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自由贸易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总产出量和消费量都上升,贸易是双赢的。
比较优势下的生产可能性
假设: • 仅使用了一种资源(劳动力) • 每个国家只有7200个劳动力小时可用 • 当没有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时,每个国家各使用一半的资源生产两种产

资源成本
英国 葡萄牙
资源的成本
哥伦比亚 美国
生产单位产品:
小麦 咖啡
10
2
2
8
50• C
生产的可能性 哥伦比亚 美国
生产出的咖啡数量
生产结果
没有贸易
哥伦比亚 美国 总和
小麦
5 25 30
咖啡
25 A 6¼ B 31¼
25 •A
12½
进行贸易
哥伦比亚 美国 总和
0
50 C
50
0D
50
50
6¼ 0 5 10
Source: Example created to match Shenkar & Luo, Int’l Bus, 2004, p. 18
2、主要观点
比较优势论: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即按照“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的原则出口优势最大或不利最小的产品,同时进 口优势最小或不利最大的产品,两国都可以从对 外贸易中获益。(包括国际贸易的模式、利益)
比较优势:当一个国家两种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与他国相比较小,该 国就在第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他国在第二种商品的生产 上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促进各国的经济 发展,因而主张各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只对经济发达国有利,而对经济落后国 不利,因而主张在特定时期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第二章 西方自由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优势论(1776) 第二节 比较优势论(1817) 第三节 相互需求论(1848) 第Fra Baidu bibliotek节 要素禀赋论(1933) 第五节 里昂惕夫之谜(1953) 第六节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绝对优势论无法回答。
第二节 比较优势论
一、大卫·李嘉图(1772-1823) 二、比较优势论(1817)
一、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1772-1823)古 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
出身于犹太族大资产阶级家庭; 14岁时就到他父亲所开的股票 交易所工作;21岁与家庭决裂, 25岁成为富豪
举例说明
基本假设:英法各有200个资源,生产纺织品和葡萄酒两种产 品;效率不同——英10/件,13.33/瓶;法40/件,20/瓶,英 国在纺织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法国在葡萄酒生产上具有 比较优势。
无贸易:平均分配资源并各自生产则英10件+7.5瓶;法2.5件 +5瓶;专业化生产并贸易,则英15件+3.75瓶;法10瓶;按1: 1交换4件,最终:英11件+7.75瓶,法4件+6瓶。
无贸易:如果平均分配资源,英国10件+5瓶,法国2.5件+10瓶 专业化生产并贸易:英国20件,法国20瓶;按1:1进行交换,
则英国可得14件+6瓶,法国可得6件+14瓶。 结论:(1)贸易参加国的产出量和消费量都增长了。 (2)贸
易对两国来说是双赢的。
绝对优势下的生产可能性
假设
• 仅使用了一种资源(劳动力) • 每个国家只有100个劳动力小时可用 • 当没有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时,每个国家各使用一半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原因:重复劳动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减少了转换工作时 间;有利于生产工具的革新
分工的基础是绝对优势
自然优势(Natural Endowment)和后天既得优势(Acquired Endowment)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
国际分工对各国都有利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
基本假设:各有200单位可用于生产纺织品和葡萄酒;各有优 势——英国每件纺织品需10单位,每瓶酒20单位;法国每件纺 织品需40单位,每瓶酒10单位
B

D
25
5•0
生产出的小麦数量
3、理论内容
绝对优势论
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优势可以让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 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 和交换,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 通过交换进口本国处于劣势的产品,可以提高本国的产出量 和消费量,各国都将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27岁时第一次接触《国富论》 1817年出版了的主要代表作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1819年英国议会议员
二、比较优势论
1、理论产生的背景 不是专门论证国际贸易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认为商品由资本、劳动和土地三
种要素生产出来,价值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分配。地租一定, 劳动工资越低,资本利润越高。对外贸易能够使商品丰富和 价格低廉,降低劳动工资,提高利润率。 在分析英国和葡萄牙贸易时,使用了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中 劳动生产率都低于葡萄牙的数据。即使这样,英国也能获利, 被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论。
第一节 绝对优势论
一、亚当·斯密(1723~1790) 二、绝对优势论(1776)
一、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1790):18 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毕 业于牛津大学,后在格拉斯 哥大学任教
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 1764年随布克列公爵巡游 1776年出版《国富论》,其中
对国际贸易学的贡献——批 判了重商主义,提出了绝对 优势论 1778年任苏格兰海关税务司司 长,后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内容
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的模式、国际贸易的利益
4、理论意义
第一次论证了对外贸易对贸易参加国而言是双赢的,批 驳了重商主义财富观和保护贸易政策,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 为国际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极大地推动了世界 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积极性。
5、理论局限
如果一个国家在绝大多数产品中都不具有绝对 优势,是否还应该参与国际贸易?
二、绝对优势论
1、理论产生的背景
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方式开始形成和建立,并 显示出其巨大作用和力量。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需 要广阔的世界市场销售其产品,因此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客观要 求。但当时主流观点认为,减少进口能够让金银留在国内,获得 由生产带来的利润,主张限制贸易。
2、理论基础——分工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