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介绍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一部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是一本系统介绍传播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的教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传播学的核心内容。
本部分将概述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框架。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 传播:传播是指信息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包括信息的产生、编码、传递、解码和反馈等环节。
2. 传播者:传播者是指信息的发出者,可以是个人、组织或媒体等。
3. 受众:受众是指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公众等。
4. 信息:信息是指传播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5. 传播渠道:传播渠道是指信息传递的媒介,可以是口头、书面、电子等。
二、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框架1. 传播模式:传播模式是指传播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常见的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的线性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等。
2.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传播效果可以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如认知效果、情感效果、行为效果等。
3.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和优势。
4. 传播环境:传播环境是指传播活动所处的周围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
传播环境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5. 传播伦理:传播伦理是指传播活动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传播伦理要求传播者尊重受众,传播真实、准确、公正的信息。
第二部分:传播学的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不仅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还深入探讨了传播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并简要介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的理论流派1. 经验学派:经验学派是传播学的主流学派,它强调通过实证研究来揭示传播现象的规律。
经验学派的主要理论包括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等。
2. 批判学派:批判学派是传播学的另一重要学派,它关注传播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
传播学专业各方向介绍
传播学专业(050302)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
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
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本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具有相对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开设了传播全球化研究、基础统计学、传播学理论研究文化与传播研究、传播研究方法等重要的传播学基础课程,同时也为学生世界政治与中国外交、文化外交研究、新媒体传播形态与传播规律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不但加强了传播理论课程的比重,也更加有效提高了课程之间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2.应用传播学方向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
本方向研究依托传媒大学的综合学科交叉平台,如与传媒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市场调查研究、广告学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种强势媒介的有效关联,使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具有学科延展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优势。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诞生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和观点。
这些经典解读不仅为我们理解传播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为我们深入探讨和应用传播学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传播学领域中的十大经典解读。
1. 传播过程模型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探讨信息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过程模型将传播过程划分为发送者、信息、媒介和受众等要素,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模型包括经典的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舆论领袖模型、多步流模型等。
2. 有效传播有效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接收者理解和采纳的程度。
有效传播的重要条件包括信息的清晰、准确、有说服力,以及适时的传播渠道。
3. 媒介效应媒介效应是指媒介对信息接收者产生的影响。
经典的媒介效应包括鲍尔斯媒介效应、谴责效应、凝视效应等。
这些效应揭示了媒介对观众态度、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4.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旨在解释个体对媒介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以及个体对新闻报道、广告等传媒产品的反应。
其中包括知觉选择、信息加工、记忆保留等多个关键概念。
5. 主流化与倾向性传播学研究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主流化与倾向性。
主流化指社会上的权威机构对信息的选择和宣传,而倾向性则指传媒报道中潜在的偏见和倾向。
这两个问题不仅会影响信息的真实度和客观性,也会对公众的态度和观点产生影响。
6. 观众研究观众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理解观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与理解过程。
观众研究关注观众的需求、动机、态度、行为等方面,为媒体的内容制作和传播提供指导。
7. 新闻报道与公共舆论新闻报道与公共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传播学关注新闻报道对公众持有观点的影响,以及新闻报道在形成公共舆论和社会议程上的作用。
8. 媒介与社会变革媒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传播学研究了媒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以及社会变革对媒介的改变,例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和社会互动的深远影响。
传播学入门知识传播理论和传播方式的基本认识
传播学入门知识传播理论和传播方式的基本认识传播学入门知识:传播理论和传播方式的基本认识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递和影响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新闻传播到社交媒体、广告宣传等。
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传播理论和传播方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介绍传播学的入门知识,帮助读者对传播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的基石,它用于解释人们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接收和解读信息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传播理论:1.1. 传统媒体理论传统媒体理论主要关注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等)对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这些理论包括媒介效应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旨在解释媒体对大众行为和意见的影响。
1.2. 新闻价值理论新闻价值理论解释了新闻编辑和传播的基本原则。
例如,新闻消息的时效性、重要性、稀有性、冲突性和近距离性等,会影响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和报道方式。
1.3. 互动传播理论互动传播理论关注人们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的交互行为。
它探讨了人们如何使用和分享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通过社交网络传播。
2. 传播方式传播方式指的是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路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传播方式:2.1. 一对一传播一对一传播是指信息通过面对面或私人交流的方式传递。
例如,电话、面谈、邮件等都属于一对一传播方式。
这种传播方式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交流体验,但传播范围有限。
2.2. 一对多传播一对多传播是指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大量人群传递。
这种方式可以覆盖较大的受众,但交流形式相对单向,接收者无法主动参与。
2.3. 多对多传播多对多传播是指信息在多个参与者之间相互传递和交流。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提供了多对多传播的机会,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3. 传播学的应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式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传播学的常见应用:3.1. 媒体与广告广告推广和营销活动通常借助传播学的理论和方式。
通过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心理反应,可以制定更有效的广告策略。
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一、学科简介1。
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
2。
学科方向简介:1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而且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
2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跨文化传播等;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
3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科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介绍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媒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等学科内容。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动态,能够适应和引领媒体变革的需求,以及具备独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能力。
下面将介绍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几个典型分支学科。
其次,广播电视学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体的制作、传播和接受机制,以及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规范和技巧。
广播电视学课程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广播电视节目理论等实践性课程,以及广播电视媒体经济学、广播电视传播学等理论性课程。
学习广播电视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广播电视制作和报道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再次,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原理、传播媒介的特点和传播效果的评估方法等内容。
传播学课程包括传播学原理、传播艺术与技巧、传播心理学等理论性课程,以及公共关系、媒介管理等实践性课程。
学习传播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传播策划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快速传递的需求。
此外,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包括网络传播学、媒介创意与策划等专业方向。
网络传播学主要研究互联网媒体的运作方式和特点,以及网络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营销的技巧。
媒介创意与策划主要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和媒体策划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广告公司和媒体组织中担任相关职位。
总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和传媒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媒体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通过学习新闻传播学,学生可以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掌握媒体运作和传播策略的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传播学专业各方向介绍
传播学专业各方向介绍
传播学专业是指从传播的角度研究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传播规律和
传播活动等的学科。
目前,传播学专业在我国高校综合性学术领域中较为
重要,涉及传播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艺术设计等领域,遍布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学、文化管理学、影视传播学、
网络传播学等各个分支。
新闻学是传播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研究关于新闻媒介、新闻传
播理论、新闻传播实践及其影响的课题为主要内容,重点研究新闻形成和
传播的内容、特点、规律及其影响。
广播电视学着眼于广播电视媒体,研究广播电视传播理论和实践,以
及广播电视传播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影响的规律,重点研究广播和电视
的形成和传播的内容、特点、规律和影响等问题。
广告学专注于对广告传播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广告分析、广告语言、
广告心理学、广告实践等学科,研究广告的内容、策略、规律、功能和影响。
市场营销学研究着重于市场营销传播,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产品策划与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调研与反馈等研究方向。
【专业介绍】传播学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传播学专业介绍传播学专业介绍一、专业概述传播学专业培养有宽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传播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和使用现代传媒技术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传播学专业介绍二、培养目标传播学专业培养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传播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国际广播、卫星电视、互联网、通讯社等传播媒介的政治文化环境、运作方式和商业价值,能够在国内外传媒企业中胜任策划创意文化产品、组织国际交流项目、解决文化传播现实问题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传播学专业介绍三、专业特色传播学专业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在农业科教影视领域具有独到的优势。
为了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本专业在完成传播学基本培养规格和基本训练的同时,在高年级设置了影视传播(侧重纪录片、科教片创作)和传播理论与实务(侧重新闻与网络新媒体)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相关专业方向深入学习。
传播学专业介绍四、主干课程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国际传播学概论、跨文化传播、大众传媒法、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写作、国际关系概论、国际谈判与协商、影视传播学、媒介经营与管理、传播学研究方法、摄影与剪辑、专业外语。
传播学专业介绍五、就业方向面向新闻出版单位、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播机构等,主要从事:以多媒体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的编辑与合成;以门户网站为主的多媒体网络传播;数字影视作品的编辑与制作。
传播学专业介绍六、就业前景传播学专业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它与信息科学一文一理,覆盖了从信息传播内容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完整体系,构成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特别是令世人瞩目的大众传播域,形成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相互促进的专业学科群,学科体系横跨从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等整个传播领域,构成了从理论传播学到应用传播学的宽口径、厚基础、适应面广的新兴学科专业。
传播学
3.大众传播的功能 P100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 监视环境,调适 社会,传递文化遗产 赖特的补充:娱乐功能 施拉姆:经济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论
作业
请思考:网络传播是一种什么性质 的传播?具有哪些特征? 提示:可与传统的人际传播、大众 传播比较。
第三节 传播学
一、传播学简介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 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虽然涵盖人类传播活 动的方方面面,但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 播为主,尤其是大众传播构成了传播学 理论研究的主干部分。所以,不严格地 说,传播学就是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理论性的社会科学。
经验学派紧扣传播实践,注重研究传 播活动自身的规律,其研究方法和成果 都带有十分突出的经验色彩,对传播实 践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批判学派则 以对既定的传播现实和现存的传播体制 进行全面、深刻、系统的批判而闻名, 致力于对传播现象深层背景的考察,注 重传播及传播体制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批判学派并不探讨具体的传播规律,而 且只破不立,对具体的传播活动指导意 义不大。
(二)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对传播学 的贡献 P250 1.信息论 1948 申农(香农) Shannon 1949 申农、韦弗 《通信的数学理论》 信息概念,传播模式和四要素 2.控制论 1948 维纳 Wiener 《控制论》 反馈概念
控制论的基点,是把控制系统视为一 个信息系统,控制的关键就是信息反 馈。——李彬 《传播学引论》 3.系统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系统的观点 很多传播研究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的, 包括很多模式。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 Communication
一、信息与传播 信息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 象,是物质形态及其运动规律的体现。 可传递性是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是传播 的对象,传播的本质就是信息传递。 信息可以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 信息。其中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信息 叫做社会信息。传播学中所研究的传播, 是社会信息的传播(传递)。
传播学专业类别
传播学专业类别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的学科,它涵盖了广告、公关、新闻、传媒、社交媒体等多个专业类别。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专业的需求和重要性日益增加。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传播学专业类别,并探讨它们的研究内容和就业前景。
1. 广告传播广告传播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专业类别,它研究广告的创意、策划、制作和传播过程。
广告传播专业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和媒体策划能力。
毕业生可以在广告公司、媒体机构、市场部门等岗位就业,从事广告创意、媒介购买、市场营销等工作。
2. 公关传播公关传播是传播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专业类别,它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管理和沟通。
公关传播专业培养学生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媒体关系管理能力和公众舆情监测能力。
毕业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公益组织等岗位就业,从事公关活动策划、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维护等工作。
3. 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传播学中的经典专业类别,它研究新闻的采集、编辑、发布和传播。
新闻传播专业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采访技巧和媒体素养。
毕业生可以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新闻机构等岗位就业,从事新闻报道、编辑、媒体管理等工作。
4. 传媒管理传媒管理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兴专业类别,它研究媒体组织的运营、管理和发展。
传媒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媒体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媒体创新能力。
毕业生可以在传媒机构、媒体企业、文化产业等岗位就业,从事媒体运营管理、市场推广、媒体创新等工作。
5. 社交媒体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成为了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兴专业类别。
社交媒体专业研究社交媒体的应用、用户行为和社交网络分析。
社交媒体专业培养学生的社交媒体运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毕业生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数字营销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岗位就业,从事社交媒体运营、数据分析、内容创作等工作。
总结传播学专业类别丰富多样,涵盖了广告、公关、新闻、传媒、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沟通能力和媒体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大传播学方式
4大传播学方式四大传播学方式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的学科,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在传播学中,有四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分别是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广播传播和网络传播。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口头传播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传播方式。
它是通过人的口头语言将信息传递给他人。
口头传播具有及时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在日常生活中,口头传播广泛应用于面对面的交流、演讲、会议等场合。
在商业领域,销售人员通过口头传播来推销产品或服务,政治家通过演讲来传递政策和理念。
然而,口头传播容易受到误解和变形,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注意清晰、准确地表达。
书面传播是一种通过书面文字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它具有持久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可以被保存和传阅。
书面传播广泛应用于新闻、杂志、书籍、公告等载体中。
在商业领域,广告和宣传材料都是通过书面传播来达到推销产品或服务的目的。
然而,书面传播的局限性在于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而且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广播传播是通过广播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大众的方式。
它具有广泛覆盖面和即时性的特点,可以迅速传播信息。
广播传播广泛应用于电视、电台、网络直播等媒体中。
在新闻报道中,广播传播可以及时向广大受众传递重要新闻。
在商业领域,广播广告可以通过电视或广播媒体向大众推销产品或服务。
然而,由于广播传播的信息量较大,受众接收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注意信息的简洁和精炼。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大众的方式。
它具有全球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和受众之间的互动。
网络传播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电子邮件等平台上。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通过发布动态、发表评论等方式来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信息。
在商业领域,网络传播成为了推销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通过网上购物和在线广告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然而,网络传播也存在信息真实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注意信息的可信度和个人信息的保护。
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
1、新闻传播学是什么?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学科,旨在理解新闻传播行为,例如新闻报道、网
络新闻媒体、传播媒体和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学将社会学和心理学、
人类行为学综合到一个学科中,以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因素,
并探讨如何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促进新闻传播的效果。
2、新闻传播学研究内容
新闻传播学研究主要包括新闻传播行为和行为影响、媒体组织、媒体
内容、媒体产品和服务,传播媒体技术、传播系统、社会应用等内容。
3、新闻传播学专业培养要求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传播行为的分析方法和专业技能;
(3)掌握新闻传播机构的功能与结构;
(4)熟悉传播的开发与管理;
(5)掌握传播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6)熟悉社会应用领域中的传播行为。
4、新闻传播学专业能学到什么
新闻传播学专业能学到许多知识和技能,包括:
(1)全面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2)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及报导技能;
(3)掌握媒体组织与服务规划;
(4)熟练掌握传播网络建设与运用技术;
(5)掌握传播产品的开发与管理;
(6)熟悉社会应用领域中的传播行为。
5、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去企业就业,可以从事新闻媒体企业网络管理、报纸出版社编辑管理、广播电视台广告策划等工作;可到宣传部门从
事宣传管理和宣传活动的策划工作;也可进入研究机构做市场调查、
调查分析等工作。
此外,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媒体管理部
门担任新闻传播管理的相关职务。
董晨宇的传播学课讲义文稿
董晨宇的传播学课讲义文稿摘要:一、引言:传播学的意义与背景二、传播学基本概念:信息、媒介、传播者、受众三、传播学理论:香农模型、五W模式、社会责任理论四、传播媒介的发展: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五、传播策略与应用:公关传播、广告传播、口碑传播六、传播效果研究:魔弹论、有限效果论、传播建构论七、传播伦理与法规:道德规范、法律责任、隐私权八、未来传播发展趋势:智能化、个性化、社群化正文:一、引言传播学作为研究信息传播规律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变革,传播学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传播学基本概念1.信息:信息是传播学的基本要素,指的是通过一定媒介传递给特定对象的有意义的内容。
2.媒介:媒介是传播学中的核心概念,起到了连接传播者与受众的作用。
从传统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到互联网,媒介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3.传播者:传播者是指有意或无意地传递信息的主体,包括个人、团体、组织和国家等。
4.受众: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接受者,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反馈性等特点。
三、传播学理论1.香农模型:香农模型提出了信息论的基本原理,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2.五W模式:五W模式包括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产生什么效果,是研究传播过程的经典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四、传播媒介的发展从古代的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到现代的电子传播,传播媒介经历了多次变革。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台、电视台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自媒体等逐渐成为现代传播的主导力量。
五、传播策略与应用传播策略是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公关传播、广告传播、口碑传播等。
合理运用传播策略,可以提高传播效果,实现传播目标。
六、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效果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领域,主要包括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传播建构论等。
4大传播学方式
4大传播学方式摘要:一、引言二、四大传播学方式的概述1.个人传播2.群体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三、各种传播方式的优缺点分析1.个人传播2.群体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四、传播学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个人传播2.群体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五、总结正文:在当今社会,传播学作为研究信息传递与接收的科学,对于我们了解人际关系、组织运作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大传播学方式:个人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首先,个人传播是指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如日常对话、书信往来等。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直接、互动性强,但传递范围有限。
其次,群体传播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群体成员之间进行的交流,如会议、讨论等。
这种方式有利于集思广益,提高群体凝聚力,但容易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
组织传播是指在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传播活动,如企业内部沟通、商务谈判等。
这种方式具有明确的组织目的和结构,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但容易受到组织内部权力关系的影响。
最后,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向广大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如报纸、电视、网络等。
这种方式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深远的影响力,但信息可能受到筛选和操控。
在实际应用中,各种传播方式都有其优缺点。
个人传播虽然范围有限,但能够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群体传播有利于集思广益,但易受群体心理影响。
组织传播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但需注意权力关系的影响;而大众传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信息可能受到筛选和操控。
总之,了解和掌握四大传播学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信息传递与接收。
传播学得课程内容
传播学得课程内容
传播学的课程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内容包括:
1. 传播学基础:介绍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框架,让学生了解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传播媒介:介绍各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历史和发展趋势,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3. 传播效果:研究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探讨媒介如何影响社会。
4. 传播伦理:介绍传播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让学生了解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5. 广告学:研究广告的原理、策略、创意和技巧,以及广告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
6. 公共关系:介绍公共关系的原理、策略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媒体进行有效的公关活动。
7. 跨文化传播: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文化冲突等方面。
8. 数字媒体:介绍数字媒体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影响,包括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
9. 新闻采访与写作:介绍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收集、整理和呈现新闻信息。
10. 影视传播:研究影视媒介的特点、发展历程和趋势,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
以上是传播学的一些主要课程内容,不同的学校和专业方向可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关的课程进行深入学习。
传播学专业介绍
传播学专业介绍该专业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一、专业概况:传播学专业是新闻传播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各种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展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国内新闻院系之一,1980年起开设传播学课程。
二、主要研究方向:1.传播理论研究。
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以及传播的制度、文化等基础理论,还有传播效果、危机传播、舆论研究等较多的具体研究话题。
“大众传播”研究曾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理论研究的重点,现在,传播理论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其他各种社会传播现象,特别是国际传播方面。
2.数字媒体研究。
包括web2.0时代的各种传播形态和路径的研究。
新闻学院1997年起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网络新闻传播课程。
媒介融合现象,以及媒介融合条件下的综合传播能力研究,是这个方向目前关注的重点。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则是未来要关注的话题。
3.视觉传播研究。
包括电视传播、摄影传播和网络传播。
视觉传播是新闻学院的优势研究方向之一,开始于1958年。
4.策略传播研究。
这是在原来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基础上,根据新情况而调整为“策略传播研究”。
这是一个颇为实用而又有一定应用理论支撑的领域,包括公共关系、广告、营销传播、品牌构建等多个具体研究话题。
这方面新闻学院拥有很强的教师阵容。
5.公共外交研究。
这是近年兴起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在软实力方面需要显现自身的力量,因而开展全面的公共外交,成为亟待研究的话题,亦需要培养大量的外对交流人才。
6.出版研究。
出版已变成了“古老”的传播领域,现代传播技术可以做到每个人都是出版家。
但就专业出版而言,仍然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即使出版已经数字化。
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传统媒体、数字化媒体、广告、出版业界、各公司企业公共关系部门、各级党政机关宣传部门、对外传播部门,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培养高层次、与国际接轨的传播实务人才,以及教学和研究人才。
传播学专业
传播学专业传播学专业是一门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媒介与传播效果的学科,它关注着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传播关系,涉及到媒体、技术、社交网络以及其他形式的传播渠道。
这门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首先,传播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传播理论和相关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各种传播理论,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机制,如信息传播、舆论形成和群体传播等。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方法,来进行传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通过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传播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传播项目中,例如制作新闻报道、设计广告宣传策略以及管理社交媒体账号等。
这些实践活动将使学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向实际应用,并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媒体创作、沟通和团队协作等关键技能。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传播行业的工作模式和职业要求,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另外,传播学专业还注重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培养。
传播现象不仅仅局限于媒体领域,它涉及到诸多领域和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
因此,学生在传播学专业中也将接触到这些相关的学科知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
学生需学习如何将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运用于传播研究和实践中,以更全面的方式来理解和解决传播问题。
除了学科知识的学习,传播学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信息在各种媒体上传播,学生需要具备筛选、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并且,学生还需要理解和应对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不断了解新的媒介形式和传播渠道,以适应传播行业的快速发展。
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广泛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选择从事新闻媒体、广告公关、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工作,也可以考虑在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媒体公司等地方就业。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传播机会和需求涌现,为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传播学原理 知识点
传播学原理知识点传播学原理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和社会传播现象的学科,它探讨了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
下面将从传播学的起源、传播过程模型、传播效应以及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对传播学原理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传播学的起源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随着新闻、电影、广播等新媒体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效果。
于是,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多个分支学科,如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
二、传播过程模型1.传播者模型传播者模型关注的是信息的源头,即信息是通过哪些个体或组织进行传播的。
这个模型主要研究个人传播行为和组织传播战略,提出了传播者的角色和功能。
2.传播媒介模型传播媒介模型研究的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作用,包括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社交媒体等。
这个模型主要研究信息传播的渠道和传播效果。
3.受众模型受众模型研究的是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和影响,包括受众的特征、态度和行为反应。
这个模型主要研究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信息处理过程。
4.双向模型双向模型强调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认为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包括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还包括信息的解码和理解。
三、传播效应1.一致效应一致效应指的是信息传播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传播学研究发现,当受众面临信息过载时,会倾向于接受与自己已有观点一致的信息,并加强这种观点。
2.增强效应增强效应指的是信息传播对受众的观点和行为的影响。
传播学研究发现,信息传播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和公共议题上具有重要影响。
3.平面效应平面效应是指信息传播在不同媒体平台上的效果差异。
传播学研究发现,不同的传媒对信息接受和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例如电视广告对观众的影响力较大,而电台广播对听众的影响力较大。
四、新传播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对传播学原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新传播技术的知识点:1.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等以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
传播学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一、关于传播的定义:1.国外学者: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刺激反应说: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互动关系(影响)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符号说:“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
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目的、影响、反应说: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2.传播定义中应该把握的几点原则:概念的外延和必需要素:传者、受者、信息和媒介;第一,传播学中所要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沟通现象。
第二,传播过程必须同时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存在,缺一不可。
第三,连接传授双方的是有形的物质载体——媒介和符号。
第四,在每一次的传播活动中都必须有具体的内容,即实实在在的信息。
二、传播的基本类型:能够把握四种基本类型的基本特点并能作出判断。
1.自我传播现象2.人际传播的特点;最古老、最基本的传播方式。
直接性、随意性、私密性3.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大众传播的对象即受众是社会上的普通大众,即“一般人”,不分群体和阶层。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传播组织作为以信息为产品的产业,其产品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实现的。
(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
(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
三、传播学的产生地、奠基人与创立者:传播学诞生于美国1.拉斯韦尔与5W;2.卢因与“把关”;3.拉扎斯菲尔德与“伊里调查”:意见领袖、两极传播、《人民的选择》4.霍夫兰:劝服研究和控制实验法;5.传播学之父(鼻祖)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传播学概论》四、人类传播发展历史:1.口语传播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优势:1、信息的复杂度、精确度和容量大为增强;2、环境对信息传播的限制被打破了;3、信息开始具有了一定的保存性(口耳相传);4、最经济、最灵活的传播形式不足:1、受到空间的限制,近距离传播;2、信息保存能力差;3、信息的准确性缺乏保证2.印刷传播的特点特点:1、大量复制、大量生产2、记录永久性3、迅速性4、广泛性3.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特点:1、具有直接感受性2、时效性强3、受众覆盖面广4、将人际传播的方式导入大众传播5、时序性的信息传播方式6、可群体接收第二章传播要素与模式一、要素:1.编码与译码:理解判断编码指的是把信息源得到的信息精确地制成适宜传播者传播和受传者接受和理解的信号的活动;因此往往位于传播者一方;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信息或意义的过程。
传播学概论 笔记 胡正荣
传播学概论笔记一、传播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传播学是研究各种信息在社会中传播的学科,主要关注信息的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
传播学旨在通过研究传播现象,了解社会中信息的流动规律,以及信息对社会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研究领域1.传播理论:研究传播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信息传播的模型、传播效果评估等。
2.传播媒介:研究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媒介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
3.传播行为和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信息传播中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4.传播伦理和法律:研究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如言论自由、知识产权保护等。
三、传播学的重要理论1.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个体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会影响其接收和传播信息的行为。
2.聚集效应理论:指人们更容易相信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信息,形成信息聚集现象。
3.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决策,研究社会环境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4.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因素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决定作用。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实验和统计分析,获取数据并验证假设。
2.内容分析方法:对传播媒介中的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了解信息的特点和趋势。
3.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个体和群体的观点和行为数据,了解他们对信息的接收和传播情况。
4.参与观察方法:研究人员加入被研究的环境,与被研究对象一起进行观察和交流,以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细节和互动情况。
五、传播学的应用领域1.传媒行业:传播学对于媒体产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相关策略和指导。
2.公共关系:传播学可以帮助机构和组织有效地进行公众宣传和形象塑造。
3.政府宣传:传播学可以为政府提供宣传战略和传播效果评估。
4.社交媒体营销:传播学研究了社交媒体传播行为和效果,可以指导企业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推广和营销活动。
5.教育传播:传播学可以用于教育传播的研究和实践,帮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介绍及参考书目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有学者开始介绍传播学,但是直到1982年北京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后,“传播学”这一命名才算是正式合法地进入大陆语言系统。
1983年由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小册子中明确使用了“传播学”这个概念。
1985年陈韵昭在翻译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所著的“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 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时,将其名译为《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年陈亮等翻译了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而此书的再版前余也鲁译为《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余也鲁先生它译成了“传学概论”,“传播”成为了“学”。
广播使用有声语言,适合一切听力正常的人,超越了识字水平、读解能力的制约,具有广泛的听众群。
原始的人类传播信息用有声语言,发明文字虽然使人类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信息得以储存,扩大了人类知识的积累能力,但是没有读写能力的人被排除在外。
广播直接被听众接受,对于有相当多文盲的国家,广播成为最重要、最实用的媒介。
在广播媒介发展的基础上,人类进一步发展电视图像传播技术,19世纪30年代,电视图像扫描技术被发明和应用。
其后,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又逐步完善了电视摄像及接收技术,为图像清晰的现代电子扫描电视创造了技术条件。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视利用画面和音响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真实的影像,记录下的内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类正在形成“眼见为实”的历史观。
无线电通信是通过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进行的,其传输方式可分为地上波传输和卫星传输两种。
地上波传输,需要建立多处中转发射和接收台来克服高大建筑物或高山等的障碍,远距离传输需要较多的环节。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的时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急速扩张,它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互联网的起源,除了成熟的技术条件外,还有着浓厚的政治背景。
美国和苏联的政治与军事竞争,直接催生了互联网的研发。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它是美国陆军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的产物,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导弹弹道计算。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政界一片恐慌,一些人认为美国的国防安全因此受到威胁。
于是,时任美国总统的怀特·艾森豪威尔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ARPA 的主要任务是向总统和国防部长提供快速信息服务。
1958年,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NASA)成立后,.ARPA开始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基础研究”,计算机方面的研究正是在这时进入了ARPA,它的直接成果便是阿帕网的出现,阿帕网便是今天互联网的雏形。
1973年ARPA网扩展成互联网,第一批接人的有英国和挪威的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国全国性互联网真正建立起来后,90年代初,欧洲科学家提出了万维网(WWW)的设想。
这意味着网络中不再只有枯燥的数字和文本,而是将加入图片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而网络的使用也将变得十分简单,网络中的信息可以实现相互的连接。
万维网技术的运用,使得互联网有可能真正走出技术高手的圈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正式进入我国。
在这3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传播学的认识随着中国社会环境的变迁、媒介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宏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深化。
今天,传播学已列入国家一级学科,传播学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综观传播学教材的出版领域,各种版本的传播学教材多达上百种。
在数量庞大的教材中,面向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学的教材占了绝大部分。
这些教材主要是对西方经典传播学理论的介绍,而面向高职高专学生所写的传播学教材少之又少。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概论》孙庚(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胡正荣清华大学出版社
4)《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21世纪初大众传播发展战略研究》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传播学纲要》陈力丹、闫伊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7)《生活中的传播》(第四版)(美)伍德著,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8)《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9)《传播学史》[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
10)《传播理论》(第5版)[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新闻传播学》黄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