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答案

合集下载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8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附答案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8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附答案

易错点18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易错总结一、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形成电流的条件:(1)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3.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电流虽然有方向,但它是标量. 4.定义式:tq I =注意:(1)q 是通过整个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不是单位面积上的电量;(2)当异种电荷反向通过某截面时,所形成的电流是同向的,此时q =|q 1|+|q 2|.5.微观表达式:I =nqSv ,式中n 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 是自由电荷的电荷量,v 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S 为导体的横截面积.注意: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数量级为10—4m/s ~10—5m/s ,但电流传导速率,等于光速. 二、描述电源的物理量 1. 电动势(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正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在电源外部,静电力做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动势: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W 与被移送电荷q 的比值. 定义式:qW E =(3) 物理意义:反映电源非静电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3.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 或mA·h. 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解题方法1.画等效电路图是运用等效替代的方法。

对复杂电路进行等效变换的一般原则是:(1)无阻导线可缩成一点,一点也可以延展成无阻导线。

(2)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以去掉。

(3)电势相同的点可以合并。

(4)理想电流表可以认为是短路,理想的电压表可认为是断路,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处可认为是断路。

2.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U 1R 1=U 2R 2=…=U n R n =UR 总=I .3.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 1R 1=I 2R 2=…=I n R n =I 总R 总=U .4.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 不 同 点n 个相同电阻R 串联,总电阻R 总=nRn 个相同电阻R 并联,总电阻R 总=RnR 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R 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电阻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相同点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易错跟踪训练】1.(2022·全国)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分宝典 第1课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分宝典  第1课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第1课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普查讲1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a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3个基本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1)(2021改编题,10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 0和s 1(s 1<s 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

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 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

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

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冰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 1。

求:①冰球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②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①v 21-v 22s 0(4分)②s 1(v 0+v 1)22s 20(6分)解析:①设冰球的加速度为a 1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知2a 1s 0=v 21-v 20 (2分)解得a 1=v 21-v 22s 0(2分)②设冰球运动时间为t ,则t =v 1-v 0a 1(2分)又s 1=12at 2(2分)解得a =s 1(v 0+v 1)22s 20(2分)(2)(经典题,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直线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

答案:5∶7(13分)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2,由运动学公式得v =at 0(1分)s 1=12at 20(2分)s 2=v t 0+12(2a )t 20(2分) 设汽车乙在t 0时刻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 ′1、s ′2 同样有v ′=(2a )t 0(1分) s ′1=12(2a )t 20(2分) s ′2=v ′t 0+12at 20(2分)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 s =s 1+s 2(1分) s ′=s ′1+s ′2(1分)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s s ′=57(1分)b .应用3个基本关系式的3个推论巧解实际问题 (3)(2019四川模拟,10分)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颗,连续释放了好几颗后,对斜面上正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所有小球均在斜面上)。

大学物理基本概念及其规律总

大学物理基本概念及其规律总

1、(1)质点一种理想的…力学‟物理模型,没有大小和形状,仅有质量。

与其它模型一样,他们都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抽象。

把复杂的具体的物体,用简单的模型来代替。

(2)刚体仅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考虑它的形变的理想物体模型。

…相对位置不变的质点系模型‟ (3)简谐振动 如果物体振动的位移随时间按余(正)弦函数规律变化,即:()0cos ϕω+=t A x这样振动称为简谐振动;(4)简谐波 波源和波面上的各质元都做简谐振动的波称为简谐波。

各种复杂的波形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简谐波的叠加。

(5)理想气体…1‟分子本身的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2‟除碰撞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3‟分子之间,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2、如何理解运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运动的绝对性是说,任何物质都在运动。

而运动的相对性是说机械运动是必须要有参考系的,有参考系才能说她在相对什么而运动,否则无法定量定性的分析其运动形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运动绝对性强调物质都在运动这个真理,而运动相对性是为了研究运动的形式与过程。

3、位移 若时间从21t t →,而位矢从21r r→,则在时间t ∆内质点的位移r ∆定义为:()()()k z z j y y i x x r r r12121212-+-+-=-=∆它是矢量。

路程 而在一定时间内物体经过路径的总长度称为路程,是标量。

速度 描写质点运动的快慢以及运动的方向引进速度矢量v为:k v j v i v k tz j t y i t x dt r d t r v z y x t++=∆∆+∆∆+∆∆==∆∆=→∆0lim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它是路程对时间的导数,即:222⎪⎭⎫⎝⎛+⎪⎭⎫ ⎝⎛+⎪⎭⎫ ⎝⎛==dt dz dt dy dt dx dt ds v在自然坐标系中用τ表示质点运动轨迹方向上某点切线方向的单位矢量即该点处速度的方向,则速度可以表示为:τdtds v =加速度 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物理学基础》》

《《物理学基础》》

《《物理学基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体运动、能量转化、物质结构和宇宙起源等方面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既包括宏观物质运动规律,也包括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是自然科学的一支重要分支。

本文将会从几个方面介绍物理学基础。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力、能量、运动、波、光等。

其中,物质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组成自然界的基本构成要素。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通常有重力、电磁力、弹性力等。

能量是物体具有的使其产生行为或变化的物理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辐射能等。

运动是物体时空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波是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空气、真空和一些透明介质中可以传播。

2. 物理学基本定律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和推广物理学基本定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定律等。

首先,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法则,阐述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表现的运动规律。

其次,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任何物理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则指出,在任何物理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是不变的。

此外,热力学定律阐述了热能转化中存在的各种规律、现象、过程,是制约物质运动及能量转化的重要定律之一。

3. 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实验是物理学取得现代化进步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物理学实验被运用到了课堂教学、工业、医学、天文学等各领域。

物理学实验的本质是通过显微镜、望远镜、光谱仪等多种仪器和设备对物理现象进行观测和控制。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鲜活有趣的实验,如光电效应、运动学实验、高压电场制备晶体实验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在工程学中,物理学的原理适用于电气、能源、通信、交通、机械等领域;而在医学中,核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等分支的理论和技术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天文学、地质学和气象学等领域,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

高考物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含解析)

高考物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含解析)

取夺市安慰阳光实验学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一、电流1.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条件:①有自由移动的电荷;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注意:形成电流的微粒有三种: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

其中金属导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液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离子和负离子,气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

(3)公式①定义式:qIt=,q为在时间t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注意: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q是两种离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②微观表达式:I=nSve,其中n为导体中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个数,q 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

(4)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注意: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它的运算遵循算术运算法则,是标量。

(5)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1 mA=10–3 A,1 μA=10–6 A。

2.电流的分类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流;方向和大小都不改变的电流叫恒定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叫交变电流。

3.三种电流表达式的比较分析1.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导体两端存在持续电压,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电动势(1)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2)表达式:qW E =。

(3)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注意: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跟外电路无关。

(4)方向:电动势虽然是标量,但为了研究电路中电势分布的需要,规定由负极经电源内部指向正极的方向(即电势升高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5)电动势与电势差的比较电动势电势差物理意义反应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情况反应电路中电场力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情况定义式E =W /qW 为电源的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电源内部由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U =W /qW 为电场力把电荷从电源外部由正极移到负极所做的功量度式 E =IR +Ir =U 外+U 内U =IR测量 利用欧姆定律间接测量 利用电压表测量决定因素 与电源的性质有关与电源、电路中的用电器有关特殊情况当电源断开时,路段电压值=电源的电动势三、电阻、电阻定律 1.电阻(1)定义式:IUR =。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它是一门实证科学,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推导来分析和解释自然现象。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与能量、运动与力、力学、热学、电磁学和量子物理学等方面。

一、物质与能量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原子组成的。

原子又由更基本的粒子组成,如质子、中子和电子。

而能量指的是物质存在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它是物质进行各种变化和运动时的表现形式。

能量有多种形式,如动能、势能、光能、化学能等。

二、运动与力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力则是引起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加速度变化。

运动状态的改变还受到质量的影响,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即越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学科,其中包括运动学、动力学等。

三、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

其中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力的大小和方向对运动的影响等。

经典力学以牛顿力学为基础,描述了大部分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受力规律。

四、热学热学研究的是物体的热量传递和热力学性质。

热量是指物体间因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

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热传递的定律。

热力学是研究热量与能量相互转化的规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五、电磁学电磁学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的相互关系。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带正电荷的粒子称为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粒子称为负电荷。

电磁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它具有两种性质:电场和磁场。

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库仑定律、电路理论和电磁波等。

六、量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是研究微观领域的物理学,涉及到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的行为。

量子理论描述了微观粒子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其中著名的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了微观世界中的现象,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纠缠等。

什么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一门探索和研究自然界物质、能量和宇宙规律的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和最广泛应用的学科之一。

原子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原子论。

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由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原子组成。

原子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排列形态,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力和运动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影响因素,例如推动物体运动、改变其速度和方向等。

运动是物体在时间中的位置或状态的变化。

物理学通过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热和能量热和能量也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热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能量表现形式,是物体温度的体现。

能量是物质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属性,可以转化为不同形式,例如热能、机械能和电能等。

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电和磁的现象和相互关系。

电是电子在导体中流动的电荷形式,磁是电流引发的磁场效应。

电磁学研究电磁力的特性,涉及电磁波、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等现象。

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光的传播、传输和反射等现象的学科。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学研究光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包括折射、反射、干涉和散射等现象。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微观和宏观世界的物理现象。

相对论理论由爱因斯坦提出,研究物体在高速和强引力条件下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和物质的量子性质,涉及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量子测量等。

结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论、力和运动、热和能量、电磁学、光学以及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等。

通过研究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地模型2。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矢量,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是标量,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长度。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

位移公式s=vt,s-t图,v-t图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

斜率为物体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是平行于时间横轴的直线。

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4。

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大小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粗略反映了物理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是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与某一时刻相对应,精确的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5.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定义式为a=vt-v0/t 加速度表明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加速度大,只表示速度变化快,不表示速度变化大,也不表示速度大。

上述表达式仅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并不是决定式,物体的加速度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本身受的合外力共同决定,即牛顿第二定律F=ma.速度公式:vt=v0+at位移公式s=v0t+1/2at2 位移与速度公式: vt2-vo2=2as, v-t图: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是物体的加速度。

6.运动的的合成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和独立性。

运动的合成: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不要求掌握相对速度)小船渡河时若V船> V水船头垂直河岸时,过河时间最小;航向(合速度)垂直河岸时,过河的位移最小。

若 V船< V水船头垂直河岸时,过河时间最小;只有当V船⊥ V合时,过河的位移最小。

7、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曲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方向沿轨道的切线的方向,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发生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一定具有加速度。

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知识点+练习+答案)

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知识点+练习+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第一、二章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知识点1:质点(1)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2:参考系(1)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3)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C.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021届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答案
[典例示法](20xx·湖北天门模拟)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并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 km/h。求:
(1)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
(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 km/h时,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千米?(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15 s-t′1-t′2
上升的高度为h= (t′1+t′2)+v(15 s-t′1-t′2),联立解得v=4 m/s,另一解不合理,舍去。
[答案](1)12 s (2)4 m/s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讲典例示法]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六种方法
[典例示法](一题多法)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 l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
多过程问题
3.有一部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制动时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中间阶段电梯可匀速运行,电梯运行上升的高度为48 m。问:
(1)若电梯运行时最大限速为9 m/s,电梯升到最高处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5 s,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跟进训练]
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2t,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段位移Δx内的平均速度是v1= ;在第二段位移Δx内的平均速度是v2= ;因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Δt=t+ = t,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 = ,解得:a= ,故选C。]

高一物理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高一物理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知识点一: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只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在研究的问题中,如果物体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无必然联系。

判断能否将一个物体看作质点时一定要先清楚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练习题: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B.运动的小球可以看作质点C.研究飞机的飞行姿态时可将它看作质点D.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练习题: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和路程相等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运动路程与运动时间之比D.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速率相等练习题: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而行,速率分别是10m/s,15m/s,甲火车中的旅客看到乙火车从他旁边驶过历时6s。

若两车同向而行(在平行的不同轨道上),则乙火车超过甲火车时,甲火车上旅客看到乙火车驶过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s?知识点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也是矢量,表示某时刻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与此时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练习题: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B.12m/sC.12.75m/sD.11.75m/s练习题: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m/sB.5m/sC. 6m/sD. 5.5m/s知识点三:速度变化量。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填空答案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填空答案

第一章 描述运动物理量1.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叫做质点,研究 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 大小、形状 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2.参考系和坐标系(1)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 不动 的物体, 叫做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 不同 .通常以 地面 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坐标系有直线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分别用来研究物体沿直线的运动和在平面内 的运动.3.时刻和时间时隔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 点 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能等状态量.(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 线段 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4.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 位置 的变化,用从运动的 起点 指向 终点 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 实际轨迹 的长度,是标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 速度 不变的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同向,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反向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 V t = V 0 + a t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关系式: S = v o t +12a t 2 2.两个推论V t 2 -V 02 = 2as V t/ 2 =V V t 02+=s t(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12 ,还等于 中间时刻 的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 V V t 02+=s t =T S S N N 21++ (2)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等于 a T 2,即s2-s1=s3-s2=…=sn-s(n-1)= a T 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1)在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 1:2:3 . (2)在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1∶s2∶s3∶……∶sn= 1:4:9 . (3)在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sn= 1:3:5:7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 比为t1∶t2∶t3∶……∶tn=1:()21-:32-)……(n n --1)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 (1)特点: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 匀加速直线 运动.(2)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at ,位移公式s= 1\2at2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1)特点: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 匀减速 运 动,下降阶段做 自由落体 运动. (2)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V t = V o -g t 位移公式:s= S = V o t -12g t 2 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go 22 一、直线运动的s-t 图象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位移 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 (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大小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二、直线运动的v-t图象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大小.(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3.两种特殊的v-t图象(1)若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4.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1)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2)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向.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相同的位置,即两物体追及或相遇.2.追和被追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1)在两个物体的追及过程中,当追者的速度小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拉远;(2)当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靠近;(3)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的间距有极值, 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视实际情况而定.特别提醒1.在追及、相遇问题中,速度相等往往是临界条件,也往往会成为解题的突破口.2.在追及、相遇问题中常有三类物理方程:(1)位移关系方程;(2)时间关系方程;(3)临界关系方程.一、力二、重力 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2.大小:(1)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成正比. (2)重力在数值上等于静止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3.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指向地心. (1)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三、弹力1.产生: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1)接触;(2)挤压形变.3.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选填“相同”或“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选填“相同”或“相反”).4.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2)公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一、滑动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力.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互的作用.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有弹力;②有相对运动; ③粗糙.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成正比,即:f=5.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二、静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作用.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②有弹力; ③相对运动趋势.4.大小:随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即只与外力有关,而与正压力无关.5.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接触面的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有关系.一、受力分析概念把研究对象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的力的受力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受力分析一般顺序一般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然后分析弹力,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是否有弹力作用;最后分析摩擦力,对凡有弹力作用的地方逐一进行分析受力分析的重要依据①寻找对它的施力物体;②寻找产生的原因;③寻找是否改变(即是否产生加速度)或改变二、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相交于一点的力.3.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4.力的运算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1所示).名师点拨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2.合力与它的分力是力的效果上的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三、力的分解1.概念: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2.遵循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分解的方法:(1)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2)正交分解.第4课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共点力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叫做平衡状态.(该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即F合= 0N 或不受外力2.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三章力与运动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为止2.意义: (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的物体惯性大, 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二、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考点自清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相同.2.表达式: F=ma .3.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参考系).二、两类动力学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名师点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加速度的“桥梁”作用,将运动学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寻找加速度和未知量的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方向.三、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2.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米, 秒,千克.3.导出单位有牛, 帕, 特斯拉等.特别提醒在计算的时候,如果所有的已知量都用同一种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那么,只要正确地应用物理公式,计算的结果就总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而在计算过程中不必所有的物理量都带单位.第3课时超重与失重瞬时问题考点自清一、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 为零的情况称为完全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 .名师点拨1.物体超重或失重时,仅是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水平支持物的压力的变化,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与物体的速度没有关系,仅由加速度决定.二、瞬时问题研究某一时刻物体的受力和加速度突变的关系称为力和运动的瞬时问题,简称“瞬时问题”.“瞬时问题”常常伴随着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瞬时”、“突然”、“猛地”、“刚刚”等.第4课时二力合成法与正交分解法连接体问题考点自清一、二力合成法与正交分解法 1.二力合成法运用牛顿定律解题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若已知其中一个力和另一个力的方向,又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就可以由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的大小,另一分力的以及物体的大小和方向.若已知物体的加速度,由牛顿定律求出物体的合力,又已知其中一个分力,可求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2.正交分解法所谓正交分解法是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互相把力分解在垂直的坐标轴上的方法.正交分解法是一种常用的矢量运算方法,也是解牛顿第二定律题目最基本的方法.物体在受到三个或是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作用时一般都采用正交分解法.二、整体法与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1.整体法 (1)整体法是指系统内(即连接体内)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连接体内所有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对整体列方程求解. (2)整体法可以求系统的加速度或外界对系统的作用力.2.隔离法 (1)隔离法是指当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力,从研究方便出发,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再列方程求解.(2)隔离法适合求物体系统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或各个物体的加速度.第四章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课时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瞬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加度方向与瞬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特别提醒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但速度大小不一定改变,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一定改变.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基本概念(1)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2)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2.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运动效果分解,也可采用正交分解.3.遵循的规律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4.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1)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同,即同时开始, 同时进行,同时停止.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相互独立, 不受其他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矢量合成的效果.名师点拨合运动一定是物体参与的实际运动.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常用方法是把曲线运动按实际效果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第2课时平抛运动考点自清一、平抛运动(1)定义: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 曲线运 动,其运动轨迹是 抛物线 . (3)平抛运动的条件:①v0≠0,沿 水平方向;②只受 重力作用.二、平抛运动的实验探究 (1)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C,金属片 C 把A 球沿 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 球松开,自由下落,A 、B 两球 同理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 同时落地, 多次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重复实验, 观察到两球 同时 落地,这说明了小球A 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为 自由落体 运动.(2)如图2所示,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A 、B 两个小球在水平面上 相碰 ,改变释放点的高度和上面滑道对地的高度,重复实验,A 、B 两球仍会在水平面上 相碰,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三、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把平抛运动分解为 水平方向的 匀速直线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自由落体 运 动,然后研究两分运动的规律,必要时可以再用合 成方法进行合成.四、平抛运动规律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为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3所示的坐标系,则平抛运动规律如下表.水平方向vx=v0 x= 竖直方向 vy= y=合运动名师点拨1.应用平抛运动的上述规律时,零时刻对应的位 置一定是抛出点.2.当平抛物体落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在空中运动 的时间由高度h 决定,与初速度v0无关,而物体的水 平射程由高度h 及初速度v0两者共同决定.五、斜抛运动 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速度为v0cos θ的 匀速直线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为v0sin θ、加速度为g 的 竖直上抛 ,其中v0为抛出时的速度,θ为v0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第3课时 圆周运动 考点自清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物理量 物理意义 定义和公式 方向和单位22222022::y x s t g v v v v y x t +=+=+=合位移合速度0002tan tan v gt x y v gt v v y ====θα角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合速度与水平方面的夹线速度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物体沿圆周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v=S/t方向:沿圆弧切线方向.单位:m/s角速度描述物体与圆心连线扫过角度的弧度运动物体与圆心连线扫过的角的弧度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值,ω=单位:rad/s周期和转速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转速n: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周期单位:s转速单位:r/s或r/min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与线速度方向垂直.单位:m/s2v、ω、T、an间的关系二、向心力1.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不改变速度的大小.2.大小:Fn=man= =mω2r= .3.方向:总是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 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4.来源: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多个力的合力提供,甚至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 因此向心力的来源要根据物体受力的实际情况判定.特别提示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受力分析时,切不可在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以外再添加一个向心力.三、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1.离心运动(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2)本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本身的惯性,总有沿着飞出去的倾向.(3)受力特点:当F= 0N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当F=0时,物体沿飞出;当F< F向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F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如图1所示.2.向心运动当提供向心力的合外力大于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时,即F>mrω2,物体渐渐向圆心运动.如图1所示. 特别提示物体做离心运动不是物体受到所谓离心力作用,而是物体惯性的表现,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并非沿半径方向飞出,而是运动半径越来越大或沿切线方向飞出. 第4课时万有引力与航天考点自清一.万有引力定律 1.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成正比, 跟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2.公式: 其中G=6.67×10-11 N·m2/kg2, 它是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的.3.适用条件: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也可适用.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二.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 1.基本方法:把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2.天体质量M、密度ρ的估算:若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由其中r0为天体的半径,当卫星沿天体表面绕天体 运动时,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 面运动 ,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的 角速度 ,相对地面静止,其环绕的高度是 固定 的.4.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 7.9 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的 最小 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 最大 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 11.2 km/s,是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 最小 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 度)v3= 16.7 km/s,是使物体挣脱太阳束缚的 发射速度.第五章 机械能和能源第1课时 功 功率 考点自清一、功 1.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 上发生的位移.2.功的公式:W=FScosa ,其中F 为恒力,α为F 的方 向与位移s 的方向夹角;功的单位: (J);功是(矢、标)量.3.正功和负功:根据W=Fscos α可知:名师点拨1.功的公式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力“F”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s cos α”;二是在位移s 方向上的力“F cos α”乘以位移s.2.功是标量,正功表示对物体做功的为动力,负功表示对物体做功的为阻力,功的正负不表示功的大小.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功所用时间的 乘积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 位移积累 .3.公式 (1) P 为时间t 内的功率 .(2)P =Fv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 瞬时功率.4.额定功率:机械 长时间正常工作 时输出的最大功率.5.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求 小于额定功率.第2课时 动能和动能定理 考点自清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 运动 而具有的能.2.公式:EK= .3.矢标性:动能是标量 ,只有正值.4.动能是状态量.而动能的变化量是 矢量 .二、动能定理1.内容: 合力 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运动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变化量 .2.表达式:W= .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指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 功与物体 之间的关系,即合力的功是物 体 动能变化的量度.4.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 变力做功 .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 也可以 不同时分阶段运动.名师点拨 能具有相对性,其数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第3课时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自清一、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 重力与 高度 的乘积.2.公式:Ep= mgh .,π3π34,π4330230322r r GT r M V M r GT M ====ρ得3.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意义是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它在参考面上大还是小,这与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不同.4.特点(1)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有的.(2)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面的选取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多少正(负)功,重力势能就减小多少,即WG= m g△h .二、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2.大小: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及劲度系数有关, 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即弹簧恢复原长过程中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形变量变大的过程中弹力做负功, 弹性势能增加.名师点拨物体弹性形变为零时,对应弹性势能为零,而重力势能的零位置与所选的参考平面有关,具有任意性.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机械能的总量守恒第4课时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考点自清一、功能关系1.内容(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能量发生了转化.(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转化,而且能量转化必通过做功来实现.名师点拨每一种形式的能量的变化均对应一定力的功.。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归纳汇总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归纳汇总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归纳汇总一、测量1、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3、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图片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1、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3、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5、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6、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

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

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实际情境中。

以下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的概述:1.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质量、速度、加速度、力和功。

实际应用包括车辆运动、抛物线运动、桥梁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等。

2.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和物质温度变化的科学。

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温度、热量、热传导和热能转换。

实际应用包括空调和暖气系统、烹饪和热能利用等。

3.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荷、电流、电压、磁场和电磁波。

实际应用包括电力系统、电子设备、无线通信和医疗设备等。

4.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性质、传播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光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波动性和光谱。

实际应用包括眼镜和望远镜、摄影和激光技术等。

5.原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学科。

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核、电子、能级和光谱。

实际应用包括核能发电、放射性物质的探测和医学应用等。

6.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如电子和原子核的行为的学科。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波粒二象性、量子态、薛定谔方程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实际应用包括半导体器件、激光技术和量子计算等。

7.相对论:相对论是研究高速运动物体的性质和时空结构的学科。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相对论性质量增加、时间膨胀和弯曲时空。

实际应用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精确时间和空间测量。

8.实验方法:物理学研究依赖于精确的实验和观察。

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论验证。

实际应用实验方法在上述所有物理学分支中都有广泛应用。

这些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的主要概述。

物理学的研究不断发展,新的发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水平面加速运动,5秒后速度达到10 m/s。

基础物理学(梁绍荣、管靖)答案

基础物理学(梁绍荣、管靖)答案

基础物理学(梁绍荣、管靖)答案第一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1 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自然科学。

1.2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古代中国的张衡都有对物理学的贡献。

然而,物理学在17世纪才正式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壮大。

1.3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物理学采用观察、实验和理论三种基本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

观察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观察自然现象;实验是指人为地创造条件,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理论是根据实验数据和已有知识进行推理和总结,从而建立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运动学2.1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置是物体所在的位置,位移是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置差,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2.2 运动的规律运动的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恒定,速度随时间变化而改变;曲线运动涉及到速度和加速度的改变。

2.3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常数,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位移随时间平方增加。

第三章:力学3.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力的作用有方向和大小,通常用矢量表示。

3.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定律,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给出了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互相垂直的力的过程。

第四章:能量与机械能守恒定律4.1 功与能量功是力作用下物体的位移与力的乘积,能量是物体的能力或物质存在形式。

新编物理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新编物理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02
简答题: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内容,并指出它们在物理学中的意义。
热力学基础习题答案
简答题
简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说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与气体压强、温度和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有关。
总结词
能够运用动量和角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词
理解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条件和意义。
动量与角动量习题答案
动量与角动量习题答案
01
02
03
详细描述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 $p = mv$,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v$ 是物体的速度。
角动量是描述物体旋转运动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 $L = mr^2omega$,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r$ 是物体到旋转轴的距离,$omega$ 是物体的角速度。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楞次定律指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磁场
安培环路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磁场与电磁感应习题答案
光学部分习题答案
04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康普顿散射证明了光的粒子性,并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光的量子性习题答案
量子力学部分习题答案
05
不确定性原理
由海森堡提出,指在量子力学中无法同时精确测量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
测量
在量子力学中,测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会影响到量子态的塌缩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初二全册基本概念规律公式

初二全册基本概念规律公式
S
3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 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 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 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 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 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 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 式是 m ;密度单位是千克/米 3,(还有:克/厘米 3), V 1 克/厘米 =1000 千克/米 ;质量 m 的单位是:千克;体 积 V 的单位是米 3。 8.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 水的密度ρ =1.0×10 千克/米 10.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 m 和用量筒测出 体积 V 就可据公式: m 求出物质密度。 V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 V。 第八章 力 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 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 变物体的形状。 4.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1 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 鸡蛋所用的力。 5.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秤(是测力计的一种) 6.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 长的原理制成的。 7. 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 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 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 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 过弹簧秤的量程。 8.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 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 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3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专题电磁感应含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专题电磁感应含答案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专题10 《电磁感应》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基本概念、规律】一、磁通量1.定义: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和B的乘积.2.公式:Φ=B·S.3.单位:1 Wb=1_T·m2.4.标矢性: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二、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闭合;(2)磁通量变化.3.能量转化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特别提醒: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三、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1.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适用情况:所有的电磁感应现象.2.右手定则(1)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2)适用情况: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判断1.判断电路中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的一般流程:2.判断能否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关键是看回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了变化.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Φ2-Φ1有多种形式,主要有:(1)S、θ不变,B改变,这时ΔΦ=ΔB·S sin θ;(2)B、θ不变,S改变,这时ΔΦ=ΔS·B sin θ;(3)B、S不变,θ改变,这时ΔΦ=BS(sin θ2-sin θ1).考点二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1.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考点三“一定律三定则”的综合应用1.“三个定则与一个定律”的比较2.无论是“安培力”还是“洛伦兹力”,只要是涉及磁力都用左手判断.“电生磁”或“磁生电”均用右手判断.【思想方法与技巧】楞次定律推论的应用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推论如下:(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2)阻碍相对运动——“来拒去留”;(3)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增缩减扩”;(4)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增反减同”第二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涡流【基本概念、规律】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感应电动势(1)感应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就相当于电源,导体的电阻相当于电源内阻.(2)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的关系:遵循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I=ER+r.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2)公式:E=n ΔΦΔt,n为线圈匝数.3.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形(1)若B、l、v相互垂直,则E=Blv.(2)若B⊥l,l⊥v,v与B夹角为θ,则E=Blv sin_θ.二、自感与涡流1.自感现象(1)概念: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称为自感,由于自感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2)表达式:E=L ΔI Δt.(3)自感系数L的影响因素: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2.涡流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它附近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像水的旋涡状的感应电流.(1)电磁阻尼: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会使导体受到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总是阻碍导体的运动.(2)电磁驱动:如果磁场相对于导体转动,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作用,安培力使导体运动起来.交流感应电动机就是利用电磁驱动的原理工作的.【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公式E=nΔΦ/Δt的应用1.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决定因素(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和线圈的匝数共同决定,而与磁通量Φ、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2)当ΔΦ仅由B引起时,则E=n SΔBΔt;当ΔΦ仅由S引起时,则E=nBΔSΔt.2.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是Φ-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3.应用电磁感应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公式E=n ΔΦΔt求解的是一个回路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电动势,在磁通量均匀变化时,瞬时值才等于平均值.(2)利用公式E=nS ΔBΔt求感应电动势时,S为线圈在磁场范围内的有效面积.(3)通过回路截面的电荷量q仅与n、ΔΦ和回路电阻R有关,与时间长短无关.推导如下:q=IΔt=nΔΦΔtRΔt=nΔΦR.考点二公式E=Blv的应用1.使用条件本公式是在一定条件下得出的,除了磁场是匀强磁场外,还需B、l、v三者相互垂直.实际问题中当它们不相互垂直时,应取垂直的分量进行计算,公式可为E=Blv sin θ,θ为B与v 方向间的夹角.2.使用范围导体平动切割磁感线时,若v为平均速度,则E为平均感应电动势,即E=Bl v.若v为瞬时速度,则E为相应的瞬时感应电动势.3.有效性公式中的l为有效切割长度,即导体与v垂直的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例如,求下图中MN两点间的电动势时,有效长度分别为甲图:l=cd sin β.乙图:沿v1方向运动时,l=MN;沿v2方向运动时,l=0.丙图:沿v1方向运动时,l=2R;沿v2方向运动时,l=0;沿v3方向运动时,l=R.4.相对性E=Blv中的速度v是相对于磁场的速度,若磁场也运动,应注意速度间的相对关系.5.感应电动势两个公式的比较考点三自感现象的分析1.自感现象“阻碍”作用的理解(1)流过线圈的电流增加时,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流方向相反,阻碍电流的增加,使其缓慢地增加.(2)流过线圈的电流减小时,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流方向相同,阻碍电流的减小,使其缓慢地减小.2.自感现象的四个特点(1)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2)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只能缓慢变化.(3)电流稳定时,自感线圈就相当于普通导体.(4)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现象越明显,自感电动势只是延缓了过程的进行,但它不能使过程停止,更不能使过程反向.3.自感现象中的能量转化通电自感中,电能转化为磁场能;断电自感中,磁场能转化为电能.4.分析自感现象的两点注意(1)通过自感线圈中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即通电过程,线圈中电流逐渐变大,断电过程,线圈中电流逐渐变小,方向不变.此时线圈可等效为“电源”,该“电源”与其他电路元件形成回路.(2)断电自感现象中灯泡是否“闪亮”问题的判断,在于对电流大小的分析,若断电后通过灯泡的电流比原来强,则灯泡先闪亮后再慢慢熄灭.第三节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象问题【基本概念、规律】一、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1.内电路和外电路(1)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线圈都相当于电源.(2)该部分导体的电阻或线圈的电阻相当于电源的内阻,其余部分是外电阻.2.电源电动势和路端电压(1)电动势:E=Blv或E=n ΔΦΔt.(2)路端电压:U=IR=ER+r·R.二、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1.图象类型(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B-t图象、Φ-t图象、E-t图象和i-t图象.(2)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E-x图象和i-x图象.2.问题类型(1)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判断或画出正确的图象.(2)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3)利用给出的图象判断或画出新的图象.【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1.对电源的理解: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就是电源,如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棒、有磁通量变化的线圈等.这种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2.对电路的理解:内电路是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线圈,外电路由电阻、电容等电学元件组成.3.解决电磁感应中电路问题的一般思路:(1)确定等效电源,利用E=n ΔΦΔt或E=Blv sin θ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利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2)分析电路结构(内、外电路及外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画出等效电路图.(3)利用电路规律求解.主要应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性质等列方程求解.4.(1)对等效于电源的导体或线圈,两端的电压一般不等于感应电动势,只有在其电阻不计时才相等.(2)沿等效电源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电势逐渐升高.考点二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1.题型特点一般可把图象问题分为三类:(1)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的图象;(2)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3)根据图象定量计算.2.解题关键弄清初始条件,正负方向的对应,变化范围,所研究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进、出磁场的转折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解决图象问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图象的种类,即是B-t图象还是Φ-t图象,或者是E-t图象、I-t图象等;(2)分析电磁感应的具体过程;(3)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确定方向对应关系;(4)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等规律写出函数关系式;(5)根据函数关系式,进行数学分析,如分析斜率的变化、截距等;(6)画出图象或判断图象.4.解决图象类选择题的最简方法——分类排除法.首先对题中给出的四个图象根据大小或方向变化特点分类,然后定性地分析电磁感应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增大还是减小)、变化快慢(均匀变化还是非均匀变化),特别是用物理量的方向,排除错误选项,此法最简捷、最有效.【思想方法与技巧】电磁感应电路与图象的综合问题解决电路与图象综合问题的思路(1)电路分析弄清电路结构,画出等效电路图,明确计算电动势的公式.(2)图象分析①弄清图象所揭示的物理规律或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②挖掘图象中的隐含条件,明确有关图线所包围的面积、图线的斜率(或其绝对值)、截距所表示的物理意义.(3)定量计算运用有关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和定律列式计算.第四节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基本概念、规律】一、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动力学问题1.安培力的大小⎭⎬⎫安培力公式:F =BIl 感应电动势:E =Blv 感应电流:I =E R⇒F =B 2l 2v R 2.安培力的方向(1)先用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方向,再用左手定则判定安培力方向. (2)根据楞次定律,安培力的方向一定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相反. 二、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1.过程分析(1)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过程.(2)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安培力,若安培力做负功,则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若安培力做正功,则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当感应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安培力做功和电能变化的对应关系“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安培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分析1.导体的平衡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理方法:根据平衡条件(合外力等于零)列式分析. 2.导体的非平衡态——加速度不为零.处理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态分析或结合功能关系分析. 3.分析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1)先进行“源”的分析——分离出电路中由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源,求出电源参数E 和r ; (2)再进行“路”的分析——分析电路结构,弄清串、并联关系,求出相关部分的电流大小,以便求解安培力;(3)然后是“力”的分析——分析研究对象(常是金属杆、导体线圈等)的受力情况,尤其注意其所受的安培力;(4)最后进行“运动”状态的分析——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出正确的运动模型.考点二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1.电磁感应过程的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的过程,而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安培力做功的形式实现的,安培力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则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2.能量转化及焦耳热的求法 (1)能量转化(2)求解焦耳热Q的三种方法3.在解决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时,首先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各力做功和能量转化情况,再利用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思想方法与技巧】电磁感应中的“双杆”模型1.模型分类“双杆”模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动一静”,甲杆静止不动,乙杆运动,其实质是单杆问题,不过要注意问题包含着一个条件:甲杆静止、受力平衡.另一种情况是两杆都在运动,对于这种情况,要注意两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相加还是相减.2.分析方法通过受力分析,确定运动状态,一般会有收尾状态.对于收尾状态则有恒定的速度或者加速度等,再结合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观点分析求解.3.分析“双杆”模型问题时,要注意双杆之间的制约关系,即“动杆”与“被动杆”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最终两杆的收尾状态的确定是分析该类问题的关键.电磁感应中的含容电路分析一、电磁感应回路中只有电容器元件1.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感应电动势,充电电流等于感应电流.2.(1)电容器的充电电流用I=ΔQΔt=CΔUΔt表示.(2)由本例可以看出:导体棒在恒定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电动势均匀增大,电流不变,所受安培阻力不变,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二、电磁感应回路中电容器与电阻并联问题1.这一类问题的特点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与之并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只是感应电流的一支流.稳定后,充电电流为零.2.在这类问题中,导体棒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上海初二物理下学期 热机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上海初二物理下学期 热机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第十二讲 热机学习目标1. 2. 知道热机及其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

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知识要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1. 热机: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的机器。

分类:外燃机和内燃机外燃机,如蒸汽机,是燃料在不密封的炉内燃烧,利用燃料加热锅炉中的水产生高压水 蒸气,高压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

缺点:对燃料的利用率不到 10%,其余都浪费了。

内燃机,如汽油机和柴油机,燃料在密封的汽缸内燃烧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在汽缸内 推动活塞做功的机器,大部分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和轮船的发动机都是内燃机。

不同点:1. 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柴油 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2. 燃料不同:前者是汽油,后者是柴油;3. 吸气不同:前者吸进汽油和空气,后者只 吸进空气;4. 点火不同:前者属点燃式点火,后者是压 燃式点火。

汽油机柴油机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放气冲程。

这四个冲程组成一个工作循环,每一个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 一次。

做功冲程为主要冲程,把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他三个冲程为辅助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带动曲轴完成,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汽缸物质的内能。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排气冲程例题精讲【例题1】某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3600R/min,则它每秒钟对外做功_______次,完成_____个冲程。

【分析】四个冲程组成一个工作循环,每一个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轴(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3600R/min=60R/s,故对外做功为30次,完成了120个冲程。

【答案】30,120【例题2】(1)压缩冲程混合气体内能增大的原因是什么?(2)做功冲程中,气体的内能如何转化?为什么被称为做功冲程?(3)在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活塞为什么会运动?(4)排气后,下一个工作过程是什么冲程?(5)当燃油还没有燃烧做功的时候,活塞是怎样动起来的?【答案】(1)活塞压缩混合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变为混合气体的内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班级姓名必修11.速度是描述运动(位置变换)快慢物理量。

表达式:v=Δx/t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分别描述一段过程和某个位置的运动快慢3.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公式a=Δv/t方向:与Δv(速度变化)同向单位:m/s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的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两个基本式:v t=v0+at x=v0t+at2/2三个推导式:x=(v t2-v02)/2a x=(v0+v t)t/2 x=v t t-at2/2四个特点:v均=(v0+v t) /2 v t/2=(v0+v t) /2 v x/2= √(v02+v t2) /2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Δx=aT25.胡克定律的内容: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表达式:F=kx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k为劲度系数,单位N/m6.滑动摩擦力大小求法:f滑=μF N F N为两物体间的弹力方向:与相对运动反向7.静摩擦力大小求法:根据运动情况求解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反向8.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表达式:F合=ma9.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为保证绳子拉力等于悬挂物重力的措施:悬挂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为保证绳子拉力等于小车所受合力的措施:倾斜木板利用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摩擦力必修二10.曲线运动的受力条件: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且指向轨迹曲线的内部曲线运动的运动特点:速度方向在轨迹曲线的切线,且不断变化,速度大小可能不变1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处理方法:分解合成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有落体运动12.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加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但始终指向圆心匀速圆周运动中不变的物理量有:(V、a、F)的大小、ω、T不变,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式:V=ωr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式:ω=2π/T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式:T=1/f向心力公式:F=mv2/r =mω2r=mr4π2/T2 =mωV其方向特点:指向圆心不断变化向心加速度公式:a=v2/r =ω2r=r4π2/T2 =ωV其方向特点:指向圆心不断变化13.开普勒三定律内容:“轨道”:所有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焦点上“面积”: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面积相同“周期”:行星的半长轴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都相等14.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大小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在两者的连线上表达式:F=Gm1m2/r2G=6.67×10-11Nm2/kg215.黄金代换式:g=GM/R2各字母意义:M星球质量,R星球半径,g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16.第一宇宙速度的求解过程:表面卫星的运行速度,其半径等于行星的半径R GM/R2= V2/R V=√GM/R ; g= V2/R V=√gR=7.9km/s最大的环绕速度17.求功的四种方法:W=FSCOSαW=Pt W合=ΔE k功能关系W G非=ΔEW f净=Q W F安=-ΔE电 W G=-ΔE p18.功率的定义式P=W/t单位:瓦特w瞬时功率的表达式:P= FSCOSαα为F、S间夹角19.动能定理的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量表达式:W合=ΔE k功能关系式:动能增加量△E K= W合重力势能增加量△E P= -W G机械能增加量△E=W G非电能增加量△E电能= -W F安系统增加的热量△ Q= W f净20.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常用表达式:E1=E2mv12/2+mgh1= mv22/2+mgh2 ;ΔE k增=ΔE p减选修3-121.真空中库仑定律: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在两者的连线上表达式F=kq1q2/r2静电力常量k =9.0×109Nm2/c2适用条件:真空静止点电荷22.电场强度的求法(三种):E=F/q E=kQ/r2 E=U/d 单位:N/c23.电势差求解(四法):U AB=ΦA-ΦB U AB=W AB/q U AB =Ed AB U AB=Q/C24.电场线的特点:(5个)①假想的不真实存在②“正”出“负”止③疏弱密强④切向为E向⑤不交、不切、不闭合25.电容定义式:C=Q/U单位:法拉F Q是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常用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C=εS/4πkd 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ε相对介电常数、S正对面积、k静电力常量d板间距离电容器通电特性: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容抗R C=1/2πfC26.欧姆定律:I=U/R27.电阻定律:R=ρL/S ρ电阻率,单位:Ωm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增大28.焦耳定律:Q=I2Rt29.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总(适用于纯电阻电路)U=E-Ir(普适)30.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安培表内接时R测=U/I= R X R V/ (R X +R V) 大电阻(R X>>R A)用内接法; 安培表外接时,R测=U/I= R X+R A小电阻( R X <<R V ) 用外接法31.测电源电动势:电流表采用外接法E测= ER V/ (r +R V) < E真r测= r/ (r +R V) < r真32.滑动变阻器分压三种情况:①电压零变化②被测阻很大③量程不够大(画出电路图)33.带电粒子在纯电场(只受电场力)中可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带电粒子速度与匀强电场电场线共线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条件:点电荷(或等量异种电荷)电场力提供向心力34.带电粒子在纯磁场(只受磁场力)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功的条件:带电粒子速度与匀强磁场磁感线共线匀速圆周运动运功的条件:带电粒子速度与匀强磁场磁感线垂直35.多用电表欧姆档,红表笔连接内部电源的负极,其刻度的特点:零刻度在右侧,左密右疏36.安培定则的内容:①右手拇指与电流同向,弯曲四指表示周围磁感线方向②弯曲四指与电流同向,右手拇指指示内部磁场方向37.左手定则的内容:判定基本步骤:①左手平垂直②磁场入手心③四指I同向④拇指力方向38.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F/IL条件:I⊥B单位:特斯拉TB=φ/S (匀强磁场S⊥B)B=F/qv B=E/LV39.磁通量计算式:φ=B S条件:匀强磁场S⊥B单位:韦伯wb40.洛伦兹力计算式:F= qvB v⊥B特点:F垂直于vB所在平面,且F⊥v 只改变v方向,不做功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mv/Bq,周期T=2πm/ Bq 与粒子速度V无关选修3-24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磁通量变化4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不是法拉第发现的规律,是纽曼、韦伯与1845和1846指出表达式:E=nΔφ/Δt 感生电动势E=nΔBS/Δt动生电动势的表达式:E=BLV L⊥V43.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判断的四个基本步骤:①闭合电路B原方向②闭合电路φ的变化情况(增大或减小)③由“增反减同”判断B感(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④由B感,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I感(感应电流)方向44.右手定则的内容:判定基本步骤:①右手平垂直②磁场入手心③拇指V方向④四指I感方向45.自感电动势表达式:E自=LΔI/ΔtL是线圈的自感系数,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圈数,有无铁芯有关单位:亨利H 1H=103mH=106μH46.涡流是:穿过金属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导体中产生旋涡状电流47.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正弦交流电(转轴垂直于磁场),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瞬时值表达式为e=E m Sinωt中性面的特点:线圈⊥B,磁通量最大φ= BS,磁通量变化率φ/Δt=0垂直中性面特点线圈∥B,磁通量最小φ=0,磁通量变化率最大Δφ/Δt= BSω最大值表达式为c=n BSω有效值表达式为E=E m/√2U=U m/√248.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功率: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P出=P入频率:输入频率f入决定输出频率f出,f入=f出电压:U1:U2:U3:…=n1:n2:n3:…电流:I1n1=I2n2+I3n3+…49.电感对交流电的影响:电感(线圈)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感抗R L=2πfL选修3-350.阿佛加德罗常量N A=摩尔质量/ 分子质量,NA= 摩尔体积/分子体积(只适用固、液体)质量为m的物质(M、N A已知)所含分子的个数:N=mN A/M体积为V的物质(ρ、M、N A已知)所含分子的个数:N=ρVN A/M5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的距离为r0=10-10m或r=10 r0 =10-9m52.说明分子热运动的现象:扩散、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悬浮于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53.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微观上表示:分子平均动能54.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取决于分子数、温度、体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两种方式效果相同但本质不同。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5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无固定熔点单晶和多晶的区别:有无天然规则形状56.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量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与外界对系统传递热量之和表达式ΔU=W+Q(第一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57.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开尔文)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宏观热现象具有方向性,微观上说明自发的热现象朝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第二类永动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58.理想气体宏观上是:严格遵循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气体)理想气体微观上是:忽略气体分子大小,忽略气体分子间作用力的气体理想气体的内能:气体内所有分子动能之和。

与气体分子数和温度有关59.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 或P1V1/T1= P2V2/T260.表面张力是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原因是表面层分子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6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表现为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容易具有液晶态选修3-562.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表达式:P1=P2m1v1+m2v2= m1v1′+m2v2′63.黑体是完全吸收入射光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黑体辐射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维恩公式短波符,瑞丽公式长波符,64.光电效应方程:E k=hγ-W0 W0= hγ c γc金属截止频率光电效应实验规律(4条)①瞬时发生②金属存在截止频率,入射光频率γ>γc才发生光电效应③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④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65.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干涉和衍射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