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鱼类的性别与性别控制
养鱼时要注意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
养鱼时要注意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养鱼是一项受到很多人喜爱和追捧的养殖爱好,鱼类作为一种小型宠物和观赏生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乐趣。
但是,很多人在养鱼时并没有注意到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的重要性。
事实上,正确的性别比例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对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正确的性别比例对于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至关重要。
在鱼类中,通常雌性比雄性更具有繁殖能力。
如果我们在养鱼时只选取一种性别的鱼进行繁殖,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繁殖的困难甚至无法进行繁殖。
因此,在选择鱼类时,我们应该尽量保持雄性和雌性的一定比例,以确保繁殖的顺利进行。
另外,一些鱼类如鲈鱼、斑马鱼等,存在着社会性別(体型上既没有明显的外形差异,又无法通过内部观察判断性别),这些物种的雌雄比例也需非常注意。
其次,合理的群体结构对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也非常重要。
在自然环境中,鱼类通常是以群体的形式生活的,因为群体的存在可以提供种种优势,比如更好的资源获取、更强的适应力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养鱼时应该尽量模拟鱼类的自然群体结构。
群体结构的合理性取决于鱼的种类和群体大小,但是总体上来说,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可以提高鱼类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当群体内的鱼类数量过多时,鱼类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可能会导致食物短缺、疾病传播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养鱼时,应该根据鱼类的种类和其生活习性来确定适宜的群体大小,以确保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最后,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还与鱼类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
很多鱼类在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结构和行为规律。
比如,雌性鱼在繁殖期会形成一定的社会等级制度,这些等级制度对于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至关重要。
同时,群体中的鱼类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这些关系对于鱼类的行为和生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性别比例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对于鱼类的行为调控和生活习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养鱼时要注意鱼类的性别比例和群体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技术水产养殖一直是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方式之一,而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在水产养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鱼类的性别,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一、鱼类分性别的意义鱼类的性别决定了其生长速度、体型特征以及繁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在养殖业中,雄性鱼往往生长速度较快,体型较大,而雌性鱼则具有优良的繁殖能力。
通过科学地控制鱼类的性别,可以实现性别比例的均衡,提高养殖效益。
二、鱼类性别控制方法1. 温度控制法温度对鱼类的性别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鱼类性别和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控制孵化阶段的水温,可以实现鱼类性别的选择。
一般而言,较高的水温有利于雌性发育,而较低的水温则有利于雄性发育。
2. 药物激素法药物激素法是一种常用的鱼类性别控制方法。
通过给鱼类注射或摄入一定剂量的雌激素或雄激素,可以影响其性腺的发育,从而控制其性别分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
3. 基因编辑法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基因的操控可以实现鱼类性别的控制。
通过修改或引入特定的基因,可以实现鱼类性别的选择。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精确性,但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较大的投入。
三、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的应用1.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性别比例的调控,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例如,在对高价值的雄性鱼进行特定养殖时,可以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提高雄性比例,提高养殖效益。
2. 保护遗传资源对于濒危鱼类或具有重要遗传资源价值的鱼种,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帮助实现种群的保护和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性别控制,可以控制繁殖中的基因流失,保持遗传多样性。
3. 防止环境污染在水产养殖中,饲料的过剩和排泄物的积累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可以控制养殖密度和性别比例,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鱼类性腺发育与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
鱼类性腺发育与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最为复杂的一类,它们具有多样的性别表现形式,包括雌雄二性、单雌性和单雄性等。
在鱼类中,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的调控关系非常密切,在早期胚胎发育和后期亚成体生长中,多种因素会影响性腺发育和性别表现。
近年来,关于鱼类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将对其中一些研究进行讨论。
一、内分泌调控内分泌在调控鱼类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性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等。
其中,性激素是最为关键的内分泌因子之一。
在雄性鱼类中,睾酮是主要的性激素,能够促进精子形成和性腺发育。
在雌性鱼类中,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是主要的性激素,能够促进卵泡形成和卵巢发育。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分泌调控鱼类性别分化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参与内分泌调控的相关基因和受体数量众多,调控过程涉及到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
例如,雄激素能够与雄性受体结合,通过下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抗孕激素受体(LHRR)等基因的表达,促进睾丸的发育和雄性表型的形成。
而在鲤鱼中,调控雌性特征表现的因子则是雌激素,同时卵巢素和孕激素则起到拮抗作用,能够抑制雌性特征表现。
二、外界环境因素除了内部因素的调控外,外界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水温、光照、营养状态、水质等都能够影响鱼类性别表现。
例如,许多鱼类在固定的温度、季节和光照条件下,会呈现明显的性别分类。
另外,营养素的供应与性别表现同样密切相关,一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量摄入,都会影响鱼类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
比如,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雄性雏鱼生殖生长受到抑制,而营养过剩则会抑制性腺的发育,影响卵子和精子的质量。
三、基因调控除上述因素外,基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殖减数叉精子蛋白1 (Spo11) 是生殖细胞中产生 DNA 双股断裂的关键酶。
在一些鱼类中,如果缺少 Spo11 基因,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分离会出现问题,从而会影响性腺发育和性别表现。
养殖技术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方法
养殖技术中的鱼类性别控制方法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养殖鱼类已经成为全球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雌性和雄性之间的比例分布往往对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养殖效益,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鱼类性别控制方法。
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最常见和最古老的鱼类性别控制方法之一。
它主要基于对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鉴别。
例如,在某些鱼类的尾鳍或体色上有明显差异,科学家通过观察这些特征来判断鱼的性别。
另外,一些鱼类在性成熟时会产生一定的性征,如雄性在头部或身体上可能会长出明显的鳍或鳞片,科学家通过观察这些性征来确定鱼类的性别。
二、激素注射法激素注射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鱼类性别控制方法。
它主要基于激素对鱼类性腺发育的促进作用。
在激素注射法中,科学家们会根据鱼类的性别分别注射不同的激素。
通常来说,雄性鱼类会注射雌性激素,而雌性鱼类则会注射雄性激素。
这些激素能够促使鱼类性腺的发育,并改变其性别。
不过,激素注射法需要专业技术,并且较为费时费力。
三、遗传选择法遗传选择法是一种通过人工选择鱼类来实现性别控制的方法。
科学家们通过遗传学的研究,找到了一些与性别相关的遗传因子。
通过选择具有特定遗传因子的鱼类繁殖,可以实现对性别的控制。
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投入,只需要对繁殖鱼进行精细的筛选和管理,但由于遗传因子的复杂性,这种方法在实践中面临一定的挑战。
四、温度控制法温度控制法是一种通过对鱼类的环境温度进行控制来实现性别控制的方法。
由于鱼类的性别发育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科学家们通过调整鱼类孵化和生长的温度,来达到控制鱼类性别的目的。
例如,在某些温带鱼类中,较高的温度会促使鱼类发育为雌性,而较低的温度则会促使鱼类发育为雄性。
温度控制法简单易行,但需要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测。
综上所述,鱼类性别控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限制。
鱼类养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有效的鱼类性别控制方法被开发出来,为养殖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鱼类的性别决定
鱼类的性别决定性别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属性之一,而对于鱼类来说,性别决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生物学问题。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多样且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和生殖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鱼类性别决定的各种机制,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意义进行分析。
1. 遗传性别决定在大部分鱼类中,性别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这种遗传性别决定主要通过性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来实现。
在一些物种中,雄性和雌性鱼类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如在某些鱼类中,XX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而XY染色体的个体为雄性。
这类似于人类的性染色体决定方式,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例如,有些鱼类中,XY的个体变成雌性,而XX的个体变成雄性。
除了性染色体外,有些鱼类的性别决定也与其他染色体或基因相关。
例如,一些物种中,存在着多种染色体型,不同染色体型之间的个体性别表现出差异。
此外,还有一些物种中,个体的性别决定与其基因型有关。
这种情况下,同一性染色体组合的个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别。
2. 环境因素的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对鱼类性别决定起着重要作用。
某些鱼类的性别决定可以受到温度、光照周期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热带鱼类中,温度对性别决定起着重要作用。
高温会导致个体发展为雌性,而低温则会促使个体发展为雄性。
类似地,光照周期也可以影响某些鱼类的性别决定。
这些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激素水平和发育过程来实现性别决定。
在一些鱼类中,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个体的性别。
例如,在七星刀鱼中,雌性个体在高温下产卵,而低温则会促使雄性个体发育。
这种性别决定形式的存在使得鱼类的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 性别决定的生殖生物学意义鱼类的性别决定对于其繁殖和适应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不同性别的鱼类在不同的繁殖策略和生殖行为上存在差异。
例如,某些鱼类中的雄性个体会进行颜色变化或其他形式的繁殖行为来吸引雌性个体。
此外,一些鱼类还表现出性别的变态现象,即个体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男性特征,而在另一阶段则具有女性特征。
鲶鱼苗的生物学性别比例与性别控制技术
鲶鱼苗的生物学性别比例与性别控制技术鲶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鲶鱼的生物学性别比例与性别控制技术一直是养殖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鲶鱼苗的生物学性别比例以及目前已经应用的性别控制技术。
鲶鱼是雌雄异体动物,常见的品种包括黄鲶和青鲶。
一般情况下,鲶鱼的生物学性别比例是雌性比例高于雄性。
在养殖过程中,控制鲶鱼苗的性别比例对于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能够控制鲶鱼苗的性别比例,便能实现对于雄性或者雌性个体数量的调节,从而达到养殖成本的节约与生产效益的提高。
传统的鲶鱼控制性别的方式是通过光照强度和温度的调控。
在养殖过程中,通过调整光照强度和温度,可以影响鲶鱼苗的性别发育。
例如,在孵化鲶鱼卵的过程中,如果将卵置于25℃左右的温度下,并且提供强光照射,可以促进雌性的发育;相反,如果将卵置于28-30℃的温度下,并且提供弱光照射,可以促进雄性的发育。
这种方式需要的设备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其效果并不稳定。
一方面,光照和温度条件受到环境影响较大,难以保证稳定性;另一方面,鲶鱼苗的性别发育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无法保证100%的性别控制成功。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控制性别的技术应用到了鲶鱼的养殖中。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转基因技术。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将性别相关基因进行修饰,从而实现对于鲶鱼性别的控制。
具体的做法是在鲶鱼的卵胚期,通过嵌入特定的基因片段,使得雄性或者雌性相关的基因表达进行抑制,从而达到控制鲶鱼性别的目的。
这种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较高比例的性别控制。
除了转基因技术,还有一种受到关注的技术是性转变技术。
通过这种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将鲶鱼的性别进行转变。
一般来说,进行鲶鱼性转变的技术主要有荷尔蒙处理和遗传工程两种方式。
在荷尔蒙处理中,科学家们会给鱼体注射雄激素或者雌激素,从而实现性别转变。
而在遗传工程中,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鲶鱼的性别相关基因进行修饰,从而改变其性别。
水产动物遗传学罗非鱼性别控制研究及应用
水产动物遗传学罗非鱼性别控制研究及应用水产动物遗传学是研究水产动物遗传与遗传变异的科学,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重要的遗传改良手段。
在水产动物中,罗非鱼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了解罗非鱼的性别控制机制对于进行性别控制和性别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机制是XX/XY,即雌性为XX,雄性为XY。
在罗非鱼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性别控制模式:传统绝对性别控制和环境敏感性别控制。
传统绝对性别控制是指罗非鱼的性别完全由基因决定,与环境无关。
研究表明,Y染色体上的一个性别决定基因SDY是罗非鱼性别的主要决定因素。
它编码了一种性别决定蛋白,通过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来决定鱼的性别。
这种基于基因的性别决定机制具有稳定性高、遗传性强的特点,使得养殖者可以通过基因筛选和基因转导等手段,进行性别选择和性别控制,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环境敏感性别控制是指罗非鱼的性别决定不仅受基因的影响,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敏感性别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温度。
研究表明,温度可以通过影响SDY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罗非鱼的性别分化。
高温条件下,SDY基因表达量降低,导致雌性分化;低温条件下,SDY基因表达量增加,导致雄性分化。
因此,通过调节养殖水体温度,可以实现对罗非鱼性别的控制。
环境敏感性别控制具有灵活性强、操作简单的特点,对于养殖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利用基因筛选技术,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作为繁殖材料,加快罗非鱼的遗传改良进程。
通过筛选和配对,可以选择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适应广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提高后代的遗传水平。
其次,利用基因转导技术,实现罗非鱼性别控制。
通过将性别决定基因SDY导入罗非鱼胚胎,可以实现性别的选择和控制。
这种基因转导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在种质改良和繁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再次,利用温度调控技术,实现环境敏感性别控制。
通过调节水体温度,可以控制罗非鱼雌性和雄性的比例,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实现性别的选择和控制。
鱼类分子生物学中的性别决定机制
鱼类分子生物学中的性别决定机制鱼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在其生命早期就需要决定其性别。
与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不同,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更加灵活,可能受到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类分子生物学中的性别决定机制。
一、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发现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鱼类的性别是由哪些基因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的理解非常有限。
直到1972年,日本科学家Yasuo Nagahama和他的团队才首次发现了鲤鱼的性别决定基因。
这个基因被命名为sex-determining region Y(sry),是一个决定雄性性别的关键基因。
从此以后,人们开始运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不同种类的鱼类中探索其性别决定机制。
通过对不同种类鱼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人们发现鱼类性别决定基因形式多样,包括性染色体、单倍体基因、多倍体基因等。
二、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形式1. 性染色体性别决定许多鱼类的性别决定与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类似,是由XY或ZW性染色体控制的。
在这种情况下,X或Z染色体是性别决定基因,从而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例如,牛鱼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的性别决定非常类似,都是由XY性染色体控制。
雌鱼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鱼则有一个X和一个Y染色体。
2. 单倍体基因性别决定在一些鱼类中,性别决定基因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这类基因被称为性候选基因。
据统计,大多数这种鱼类的性别决定都与单倍体基因有关。
例如,日本鳞甲鲤就是一种由单倍体基因决定性别的鱼类。
日本鳞甲鲤的性别决定基因被命名为dmrt1,它能够控制个体的性别,并且还能控制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
3. 多倍体性别决定在鲈鱼等一些鱼类中,其性别决定机制被认为与多倍体基因有关。
这种性别决定形式在鱼类中比较罕见,但是它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够解释鱼类性别决定中的一些奇异现象。
例如,鲈鱼的性别决定是由多倍体基因 cyp19a1b 控制的。
“cyp19a1b”基因编码酵素 aromatase,能够将雄性鱼体内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鱼类的性别转换和性别控制
鱼类的性别转换和性别控制1. 鱼类的性别大多数硬骨鱼类,一生或者只具有精巢,或者只具有卵巢(雌雄异体)。
但对于某些鱼类来说,体内同时存在卵巢和精巢(雌雄同体)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而且有的种类还能自体受精。
目前发现的雌雄同体鱼类约有400种,根据其生活史中卵巢和精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进展情况,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①雄性先成熟雌雄同体(protandrous hermaproditism)在生活史中由雄性转为雌性。
在性腺的发育过程中,早期卵巢的发育受到抑制,而精巢发育较快,低龄鱼表现为雄性,只能排精,不能产卵。
随着年龄增大,精巢逐渐萎缩,卵巢逐渐发育成熟,表现为雌鱼。
鲷科(Sparidae)鱼类中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黄鳍鲷(Sparus latus)、金头鲷(Sparus auratus)等属于这一类型。
②雌性先成熟雌雄同体(Protogynous hermaphroditism)与第一种相反,生活史中由雌性转为雄性。
低龄鱼卵巢先成熟,表现为雌性。
随着年龄的增大,卵巢萎缩吸收,精巢发育成熟。
在海水鱼类中有石斑鱼类中的Epinephelus aeneus、巨石斑鱼(Epinephalus tauvina)、灰石斑鱼(Epinephalus guttatus)等;淡水鱼类中有黄鳝(Monopterus albus)等。
这些鱼类第一次性成熟时都是雌鱼,产过卵以后才逐渐变为雄鱼。
有些自然性转换的鱼类,并不同时具有雌雄两性生殖腺,隆头鱼科中的盔鱼(Coris julis)是先表现为雌性功能,然后才转换为雄性功能的雄鱼,但没有观察到它同时有卵巢和精巢。
盔鱼的性转换特点是雌性生殖细胞完全为雄性生殖细胞所代替。
在性转换开始时,先是卵母细胞的萎缩,然后才出现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是由分布在卵巢壁上的原生殖细胞分化出来的。
盔鱼的性细胞转换是在卵巢内部发生。
自然性逆转早期阶段的赤点石斑鱼性腺组织学切片埋植AI后赤点石斑鱼性腺组织结构的变化鱼类同时具有雌雄性腺,但并不同时成熟,不同的年龄表现为不同的性别,即在生活史中性别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性转换,也有人称为“性逆转”、“性位移”或“性邻接”。
鱼类性别决定的影响因素_田佳
鱼类性别决定的影响因素_田佳鱼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因为它们的性别决定的方式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等其他动物完全不同。
在鱼类中,性别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基因、温度等。
这篇文章将讨论鱼类性别决定的几个因素。
1. 环境鱼类在早期阶段的性别是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
许多鱼类会以卵巢为起点,经历一个未被定义的阶段直到成熟阶段,然后它们的性别才会确定下来。
这个过程取决于环境,包括温度、水质、养分等。
在一些鱼类中,如果卵巢没有被受精,那么它们就会发育成雄性器官;反之,如果卵巢被受精,那么它们就会发育成雌性器官。
2. 基因在一些鱼类中,性别是通过基因决定的,比如鲈鱼和鲱鱼。
这些鱼类有两种性染色体,雌性鱼类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性鱼类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这种性染色体的存在决定了鱼类的性别。
由于雄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它们有可能在遗传信息中携带一些潜在的疾病,如血友病。
另一方面,如果母鱼携带着性逆转的基因,那么这些基因可能会抑制卵巢的发育,导致母鱼变成雄性鱼类。
3. 温度有些鱼类的性别决定与温度有关。
在一些鱼类中,低温条件下容易出现雌性鱼,而高温条件下则更容易出现雄性鱼。
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度诱导性别决定。
在一些鱼类中,性别决定是被一个基因控制的,这个基因会受到体内温度的影响而表达不同的基因型。
在黑鲈鱼中,低温下的雌性鱼的基因型是ZZ,而高温下的雄性鱼则是ZW型。
总结来说,鱼类的性别决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基因、温度等。
在鱼类养殖中,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为生产提供参考。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雌雄异形与性别控制研究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雌雄异形与性别控制研究鱼类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渔业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养殖渔业工作中,了解鱼类的雌雄异形和性别控制研究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科学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鱼类的雌雄异形的形成原因以及性别控制的研究成果。
一、养殖鱼类的雌雄异形的形成原因养殖鱼类的雌雄异形是指雌性和雄性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差异。
雌雄异形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养殖鱼类的性别通常由遗传因素决定。
在一些鱼类中,性别是由染色体特定基因决定的。
例如,雌性通常具有XX染色体,而雄性则具有XY染色体。
这样的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机制被称为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而在一些其他鱼类中,性别可能受到多基因的影响。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于养殖鱼类的性别特征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水温、光照周期等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养殖鱼类的性别发育。
例如,在某些鱼类中,较高的水温会导致更多的雌性个体,而较低的水温则有利于雄性的生长。
3. 激素调控激素在雌雄性别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养殖鱼类的性激素,如雌激素和雄激素,可以调节生殖腺的发育和性别特征的形成。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激素处理试验,成功地实现了性别控制,以提高养殖效益。
二、性别控制研究成果为了实现养殖鱼类的性别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雌雄性别鉴定方法准确鉴定养殖鱼类的性别是性别控制的前提。
传统的性别鉴定方法包括解剖观察和性腺切片鉴定。
然而,这些方法都需要繁琐的操作和时间,不太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场。
近年来,基因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快速性别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 激素处理与性别控制激素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性别控制方法。
通过给养殖鱼类注射雌激素或雄激素,可以实现性别转变。
例如,在某些鱼类中,给雌性注射雄激素可以诱导其性别转变为雄性,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3. 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养殖鱼类的性别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控制鱼类性别的方法
控制鱼类性别的方法
摘要:控制鱼类性别是提高鱼产量一个有效方法。
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诱导鱼的性别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性激素分两种,睾丸分泌的为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为雌性激素。
鱼类的原始生殖上皮组织,同时具有决定向雌性发育和向雄性发育的髓质部的两个组成部分。
在雌性激素作用下皮质控制鱼类性别是提高鱼产量一个有效方法。
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诱导鱼的性别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性激素分两种,睾丸分泌的为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为雌性激素。
鱼类的原始生殖上皮组织,同时具有决定向雌性发育和向雄性发育的髓质部的两个组成部分。
在雌性激素作用下皮质部分化为卵巢,髓质部不发育而呈雌性具有产卵生殖功能;反之,在雄性激素作用下,鱼会变成雄性。
因此,在发展渔业生产过程中,若想增加雌性鲤鱼和鲫鱼等鱼类的数量,可采用雌性激素进行处理,即在鱼苗池中子鱼开始摄食时,将饲料中添入一定量的苯甲酸二醇,连续处理2个~3个月,雌性比例就可以达到95%左右。
同样,用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处理罗非鱼、黄鳝等鱼苗,可获得99%以上的雄性鱼。
经过处理后的鱼类因性别单一,密度固定,不仅生长快,而且成本低,一般可
增产30%左右。
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全雄
完善后的三系配套技术
全雄
XY<♂ YY<♂
雌激素 雌性化
XY< ♀> YY<♀>
通过后 代测试
刷 选
YY<♀>× YY<♂>
鉴定YY<♀>
正常XX< ♀>× YY<♂>
XY<
全雄♂>Fra bibliotek6 人工雌核发育技术
鱼类主要有3种性别决定模式:
染色体决定: 一对染色体<通常称为异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集中了绝大多数
与性别有关的基因. 多基因决定:
性别决定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胚胎的性别是染色体上雄性和 雌性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环境共同决定:
性别决定受遗传和环境因子双重控制.
染色体决定
性染色体系统
XX/XY
♀:XX
♂:XO 〔即雄性缺少 Y 染色 体
雄性决定后代的性别:从雄 性那里接受x染色体的后代为雌 性,而不接受性染色体的为雄性.
褶胸鱼<Sternoptyx diaphana>雌鱼具有 36 条染色 体,而雄鱼只有 35 条染色体.
ZO/ZZ 型
♀: ZO
♂:ZZ〔即雄性缺少 Y 染色体
雌性决定后代的性别:从雌性 那里接受Z染色体的为雄性,不接受 性染色体的为雌性.
其中,研究最多的环境因子是温度,即温度依赖性的性别决 定<temperature dependentsexdetermination,TSD>.
如高温<36℃>明显诱导奥尼罗非鱼雄性化,雄性率可达 98%;银汉鱼<Menidia peninsulae>中,高温诱导雄性化不 明显,但低温可明显诱导雌性化,在15 ℃时,其雌性率达85% .
浅谈鱼类的性别与性别控制
浅谈鱼类的性别与性别控制摘要鱼类的性别控制对于提高鱼类养殖效益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目前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此本文综述了鱼类性别的研究现状和性别控制的主要方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鱼类;性别;性别控制除病毒外, 几乎所有生物都有性别。
性别这一生命现象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它与有性生殖同时出现[]1。
鱼类性别控制对于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益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价值。
因为许多鱼类雌雄个体之间的经济性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生长率、个体大小等), 大多数鱼类性成熟后生长速度会减慢, 自然生殖活动还带来生长的停滞, 体组织可食部分减少。
因而选择具有最佳生长性能的性别进行单性养殖, 有利于提高养殖对象的生产量和经济价值。
另外,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 对阐明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等理论问题, 也是非常有用的[]2。
1鱼类的性别鱼类的性别与其它性状一样,是受基因控制的。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因此,研究鱼类的染色体及其核型,有时可以发现控制性别的异形染色体,从而可判出某种鱼类性染色体类型。
但是,在目前所分析的约2000种鱼类染色体核型中,大部分并没有发现性染色体。
就目前所知的某些鱼类的性染色体类型,有的种类为XY 型,有的为ZW型,有的为20型,有的甚至具有多条性染色性。
为什么在现存的鱼类中,有的具有性染色体,有的却没有性染色体呢?有的专家认为,实际上这些鱼都具有性染色体,只是运用现有的生物学技术还不能准确地鉴别出来而已。
现已证实,鱼类除性染色体以外,常染色体上也具有影响性别的基因。
例如,尼罗罗非鱼的性别就不只由一对染色体决定,还与常染色体有关。
日本学者Yamazaki认为,大部分没有性染色体的鱼类,其常染色体所具有的雄性或雌性异配性别基因不仅可以使后代雌雄性别出现1:1的比率,而且还可产生雌雄同体的现象。
另外,还有人利用Sou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证明了胡子鱿和斑马鱼基因组DNA均能与人的SRY(Sex一determin ingregiony)探针结合,表明了这两种鱼都存在SRY基因的同源序列。
鱼类性别发育和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
鱼类性别发育和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鱼类的性别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分子机制,包括性别决定基因、性别逆转、雌雄激素等多个方面。
这些分子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掌控着鱼类性别的发育和分化。
1. 性别决定基因性别决定基因是指在不同的物种中,控制性别发育的基因。
在哺乳动物中,这个基因是SRY基因,而在鱼类中,则不止一个性别决定基因。
例如,虹鳟鱼和斑马鱼中的性别决定基因是dmrt1和gdf6,而草鱼和鲫鱼中则是amh和CYP19a1a。
这些性别决定基因的作用是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来控制性别分化。
在虹鳟鱼和斑马鱼中,dmrt1和gdf6基因分别调节睾丸和卵巢的发育。
而在草鱼和鲫鱼中,amh和CYP19a1a基因则分别调节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
2. 性别逆转性别逆转是指在性别分化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一个本来应该是雌性的个体变为雄性或一个本来应该是雄性的个体变为雌性的现象。
在鱼类中,这个现象比较常见,例如泥鳅、鲤鱼和草鱼等品种都会出现性别逆转的情况。
性别逆转的原因是因为鱼类的性别分化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例如水温、光照、水质和饲料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到鱼类的性腺发育和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性别逆转。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与性别逆转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参与调节鱼类的性别发育过程,从而影响到性别逆转的发生。
3.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是影响鱼类性别分化的两种重要因素。
在鱼类中,雄性激素主要包括睾酮和11-酮雄酮,而雌性激素则主要包括雌二醇和17-酮雌酮。
这些激素可以通过直接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到鱼类的性别分化,从而控制睾丸和卵巢的发育。
例如,在梭子蟹鱼和东方草鱼中,睾酮和11-酮雄酮可以抑制卵巢的发育,从而促进雄性的发育。
而在鲤鱼中,雌激素则可以促进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从而使得鱼体变成雌性。
总之,鱼类性别发育和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其生物技术操控
2、染色体和基因表达
除了基因,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也是影响鱼类性别决定的重要因素。例如, 在某些鱼类中,性染色体数量异常可能导致性别决定异常。此外,环境因子如水 温、水质等也可以影响鱼类的性别决定。
1、基因沉默和基因激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鱼类性别决定进行 操控。例如,通过CRISPR-Cas9技术,可以对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进行敲除或 激活。这种技术在珍稀保护鱼类和渔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这种 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不可预测的副作用。
2、基因突变
通过基因突变技术,可以人为制造基因突变,进而影响鱼类的性别决定。例 如,在研究斑马鱼的性别决定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化学诱变剂处理受精卵,成 功诱导了“ gsdf”基因的突变。然而,这种技术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可能 对生物体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结论
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其生物技术操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深入了解这些现象有助于保护濒危鱼类、提高渔业生产效益以及为人类提供新的 生物技术手段。然而,这些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优化。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实现对鱼类性别决定 更为精确和安全地操控。
除了性染色体,基因表达也在鱼类性别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某 些基因在雄性或雌性鱼体内表达水平较高,提示它们在性别分化过程中具有关键 作用。了解这些基因及其功能有助于揭示鱼类性别决定的机制。
性别控制技术
1、温度控制
一些研究表明,水温可能影响鱼类的性别决定。在某些鱼类中,较高或较低 的水温可能导致雄性或雌性的优势增加。通过调节养殖水域的温度,养殖者可以 尝试控制鱼类的性别比例。然而,温度控性别的方法存在争议,尚需要更多研 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水产养殖在满足人类食物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动物的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性别控制技术、繁殖技术以及其对养殖业的影响。
读者将从中了解到水产养殖中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应用场景。
一、性别控制技术1.1 基因控制法基因控制法是一种通过调控动物基因来实现性别控制的技术。
研究表明,在某些鱼类和软体动物中,存在一些性别决定基因,如具有Y染色体的个体为雄性,而没 Y 染色体的则为雌性。
通过对养殖动物基因进行调控,科学家们可以实现选择性别的目的。
例如,在鳗鲡养殖中,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实现了男性鳗鲡的繁殖,从而促进了养殖效益的提高。
1.2 温度控制法温度控制法是通过调控养殖环境的温度来影响动物性别的技术。
不同的温度对养殖动物的性别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爬行动物中,卵的孵化温度可以决定幼体的性别。
适当调整温度可以实现性别的控制,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鳄鱼、龟类等的养殖中。
然而,温度控制法对于不同种类的养殖动物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繁殖技术2.1 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将雄性的精子与雌性的卵子结合从而实现繁殖的方法。
这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鱼类养殖中,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种间杂交,提高品种纯度和生长性能。
此外,人工授精技术还可以用于养殖动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遗传改良,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催熟技术催熟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控动物的生理状态来提高其繁殖能力的技术。
这种技术常用于增加养殖动物的繁殖频率和产仔量。
例如,在贝类养殖中,通过调控组织营养、养殖环境等因素,可以刺激贝类的繁殖行为,提高其繁殖效益。
催熟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的影响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的应用对水产养殖业带来了诸多好处。
219368782_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及其控制技术
只产生 1 种配子ꎬ 而雌鱼所携带染色体则为不同型ꎬ
会产生 2 种染色体配子ꎬ 如日本鳗鲡 ( Anguilla japon ̄
ica) ꎮ 然而ꎬ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ꎬ 仅有少部分鱼类性
染色体存在异型现象ꎬ 这可能是由于鱼类性别分化程
ꎮ 此外ꎬ 某些鱼类的雌性配子或性腺具有重要
向: 水产动物疾病与免疫ꎮ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 20 2023ꎬ Vol 43ꎬ No 11
农业与技术 ※水产科学
※水产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23ꎬ Vol 43ꎬ No 11 11 9
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及其控制技术
苏玉凤 韩卓然
(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ꎬ 天津 300384)
表现出 TSD 特征 [5] ꎮ 同时ꎬ TSD 也被认为存在于哈奇
氏牙汉 鱼 ( Odontesthes hatcheri) 中ꎬ 该 物 种 可 以 用
提高养殖环境温度来培育单一雄性种群
[6]
ꎮ
莫桑比 克 罗 非 鱼 (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和 荷 那
生长特性 [14] ꎮ
此外ꎬ 在温度决定期间ꎬ 尽管许多鱼类中都存在
性染色体ꎬ 但环境温度的改变也可使性别发生逆转ꎬ
如在尼罗罗非鱼分化的关键时期ꎬ 当养殖水体温度高
2 1 种间杂交控制性别
某些鱼类的性别控制和孤雌生殖可以通过种间杂
于 32℃时ꎬ 可显著提高种群雄性比率[19] ꎮ 此外ꎬ Shigeho
等通过高温处理改变了尼罗罗非鱼性腺中雌性性别分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鱼类的性别控制和繁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掌握性别控制和繁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果,增加产量。
本文将探讨鱼类的性别控制方法及其对繁殖技术的影响。
一、性别控制方法1. 温度控制法温度控制法是一种常用的性别控制方法。
通过控制孵化时的温度,可以影响鱼苗的性别比例。
科学家发现,大部分鱼类的性别是由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雌性鱼和雄性鱼的比例会有所变化。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调节孵化温度来控制鱼类的性别比例。
2. 药物控制法药物控制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性别控制方法。
通过给鱼类投喂特定的药物,可以干预其性别发育。
目前,已经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控制鱼类的性别发育,如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投喂雄性激素可以促使鱼类发育为雄性,而投喂雌性激素则可以促使鱼类发育为雌性。
3. 基因控制法基因控制法是最新的性别控制方法之一。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调整鱼类的性别基因,从而实现性别控制。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控制鱼类的性别,避免了其他方法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二、性别控制对繁殖技术的影响1. 增加孵化效率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以控制鱼类的性别比例,提高雌性或雄性鱼的数量,从而在繁殖过程中提高受精率和受精卵的产量。
这对于繁殖高价值的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2. 减少同性交配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同性交配会导致繁殖效果的下降。
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以避免同性交配的发生,提高繁殖效果。
同时,合理安排雌雄鱼的配对,可以增加亲鱼之间的亲缘关系,提高繁殖的成功率。
3. 优化种群结构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帮助养殖者优化种群结构。
通过有效控制雄性和雌性鱼的数量,可以实现种群密度的控制,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通过性别控制技术,还可以选择出理想的优良品系,提高鱼类的遗传质量。
总结:水产养殖中的鱼类性别控制与繁殖技术是保障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鱼类的性别与性别控制摘要鱼类的性别控制对于提高鱼类养殖效益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目前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此本文综述了鱼类性别的研究现状和性别控制的主要方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鱼类;性别;性别控制除病毒外, 几乎所有生物都有性别。
性别这一生命现象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它与有性生殖同时出现[]1。
鱼类性别控制对于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益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价值。
因为许多鱼类雌雄个体之间的经济性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生长率、个体大小等), 大多数鱼类性成熟后生长速度会减慢, 自然生殖活动还带来生长的停滞, 体组织可食部分减少。
因而选择具有最佳生长性能的性别进行单性养殖, 有利于提高养殖对象的生产量和经济价值。
另外, 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 对阐明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等理论问题, 也是非常有用的[]2。
1鱼类的性别鱼类的性别与其它性状一样,是受基因控制的。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因此,研究鱼类的染色体及其核型,有时可以发现控制性别的异形染色体,从而可判出某种鱼类性染色体类型。
但是,在目前所分析的约2000种鱼类染色体核型中,大部分并没有发现性染色体。
就目前所知的某些鱼类的性染色体类型,有的种类为XY 型,有的为ZW型,有的为20型,有的甚至具有多条性染色性。
为什么在现存的鱼类中,有的具有性染色体,有的却没有性染色体呢?有的专家认为,实际上这些鱼都具有性染色体,只是运用现有的生物学技术还不能准确地鉴别出来而已。
现已证实,鱼类除性染色体以外,常染色体上也具有影响性别的基因。
例如,尼罗罗非鱼的性别就不只由一对染色体决定,还与常染色体有关。
日本学者Yamazaki认为,大部分没有性染色体的鱼类,其常染色体所具有的雄性或雌性异配性别基因不仅可以使后代雌雄性别出现1:1的比率,而且还可产生雌雄同体的现象。
另外,还有人利用Sou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证明了胡子鱿和斑马鱼基因组DNA均能与人的SRY(Sex一determin ingregiony)探针结合,表明了这两种鱼都存在SRY基因的同源序列。
而研究也表明,SRY基因就是攀丸决定因子(TDF)。
哺乳动物的该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存在这个基因,胚胎的性腺发育成擎丸,进一步分化发育成雄性;不存在这个基因,胚胎进一步分化发育成雌性。
虽然胡子姑和斑马鱼DNA能与人的SRY探针杂交,但是却没有发现与性别有关的特异杂交带,即无性别特异性。
因此,可以说,SRY基因的进化是相当保守的。
同时也表明,鱼类性别分化处于初始阶段,受到多基因的影响,而这些基因是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某些鱼类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表型具有可塑性,性激素对鱼类的性别决定是有显著影响的,已有报道表明,在某些鱼类发育过程中,性分化即将开始之前连续投喂性激素可以控制鱼类的性别。
至于性激素的作用机理,可能是这些激素与细胞内受体相结合,然后转运到细胞核内,激素直接作用于DNA上,调节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表型[]3。
2 鱼类性别控制的主要方法2. 1种间杂交1960年, Hickling用莫桑比克罗非鱼(Tilapiamossambica)为母本与父本霍诺鲁姆罗非鱼(T. hornorum)杂交, 结果得到100%雄性后代[]4。
后来Pruginin等( 1965)对各种罗非鱼进行了种间杂交, 结果也同样获得了全雄鱼或雄性比例极高的杂种一代[]5。
近年来, 国内外一直有人在从事罗非鱼种间杂交产生全雄鱼的研究, 目前约有10多个可得到全雄或雄性鱼占优势的杂交组合, 其中尼罗罗非鱼(T. nilotica)♀×奥利亚罗非鱼鱼(T. aurea)♂和莫桑比克罗非鱼♀×霍诺鲁姆罗非鱼♂这两个组合最具有实践意义, 已在美国、以色列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应用于生产。
我国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于1983年从美国引进奥利亚罗非鱼, 以进行种间杂交生产全雄鱼。
例如王楚松等( 1989)用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交配获得的尼罗鱼, 雄性占94. 63%~97. 87%[]6。
另外, 杂交也可以产生不育鱼, 尤其是属间杂交。
鲑鳟鱼类的杂交试验是做得最多最有成效的, 如Suzuki等(1971,1972)[]7。
我国许多学者在鲤科鱼类的属间做过不少工作, 发现双亲间核型愈相近, 杂交愈能成功, 且杂交的亲和性还与亲本物种间的基因组大小密切相关[][]89。
2. 2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对雌核发育鱼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发现滇池高背鲫(昝瑞光等,1982)、黑龙江银鲫(蒋一圭等,1983)、河南淇河鲫(孙兴旺, 1986)、广东缩骨鲫(俞豪祥等, 1987)、贵州普安鲫(俞豪祥等,1992)、江西彭泽1011。
鲫(杨兴祺,1992)等均进行雌核发育[][]所谓人工诱导雌核发育, 就是用Y射线或紫外线照射精子, 使精子遗传失活, 然后与成熟卵受精, 但精子只起激活卵子的作用, 而不参与发育。
卵子的发育完全是在雌核的控制下进行的。
因此, 诱导雌核发育的结果, 就雌性配子同型的鱼1213。
类来说, 子代全部是雌性, 这为控制鱼类性别开辟了新的途径[][]2. 3 人工诱导三倍体三倍体鱼类最大特点是它的不育性( sterility),即性腺不发育。
这样使用于发育的能量全部用于身体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系数,从而增加产量[]14。
此外, 三倍体鱼类对控制种群过度繁殖,延长鱼类寿命以及提高鱼类质量也有作用。
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生物学(种间杂交), 物理学和化学等三种方法,其中最常用而效果又较好的是物理方法, 即温度休克和静水压处理。
迄今为止,虽然已获得了20多种鱼类的三倍体,但离实际上的应用仍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从目前所进行的实验来看,有三倍体出现频率低、仔幼鱼存活率差和结31516。
果不稳定等问题存在,一时还难以达到商品化生产的规模[][][]2. 4 人工控制发育温度在温度对剑尾鱼性逆转影响的实验中,当温度从12℃上升到25℃时,性逆转率逐渐下降,直至零;当从25℃上升到35℃时,性逆转率逐渐上升,一直到上限温度死亡为止[]17。
而在温度对江黄颡鱼性分化影响的实验中,性分化的关键时期在10~30日龄之间。
在此期间内对仔、稚鱼进行温度处理对其性分化有明显影响。
在(30±0.5)℃水温培育下幼鱼的雄性率最高,达到(83.3±0.7)%。
可在更高的温度即(34±0.5)℃水温下培育幼鱼,则雌性鱼明显增多,雄性率却降低,只有(26.4±0.4)%[]18,在其他鱼类中也有大量的温度影响性别的报道,性染色体为XY 的鲶鱼(Ictalurus unctuatus),在其性别决定的关键时期(热敏期), 高温使群体趋向雌性;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nerka)在温度升高时群体发育也趋向雌性。
海鲈鱼(Dicentra-rchuslabrax)在25℃正常温度孵化其性比偏向雄性,而在性腺发育易变期,15℃低温孵化内产生全雄群体。
牙鲆在升温及降温时, 其雌性个体比例减少,中间温度时种群比为1︰1[]19。
3鱼类性别控制发展前景鱼类的性别控制对于鱼类增养殖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单位水体产量,提高群体的生长率,控制繁殖速度,延长有效生长期,提高水产品质量。
所以性别控制将具有深远的研究前景。
但是,目前关于鱼类性别控制研究只停留在初始阶段,仅仅局限于性别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并且控制技术也很不完善,效率不高, 尤其是鱼类的性别鉴定还缺乏简洁经济的检测方法。
而涉及其细胞学、生理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等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少而又少, 因此关于鱼类的性别控制诸类问题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生物科技知识网[ Z]. 2008.[ 2] 钱国英. 鱼类的性别控制[ J]. 浙江万里学院党报1999, 12( 4): 11-15.[ 3] 赵守城,王民艳. 鱼类的性别决定及性别控制[ J]. 河北渔业, 1997, ( 5): 8-9.[ 4] Hichling C. F. The Malacca Tilapia hybrids[ J]. Genet. , 1960. 57: 1-10.[ 5] Pruginin Y., and E. S. Kanylt Mono-sex culture of Tillapia throughhybridization[ J]. S. R. T. C. Symposium onFish Farming, Nairob, i pp1965, 1-3.[ 6] 王楚松等.奥尼鱼杂种优势的研究[ J].淡水渔业, 1989( 6): 14-15. [ 7] Suzuk.i R. et a.l bul.l Freshwater Fish[ J]. Res. lab. 1972, 21: 117-138.[ 8] 李传武,吴维新. 鲤和草鱼杂交中雄核发育子代的研究[ J]. 水产学报, 1990, 14( 2): 153-156.[ 9] 桂建芳,梁绍昌, 朱蓝菲,等. 鱼类远缘杂交正反杂交种胚胎发育差异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J]. 动物学研究, 1990, 14( 2): 171-177.[ 10] 杜长斌.我国鱼类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J].水产学杂志, 2000, 13( 1): 74-79[ 11] 刘国良,赵俊, 陈湘麟.鱼类雄核发育的研究进展[ J].水产养殖, 2002(6): 39-43.[ 12] 吴清江等.鲤鱼人工雌核发育及其作为建立近交新途径的研究[ J].遗传学报, 1981, 8( 1): 50-55.[ 13] 吴清江.全雌鲤的培育及其养殖效果[ J].水利渔业, 1990( 3): 21-23.[ 14] 赵云辉,赵兴文. 鱼类的性别与性别控制[ J]. 天津水产,2009(4):13-19[ 15] 搂允东. 鱼类育种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196-201. [ 16] 郝汉舟,杨桂军, 谢从新.鱼类性别人工控制[ J].水产科学, 2004, 23( 7): 42-44.[ 17] 李长有.温度对剑尾鱼性逆转的影响[ 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1, 1: 70-72.[ 18] 程晓春,林丹军, 尤永隆.温度对江黄颡鱼性分化的影响[ J].劳动学研究, 2007, 28( 1): 73-80.[ 19] 王念民,孙大江, 曲秋芝等. 温度对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的影响[ J]. 水产学杂志, 2007, 20( 2):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