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材课件PPT
合集下载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6张PPT)
皮蠢蠢地笑了。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是清代名园之一。
讽刺侵略者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 大水法遗址。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 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 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 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 “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
讽意味。
圆明园在北京海淀区附近,是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
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
清代名园之一。
3
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为环绕福
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地 5,200余亩。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品味语言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 的强盗行为?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 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 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 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 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 利。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 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 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 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41张PPT)2024-2025学年语文九年级
“巴特勒上尉”是何许人也?《雨果和圆明园》 这本书的作者程曾厚教授查阅了雨果所有的书信往 来,都没有发现这个人。他询问多名从事雨果研究 的法国同行,他们无不面面相觑。最后他大胆推测: 巴特勒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假如这个推测成立,你 如何评价雨果的这种写法?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 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知识链接
类比
类比,指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相似,推断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 似的结论。进行类比的事物本质属性必须相同,否则就不能构成类比。
4.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
世界奇迹
东方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亚洲文明的剪影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侵略与被侵略,掠夺与被掠夺,破坏与被破坏,其性质本 来是很清楚的。但是,一般的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蒙蔽,容易被狭隘的 爱国狂热支配。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是难能可贵的。
(2)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站在人类良 知的立场上。
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指出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 这个强盗的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 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砥砺 1
思想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 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1课时
雨
果
课时目标
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理上善于铺陈、类比以及运用反语的特点,体会其表
02
达效果。(难点) 体味作者义正词严的态度,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23张)
一、理清思路 把握观点
1.巴特勒给雨果写信的目的是什么?雨果 通过此信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巴特勒借雨果声望让他为联军的“胜利”歌功颂德。 雨果愤怒谴责和批判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2.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述的?
描摹、盛赞圆明园之美;揭露、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 行径。
就英 法联
交代写作缘由:征求远征中国的意见
2.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反语)
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 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 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3.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 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讽刺)
“居然”有出乎意料之意,揭露了侵略者不以为耻,反 以为荣的丑恶嘴脸;“天真”意即讽刺这些自称“文明 人”的野蛮、愚蠢和可恶。
圆 明 园 复 原 图
圆 明 园 复 原 图
被 毁 的 圆 明 园
被 毁 的 圆 明 园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 怀和高尚品格。 2.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3.理解铺陈、类比写法;体会反语的讽刺效果。 4.增强爱国情感,树立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 创造的责任感。
二、揣摩写法 鉴赏语言
(一)雨果采用称么手法描绘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 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 铺陈:浓墨重彩渲染描绘 圆明园盛景:材料、布局、陈设、景观(想 象、夸张、铺垫)
• 类比:突出特征 希腊巴特农神庙、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 (艺术价值与地位)
• 对比:观点鲜明,突出主旨 文明与野蛮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zānɡ 赃物
qiè 箱箧
cái 制裁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19张ppt)
拓展延申 大家设想一下,当巴特勒读到雨果的这封信的
时候,他会有怎样的感受?假设你就是巴特勒 本人,从两个句式任选一个,试着说一说。 句式① 我真__________,我竟然______________ 句式② 我真__________,雨果竟然_____________
第二组句子正话反说,即反语(反讽),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
反语就是反讽,咱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 刻的运用反语的句子?
比如:鲁迅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写清国留学生的头 发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 极了。
研读课文:
二、雨果对圆明园的赞誉 1.画句子,读画面。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3自 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描绘 圆明园的句子,用波浪线划 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句子。
2.书信要给具体收信人阅读,也许收信人可能并不了解 圆明园的价值。
三、雨果的情怀值得我们赞誉
请阅读下面两则补充材料,结合文章相 关语句,说说你读到了怎样的雨果。
补充材料 1. 维克多·雨果: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贯 穿他一生活动与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 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被后人赞 誉为“法国的良心”。 人道主义:一种关怀全人类幸福的博爱 的世界观、价值观。 2.圆明园1860年被毁,雨果1861年写下 这篇文章,而他,正处于流亡生活的第 十年。
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 元瓷器等,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
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 物馆。
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 圆明园的建筑样式,几乎囊括了
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平面
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布局和造型式样:既有常见的单檐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4张PPT
公正、人道,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怀, 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胸怀博大的人道 主义者
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普遍被认为是高尚和伟大的 道德信仰,他主张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爱 弱势群体,帮助有困难的人。
本课小结
就英 法联 军远 征中 国给 巴特 勒上 尉的 信
交代写作缘由:征求远征中国的意见
博
大
盛赞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赃物
zhì cái
制裁
dàng rán wú cún
荡然无存
fù lì táng huáng
富丽堂皇
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功伟绩
荡然无存:荡然:完全消失。形容原来有的东西全部消失, 完全不复存在了。也作“荡然无余”。 制裁:强制管束、处分违法乱纪的人。 瞥见:一眼就看见了。 惊骇:惊慌害怕。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形容、描绘或说出。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 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 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作品 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
圆明园历史资料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 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六 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 “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 建设。到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 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以后又经嘉庆、道光、 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役使无 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 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 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 园林的典范”。
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普遍被认为是高尚和伟大的 道德信仰,他主张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爱 弱势群体,帮助有困难的人。
本课小结
就英 法联 军远 征中 国给 巴特 勒上 尉的 信
交代写作缘由:征求远征中国的意见
博
大
盛赞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赃物
zhì cái
制裁
dàng rán wú cún
荡然无存
fù lì táng huáng
富丽堂皇
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功伟绩
荡然无存:荡然:完全消失。形容原来有的东西全部消失, 完全不复存在了。也作“荡然无余”。 制裁:强制管束、处分违法乱纪的人。 瞥见:一眼就看见了。 惊骇:惊慌害怕。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形容、描绘或说出。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 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 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作品 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
圆明园历史资料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 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六 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 “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 建设。到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 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以后又经嘉庆、道光、 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役使无 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 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 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 园林的典范”。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3)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4)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 文明杰作。
2.雨果怎样评价 圆明园?
合作探究
3.文中的“两个 强盗”指谁?这样说 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 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 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 陋面目。
合作探究
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 个强盗洗劫财物,一个强盗放 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 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 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 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 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写法探究
1.运用反语。
为了有力地谴责英法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作者多 次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辛辣的讽 刺意味。例如:“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 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 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一句中的“更彻 底,更漂亮”就是反语。接着又称之为“丰功伟 绩”“收获巨大”,这就更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文章的最后,作者又将所有的谴责说成是“全部 赞誉”,再次对侵略者进行了尖锐而辛辣的讽刺。
6.雨果通过什么 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 的强盗行为?请从文 中找出,并说说作用。
合作探究
7.中国被掠夺,中 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 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 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 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 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 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 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语言赏析
1.“我们欧洲人是 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 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 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作者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
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 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 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 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 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 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 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
(4)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 文明杰作。
2.雨果怎样评价 圆明园?
合作探究
3.文中的“两个 强盗”指谁?这样说 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 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 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 陋面目。
合作探究
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 个强盗洗劫财物,一个强盗放 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 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 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 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 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 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写法探究
1.运用反语。
为了有力地谴责英法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作者多 次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辛辣的讽 刺意味。例如:“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 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 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一句中的“更彻 底,更漂亮”就是反语。接着又称之为“丰功伟 绩”“收获巨大”,这就更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文章的最后,作者又将所有的谴责说成是“全部 赞誉”,再次对侵略者进行了尖锐而辛辣的讽刺。
6.雨果通过什么 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 的强盗行为?请从文 中找出,并说说作用。
合作探究
7.中国被掠夺,中 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 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 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 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 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 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 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语言赏析
1.“我们欧洲人是 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 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 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作者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
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 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 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 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 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 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 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共21张ppt)
问候语② 正文③ 此致④ 敬礼④
②另起一行(在“称呼”的下一行),前空两格写。可 独立成段。 ③另起一行,前空两格落笔。 ④表致敬或祝贺一类的祝颂语,如“此致”“祝”等, 可紧接着正文写,也可另起一行,前空两格写。在写与
署名⑤ “此致”“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
日期⑥ 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⑤在信的右下角署名(写信人),前面可加合适的称谓,
强盗(具体) 比喻 国家、政府(抽象)
用“强盗”来比喻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鲜明地揭示出英法 联军所谓“远征中国”的实质是侵略和掠夺,突出表明了作者批 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
深度课文,感悟批判精神
1.这样辉煌美丽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作者是 如何展开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谴责的?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给予( jǐ ) 缀满( zhuì ) 珐琅( fà lánɡ )
晨曦( xī ) 箱箧( qiè ) 眼花缭乱(liáo )
富丽堂皇( huáng ) 丰功伟绩( jì )
字词积累
( 眼花缭乱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 荡然无存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 ( 丰功伟绩 )伟大的功绩。 ( 赃物 )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
雨果:具有清醒头脑,正直的良知,又公正立场的人道主义者
读后反思,拟写诉状
读完雨果控诉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罪行的信,请作为律
师的你帮他拟写一封诉状。
被告:法兰西政府、额尔金、_巴__特__勒__上__尉____ 诉讼请求:1.英法政府及参加这次远征的人承认自己的野蛮行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5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对 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 对塞两满个了强腰盗包的,所另作一所个为装,满作了者箱持箧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 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展营康 现,雍 在一乾十 我座等八 们辉数世 的煌代纪 面的帝的 前“王中 。万的国
园苦历 之心经 园经了 ”
屈仅浩 辱留劫 的下却但 历几使随 史根这之 。石座而
柱名来 来园的 见化一 证为场 这灰巨 段烬大
,
的今了这 愤 一 这天正一 怒 位 封就义暴 谴 伟 这 《让的行 责 大 时 给我呼, 这 的 候 巴们声义 两 文 , 特一,正 个 豪 欧 勒起举词 国 站 洲 的来世严 家 出 有 信读震, 制 来 》雨惊发 造 。果。出 的
从本文内容来看,属于一封回信。也就是对来信的问 题或要求做出回应。
写信的缘由——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写信的对象—— 巴特勒上尉 写信的目的—— 雨果借写信的机会,要表明自己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书信的格式,给文章划分层次
开头(1):交代写作背景。 正文(2—9):对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愤怒谴责。 结束(10):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主要内容:
写一封给雨果的信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
是怎样看待的?
2、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
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3、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做了高度评价,今天
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
算怎么做呢?
“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 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 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 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展营康 现,雍 在一乾十 我座等八 们辉数世 的煌代纪 面的帝的 前“王中 。万的国
园苦历 之心经 园经了 ”
屈仅浩 辱留劫 的下却但 历几使随 史根这之 。石座而
柱名来 来园的 见化一 证为场 这灰巨 段烬大
,
的今了这 愤 一 这天正一 怒 位 封就义暴 谴 伟 这 《让的行 责 大 时 给我呼, 这 的 候 巴们声义 两 文 , 特一,正 个 豪 欧 勒起举词 国 站 洲 的来世严 家 出 有 信读震, 制 来 》雨惊发 造 。果。出 的
从本文内容来看,属于一封回信。也就是对来信的问 题或要求做出回应。
写信的缘由——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写信的对象—— 巴特勒上尉 写信的目的—— 雨果借写信的机会,要表明自己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书信的格式,给文章划分层次
开头(1):交代写作背景。 正文(2—9):对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愤怒谴责。 结束(10):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主要内容:
写一封给雨果的信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
是怎样看待的?
2、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
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3、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做了高度评价,今天
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
算怎么做呢?
“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 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 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第9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 习 目 标
圆明园被毁前图片
圆明园被毁后图片
预 一、字·词
习
检
箱箧( qiè )
查
眼花缭乱(liáo )
赃物(zāng )
瞥见( piē )
珐琅( fà )( láng) 惊骇( hài ) 晨曦( xī ) 劫掠( jié )
预 二、多音字
习
检 查
( jiǎo)角落 角
(juè )角色
( pēn )喷泉( 喷
习 目 标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号称 “万园之园”。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 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 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 地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 积达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皇宫 的建筑面积)。始建于1709年,历时 150年陆续建成。
学
习
目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
的 “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例
句 (p30的第6-7行)
……
讽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以至于荡然无存。”(第五段
刺 的5-7行)
的 例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第五段的倒数第四行)
句 ……
课 文
赞美圆明园的
赏
析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 生的一切成就
)喷p香èn
预 三、词语及解释
习
检
赃物: 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
查
制裁 :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课 四、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第9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36张PPT)
①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 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 无存。
②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 功伟绩!收获巨大!
③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④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 意,形成讽刺辛辣的表达效果。
品 质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 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雨果是一个具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 立场的人道主义者。
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1.分析文章阐述观点的结构,理清作者的行文 思路。 2.理解本文在写作方法和语言上的特点,体会 其表达效果。
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
• 作者的立场:赞美圆明园,批判英法联军远征中 国焚烧圆明园的行为。
• 作者的观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烧毁圆明 园,是一次野蛮的偷窃和洗劫,是强盗行为, 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作家雨果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观点和立场。
①找一找,文中哪一个词可以概括作者对圆明 园总的印象。
效果:面对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雨果巧用反语, 辛辣地讽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表达了自己的愤 怒与批判。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 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机具嘲讽和批判意味。
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 “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 站在正义和良知的主场上揭露和批判 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否不够 “爱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雨果并非不爱国。 其一,在文中,雨果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 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可见,作者清楚地知道这是政府的错误,而非法兰西人民 的错误,以正当的理由为人民辩护正是雨果爱国的表现。 其二,雨果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是为国家的 长远计,也是爱国的体现。 其三,雨果的爱国主义并不只站在狭隘的民族观上, 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劫掠圆明园问题,是人 道主义的体现,与爱国主义并不相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2张PPT)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3.修辞辨析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D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 箧。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惊骇(hài) 晨曦(xī) 瞥(piē)见
缀 (zhuì)满
绸(chóu)缎
给(jǐ)予:“给”多音字,本课是“供应”意,读“jǐ”;“交付,送与” 意,读“gěi”;
一、魔法背知识
赃物:形声字,左形,与钱相关,与“脏”同音。 缭(liáo)乱:“缭”形声字,从糸(mì),与丝有关,尞(liáo)声,与 “瞭”、“嘹”、“撩”形近,注意区分。 惊骇(hài):马受惊害怕为“骇”,与“骸”形近音不同,读四声。 缀 (zhuì)满:用丝线缝补为“缀”,注意与“掇”、“啜”、“辍”区 分。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达到讽刺的效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二、答疑全频道
8.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 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疑: 使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自诩为文明人,却做出火烧圆明园野蛮行径的 欧洲人。
解析:前三个选项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易错点3.修辞辨析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D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 箧。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惊骇(hài) 晨曦(xī) 瞥(piē)见
缀 (zhuì)满
绸(chóu)缎
给(jǐ)予:“给”多音字,本课是“供应”意,读“jǐ”;“交付,送与” 意,读“gěi”;
一、魔法背知识
赃物:形声字,左形,与钱相关,与“脏”同音。 缭(liáo)乱:“缭”形声字,从糸(mì),与丝有关,尞(liáo)声,与 “瞭”、“嘹”、“撩”形近,注意区分。 惊骇(hài):马受惊害怕为“骇”,与“骸”形近音不同,读四声。 缀 (zhuì)满:用丝线缝补为“缀”,注意与“掇”、“啜”、“辍”区 分。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达到讽刺的效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二、答疑全频道
8.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 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疑: 使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自诩为文明人,却做出火烧圆明园野蛮行径的 欧洲人。
解析:前三个选项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 联军远 征中国 给巴特 勒上尉 的信》 课件( 共22张P PT)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雨果曾撰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并火烧圆明园。B.他的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人格精神上,更在文学上。C.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D.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D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 于荡然无存。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 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 满了箱箧。D.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 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 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 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 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 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 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整体感知 3、 作者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美丽,给予圆明园 高度评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极力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表明圆明园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而英法联军却因贪婪无知将其破坏得荡然无存,更能揭露英法联军的罪恶,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憎恨之情,也为后文的谴责做了铺垫。
建党100周年 缅怀丰功伟绩增强使命担当
词语解释
①段:交代写信的缘由。② —⑥段: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调, 盛赞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并叙述圆明 园被毁坏的经过。⑦ —⑩段:作者以明确的态度表明自 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这是一次“偷 窃”,法兰西政府是强盗。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分析结构
整体感知这封信主要表达 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是从 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 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 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先交代了写作缘由,然后从描摹、 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 个方面进行论述。
4.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D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 于荡然无存。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 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 满了箱箧。D.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 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 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 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 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 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 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整体感知 3、 作者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美丽,给予圆明园 高度评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极力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表明圆明园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而英法联军却因贪婪无知将其破坏得荡然无存,更能揭露英法联军的罪恶,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憎恨之情,也为后文的谴责做了铺垫。
建党100周年 缅怀丰功伟绩增强使命担当
词语解释
①段:交代写信的缘由。② —⑥段: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调, 盛赞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并叙述圆明 园被毁坏的经过。⑦ —⑩段:作者以明确的态度表明自 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这是一次“偷 窃”,法兰西政府是强盗。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分析结构
整体感知这封信主要表达 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是从 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 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 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先交代了写作缘由,然后从描摹、 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 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共21张PPT)
1.巴特勒征求雨果的看法,目的是 什么?
想借雨果大文豪的名气对这次侵略 加以赞美,突显自己的功劳和英国 的国威。
2.雨果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 么?请在文中画出来。
重点文章第8、9段内容
3.从雨果的信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行径的的愤怒、批判, 也有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圆明园被烧毁的痛惜。
第1-2段:交代写信缘由, 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 远征中国的看法。
第3段: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 煌灿烂
第4-8段:揭露英法联军的滔 天罪行,谴责无耻行径。
第9-10段:呼应开头,表达对 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
1. 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 己的态 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 的讽 刺意味。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 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
4.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 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达 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 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 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 明园的叙述上来。
中国晚清政府朝政腐败,致使国力 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 这才会有圆明园的悲剧。这是历史的耻 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 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 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 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 命力,一雪前耻,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 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书信由笺 文和封文两部分构成。笺文(信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内容包括寄 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问候、对话、祝颂等。书信在写法上比较灵活, 但还是应该遵循一定的要求:一是必须合乎规范;二是必须言之有物, 通情达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60张PPT)》(共60张PPT)
圆明园应该保留残状 圆明园尝试重现旧观
写 一 封 给 雨 果 的 信
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 你有什么启发?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 你是怎样看待的? 3、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4、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做了高度评价,今 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 打算怎么做呢?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余秋雨 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 表现力所写下的该书,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 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此书的主调是 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的人生秘諦,探索中国文化 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拓展练习 1.雨果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 制造的舆论所蒙蔽,容易被狭隘的爱国狂 热所支配。而雨果能够这样做就越发显 得难能可贵了,请具体说说他的难能可贵 之处有哪些? 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 立场都是难能可贵的。他的立场不是狭隘 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珍视人 类文明成果,尊重人了 文明的创造者。
布置作业 1.仔细阅读文章第三段,展开想象, 写一段话,描绘那一座“言语无法形 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 —圆明园。 2.运用“富丽堂皇”“荡然无存”各 写一句话。
谢谢指导
清乾隆 万寿 连延
断 壁 残 垣 皆 付 与 苍 烟 笼 罩
多少兴亡玄秘事 尽藏深宫不言中
元凶额尔金在他的一封信中,竟得意洋洋、 不知羞耻地写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 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人所能想象者。”另一侵 略者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 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八国联军的炮火 轰开了万园之园 一双双数不清肮脏的手 伸向了圆明园 把秦砖汉瓦一齐搬进了船舱
九上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件(共45张PPT)
分析:(1)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2)在你看来 ,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 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荣光,而 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3)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请那就请往下看吧。
课文研读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 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 点吗?
作用:采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揭示了英法联军 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真面目。
精读课文
反语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 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 嘻地回到欧洲”
英法联军劫掠行径的本质是丑陋的,但是却表现得如此 “风光”,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运用反语的修辞, 表现了英法联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陋,强化了谴责效 果。
课文研读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 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 点吗?
知识拓展: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 抱的态度。
课文研读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 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 点吗?
问题探究
圆明园是中国的,为何不说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中国奇 迹。这里可否将“世界”一词换成“中国”一词?
原文: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 迹叫圆明园。 改写后: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中国奇迹。
分析:不能换。雨果是站在世界人民角度为世界文明发声, 从全世界、全人类的眼光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
思考:
以下这些标注了红色下划线的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 什么?
分析:不能删去。删去后虽然看起来更为简洁, 但却不能表达作者与巴特勒所不同的态度与观点。 正是“你认为”“在你看来”“打着....的旗号” 等语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与巴特勒不同的观 点和态度。
课文研读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 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 点吗?
作用:采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揭示了英法联军 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真面目。
精读课文
反语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 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 嘻地回到欧洲”
英法联军劫掠行径的本质是丑陋的,但是却表现得如此 “风光”,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运用反语的修辞, 表现了英法联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陋,强化了谴责效 果。
课文研读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 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 点吗?
知识拓展: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 抱的态度。
课文研读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又是如何看待远征中国这件事的呢? 他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待这件事的呢?他认可巴特勒的观 点吗?
问题探究
圆明园是中国的,为何不说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中国奇 迹。这里可否将“世界”一词换成“中国”一词?
原文: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 迹叫圆明园。 改写后: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中国奇迹。
分析:不能换。雨果是站在世界人民角度为世界文明发声, 从全世界、全人类的眼光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
思考:
以下这些标注了红色下划线的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 什么?
分析:不能删去。删去后虽然看起来更为简洁, 但却不能表达作者与巴特勒所不同的态度与观点。 正是“你认为”“在你看来”“打着....的旗号” 等语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与巴特勒不同的观 点和态度。
九年级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32页)
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均为反语,辛辣地 讽刺了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
课文精读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 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运用反语,且对比鲜明,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 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 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辛辣地讽刺了英法联军的罪行。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 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 “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 阁、六部、军机处等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新课导入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 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 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 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举步其中,步履沉重; 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 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 特勒上尉的信》。
积累拓展
五、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 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 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这不是不够爱国,这展现的是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 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 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 的爱国是超越政府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的。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均为反语,辛辣地 讽刺了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
课文精读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 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运用反语,且对比鲜明,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 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 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辛辣地讽刺了英法联军的罪行。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 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 “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 阁、六部、军机处等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新课导入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 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 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 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举步其中,步履沉重; 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 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 特勒上尉的信》。
积累拓展
五、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 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 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这不是不够爱国,这展现的是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 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 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 的爱国是超越政府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以下问题:
1、同学们,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 的第一态度是什麽?
2、雨果作为一个参与掠夺与侵略的法国的一个 公民,他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 上的?表现了他什么样情感和性格特征?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问题2,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争取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同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点。之后 作归纳小结。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赞美圆明园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讽刺侵略者
这篇扩读材料,写出了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前、废 墟上,欢笑嬉闹的人群,
作者发出“历史呢?耻辱
呢?血性呢?”的呐喊。
把本文和课文结合起来,
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深
层思考。
(五)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 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如果要更好的感受他的内 心世界,请你也用书信的形式,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 读了本文后的感想。(作以下提示)
教 案 下 载 : /jiaoan/
2:教材的地位、作用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方法与过程目标:比较阅读,体味赞美的语言和反讽
语言的细微差别。
情感态度目标: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
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
优 秀 PPT下 载 : /xiazai/ PPT教 程 : /powerpoint/
Word教 程 : /word/
Excel教 程 : /excel/
资 料 下 载 : /ziliao/
PPT课 件 下 载 : /kejian/
范 文 下 载 : /fanwen/
试 卷 下 载: /shiti/
(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 何启发?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你是怎样看待的? (3)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 世纪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2、结合扩读材料《哭泣的圆明园》,以“我们应该怎 样对待历史”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学生在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附:板书设计: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联系学习目标 和学习重点,这节课我将采用质疑法、朗读 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其中以诵 读、讨论为重。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 方法将贯穿课堂始终,再配以多媒体课件辅 助。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体味语言特 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向别 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 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 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 功感。在肯定个性化阅读的同时,告诉 学生如何从集体中汲取智慧。
大情操。
教学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
细微差别。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二、教学设想与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这篇文章,不拘泥于“整体—局部— 整体”的阅读模式,可以将文章自然切分为两 个独立整体比较鉴赏,在比较中感受侵略战争 的罪恶,探究雨果的远见卓识。在形成鲜明的 感受之后,再进行深层反思,关注那段历史, 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 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对比鲜明、精彩 的语句细细体会。 出示思考题:
1、雨果怎样赞美圆明园?语言有什么特点?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语言有什么
特点?
(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并学习雨 果的伟大情操。(教学重点)
中国是被掠夺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 夺,那是很自然的。雨果作为一个参与掠夺与侵略的 法国的一个公民,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发表自己的 言论,没有一点奴颜媚骨,仗义执言,公理至上,是 很有骨气的。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能不能引导学生 想到这一点,收获大不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PPT模 板 下 载 : /moban/ 行 业 PPT模 板 : /hangye/
节 日 PPT模 板 : /jieri/
PPT素 材 下 载 :/sucai/
PPT背 景 图 片 : /beijing/ PPT图 表 下 载 :/tubiao/
人类的立场上,(这里有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 人民的立场等等。)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他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我们要学习雨果 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四)拓展延伸:
当年雨果以一个艺术家对人类文化的珍视,对英 法联军的强盗行径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斥责,历史的烟 云已消散,我们在享受和平生活的今天,是否应该忘 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我准备补 充扩读材料《哭泣的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