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朝代的诗词都有其显著的特征。
而开元盛世的唐朝则是古诗词最为璀灿繁华的时期。
诗词作为艺术的升华,以简洁的语言、精悍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形象地阐述了人类心灵的美学。
它注重意象之美,且种类繁多,花前月下、虫鱼鸟兽,都能用借喻的手法完美呈现。
雨原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一种天气,它本身是不带有任何主观感受的,但是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雨被创造出丰富的生命意蕴。
诗人们往往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结合雨和中国传统的心理审美,创造大量喜闻乐见的优美诗篇。
雨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都能激发出诗人不同的创作灵感。
目前留存的所有唐诗中,含雨的意象诗占了5600处之多,由此可见,雨是唐代文人墨客创作的主要素材之一。
一、雨兴盛于唐诗的原因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诗词亦是如此。
在经济繁荣、稳定的前提下,文化之美才能以一种百花齐放的姿态惊艳众人,而唐朝经济的空前繁荣,致使不少诗词名家的惊世之作诞生于这个时期。
唐朝后来被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每个阶段都出现过不少诗词名家,极具代表的是初唐时期的:初唐四杰:王勃、罗宾王、卢照邻,杨炯,以及武后期的陈子昂等,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中唐时期的:刘禹锡、文婷云。
晚唐时期的:杜牧、李商隐、魏庄等。
唐代诗坛人才众多,发展空前,这些都与当时繁荣的经济息息相关。
如上所述,以雨为题材的唐诗占比较多,在古诗词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唐诗在其中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诗坛上,唐代的每一滴雨都在唐诗中熠熠生辉,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二、雨的情感艺术1、雨意象的愁与苦淅淅沥沥的雨天,大多乌云密布,凉风阵阵,给人一种凄楚哀凉之意。
此番此景此情,最能与古代诗人的愁绪相契合,令诗人在这种环境下妙笔生花,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雨中名诗。
凄凉雨诗的代表,不得不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借雨喻情,秋雨凄狂,内心更是凄凉,前两句“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雨天优美的古诗词_雨在诗词中的意象
雨天优美的古诗词_雨在诗词中的意象黄豆大的雨落在我的头上身上,我仰面向上,闭着眼,张着口品着那点点雨水,顿时,我觉得自我仿佛在细雨的浇灌下又长了许多。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方便大家学习。
形容下雨的诗句1、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张籍《成都曲》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4、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6、杏花时节雨纷纷。
山绕孤村。
水绕孤村。
——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7、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8、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鲍照《芜城赋》9、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10、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白居易《阴雨》11、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1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13、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14、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韦应物《东郊》15、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16、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7、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18、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19、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20、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诗》21、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2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23、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
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
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
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比“睛”的36次多了六倍;李商隐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而“睛”只有10次。
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
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谈谈“雨”意象的建构类型及其人生意蕴。
一、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
“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
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诗中有意重复“巴山夜雨”四字,将实有与虚拟之景绾合在一起:雨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写作时的现实环境,又是诗人设想将来回到故乡、与妻子灯下相对时谈论的话题。
短短二十八字,既展现了客途霖雨、归期无定的凄凉,又暗含着夜雨剪烛、西窗共话的温馨。
而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场景与情绪,恰恰构成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基本内涵。
战国晚期诗人屈原以“雷填填兮雨冥冥,猨(yuán即猿)啾啾兮狖(yòu猿的一种)夜鸣”的阴冷环境,映衬美丽忧伤的巫山神女形象(《九歌·山鬼》),以“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涉江》),极言放逐之地的凄凉,都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
但是这种以雨景烘托气氛的诗句在接下来的汉魏时期并不多见,直到南朝诗人何逊写出“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的名句,通过对挑灯长谈、静听夜雨滴在台阶段之上的情景的描写,表现离别的依依不舍、黯然神伤之情。
可以说,何逊发现了雨意象的细腻情味,并以清丽传神的笔调加以表现。
从此以后,作为自然现象的雨在诗词中几乎固定地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寂寞的情感,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这类主题联系在一起。
虽然现实中的离别未必发生在雨中,但是以雨为背景的诗歌显然更具艺术魅力: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江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一夜寒雨之后的黎明舟中送客,骤雨初歇的傍晚与情人分别,雨不仅带来自然的寒意,更增添心理上的凄凉,而在晚钟中迎着微雨送人登舟,那打湿衣衫的,不知是分别的泪水,还是绵绵的雨丝。
离别之后是彼此无尽的思念,尤其是当长夜耿耿,冷雨敲窗,辗转难寐之际: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古典诗词当中的“雨”的意象(1)
谢谢聆听
古诗词中 “雨”的意象源自一、雨的愁苦意象(一)借雨写离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宋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二)借雨写愁绪之长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 黄梅雨。” ——李清 照《青玉案》
(三)借雨写政治 环境的险恶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 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四)借雨写生 活环境之艰难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1、滋润大地、给人希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 皇都。”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2、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二、雨的欢 乐意象
小结:
雨的愁苦意象:
1、借雨写离愁 2、借雨写愁绪之长 3、借雨来写政治环境险恶 4、借雨来写生活环境艰苦
雨的欢乐意象:
1、给人希望 2、对美好生活的憧 憬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雨”是古人笔下的常见意象,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都有很多诗人将雨的形态、雨的情感、雨的景观以及雨的寓意融入到诗词中。
下面我们就探赏一下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形态飘洒而下的雨是诗人们最常用的雨的形态,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隔墙有莺声,砌畔有流泉。
桃花落如雨,公子世无尘。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中都有如雨般小巧的落点。
除此之外,还有离奇的雨,如唐代白居易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登梯谒郑氏壁画》中“忽骤一阵清风起,落花凋零如有意。
失却青楼剧与酒,八尺帆船对寂寥。
”、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等等。
情感雨可以唤起人们的思念之情,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宋代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处丝瓜无墙影。
玉田共谢逢熙客,雨竹斜插向疏篱。
”等等。
雨也可以表达出人们的愁苦之情,如唐代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如荼。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宋代秦观的《浣溪沙·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等等。
景观雨有时也可以形成独特的景观,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雨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诗词在“雨”的润泽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将古代诗词中的“雨”意象分为几大类,分别探讨作者通过描写雨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悟。
雨意象思想感情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诗人、词人用独特的艺术视角观察,具有了饱满的生命力,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那一首首诗词在雨的滋润下越发清新透亮。
本文将诗词中的“雨”意象分为希望之雨、朦胧之雨等几类,并就其各自蕴含的深刻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一、希望之雨写景即是写情。
诗人、词人借雨抒情。
雨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感情后带有丰富的思想韵味。
根据雨下的节令可分为春雨、秋雨等,春雨便是希望之雨。
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
春雨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及时的、温润的,带给人希望的。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雨的滋润使草木开始生发,万物充满生机。
在那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灌溉技术却并不十分发达的年代,人们靠天吃饭,春雨贵如油。
可以想象农家人见到春雨落地时的喜悦心情。
春雨对农作物有好处,给大地带来生气,对人类和社会是有益的。
所以,重视文学的教化和功用的儒家便借春雨这一含义引伸出它的教化之意,说明良好的政策和品德就像春风化雨那样滋养人们的心灵,让人也像春天的草木那样成长得更好,传播了正能量。
就像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就有这样一层和风细雨的含义。
再看苏轼的《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春雨洗净了道路的尘土,也涤荡了诗人使人心灵上的尘埃,赋予春雨积极的意义。
二、朦胧之雨江南烟雨、杏花微雨都会营造出朦胧优雅的意境。
如宋代词人王淇的《望江南》:“江南水,江路转平沙。
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
迢递送星槎。
”还有苏轼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天气现象,雨水在古人的笔下通常具有多种象征意义,除了描绘雨水本身的形态和气象,更多的是抒发对人生、情感、政治和社会的感悟。
本文将探讨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表现形式和意义,以期展示中国古代诗人对雨水的独特审美情怀和深刻洞察。
唐宋诗词中常见的“雨”意象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是以雨水的形态和气象为主要描绘对象,如《渔家傲·雨晴》中“水舞游鱼,漫天色叶,景物那回春”;二是以雨水影响自然界和人生活为线索,如《青玉案·元夕》中“云深不见青山家,雨且谁家春雨斜”;三是以雨水寄托情感和思念,如《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中“雨过梅枝未动,雨后春花才放”;四是以雨水象征政治和社会变迁,如《轻肥·丈夫贫贱志自高》中“古人烈士天山雨,历代英雄白骨穷”。
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丰富多彩。
雨水常常被用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南乡子·登京使馆》中,“晓雨均忘不见江干,素窗才雨迹浓寒”表达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雨水成为了联系情感的纽带。
雨水也经常被用来象征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
在《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中,“雨过梅枝未动,雨后春花才放”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政治动荡的思考。
雨水还常常被用来抒发诗人对人生命运、情感命运的感慨。
在《锦瑟》中,“休言壮丽须尽,彩云追随,思量却是,当时明月”的诗句中,“雨”意象成为了对人生命运和情感命运的隐喻。
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形成和意义的传承,如果要追溯源头,可以看到它与中国古代文化和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意义,雨水被视为自然界中至关重要的营养来源和生命力的象征。
正因如此,雨水在唐宋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生命的滋养和更新,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激。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雨水是自然界的一种宝贵的资源,它是万物生长、繁衍、发展的关键。
因此,从古代开始,雨水在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唐宋诗词中,雨水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意象,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美妙的诗意。
一、雨水的意象1.1 生命之源雨水是生命之源,它是大自然中最为宝贵的水资源。
在唐宋诗词中,雨水经常被描绘为滋润万物的美好天赐。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大雨行》中写道:“空阶滴到明霞,楼上帘开渐晓,月明人静,风波不惊,安时绝少有。
”这首诗中雨水被描述为神奇、美妙的天赐,带给人们生命的源泉和希望。
另一方面,雨水也常常被描绘为忧患之源。
在唐诗中,社稷是指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白居易在《大雨行》中写道:“天地制化成人,人生百年,治乱无常,国家万丈,社稷崩摧”,这说明雨水也可以带来战争、灾难等忧患。
唐儒将雨水理解为治国之象,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请天下经验丰富的人来主持雨水祭祀。
1.3 情感中的象征雨水不仅在自然界有深远的意义,在文学中也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的象征。
在唐宋诗词中,雨水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复杂的情感和心情,具有暗示和象征性。
例如,雨水可以代表人们的喜悦和哀伤、思念和离别等情感。
唐代诗人杜牧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别时餐霞万里,会应长夜微雨。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感叹和对友谊的思念,雨水在其中则是表现出诗人情感的象征。
二、唐宋诗词中雨水的表现2.1 雨声打着嫩芽的雨声,是春天的旋律,也是人们的心灵之声。
雨声可以使人的心静下来,感受到久违的平静。
宋代诗人苏轼曾说:“雨打高窗,宛转声连萧管。
”在他的诗中,雨声被描述为一种宛转悠扬的春之乐,能够清新人心,带给人们快乐与幸福。
唐代诗人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也描写了雨声:“相吟湖上雨,共看潮头花。
”这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活的向往。
雨景是一种美妙的自然景观,也是诗词创作中的重要题材。
在唐宋诗词中,有大量描述雨景的佳作,这些作品有的表现雨水的清新洄溢,有的表现闲居陶游的体验和感受。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雨,是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描绘风景和表达情感的意象之一,它既能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和神奇,也能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唐宋诗词中,雨的意象被诗人们反复描绘和亲睐,成为了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本文将围绕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展开探讨,以展现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丰富表现和意义。
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马上灯红尘。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词以清新的雨景为背景,写出了诗人怀乡之情和内心的倾诉。
雨水滋润了草木,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舒畅。
诗人在雨中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孤独和怅然,表达出对远方乡亲的思念和对人生遭遇的无奈。
雨水有着净化心灵的作用,也能激发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也有着对雨的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雨水让大地变得生机盎然,滋润了萧瑟的黄河大地,画面里呈现出一种凄美的美感。
雨水逐渐变得越发沉重,雨声阵阵落在大地上,令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这首诗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湖州下雪》中也有对雨的形象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词描绘了江城雪景下的孤寂和落寞,雪落的时候,整个世界变得寂静而冷清,这种冷峻的气息也令人感到无比的悲凉和落寞。
雪天中的寂寞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也是对时代的感慨,对生活的感慨。
雪的形象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离别和孤独,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代的悲凉。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也有对雨的描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这里的“星如雨”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情景,以及风云变幻的景象。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世事变幻的感慨,也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留恋。
雨的形象成为了描绘时代变迁和表现词人内心情感的一个强烈的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在古代中国,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自然现象。
它的出现代表了丰收和农作物的生长,也代表着天地之间的交流和滋润。
在唐宋诗词中,雨常常被用来描绘大自然的景象,如《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表现了春雨的滋润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而《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更是刻画了江南雨景的迷人之处。
除了代表自然景象,雨在唐宋诗词中还承载着诗人们内心的情感。
在《静夜思》中王维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描写了诗人在夜晚听雨的寂寞之情,而在杜甫的《赠花卿》中,他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迷惘。
在唐宋诗词中,雨还常常与爱情和离别联系在一起。
在李商隐的《无题》中,他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晚来怀抱雨鬓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痛苦,雨在其中则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心情的忧郁和泪水的悲伤。
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心情的表达,更蕴含了他们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在主题丰富的唐宋诗词中,雨常常是一个富有内涵的象征物,它既可以代表繁华,也可以代表落寞;既可以渲染气氛,也可以表达情感。
通过对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欣赏和解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诗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人的情感。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一直是诗人们钟爱的主题之一,它不仅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更蕴含了诗人们对内心世界的丰富表达。
雨,可以是滋润大地的甘露,也可以是洗净尘世的清雨;它可以是情感的表达,也可以是生活的写照。
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既是诗人们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诠释。
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常常被用来赞美大自然的美好。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暮》中便描绘了春雨的美好:“晚来天欲雨,能有几人知?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非。
”诗中的春雨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一场春雨洗涤了尘世的浊浊,给人一种清新、整洁的感觉。
雨水的滋润也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这种赞美自然的情感在唐代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唐代诗人们用字里行间描绘出了雨水的清新和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还常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之后的感慨和无奈,而雨水的落下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带有淡淡的忧愁和沉重的疲惫。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通过雨水与春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唐宋诗词中,雨意象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媒介,激发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动。
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意象,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也寄托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和对时代、人生的思索。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恶化,雨水的意义愈发重要。
希望我们能够像唐宋诗人一样,珍视大自然,珍惜生命,珍惜每一滴珍贵的雨水。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的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在唐宋诗词中,"雨"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情感表达中的一种具体图景。
诗人通过描写雨的形态、声音、滋味以及雨水与人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写雨的形态和声音,刻画出丰富的景观。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春雨》一诗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中的“好雨”强调了雨水的合时宜度,它应该在春天时才降落,给大地注入新的生机。
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则描绘了雨水的悄无声息,仿佛是在默默地滋润着一切生命。
这种形态和声音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春雨细腻的美感。
雨水与人的关系也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方式。
唐代诗人杜牧在《秋雨叹》中写道:“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通过描绘雨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人与天地的和谐共生之美。
诗人还以小雨沾湿人间物事为切入点,揭示了人与雨水的紧密关系。
宋代诗人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里雨水的落下与人类的生活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使得人与雨水之间有了更直接的关联。
通过在特定背景下描绘雨和人的关系,诗人还借助雨水以托出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雨水在诗词中也有象征意义。
雨水可以代表着情感的流露和心灵的洗涤。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采用了反衬法,通过描写在草原上草木凋零与复苏的循环中,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
雨水代表着洗净心灵的力量,它能够消除烦躁、焦虑的情绪,带来心灵的宁静。
宋代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心事静云春酒醒,淡添秋色小窗明。
”通过“秋夜”,描绘了情感的沉浸和内心的宁静;而“雨声”则被用来辅助描绘出境况和心理情感的交融。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居荃培摘要: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雨由自然界的表象上升为艺术意象后,往往成为涂抹着诗人浓烈感情色彩的一种意象,这或许也就是荣格所说的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原始意象吧。
本文从雨给人带来的愁苦和欢乐两种不同情绪来分析古诗词中的雨这一意象。
关键词:雨意象;愁苦;欢乐雨,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而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的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一个广阔辽远而又厚重深沉的审美想象空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东山》)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词中涉及到雨的佳句层出不穷,成蔚然大观之势。
仅《全唐诗》中的雨意象就有七千多处。
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246次,比晴的36次多了六倍;李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73次,而晴只有10次。
[1]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梓州吟罢寄同舍》中写道:“楚雨含情皆有托。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叹“身世浮沉雨打萍”。
可以说,雨中滴洒着古人生命的血液,也激发了文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诗情。
不论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不管他是豪放派词家,还是婉约派词家。
雨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充当了重要的抒情角色。
如果说两千多年的诗歌是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那么淅淅沥沥的雨就是其中一棵挺拔的大树。
青鸟不传音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雨的愁苦意象“月华显彩坐来收,月色江声暗解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杜荀鹤《旅舍遇雨》)诗人旅舍遇雨,夜深孤灯独坐,百无聊赖,随着雨声,往事涌上心头。
唐人刘媛在《长门怨》中写到:“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人生苦短,往事如烟。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王勃《滕王阁序》)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似乎也懂得他们的心情,点点滴滴,自空中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
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凄惨惨戚戚,最容易触动诗人那根思乡怀人的敏感神经,因此,这些诗词多凄苦悲凉,雨泪同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几许风雨带来的几许悲伤,读来令人断肠。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极富意境和情感。
在这些诗词作品中,雨这个自然现象常常被运用为意象,成为表达诗人情感和抒发思想的重要元素。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领略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世界的思考。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诗词作品,就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可以从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壮美气势入手。
在许多唐宋诗词中,雨被描绘得威力无穷,常常以壮丽的气势出现。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全诗运用了雨水、黄河、白日、山、楼这些丰富的意象,其中的“黄河入海流”便展示了雨水的壮丽气势。
它如同万马奔腾,气象恢宏,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感受。
又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梧风吹雨重,蕉叶鼓瓜歇。
”这里的“梧风吹雨”给人以雨势如虹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气势。
这些诗词通过雨水的形象,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气象,同时也塑造了诗人豪迈的情怀。
唐宋诗词中“雨”意象常常与禅意结合,赋予了雨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古代诗人笔下,雨水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内在的涵义,表达着对生活、心灵的思考和体悟。
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写到:“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这里通过雨水来抒发人生起伏和烦恼,将雨水作为表现诗人内心情感的媒介,借以抒写生活的曲折。
又如陆游的《秋暮》中写到:“清泉石上流,菊发泉中树,改革力微浥,深疑梦到浮。
”这里通过描写雨水的柔和和绵绵,抒发人生百态,关怀自然,表达一种超然、淡泊的心态。
这些诗词中,雨水常常被赋予了禅意,成为诗人心灵的抒发。
唐宋诗词中“雨”意象也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在古代诗词中,雨常常承载着诗人的内心情感,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提供了一种象征。
比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写到:“涧底歌声来,风捣小莎摇。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探赏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雨水在诗词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常常用来表达诗人对生活、人情、时代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对唐宋诗词中雨的意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把握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雨水作为自然现象,又与诗人的情感与思想相互映衬,使诗歌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对于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的探讨一直备受关注。
通过对雨水这一常见自然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和体现,可以揭示出诗人对世界、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对于唐宋诗词中“雨”意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文学价值。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为中国古代诗歌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唐宋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1.2 研究意义雨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唐宋诗词中对雨的描写多种多样,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情感的表达。
通过研究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可以了解古代诗人对雨的理解和对生活、情感的思考。
对于诗词爱好者和文学研究者来说,探索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拓展我们对诗词的欣赏和理解。
探究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略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学遗产。
2. 正文2.1 唐宋诗词中雨的意象唐宋诗词中雨的意象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描绘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意象。
雨水的落下和洒在大地上的情景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理念。
在唐宋诗词中,雨的意象常常被用来描绘伤感、忧郁、孤独等情感,也被用来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
不同诗人对雨的表现方式也各有特点。
唐代诗人杜甫喜欢用雨来表达心境的凄凉和时间的无常,如他的《登高》中写道:“大雨澌澌,欲肤无光,闇然不能去。
”而宋代诗人苏轼则更多地将雨的意象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他的《水调歌头》中写道:“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雨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雨
在古诗词中,一些与雨相关的常见意象:
1、愁绪:雨常常被用来表达愁绪和悲伤。
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2、离别:雨也常被用来描绘离别的场景。
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思念:雨也可以用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例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哀怨:雨也可以用来表达哀怨和不满。
例如,“夜来秋雨声潺潺,芭蕉叶下秋波长。
”(白居易《夜雨》)
5、闲适:雨也可以用来描绘一种闲适、安静的氛围。
例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关于雨的诗句寄托忧国忧民的情怀
关于雨的诗句寄托忧国忧民的情怀
雨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一种寄托忧国忧民情怀的意象。
在中
国古代诗词中,雨常常被用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和忧虑。
以
下是一些关于雨的诗句,它们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1.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 ——唐代诗人王之
涣的《登鹳雀楼》中,表达了对国家沉沦的忧虑之情。
2. "江山如画,望断南飞雁。
天水浩荡,风烟悠悠。
" ——宋
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怀古》中,以风雨交加的景象寄托了对国家
沉浮的感慨之情。
3.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 ——现代诗人
舒婷的《雨巷》中,透过雨打梨花的意象,抒发了对国家沉沦的痛
心之情。
这些诗句通过对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
民族命运的关怀,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雨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载体,诗人们通过雨的意象,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融入诗篇之中,以
此凝聚起民族大义和责任感。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
族的深情厚意,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激励着后人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
古诗中雨的意象
古诗中雨的意象
嘿,朋友!你知道吗?古诗里的雨可真是个奇妙的存在!就像一把能打开诗人心灵之门的神秘钥匙。
比如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这纷纷扬扬的雨,难道不像杜牧心中那剪不断的愁绪吗?它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那雨丝是不是就像我们的牵挂,怎么扯也扯不断?
再看“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躺在那儿听着风雨声,这场雨难道不是他壮志未酬的悲愤呐喊吗?就好像是老天都在为他的一腔热血无处施展而落泪!
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眼中的雨多善解人意啊!这不就像一位贴心的朋友,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你带来惊喜和希望吗?
你想想,这些古诗里的雨,有时候是忧愁的伙伴,有时候是悲愤的宣泄,有时候又是希望的使者。
它们就像是舞台上的多面演员,演绎着诗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我觉得啊,古诗中的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象征,让我们能透过千百年的时光,感受到他们彼时彼刻的喜怒哀乐。
古诗词中的雨是如何描绘的
古诗词中的雨是如何描绘的雨,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中国古代文人描绘的重要意象之一。
无论是热切盼雨的旱情,还是恍若泣雨的乌云,古诗词中的雨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喜爱描写的对象。
在古诗词中,雨常常被描绘得五彩缤纷、绵绵不断,给人以多种多样的感受与联想。
古诗词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描绘了雨的情境,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霏微成雨,不有所止。
”这句中的“霏微成雨”形象地描绘了雨慢慢地开始细细地下起来,仿佛细雨纷飞,给人以柔和、迷离的感觉。
雨滴细小轻盈,如缤纷的绸带在天空飘洒,给大地带来一种温润之感。
同时,古诗词中也有用雨来暗示某种情感的手法,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中的“骤雨初歇”通过雨来象征着思念中恍若泣雨的心情,给人以伤感与凄美之感。
雨霖铃的声音,响彻山谷,与那恍若泣雨的心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古人在描写雨的时候,也常常将雨与季节、景色等相结合,以形成更加鲜明的意境。
例如,晏殊的《浣溪沙》:“折柳烟轻,悠悠南陌,萧萧秋雨洒江天。
”这句中的“萧萧秋雨”犹如自然之音,将雨与秋天的凄凉景色相融合,给人一种哀思与寂寥之感。
雨水滴落在江天之上,恍如一幅深沉的山水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
除了形容雨声、雨滴等雨的形态外,古诗词中还以雨来寓意人生百态。
例如黄庭坚的《题菊花》:“一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秋雨中苍凉的景象,寓意着岁月的流转与生死的无常。
雨是一种带有思绪和情感的存在,通过描写雨,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总的来说,古诗词中描绘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描绘出雨的形态与气势,有些通过雨来隐含情感或寓意。
无论是刚柔相济的雨滴,还是哀而不伤的秋雨,古人通过描写雨来表达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在古诗词中,雨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给人以景色沁人心脾、闻所未闻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借雨写生活环境之艰难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山豗谷凶猛虎嗥,万木尽拔起波涛。州沉岛没无 处逃,顷刻性命如鸿毛。” 李东阳的《风雨叹》
诗人借雨写出了生活环境的艰难,以及广大人民 的悲惨处境。
雨一旦与诗人的愁苦心境相遇,就 变成了一种忧伤惆怅、悲苦失意的符 号,可以代表或涵盖诸如相思之苦,离别 之愁,政治险恶,生活痛苦等种种情感和 社会现象,雨意象也由此变得深沉、厚 重、复杂。
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一、雨的愁苦形象
雨作为愁绪的载体,雨意愈是凄 凉,愈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因 此,这些诗词多凄苦悲凉,雨泪同滴,字 里行间流露出几许风雨带来的几许悲 伤,读来令人断肠。
(一)借雨写离愁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 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更漏子》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 北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二)借雨写愁绪之长
在江南,春末夏初是梅子黄熟的季节,也是 梅雨频繁之时,称黄梅雨。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李清照在《青玉案》中也用了同样的比喻: “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
然而,在古往今来的诗句中,雨 并非仅仅是悲伤的意象,还有许多欢 乐的意象。
二、雨的欢乐意象
(一)滋润大地,给人带来无限希望
• “春畦雨过罗纨腻,夏陇风来饼饵香。” 苏轼《南园》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பைடு நூலகம்无。最是 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清冷湿衣襟。 •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三)借雨写政治环境的险恶
唐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 失败,柳宗元等人因参加“革新”被贬,他 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 史》中写道: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以“惊风”、“密雨”来比喻政治打击的残酷。
阮籍在《咏怀诗十三首》中以“激电震光,零 雨降集”来抒发“感往悼来,怀古伤今”的内心惆 怅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 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雨”的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 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雨”意象 经过唐代诗人独特的人文体验与 刻意营造,才使主体情感得到了 充分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得到了 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
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因上书言事而获罪, 被贬为江州司马。他的朋友元稹在《闻乐天授江 州司马》中写道: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 寒窗。”
“暗风吹雨”影射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险 恶——令人防不胜防。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由眼前自然界的风吹雨打,联想到南 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如同风雨中飘摇 不定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樯倾楫摧” 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