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_浅论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防范

合集下载

浅议防范信贷岗位风险

浅议防范信贷岗位风险

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改革、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同时应该看到,经营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信贷风险,信贷岗位已成为案件高发岗位,不容忽视。

下面结合信贷岗位风险点,谈几点防范措施:一、对信用社信贷员实行定期岗位工作轮换制度信贷员岗位轮换制度是信贷员在同一岗位几年以上的,要实行本地或异地轮换。

多年来实践证明,信贷员在一个岗位上时间过长,容易滋生和隐藏其产生的信贷风险。

由于信贷员人熟、地熟,管辖的贷款户数较多,又大都是手工操作、业务量大且发生频繁,信贷风险隐蔽性较强,一旦信贷员丧失自我道德约束,极易发放操作违规贷款。

而县联社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往往难以做到掌握每户贷款的具体情况,对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放贷、管贷的具体细节难以做到了如指掌,自然也就难以做到全面防范和监控信贷人员的内部风险。

实行信贷人员岗位轮换制度正可弥补事前防范和监控中存在的漏洞,由信贷人员自行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一可使信贷人员不敢轻易发放违规贷款,从而可以达到抑制信贷人员内部风险的产生。

二是通过岗位轮换可以让信贷员违规操作信贷业务的具体情况暴露无遗,县联社可集中力量进行查处,解决了县联社稽核管理范围大、监督难的问题,能真正起到事前防范和监督的作用。

二、实行信贷员工作变动移交制度信贷人员工作变动无移交,经常会出现信贷业务经管责任划分不清问题,如诉讼时效、信贷档案资料丧失或遗失等。

移交时交接双方必须对交接的所有信贷业务填制信贷员业务移交清单,移交方对自己经管的所有信贷业务的具体情况,必须毫无保留地移交给接管的信贷人员,各信贷员在经管的范围内都负有终身责任。

这样即可以防止信贷人员经管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又可促使接管的信贷人员能够较快地开展工作,也可通过移交来发现信贷人员是否违规及违规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以减轻县联社的稽核压力。

三、创新稽核监督机制稽核部门要坚持“惩防并举、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严防信用社信贷的内部风险。

【信贷业务风险防范】 信贷业务1500字

【信贷业务风险防范】 信贷业务1500字

【信贷业务风险防范】信贷业务1500字信贷业务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向客户提供贷款和信用额度来获得利息收入。

但是,信贷业务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有效防范信贷业务风险,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在信贷业务的初期阶段,金融机构应该对客户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抵押物情况等因素,以便判断客户的违约风险。

在贷款发放后,金融机构需要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定期对客户进行还款情况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信号。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该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贷款额度的合理控制、抵押物的充足性、利率的适度等,以减少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

其次,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信贷业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信贷业务人员是金融机构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重要环节,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信贷业务的风险。

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信贷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既奖励那些有效防范风险的业务人员,又对那些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第三,金融机构应建立信贷业务风险的分散化管理机制。

单一信贷业务的风险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是当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某一类客户或某一地区时,就容易带来系统性风险。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起多元化的信贷业务组合,在各个维度上进行分散化管理,以降低整体风险。

最后,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是防范信贷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包括风险分类、风险尽职调查、风险认定、风险授权和风险跟踪等。

金融机构应确保内部控制的完备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以确保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综上所述,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是金融机构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商业银行通过经营管理风险实现自身价值和业务发展,本质上决定了它将承担各类风险,2012年6月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三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构建并完善覆盖信用、操作和市场三大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目前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业务流程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频频发生。

同时操作风险因为其成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管理实践中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和关注还不够深入,操作风险的识别、计量和应对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许多不足,仍需要进一步健全和持续改进。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信贷资产占有较大的比重,信贷资产是银行获取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产生风险的主要区域。

信贷风险原因复杂形式多样,客户违约、违规操作、风险识别不充分、信息系统缺陷、人员问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信贷业务风险,危害信贷资金安全。

从业务实践来看,虽然信贷风险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内外部多种因素,但更多是由流程设计不当、未按要求操作和管理不善等银行内部因素造成的,防范操作风险是信贷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研究分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收集分析有关损失事件开展实证研究,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和经验,根据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管理机制和强化防范措施的思路,以期能对信贷风险管理实践者有所启迪。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的思路,采用了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定量定性分析共三种方法。

首先,综述操作风险管理和信贷业务管理的相关研究结果,介绍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区分操作风险的不同类别,介绍监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要求的历史沿革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情况。

然后,对照国际上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查找分析我国金融机构在此方面的不足。

并且结合某商业银行某省分行的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实践,以近年来暴露出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为研究样本,详细分析了四类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案例,对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王莉-浅谈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防范(完整资料).doc

王莉-浅谈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防范(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防范姓名:王莉学校: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号:0941001250611指导教师:王增慧定稿日期:目录内容摘要 (3)一、贷款风险与操作风险的含义 (4)二、贷款各环节的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一)贷款申请及贷前调查 (5)(二)贷款的审批与签定借款合同 (5)(三)贷后检查及催收 (6)(四)信贷档案管理 (7)三、结语 (9)参考文献…………………………………………………………… (11)内容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并从中获取收益的高风险经营行业,而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信贷方面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因而业务操作风险和防范也是银行的重要话题,如何准确把握业务操作风险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任务。

为贯彻“合规执行年”的指示精神,为了防范风险、避免案件的发生,商丘市商业银行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在风险防范业务操作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业务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人结合我行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有关方面了解,就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与防范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风险防范浅谈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防范信贷业务在金融行业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贷款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避免,充分认知贷款风险,及早发现问题,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切实采取有效防范和控制措施,更大限度地保证贷款的安全,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至关重要。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这不仅是宏观经济环境中的飞速变化对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要求,而且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有利于经济金融的整体稳定和协调发展,从自身角度看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也有利于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信贷业务中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

信贷业务中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

风险点:向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会出现债权无法落实、法律诉讼不予支持的问题;风险表现及识别:1、借款人没有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身份证明,特殊行业没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企业资质等级证书;2、借款时借款人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经营许可证没有经过年检或身份证明过期;3、借款人是法人分支机构但未经法人机构授权;4、借款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防控措施:1、严格按规定对借款人主体资格进行调查,对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的必须到工商部门或主管机关调查工商注册登记及年检情况;2、对自然人申请贷款的要调查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核对法人代表和自然借款人身份证明;案例分析:借款人夫妇俩人经常到外地打工,家中只有一个17岁的孩子上学,父母以孩子名义在信用社贷款,贷款到期后没有归还,起诉后法院以借款人虽满16周岁,但在家上学,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为由驳回诉讼请求;风险点:发放冒名贷款可能导致债务悬空,使信贷资金形成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顶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在自己亲友来贷款时,因对象不符合条件,不能按正常手续办理贷款;经过有贷款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同意,以其名义申请贷款,交由亲友使用的行为;搭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因自己或亲友要使用贷款,但又无法贷出时,在正常贷款户贷款时,要求贷款者多申请一部分贷款,将多贷出的部分借自己或亲友使用的行为;盗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他人或单位不知道的情况下,使用其名义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假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假人名或单位进行贷款,然后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防控措施:1、坚持两名以上信贷人员进行贷前调查,信贷员实行A、B制;2、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身份证明和贷款用途的真实性;3、坚持借款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到柜台领取贷款;案例分析:1、顶名:某信贷员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中以村民王某、张某等人名义贷款36万元,为其亲属买车搞个体运输;2、搭名:某信贷员在某贷户申请贷款时要求借款人多申请10万元,自己亲属使用;3、盗名:某信贷人员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使用已搬迁、死亡的农户冯某、韩某、张某名义贷款9万元,为自己养猪使用;4、假名:某信用社主任采取编造假名,私刻名章,伪造假身份证件等手段,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中发放贷款50万元,为自己使用;风险点:发放贷款超过监管部门规定的资本金比例,将导致信用社经营出现流动性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1、单户贷款超过资本净额的10%;2、最大十户贷款超过资本净额的100%;防控措施:1、受理大额贷款前,测算最大一户和最大十户贷款余额是否超过规定比例;2、采取社团放款的方式降低比例;案例分析: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信用社对同一借款人发放贷款280万元,贷款手续齐全,但是该联社资本金净额为2,700万元,该笔贷款的发放超过了资本金的10%,违反了单户大额贷款不得超过资本金10%的监管比例要求;风险点:对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消耗资源型行业以及五小企业发放贷款,如遇国家政策调整,企业易发生关停、倒闭,导致贷款无法收回;风险表现:对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消耗资源型行业以及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国家限控行业发放贷款;防控措施:1、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为国家限控行业;2、借款用途是否用于限控行业;3、实地调查,核实提供资料和生产经营情况的真伪;案例分析:信用社向某小水泥厂发放贷款50万元,由于该水泥厂污染严重,被有关部门责令关停,贷款到期后无法收回,形成风险;风险点:1、抵质押物不合法、抵押物权属不清、难变现、不易保管;2、超规定抵押率放款;3、未按规定登记和办理他项产权证明会出现抵押无效;风险表现及识别:1、担保法、物权法中禁止抵质押的财产进行抵质押发放贷款;2、抵质押物不符合易保管、易变现的条件;3、抵质押登记期限与抵质押合同期限不一致;4、评估价值与市场价值明显不一致;5、定期存单质押的贷款到期日超过存单到期日;6、低保对象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7、农民耕地抵押的贷款;8、农民宅基地、农民住宅等小产权抵押的贷款;9、未成年人的财产抵质押;防控措施:1、在办理抵质押贷款时严格按照担保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发放贷款;2、执行二人以上现象调查抵质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并全程参与办理抵质押登记、止付手续;案例分析:某信用社向客户发放贷款100万元,用商业用房抵押,但是没有到房屋产权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其抵押房产被借款人私自变卖,贷款无法收回;风险点:借款人还款意愿不强,给贷款清收带来难度、增加清收费用等;风险表现及识别:1、借款人或担保人采取搬迁、拖延、长期外出等形式故意躲避债务清偿责任;2、借款人或担保人采取破产、倒闭、重组等形式逃避清偿责任;3、借款人有意转移资金、逃债、赖债、贷款到期,有钱不予偿还;防控措施:1、到工商部门核查企业的登记记录、年检记录及其他相关信息;2、向员工和客户了解法人代表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品行状况;3、查询央行征信系统和信用社的信用往来记录,查看有无不良记录;4、向社区、村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或人员调查有无劣迹;案例分析:某公司信用社申请贷款100万元,经调查该公司经营正常、抵押物足值,信用社通过征信系统查询发现该公司有在其他金融机构有到期贷款未还的不良记录,信用社据此没有向该公司发放贷款,避免了信贷风险;风险点:对现金流量不充足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会导致贷款逾期形成不良或依靠第二还款来源实现债权;风险表现及识别: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或现金流入量过小;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过大;3、依靠筹资维持生产经营;防控措施:1、重点调查借款人产商品销售是否正常,对销售收入采取定期结算或不定期结算的要作深层了解,查看应收账款是否过大;2、调查借款人投资活动现金投入是否过大,导致流动资金逐步减少;3、借款人有无股东抽走投资行为;案例分析:某信用社向某公司贷款8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信用社认为该企业经营正常,抵押物足值,就向该企业投放了贷款;但是核查该公司现金流量表,该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2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万元,该公司现金流量为负值,且固定资产投入过大,贷款到期很可能还款来源不充足;风险点:发放贷款时工作人员向客户吃、拿、卡、要,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信誉,影响客户按期偿还贷款,甚至拒绝偿还,滋生信贷人员犯罪;风险表现及识别:借发放贷款之际,索要、收受客户礼金,发放不符合贷款条件贷款,或提高贷款授信额度;防控措施:1、严格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制度;2、加强信贷业务的宣传,实行阳光放贷;3、建立健全信贷人员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案例分析:某信贷员在办客户贷款过程中,收受客户好处,为客户违规办理贷款,擅自提高客户的授信额度,超出客户承债能力;由于经营亏损,造成贷款无法收回;风险点:1、借款人不到柜台领款可能出现冒名贷款或债务不清,影响到期回收;2、可能出现贷款被截留、转借他人、偿还其他贷款或个人欠款;风险表现及识别:1、借款人贷款由其他人代取;2、信用社内勤未按规定审查;3、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亲自到信用社还款,而交给信用社信贷人员代替偿还;防控措施:1、严格执行贷款柜台领取和还款制度;2、加强对客户贷款、还款等规章制度的宣传、引导和风险提示;案例分析:贷户甲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贷款到期前将贷款本息交给包片信贷员,信贷员没有归还贷款而是私自将贷款转借给农户乙使用,现在农户乙下落不明,贷款没有归还;风险点:1、恶化信用环境;2、导致信贷业务经营信息失真,虚假盈利;3、掩盖信贷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1、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回收计划,采取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等方式,赢取政绩;2、为掩盖已经形成的信贷风险,采取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等方式蒙骗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防控措施:1、调阅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看是否存在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的违规行为;2、到户核对,了解贷户的还款及贷款情况,看是否存在以贷还贷、以贷还息或变相转贷行为;3、按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4、对经营正常、担保合法有效的贷款,应采取展期或实行贷款重组,完善手续,化解风险;5、查看是否存在贷款约期不合理的情况;案例分析:信用社向张某发放贷款3万元,其中用于偿还张某妻子名下贷款本金2万元,利息2千元;风险点:对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可能会出现冒名贷款、虚假抵押担保贷款、借款人或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条件等问题,导致信贷资金形成风险或损失;风险表现及识别:1、借款人主体资格不符合规定,如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虚假的身份证明;2、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虚假的产权证明、虚假的他项权利证明、财务资料、股份制企业章程、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及虚假的婚姻证明;防控措施:1、营业单位应该设立身份证识别仪;2、同借款人或抵押人全程办理抵押担保的有关事项;3、到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验证其资料的真伪;案例分析:信用社向个体户李某发放贷款10万元,贷款方式为房产抵押,信贷员未一同到房产部门办理抵押登记,贷款到期后没有归还,起诉后发现该房产早已变卖,他项权证为伪造,贷款出现风险;风险点:发放多户贷一户用贷款,可能出现超承债能力贷款或借款人以非本人用款为由拒绝或拖延还款,使贷款形成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1、农户符合贷款条件,但事实上没有资金需求;2、贷款额度超出经营项目资金和贷款用途的需求;3、贷款用途和经营项目不符;防控措施:1、对贷款转借他人的,除按规定加罚利息之外,给予相应信贷制裁;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户的法律意识、风险理念和维权意识;案例分析:信用社向村民邓某等18名农户发放联保贷款50万元,农户贷出后转借给陈某购汽车搞运输,汽车肇事报废,损失较大,无力偿还贷款,贷款形成风险;风险点:发放超权限贷款或化整为零变相超权限贷款,无法使上级信贷管理部门正确判断、识别和计量信贷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1、超过上级联社规定的审批权限发放贷款;2、以企业的股东或以家庭成员等相关的人员分别贷款;3、关联企业贷款;防控措施:1、严格按照贷款的审批权限的相关规定办理业务;2、调阅信贷档案、贷后检查,看是否为一人使用贷款;案例分析:信用社向某公司三位股东分别发放贷款20万元,60万元贷款全部用于公司购买原料,联社规定信用社审批权限20万元,属于变相超权限发放贷款;风险点:1、收回手续不齐全;2、资产不足值;3、擅自自用;4、账务核算不规范;5、处置出售不透明;6、保管不力形成损失;风险表现及识别:1、收回的抵债资产无产权证明文件;2、收回的抵债资产接收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3、对抵债物保管职责不明,造成抵债物被盗、毁损或严重自然贬值;4、擅自使用抵债物造成严重损失;5、收售抵债资产未进行抵债账务处理;6、处置抵债资产未按权限上报审批、咨询或未经集体研究进行处置;7、未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处置抵债资产;防控措施:1、严格按规定程序收售抵债资产;2、明确抵债资产管理责任;3、完善抵债资产的收售手续;4、加大处置力度,减少资金损失;案例分析:某信用社在借款企业有能力偿还贷款的前提下,未经上级审批,擅自收回企业轿车一辆,抵偿贷款利息58万元,此车收回后信用社未进账内核算,未经批准用于单位办公用车;6年后此车处理仅售3.5万元,损失54.5万元;风险点:向关联企业分别发放贷款、或有负债较大,贷款使用无法监控,潜在风险较大;风险表现及识别:1、向关联企业多头贷款,贷款规模难以控制;2、无法确切掌握关联企业贷款的真实用途;3、关联企业之间资金调拨频繁,贷款用途难以监督;4、关联企业互保、联保致使担保责任难以落实;5、或有负债过大超承债能力;6、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资产债务重组或改制逃避债务;防控措施:1、遵循“一个债务人原则”,对集团客户实行统一授信;2、通过征信系统了解、掌握企业关联交易信息;3、在贷前调查中多渠道搜集关联企业信息,重点分析第一还款来源;在担保方式上强化物权担保,防止担保虚化;4、严密监控企业集团间大额资金往来,防止资产利润非正常转移;案例分析:某集团公司下属甲公司在信用社贷款200万元,由乙公司提供保证担保,集团公司将甲、乙公司的财产转移到丙公司,贷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偿还,乙公司没有担保代偿能力,贷款形成风险;风险点:违反相关法律,使信用社承担赔偿责任;风险表现及识别:由于企业或自然人自有资金不足,未达到工商注册的验资标准,采取在信用社贷款用于注册验资的方式;防控措施:1、调阅企业或个人验资账户资金信息,看是否存在以企业或个人验资账户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名义贷款,看两笔资金是否存在联系,有无信用社用信贷资金为企业或个人设立公司提供虚假验资;2、在贷款调查过程中严格审查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合理性;3、加强贷后检查监督,严格审查贷款的用途;案例分析:吴某欲设立有限公司,由于自有资金仅为20万元,经与信用社沟通后,在信用社取得贷款80万元存入其注册验资账户,验资成功后贷款收回,有限公司开始正常经营,1年后由于其经营不善,公司倒闭,有限公司以其实有资金偿还债务,不足部分由信用社在提供贷款额度内根据过错大小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风险点:对用途不明确、有挪用贷款倾向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可能导致无法按期收回;风险表现及识别:1、借款人无合法的生产经营项目或资金需求;2、有申请贷款挪用或转借他人的倾向;3、贷款后有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赌博、吸毒倾向;防控措施:1、贷款调查、审查详细了解借款人贷款用途是否合理;2、生产经营项目是否真实;3、还款来源是否可靠;4、有无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案例分析:贷户张某向信用社申请贷款2万元,经调查了解,此人没有生产经营项目,贷款是为了偿还赌博债务,所以信用社没有向其发放贷款,避免了贷款风险的产生;风险点:授信额度超过其偿债能力,导致贷款不能按期偿还;风险表现及识别:1、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低于30%;2、贷款额度超出借款人资产的承债能力;防控措施:1、审查借款人自由资金的真实性是否低于要求的比例;2、调查借款人财产,判断其承债能力;案例分析:农户张某自有资金1万元,资产评估5万元,在信用社贷款10万元,用途养猪,贷款约期12个月,由于当年猪肉市场价格大跌,损失严重,使其无法偿还贷款;风险点:保证人不具备保证资格保证无效或超出保证能力给信贷资产造成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1、法律禁止的担保人担保;2、担保人有效资产小于担保额度;3、保证人代偿意愿较差;防控措施:1、贷前调查时,对保证人视同借款人一样进行详细的调查;2、对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和保证意愿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3、要明确保证人的还款来源;案例分析:甲公司在信用社贷款300万元,由乙公司提供保证担保,贷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还款,信用社要求乙公司履行担保责任,乙公司以无力偿还为由拒绝偿还,起诉后法院调查发现乙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已有多家单位起诉乙公司,现在根本无偿还能力,信贷资金形成风险;风险点:领导指令放贷、逆操作程序办理贷款、贷前调查不实将导致贷款手续不全,使信贷资金出现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1、无担保手续;2、抵押没有办理抵押登记;3、担保人不具备担保资格;4、逆程序发放贷款;防控措施:1、严格按照贷款操作流程办理贷款;2、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案例分析:某联社主任通知营业部当日向某个体户发放贷款50万元,没有担保手续,说是朋友没有问题,几天就还,营业部主任指令信贷员发放了此笔贷款,贷款到期后没有偿还,现在联社主任退休,借款人不知下落,营业部主任和信贷员下岗收贷;风险点:贷款到期未归还,未及时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人为原因造成超诉讼时效和担保时效;风险表现及识别:贷款逾期2年以内,未与借款人签订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保证贷款逾期6个月以内,未与保证人签订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防控措施:逾期后及时签发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并取得借款人、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的签字,对担保贷款向担保人进行催收,及时办理债权保全手续或依据法律程序追偿贷款;案例分析:某企业以房产抵押贷款100万元,已经逾期2年零1个月,信用社在此期间未向借款人、抵押人签发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信用社在贷款逾期2年零1个月后向法院依法起诉,法院认定此笔债权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予立案;。

浅谈如何把好信贷风险防范第一关

浅谈如何把好信贷风险防范第一关

客户信用评级在信贷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农行客户信用评级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一)科学确定客户准入退出时机。

(二)适时调整信贷结构,进行差别化营销。

(三)指导信贷风险审查。

(四)信贷定价、授权授信管理的重要参考标准。

(一)评定时间仓促,程序简易,信贷风险源头不易被控制。

——————对客户进行信贷用评,实质上是对其上年度业务经营及管理情况的一次综合检测。

通过对客户信用评级,就是根据客户上年度经营情况、行业趋势,历史信用记录等,检测客户的信用级别,同时,对照其上年度信用级别,确定客户整体状况是否符合评定的信用级别。

在确定客户信用等级的同时,合理确定信贷客户的准入与退出对象,对信用等级较好的客户,进入准入名单,确立营销方案;对于信用等级连连下降的客户予以关注,进入退出客户的备选名单,择机退出。

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够指导我们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将有限的优质信贷资源配置到优良客户群体中。

从黄石分行经营实践看,这一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近几年来,该行依据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合理进行信贷投向,使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信贷资产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

截止2007年末,该行所有优良贷款客户(含免评级客户)中,已评级的客户有61户,其中AAA 级38户,贷款余额12亿元,占正常贷款的55%;级和+级客户3户,贷款余额6亿元,占全部正常贷款总额的27%,免评级优良客户53户,贷款余额4亿元,占全部优良贷款总额的18%。

全行已经评级和按规定免评级的优良贷款余额22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总额的72%。

由此可见,信用评级对农行调整信贷结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本身就是对客户进行一年一度全面审查的过程,如同对人的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

信用级别较高的客户,肯定是信用记录好、经营情况优的客户,其信贷风险相对较低。

对于信用级别较低的客户,其面临的风险及对市场的应变能力相对较差,亦是防范的重点对象。

基层行信贷业务风险点及防控对策思考

基层行信贷业务风险点及防控对策思考

银行系统论文:基层行信贷业务风险点及防控对策思考随着银行信贷业务的不断拓展,信贷业务风险逐步显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

为了更好地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营业部工作实际,就目前营业部防控信贷业务风险做初浅分析。

一、信贷业务发展中的主要风险(一)信贷决策过度依赖中介机构评估或审计信息。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无论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还是贷后管理都迫切需要大量行业信息、产业信息和客户自身信息的支撑。

而目前,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查询内容有限,尚需不断完善;银行同业、工商、税务等外部信息未实现交互对接;银行内部各种客户信息也未完全整合和实现共享。

通常对客户信息收集渠道主要还是依赖于客户提供的经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而目前社会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执业标准和质量要求各异。

同时,银行的贷款客户、项目信息搜集工作一般由个别信贷人员负责,缺乏系统完善的信息资讯。

(二)贷后管理手段不到位。

首先,基层行客户营销与信贷风险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客户经理既是调查评估人员,又是贷后管理人员,二者不能兼顾。

其次,信贷人员现状不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的需要。

到2010年12月末该部贷款是2004年末贷款的3.21倍,而信贷管理人员共13人,只比2004年增加了2人;信贷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经营管理素质等方面与新业务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人员进出机制不完善,金融、会计、法律专业人员相对缺乏。

再次,对信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反复性认识不够,导致基础工作不牢,贷后管理不到位。

最后,风险防控责任心不强,对危及信贷资金安全的重大风险预警信号不敏感。

(三)法律审查风险不容忽视。

信贷业务开展涉及宏观经济、社会、金融等方针、政策,还涉及行业和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因此需具备全面的金融、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

而基层行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法律人才缺乏,同时有针对性的法律审查培训相对较少,虽然管理行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但在日常办贷过程中合同签订、担保手续、资产保全工作还得信贷人员来操作,如客户经理在办理抵押资产登记时,在执行与客户共同落实抵押登记方面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贷前调查环节不到登记部门核实资产权属及限制性登记事项现象。

浅谈贷款操作风险管控与防范

浅谈贷款操作风险管控与防范

浅谈贷款操作风险管控与防范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不断提高资产质量是提高经营效益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受理每一笔贷款业务时,管贷人员应将控制、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放在首位,认真把好贷款调查、审批、发放、管理、收回关。

我现在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就贷款操作风险管控与防范谈一些粗略的认识。

一、贷款调查环节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贷前调查是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最前沿、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认真、细致、广泛、深入的贷前调查,是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最有效的手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利渠道的多元化决定了贷款用途的多项化,大部分借款人在申请贷款之前都对自己将要从事或交易的项目做过认真细致的考察,对项目的风险程度也做过一定的评估。

但也有部分人或盲目冒进上项目上资金,或有意隐瞒事实真相恶意套取贷款,或受亲朋之托冒名贷款,这都给银行贷款资产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风险。

因此,在受理借款人申请之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贷前调查,防范贷款风险。

(一)、对借款人品行及偿债能力、偿债意愿的调查。

对借款人的品行和偿债意愿主要从他本人日常处事行为、经济交往中的诚信度、社交圈和还款记录等进行考察。

尽管借贷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决定了贷款风险的客观性,但只要借款人品行端正、偿债意愿强,他们就会合理控制风险并积极偿还贷款,这一点对贷款的安全性很重要。

案例:1997年5月,借款人张某向银行申请贷款40万元,用于修建汽车修理厂。

在受理这笔贷款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信贷员对张某的品行、偿债意愿等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便为其办理了贷款。

贷款到期后,银行多次向借款人发送到逾期催收通知单,要求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但借款人借故久拖不还。

在催收过程中管片信贷员了解到,该借款人品行一般,好逸恶劳,其交往的人也多与其相像。

后银行将该借款人诉诸法院,法院判决该借款人限期偿还贷款本息,但此笔贷款至今尚未收回。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借款人的品行和偿债意愿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贷款资产的安全。

浅谈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浅谈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一、引言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重要风险,其可能由于人为操作失误、系统故障、欺诈行为等造成银行业务损失。

为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内部控制、信息技术安全、企业文化和监管合规等方面,详细探讨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二、人员管理1:招聘和培训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招聘机制,确保招聘资格和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岗位分工和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岗位分工和责任制度。

商业银行还应定期组织岗位轮岗,以增加员工的交叉培训和经验积累。

3:内部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内部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员工操作行为的变动和风险情况,及早发现潜在风险隐患。

三、内部控制1:业务流程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标准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明确操作流程和环节,规范操作行为,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

2:交易审核和确认加强交易审核和确认工作,确保交易行为符合规定,并对高风险交易进行特别审查。

3:内部审计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对银行内部操作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操作风险和漏洞。

四、信息技术安全1: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技术手段,保护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

2:数据备份和恢复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及时备份关键数据,并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以应对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等情况。

3: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和考核,增强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企业文化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商业银行应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六、监管合规商业银行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监管和自查,确保业务操作符合规范,并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浅议基层行防范操作风险的难点与对策概要

浅议基层行防范操作风险的难点与对策概要

浅议基层行防范操作风险的难点与对策近年来,基层行在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执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防范了操作风险。

但在防范操作风险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难点,值得我们关注。

防范操作风险的难点1、人员配置不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业务监督易形成空档。

2002年,全省农行前台会计操作系统发生重大变革,系统简称ABIS。

按ABIS系统操作权限划分,分为:九级主管(最高级别主管)、主管兼柜员(三级、二级、一级)、柜员三种岗位。

目前储蓄所翻牌机构大部分配备5人,正常情况下,业务操作及业务监督均能依操作规程及制度开展落实。

遇九级主管休假、出差、开会等情况不在岗时,其职责由三级主管代为履行。

尽管一系列制度出台,如:交接制度,三级主管履行九级主管职责时,将三级主管卡交回管辖行财务部门封存,持九级主管卡履行职责,待九级主管休假完毕上班后进行交接。

但由于人员配置刚刚达到基本运行状态,很多翻牌机构很难操作,结果出现了混岗操作,一人多岗,有些人员集九级主管、主管、柜员于一身,该柜员自身办理的业务就没有人来监督和管理,形成空档,监督检查走形式。

2、系统性风险错误难以根绝,重空凭证管理存在一定漏洞。

在ABIS系统操作中,临柜人员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重要空白凭证箱。

目前重要空白凭证种类繁多,为便于操作,除休假入库外,一般不做交接。

加之现有的存折质量存在一定缺陷,无法在刷卡器中读出信息,按规定可以手工录入相关信息,这样就产生了风险隐患:柜员在使用签发重要空白凭证过程中,假如有存单、折丢失情况,为逃避处罚,柜员可能自行处理,在系统中擅自操作虚开低面额存单、折,或者有些柜员本身想做案虚开存折,而系统却无法加以控制,仅依靠主管监督无法及时发现。

按制度规定主管应对当班柜员凭证要逐份清点,但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量大且手工清点,难以持续落实。

3、业务处理方式的欠缺,内部控制环节出现隐患。

在代理保险业务中,现有操作大都是临柜人员手工开出所代理的保险公司收据或者是保险公司的柜面业务投保单,待约定日再到保险公司开具正式投保单,保险公司收据或投保单并非银行重要凭证,管理较为混乱,这样就会出现柜员私下开出收据或投保单而不入账的情况,留下隐患。

基层商业银行防范信贷操作风险探讨

基层商业银行防范信贷操作风险探讨

基层商业银行防范信贷操作风险探讨立足当前我国基层商业银行在信贷操作方面存在的风险,重点分析了应该如何防范好信贷操作风险的对策。

标签: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当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作为信贷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在实践中,一些基层行仍然存在操作隐患,如担保抵押失效、合同填写不规范,客户未当面签字等。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十分迫切的问题。

1主要操作风险1.1担保抵押方面的问题(1)担保无效。

部分企业之间通过互保、连环保等方式形成了“贷款担保圈”,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极为复杂,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贷款担保悬空,造成“担而不保”。

此外,对抵押物状况审查不到位,抵押物价值缩水、变现困难等因素,也使担保能力大大弱化。

(2)担保资料有瑕疵。

新的《公司法》对公司章程的效力规定越来越严格,一些担保活动,如担保范围、担保内容、担保事项没有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审批;公司出具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以及提供的担保不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等等,常常导致担保失效。

(3)最高额抵押合同与主债权不对应。

在基层行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主合同项下的全部信贷业务不在最高额抵押合同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内,合同约定“最高债权限额”没有涵盖全部债项到期后产生的本金、利息、违约金、赔偿金及其他费用等。

1.2合同文本填写方面的问题(1)合同中关于签名的约定未有效落实。

如合同文本中约定签字盖章生效,实际执行中存在用个人名章或签字章代替签字的情况,甚至个别合同中仅加盖公章没有签字。

(2)合同内容填写不够规范。

如抵押信息、借款人住所、账户信息、地址等相关信息填写不完整,合同签署日期填写不完整或未进行填写,未要求对方当事人就修改后的合同内容进行签章确认,合同空白处未盖空白章等情况。

(3)混淆法律性文件和非法律性文件。

如将金融服务承诺书、项目投标书或项目合作确认书等具有重要权利、义务、责任内容的法律性文件界定为非法律性文件。

论信贷风险报告的撰写

论信贷风险报告的撰写

论信贷风险报告的撰写
王莉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信贷风险报告的撰写是一门古老而青春的工作。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在借贷关系产生的远古时候,人们都在脑海中想象推测最终交易方能不能还钱,能不能履约,算是风险报告的最初撰写形式。

说它年轻,是因为信贷风险随着具体个体的不同而千差万别,随着时间空间的发展而瞬息万变,我们要以年轻好奇的心态来观察,推测未来的履约可能性。

在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信息领域,均有信贷报告撰写的需要,例如银行是客户经理负责制,即客户经理在负责产品的推广销售的同时需要负责信贷报告的撰写。

客户经理对控制信贷风险,拓展业务,以及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负首要责任。

客户经理同时应确保开展全面的信贷风险评估,以及严格遵守信贷政策、指引和流程,以及各种授信条件(包括先决条件和后续条件)。

客户经理也应对授信进行持续监控,并立即向风险管理部报告任何恶化情况。

【总页数】2页(P142-143)
【作者】王莉
【作者单位】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人类重大风险评估思路与治理方法
——2006—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综述 [J], 李明
2.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主要内容 [J],
3.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数据加总和风险报告监管框架进展 [J], 谢华军
4.精细岗位风险清晰区域风险加固管控措施--学《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而思 [J], 周宇飞
5.我省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常州市围绕目标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我国审计与金融风险防范_王丽(1)

试析我国审计与金融风险防范_王丽(1)

摘要:关键词:!!!!!!!!!!!!!!!!!!!!!!!!!!!!!!!!!!!!!!!!!!!!一是由于封建王朝采取错误的财政政策造成的。

为解决财政上的危机,常常采用铸造和发行不足值货币的方式来完成财富向政府的积聚,但在完成的同时,却也引发了通货膨胀。

我国历史上的铜铸币引起的恶性通货膨胀几乎每次都是虚价发行开始的。

但是也有一个很特殊的事例。

即汉武帝时期,若论虚价发行,它也是,但是却没有引起恶性通货膨胀。

其原因主要有三:这种虚价大钱的使用范围较小,对民间商品流通影响不大,物价也不会有大的波动,其次,桑弘羊等人制定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较为合理。

再者,汉武帝后保持了总体的财政平衡,政府财政政策扩张和紧缩交替,从而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

从这个例子,我猜测虚价大钱的发行是否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一是这种货币的虚价发行是否普遍影响到了民间,二是社会经济是否遭到了严重破坏。

三是政府是否具有强有力的调控手段。

其中尤以第一个最重要。

只要是发行了虚价货币就会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就会引起不同程度上的通货膨胀。

而且,发行虚价货币常常引起民间大规模的私铸、盗铸,更加重流通中的货币量,加剧通货膨胀。

二是社会商品严重匮乏,特别是粮食严重减产,即使铜铸币正常发行,物价也会一样上涨,古时由于生产力低下,再加上经常发生的战乱,更加重了社会物资的匮乏。

地主阶级的剥削更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得到的商品少之又少。

总的来说,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度,贪图享乐,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封建王朝常常滥发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的虚价货币以掠夺广大人民的财富,而滥发虚价货币所导致的往往是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发生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封建王朝的财政也会更加恶化,于是进一步掠夺广大人民的财富,就这样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汉文帝就是从这两方面的原因着手,采取的稳定币值的方法,首先是增加生产,以寄居长安的诸侯各回本国去治理,以督促生产。

再者是实行通货紧缩的政策对外不用兵,对内不兴造,各种抚恤都用实物不用钱。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及预防措施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及预防措施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及预防措施1、贷前调查要充分,核实借款人资金需求,用途,还款来源,落实好担保,根据资金需求设定合理的借款期限。

2、贷中操作要规范,严格按照信贷操作流程不理,不形成无效担保,不接手有瑕疵的抵押物,尽量要求以本行存单做质押。

3、贷后检查要及时,贷款发放后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类,15日内对客户进行回访核实其资金使用情况。

4、强化客户账户监管,要求客户提供有效的资金回笼证明,定期检查其货款回笼情况,如有异动须采取措施。

5、侧面了解客户动向,对于已形成客户群落的客户,信息收集应当不难,即客户与客户之间是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或是朋友,互相了解对方情况,可通过他们互相进行了解。

1、加强准入管理。

在授信环节,做到科学核定总量、明确区分种类、严格遵循权限;在用信环节,做到深入调查、详细审查、充分审议、严格审批,提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在审查环节,探索建立独立审查制度、审查合议制度、审查咨询制度以及审查监理制度。

对正常贷款,以加强维护和深度开发为主,持续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信用便利;对关注贷款,密切关注不利因素的变动趋势,确保担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户资产变现、对外融资、改制重组、经营改善等时机相机退出;对可疑贷款,果断、依法强制清收。

2、加强预警监控。

风险预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

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前移风险关口,达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效果。

要实现“多渠道”预警,创新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手段,综合运用信贷管理系统、专业统计报表以及各类媒体获取风险信息和数据,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形成“多角度观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传递”的工作局面。

要实现“零距离”预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提高监测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3、加快信贷调整。

市场经营条件下常盛不衰的企业不多,有前瞻性地加大信贷退出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信贷资产质量恶化。

在客户退出上,要切实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事实风险退出向潜在风险退出转变。

演讲稿:信用社信贷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水平

演讲稿:信用社信贷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水平

演讲稿:信用社信贷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水平: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主题是信用社信贷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水平。

信贷员是信用社的重要一员,在信用社经营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能否掌握风险管理和业务技能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信用社的长远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信贷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水平至关重要。

一、信贷员的风险控制能力信贷员的风险控制能力是否过关是考核他们能力的重要标准。

管理信贷风险是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信用社内控的核心。

信贷员需要掌握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各种风险的类型和防范措施,更要具备判断风险的能力。

关键是信贷员在业务操作中要注重风险的预防,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客户,信贷员需要掌握各个方面的情况和逐步了解未来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案。

一旦发现风险,要采取及时、果断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

信贷员还要保持高度敏感度,及时感知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动态调整。

在市场的竞争中,时刻保持敏锐的眼光,发现和分析各种新风险,预判未来风险隐患,确保信用社经营的安全和顺畅。

信贷员的风险管理能力不仅是保障用社和客户的资金安全,也是提高客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二、信贷员的业务水平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他们都希望信贷员能够为他们提供最专业的金融服务。

因此,一个优秀的信贷员应具备高超的业务技能和优良的服务态度。

信贷员要熟练掌握行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市场洞察力,了解各类公司、企业及其行业市场动态,能够为客户提供周到的咨询和解决方案。

信贷员要具备优良的客户服务和沟通能力。

不同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和状况,信贷员需要与客户积极沟通和交流,并在沟通中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咨询,以确保客户得到最优的金融解决方案。

业务水平的提高需要信贷员不断学习和提高,保持对金融市场的敏感度,追求专业化的能力,持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总之,信贷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水平是综合能力的反映,是其职业生涯的核心职责之一。

浅谈信贷风险操纵

浅谈信贷风险操纵

浅谈信贷风险操纵摘要:信贷风险内部操纵,实质上是对信贷治理的一种再监督行为,它是监管部门依据国家金融法律、规章,对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对信贷治理组织体系,贷款的审批、发放、治理、回收等内部操纵机制进行检查、考核、评判方式的总称。

其目的是催促金融机组成立、健全信贷治理各项平稳制约机制和责任制,并有效地执行,避免因制度的漏洞或执行不力及监督操纵不严而显现高风险贷款、和以贷谋私等不良现象,切实防范和操纵信贷风险。

关键词:信贷风险;内部操纵;信贷治理;贷款发放1信贷风险内部操纵评判信贷风险内部操纵评判,要紧围绕防范操纵风险的各项操作程序、方式、治理制度、方法等机制展开。

具体包括以下四项要素:信贷策略。

评判金融机构制定的信贷策略是不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中央银行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求,是不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不是考虑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特点,是不是遵守审慎原那么,按资产欠债比例治理要求从严把握贷款规模,选择贷款对象,有无盲目扩张行为;信贷策略是不是形成标准性文件,并被每一个信贷人员知晓、准确明白得执行。

组织体系。

评判金融机构是不是依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要求成立了信贷操作和治理相互制约组织体系,贷款的发放和治理是不是由两个以上部门或职位别离承担;是不是成立科学、民主的贷款审批机构;信贷人员的选拨是不是成立了任职资格和优胜劣汰制度。

是不是设立专门内审部门对信贷业务全进程进行再监控并向最高决策层报告。

操作程序。

贷款发放的每一个环节是不是制订明确的操作方式并以书面形式确立下来,是不是严格执行。

治理制度。

包括日常检查、清收治理、风险治理、质量监测治理、职位责任制、信贷资产保全等是不是成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信贷治理组织体系的内部操纵信贷治理组织体系是指依照信贷业务环节的内在要求和平稳制约机制要求而进行的机构或职位的配置,包括信贷业务操作部门或职位、信贷审查治理部门或职位、贷款发放审批决策组织的确立及其职能和职责、内部稽核部门的设立及其职责履行情形等。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一、重视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科学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明确各机构的内控职责与责任,及时准确发现管理层的不规范行为,做到权责平衡,相互制约,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提高银行员工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另一道防线。

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尤其应增加对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指标的考核。

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坚持风险与收益并重的平衡发展的理念,密切关注操作风险的防范,避免员工为利益趋势导致的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这种把操作风险管理纳入考核体系的方法,加强和改善了银行经营和管理,从而审慎决策,严防风险。

二、强化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风险评估能够使银行员工明确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并清晰自己在相关信贷业务操作风险中应承担的责任。

强化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机制可从以下三个途径进行。

一是风险监测机制。

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专家工作组建立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计量及评价指标体系,开发能够有效识别操作风险的监督模型,对银行各类交易行为尤其是单笔大额资金交易、多笔大额资金交易、关联交易行为等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分析,对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人员进行有目标的监控、预警并收集相关风险事件的信息。

二是风险评估机制。

通过制定流程图自动接收风险监测机制发来的信息,由评估人员对风险事件信息进行风险分类,通过运用借贷业务操作风险计量及评价指标体系,多纬度地对各个风险事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生成相关的明细报表数据。

第三,非业务部门评估人员通过分析报表的数据形成可操作性的风险评估报告,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人员再依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三、完善信贷业务操作的内部控制措施首先应完善内控制度。

加强授权、分权管理,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责权利,改变对基层员工的控制较多、对管理层制约较少的现象;落实严格的风险责任制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强大的合规检查制,即对全行制度执行情况、制度缺陷、风险隐患、合规性检查等进行审核稽核;实行关键岗位的人员相互监督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防范姓名:王莉学校: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号: 0941001250611指导教师:王增慧定稿日期:目录内容摘要 (3)一、贷款风险与操作风险的含义 (4)二、贷款各环节的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一)贷款申请及贷前调查 (5)(二)贷款的审批与签定借款合同 (5)(三)贷后检查及催收 (6)(四)信贷档案管理 (7)三、结语 (9)参考文献 (11)内容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并从中获取收益的高风险经营行业,而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信贷方面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因而业务操作风险和防范也是银行的重要话题,如何准确把握业务操作风险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任务。

为贯彻“合规执行年”的指示精神,为了防范风险、避免案件的发生,商丘市商业银行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在风险防范业务操作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业务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人结合我行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有关方面了解,就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与防范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风险防范浅谈信贷业务中操作风险的防范信贷业务在金融行业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贷款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避免,充分认知贷款风险,及早发现问题,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切实采取有效防范和控制措施,更大限度地保证贷款的安全,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至关重要。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这不仅是宏观经济环境中的飞速变化对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要求,而且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有利于经济金融的整体稳定和协调发展,从自身角度看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也有利于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信贷业务操作风险也越来越被重视,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范了操作风险的定义,并提出操作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为各国银行业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敲响警钟和提供指导;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6月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为加强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推进完善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供指导。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世界金融业对贷款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

商丘市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金融企业,其主营业务以信贷业务为主,由于历史原因和员工素质等问题,其贷款风险管理多集中于业务操作风险上,这使得我们必须认识到操作风险的具体含义和如何进行防范。

一、贷款风险与操作风险的含义贷款风险是指在银行贷款管理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使银行贷款到期不能收回或无法如数足值收回从而使贷款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贷款业务风险分类主要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在此仅对操作风险做介绍。

操作风险是与贷款业务操作相联系的风险,是指由于贷款业务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操作风险又可以分为业务操作风险和战略操作风险两部分。

业务操作风险来自于银行内部操作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失败的可能,这主要与人员、流程、技术因素相关。

战略操作风险来源于银行外部环境,这主要与政治、法律、监管、政府、社会、竞争等因素相关。

从基层角度而言,更应该注重业务操作风险。

二、贷款各环节的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目前商丘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分为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在信贷业务的操作上,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贷款申请及贷前调查, 贷款的审批与签定借款合同, 贷后检查及催收, 信贷档案管理。

下面结合实际工作体会,就贷款的流程中涉及到的操作失败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讨论如下:(一)贷款申请及贷前调查1、风险成因申请人不具备借款资格,不符合贷款条件,从而引发贷款损失风险。

2、防范措施(1)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借款人同时应出具能证明身份的真实合法证件。

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借款人申请贷款除应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外,还应该同时符合借款人的要求。

(3)必须由专业人士对贷款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调查,并出具相关报告,这种报告应当包括非财务信息,而不单纯依赖借款人提供的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

(4)是否能够提供足额有效的担保,能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将风险降到最低。

(5)通过借款人的上下游客户,全面了解企业法人的诚信意识及身体状况。

(6)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了解行业信息,严防政策风险。

(二)贷款的审批与签定借款合同1、风险成因审贷“一手清”,导致贷款申请、调查阶段存在的瑕疵甚至舞弊行为不能被及时识别和纠正,引发“问题贷款”;合同要素填写不全或表意不明确,保证贷款的保证事项与贷款事项的有关条款不一致。

签章不真实,或存在异议,合同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法律效力,产生合同纠纷,引发贷款损失;抵押合同、质押合同需要办理登记的未办理登记,加大了贷款潜在风险隐患。

2、防范措施(1)加大对授权操作行为的检查管理,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

(2)审查人员应当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并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

(3)签订借款合同必须使用我行印制的制式合同,要素填写齐全,空格用斜线划销,用碳素或蓝黑墨水书写规范,避免涂改或字迹模糊不清。

(4)签订借款合同,先签合同后盖章,不得将盖有公章的空白借款合同交给借款人或代理人,也不得将空白合同交给借款人或代理人签章后再签订合同。

(5)个人借款合同除由借款人亲自签写本名外,还必须加盖手印。

(6)严格遵守《合同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需办理登记的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必须办理登记。

(三)贷后检查及催收1、风险成因贷后检查频率不足,从意识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借款人的重大变故,不能及时预警贷款风险,不能及时消除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信贷资金损失。

不及时报送归还贷款通知及有关信息,甚至是出现失去诉讼实效的情况,导致贷款本息损失。

2、防范措施(1)对公司类客户,在每笔贷款的第一次提款或银行出具相应法律文书、票据后15天内应进行第一次检查,重点应监测:客户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授信,是否诚实地全面履行合同;授信项目是否正常进行;客户的法律地位是否发生变化;客户的财务状况是否发生变化;授信的偿还情况;抵押品可获得情况和质量、价值等情况。

检查后应形成《信贷业务首次检查报告》,由检查人员和信贷主管签字后存档。

从首次检查后,至少每季度去客户的主要办公、生产或经营场所实地检查一次。

发现风险较大的各类信贷业务,须按月进行跟踪检查。

(2)对于个人类客户,最迟于拖欠本金或利息1个月内实地检查,信贷资产检查主要检查首先应侧重于对客户还款是否按时、主动、足额等情况的监控,其次应关注借款人与销售商之间的关系,对借款人欠款原因、收入状况、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由检查人员和信贷主管签字后存档。

(3)及时、有效地向客户发送到(逾)期贷款通知书,杜绝超诉讼时效问题的发生。

(4)加强对抵(质)押担保的检查,包括抵(质)押物的状况是否损坏;抵(质)押物市场价格和变现能力;抵押人有无使抵押物价值减少的行为;抵押物有无擅自转让、出租或其他处分抵押物的行为等。

(四)信贷档案管理1、风险成因因管理不善,导致信贷档案材料丢失、缺失或被抽换、掉包等,这样会导致信贷资金被拖欠或发生垫款时,因缺少追索依据而导致的资金损失风险。

2、防范措施档案的管理要符合保密性、专门性、完整性、规范性的要求,这就要求任何人对涉及我行商业机密的信贷档案资料均不得泄密;信贷业务资料必须由专人、专柜、专门用具进行保管;档案资料要求内容完整,要素齐全;建立信贷档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易于查找。

体现在操作程序上,表现为:受理信贷业务后,各级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对于每笔信贷业务都应设立专用文件袋。

受理、调查评价、审批、发放等各环节形成的档案资料都应存放在专用文件袋内,并在文件袋上注明客户名称、文件内容、收件日期等项目。

信贷业务发放后,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应将每笔信贷业务形成的信贷档案资料无论是一次性提款还是分次提款,均应在每笔信贷业务发放(办理)后的2个工作日内移交。

自发放(办理)至回收阶段的档案资料,随时形成,随时移交。

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在信贷档案资料移交前,需认真逐笔登记台账。

然后填写《信贷档案资料清单》一式两份,连同全部信贷档案一并移交信贷档案管理人员,由信贷业务经营部门信贷档案管理人员集中统一整理保管。

信贷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负责。

对于移交的每笔信贷业务的档案资料,必须依照清单逐份逐张地核实,并确认每份信贷档案材料是否为原件、原稿或清单列明同意存档的复印件。

对于抵押或质押物凭证,包括土地使用权他项权利证书、存单、有价证券以及其他产权或收益凭证、财产保险单等重要单证由会计部门负责入库保管。

信贷档案管理人员应在《重要档案资料登记表》上登记,同时复印一份装入信贷档案内,以备日常查用。

信贷档案管理人员有义务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严密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蛀、防腐蚀。

一旦发现有丢失、毁损、违章使用等情况的,除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外,应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迅速报告有关负责人。

信贷档案管理人员不得违反规定提供、利用、移交资料或违法、违纪牟取私利进行涂改、伪造档案。

由于机构变动或人员变动,需要进行档案交接时,信贷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进行认真交接。

接收人对交接的具体文件和资料,按券内目录逐项核对,并在文件目录下签章。

任何人使用档案资料,均必须经过批准后进行,并在《档案资料借/阅登记表》上登记,未经批准不得将资料带离现场或复制。

未经批准,信贷档案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借用、查阅。

经信贷业务经营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查阅人可对档案进行现场查阅。

需要将资料带离现场的,经同意后由信贷档案管理人员为其复印,复印资料不得擅自外传。

原则上不得带走档案资料原件,因特殊情况需要出借时,借用人应填写《档案资料出借单》,经信贷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并经总部分管领导批准,留下备份或复印件后由信贷档案管理人员凭单出借、同时将出借单作为档案附件专人保存。

对于司法部门及监察、工商、审计等部门和单位因工作需要查阅资料,信贷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查看其单位介绍信及身份证明文件,以及信贷部门负责人在介绍信上的批署意见。

需带走原件的,还应查看由信贷分管主任签字的批条。

信贷档案资料借用人或查阅人在借用或查阅期间,应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借用或查阅人均不得在信贷档案资料上涂改、拆取、标注、伪造、损毁、遗失和对外公开,对因资料的遗失、毁损或泄密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