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粉是指以煤炭、石灰石、钢铁渣等为原材料进行磨磨制成的细粉,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掺合料。
矿粉掺入混凝土中,能够调节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提高强度和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等。
本文将介绍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掺入混凝土的好处矿粉能够掺入混凝土中的好处包括:•矿粉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微孔和毛细孔,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矿粉中的微粒子可以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反应更加充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矿粉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比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等。
矿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粉的掺入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矿粉掺入不同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强度矿粉的掺入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影响,当矿粉的掺入量不超过30%时,混凝土的强度会有所提高。
但是如果掺入量过多,混凝土的强度就会下降。
耐久性矿粉的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矿粉能填补混凝土中的孔隙和细缝,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渗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龟裂和腐蚀现象。
工作性能矿粉的掺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抗裂性能等均有所改善。
但是,如果掺入量过多,混凝土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难以进行施工,并且混凝土会变得更加脆弱。
矿粉选择的注意事项选择适当的矿粉掺入混凝土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择粒度适当的矿粉,过细或过粗的矿粉不适合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确定掺入量,掺入量过多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需要注意采购矿粉的厂家信誉度和产品质量,质量不过关的矿粉可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矿粉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掺合料,能够掺入混凝土中,调节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但是需要注意矿粉的选择、掺入量等问题。
希望本文能够对矿粉的掺入及影响有所认识。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发表时间:2018-07-18T10:26:07.6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谢云锋[导读] 水泥混凝土在尚未凝结以前,称为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济宁市任城区交通运输和港航局山东济宁水泥混凝土在尚未凝结以前,称为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新拌水泥混凝土是不同粒径的矿质集料粒子分散在水泥浆体分散介质中的一种复杂分散系,具有弹、粘、塑性质,主要用工作性或称和易性来表征。
混凝土的工作性包含四个方面的性能: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
1 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1.1 水泥特性水泥的品种、细度、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量等会影响需水量,由于不同品种的水泥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品种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不同的工作性。
通常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比矿渣和火山灰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好。
矿渣水泥拌合物的流动性虽大,但粘聚性差,易泌水离析;火山灰质水泥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好。
此外,适当提高水泥的细度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
1.2集料特性集料的特性包括集料最大料径、形状、表面纹理、级配和吸水性等,这些特性不同程度地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其中最明显的是,卵石拌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较碎石的好。
集料的最大粒径增大,可使集料的总表面积减少,拌合物的工作性也随之改善。
此外,具有优良级配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工作性。
1.3集浆比集浆比就是单位混凝土拌合物中,集料绝对体积与水泥浆绝对体积之比。
水泥浆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包裹集料的表面,以减少集料间的摩阻力,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在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水灰比保持不变,则水泥浆的数量越多,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
但若水泥浆数量过多,则集料的含量相对减少,达一定限度时,将会出现流浆现象,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强度和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方面之一。
骨料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特性。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1. 强度和耐久性:骨料的种类、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而细骨料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同时,采用合适的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倾向,提高混凝土的抗磨损性、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2. 工作性能:骨料的形状、表面状况和粒度分布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可泵送性等工作性能。
粗砂状的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圆形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此外,骨料的表面状况会影响骨料与水泥浆液的黏附力,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合理选择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热稳定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收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另外,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倾向,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4. 骨料与水泥胶浆的相互作用:骨料和水泥胶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骨料颗粒表面的覆盖薄膜可以减缓水泥胶浆中的溶解离子的渗透,从而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骨料表面的覆盖薄膜可以减少骨料与水泥胶浆的黏着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黏稠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影响:合理的骨料粒度分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粗骨料的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倾向,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细骨料的使用可以填充水泥胶浆中的微观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通过合理控制骨料的粒度分布,可以获得更好的混凝土性能。
总之,骨料是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粒径和形状,并控制好骨料与水泥胶浆的相互作用以及骨料的粒度分布,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等关键性能。
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中,骨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从力学性能、流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力学性能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骨料的粒径大小与混凝土的强度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这是因为较大的粒径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骨架结构,减小浆体间的接触面积并提高内聚力。
另外,较大粒径骨料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抗裂性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适量添加粒径较小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这是因为较小粒径的骨料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细微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内聚力和抗裂能力。
但是,如果骨料的粒径过小,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影响施工质量。
二、流动性1.工作性能骨料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较大粒径的骨料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增加浆体与骨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更加粘稠,难以施工和振捣。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使得混凝土易于施工和脱模。
2.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对于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这是因为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充填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容易形成过于密实的结构,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下降。
三、耐久性1.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其抵抗水分、气体和溶质渗透的能力。
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容易形成细密的孔隙结构,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2.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冻融性、抗硫酸盐腐蚀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等。
一般来说,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减少冻融循环和腐蚀的损害。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摘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混凝土质量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中,水泥和水是相对固定的条件,而粗骨料(卵石、碎石)、细骨料(砂)却总会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之下而不同。
在建筑施工技术上,探讨粗骨料与细骨料活性的质量对钢筋的质量、硬度、变形能力和耐久性的关系,使我们可以在节能、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增强钢筋的品质和整个施工的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字:粗骨料细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物质,以砂、石作集料,与普通水泥(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比例配制后,经拌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应用于土木建筑。
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料的特性以及相对含量所决定,同时与设计及施工的主要工艺手段(配制、拌和、捣实成型、养护等)有关系。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总体品质,而其原材料的优劣和选用是否恰当又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的品质。
所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品质的一项关键性要素必须从其原材料的品质管理入手,原材料使用不正确将使得混凝土施工出现品质上的问题,从而直接关系到整体施工构件的品质。
关于这个问题现就对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的使用、粗骨料、细骨料的作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作出分析和研究。
一、粗骨料(碎石、卵石)对混凝土的影响1.1骨料的分类普通混凝土,一般将粗骨料分成卵石与碎石二大类。
石子,是指由自然石块通过自然界的风化、雨水搬运,或分选、堆砌而产生的粒径超过4.75mm的细微粒。
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河卵石、海卵石、火山石子等多种。
以河卵石使用的较多。
碎石主要是通过将自然石块进行粉碎、筛选而制备的,也可将自然石子轧碎筛选而制备。
碎石、卵石的质量根据其大小尺寸分成单颗粒级和连续颗粒级,亦可按照要求选择将不同单级粒径的碎石、卵石等混合制成不同颗粒级别的石子。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详细)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可以由“矿粉+水泥浆体”到“矿粉+水泥胶砂”再到“矿粉混凝土”逐步进行。
但对于普通应用单位,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不必遵循此规律,可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直接进行混凝土试验,找出特定条件下的合理配合比。
一、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1、矿粉比表面积在430m2/kg~520m2/kg之间,掺量在30%~40%范围,增强效应表现得最为显著。
2、单掺矿粉会使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凝结时间有所延长,泌水量有增大的迹象,可能对混凝土泵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3、矿粉和Ⅰ级粉煤灰复配配制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和易性好,粘聚性好,泌水得到改善。
同时混凝土成本可显著降低。
4、针对水泥-粉煤灰-矿粉胶凝材料体系,在等量取代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掺量以不超过20%为宜,粉煤灰和矿粉掺量以不超过40%为宜,同时建议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混凝土评定标准,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二、矿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1、混凝土水化热。
掺加矿粉,可降低浆体水化热,单掺量小于50%时,水化热降低不明显。
当达到70%掺量时,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约36%和29%;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可显著降低浆体3d、7d水化热,采用20%矿粉和20%粉煤灰复配,浆体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38%和20%,对要求严格控温的大体积混凝土,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是理想的矿物掺合料组合,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温缩裂缝的危险。
2、抗渗性能。
混凝土中掺加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发挥掺合料的微集料效应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使混凝土孔径细化,连通孔减少,混凝土密实性提高,从而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采用库仑电量方法评价,矿粉、粉煤灰和引气剂均能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矿粉越细、掺量越大,特别是矿粉与粉煤灰和引气剂复合使用时,均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采用NEL方法评价,对于C30的混凝土,矿粉掺量、细度、复掺等措施均不能显著降低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适当的引气剂则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
《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范文

《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寿命。
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料之一,其品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提高混凝土质量提供参考。
二、机制砂品质的评估机制砂的品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粒度分布、形状、强度、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1. 粒度分布: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应符合设计要求,过粗或过细的砂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形状:机制砂的形状应均匀,针片状颗粒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
3. 强度:机制砂的强度应满足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不会因骨料强度不足而发生开裂。
4.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多的泥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有害物质含量:机制砂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如硫酸盐、氯化物等,这些物质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三、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 强度:机制砂的强度和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
强度较高的机制砂和合理的粒度分布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工作性能:机制砂的形状和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
形状均匀、含泥量适中的机制砂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其更易于施工。
3. 耐久性: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含有过多有害物质的机制砂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导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腐蚀等问题。
4. 体积稳定性:机制砂的级配和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级配和粒度分布能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和开裂。
四、提高机制砂品质的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机制砂的品质。
具体措施包括:1. 控制原料质量:选用质量稳定的原料,减少原料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的几个方面:
强度和耐久性:骨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适当选择骨料可以提供所需的强度和耐久性特性,例如抗压强度、抗冻融性、抗渗透性等。
工作性能:骨料的形状、大小和表面特性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可塑性和施工性能。
合适的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和高效。
收缩和开裂:不当选择或掺入过量的某些骨料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问题。
特别是高吸水性的骨料可能导致较大的干缩和收缩变形,影响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
稳定性和一致性:骨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对混凝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骨料可能含有有机物质或杂质,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变质或不均匀。
综上所述,骨料是混凝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正确选择合适的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施工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骨料,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测试。
不同粗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不同粗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目前骨料使用的现状1 砂的质量状况目前大多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的细骨料为河砂,河砂的细度模数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太稳定,市场上砂的细度模数大部分在2.3~2.9,有时最小为2.0,最大为3.2,根据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经验,细度模数在2.6左右比较好用,在一般情况下砂的细度模数在2.4~2.8之间,基本上符合正常生产的需要,这样不用调整其他材料的用量,对生产成本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有的砂场产的砂很粗(细度模数大于2.9)、而有的砂场产的砂又比较细(细度模数小于2.3),用这二种砂对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仅仅对砂率进行调整还不能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 碎石的质量状况现在大部分搅拌站进货使用的粗骨料主要有16~31.5mm单粒级、10~20mm单粒级、5~16mm连续粒级(也有5~25mm连续粒级碎石,但极不稳定)。
石场在生产碎石时只是大致的分类,并没有严格控制碎石的级配,加上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颗粒不可避免的存在离析和不均匀性。
因此在生产的混凝土中碎石的级配并不一定是较好的。
近年以来虽然也有采取一些搭配使用措施,但也只是凭经验确定的一种粗略的方案,碎石的空隙率不一定是最少,用水量不一定是最少。
二、关于砂的细度模数、碎石颗粒级配的调整方法1 砂的细度模数的调整河砂的供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细度有时并不稳定。
当细度模数在2.6左右时比较适合配制各混凝土(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宜用细度模数更大的砂)。
砂源充足在不影响到停产的情况下,对于细度模数大于3.0或小于2.3的砂会拒收。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砂的细度模数与基准配方所选用砂的细度模数偏差不大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砂率就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所需要的工作性能。
然而在砂源紧张的情况下,不管细度模数是多少都得收货。
砂的细度模数变化太大,生产配方的调整幅度就较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有时就算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其结果也并不理想。
铁尾矿砂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铁尾矿砂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论文
铁尾矿砂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混凝土的功能特性,强度,外观等都是混凝土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于混凝土中的细小和微粉末部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铁尾矿砂是一种细小的矿物砂,是混凝土中的关键部分。
铁尾矿砂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改善其黏度和流动性。
铁尾矿砂可以吸收水分,增加混凝土的水泥类型,并减少混凝土的缩水率。
它还可以提高收缩的发生率,保持混凝土的细腻性,防止开裂,改善硬化的外观,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光滑。
它还可以提供乳状水泥浆体,增加混凝土的压力强度,耐久性,维修性,抗冲击性等。
然而,铁尾矿砂也有一些缺点。
铁尾矿砂有一定的渗透性,因此会吸收更多的水,导致混凝土积水。
如果过量使用铁尾矿砂,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块,弱化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并降低混凝土的硬度。
总的来说,铁尾矿砂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混凝土组成部分。
它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并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物理特性。
但是,应该遵循一定的使用规定,以避免混凝土失去强度并出现其它问题。
外加剂原材料

外加剂原材料外加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外加剂原材料的选择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中,外加剂原材料主要包括粉煤灰、硅灰、矿渣粉、膨胀剂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外加剂原材料的特点和作用。
粉煤灰是一种常用的外加剂原材料,它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烬,经过研磨后得到。
粉煤灰对混凝土有着良好的填充作用,可以填充水泥砂浆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此外,粉煤灰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裂缝,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硅灰是一种无机材料,主要由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钙组成。
硅灰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上。
硅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渗性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矿渣粉是一种工业废渣,主要由矿石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矿渣经过研磨后得到。
矿渣粉对混凝土有着良好的活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矿渣粉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膨胀剂是一种特殊的外加剂原材料,它可以使混凝土产生气泡,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渗性能。
膨胀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柔韧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外加剂原材料在混凝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外加剂原材料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可以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原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外加剂原材料,并严格控制外加剂原材料的配比和使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粗骨料粒径及级配对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粒径及级配对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摘要: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模型强,并且耐火性较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约占60%~70%,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原材料影响混凝土综合性能特别是强度和耐久性的因素很多,作用机理也很复杂,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仅从对混凝土作用较为显著的粗骨料粒径及级配方面予以介绍论述。
关键词: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级配综合性能1. 粗骨料粒径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粗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或集料,其中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铁路混凝土用粗骨料性能要求应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固、线胀系数小的碎石(无抗拉和疲劳要求的C40以下混凝土也可采用卵石),但由于碎石与水泥石的界面粘结力强,所以碎石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卵石混凝土的强度。
对于混凝土粗骨料最大颗粒粒径的控制,现行相关规范更多的是从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最小尺寸或最小保护层厚度、钢筋最小间距去限制,只有对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或在达到一定强度等级如C50及以上时,才予以硬性要求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混凝土配合比无论设计或施工阶段,都需要结果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工作性能等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且经济合理。
混凝土必须采取低水胶比、低胶凝材料、低用水量是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理论上讲,粗骨料颗粒粒径越大,其比表面积相对越小,因此需要的单方用水量和水泥胶浆相对较少,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大颗粒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经济性更容易实现。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故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粗骨料粒径越大,其缺陷和内部裂纹将逐渐增多,在传统生产工艺下,针、片状颗粒含量相应较大。
相关文献显示,颗粒粒径为10mm-16mm时为消除粗骨料颗粒内部缺陷的最佳粒径,同时,由于颗粒粒径的减小,有利于颗粒粒形趋于良好,在相同条件下,因流化作用的提高而减少了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增加了粗骨料和水泥胶浆的粘结面积,改善了粘结界面,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经济性。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一、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简单的阐述。
(一)原材料的影响。
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
因此必须根据工程性质、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的品种、质量和用量。
要做到合理选择原材料,则首先必须了解组成材料的性质、作用原理和质量要求,主要组成材料有: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拌合用水。
水泥主要是水泥品种和水泥强度等级两个选用原则。
水泥品种是(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等)根据工程结构特点、水泥强度等级(32.5、42.5、52.5等)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越高则水泥强度等级越高的选用原则。
水泥用量过多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大、成本高,水泥用量过少容易造成粘聚性差及影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细骨料是指公称粒径在0.15~5.0mm之间的骨料称为细骨料,即砂子。
根据细度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按技术分Ⅰ区、Ⅱ区、Ⅲ区。
一般Ⅰ区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区用于C30~C60的混凝土;Ⅲ区用于小于C30的混凝土。
砂子的主要质量指标有:表观密度、紧密密度和堆积密度、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氯离子与颗粒级配等,必须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
细度太小或者含泥量偏大都会导致混凝土形成干缩裂缝以及影响抗渗性能等。
粗骨料是指公称粒径5mm~40mm的骨料为粗骨料。
即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碎石和卵石两大类;颗粒级配分连续粒级和单粒级两种,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单粒级一般不宜单独用来配制混凝土,如需单独使用,应通过试验证实确保工程质量,方允许使用。
主要质量指标有:表观密度、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等,必须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
拌合用水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均可拌制混凝土。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混凝土就是把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合理配制的综合体,其中用拌合水用量、水胶比和胶凝材料是配合比中三个最基本的因素,决定着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特点。
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

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
1. 强度和耐久性:建筑材料的强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强度高的材料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耐久性也是衡量混凝土结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耐久性差的材料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加速结构的老化和破坏。
2. 施工性能:建筑材料的施工性能包括可塑性、流动性、可挤压性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良好的施工性能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减少空鼓、缺陷等质量问题的产生。
3. 收缩性能:建筑材料在固化过程中的收缩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开裂情况。
高度收缩性的材料容易导致结构的应力集中和开裂,从而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4. 水泥品种: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不同的水泥品种对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强度发展和抗渗性能有直接影响。
常见的水泥品种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等,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水泥品种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
5. 骨料选择: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骨料的选择应符合工程要求,如粒径合理、强度高、骨料表面不含泥土等。
6. 控制混凝土掺合料的质量:掺合料是混凝土中添加的一种辅助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适量添加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但是过量添加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工程设计应根据具体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并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性。
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工作性能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一些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方法。
第一部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概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备的可塑性、流动性和耐久性等特性。
良好的工作性能可以保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流动到模板中,并将模板中的空隙填充,形成良好的结构。
同时,良好的工作性能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第二部分: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2.1 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表示混凝土中水的含量与水泥的含量之比。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越差,因为水灰比小的混凝土会导致混凝土的凝结过程加快,使得混凝土变得粘稠,难以流动到模板中。
2.2 骨料的选择和粒径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材料,其种类和粒径会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产生影响。
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细骨料的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同时,不同种类的骨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3 外加剂的使用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添加的特殊材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特性。
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粘结剂、增塑剂等。
适当使用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第三部分: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方法3.1 控制水灰比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可以通过控制水灰比来实现。
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混凝土的目标强度,合理调整水灰比,避免过低或过高的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3.2 优化骨料比例适当调整骨料的种类和粒径,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合理选择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以及合适的骨料种类,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能。
3.3 使用适当的外加剂根据混凝土在具体工程中的要求,合理选择并使用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例如,在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灰比时,可以添加适量的减水剂。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耐久性。
以下是关于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的相关参考内容:
1.力学性能的影响:骨料的类型、粒度和形状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力
学性能。
例如,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因为它们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内聚力。
另外,均匀分布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物理性能的影响:骨料的密度、吸水性和热膨胀系数等物理性能会
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较高密度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重量密度和抗冲击能力。
此外,低吸水性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问题。
3.耐久性的影响:骨料的化学性质和强度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例
如,一些有害物质的含量较高的骨料可能会与水泥中的化学物质反应,导致混凝土的腐蚀和劣化。
此外,骨料的强度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较低的骨料容易破碎,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4.施工性的影响:骨料的形状和表面特性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
塑性。
例如,角砾石骨料会增加混凝土的内摩擦阻力,使得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
另外,骨料的大小和形状差异过大也会导致混凝土误差和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耐久
性和施工性等方面。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骨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大掺量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及使用性能的影响

大掺量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及使用性能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用较大掺量的粉煤灰、矿渣粉取代水泥后对其强度及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说明大掺量掺合料的使用会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水胶比拟小时7天强度不会降低,反而略有提高。
通过对胶凝材料的水化热进行检测也支持以上结论。
大掺量粉煤灰、矿渣粉等工业废料在混凝土中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可促进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关键词:掺合料;矿粉;粉煤灰;抗压强度;混凝土1前言混凝土是当前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一直以来给人们的印象都是重污染、高能耗。
据统计,2021年我国水泥产量到达21.84亿吨,2021年商品混凝土总产量到达88817万m3。
因此提高混凝土中掺合料比例、降低水泥用量对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开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节能减排和耐久性上升为混凝土技术追求的主要目标【1】。
较低水胶比时,大掺量掺合料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明显改善已经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混凝土中掺入20%粉煤灰和30%矿渣粉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有明显效果,矿物掺合料复元组合能降低早期〔3d〕强度及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增进率【4】。
但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很多技术人员都认为大掺量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是有较大影响的,这种观念也限制了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大规模使用。
针对大掺量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和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期促进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的应用。
2实验原材料选用说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掺合料是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粉煤灰。
粒化高炉矿渣粉〔以下简称矿渣粉〕一般分为S105、S95、S75三个等级,本实验采用其中产量及使用量最大的S95级矿渣粉。
粉煤灰分为I级、II级、III级,其中I级粉煤灰活性高,质量好,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小,是可以真正实现大掺量的粉煤灰。
但目前I级粉煤灰的供给量小,实际应用少,研究的指导意义较小,因此选用目前可大量供给的II级粉煤灰。
为了更好地研究大掺量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改善效果,进一步扩大低品质原材料的应用范围,本实验采用细度模数较小、含泥量较高的砂和含泥量较高的卵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6-11T15:06:17.5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作者:陆峰峰毛迪辉
[导读] 就能够极大地增强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保证建筑体的质量的优良,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健康和长足的发展。
1.宁波永大预拌混凝土公司浙江宁波 315181
2.宁波露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181
摘要:文章先对混凝土性能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阐述与研究,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原材料;影响
1混凝土性能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
1.1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成为和易性。
影响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水泥自身所有的特性。
其中有水泥浆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稳定性,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样还有砂率大小也是重要因素。
1.2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包括抗冻性和扛腐蚀性。
冻融循环会造成混凝土破损和变形,混凝土若受到冻害,会导致其体积膨胀,出现冻胀和变形现象。
酸碱盐的侵蚀同样会影响混凝土耐久性,酸性物质的侵蚀会促使水泥中氢氧化钙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作用,导致混凝土发生崩解,而碱性物质中的浓溶液则会对混凝土造成化学侵蚀和结晶侵蚀,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
而钢筋锈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保护层逐渐消失和剥落,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1.3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1)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
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性因素,对其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进行研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当水泥的强度等级处于较高的水平的时候,被配置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度就越强。
想要使得水泥的强度达到较高的等级,就必须对水灰比在不同情况之中进行分析。
例如当水泥的强度等级是固定的,水灰比越大,那么配置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大就越小。
在抵抗荷载破坏的能力而言,如果没有控制好水泥水化所需要水量,就会使得混凝土未能完全地吸收过多的水分,而造成部分水分存在于混凝土之中,一旦它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就会形成水汽蒸发的现象,从而使得硬化后的混凝土出现了气孔,那么在这一方面它就很薄弱。
故而,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就显得很重要。
后者只有在前者越小的时候才会有所增强。
倘若,前者过小,那么就加大了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之下,混凝土的诸多问题就会层出不穷,从而大大地影响其强度。
(2)骨料的影响:①粗骨料的影响。
当在对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进行配置的时候,需要对强度较低的石子进行使用才能够避免石子和混凝土的界面出现裂纹,从而使得硬化后的混凝土的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石子的强度和混凝土等级的高低得到了很好地匹配,不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并不是强度越高的石子才能够使得混凝土的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而是认真地思考两者的弹性模量的匹配水平。
除此之外,将粗骨料颗粒级配的因素考虑在内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石子大小颗粒级配控制得当,优先考虑较小的浆骨比,不仅可以对生产成本造成积极的影响,而且还能够促进混凝土性能的稳固。
混凝土强度会因为有着较多不良成分的骨料而变得低下,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对水的需求量会比较大,混凝土的体积就不能处于稳固的状态;②细骨料的影响。
混凝土的质量也会深受细骨料的影响。
倘若细骨料存在着含量较高的有毒物质,就会使得水泥受到损坏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强了。
除此之外,当混凝土中的碱性成分和骨料之中某些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就会促使混凝土的彻底损坏,这是因为这种化学反应在其内部产生了体积应力。
(3)养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之所以说养护温度和湿度也会给混凝土强度带来影响,是因为这两个因素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混凝土的养护是一个需要花费耐心的过程。
因此,当混凝土成型之后,就需要格外地关注水泥的水化情况,因此对这两个关键性的要素进行保持显得格外重要。
事实上,在早期的过程当中,当水泥处在较高的温度的情况之下,就能够加快水泥水化的速度。
如果当它处于低温的状态,就会对水泥水化的过程造成阻碍,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遭受到侵害。
空气湿度较高能够加快混凝土的水分蒸发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之下,混凝土会因为没有水分的滋养而暂停了水化的过程,这样就会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干缩的状态之中被侵害了。
由此可见,增加空气的湿度对于混凝土的水分的保持的意义是极大的。
2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对策和措施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说对施工方法进行设计和确定,同时也要对质量的控制的手段和途径进行明确。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才能够被控制。
明确混凝土的所使用的配合比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从源头就能够使其避免陷入不良的状态,这需要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其强度的等级。
(2)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这主要涉及到胶凝材料和骨料。
对于前者来说,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检查其是否存在质量证明书,甚至是对它的生产和出厂的时间都要注意到。
有一些需要检查复试报告的材料,千万不能忽视和省略检查的环节。
对于后者来说,在选择质量上乘的粗骨料的时候,就要多方筛选和比较。
(3)混凝土配合比。
上文已经强度了混凝土配合比对其强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试验的过程当中,不仅要首先满足施工的要求,还必须在得到了同意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根据施工配料单,对混凝土进行配料的时候千万不能发挥主观性去任意地改变它。
(4)规范混凝土的施工过程。
对其进行规范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这一环节,检查浇筑手段的合理和正确性和建筑期间的气候的适宜性。
(5)健全混凝土的养护制度和做好试块的留置工作。
制度是质量控制的保障,健全是为了加强保障。
试块的置留工作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这样才能为日后的评定提供便利。
3结束语
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无论是房屋还是立交桥,都能看到混凝土的身影。
建筑物体的建造都需要使用混凝土。
故而,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原料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和分析,能够更好地发挥混凝土的作用。
事实上,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的质量的高低和混凝土的工作
性能紧密相关。
具备着较高的性能的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就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处于良好的状态。
反之,就极大的增加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过低而导致坍塌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的研究对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相关措施的指导围绕展开的。
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并对其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做出了详细地介绍,主要涉及到了一下几种措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规范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健全混凝土的养护制度和做好试块的留置工作;提高混凝土用和易性的对策和措施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对策和措施。
事实上,其他主要的两种性能的措施和对策也一样可以借鉴有关于强度的措施和对策。
相信,对混凝土这主要的三种性能的控制和管理,就能够极大地增强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保证建筑体的质量的优良,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健康和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恩.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方法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08).
[2]姜廷瑞,丛章戋,王连玉.浅谈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J].建筑与预算,2011(6).
[3]陈智.原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隧道建设,2009,06:650-652+688.
[4]贾东远.原材料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