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0例临床分析

可 发生 胆 红 素脑 病 , 致 神 经 系 统 后 遗 症 的发 生 或 死 其 中宫 内窘 迫 和 产 时 窒 息 4 导 1例 (2 8 ) 早 产 1 6 .% , 6例
2 .% , 1.% , 亡 。早 期诊 断 , 确 干 预 治疗 , 减少 胆 红 素脑 病 的发 (46 )母亲合并 妊高症 7例 (09 )头颅 血肿 6例 正 可
I o L 早产儿 >25I o L 均 以 间接 胆 红 素升 高 为 道差 异很 大 。  ̄ l , m/ 5  ̄ l , m / 主 。③ 血 清 胆 红 素 每 天 上 升 >8 mo L 5I l 。④ 黄 疸 持 3 2 1 围产 因素  ̄ / ..
续时 间长 , 过 2~ 超 4周 , 或进行 性加 重 。
( . % ) 73 。
新 生儿 高胆 红 素血症 是 新 生儿 科 常见
7 )250~ 0 1 (6 0 ) >400g1 例 病 , % , 0 400g14例 7 .% , 0 1 其发 生率 高达 5 % 一5 % , 我 国居 新 生 儿 常见 病 0 5 在 前 3位 。 国外 报 道 高胆 红 素 血 症 发 病 率 占新 生 儿 住 院 。我院 同期住 院新 生儿 27例 , 8 高胆 红 素血 全组 病例 均符合 《 用新生 儿科 学》 实 第 病 例首位 J
床提供早诊断早治疗的依据。方法 对 10例住 院的新 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患J,, 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5 Ll床 a  ̄ 新 生儿高胆 红素血症的病 因以围产 因素为主 , 3 3 , 占4 .% 葡萄糖 一 6磷 酸脱氢酶( 6 D) G一 P 缺乏 占 1. % , B 8 0 A O溶血病 占 1 .% , 5 3 感
生 。我科 2 0 0 7年 3月 至 2 0 0 8年 1月 共 收 治 新 生 儿 高 ( . % )颅 内出血 4例 ( . % ) 剖宫 产 6 ( 6 0 ) 98 , 62 , 9例 4 .% ; 胆红 素血症 患儿 1 0例 , 5 现将 临床 资料分 析如 下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1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1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1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为其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我院于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1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

结果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溶血因素。

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加强围生期保健、早期干预、治疗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更为多见。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可为生理性亦可为病理性,病理性临床表现各异,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故及时寻找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儿科2009年12月~2011年10月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18例,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达到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参见《实用新生儿学》[1],男71例(60.2%),女47例(39.8%);早产儿63例(53.4%),足月儿41例(34.7%),过期产儿14例(11.9%);顺产71例(60.2%),剖宫产47例(39.8%);<7天84例(71.2%),>7天34例(28.8%);入院时体重:<2.5kg 34例(28.8%),>2.5kg 84例(71.2%);血清总胆红素220-256μmol/L22例(18.6%),血清总胆红素>256μmol/L96例(81.4%),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者85例(70.0%),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者0例,直胆、间胆均明显增高者33例(28.0%)。

1.2 病因分析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主要原因围产因素62例(52.5%),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窒息儿。

第2位原因是感染因素共32例(27.1%)包括新生儿脐炎13例,肺炎11例,皮肤感染5例,新生儿败血症3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产生的原因。

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新生儿23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

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感染的共有115例,围产因素有42例,早产因素29例,母乳因素25例,溶血因素16例,代谢性疾病11例;87例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72~342μmol/L范围内,其中,感染因素41例,非感染因素46例;对所有患儿进行输注白蛋白、光照治疗、丙球治疗等,227例患儿治愈,11例患儿未治愈出院。

结论:感染是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新生儿的管理,尽早查找病因并进行诊治。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征【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足月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21μmol/L即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机率较高。

新生儿机体的胆红素浓度增大,肠肝循环较活跃,而小儿机体摄取、转运、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较弱,因此,新生儿容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305~342μmol/L,则新生儿会出现智力低下、牙釉质发育不全、眼球运动障碍、手足徐动症、听觉障碍等症状,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患儿死亡。

现对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新生儿238例进行研究,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新生儿238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新生儿首次出现黄疸,年龄0~28天,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21μmol/L,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56μmol/L,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每天上升幅度超过85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26μmol/L。

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16例,年龄0~28d,平均年龄(17.62±10.17)天,体重1800g~4620g,平均体重(2879±423.56)g,胎龄37~41周,平均胎龄(38.56±0.23)周。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0例临床分析

因 素 仍居 首 位 , 在 非感 染性 黄疸 中, 母 乳 因素 及 早 产 因素 均 增 加 。但 因 患 黄 疸 的
儿 黄疸 患儿 3 0 0例 , 男 1 8 2例 , 女 1 1 8例 , 男女 比例 1 . 5: 1 , 足月儿 1 8 6例 , 早 产 儿 1 0 6例 , 过期儿 8例 , 年龄 1~2 8天 , 平 均
断标准 ( 研究 组 ) ; 3 2例 符 合 生 理 性 黄 疽 诊 断标 准 ( 对照组 ) 。 诊 断标 准 : 新 生 儿 生 理 性 黄 疸 诊 断 标 准: 出 生 后 2~3天 出 现 黄 疸 , 4~6天 达
Abs t r ac t The p ur p o s e o f t hi s s t u d y wa s t o i nv e s t i g a t e t he r e l a t e d c a u s e d s o f n e o n a t al h y pe r bi l i r ub i ne mi a .Me t h o d s: R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z i ng t he r e l a t e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h y p e r bi l — i r u bi ne mi a wi t h 30 0 c a s e s .Re s u l t s: Of t he s e 30 0 c a s e s, t he r e we r e 1 3 0 c a s e s o f i n f e c t i o n f a c t o r s. 65 p e r i n a t a l f a c t o r s . 40 b r e a s t mi l k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病例二报告
患儿情况
患儿,女,出生5天,出生体重3.0kg,母孕期无 异常,无家族遗传病史。
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TBIL)358.5μmol/L,直接胆红 素(DBIL)18.9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 339.6μmol/L。
临床表现
患儿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伴有肝脾肿大,大 便颜色变浅。
指导
为孕妇和家属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如定期复查、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等,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展。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围生期因素、感染、母乳性黄疸等因素有关。 换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不同治疗方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VS
合理饮食
保持合理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以 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
新生儿保健
早期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高胆红素血症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 。
科学喂养
提倡科学喂养,鼓励母乳喂养,并注意喂奶的量和频率,以避免因喂养不当 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健康教育
知识普及
向孕妇和家属普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知识,包括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 方案等,帮助他们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03
诊断与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
血清胆红素浓度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5μmol/L(15mg/dl)可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
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比例
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正常值为0.3-0.6,如比例升高则提示有肝胆系统疾病或溶血性疾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病因分析与研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病因分析与研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病因分析与研究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其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产科的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的原因以及防治的原则与对策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有感染因素、围产因素、母乳黄疸、新生儿溶血及其他方面的因素等。

结论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比较复杂,应该及时地寻找具体的病因,加强对其进行预防以及进行早期的治疗,尤为重要,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以及致残率的比较关键的因素。

标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大约有六成正常足月儿与八成早产儿会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实际的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约有70%~80%的胆红素来自衰老的红细胞降解而产生的血红蛋白[1]。

在新生儿时期,加上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受到破坏增多,肝酶活性受到抑制,肠肝循环增加,使胆红素的生成增加而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

本研究主要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产科的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产科的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72例,女性患儿56例;足月儿为62例,早产儿为46例,过期产儿为20例;发病日龄在1周之内的患儿为76例,超过1周的患儿为52例;入院体重<2 kg的患儿为57例,≥2 kg 的患儿为71例。

本组患儿诊断均按照《实用新生儿学》中所提出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1.2?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1)在新生儿出生之后的24 h出现黄疸症状,胆红素的浓度超过102μmol/L;(2)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220.6μmol/L,对于早产儿而言,血清胆红素的浓度超过255μmol/L。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临床分析
刘春枝;马超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2(021)012
【摘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由于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而
出现皮肤、巩膜等黄染,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手足徐动症、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由于引起高胆的病因较为复杂,故明确病因,及时诊治,对防治高胆红素血症,降低核黄疸发生率极为重要。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现就其临床诊治作一探讨,以期能进行科学防治,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总页数】3页(P107-109)
【作者】刘春枝;马超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学院附属
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17
【相关文献】
1.1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2.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疗效观察
3.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
例疗效观察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病因分析与研究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病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李胜玲;赵文燕;鲁惠玲;安春艳;刘萍【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年(卷),期】2007(22)17【摘要】目的:分析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年龄、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及其它因素。

应用蓝光照射是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光疗前胆红素平均值为(18.65±5.39)mg/dl、平均照射(4.83±2.57)天后降为(11.92±7.63)mg/dl。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产因素为主(32.0%),其次是母乳性黄疸(27.3%)、感染因素(26.0%)。

至今为止,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结合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辅以中西药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2345-2346)【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作者】李胜玲;赵文燕;鲁惠玲;安春艳;刘萍【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护理学院;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宁夏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相关文献】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心肌酶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附46例临床分析)[J], 张建华;杨成胜;梁鹏2.NBNA检测13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胆红素脑病的临床分析 [J], 宋建辉;刘丽旭;杨于嘉3.高胆红素血症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8例临床分析 [J], 范爱华;黄绪春4.新生儿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7例临床分析 [J], 李容文5.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应用效果及总胆红素水平分析 [J], 孙惠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红素血症论文: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分析

胆红素血症论文: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分析

胆红素血症论文: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分析[关键词] 新生儿; 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因素复杂,如不及时寻找病因,尽早治疗,可引起小儿神经系统损坏。

现对我院2010年5月至10月收治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下称高胆)97例进行发病因素分析。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① 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102umol/l,②生后72小时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05umol/l,早产儿>256umol/l,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特点1。

符合上述标准者诊断高胆。

1.2 一般资料本组97例中,男54例,女43例。

早产儿4例,足月儿92例,过期产儿1例。

底体重儿3例,正常体重儿90例,巨大儿4例。

自然分娩41例,剖宫产52例,产钳助产娩出4例。

黄疸出现时间最早6小时,最晚13天。

1.3 发病因素围产因素42例(占43.30%),其中,母亲产前用大量催产素20例,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3例,脐绕颈7例,胎盘钙化2例,早产4例,头颅血肿4例,热卡摄入不足2例,围产因素中有30例为剖宫产;溶血因素23例(占23.71%)均为abo溶血;母乳性黄疸20例(占20.26%);感染因素12例(占12.37%),其中脓疱疹5例,脐炎4例,口腔炎3例。

1.4 发病时间将出现黄疸时间分为生后<1天、1-6天、>6天三个阶段。

围产因素中,生后<1天、1-6天、>6天出现黄疸时间分别占0、100%(42/42)、0;溶血因素中出现黄疸的时间分别占65%(15/23)、35%(8/23)、0;母乳性黄疸中出现黄疸的时间分别占0、42%(5/12)、58%(7/12)。

1.5 黄疸程度按胆红素205-256umol/l、256-342umol/l、>342umol/分为轻、中、重三度。

围产因素中轻度占57%(24/42)、中度占43%(18/42)、重度0;感染因素中轻度占58%(7/12)、中度占42%(5/12)、重度0;溶血因素中轻度占9%(2/23)、中度占74%(17/23)、重度17%(4/23);母乳性黄疸中轻度占50%(10/20)、中度占40%(8/20)、重度占10%(2/20).溶血因素与母乳性黄疸胆红素程度相比,轻度与中重度比较有显著差异(x2=9.07p<0.01)2 讨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由多种发病因素引起,本组资料显示以围产因素占首位(43.30%),与罗丽茹等报道相近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临床分析
免疫球 蛋 白, 用法 为 l k ,于 2 h内静 脉滴 入 ,连用 3天 g g / 4 ⑦ 中药 茵栀黄 口服液 ,0 3 l次 ,3次/日。连用 5日。18 . m/ 2
红素脑病引起死亡 或 出现永 久性神 经 系统后 遗症 ,如手 足
徐 动症 、智力障碍 、听力 障碍 等 ,常 导致 严重 后果 。 由于 引起 高胆的病 因较 为复 杂 ,故 明确病 因 ,及 时诊 治 ,对 防
治疗取得 良好效果 ,国外有 报道 对光疗 疗效 差者 加用一 次
直努力 的方 向。国 内不 少资 料报道 以黄疸 为 主诉 人 院者 占同期住 院新 生儿 的首位 ,可高 达 3 5 % ,而部分 重症 0~ 0
患儿常于住 院时已发 生胆红 素脑病 而失 去治疗 的时机。在

些发达 国家 由于对 高危儿 进行 了预 防性 治疗 ,虽 本症 已
特 点 ,大 约 有 5 % 的足 月 儿 和 8 % 的 早 产 儿 可 出 现 肉 眼 可 0 0 见的黄疸 。一 般血 清胆 红素 浓度 足 月儿 不 超过 25x o L 0I l m /
同时在住 院期 间发生新生儿黄疸 。18例新 生儿 均符合高胆 2 红素血症 的诊断标准 。18例 中,男 8 2 5例 ,女 4 3例 ,年龄 12 / h~2 d 8 。血 清 总 胆 红 素 2 4~2 6x o L 2例 ( 0 5 t l ,5 m/ 占 4 .% ) 一37 L3 O 6 ; 0 / 9例 ( 3 . % ) ~ 4 p o L 1 占 0 5 ; 3 2 . l 4例 m /
病的发生 ,减少不 必要 的 医疗 资 源浪费 ,是 国 内外 医学 界

计 A O血型不合约 占出生数 1 % ,有 临床症状 者 3 ,我 B 5 % 国统计 A O血型不合 妊娠 占总出生数的 2 . % ,其 中2 % B 77 0 发病 ,有临床症状者 5 ,虽然 发病率 远较 R % h血 型不合 为 高 ,但过去认 为本病病 情较 轻 ,危害性 不 大 ,未 引起足 够 重视 。本组 5例 A O溶血 病例均使 用丙 种球蛋 白 (V G) B IQ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作者:游森水曾靖平来源:《中外医疗》2020年第27期[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兒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该院患者中选方便取2019年3—9月24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并根据病因拟定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分析患儿患病的原因和患儿的治疗情况,比较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

结果 247例患者中,患儿的病因有母体因素205例,占比83.00%,其中母体感染导致的75例,母体妊娠高血压疾病导致的55例,母体妊娠糖尿病导致的75例;患儿因素导致的40例,占比16.19%,其中新生儿感染导致患病的15例,新生儿ABO溶血导致的10例,新生儿头颅血肿导致的10例,新生儿g6pd缺乏导致的5例。

未查明病因2例,占比0.81%。

患儿治疗后显效175例,有效70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9.19%。

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184.3±34.5)μmol/L低于治疗前(345.3±4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80,P[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722;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9(c)-0037-03[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tiology and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Methods A total of 247 children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19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from the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 etiology of children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was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e etiology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thods.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children's illness and the children's treatment, and compare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Results Among the 247 patients, 205 cases were caused by maternal factors,accounting for 83.00%. Among them, 75 cases were caused by maternal infection, 55 cases werecaused by maternal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 and 75 cases were caused by maternal gestational diabetes. Pediatric factors of 40 cases, accounting for 16.19%, including 15 cases of neonatal infections, 10 cases of neonatal ABO hemolysis, 10 cases of neonatal head hematoma, and 5 cases of neonatal g6pd deficiency. The cause was not identified in 2 cases, accounting for 0.81%. After treatment, 175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70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9.19%.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184.3±34.5)μmol/L of the child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 reatment (345.3±45.7)μmol/L,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44.180, P[Key words] Neonates; Hyperbilirubinemia; Etiological analysis; Therapeutic effect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多发于新生儿的疾病,又名新生儿黄疸[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0例临床分析

新 生 儿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1 0例 临床 分析 2
河 南 省 鄢 陵 县 人 民 医 院 (6 2 0 王 桂 军 4 10 )
高胆 红 素 血症 是新 生 儿期 最 常 见 的症 状 之 一 ,可 由 不 同病 因引 起 , 重者 可 发 展 为 胆 红 素 脑 病 , 至 危及 严 甚 生命 或 因为 中枢神 经 系统 损 害而 致残 。现笔 者 对 1 9 — 95 20 0 0年收 治 的新 生儿 高 胆红 素 血症 1 0例进 行 分析 , 2 为
汇 贯通 。穴 位注 射选 用 的 丹 参 、 香具 有 活 血 化瘀 、醒 麝 脑开 窍 及 改 善 脑 部 循 环 ,健 脑 益 智 之 功 效 L 。维 生 素 3 J
显著性差异(2 .3 P .5 。 ) =4 9 , <00 ) C
3 讨 论
B 、 生 素 B2 营养神 经 , 以相应 穴 位 注射 ,可 以起 。维 。能 施
维普资讯

2 4 ・ 经 验 交 流 2 8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2 0 0 2年 第 l 卷 第 2 期 l 月 号 1 2 1
( 3 7 % ) 有效 1 1 .9 , 7例 ( 8 6 %) 5 .2 ,无效 8例( 7 5 %) 2 .9 , 总有 效 率 为 7 . 1 。经 统 计 学 分 析 ,两 组 总 有 效 率 有 24 %
分 娩史 4 8例 。
mg ( g d ,尼 可刹 米 1 0mg ( g d ,两 者 联 合 使 用 , /k ・) 0 /k ・)
分 3次 口服 , 用 5 2 。③ 血浆 或 白蛋 白 : 0例患 儿 连 ~1 d 6 先后 输 1 ~4次血 浆或 白蛋 白 , 浆每 次 2 ~3 血 5 0mL,白 蛋 白 1 / g 1次 / 。 k, g d ④对 症 处理 , 正水 电解 质 酸碱 平 纠 衡 。 组 病 例 未 采 用 换 血 疗 法 。 果 黄 疸 消 退 时 间 为 本 结 4 8d 平 均 退黄 时 间 8d 痊 愈 9 ~1 , 。 6例 ( 0 , 转 1 8 %) 好 2 例 (0 ) 死 亡 1 1% , 2例 (0 。 1 %)

新生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的诊疗分析

新生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的诊疗分析
2 结 果
新 生儿 黄疸 分 为 生 理 性 和 病 理性 , 其 发 病 的原 因很 多 , 且是 新 生儿期 最 常见 的表 现之 一 . 但 生理 性
【 临床 研 究 】
新 生 儿 非 结 合 胆 红 素 增 高 的 诊 疗 分 析
杨莲兰
( 贵州省天柱县人民医院 . 贵州 天柱 5 5 6 6 0 0 )
【 摘要 】 目的: 分析新生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的诊疗结果, 从而防止及降低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率。方 法 : 选择新生儿, 根据皮肤黄
染 出现时 间、 进展情况 、 母婴血型 、 结合血 清胆红素结果进行诊断并作综合 治疗。 结 果 : 新 生儿 黄疸病例 约为 3 2 6 例, 其 中以非结合 胆红素增
高为主患儿 1 8 2例, 足月儿 1 4 8 例, 早产儿 3 4 例, 年龄为 1 ~ 2 7 d 。经及时治疗后 均能好转 , 未有核黄疸发生 。结 论 : 新生J L q k 结合胆红素增 高
治疗 , 避免 出现 高 胆 红素 脑 病 即核 黄 疸 导 致 预 后 不
良, 并 可有 不 同程度 的后 遗症 。
m o L / L, 且 均 以未 结 合 胆 红 素 增 高 为 主 ; 有 8例 患 儿 血色 素为 9 5~1 2 0 g / L , 母婴 A B O血 型不 合 , 虽 不 排 除新 生儿 溶血 病 , 但 我 院未能作 溶 血各 项检查 。
稍差 , 均 未 出现尖 叫 、 嗜睡 、 抽搐 等神 经 系统 的表 现 。 5 5 . 8 %, 说 明以未 结 合 胆 红 素 增 高 为 主 的 新 生 儿 黄
体查 : 患 儿 主要有 不 同程 度 的皮 肤 、 巩膜 黄 染 , 心 肺 疸 发生 率很 高 , 根 据其 临床 表现 , 结 合血 清 总 胆红 素 无 阳性 体征 , 腹稍隆 , 触软 , 肝脾无肿大 , 肠 呜 音存 。 增高 、 且 以未 结合 胆红 素增 高为 主 等为 依据 , 在我 们 神 经系 统无 阳性 体征 。 1 . 3 实验室检查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为 2 5 5~ 3 8 5 I x m o L / L 。 早 产 儿 血 清 总胆 红 素 为 2 6 5 —4 2 5 基 层 医院作 临 床诊 断也 不 难 。但 需 进 行 早 诊 断 、 早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活性的临床研究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活性的临床研究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活性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活性检测对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意义。

方法12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儿进行心肌酶活性、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测定;同期1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肌酶谱相关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检测。

结果研究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CK-MB、LDH、CK、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789、15.6393、11.6074、12.1411,P<0.05)。

经过对症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K-MB、LDH、CK、AST、IBIL水平分别为(17.4±14.2)U/L、(423.1±197.2)U/L、(123.1±110.7)U/L、(35.3±19.5)U/L、(47.5±44.7)μmol/L,均较治疗前的(43.2±18.7)U/L、(1211.1±541.6)U/L、(315.3±190.3)U/L、(71.3±30.4)U/L、(289.6±82.4)μmol/L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366、14.9763、9.5634、10.9191、28.2907,P<0.05)。

结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有明显的心肌受损情况,心肌酶水平会明显升高,且黄疸越严重,患儿的心肌酶水平越高。

关键词心肌酶活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床意义【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 of myocardial enzyme activity in neonates with 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 Methods A total of 120 neonates with 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 as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symptomatic treatment,and the activities of myocardial enzymes and serum indirect bilirubin (IBIL)level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ncurrent 120 health neonates as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etection of myocardial enzymes related indexes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creatine kinase (CK)].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myocardial enzymes related indexes (CK-MB,LDH,CK and AST)levels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4.2789,15.6393,11.6074,12.1411,P<0.05).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research group had CK-MB,LDH,CK,AST and IBIL levels respectively as (17.4±14.2)U/L,(423.1±197.2)U/L,(123.1±110.7)U/L,(35.3±19.5)U/L and (47.5±44.7)μmol/L,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43.2±18.7)U/L,(1211.1±541.6)U/L,(315.3±190.3)U/L,(71.3±30.4)U/L,(289.6±82.4)μmol/Lbefore treatment,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2.0366,14.9763,9.5634,10.9191,28.2907,P<0.05). Conclusion There was obvious myocardial damage in children with 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and their level of myocardial enzymes increases obviously. The more severe the jaundice is,the higher the myocardial enzyme level is.【Key words】Myocardial enzyme activity;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Neonates;Clinical significance高未結合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主要因喂养延迟、肠道闭锁、营养不良使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胆红素转变成未结合胆红素,血清中IBIL水平明显升高导致肝胆损伤、循环紊乱,引起黄疸。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25例病因分析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25例病因分析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25例病因分析
韩正风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7(000)005
【摘要】对125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分析,其中感染所致47例(37.5%),母乳性黄疸37例(29.6%),围产因素22例(17.5),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出现早,胆红素下降快,病程短;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晚,胆红素下降慢,病程长。

【总页数】1页(P268)
【作者】韩正风
【作者单位】宁夏自治区医院儿科;宁夏自治区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70.2
【相关文献】
1.120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J], 李柳青;韦敏敏;熊文虹
2.基层医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20例病因分析 [J], 顾君晖;杨立春;石飞;王秀忠;马文兰
3.56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与治疗体会 [J], 张言春;靳建华;李桂芳
4.166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J], 李烈坚
5.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79例临床病因分析及防治 [J], 唐仕芳; 朱洪春; 李华强; 史源; 赵锦宁; 胡章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探讨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探讨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探讨
初建芳[1];王崇华[2];于凌翔[3];韩林[4]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胆症)是新生儿最常见病症之一。

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并各有其临床特点。

我院自1990年1月~1997年6月共收治高胆症135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23%,现将资料完整的125例高胆症新生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总页数】1页(P265-265)
【作者】初建芳[1];王崇华[2];于凌翔[3];韩林[4]
【作者单位】[1]青岛市市立医院;[2]青岛市市立医院
266011;[3]266011;[4]26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
【相关文献】
1.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征探讨 [J], 赵湘萍;李庆麟
2.新生儿气胸病因及诊治临床探讨 [J], 孔少云;戴玉腾;李晓春;杨勇;刘迎庆;胡方启
3.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探讨 [J], 熊振宇
4.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及病因探讨 [J], 黄秋萍
5.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79例临床病因分析及防治 [J], 唐仕芳; 朱洪春; 李华强; 史源; 赵锦宁; 胡章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分析余明杰【期刊名称】《广州医药》【年(卷),期】2001(032)001【摘要】@@正常新生儿早期可出现生理性黄疸,此时若伴有其他可使黄疸加重的疾病或致病因素则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下称高胆).其中部分发病原因不明[1],但因其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而为临床医师所重视.本文收集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胆新生儿,分析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诊断标准: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胆红素浓度>102.6 μmol/L,生后72小时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 μmol/L,早产儿>256.5 μmol/L,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rn1.2 一般资料:从1994年1月~2000年1月收集以高胆诊断入院的新生儿(除去母婴不合因素溶血病外)共126例,其中男92例,女34例,男女之比为2.7∶1;足月儿102例,早产儿24例,胎龄35~37周11例,<35周13例;黄疸出现的最早时间为20 h,平均黄疸出现时间4.1天,最迟5天;胆红素值为220.6~642 μmol/L(x为243μmol/L).【总页数】2页(P48-49)【作者】余明杰【作者单位】广东省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分析 [J], 张建勤2.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分析 [J], 张建勤3.综合疗法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分析 [J], 李琛4.211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临床分析 [J], 林晓波;曾纪斌;李伟中5.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6例临床观察 [J], 农志飞;王丹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19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19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19例临床分析
任仪荪;吴明昌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6(006)002
【摘要】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19例临床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儿童医院(100045)任仪荪,吴明昌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容易误认为生理性黄疸,一旦延误发生核黄疸,可终身致残。

识别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病因,及早诊治,预防核黄疸是产科、儿科共...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任仪荪;吴明昌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7
【相关文献】
1."回春生、西沙必利、思密达"佐治新生儿高未结合型胆红素疗效观察 [J], 叶季萍;李廷俊
2.新生儿未结合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J], 李晓萍
3.未结合胆红素直接测定法研究孕妇各项肝功能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关系 [J],
周镇光;李红星;林秋里
4.新生儿未结合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J], 李晓萍
5.回春生、西沙必利、思密达联合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型胆红素血症疗效分析 [J], 叶季萍;李廷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f u t r h e r i mp r o v e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n e o n a t a l u n c o n j u g a t e d h y p e r b i l i r u b i n e m i a .
p h o t o t h e r a p y , t h e r e w e r e 5 c a s e s o f i n c r e a s e d s t a r t l e ( 5 / 1 1 9 ) , 2 c a s e s o f d i a r r h e a ( 2 / 1 1 9 ) , 2 c a s e s o f s k i n r a s h ( 2 / 1 1 9 ) . C o n ・
C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1 2 5 c a s e s i n n e o n a t a l u n c o n j u g a t e d h y p e r b i l i r u b i n e mi a
C HEN F e n g- z h a n
Me t h o d s T h e me t h o d , e f f e c t a n d a d v e r s e e f f e c t o f 1 2 5 c a s e s w i t h n e o n a t a l u n c o n j u g a t e d h y p e r b i l i r u b i n e mi a i n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2 t o Ma y 2 0 1 3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 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t o t a l s e r u m b i l i r u b i n( S T B ) b e t w e e n b e f o r e p h o .
2 0 1 3 年 1 0 月 第 2 O 卷 第 2 9 期
・医护论坛 ・
1 2 5 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的临床分析
陈风展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 民医院儿科 , 江苏泰州 2 2 5 5 9 9
[ } 商 要】目的 进一步做好新生儿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防治。 方法 对 2 0 1 2 年1 月~ 2 0 1 3 年5 月住院的新生儿
疹2 例( 2 / 1 1 9 ) 。 结 论 光 疗 为主 的综 合 治疗 是 快 速 降低 未结 合胆 红 素 的有效 方 法 。
[ 关键词】 新 生儿 ;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 光疗 ; 综合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 7 2 2 . 1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3 ) 1 0 ( b ) 一 0 1 7 7 — 0 2
t o t h e r a p y a n d a te f r p h o t o t h e r a p y wa s c o mp a r e d u s i n g p a i r e d —s a mp l e s t t e s t . Re s u l t s Ye l l o wi n g o f t h e s k i n w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s u b s i d e d o r d i s a p p e a r e d a f t e r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r e a t me n t . T h e r e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b o u t S T B b e t we e n b e —
高未结合胆红素 症 1 2 5例的治疗方法 、 效果和不 良反应进行分析 , 采用配对 t 检验方法比较光疗前后血清总
胆红素 ( S T B ) 的变化。 结果 所有患儿经治疗皮肤黄染均明显 消退或消失。4 1 例光疗 1 2 h 、 8 例连续光疗 2 4 h 、 6 3 例2 次光疗 1 2 h 前后 S T 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疗后 出现惊跳增多 5例( 5 / 1 1 9 ) , 腹泻 2 例( 2 / 1 1 9 ) 、 皮
f o r e a n d a t f e r p h o t o t h e r a p y f o r 1 2 h o u r s i n 4 1 c a s e s , or f 2 4 h o u r s i n 8 c a s e s , a n d f o r t wi c e 1 2 h o u r s i n 6 3 c a s e s . Af t e r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a e d i a t r i c s ,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T a i z h o u Ci t y i n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Ta i z h o u 2 2 5 5 9 9 , C h i 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