.1能见度观测 (4)2.2路面气象条件观测 (4)2.2.1路温 (4)2.2.2路面状况 (5)2.2.3冰点温度 (5)2.2.4融雪剂浓度 (5)2.3气象环境观测 (5)2.3.1气温 (5)2.3.2相对湿度 (6)2.3.3风速风向 (6)2.3.4降水 (6)2.3.5天气现象 (7)2.4视频实景观测 (7)2.5传感器选型及技术要求 (8)三、观测站技术要求 (9)3.1观测站结构 (9)3.1.1结构组成 (9)3.1.2结构设计要求 (10)3.2观测站功能 (10)3.3数据采集与处理 (11)3.4通信方式 (12)3.5供电方式 (13)3.5.1 供电方式选择 (13)3.5.2 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装置 (14)3.6电气安全性要求 (14)3.6.1绝缘电阻 (14)3.6.2接地电阻 (14)3.6.3介电强度 (15)3.6.4电源适应性 (15)3.7环境适应性要求 (15)3.7.1气候条件 (15)3.7.2生物条件 (16)3.7.3化学活性物质 (16)3.7.4机械条件 (16)四、观测站点布设与安装 (16)4.1站点分类 (16)4.1.1局地站 (17)4.1.2普通站 (17)4.2站点布局要求 (18)4.2.1局地站 (19)4.2.2普通站 (20)4.3站点选址原则 (20)4.4安装要求 (22)4.4.1 设备安装要求 (22)4.4.2 基础平台安装要求 (22)4.5传感器布局 (24)五、观测站网运行与监控 (26)5.1观测站网监控功能要求 (26)5.2数据格式与传输 (27)5.3数据质量控制 (27)5.3.1采集处理部分 (27)5.3.2通信传输部分 (27)5.3.3监控管理部分 (28)六、安装质量与运行维护 (29)6.1产品及安装质量 (29)6.2运行维护 (29)6.3核查及校准 (29)6.4试验室检定 (30)附录:数据格式规定 (31)1.文件名 (31)2.文件内容 (31)3.数据记录单位和特殊说明 (33)4.中心站上传数据格式 (33)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全国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科学管理,提升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覆盖全国干线公路的气象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公路出行服务,编制《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以指导和规范我国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运行与管理。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83cf6b6cc17552706220873.png)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八年十月目录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 0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0(简本) 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0二○○八年十月 0一、规划的必要性 (3)二、《规划》的功能定位 (3)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 (3)(一)调查方式与调查方法 (3)(二)调查站分类 (3)(三)体系架构 (3)四、统计分析指标体系 (4)五、规划目标 (5)到2012年,初步建立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覆盖所有已通车路段,实现调查站与高速公路建设同步,可以准确的反映被覆盖路段的宏观交通流特征和路网运行特征,初步具备监测路网运行质量、为社会提供出行服务信息的能力;到2020年,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建成,完成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覆盖全部路网里程,具备全面、准确的为行业、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
(6)六、总体布局 (6)(一)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 (6)建设1个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和各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
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与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联网,构成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
(6)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设在部规划研究院。
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由各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管理单位(如省公路局、省交通厅信息中心、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省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等),省厅赋予其明确的职责。
. 6(二)调查站布设的方法与原则 (6)1、调查站布设的指导思想 (6)(1)全面覆盖 (6)调查站布设应实现对路网的全面覆盖,以切实提高调查的空间覆盖率和调查数据的代表性。
(6)(2)合理布局 (7)调查站布设应注意与国家高速公路路网布局形态及技术特征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
(7)(3)规模适度 (7)调查站布设应实现规模与效率的最优平衡,最大限度的减少动态交通数据采集体系的建设投入和后期运行投入。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9ac1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0.png)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交通量观测站的安装标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交通量观测站用于监测道路上的车辆流量,是交通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工具。
合理的安装位置和准确的安装方式对于数据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明确的安装标准和指导。
2. 安装位置选择交通量观测站的安装位置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离道路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米,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选择离交通流量高的区域安装,以获得更加代表性的数据。
•避免选择斜坡、弯道等影响交通流量的区域安装。
•确保安装位置便于维护和检修。
3. 安装方式交通量观测站的安装方式应遵循以下准则:•安装站点应采用固定支架或支柱固定,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站点支架或支柱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设备的摆放高度应适中,以便触达到道路上的车辆。
•确保设备位置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避免车辆经过时造成设备的不稳定或测量结果的偏差。
4. 安装要点为确保交通量观测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安装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金属制品或其他导电材料与设备直接接触,以减少外界干扰。
•安装位置周围应清理干净,并确保没有其他妨碍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物体。
•确保设备的线缆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线缆松动而影响数据采集。
•定期检查观测站是否存在机械故障或损坏,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5. 数据采集与维护交通量观测站的数据采集和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观测站应定期进行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确保数据的时效性。
•设备维护应遵循相关的操作和维护手册,避免在维护过程中对设备造成损坏。
•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修复故障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存储的数据应备份,并定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
6.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交通量观测站的安装标准,包括安装位置选择、安装方式、安装要点以及数据采集与维护。
合理选择安装位置和正确的安装方式对交通量观测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同时,定期维护和管理设备也是确保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精编
![【交通运输】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766113d2f242336c1eb95eef.png)
(交通运输)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交通运输)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壹、VTD系列视频车辆检测器(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X 公司)产品简介SUPCONVTD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采用最新高速DSP硬件平台和嵌入式软件系统,是专为各种交通流检测应用设计的专业视频检测系统。
系统采用工业标准机架式设计,每个机架可插入4块或8块视频检测卡,每块视频检测卡可独立处理壹路视频信号,最多可检测双向八车道的交通流信息。
用户可在本地或远程网络上,以图形交互方式,通过上位机界面定义虚拟线圈和检测区,且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后下载。
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和计算出交通流参数和事件报警信息,且存储在内部数据存储器中或根据需要把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通过安装多个视频检测器且把单个检测数据集成壹起,可得出区域交通流特征。
VTD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包括针对不同应用的VTD-D、VTD-I、VTD-DI、VTD-C四种视频检测器,可根据需求组合应用,可在壹个机架内混合使用。
VTD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的特点:◆高速DSP硬件平台和嵌入式软件系统,双向8车道检测,高检测精度◆先进的特征检测处理算法,全面消除阴影、车灯、光线及恶劣天气的影响◆领先的目标跟踪处理算法,能准确检测停车、事故等交通意外事件◆虚拟线圈和区域目标跟踪相结合,自动日夜转换,图形化配置,简单易用◆高质量视频叠加输出交通流和事故信息,直观易用◆可选10/100M以太网和CDMA1×/GPRS接口,支持TCP/IP协议1.VTD-D交通流数据检测器VTD-D是专为高速公路、公路、公路桥梁等交通流数据采集应用设计的视频检测器。
VTD-D可检测多达8个车道的交通流数据:◆分类车流量◆平均速度◆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头距◆占有率(%)◆车辆密度(辆/公里)◆检测精度≥96%VTD-D可存储多达15天之上的历史数据记录(以8车道计算,统计间隔为1分钟)。
VTD-D能自动判断5级交通流状态(畅通、流量大、拥堵、堵塞)。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doc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0b232c311711cc7931b71678.png)
一、VTD系列视频车辆检测器(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简介SUPCON VTD 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采用最新高速DSP硬件平台和嵌入式软件系统,是专为各种交通流检测应用设计的专业视频检测系统。
系统采用工业标准机架式设计,每个机架可插入4块或8块视频检测卡,每块视频检测卡可独立处理一路视频信号,最多可检测双向八车道的交通流信息。
用户可在本地或远程网络上,以图形交互方式,通过上位机界面定义虚拟线圈和检测区,并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后下载。
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和计算出交通流参数和事件报警信息,并存储在内部数据存储器中或根据需要把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通过安装多个视频检测器并把单个检测数据集成一起,可得出区域交通流特征。
VTD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包括针对不同应用的VTD-D、VTD-I、VTD-DI、VTD-C四种视频检测器,可根据需求组合应用,可在一个机架内混合使用。
VTD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的特点:◆高速DSP硬件平台和嵌入式软件系统,双向8车道检测,高检测精度◆先进的特征检测处理算法,全面消除阴影、车灯、光线及恶劣天气的影响◆领先的目标跟踪处理算法,能准确检测停车、事故等交通意外事件◆虚拟线圈与区域目标跟踪相结合,自动日夜转换,图形化配置,简单易用◆高质量视频叠加输出交通流和事故信息,直观易用◆可选10/100M以太网和CDMA1×/GPRS接口,支持TCP/IP协议1.VTD-D交通流数据检测器VTD-D是专为高速公路、公路、公路桥梁等交通流数据采集应用设计的视频检测器。
VTD-D可检测多达8个车道的交通流数据:◆分类车流量◆平均速度◆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头距◆占有率(%)◆车辆密度(辆/公里)◆检测精度≥96%VTD-D可存储多达15天以上的历史数据记录(以8车道计算,统计间隔为1分钟)。
VTD-D能自动判断5级交通流状态(畅通、流量大、拥堵、堵塞)。
经系统设置,VTD-D可通过光隔开关量输出虚拟线圈占有信息,也可输出以下报警:◆速度过高或过低◆失速◆占有率过高◆图象质量过低2.VTD-I交通事件检测器VTD-I是专为隧道、桥梁、高架道路设计的视频交通事件检测器,可检测8个车道或检测区域的交通事件并报警:◆停止车辆◆排队事件◆逆向行驶◆失速◆烟/雾报警◆无视频输入报警3.VTD-DI交通数据和事件检测器VTD-DI综合了VTD-D和VTD-I 的所有功能,能为道路的安全和高效提供全面和细致的数据和信息。
观测点要求
![观测点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bcc04ef172ded630b1cb615.png)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的有关要求为检验路基和桥梁稳定状况,并为后续路面施工提供依据,根据技术规范第201.03条第8小条和401.02条第10小条的有关规定,结合南光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对路基和桥梁沉降观测提出以下要求,请监理办监督落实。
一、路基沉降观测当路基施工完成达到设计路床标高后,即开始进行路基沉降观测。
1、路基沉降观测点的设置(1)观测点沿路基纵向设置要求:a.填挖交界处:观测点设在填挖交界处向填方侧延伸1m处;b.高填方中间点:凡填方高度大于10m均需进行沉降观测,除需在填方最高点处设观测点外,另需在最高点沿路线两侧各20米处设观测点。
c.桥头填方段:观测点设在距台背50cm处;(2)观测点沿路基横向设置要求:对应于上述路基纵向观测点的设置桩号,对于整体式路基每断面设置两点,位置在两侧路基边缘向内50cm处;对于分离式路基在路基内侧(行车方向左侧)边缘向内50cm处;对于桥头路基可在桥头路基中央距桥头50cm处设一点。
具体设置点数及位置,由各相关承包人提出意见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确定。
二、桥梁沉降观测桥梁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位置:1.桥台的观测点布置在桥台耳墙上方的外侧防撞墙上;2.桥墩观测点设在桥墩地面线上方1~5米处的墩身上;3.另外,各桥隔跨在跨中部位的外侧防撞墙上增设观测点。
观测对象施工完成后,即开始进行沉降观测,具体设置点数及位置,由各相关承包人提出意见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确定。
三、观测点设置方法:路基观测点:取直径100mm、厚大于10mm的钢板一块,上焊长度与路面结构厚度相当的大于φ16的钢筋,钢板在路基表面以下30cm处埋设稳当,覆土坚实平整,钢筋杆端头处理成半圆锚头,作好防锈处理,编号、登记、测定高程。
桥梁观测点:先钻孔,清楚孔内浮渣,用环氧树脂灌入孔内1/3厚度后插入观测钢钉,钢筋杆端头处理成半圆锚头,作好防锈处理,编号、登记、测定高程。
四、观测要求:a.观测点设置后抓紧观测,第一次测定的高程即为原始高程;b.施工期间,每10天观测一次,作好记录,观测资料达到3次以后,开始绘制走势曲线,并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分析路基和桥梁稳定状况;c.观测设施及观测资料需妥善保管,路基和桥梁工程验收时,连同路基和桥梁质量检测资料一道移交路面施工单位及路面监理工程师。
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要求
![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6ac90d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6.png)
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要求一、观测点布设要求。
1. 代表性。
你得找那些能代表主体特征的地方设观测点。
就好比给人量身高,你得在头顶和脚底找对地方一样。
对于建筑物来说,墙角啊,柱子的底部和顶部这些关键的地方就很合适。
这些地方要是有倾斜,那可就是主体倾斜的重要信号呢。
2. 数量合适。
观测点可不能太少,少了就像只摸大象的一条腿就想知道大象长啥样,不靠谱。
不过也不能到处乱设,太多了也乱套。
一般来说,要根据主体的形状和大小来定。
像长方形的建筑物,四个角一般都得设上观测点,要是大一点的,中间可能还得加几个。
就像给一个大蛋糕插蜡烛,得插得恰到好处,才能准确反映它的状态。
3. 分布均匀。
要把观测点分布得均匀一些,不能都挤在一边。
这就像在跷跷板上,你不能只在一头看它是不是平的,得两边都看看。
对于建筑物,不管是长的方向还是宽的方向,都要有观测点,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它有没有倾斜的情况。
4. 稳固性。
观测点的设置得稳稳当当的。
要是设个观测点,风一吹就跑了或者稍微有点震动就移位了,那还怎么准确观测啊。
所以要把观测点设在牢固的地方,像混凝土结构的地方就比较靠谱。
要是设在松动的墙皮上,那就等着数据全乱套吧,就像在沙子上建房子,根本站不住脚。
5. 便于观测。
这一点也很重要呢。
你不能把观测点设在那种人根本够不着或者观测仪器没法用的地方。
比如说,你要是把观测点设在一个很窄的缝隙里,观测仪器都塞不进去,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得设在那种观测人员能轻松到达,仪器也能方便操作的地方,就像把东西放在你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样方便。
二、测站点布设要求。
1. 通视良好。
测站点得能清楚地看到观测点,这就像两个人聊天,得互相能看到对方的脸一样。
要是中间有好多障碍物挡着,那就没法准确测量了。
比如说,你不能把测站点设在一堆大树后面,还想清楚地看到建筑物上的观测点,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找那种视野开阔,没有太多遮挡的地方设测站点。
2. 距离合适。
测站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3c619e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f.png)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日益繁荣,安全行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而建设的。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一种遍及公路网络的气象观测站系统,它主要是为了监测公路交通中的气象变化,并提供气象信息,以便可控制交通和提供高效的决策依据。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本文就一些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介绍:一、气象观测仪器的选型和安装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是用一种非常专业的气象仪器来进行监测公路交通气象的变化。
气象仪器的选型要考虑仪器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适应性和使用方便性等因素。
而气象仪器的安装则需要在各式各样的公路环境里,“以地定向、适度布点、合理配套、稳定耐用”,从而严格保证气象观测的数据。
二、数据的收集与传输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中的数据收集非常重要,其收集方式和传输方式应该是技术成熟、稳定可靠的。
传输方式要求采用高速、大容量方式,以保证实时传输观测数据,并且需同时配备交通数据回传功能,各种异常状况也应该能够实时反馈。
三、数据及时处理和发布处理和发布数据的速度很关键,对于公路交通来说,它不仅关系到公路上下进出的车辆安全,也关系到公路交通管制部门对于公路交通状况进行快速反应和决策。
因此,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中的数据需要以近乎实时地方式获取、发布和处理数据,以便于广大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气象变化,针对性地调整交通管理策略。
四、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是一项关键性工作,网站的建设工作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建设并维护一个统一规范的数据存储系统,同时要定期对技术设施、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维护。
以上是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的一些部分介绍,这些都是建设一个高效、客观和系统化的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必须遵从的技术要求。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成为日益流行的出行方式,加强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无疑将成为交通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的焦点。
交通量观测站点设置原则
![交通量观测站点设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a791136a32d7375a417805c.png)
交通量观测站点设置原则一、交通量观测站点设置总体原则一般公路路段,应设置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
在路段交通量特性能够反映某一区域或路线交通量特性的主要干线路段上,应设置连续式观测站。
间隙式和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的设置,应考虑在公路网上分布的均匀性、合理性和代表性。
高速公路路段,一般应设置连续式观测站。
设置交通量观测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全面反映公路网交通流量及特性出发,结合公路网布局、公路的行政等级、技术等级及公路规划建设等因素,在充分利用原有公路交通量观测站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观测站点应设在交通流比较稳定,流量和特性可代表某个路段区间交通流量和特性的地点,这个路段区间称为观测里程,也称代表路段长度。
代表路段长度应按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20至30公里。
代表路段的分界点一般设在交通量明显变化处。
原则上各行政区划的分界处应作为代表路段的分界点。
3.比重调查、车速调查站(点)设置应尽量与交通量观测站(点)合并设置。
4.各行政等级公路设置交通量观测站原则:(1) 在国道(含国道主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下同)与国道相互交叉点(具有交通量分流功能的交叉口,下同)之间的国道路段上,应设置交通量观测站;(2) 在每条高速公路上,应至少设置一个交通量观测站;在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相互交叉点之间的高速公路路段上,应设置交通量观测站;(3) 在每条省道上,至少应设置一个交通量观测站;在省道与国道交叉点前后的省道路段上,均应设置交通量观测站;(4) 在县道和专用公路(非高速公路)上,原则上应设置一个交通量观测站;(5) 乡道设有交通量观测站点的路线数应不少于乡道路线总数的10~20%;(6) 在处于两个县城(或县级以上城市)之间的国道、省道及其它行政等级高速公路之间的路段上,应设置交通量观测站。
5.交通量观测站的位置应选择在视线开阔、便于安装观测仪器、公路路线纵坡小于2%的直线路段处。
6.尽量利用收费站、监控系统站、养护管理站等设置交通量观测站点。
交通量主要指标解释
![交通量主要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3449bef6294dd88d0d26b9e.png)
主要指标解释(一) 交通量及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实际车辆数。
计算单位:辆/小时或辆/日。
由于交通量具有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需以时间平均值来确定同一衡量基准。
按照不同的时间取值,在本制度中使用了以下交通量概念:平均日交通量ADT:观测期间的交通量总数除以观测天数。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月交通量总数除以当月的天数。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全年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
2.交通量调查是指对选定公路的某路段的交通流量及其特性的调查。
通过交通量调查可掌握公路网、各条路线、各路段交通流量的大小、构成、时间分布、空间分布、道路拥挤状况等特性。
交通量调查分为连续式调查和间隙式调查。
每年分小时不间断进行的交通量调查称为连续式交通量调查。
按规定的时间定期进行的交通量调查称为间隙式交通量调查。
(二) 车型分类及折算系数在交通量调查中,应按不同车型进行交通量分类统计。
为准确衡量道路的通行能力,还需要把不同车型的交通量换算为标准车当量交通量。
交通量调查中,目前按表1规定划分车辆类型。
交通量观测时,应采用自然车量数(自然数)计量。
在统计分析中,可根据需要采用自然车辆数及换算标准车当量数(当量数)计量。
自然车辆数的单位以V表示;换算标准中型车当量数的单位以MTE 表示;换算标准小客车当量数的单位以PCE表示。
标准中型车指解放CA-1013型载货汽车;标准小客车指桑塔纳型小矫车。
公路交通量换算标准车当量数一般应以标准中型车当量数计算。
但在单独评价高速公路交通量时,可根据需要采用标准小汽车当量数计算。
各类车辆换算成当量车的换算系数见表2。
(三) 路况资料路况资料是计算公路通行能力的重要依据,在本制度中需用公路路面宽度、路基宽度、技术等级、桩号和观测路段长度及起讫点名称等路况资料。
本制度中的路面宽度、路基宽度和技术等级等,是指在对应观测路段的各技术等级分段中,其里程最长路段的对应路面宽度、路基宽度和技术等级。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744086bcc7931b765ce15b2.png)
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八年十月目录一、规划的必要性 (1)二、《规划》的功能定位 (3)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 (3)(一)调查方式与调查方法 (3)(二)调查站分类 (3)(三)体系架构 (4)四、统计分析指标体系 (4)五、规划目标 (6)六、总体布局 (6)(一)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 (6)(二)调查站布设的方法与原则 (7)七、实施意见 (11)(一)实施原则 (11)(二)实施安排 (12)八、地方高速公路的调查站布设 (12)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一、规划的必要性高速公路主要连接大中城市、国家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重要对外口岸,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是我国公路网中层次最高的公路主通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服务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
至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为5.4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万公里,基本实现了“东部成网、中西部连通”的目标。
开展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采集交通流量、车速、交通密度、轴载等信息,能够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公众出行以及应急处置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工作的体系建设滞后、工作水平不高,无法准确反映高速公路路网的交通运行特征,与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展极不相称,难以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需要。
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点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发布交通量信息,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交通量信息是合理确定路网建设规模和布局,有效调整路网结构的重要依据开展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工作,可以积累高速公路网交通流量的历史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交通流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关系,预测远景高速公路交通需求,为合理确定高速公路网总体规模、技术标准和空间布局提供技术依据。
广西沿海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建设解析
![广西沿海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建设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ec8971168884868762d6fb.png)
结束语
本系统是公 司酋次集成的交通量调 查观测站的系统 ,使用
至 今 运行 良好 ,实现 了对 该 路段 的 交通 车流 量 数据 调查 的 最初 设 想 ,为公 路养 护 管理 部 门提 供 了道 路使 用情 况 的参 考和 道 路实 时
情况的监控,也为收费部 门提供了车流量信息统计和重要路段车 辆车牌查询功能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和车流量的日益扩大 ,交通 量调查观测站在高速公路的全面铺展已成趋势。 r 盔
98 中 国
ww w
銮 熊 o 1 。
统 ),二类交通量调查观测站7 ,平均建设距离为7 个 公里。同时
在 桂 海 收费 站机 房 建设 一 级数 据 中心 ,在 广 西 沿海 高 速公 路分 公 司信 息 中心建 设 二级数 据 中心 。 根 据现 场环 境 『况 ,综合 考虑 各 方面 因素 ,本系 统工 程 的交 青
将二类站建设在高速公路原有高架桥上 ,通过超声波微波组合
级数据服务中心实现数据和数据网络发布 、各种报表导出及打印
等功 能 。 同时 系统 软件 提 供各 种丰 富 f 据接 口 ,为 系统 后 期扩 数 展及 其他 调用 提供 有 力的支 持 。 数 据服 务 中心 是交 通 盾况 调查 系统 的核 心 ,主要 用 于实 时接 收 、存 储备 个 观测 站 点主 机传 来 的交 通量 数据 、现场 视频 信 号数 据 、高 清摄 像 机抓 拍 的车 辆 图片 数据 以 及向 区级 交通 量 数据 库 上 传 等 ,整个 软件构 成 如 图2 示 。 所
0 、
图 1交通 量调 查观 测站 系统 拓扑 图
他 道 路的 相 关数据 进 行分 析 处理 ,生 成公 路 交通 量 调查 统 计信 息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712875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b.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08.10.14•【文号】交规划发[2008]364号•【施行日期】2008.10.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的通知(交规划发〔2008〕3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为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科学开展,完善我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体系,部组织编制了《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规划》实施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目前已通车路段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站的建设资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金来源,在建路段和待建路段调查站的建设资金纳入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投资。
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站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在高速公路通行费中列支。
三、部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设在部规划研究院。
省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中心可酌情设在相关单位(如省公路局、省交通厅信息中心、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省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等),省(区、市)交通厅(局、委)要赋予其明确的职责。
四、各单位要遵循《规划》确定的体系架构、调查站布设原则、实施原则和实施序列及建设标准,坚持交通情况调查体系建设与高速公路发展相适应,与高速公路建设相衔接,满足交通发展和公众便捷、安全出行的要求。
五、《规划》实施中要优化设计,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设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高速公路现有设施设备。
六、注重提升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体系的运行管理水平,逐步建立科学的高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规范化。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
![交通量观测站安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93c16fe87101f69f31953a.png)
一、VTD系列视频车辆检测器(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简介SUPCON VTD 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采用最新高速DSP硬件平台和嵌入式软件系统,是专为各种交通流检测应用设计的专业视频检测系统。
系统采用工业标准机架式设计,每个机架可插入4块或8块视频检测卡,每块视频检测卡可独立处理一路视频信号,最多可检测双向八车道的交通流信息。
用户可在本地或远程网络上,以图形交互方式,通过上位机界面定义虚拟线圈和检测区,并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后下载。
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和计算出交通流参数和事件报警信息,并存储在内部数据存储器中或根据需要把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通过安装多个视频检测器并把单个检测数据集成一起,可得出区域交通流特征。
VTD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包括针对不同应用的VTD-D、VTD-I、VTD-DI、VTD-C四种视频检测器,可根据需求组合应用,可在一个机架内混合使用。
VTD系列视频交通流检测系统的特点:◆高速DSP硬件平台和嵌入式软件系统,双向8车道检测,高检测精度◆先进的特征检测处理算法,全面消除阴影、车灯、光线及恶劣天气的影响◆领先的目标跟踪处理算法,能准确检测停车、事故等交通意外事件◆虚拟线圈与区域目标跟踪相结合,自动日夜转换,图形化配置,简单易用◆高质量视频叠加输出交通流和事故信息,直观易用◆可选10/100M以太网和CDMA1×/GPRS接口,支持TCP/IP协议1.VTD-D交通流数据检测器VTD-D是专为高速公路、公路、公路桥梁等交通流数据采集应用设计的视频检测器。
VTD-D可检测多达8个车道的交通流数据:◆分类车流量◆平均速度◆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头距◆占有率(%)◆车辆密度(辆/公里)◆检测精度≥96%VTD-D可存储多达15天以上的历史数据记录(以8车道计算,统计间隔为1分钟)。
VTD-D能自动判断5级交通流状态(畅通、流量大、拥堵、堵塞)。
经系统设置,VTD-D可通过光隔开关量输出虚拟线圈占有信息,也可输出以下报警:◆速度过高或过低◆失速◆占有率过高◆图象质量过低2.VTD-I交通事件检测器VTD-I是专为隧道、桥梁、高架道路设计的视频交通事件检测器,可检测8个车道或检测区域的交通事件并报警:◆停止车辆◆排队事件◆逆向行驶◆失速◆烟/雾报警◆无视频输入报警3.VTD-DI交通数据和事件检测器VTD-DI综合了VTD-D和VTD-I 的所有功能,能为道路的安全和高效提供全面和细致的数据和信息。
设点规范
![设点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bb320290c69ec3d5bb750b.png)
(1)固定视频监控
设置范围:县道及以上行政等级的公路。
设置条件:大桥、特大桥;长隧道、特长隧道;特殊结构的构造物;不利季节容易造成公路中断的易塌方、易滑坡、易积冰(雪、水)路段;交通事故频发的急弯、临崖(水)路段;行政区交界点或重要路段的交叉路口;重要公路建筑控制区域;车辆超限运输严重路段等。
(2)可变情报板
设置范围:县道及以上行政等级的公路。
设置条件:主要设置在经常发生拥堵或不利季节容易造成公路中断的易塌方、易滑坡、易积冰(雪、水)路段,且能通过诱导实现绕行的公路交叉口;行政区交界点或重要路段的交叉路口;结合视频监控需要设立的点位。
(3)交通流量观测点
设置范围:国省道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县道公路。
设置条件:交通流量观测点位设置必须符合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印发的《固定式交通流量调查设备技术条件》、《固定交通流量调查设备与数据服务中心通讯协议》规定,同时符合数字公路建设要求。
(4)移动车载装备
配置范围:路政、养护的巡查车辆及应急抢险车辆。
实现功能:车载设备主要包括无线上网本及可实现地图车辆定位、实现车速、轨迹查询,录像、拍照功能及数据导出等。
(5)无线对讲机装备
配置范围:各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及路政、养护巡查。
根据业务开展需要,巡查人员随车配备单兵执法装备。
(6)超限运输电子监控设备
设置范围:国省道公路。
设置条件:公路治超重点路段,公路附属的重要结构物(如大桥、特大桥)的监管路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量观测站点设置原则
一、交通量观测站点设置总体原则
一般公路路段,应设置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
在路段交通量特性能够反映某一区域或路线交通量特性的主要干线路段上,应设置连续式观测站。
间隙式和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的设置,应考虑在公路网上分布的均匀性、合理性和代表性。
高速公路路段,一般应设置连续式观测站。
设置交通量观测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从全面反映公路网交通流量及特性出发,结合公路网布局、公路的行政等级、技术等级及公路规划建设等因素,在充分利用原有公路交通量观测站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观测站点应设在交通流比较稳定,流量和特性可代表某个路段区间交通流量和特性的地点,这个路段区间称为观测里程,也称代表路段长度。
代表路段长度应按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20至30公里。
代表路段的分界点一般设在交通量明显变化处。
原则上各行政区划的分界处应作为代表路段的分界点。
3.比重调查、车速调查站(点)设置应尽量与交通量观测站(点)合并设置。
4.各行政等级公路设置交通量观测站原则:
(1) 在国道(含国道主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下同)与国道相互交叉点(具有交通量分流功能的交叉口,下同)之间的国道路段
上,应设置交通量观测站;
(2) 在每条高速公路上,应至少设置一个交通量观测站;在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相互交叉点之间的高速公路路段上,应设置交通量观测站;
(3) 在每条省道上,至少应设置一个交通量观测站;在省道与国道交叉点前后的省道路段上,均应设置交通量观测站;
(4) 在县道和专用公路(非高速公路)上,原则上应设置一个交通量观测站;
(5) 乡道设有交通量观测站点的路线数应不少于乡道路线总数的10~20%;
(6) 在处于两个县城(或县级以上城市)之间的国道、省道及其它行政等级高速公路之间的路段上,应设置交通量观测站。
5.交通量观测站的位置应选择在视线开阔、便于安装观测仪器、公路路线纵坡小于2%的直线路段处。
6.尽量利用收费站、监控系统站、养护管理站等设置交通量观测站点。
否则,应另设交通量观测站点。
二、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点的设置
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能够准确观测所在路段的交通量;
2.能够定性、定量地反映调查路段、路线及其所在区域内交通量分布、变化特征;
3.符合国家编制公路网总体布局规划的要求;
4.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应距大城市出入口8公里以上,距中小城市出入口5公里以上,距乡(镇)出入口3公里以上。
5.各条国道上均应设置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
6.省道合理设置连续式观测站;
7.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要避开短途运输繁忙的路段及交叉口;
8.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一经设定,其位置不得随意变更、撤消;
9.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编号由省公路局统一编制。
三、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点的设置
1.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的分布应与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的分布相互协调;
(2) 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应设在断面交通量可反映代表路段交通量的路段;
(3) 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应设置在交通流相对比较稳定的路段;
(4) 每条路线上设置的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的多少, 应根据其交通量分布变化的程度而定;
(5) 观测站应距大城市出入口8公里以上,距中小城市出入口5公里以上,距乡(镇)出入口3公里以上。
(6) 主要干线交叉口之间,至少应设置一个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
(7) 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的位置不应随意变更,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8) 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编号由省公路局统一编制。
2.间隙式观测站的设施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 固定式观测站房;
(2) 简易式观测站房;
(3) 沿线道班房、检测站;
(4) 沿线民房、旅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