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和修辞的互通与分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和修辞的互通与分歧

【摘要】本文通过对翻译研究和西方修辞学的考察,提出了翻译与修辞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存在分歧,其互通远大于分歧。从修辞学视角对翻译进行重新认识,有利于更全面的认识翻译活动,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翻译;修辞;互通与分歧

一、引言

在西方,修辞学一直是一门发展成熟的学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虽然其发展几经变革,但是当代修辞学的蓬勃发展证明了修辞学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和兼容性,正如著名修辞学家、语言哲学家理查兹说过:“有意义的地方就有修辞的存在”。人类的日常交际中话语互动与修辞唇齿相依,修辞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传统上劝说和演讲的范畴,它是有效运用象征手段,通过修辞者与受众的互动,达到说服并影响受众行为的目的的交际活动。翻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过程涉及到话语的互动和交际实践,可以看成是一个修辞的过程。翻译与修辞之间的关系密切,两者之间既有互通性,又存在分歧。

二、翻译和修辞的互通

首先,翻译和修辞都是一种交际活动,都涉及到言语的使用,同时也是面向受众的交流过程。当代许多修辞学家都对修辞提出了各自的理解:“出于交际的目的有效运用象征性表达取得交际效果的系统研究和实践活动”;“人类运用象征手段进行交际的活动”;“通过策略使用象征影响彼此思想行为的所有方式”等等。这些定义都将修辞活动解释成一种交际行为。翻译就是要帮助不同语言、文化、地域的人们进行交际和交流,因此翻译和修辞都是以交际交流为前提的,没有交际和交流就没有翻译和修辞。第二,翻译和修辞都涉及到语言的解释、理解和使用。从修辞学的传统上看,修辞就是劝说和演讲,修辞过程就是语言使用的过程,当代修辞学将修辞的研究范围推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但是语言作为最主要的“象征手段”,一直都是修辞学分析的主要对象。第三,翻译和修辞都是以意义的阐释为基础的,意义的阐释和表达是翻译哲学和修辞哲学的共根,它有效地解释翻译和修辞本质的问题。翻译研究除了要对翻译策略方法有感性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应该科学地把握意义分析这个根本问题,也是当代修辞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第四,翻译和修辞都是针对受众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以受众为中心是古典修辞学研究的基础之一。当代修辞学中,佩尔雷曼的“听众中心”理论和伯克的“同一”理论都是围绕对受众的关注而产生的。翻译也是面对读者和听众的一种交际行为,现在翻译研究从以往只注重译者和原文转变到对读者和受众本身的讨论和译者同受众的互动上来。因此,翻译和修辞都把受众作为了决定最终目的的重要因素。最后,翻译和修辞都是综合性学科,两者都具有极大的兼容性。纵观古典修辞学和当代修辞学,一些伟大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伟大的修辞家,如古代的西塞罗、格拉斯、奥古斯丁;当代的理查兹。他们的翻译理论总和修辞学的知识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很好的体现了其修辞观和翻译的关系。翻译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的解释可以在修辞理论中找到答案,这使翻译学和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成为了可能。

三、翻译和修辞的分歧

翻译和修辞还存在着分歧。其一,翻译过程涉及原语、目标语、译者和受众(读者和听众),旨在实现语言与文化的转化与阐释的目的,而修辞是可以运用一切可能的或有效的象征手段来影响受众思想的交际行为,旨在达到修辞者对受众的说服和认同的最终目的。在此过程中,修辞不涉及到另外一种语言和多语言转换的参与,同时翻译的目的与修辞还是有差别的,修辞是以劝说和认同为目的,而翻译则是以阐释为目的。其二,翻译着眼于两语或多语的转换,关注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而修辞不关注语际间词义的转换,更关心如何设计话语的表达,增强话语的效果并对受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三,对翻译评判多以译文质量为重,很少考虑受众的因素。多数受众都是被动地接收原文信息,译者为了忠实原文和准确表达,很少考虑如何围绕受众展开翻译话语并有效影响受众;而修辞本质要求必须以受众为中心,追求的是通过有效的手段达到修辞者与受众之间的“认同”,这种手段可以是多样的,没有唯一的标准。

四、结语

翻译和修辞既有互通也有分歧,但是两者的互通远远大于分歧,因而两者完全可以联合起来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完全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说服行为和修辞活动,尽管对翻译的评价标准不一而语,但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到一种文化必须考虑目标受众的接受程度,只有建立了同受众的“认同”才能提高翻译质量,达到翻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Foss,Sonja K.,Karen.A Foss & Robert Trapp.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Rhetoric (3rd edition)[M]. Illinois:Waveland Press,Inc.2002.

[2] James A,Herrick.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An Introduction[M].Boston:Allyn and Bacon. 2001.

[3]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等

本研究是“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GS100001)的预期成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