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传统文化与安身立命演示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命的可贵性
• 生命是短暂的。
• 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 生命是脆弱的。
• 生命是无价的。
.
生命的唯一性
• 每一个人的生命皆源于父母基因 的混合与重组。在人类的生殖细 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内包 含着3至5万个不同的基因,卵 子与精子结合的过程中,数万个 基因在重组,绝无重复,绝无相 同。即便是同卵双生,因其后天 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一样, 所以,也显示出独特性。
.
• 几乎每个西方国家知识分子的代表都是以描写人 的痛苦而著称,或者其研究对象是痛苦,或者本 人就是悲观和痛苦的代表。到了二十世纪,更是 出现荒诞派等等对人生和世界彻底怀疑的作品。
• 尼采、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舍斯托夫、契诃夫、柴可夫斯基、罗 曼· 罗兰、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卡夫卡、佛洛 伊德、荣格、萨特、加缪、米歇尔… …福柯、 福克纳、弗吉尼亚· 伍尔夫、罗曼· 罗兰、茨威格、 贝克特。这些与痛苦打交道的名单可以打印一长 串。
• 可见,每个人的此在生命都是唯 一的,并无更多的所谓生命,这 包含有二层意思:
一是指“我”的生命与“他”的 生命不同,故而是唯一的。 二是每个人的此在生命只有一次, 不会有第二次,更不会有多次。 生命是在一维的时间之流中延续 的,它一去便永远不会再返回了。
.
生命的神圣性
•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生命演化 的漫长历史,从广义的视野来 看,地球生命是约37亿年演化 的结果。我们必须跃出个我生 命的范围,去想象一下那从无 机物到有机物演化的漫长年代, 那从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 的艰难历程;特别是,从灵长 类动物到人类诞生的曲折困顿。 • 人类应该知晓:人之生命是宇 宙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天地 之“精华”,因此,人们必须 对生命抱敬畏之心。
• 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 个儒道佛三位一体的 精神结构,这个精神 结构的特征是自给自 足。 • 儒道佛三位一体,用 世、用生、用死都具 备了,这就使得中国 人有一个富有弹性的 安身立命之地。
.
• 总之,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个儒道佛三位一体 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中国人 啊,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 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他无论 如何都能找到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基地。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二、传统文化安顿人生的作用
• 文化就是人类所 创造的一切物质 文明、精神文明 的总和。 • 文化本身是为人 类生命过程提供 解释系统,帮助 他们对付生存困 境的一种努力。
.
• 20世纪是人类文明突飞 猛进的世纪,科技经济 在这个时代得到了非常 快的发展,可是20世纪 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 灾难。
.
“礼”成为现代人适当约束自己言行的一条标准
• 儒家认为“礼”起源于调节人的欲望,礼 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孔子 强调“克己复礼”的重要性,要求人们适 当的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欲望合乎 于“礼”的规范。“礼”主要表现为人的 尊重态度及自制行为方式。
• 通过“礼”,一方面使自己遵守一定的文 化规范,与他人保持和谐,与社会保持一 致;另一方面,使自己在“礼”的践行中 “明礼知耻”、修身养性。 .
•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 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 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 八风吹不动。苏东坡诗云:稽首天 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禅师批了“放屁”两 个字。苏东坡不禁无名火起,于是 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禅师呵呵大 笑说: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 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
• 中国这样一个儒道佛三位一体 的结构,就是一个人生的锦囊 袋。中国人往往在年轻的时候 是一个儒家,很能进取的;到 了中年就开始慢慢有一些道家 的苗头了;到老年的时候,儒 道佛走到一起。 • 中国的文人画,表现的主题都 是入世当中的出世。最典型的 是荷花,荷花它很入世,入在 哪里?入在满塘淤泥当中,但 它开出的花是什么?是非常洁 白的,它有“出污泥而不染” 的品质。 • 所以,中国文化的主题就是在 入世当中达到一种出世的境界。
•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 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 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 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 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 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 着一个新的危机。
.
•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 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 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 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 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 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 慧。” • 应该说,这不是一般的人、 不是一批人文学者发出的 倡议,而是一群20世纪最 杰出的科学家发起的倡议, 代表着20世纪人类的最高 智慧。
• 当今之世,人类有能力 分裂原子,有能力寻找 到夸克,有能力飞越太 空、走上月球,可是人 越来越对自己表现得无 可奈何,人难以安身立 命。人类面临着一种空 前巨大的人生危机。
.
•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 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 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 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 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
•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 杀行为便是顺理成章。 茨威格、海明威、梵 高、莫泊桑、乔治· 特 拉克尔、杰克· 伦敦、 安· 塞克斯顿、有岛武 郎、叶塞宁、弗吉尼 亚· 伍尔夫、西尔维 亚· 普拉斯等等。
.
南怀瑾:中国最后一位精通儒释道的大师
• 《论语别裁》
• 《老子他说》
• 《易经杂说》
• 《参禅日记》
•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 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 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 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 . 答道:“东坡吃草!”
• 中国文化的主题就是在入世当中达到一种出世的 境界。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人生意向,都牢牢地 指向入世。它把价值目标、人伦关系都奠定于现 世的基础上。
.
“和为贵”为处理现代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 “人者,仁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 人者人恒敬之”。“仁”作为人我关系的准则,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尊重、关爱与相容。 •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际交往中的“宽厚”、 “忠恕”与“容忍”,提倡心理位置互换,所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儒家文化的特色, 又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 • 儒家主张“和而不同”,认为人与人之间肯定是 存在差异的,但差异并不会妨碍人与人之间的共 存、共进。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这种差异、利用 这种差异,则会更有利于共同利益的实现。
B、他一定不会
C、他可能会
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
第二题有30%的同学选了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 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啊!善待自己的父 母,他们永远是最爱你们的 。
.
比比如 较较果 黑重是 你 并;男 现 且如人 在 比果的 就 较是骨 将 轻女骸 这 。人, 一 的颜堆 骨色枯 骸会骨 ,比分 颜较着 色白二 则并份 会且,
传 统 文 化 与 安 身 立 命
.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二.传统文化安顿人生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一.他很爱她。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娥眉,面色白皙,美丽 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 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二.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 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他一定会 答案:
.
三、儒道佛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
1.儒家传统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从中发掘精华、古为今用以便于调节 现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是很有意义的。 • 李颙(1627~1705)明末清初人,在理学上 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在其《二 曲集》中曾表述了这样的见解:“孔、颜、 思、孟……俱是医人的名医;五经、四书 及诸儒语录,俱是医人的良方。” 接着十 分感叹是说,我们切莫辜负名医立方之初 心。
“中庸”是解决心理平衡的重要依据
• 儒家主张的中庸之道,就是反对“过”与“不 及”,在中庸章句中指出:“喜、怒、哀、乐是 人的情感,在未发作前,是无所谓偏倚的,所以 称之谓中。发作适度,即所谓中节,就称之谓和。 和就是符合规律的途径,如果都能达到中和的程 度,则各得其所,一切都能顺利地发展。 • 按人类的心理状态来看,的确如此,各种情绪变 化,只要适当,对人的健康都是有益的。可以调 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动员体内的抗病力量去 战胜疾病。而相反,极端的喜、怒、哀、乐会对 人的身体带来危害,保持情绪的平衡、稳定与有 度是衡量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
• 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 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 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 四书。
.
假如中国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 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道德经》
• 道家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 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 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
• 儒家是主流和核心,它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的入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 而道家主张隐世与避世,但这个隐世和避世是为 了更成功地入世,其根本精神是“无为而无不 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 • 佛家是主张出世的,但是佛家的出世,其实质并 不是要走出这个世界,而是要摆脱尘世以及自身 情欲的困扰,达到人生的永恒。佛家往往是人生 的最后一个避难所。
.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一不孝也;家贫亲老, 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三不孝也。
.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易传》:“天地之大德 曰生”。生命是天地之本 性,也是天地之大德。 • 儒家的基本生命思想:以 人为贵、以孝为本。人是 万物之灵,人是天地之心。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 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 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 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 不可。
.
佛: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
•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 百货杂陈,样样俱全, 有钱有时间,就可去 逛逛。逛了买东西也 可,不买东西也可, 根本不去逛也可以, 但是社会需要它。
.
• 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 乎?
• 荀子:杀生而送死谓之贼。
.
• 道家:高扬个体生命 价值,认为世界万物 中,个体生命是一种 最高贵的存在。贵己 重生、轻物重生。
• 老子: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罪莫大 于多欲,祸莫大于不 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 佛教从非人类中心 和万物平等的立场 出发,主张善待万 物和尊重生命。对 生命的关怀,集中 体现在普度众生和 反对杀生的慈悲情 怀上。
.
• 母亲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 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 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 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 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 的美称。《诗经》里载:“焉得 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 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 指母亲住的北房。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 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 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 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
• 百货店 • 佛学 • 儒学 • 道家
.
• 粮食店
• 药店
•《雍正上谕》: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儒:人所需要的
•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 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 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 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