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第六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样审查。 (2)财经法纪审计[专门案件审计] 查询及函证、分析性复核
16
• 2.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相适 应
• (1)局部审计、抽样审计 • 适用于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经营管理得当、财
务工作有条不紊的被审计单位。 • (2全部审计、详细审计 • 适用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当、
、 管理方法、投资方法等等也同样。 2.会计核算工作的方法有哪些? 会计采用一套专门的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

14
二、讲授新课
• (一)什么是审计方法? • 它是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过程中,依法收集
审计证据采用的技术和手段的总称。 • (二) 审计方法的意义有哪些? • 审计方法是为审计目的和要求服务的,各种
11
审计实施阶段
符合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
12
3.审计终结阶段
• A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 B出具审计报告 • C建立审计档案 • (五)内部审计的审计程序有哪些阶段? • 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后续
审计)。
13
第二节 审计方法
一、导入 1.什么是方法? 方法(主观与客观)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方),事物的 客观规律性(法)。科学的方法(主观符合客观)是充 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法)。 管理有方,取之有道(主观与客观一致)。只要采用科学的方 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会计方法
过程 • A正确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 B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 • C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6
4.审计终结阶段
• A筛选整理审计工作底稿 • B拟定提纲,撰写审计报告 • C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和审定 • D出具审计意见书,制作审计决定书 • E整理审计文件,进行审计总结 • F后续审计

最新审计基础知识(高教第二版)课件:第二章-审计种类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课件

最新审计基础知识(高教第二版)课件:第二章-审计种类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pt课件

自愿审计
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自身的 需要,自愿委托审计组织对 其进行的审计。
审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节 审计种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五)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
审计 动机 分类
预告审计 突击审计
是指审计机构在审计之前, 将审计的目的、日期、内容 及要求预先通知被审计单位 的审计方式。
是指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前, 不预先通知被审计单位而进 行的审计。
经营审计
审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节 审计种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审计 范围 分类
全面审计
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 内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 的审计
专题审计
是指对特定的审计项目进行 的审查或鉴定活动。
审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节 审计种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二)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
1 事前审计 是指在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开始前进行的审计。
2 事中审计
是指对正在进行中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 审计。
3 事后审计
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业务发 生后所进行的审计。
审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节 审计种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三)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
审计 执行 地点 分类
报送审计 就地审计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2.社会审计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社会审计按审计 目的和内容分类
会计报表审计 验资
其他业务审计
审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节 审计种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3.内部审计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幻灯片PPT

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幻灯片PPT

审计的取证方法,是指收集审计证据所 采取的各种技术方法。
它取决于审计证据的性质,同时又必须 适合于审计对象。
主要有审阅法、核对法、监盘法、函证 法、计算法、观察法、分析性复核、询 问法、调节法、鉴定法等。
二、审计的基本方法
(一) 顺查法和逆查法
1. 顺查法 顺查法,又称正查法,是指按照会计核算过程的先后顺 序,依次审查凭证、账簿和报表资料的一种审计方法。 优点在于脉络清晰,操作简便,审查全面完整,审查结 果较为可靠。 缺点是工作量大,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低。 适用于规模小、业务量少的单位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的单位,也适宜于重要的审计事项或贪污、舞弊专案审 计。
❖ 一般说来,应依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使 抽取的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避免人为 偏见。
❖ 具体的抽样方法,主要有随机选样、系统 选样、随意选样法。
(1)随机选样
在随机选样中,利用随机数表抽取样本是 较简便的一种方法。亦称乱数表。
使用这种方法的程序:
首先,将总体中各项目依次进行连续编号, 建立表中数字与总体中项目的一一对应关系。 也可沿用原有项目的号码,如账页号、支票号。
❖ 相关性和完整性。相关性是指总体必须符合 具体审计目标。完整性是指必须包括被审计 经济业务或资料的全部项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定义“误差”
❖ 在属性抽样中,误差是指控制失效事件。
❖ 例如:对于“只有将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核 对无误之后,才核准支付货款”这一内控, 审计人员若发现下列情形之一,可定义为 “误差”:
(十) 鉴定法
鉴定法是指审计工作中某些活动超出注册会计 师的专业能力时,聘请有关专门机构或专家对 被审计事项进行鉴别和证明的方法。
主要用于对书面资料真伪的鉴别,对实物性能、 质量、价值以及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的 鉴定等。

审计 第三章 审计方法和程序 PPT资料共35页

审计 第三章 审计方法和程序 PPT资料共3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
03931 33309
57047 74211 63445 62825
62825 77184
85762
46505
2
74426 33278
43972 10119 89917 52872
52872 81530
56195 98425
3
09066 00903
20793 95452 92648 09552
第三章 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计基本方法
一、涵义: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演进
(一)账项基础审计(19世纪以前)
(二)制度基础审计(20世纪50年代)
(三)风险基础审计( 20世纪80年代)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X控制风险(CR)X检查风险(DR)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
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些重大错误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 险 (8)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 需的其他信息 (9)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 (10)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信息保密 (11)审计收费(12)违约责任(13)解决争议的方法(14)签约 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 公章。
(总体中项目差错发生频率,即总体差错率) (总体中项目在数额上发生的差错,即总体标准差
3、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
审计风险+审计结论保证程度=1
4、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
可容忍误差大小
百分比 绝对数

总体大小

审计学(第8版)课件: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审计学(第8版)课件: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3.统计抽样
❖ 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 体中抽取一部分有效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 总体的抽样方法。
4.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 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 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 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 越小。
❖具体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2.5.1 审计的准备阶段
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 ❖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 2.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 ❖ 3.分析审计风险 ❖ 4.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 5.编制审计计划
2.5.2 审计的实施阶段
审计的实施阶段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 ❖ 1.进驻被审计单位 ❖ 2.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 3.测试财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 4.收集审计证据
2.其他财产物资的调节
(3)观察法
❖ 概念: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 后,对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环境、财产物资的 保管情况、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等,亲临现 场进行实地观察,借以查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 的事实真相,核实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书面资料 的记载,以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
❖ 应用: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时,一般要运用观察法进行广泛的实地观察, 收集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
类别: ❖ 1.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认定 ❖ 2.与利润表相关的认定 ❖ 3.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 管理层认定的重要意义: ❖ (1)认定反映了财务报表中数据完整的经济含义。 ❖ (2)认定反映了管理层所承担的全面的财务报告责任。 ❖ (3)认定是确定具体审计程序的基础。 ❖ (4)认定决定了错报的性质和类型,财务报表错报都是因为违反了管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owerpoint51页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powerpoint51页

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 -核对账单 (即将有关账面记录与第三方的账单进行核对,查明相互是否一致,有无问题) 例如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 -核对其他原始资料 (即将会计资料同其他原始记录进行相互核对,查明有无问题 ) 例如成本计算单与在产品盘点表核对
表3
题解:根据2006年1月15日实际盘点结果,用调节法核实2005年12月31日结存如下:
品种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男式
540(-100)
260(+100)
50
女式
820(-60)
280(+60)
100
童式
440(-10)
120
30
表4
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根据盘点数计算的结果与账面结存数是不符的。其中男式实有数一等品少100件,二等品多100件,女式实有数一等品少60件,二等品多60件,童式一等品少10件,其余四种帐实相符
审计的技术方法查账方法
审阅法
会计资料的审阅
其他资料的审阅
审阅的技巧
核对法
会计资料间的核对
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
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
核对法
会计资料间的核对
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
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
核对法
会计资料间的核对
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
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
核对法
会计资料间的核对
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
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
核对法
会计资料间的核对
原始凭证审阅(间接证据) 例如,审阅购料业务的原始凭证时,首先要察看有无购料发票、购料发票是否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被审计单位为一般纳税人),发票的抬头人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日期是否是被审计期内。所购物料是否为生产所需,有无请购单,采购地点、供货单位是否与采购合同相符,材料入库有无收料单或使用人的签收单,证明材料确已收入。采购单价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货款计算是否正确,有无已付款的支票存根,存根金额与购货发票、合同金额是否相符。如采用折扣方式购料,付款时间是否在折扣期,折扣的计算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等。审阅原始凭证时,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例如,预先收集有关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供货单位的公章等,以便核查是否真实,最后还要看购货发票是否盖有“付讫”及其日期的图章等。从上述可知,审阅原始凭证,必须将有关单据全面地相关联系地审阅,即要审阅有关的一系列资料,才能取得充分可靠的证据,作为提出审计意见的基础。

审计学 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PPT教案

审计学 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PPT教案
评价内部控制,进一步评估控制风险,并与初步评估水平比较。 如果存在偏差,应当修正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并据以修改实质性 测试计划。
第37页/共46页
三、实质性测试
(一) 实质性测试的概念
➢ 实质性测试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交易和余额进 行的详细测试以及对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 应用情况进行的分析性测试。
第3页/共46页
➢ 审计的取证方法,是指收集审 计证据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方法。
➢ 它取决于审计证据的性质,同 时又必须适合于审计对象。
➢ 主要有审阅法、核对法、监盘 法、函证法、计算法、观察法、 分析性复核、询问法、调节法、 鉴定法等。
第4页/共46页
二、审计的基本方法
(一) 顺查法和逆查法
1. 顺查法
(二) 实施实质性测试
➢ 在进行必要的控制测试的基础上,注册会计 师应对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或会计报表项目 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 审计证据。
第34页/共46页
➢ 审计终结三阶、段,审又计称审终计结报阶告阶段段。
➢ 主要工作包括: (1)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2)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 (3)对会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 (4)评价审计结果; (5)出具审计报告。
第5页/共46页
2. 逆查法 ➢ 逆查法,又称倒查法,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相反顺序,依次 审查报表、账簿和凭证资料的一种审计方法。 ➢ 优点是审计工作量小,审计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审计成本低,
审计效率高。 ➢ 缺点是审计范围不全面,不利于查出各种错误和舞弊。 ➢ 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单位和内部控制较好的单位。
➢ 所谓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 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的全部项目中 选取一定数量的项目作为样本,通过对样 本进行测试,得到样本特征,并根据样本 特征推断总体结果,以得出审计结论的一 种审计方法。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38页PPT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38页PPT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9、
。下午2时39分6秒下午2时39分14: 39:062 4.7.20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7/2 0/2024 2:39:06 PM14:39:062024/7/20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 心跨出第一步。7/20/2024 2:39 PM7/20/2024 2:39 PM24.7.20
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六、在实质性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
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方法:
变量抽样法,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变量抽样方法:
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本章小结
审计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又分为五种具体 审计程序,各审计程序间无严格界限,有 些程序可能会贯穿审计工作的始终。
发生的正常业务而应增应减的因素,将其调 节为所需要的数据,从而验证被查事项是否 正确的方法。
目标:验证结存情况。 重点:未达账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其他财产物资-现金、存货等盘点日
与资产负债表日不符的事项。
(12)查询法: 了解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外的相关信息。
包括面询法(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和函询 法(有关单位或人员)。
缺点:不全面;有风险。
适用:规模大、业务复杂、
内部控制完善的单位。
(3)直查法: 凭证 明细账 报表
优点:灵活实用;容易抓住重点。
(二)范围审计方法
(4)详查法(精查法): 详细审查所有凭证、账簿和报表
(结合顺查法)
优点:全面;风险小。
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
适用:业务少且简单的单位;

第六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PPT精选文档

第六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PPT精选文档
11
审计实施阶段
符合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
12
3.审计终结阶段
• • • • • A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B出具审计报告 C建立审计档案 (五)内部审计的审计程序有哪些阶段? 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后续 审计)。
13
第二节 审计方法
一、导入 1.什么是方法? 方法(主观与客观)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方),事物的 客观规律性(法)。科学的方法(主观符合客观)是充 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法)。 管理有方,取之有道(主观与客观一致)。只要采用科学的方 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会计方法、 管理方法、投资方法等等也同样。 2.会计核算工作的方法有哪些? 会计采用一套专门的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对经济业务 进行计量、记录、分类、汇总和编报,提供财务信息。 14
4
• B表格 • 审计项目名称、类别、级别、数量,完成时 间要求和责任单位,被审计单位名称及其主 管部门和所在地区。
• • • • • • 2.审计准备阶段 (1)成立审计组,并组织审前学习和调查 (2)编制审计方案 (3)发出审计通知书,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4)进入被审计单位 (5)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与初评5
8
(3)编制审计计划
•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B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C初步执行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和趋势
进行分析,以确认资料之间的异常关系和意外波
动,并据此对审计的重点区域及风险做出判断。 • • D初步评估重要性水平 包括会计报表、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 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选择:
成本效益原则: 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
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但 成本较高。
• 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设 计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同样有效的结果。
•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要求注册会计师 在设计、实施抽样和评价样本时运用职业 判断。
• 使用的抽样方法通常不影响对选取的样本 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
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 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 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 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 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也可能需要在终结阶 段进行,用于对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的审 计,也可能需要追加审计程序。
• 统计抽样风险可以量化。 • 控制方法:控制样本规模。
对特定样本而言,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 反方向变动。
抽样风险的类型:
控制测试 信赖过度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 影响审计效果
实质性程序 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
影响审计效率
(二)非抽样风险
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 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 对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均有影响。 • 可以规避: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 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 • 非抽样风险不能量化。 • 控制方法:小心谨慎。 (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适当的指导、监督 与复核,仔细设计审计程序。)
获取审计证据需要采用审计方法,包括战 略方法和战术方法,战术方法包括很多, 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
审计抽样包括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可 用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会 产生抽样风险,但可以通过样本规模加以 控制,同时应尽量避免非抽样风险;审计 抽样的步骤包括设计、选取和评价样本。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任意抽查法:随意(不科学) 判断抽查法:主观判断 统计抽查法(随机抽样):
数理统计方法 优点:省时省力 缺点:有风险 适用:业务量大的普通项目
(三)实质性审计方法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6)审阅法:
对书面文件进行审核查阅。 目标:正确性、合法性。 重点:原始凭证-原始记录
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一致 账簿:明细账和日记账 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收益;资产减值;各项税 费(增值税、营业税金及 附加、企业所得税等) 其他数据-重要指标
(9)分析性复核(比较分析法):
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 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 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 差异,以发现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以此 确定审计重点,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工作 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2.按照审计抽样总体特征分类
属性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 (次数)
变量抽样:用于实质性程序 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 (金额)
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 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
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 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 不能规避: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 险就总会存在。
第五章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1
审计程序
2
审计方法
3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程序
一、审计程序的涵义
•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 整个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各项具体工作的 先后顺序、相互协调关系的总和。
• 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
二、审计程序的作用
• 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 •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 有助于提高熟练程度 • 有利于审计工作规范化
目标:了解事实;发现问题。 重点:面询法-内部控制;重要事项;
特殊事项
函询法-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13)观察法:
现场进行实地观看,验证内部控制
(14)技术鉴定法:
对有技术性的审计对象进行鉴定和识 别,如机器的性能、产品的质量、基建工 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某些专案审计中有 关作案手段的判别、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 查等,借助专家。
(7)核对法:
核对书面资料间是否相符。 目标:一致性、勾稽关系。 重点:证证-凭证间各要素相符
账证-明细账与记账凭证相符 账账-总账与明细账相符 账表-明细账与报表相符 表表-报表间勾稽关系相计算并验证。 目标:准确性 重点:会计数据-收入;借款利息;投资
内部控制完善的单位。 (3)直查法:
凭证 明细账 报表 优点:灵活实用;容易抓住重点。
(二)范围审计方法
(4)详查法(精查法): 详细审查所有凭证、账簿和报表 (结合顺查法)
优点:全面;风险小。 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 适用:业务少且简单的单位;
特种项目; 专项审计。
(5)抽查法(抽样法): 抽取样本,推断总体
第二节 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 为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而采用的专 门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一、审计方法的分类 (一)审计的战略方法
根据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情况,按照审计准则 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的过程和方法。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为了获得审计证据所采用的 手段和措施。
3.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控制测试:控制偏差 实质性程序:错报
(二)选取样本
1.确定样本规模: 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
确定样本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反向 (2)可容忍误差:反向 (3)预计总体误差:同向 (4)总体变异性:控制测试中一般不考虑;
实质性程序中,同向。 (5)总体规模:小规模总体,效率低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检查记录或文件-审阅法
检查有形资产 -盘点法
观察
-观察法
询问
-查询法
函证
重新计算
-复算法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
-分析性复核
第三节 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的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 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 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 会。
发生的正常业务而应增应减的因素,将其调 节为所需要的数据,从而验证被查事项是否 正确的方法。
目标:验证结存情况。 重点:未达账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其他财产物资-现金、存货等盘点日
与资产负债表日不符的事项。
(12)查询法: 了解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外的相关信息。
包括面询法(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和函询 法(有关单位或人员)。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施控 制测试 (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 程序。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审计 期初余额、比较数据、期后事项和或有事 项;考虑持续经营问题和获取管理层声明; 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 披露;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与 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评价审计证据,形 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等。
大规模总体(>5000),影响很小
2.选取样本 (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选样(随机数选样):要求项目编号 (2)系统选样:不需要项目编号 (3)随意选样:只用于非统计抽样 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根据审计目标实施具体审计程序 。
(三)评价样本结果
1.分析样本误差。 应当考虑已识别的所有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及
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 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 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三)审计抽样适用的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不适用 控制测试:可能适用(留下轨迹) 实质性程序:除分析性程序外都适用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按照审计抽样决策的依据分类: 非统计抽样(定性分析) 统计抽样:同时具备下列特征: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 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定量分析)
审计抽样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 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 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 总体的结论。
➢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总体是指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并据此 得出结论的整套数据。总体可分为多个层 或子总体。每一层或子总体可予以分别检 查。
(二)审计抽样的基本特征
• 包括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比较。
目标:发现异常波动,确定审计重点
重点:任何数据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0)盘点法: 运用度、量、衡,通过点数,确定
实物实有数。 目标:确定实有数与账面数一致 重点:直接盘点-不能监盘,抽查盘点
监督盘点-货币资金、固定资产、 存货等
(11)调节法: 以一定时点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因已经
四、审计抽样的步骤
(一)样本设计
1.确定测试目标 控制测试: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 实质性程序:交易或账户余额金额是否正确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1)总体: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或部
分项目
(2)抽样单元: 控制测试:某一项控制 实质性程序:单个交易、账户余额、 货币单位等
(3)分层:划分子总体,降低每一层中项目 的变异性(用于实质性程序)
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六、在实质性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
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方法:
变量抽样法,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变量抽样方法:
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本章小结
审计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又分为五种具体 审计程序,各审计程序间无严格界限,有 些程序可能会贯穿审计工作的始终。
三、具体审计程序
(一)接受业务委托: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 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商定业务 约定条款;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