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参考书目
中医考博辅导用书
中医考博辅导用书
中医考博辅导用书是中医学考博士研究生所必备的参考资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中医基础理论类
此类书籍主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难经》等,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医学科考生而言不可或缺。
二、方剂学类
此类书籍主要包括《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丹溪心法》、《千金方》等,方剂学是中医学科中的重点,对于考生而言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三、病证学类
此类书籍主要包括《证治准绳》、《千金翼方》、《外感内伤辨证论治》等,病证学是中医学科中的重点之一,对于考生而言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四、临床实践类
此类书籍主要包括《中医临床诊断学》、《中医判断学》等,这些书籍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了解中医临床诊疗的实践规律,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临床实践技能。
五、综合类
此类书籍主要包括《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专业英语》、《中医学辞海》等,这些书籍主要是对中医各专业知识的总结和概述,可以帮助考生进行系统化的复习。
以上是中医考博辅导用书的主要分类,考生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还需注意多进行练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分章节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23级大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一、绪论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黄帝内经》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肘后备急方》是中医学第一部临床急症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是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寒凉派—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张从正(子和)—攻下派—攻邪论、“病由邪生”、“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用药攻”李杲(东垣)—补土派—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朱震亨(丹溪)—滋阴派—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证候,即证的外候,是指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即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明确病变的本质,拟定治则治法。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与方法。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有不同。
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因而采用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二、阴阳学说1.阴阳: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一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特性:(1)阴阳的普遍性;(2)阴阳的关联性;(3)阴阳的规定性;(4)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而变(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交感(2)阴阳对立(3)阴阳互根(4)阴阳消长(5)阴阳转化(6)阴阳自和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背为阳,腹为阴⊙气为阳,精血津液为阴(2)概括人体生理功能(3)阐释人体疾病变化:⊙六淫属阳,情志失调、饮食居处等属阴邪⊙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用书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用书
以下是一些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常用的参考书目:
1. 《中医基础理论》:作者刘碧波,主要讲述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的奇经八脉理论、五脏六腑理论、阴阳五行理论等。
2. 《中医内科学》:作者汤慎建,涵盖了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包括中医诊断、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治等。
3. 《中医外科学》:作者徐霞华,主要介绍中医外科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诊治方法,包括中医外科手术技术、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4. 《中医妇科学》:作者王余燕,介绍了中医妇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中医妇科诊断、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等。
5. 《中医儿科学》:作者林道龙,主要介绍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中医儿科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6. 《中医方剂学》:作者杨丽华,介绍了中医药学中的方剂分类、组成、配伍等内容,包括中医方剂的临床应用和制剂方法等。
以上推荐的书目仅供参考,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试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书。
在复习的过程中,还
应该结合实际临床案例进行练习和应用,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一: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形成:《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
本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于东汉,传说为秦越人所作。
(3)《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经晋·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全书载药365种。
发展: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1)《脉经》晋·王叔和著,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
(2)《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为中医学第一部针灸专著。
(3)《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著,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候学专著。
(4)《备急千金药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为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追求的境界。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后人称为“寒凉派”。
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2)张从正后人称为“攻邪派”。
代表著作为《儒门事亲》(3)李杲自号东垣老人,后人称为"补土派"。
代表著作为《脾胃论》(4)朱震亨后人尊称朱丹溪,后人称为"滋阴派"。
代表著作为《格致余论》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1)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2)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3)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4)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近代与现代(公元1840年以后)(1)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专中医+针推)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适应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专科教材: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一、考试目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考试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思维规律及方法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考核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综合分析临床常见病症的能力。
二、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量合适、难度适中、范围较广,设有综合题来选拔优秀学生。
三、考试内容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代表著作。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气一元论1.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2.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3.掌握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规律及其相对性与绝对性。
4.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第三节五行学说1.五行的特性及其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2.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生克制化乘侮和母子相及的概念和规律)。
3.五材、五行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藏象第一节概述1.藏象的概念。
2.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
3.五脏、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特性。
4.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第二节五脏1.五脏(心肝脾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2.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生理特性。
3.五脏(心肝脾肺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第三节六腑1.六腑的传化过程(六腑在受纳和传化水谷的过程中食物及其残渣必须通过消化道的七道门户“七冲门”)。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三焦的生理功能、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第四节奇恒之腑1.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版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版目录《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2016年6月目录编写说明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1、社会文化基础2、科学技术基础3、医药实践基础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1、《黄帝内经》2、《难经》3、《伤寒杂病论》4、《神农本草经》(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2.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3.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4.近代与现代(公元1840年以后)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整体1、心理功能的整体性2、病机变化的整体性3、诊断防治的整体性4、养生康复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体疾病的影响3、自然环境对疾病防治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症、证、病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三、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一)象思维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应象思维(二)系统思维整体宏观天人合一(三)变易思维恒动变化动静相召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三)中医学对病因病机及养生与防治原则的认识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气一元论一、气的哲学概念与气一元论(一)气概念的形成(二)气的哲学概念(三)气一元论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一)气是物质(二)气是万物的本原(三)气的运动是万物变化的根源(四)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与归类(一)阴阳概念的形成(二)阴阳的基本概念(三)阴阳的特性与归类阴阳的特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归类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交感(二)阴阳对立(三)阴阳互根阴阳互藏阴阳互根(四)阴阳消长阴阳互为消长阴阳同消同长(五)阴阳转化(六)阴阳自和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与归类(一)五行概念的形成(二)五行的基本概念(三)五行的特性与归类五行的特性五行的归类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二)五行生克异常五行母子相及五行相乘相侮第二章藏象第一节概述一、藏象的基本概念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三)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四)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一)五脏功能系统观(二)五脏阴阳时空观四、脏腑分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第二节五脏一、心(一)生理特性心主通明心火宜降(二)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三)系统联系心藏神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心应夏二、肺(一)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肺喜润恶燥(二)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三)系统联系肺藏魄肺在志为忧(悲)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肺在液为涕肺应秋三、脾(一)生理特性脾气宜升脾喜燥恶湿(二)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统血(三)系统联系脾藏意脾在志为思脾在体合肉,主四肢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在液为涎脾应长夏与脾主四时四、肝(一)生理特性肝主升发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二)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主藏血(三)系统联系肝藏魂肝在志为怒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在窍为目肝在液为泪肝应春五、肾(一)生理特性肾主蛰藏肾水宜升肾恶燥(二)生理功能肾主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三)系统联系肾藏志肾在志为恐肾在体合骨,荣齿,其华在发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肾在液为唾肾应冬第三节六腑一、胆(一)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二)胆主决断二、胃(一)胃主受纳水谷(二)胃主腐熟水谷三、小肠(一)小肠主受盛化物(二)小肠主泌别清浊(三)小肠主液四、大肠(一)大肠主传导糟粕(二)大肠主津五、膀胱(一)膀胱主贮藏尿液(二)膀胱主排泄尿液六、三焦(一)六腑之三焦运行津液通行元气(二)部位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三)辨证三焦第四节奇恒之腑一、脑(一)主宰生命活动(二)主宰精神活动(三)主感觉运动二、髓(一)充养脑髓(二)滋养骨骼(三)化生血液三、女子胞(一)主持月经(二)孕育胎儿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二)心与脾血液生成血液运行(三)心与肝血液运行精神情志(四)心与肾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五)肺与脾气的生成津液代谢(六)肺与肝(七)肺与肾呼吸运动津液代谢阴阳互资(八)肝与脾疏泄与运化互用藏血与统血协调(九)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十)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资生津液代谢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一)心与小肠(二)肺与大肠(三)脾与胃(四)肝与胆(五)肾与膀胱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一)五脏与脑(二)五脏与脉(三)五脏与骨、髓(四)五脏与女子胞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一节精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二、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一)精的生成(二)精的贮藏与施泄精的贮藏精的施泄三、人体之精的功能(一)繁衍生命(二)濡养作用(三)化血作用(四)化气作用(五)化神作用(六)抗邪作用四、人体之精的分类(一)先天之精(二)后天之精(三)生殖之精(四)脏腑之精第二节气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二、人体之气的生成(一)物质基础先天之精气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二)相关脏腑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变化(一)气机气机的概念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意义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二)气化气化的概念气化的形式四、人体之气的功能(一)推动作用(二)温煦作用(三)防御作用(四)固摄作用(五)中介作用五、人体之气的分类(一)元气生成与分布生理功能(二)宗气生成与分布生理功能(三)营气生成与分布生理功能(四)卫气生成与分布生理功能(五)脏腑之气(六)经络之气第三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二、血的生成(一)物质基础水谷之精肾精、髓(二)相关脏腑脾胃肾肝心肺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二)相关脏腑四、血的功能(一)濡养作用(二)化神作用第四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一)津液的生成(二)津液的输布(三)津液的排泄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二)充养血脉第五节神一、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二、人体之神的生成三、人体之神的功能(一)主宰生命活动(二)主宰精神活动(三)调节精气血津液(四)调节脏腑功能四、人体之神的分类(一)五神(二)情志(三)思维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二)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一)气对津液的作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二)津液对气的作用津能化气津能载气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精血同源精可化血血以养精(二)津血同源血可化津津能生血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一)精气相关(二)精神互用(三)神气互生第四章经络第一节概述一、经络的基本概念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一)经络概念的产生(二)经络学说体系的建立三、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脉(二)络脉第二节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的名称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一)走向规律(二)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足、手阴经在胸中交接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一)头面部的分布(二)躯干部的分布(三)四肢部的分布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五、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一)手太阴肺经(二)手阳明大肠经(三)足阳明胃经(四)足太阴脾经(五)手少阴心经(六)手太阳小肠经(七)足太阳膀胱经(八)足少阴肾经(九)手厥阴心包经(十)手少阳三焦经(十一)足少阳胆经(十二)足厥阴肝经第三节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名称二、奇经八脉的走向和分布特点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四、奇经八脉各自的生理功能(一)督脉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二)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三)冲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女子月经及生殖功能有关(四)带脉约束纵行诸经主司妇女带下(五)阴跷脉、阳跷脉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六)阴维脉、阳维脉【附】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一)督脉(二)任脉(三)冲脉(四)带脉(五)阴跷脉和阳跷脉(六)阴维脉和阳维脉第四节经别、经筋、皮部、别络一、十二经别(一)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二)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二、十二经筋(一)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特点(二)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三、十二皮部四、十五别络(一)十五别络的循行分布特点(二)十五别络的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加强人体前、后、侧面联系,统率其他络脉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一、经络的生理功能(一)沟通联系作用脏腑与体表的联系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之间的联系(二)运行气血作用(三)感应传导作用(四)调节功能平衡二、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机变化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二)指导疾病诊断循经诊断分经诊断(三)指导疾病治疗指导针灸推拿治疗指导药物治疗第五章体质第一节体质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一、体质的概念与特点(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二)体质的特点个体差异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后天可调性二、体质的构成要素与评价(一)体质的构成要素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二)体质的评价体质的评价指标理想体质的标志第二节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与形成因素一、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一)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二)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二、体质的形成因素(一)先天因素父母禀赋性别差异(二)后天因素年龄因素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第三节体质的分类一、体质的分类方法二、体质的基本分类及特征(一)阴阳平和质(二)偏阳质(三)偏阴质平和质(A型)气虚质(B型)阳虚质(C型)阴虚质(D型)痰湿质(E型)湿热质(F型)血瘀质(G型)气郁质(H型)特禀质(I型)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一、体质与养生二、体质与病因三、体质与病机(一)影响发病与证候倾向性(二)影响病机从化(三)影响疾病传变四、体质与辨证论治(一)辨体论治,因人制宜(二)辨体施药,权衡性味(三)辨体针灸,治法各异(四)辨体康复,善后调理第六章病因第一节外感病因一、六淫(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二)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邪二、疠气(一)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二)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第二节内伤病因一、七情内伤(一)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多发为情志病影响病情变化二、饮食失宜(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二)饮食不洁(三)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嗜酒成癖三、劳逸失度(一)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二)过逸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一、痰饮(一)痰饮的基本概念(二)痰饮的形成(三)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二、瘀血(一)瘀血的基本概念(二)瘀血的形成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津亏致瘀痰饮致瘀(三)瘀血的致病特点易于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三、结石(一)结石的基本概念(二)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三)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肝、胆、肾、膀胱等脏腑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第四节其他病因一、外伤(一)外力损伤(二)烧烫伤(三)冻伤(四)虫兽所伤二、诸虫(一)蛔虫(二)蛲虫(四)钩虫(五)血吸虫三、毒邪(一)毒邪的形成外来之毒内生之毒(二)毒邪的致病特点毒性暴戾,损脏伤形致病广泛,复杂多变顽固难愈,症状秽浊传染流行,病状特异四、药邪(一)药邪的形成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法不当(二)药邪的致病特点中毒加重病情,变生他疾五、医过(一)医过的形成言行不当处方草率诊治失误(二)医过的致病特点易致患者情志波动加重病情,变生他疾六、先天病因(一)胎弱第七章病机第一节发病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的作用正气与发病(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的基本概念邪气的作用邪气与发病(三)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决定发病与否决定证候类型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一)环境与发病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二)体质与发病影响发病倾向影响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影响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三)精神状态与发病三、发病类型(一)感邪即发(二)徐发(三)伏而后发(四)继发复发的基本特点复发的主要类型复发的诱因第二节基本病机一、邪正盛衰(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虚实病机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去正虚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二、阴阳失调(一)阴阳偏胜阳偏胜阴偏胜(二)阴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三)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四)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五)阴阳转化由阴转阳由阳转阴(六)阴阳亡失亡阳亡阴三、精气血的失常(一)精的失常精虚精的施泄失常(二)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三)血的失常血虚血行失常(四)精气血关系失调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气与血关系的失调四、津液失常(一)津液不足(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第三节内生五邪一、风气内动(一)肝阳化风(二)热极生风(三)阴虚风动(四)血虚生风二、寒从中生三、湿浊内生四、津伤化燥五、火热内生(一)阳盛化火(二)邪郁化火(三)五志过极化火(四)阴虚火旺第四节疾病传变一、疾病传变的形式(一)病位传变表里传变外感热病传变内伤病传变(二)病性转化寒热转化虚实转化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一)环境因素(二)生活因素(三)体质因素(四)病邪因素(五)诊治因素第八章养生与防治原则第一节养生一、养生的概念与衰老机制(一)养生的基本概念(二)衰老的概念及机制天年衰老二、养生的基本原则(一)顺应自然(二)形神共养(三)保精护肾(四)调养脾胃第二节治未病一、未病先防(一)扶助机体正气顺应自然调畅情志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锻炼身体(二)防止病邪侵害避其邪气药物预防二、既病防变(一)早期诊治(二)防止传变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三、愈后防复第三节治则一、正治与反治(一)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二)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二、治标与治本(一)缓则治本(二)急则治标(三)标本兼治三、扶正与祛邪(一)扶正祛邪的概念(二)扶正祛邪的运用单独运用同时运用先后运用四、调整阴阳(一)损其有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二)补其不足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双补回阳救阴五、调和脏腑(一)顺应脏腑生理特性(二)调和脏腑阴阳气血(三)调和脏腑相互关系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调和脏腑根据脏腑相合关系调理六、调理精气血津液(一)调精补精固精疏精(二)调气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陷宜升气逆宜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三)调血血虚则补血瘀则行血寒则温血热则凉出血则止(四)调津液滋养津液祛除水湿痰饮(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调理气与血的关系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调理气与精的关系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七、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二)因地制宜(三)因人制宜年龄性别体质。
中医内科学主编的参考书目
中医内科学主编的参考书目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前沿且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涉及人体健康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中医内科学相关的参考书目,供您参考:
1. 《中医内科学》(第3版),主编:薛博瑜、吴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孙广仁。
3. 《中医诊断学》,主编:李灿东。
4. 《中药学》,主编:钟赣生。
5. 《方剂学》,主编:李冀。
6. 《针灸学》,主编:王华。
7. 《内经选读》(新世纪第4版),主编:翟双庆、黎敬波,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8. 《伤寒论选读》(新世纪第4版),主编:王庆国,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9. 《金匮要略》(新世纪第4版),主编:范永升,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 《温病学》(新世纪第4版),主编:马健,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此外,还有一本《中医内科学》,主编是张伯礼和吴勉华,ISBN 为9787513234825,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全国中
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介绍了中医内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常见内科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每所院校开设的中医内科学课程可能会有不同的参考书目。
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联系相关院校或教师,或查看学校官方网站上的课程要求。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医学基础课程实验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适用专业: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医用化学》等后续课程:《中医诊断》《方剂学》《中医内科》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临床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的的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原则等,是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本专业所必须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专业思想。
(二)课程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⑴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阴阳和五行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基本内容;经络的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体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病因的概念及各种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病机;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⑵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和生理联系;奇恒之府及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神与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精气血精液的相互关系;十二正经的分布、走向、交接与气血流注;体质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疾病的病程演变;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
⑶了解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中医学的养生和康复原则。
2.能力培养目标⑴能正确运用中医精气、阴阳、五行、藏象、体质等学说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⑵应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
⑶初步具备对常见典型病证进行辩证论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具备对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⑴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热爱中医事业、献身中医事业的远大理想。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书籍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书籍《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书籍》一、中医养生与中医学1、《中医养生传奇》(张英、邵华林)本书介绍了中国的中医养生历史,从商代到现代,从先秦到清朝,以及古典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养生文化。
2、《中医入门》(李仁和、郭宗保)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医学发展史、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的实践方法、中药常用药物及其炮制方法、常见中医疾病诊治原则等。
3、《中医学》(王玉清)本书从中医学的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剖析了中医学的内涵和外延,介绍了中医学的局部知识,如针灸学、拔罐学、按摩学、方剂学等。
4、《中医药学》(郭忠岭)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医药学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实践到物质,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为从业者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深入的视野。
二、中医诊断1、《中医诊断学》(李春木)本书介绍了中医诊断的理论体系及其具体方法,包括以症状为主的“观察”、“闻言”、“询问”、“切实”等方法,以及以“局部”为主的中医外诊观察、脉诊、舌诊等方法。
2、《中医临床诊断学》(邓家德)本书介绍了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的比较,并结合中医和西医实践,详细介绍了中医临床诊断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中医针灸诊断,探讨了中医诊断的科学性和现代性,为医患提供一个完整正确的医疗模式。
3、《中医学诊断学》(张旭)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医诊断理论的基础内容,指出了诊断方法的规律性,并分别介绍了舌诊、脉诊和腹部检查等诊断方法,以及西医病历等方法,为医生及学习者提供有关中医诊断理论及其实践方法的极好参考。
4、《中医针灸诊断学》(章英贤)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医针灸诊断的基础理论、诊断方法及具体步骤,特别介绍了传统针灸诊断所涉及的具体结构,以及病症确诊及治疗模式,为从事中医针灸工作提供了参考及借鉴。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基教研室参考书目
中基教研室参考书目书名主编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册数价格医部全录第一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1册 4.70医部全录第二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1册 3.20医部全录第三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1册 3.00医部全录第四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1册 6.80医部全录第五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2月第1版1册 6.30医部全录第六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1册7.10医部全录第七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1册7.60医部全录第八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1月第1版1册 3.10医部全录第九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1月第1版1册 3.20医部全录第十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2月第1版1册 6.20医部全录第十一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1册 4.70医部全录第十二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10月第1版1册 2.90实用中医词典范朱文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1册16.70医古文常用字字典王森学苑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1册9.00中医人物词典李经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1册10.00抗衰老方剂词典江克明许士凯钱磊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1册 5.50医述清。
程杏轩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1册 4.90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1册13.50名中医治病绝招卢祥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第1版1册30.00珍本医书集成(第一册医经类)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1册 4.40素问识、灵枢识、素问绍识、难经疏注日本。
丹波元简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1册 4.7家庭卫生顾问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家庭卫生顾问>>编委会北京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1册10.80黄帝内经临证指要刘炳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1册26.00中医历代医论精选(医论) 王新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1册38.20 中医历代医论精选(医话) 王新华、潘秋翔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1册50.60中医历代医论精选(医案) 王新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1册49.10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方立方等齐鲁书社1980年11月第1版1册3.40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一) 辛冠洁等齐鲁书社1982年8月第1版1册2.40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二) 方立方等齐鲁书社1982年8月第1版1册2.30中国秘方全书周洪范科学技术献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1册13.00中国通史(第二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49年9月第1版1册 2.50中国通史(第三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第1版1册 2.00中国通史(第四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第1版1册 1.80中国通史(第六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1册 2.00宋明理学史(上卷)侯外庐等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1册 2.90宋明理学史(下卷)侯外庐等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2册 6.60离散数学左孝凌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1册7.00中国鬼信仰张劲松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11月第1版1册 3.90新药特药手册朱景申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1册11.80 古文观止新编(下)钱伯城上海古籍出版社15.35中国康复学郭子光等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2册 4.90中国康复学郭子光等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1册 6.25吕氏春秋校释(上、下)陈奇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2册28.50实用中医肝病学洪嘉禾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1册 4.70《黄帝内经。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七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七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中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可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读书,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涵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医药学对该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课外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住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生存能力以及意识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述说疑点,既认知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员的要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基本概念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准许。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哲学思想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性。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述。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针灸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经方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三)现代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分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会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芳胺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本原理课程的主要中医学内容【课时与方法】总课时6 主要特点4 其他2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文本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打印版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手
外
足
阳表上 左 侧腰 背胸六心三
背
腑肺
阳
经
手
肝足
内胸
五
阴内下右
腰腹
脾三
侧腹
脏
肾阴
经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2020-3-16
第三节 藏象 四、肝
1.生理功能: 1)主疏泄: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肝主疏泄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 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020-3-16
第三节 藏象 四、肝
1.生理功能: 1)主疏泄: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A主血.B主脉
心气
血脉
全身
第三节 藏象
一、心
1.生理功能
1)主血脉:
C. 脉管 通畅
心气 A.
充沛
血液 充盈 B.
2020-3-16
血脉
第三节 藏象
一、心
1.生理功能
2)藏神:
神
广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藏神 —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 阳。” 2.阴阳的互根互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证候与病机的关系; 证候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证候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就单个症状而言,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 个别、孤立的现象。 症状与体征相对来说, 症状是指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 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腰酸、烦躁易怒等) ;体征是指能被检查 到的异常客观征象(如肿块、舌象、脉象等) 。 2.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 1)区别 就病与证而言,两者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是病的重点是全过程, 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所以证比病更具体、 更具有可操作性。 症与证两者的区别 在于现象与本质的不同(症仅仅是疾病的现象,而证能反映疾病的本质) ,所以 证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而孤立的症一般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 不能作 为治疗的依据。 ( 2)联系 症、证、病三者的联系,类似由点所构成的纵横交错关系:症是病和证的基 本要素(即“点”),病、证、症三者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上。病和证都由 症所构成。 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 反映疾病某一阶段 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 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 便是疾病的全过 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3.辨证与论治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 1)辨证(即辨识证候) ,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 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 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和辨病势等四个方面,即 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 2)论治(即论证治疗) ,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选择适 当的治疗手段(或措施) ,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论治过程的步骤,一般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等方面。 ( 3)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目的和对辨证正确与否的 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是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因而是指 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 1)同病异治 : 含义;举例。 ( 2)异病同治 : 含义;举例。 ( 3)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以下是几本常见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1. 《中医基础理论》:由教育部中医药司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
2.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与方法》: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主编的教材,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特点和难点,提供了学习指导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医基础理论与操作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结合中医临床实践,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关系,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4. 《中医基础理论与实践》: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
教材,通过系统地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并结合
典型的中医临床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这些教材均可通过图书馆、书店或在线购买渠道获得。
学
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学习,
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版本和著作。
此外,还可
以参考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以便加深对中医基础理
论的理解和掌握。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参考书目1、《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2、《二十二子》.缩印清代浙江书局汇刻本3、《国语》.左丘明4、《黄帝内经素问》5、《黄帝内经灵枢》6、《难经》7、《伤寒论》.东汉·张机8、《金匮要略》.东汉·张机9、《肘后备急方》.晋·葛洪.10、《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11、《千金要方》.唐·孙思邈12、《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13、《圣济总录》.宋·赵信敕编14、《济生方》.宋·严用和1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16、《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17、《扁鹊心书》.宋·窦材18、《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刘完素19、《儒门事亲》.金·张从正20、《脾胃论》.元·李杲21、《格致余论》.元·朱震亨22、《医学正传》.明·虞抟23、《慎斋遗书.》明·周之干24、《图书编》.明·章潢25、《医学入门》.明·李梴26、《薛氏医案》.明·薛己27、《证治准绳》.明·王肯堂28、《类经》.明·张介宾29、《景岳全书》明·张介宾30、《医贯》明·赵献可31、《理虚元鉴》明·汪绮石32、《寿世保元》明·龚廷贤33、《医旨绪余》明·孙一奎34、《温疫论》明·吴有性35、《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36、《医门法律》清·喻昌37、《寓意草》清·喻昌38、《张氏医通》清·张璐39、《证治汇补》清·李用粹40、《锦囊秘录》清·冯兆张41、《临证指南医案》清·叶桂42、《温热论》清·叶桂43、《温病条辨》清·吴瑭45、《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46、《医学正传》清·高士宗47、《医碥》清·何梦瑶48、《杂病源流犀烛》清·沈金鳌49、《医林改错》清·王清任50、《类证治裁》清·林佩琴51、《吴医汇讲》清·唐大烈辑52、《医醇賸义》清·费伯雄53、《医原》清·石寿棠54、《读医随笔》清·周学海55、《血证论》清·唐宗海56、《中医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57、《医学求是》清·吴达58、《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59、《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辑60、印会河.五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61、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教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2、吴敦序.六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年6月63、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64、孙广仁.七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8月65、童瑶主编.规划教材与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6、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7、孙广仁主编.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8、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9、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0、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272、孙广仁,迟华基,韩成仁等.中医基础理论研讨(硕士研究生试用教材).山东中医药大学内部教材,199773、金志甲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74、王新华执笔.南京中医学院内部教材《中医基础理论》,198675、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76、雷顺群主编.《内经》多学科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7、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78、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80、张登本.《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1、周学胜编著.中医基础理论图标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第2版82、汤希孟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精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
中医基础理论(全)
绪论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医学模式。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主张“火热论“,属寒凉派;李东垣,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属补土派;张从正,主张“治病先以驱邪为要”,属攻邪派;朱丹溪,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属滋阴派。
4.中医四大经典丛书: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神农本草经》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病及证的区别)6.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病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这叫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叫做“异病同治”;它们的判断依据是“证”的异同。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精气学说1.精及气的基本概念:精及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动力源泉。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运动是精气的基本属性;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特征: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注:色脉相符其病顺,反之,得克之脉则死,得生之脉则生。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⑴五行的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根据相生规律可确定“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法,一般认为,疾病按相生规律转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反之,病情较重;根据相克规律可确定“抑强”及“扶弱”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参考书目
1、《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
2、《二十二子》.缩印清代浙江书局汇刻本
3、《国语》.左丘明
4、《黄帝内经素问》
5、《黄帝内经灵枢》
6、《难经》
7、《伤寒论》.东汉·张机
8、《金匮要略》.东汉·张机
9、《肘后备急方》.晋·葛洪.
10、《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
11、《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12、《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
13、《圣济总录》.宋·赵信敕编
14、《济生方》.宋·严用和
1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
16、《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
17、《扁鹊心书》.宋·窦材
18、《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刘完素
19、《儒门事亲》.金·张从正
20、《脾胃论》.元·李杲
21、《格致余论》.元·朱震亨
22、《医学正传》.明·虞抟
23、《慎斋遗书.》明·周之干
24、《图书编》.明·章潢
25、《医学入门》.明·李梴
26、《薛氏医案》.明·薛己
27、《证治准绳》.明·王肯堂
28、《类经》.明·张介宾
29、《景岳全书》明·张介宾
30、《医贯》明·赵献可
31、《理虚元鉴》明·汪绮石
32、《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33、《医旨绪余》明·孙一奎
34、《温疫论》明·吴有性
35、《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36、《医门法律》清·喻昌
37、《寓意草》清·喻昌
38、《张氏医通》清·张璐
39、《证治汇补》清·李用粹
40、《锦囊秘录》清·冯兆张
41、《临证指南医案》清·叶桂
42、《温热论》清·叶桂
43、《温病条辨》清·吴瑭
45、《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
46、《医学正传》清·高士宗
47、《医碥》清·何梦瑶
48、《杂病源流犀烛》清·沈金鳌
49、《医林改错》清·王清任
50、《类证治裁》清·林佩琴
51、《吴医汇讲》清·唐大烈辑
52、《医醇賸义》清·费伯雄
53、《医原》清·石寿棠
54、《读医随笔》清·周学海
55、《血证论》清·唐宗海
56、《中医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
57、《医学求是》清·吴达
58、《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59、《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辑
60、印会河.五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
61、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教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62、吴敦序.六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年6月
63、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
64、孙广仁.七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8月
65、童瑶主编.规划教材与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1999
66、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67、孙广仁主编.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68、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2001
69、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70、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71、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2
72、孙广仁,迟华基,韩成仁等.中医基础理论研讨(硕士研究生试用教材).
山东中医药大学内部教材,1997
73、金志甲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
74、王新华执笔.南京中医学院内部教材《中医基础理论》,1986
75、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
76、雷顺群主编.《内经》多学科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77、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78、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80、张登本.《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81、周学胜编著.中医基础理论图标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第2版
82、汤希孟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精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