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汇总第一章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

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

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

23一国收入的衡量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消耗)·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NNP–间接的企业税+企业补贴·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国民收入–留存收益(公司获得但未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公司所得税–对社会保障的支付+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三、GDP组成部分·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I+G+NX=Y·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教学的经典教材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以下是一些曼昆经济学原理的考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稀缺性和选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的选择行为。

人们面临着有限的资源,需要通过做出不同的选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2. 机会成本:做出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而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被称为机会成本。

学会权衡利弊,考虑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方法。

3. 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而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需的额外成本。

了解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4. 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价格和数量稳定。

5. 市场失灵:尽管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分配资源,但有时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例如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6. 政府干预: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政府如何
通过税收、补贴、管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并了解这些干预的经济效果,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7. 经济增长和经济循环: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经济循环则指的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循环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至关重要。

以上仅是曼昆经济学原理的一些考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经济学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曼昆提出的一套经济学理论,它提出了十大原理,这些原理对于当今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无论多么发达的社会,资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必须采取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

第二,消费者的自私性。

消费者的行为是受利用的,他们会选择最能满足他们欲望的产品,而不是最有利于社会的产品。

第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会根据市场趋势调整产品价格,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第四,供求平衡原则。

市场供求是由企业的供给和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当这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市场价格就会稳定。

第五,生产要素的移动性原则。

生产要素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社会的生产结构。

第六,劳资博弈原则。

劳资双方通过博弈来确定劳动报酬,而劳资博弈的结果往往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

第七,市场竞争原则。

当市场存在多家企业时,企业之间会形成竞争,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八,外部效应原则。

当企业的行为影响到他人,但又不能直接得到报酬时,就会产生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效应必须得到政府的监管。

第九,社会最有利原则。

政府的政策必须以社会最有利为准则,即以最大化社会效用为目标,而不是以利益少数人为目标。

第十,经济发展原则。

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只追求短期利益。

以上就是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他们对于当今经济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原理。

只有掌握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曼昆(Gregory Mankiw)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其畅销书《原理经济学》中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不仅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十大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大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在生活中,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却是无限的。

因此,人们不得不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以满足最迫切的需求。

这一原理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第二大原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

当我们做出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所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这一原理提醒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第三大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指的是对一种行为或决策进行微小调整所带来的效果。

理性人会考虑边际量来做出决策,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一原理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第四大原理,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是人们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了解激励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

第五大原理,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

贸易可以使各方都受益,因为它能够让各方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互利互惠。

了解贸易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影响。

第六大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有效方式。

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了解市场机制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第七大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尽管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但有时政府的干预也是必要的,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了解政府干预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曼昆经济学10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10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10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理: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他们
需要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2.无处不在的机会成本原理:当人们做出决策时,他们必须放
弃某种东西以获取其他东西。

这个被放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3.边际思考原理:人们会考虑他们决策的额外边际效益和边际
成本,而不是整体的效益和成本。

4.市场的工作原理: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通过供
需关系来决定物品和服务的价格。

5.交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的原理:当两个人进行交易时,两者
都认为自己会从交易中受益,否则他们就不会进行交易。

6.市场失灵原理:虽然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分配资源,但有时候
市场也会出现失灵,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或者效率低下。

7.政府的作用原理: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例如通过税收或者补贴来调节资源分配。

8.生产力的增长原理: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生产力可以
提高,从而提高经济的总产出。

9.价格引导行为的原理:价格在市场中起到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和生产决策。

10.政府的纳税和购买决策的效率原理:政府在决定如何采取
行动时,应该权衡纳税和购买的效果,以实现最大的效率。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1.人们面临抉择的权衡原理:人们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中进行抉择,迫使他们在不同的选项之间做出权衡,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2.成本的机会成本原理:做出决策时,人们需要思考所放弃的最佳选择,即机会成本。

每个决策都有机会成本,因为做出某个选择就意味着失去了其他可能的选择。

3.边际思考原理: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边际效益,即目前的决策对于目标的增加情况。

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4.扰动的均衡原理: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在价格波动中不断调整,从而形成市场的均衡。

当供求关系受到扰动时,市场将通过价格调整重新达到均衡。

5.交易的互利原理:人们进行交易是出于互利的动机。

交易可以使参与者都受益,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交换获得他们更需要的东西,从而提高各自的福利。

6.价格的影响原理:价格是供求关系的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变化。

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人们的决策行为,从而影响市场的运作。

7.市场的效率原理: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自由竞争将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能够自主调整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优
分配。

8.市场失灵原理:尽管市场是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但在某些
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出现失灵。

市场失灵可能是由于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因素导致的。

9.政府干预原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监管和干预的角色,以修正市场失灵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10.经济增长原理:经济增长是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
通过改进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繁荣至关重要。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着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稀缺资源的行为和规律。

这些规律是经济学家通过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观察和研究总结而出。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由现代经济学大师尼尔·曼昆总结的一组基本经济学原理,对我们理解经济活动和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原理指出,由于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人们不得不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利益和成本,并做出最优选择。

原理二:成本的概念成本不仅仅指货币方面的支出,还包括我们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其他牺牲。

成本是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与时间和金钱有关,还涉及到机会成本等方面。

原理三:理性人的思考边界经济学假设人们是“理性人”,即在做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进行思考。

然而,理性人的思考是受到信息、认知能力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的。

原理四:激励的作用激励是促使人们行动的动力。

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各种激励因素的影响。

正向激励会激发人们的积极行为,而负向激励则会抑制人们的行动。

原理五:贸易的利益贸易可以使各方都受益。

通过贸易,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来获取更多的财富和福利,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原理六:市场的作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

市场通过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引导资源向最具需求的方向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的有效运作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原理七: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来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时也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

原理八: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源于不断提高生产率和技术创新。

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而技术创新则能够带来新的生产方法和产品,推动经济的发展。

原理九:通货膨胀和失业间的权衡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经济中两个常见的问题。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关系,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来平衡这两个因素,维持经济的稳定。

微观经济学(曼昆)知识点梳理

微观经济学(曼昆)知识点梳理

1.经济学十大原理1.1.在效率(efficiency)和公平(equality)之间权衡和取舍1.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1.3.理性人(rational people)考虑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1.4.激励(incentive)1.5.贸易1.6.市场能够很好地组织经济活动1.7.市场需要产权(property rights),政府有时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但也可能因为市场权力或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1.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即生产率(productivity),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1.9.通货膨胀(inflation)1.10.在经济周期中,人们需要平衡通货膨胀和失业2.经济思维2.1.科学的方法2.2.假设思维2.3.经济模型2.4.循环流量图(circular-flow diagram)2.5.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2.6.微观(microeconomics)与宏观(macroeconomics)2.7.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与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3.贸易4.供给与需求4.1.市场:某服务或物品的买者和卖者组成的群体。

4.2.需求量(quantity demand):买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量。

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此为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5.弹性(elasticity)5.1.弹性是数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替代品(substitutes)、奢侈品往往富有弹性,互补品(complements)、必需品往往缺乏弹性;广义的市场缺乏弹性(inelastic),狭义的市场富有弹性;长期比短期市场更富有弹性。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曼昆(N. Gregory Mankiw)是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其著作《宏观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不仅对经济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我们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启示。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十大经济学原理。

第一条原理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任何决策都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

第二条原理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这一原理与第一条原理相呼应,它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在做出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放弃某种东西所带来的成本。

第三条原理是“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指的是一种额外的量,理性人会比较边际量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这一原理对于理解人们的决策行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四条原理是“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是人们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人们会对各种激励作出反应,这一原理对于理解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条原理是“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能够让每个人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互利互惠,这一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第六条原理是“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一原理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七条原理是“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尽管市场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但有些时候政府的干预也是必要的,比如修正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产品等。

第八条原理是“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能力”。

经济增长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这一原理强调了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九条原理是“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过多的结果,这一原理强调了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十条原理是“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一种短期的权衡取舍关系,这一原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材料(含重点图表)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材料(含重点图表)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第1篇导言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如此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拟边际利益与边际本钱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本钱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与可用的技术。

·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本钱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响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P28生产可能性边界明确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权衡取舍可以改变。

·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X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拟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拟优势的活动。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两个特征:1.可供销售的物品时完全一样的;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经济学原理总结-曼昆

经济学原理总结-曼昆

曼昆经济学原理总结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

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

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如下:1. 拿手的机会成本:人们面临的选择往往是一个权衡取舍的过程,因为选择一种选项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的机会。

因此,人们需要考虑他们放弃的选择的机会成本。

2.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人们做出选择的结果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通常会考虑边际效应,以权衡利益和成本。

3. 市场的供求决定价格:市场中的价格往往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供给越多,价格往往越低,需求越多,价格往往越高。

4. 引导手: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可以对市场经济的行为产生指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改变税收、制定法规等手段来引导和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5. 交易使双方获得利益:经济交易往往是为了双方获得利益。

当两个人进行交易时,他们通常会认为这个交易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

6. 市场通常是高效的:由于市场的竞争和自由,市场通常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决策。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价格会自动调节,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7. 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尽管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改善市场效果,但政府的干预也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

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的浪费。

8. 在长期看,经济增长是关键:长期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社会福利。

9.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长期权衡关系:经济中通常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关系。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但这可能导致增加失业率。

10. 社会保障是必要的:在市场经济中,一部分人可能无法通过市场获得基本的保障和福利。

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公平至关重要。

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

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

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提出的,这些原理涵盖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对于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曼昆提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第一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因此在做出决策时,人们需要进行权衡取舍。

例如,一个人在分配时间时,需要在工作、休息、娱乐等方面进行权衡取舍。

第二原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某种选择意味着放弃了其他选择,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人选择上大学,意味着放弃了直接就业的机会,这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第三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边际量,即额外的一单位。

例如,一个企业在决定生产的数量时,会考虑生产一个额外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和收益。

第四原理,激励问题。

激励是指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人们的行为受到激励的影响,例如,奖励和惩罚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

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设计激励机制,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第五原理,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受益。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受益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使每个人都受益。

例如,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从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第六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有效方式。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使资源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

市场经济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七原理,政府的存在是改善市场结果的必要条件。

市场虽然可以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出现失灵,这时需要政府出面加以调节。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从而改善市场结果。

第八原理,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能力。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存量。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局面。

人们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必须进行取舍,即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进行选择。

这个原则称为权衡取舍原则。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成本不仅仅是一个好东西的价格。

它是为了得到这个好东西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这个原则称为机会成本原则。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会考虑边际量,即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某种东西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

这个原则称为边际原则。

4. 人们会对刺激做出反应。

人们对经济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府提高消费税,消费者可能会购买更少的商品。

这个原则称为激励原则。

5. 贸易会使所有人受益。

贸易可以使所有人都受益。

通过特定领域的专业化,不同的人可以生产他们所擅长的东西,然后交换这些东西。

这个原则称为贸易原则。

6.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分配资源,因为价格可以反映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相对价值。

而且,价格也会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关供给和需求的信号。

这个原则称为市场效率原则。

7. 政府有时可以提高市场效率。

尽管市场通常是有效的,有时政府可以增加效率。

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存在某些外部性或公共物品,这些通常被市场无法有效配置。

这个原则称为政府干预原则。

8. 没有免费的午餐。

虽然经济学是有关稀缺资源分配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免费的午餐。

任何看似免费的东西,实际上都有其成本,即某人必须为其支付代价。

这个原则称为没有免费午餐原则。

9.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通常会下降,因为较高的价格意味着数量需求的增加。

这个原则称为需求曲线原则。

10. 社会福利不能精确衡量。

虽然经济学旨在提高社会福利,但社会福利无法精确衡量。

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因此社会福利的衡量是主观的。

这个原则称为社会福利难以衡量原则。

首先是“机会成本原则”。

该原则强调,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我们必须放弃其他的选择机会。

我们在做决策时应该考虑所有可用的选项和其机会成本,而不仅仅考虑当前可获得的好处。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包括:
1. 人们面临权衡和利益:人们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不同选择之间的权衡和利益。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目标,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

2. 机会成本:做某个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某个方案而放弃的所有其他可能的收益。

3. 边际分析: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每个额外单位的收益和成本。

边际分析帮助他们评估做一个决策对整体效果的影响。

4. 市场机制: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分配资源。

价格在市场上起到引导资源配置和决策的作用,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形成。

5. 政府干预:有时候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这时政府会进行干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实施税收和补贴、监管市场等方式来改善市场效率。

6.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资本积累等方式实现。

7. 通货膨胀和失业:通货膨胀是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失业是劳动力未能充分就业的状况。

经济学原理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
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平衡它们。

8.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国际贸易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和产品的交流。

全球化则进一步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依赖。

9. 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它提供了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补充和改进。

以上是曼昆经济学原理的重点内容,其中没有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曼昆《经济学原理》基本知识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基本知识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基本知识点“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文曼昆编写的一本经典经济学书籍,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

凯文曼昆编写的《经济学原理》书籍涵盖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具有非常广大的教育意义。

下面我们将以此书为核心,深入探讨其中包含的基本知识点。

首先,《经济学原理》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宏观经济的定义及其基本理论;2)通货膨胀与通货贬值;3)货币政策;4)财政政策;5)金融体系;6)国际经济。

接下来,我们将细致地介绍这些内容。

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及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理论,它主要研究经济系统中属于政府的活动,其中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政政策等。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经济相关的实验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论证。

2)通货膨胀与通货贬值: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物价的上涨,利率上涨和货币贬值,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种表现。

通货贬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通常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导致的。

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采取的一种措施,旨在控制货币流通,以实现改善经济结构、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货币供应管制;改变利率的结构和水平;调整货币供应量;改变货币流通模式;实施汇率改革政策;实施社会货币政策;实施外汇管制政策等。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采取的一种措施,旨在与货币政策相结合,以实现改善经济结构、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税收体系改革;改变税率水平;改变税制政策;调整财政支出;创新财政政策;实施政府债务政策;实施经济金融政策等。

5)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指一群个体和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金融关系,它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

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态;金融机构的分工与职能;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金融监管机构的建立;金融创新的推动等。

简述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简述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简述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

在经济学家中,曼昆是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经济行为和现象。

下面将简要介绍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人们在面对有限资源时,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不得不做出抉择,牺牲一个目标以追求另一个目标。

原理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当我们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放弃其他可能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量是指在某一活动中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

理性人会在做决策时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即额外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原理四: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即人们倾向于在面临奖励时增加其行为,在面临惩罚时减少其行为。

激励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因素,能够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受益贸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通过贸易,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交换来获得其他需要的物品或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方式在许多情况下,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有效和最有效的方式。

市场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节价格和数量,达到资源的高效分配。

原理七:政府的干预有时可能改善市场结果尽管市场通常是最佳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但有时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和监管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公共利益。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

原理九: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

价格和需求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这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社会常常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一段时间内的高失业率;为了降低失业率,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1、定价原理:某一产品的价格由其供求双方的谈判决定,当两方同意时,交易54定即可成立。

2、劣势原理:对抗垄断的原理,垄断者拥有巨大经济优势,尤其是当它可以控制该行业的整体供求时,它可以调整价格来诱使购买它的产品。

3、弹性原理:弹性反映了价格与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弹性越大,产品对价格变化的变化就越大,当价格变动时,产品量变化越大。

4、生产投影原理:生产者面临选择某些产品投入生产的两个方向,他们必须根据可以从生产这种产品获得的收益来选择,是否生产某种产品。

5、投资资金原理:投资资金原理指导了各种市场上的资本和财富的流向,而这些流向也指导了投资者的选择。

最终的结果可以满足各个市场的需求。

6、通货膨胀原理:通货膨胀原理指出,随着改变在市场里货币的金额,人们购买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会发生变化
7、消费需求原理:需求原理强调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当他们对某种商品有
需求时,就会购买。

8、货币供给原理:货币供给原理提出,货币的数量决定支付能力,以及经济体的物价水平和活动水平。

9、复利原理:复利原理指出,投资者投资一段时间后,最后得到的现金价值将远大于最初投资的现金价值,其中多出的部分就是复利。

10、关税原理:关税原理指出,政府可以增加进口商品的价格以减少进口量,减少产品出口量,保护国内产品的销售。

曼昆经济学原理 重点总结

曼昆经济学原理 重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稀缺: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物品是稀少短缺的②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不意味着稀少,而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有其他经济物品交换③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④稀缺原因:一定时期内(大前提),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2.选择的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注:理论上讲是资源改做他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3.经济学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选择(人们为得到一样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一样东西)(效率是社会从稀缺性资源中获得的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把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的分给社会成员)②机会成本(由于稀缺性,人们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③边际量(人们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编辑成本而做出抉择)④激励(理性决策者会做出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⑤贸易会是每个人的状况越来越好(贸易可以使人们做最擅长的事)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家庭和企业→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时即市场本身不能进行资源配置时,政府干预经济,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⑧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他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活水平的不同由于生产率不同)⑨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之间的权衡(↓↑)第二章需求和供给1.需求(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①需求表价格—数量组合A B C D E F G价格(元)1234567需求量(单位数)700600500400300200100②需求曲线价格注:当供=需时,有均衡价格③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化④影响需求的因素a商品本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的公平程度;的偏好;的对未来的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稀缺: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物品是稀少短缺的②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不意味着稀少,而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有其他经济物品交换③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④稀缺原因:一定时期内(大前提),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2.选择的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注:理论上讲是资源改做他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3.经济学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选择(人们为得到一样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一样东西)(效率是社会从稀缺性资源中获得的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把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的分给社会成员)②机会成本(由于稀缺性,人们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③边际量(人们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编辑成本而做出抉择)④激励(理性决策者会做出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⑤贸易会是每个人的状况越来越好(贸易可以使人们做最擅长的事)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家庭和企业→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时即市场本身不能进行资源配置时,政府干预经济,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⑧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他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活水平的不同由于生产率不同)⑨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之间的权衡(↓↑)第二章需求和供给1.需求(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①需求表价格—数量组合A B C D E F G价格(元)1234567需求量(单位数)700600500400300200100②需求曲线价格注:当供=需时,有均衡价格③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化④影响需求的因素a商品本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的公平程度;的偏好;的对未来的期望。

的数量与结构c政府的消费政策⑤需求函数:需求量Qd=a – b P⑥需求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点的移动)2.供给(一定时期内,厂商愿意供给的商品量)①供给曲线②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③影响供给的因素:a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b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期望c生产价格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变动d政府的政策④供给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技术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变化(点的移动)(价格引起)3.供求①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同一价格(两曲线相交时)②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是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市场机制下,供求不均衡状态会自己消失)(量等价不等,价等量不等)③供求定理: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变化,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下降PP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4.弹性(弹性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大,则函数越倾斜,则通过降价增加产量)①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②需求价格孤弹性:即P与Q都取平均值a E>1 富弹性:需求变化比率>价格变化比率,奢侈品,较倾斜直线(薄利多销)b E<1 缺乏弹性:< ,生活必需品,较陡直直线(谷贱伤农)c E=1 单位弹性:= ,正双曲线d E=0 无弹性垂直x(Q)轴的直线(价格如何变,需求量总不变)e E = 无穷大平行于X轴(价格既定,需求无限)③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可替代性;重要程度;用途广泛性;可支出比例;使用时间(必须程度越大弹性越小;消费决策中,支出比例越大弹性越大)④互补品:两种商品互相补充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如:汽车和汽油)(价格与需求反向变化)(Ec<0)⑤替代品:两种商品互相替代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同向变化)(Ec>0)(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是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多)⑥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分类:a收入富弹性Em>1 优等品如:家电,旅游b收入单位弹性=1 如:衣服c缺乏弹性< 1 生活必需品d无弹性=0 即收入变化了需求量完全没变化如:食盐e负弹性<1 劣等品5.价格政策:价格政策有其不完善性,短期性和无序性,所以需要政策来调整支持价格(>均衡价格):支持农产品,稳定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业投资。

以保障粮食安全支持价格原理知,供给过剩,措施是:收购多余粮食限制价格(<均衡价格)原理知,供给不足,措施是:政府实行配给制限制价格的利与弊: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社会风尚败坏,黑市交易。

宏观经济学第1章1.①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总和(收入概念)GDP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生产概念)②区别:GDP按国土的原则,是生产概念;GNP按国民的原则,是收入的概念③GDP的特点:a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劳务b按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GD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的影响)c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d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避免重复计算)④GDP的缺陷:a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b反应福利水平变化存在较大局限性⑤GDP的计算方法A支出法(产品法):把一年内购买所有的产品的支出加总(住宅是投资的增加而非消费的增加)GDP=C消费(不包括建造房屋)+I投资+G政府购买(不含转移性指出,公债利息等,如:救济金,财政补贴等)+X-M(X出口M进口,净出口)B收入法(供给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起来要素报酬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厂商收入C生产法(部门法)注:投资:今年卖掉去年的存货对GDP无影响,但消费增加;出国买香水,消费增加,进口也增加。

GDP不变2.总产出核算校正名义GDP :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准确反映经济变化) 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的当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假象) 3.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即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

(选择基年,通货膨胀率=去-今/今) 第2章经济增长率:每小时工人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y 为总产量,t 为时期)作用:提高生活水品决定因素:物资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公共政策: 储蓄,投资,教育,自由贸易,研究与开发,产权与政治稳定,人口增长 第3章1.总需求曲线(y 与p 右下斜) 总需求=GDP=总供给G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① 总需求函数(1)a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 b 实际货币:以实物形态衡量亮的货币c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上升,人们变的相对贫困,则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和总需求量降低(2)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价格上升,则利率上升(同向变化),则投资和产出(反向变化)降低(3)与净出口:外贸效应:价格升高,则出口减少,进口增多,则净出口减少②AD 函数曲线变化:水平移动由于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旋转移动由于价格,斜率绝对值越大表示对价格越迟钝2.①古典供给曲线(价格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垂直):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不受价格影响垂直横轴(最终会充分就业) 含义:增加需求,不会增加产出,只会造成物价上升 ②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倒L 型)(时常不能充分就业)0f P P P假设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不能进行调整到达最大国民收入之后,价格再怎么涨,国名收入也不增加③常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价格降低,供给减少)粘性工资理论: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因此,工资只能上升不可下降,但由于货币幻觉,工人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的工资下降,却不会抵抗工资水平不变的价格上升④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第4章1.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 c 消费= c (y) 收入2线性消费函数(随收入增加APC,MPA减少):c = a 自发性消费+ b边际消费倾向y (1 > b > o)①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例(1)APC平均消费倾向= c / y , APC < 1 则消费<收入,产生储蓄(2)MPC边际消费倾向=△c / △y ( 1 > MPC > 0)3储蓄(随收入的增加APS,MPA增加)线性储蓄函数:s储蓄=y收入-c消费=y – ( a + by )= -a + (1 – b )y [a >0 , 1> b>0 ](1)APS平均储蓄倾向(2)MPS边际储蓄倾向4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互补函数由y=s+c ,同除y,则1=APS+APC ,同理1=MPS+MPC5投资的决定(资本的形成)①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a 利率(与投资反向变化)b 预期利润(同向)c 折旧(同)d 预期通货膨胀率(同)②投资函数(减函数):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I = I (r),I= e自主投资– d投资系数r利率6 IS方程均衡条件时I = SS=-a+(1-b)y , I=e-dr .所以–a +(1-b)y =e – dr 得出y 与r的表达式注:r =f(y)时斜率1-b/d表示产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越敏感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 曲线的左边,表示i >s ,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y 1r 3r 2r 1r 47利率的决定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货币供给由国家货币政策控制,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

垂直。

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L1=ky 由收入决定 投机动机L2=-rh 由利率决定 8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率极低时,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要留在手里,不会去购买证券。

此时,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

增加货币供给,不会促使利率再下降。

流动偏好陷阱: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或者证券价格不再上升,而会跌落,因而将所有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9货币需求函数① 实际货币需求:L=L1+L2=ky - hr② 名义货币需求L=(L1+L2)P=(ky – hr )P货币需求曲线r加工L(m)r10货币供给:是一国在某个时点上,所有不属于政府和银行的狭义货币 实际货币m=M/PL(m)r r 0r11 LM 曲线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 = m 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①推导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m=L 所以m = ky – hr 则y = (hr + m)/k斜率为k/h 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