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2、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2、教学难点: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就在这个神秘的盒子里。
(拿出一个装满各种文具和玩具的盒子)大家猜猜看,里面都有什么呀?(让几个学生上台摸一摸,说一说)哎呀,这么多东西都混在一起,找起来可真不方便。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对啦,我们可以给它们分分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二)讲授新课1、单一标准的分类(1)出示例 1 情境图同学们,看这是气球,有这么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气球,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吧。
(2)小组讨论分类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分类。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类的?(学生可能会说按照形状分,或者按照颜色分)(4)教师引导:如果我们按照形状来分,可以分成哪几类呢?(学生回答:可以分成圆形、心形和葫芦形)(5)教师示范整理那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
(在黑板上画出表格,一边整理一边填写)|形状|数量|||||圆形| ||心形| ||葫芦形| |(6)学生动手操作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气球图片,按照形状分一分,并把数量填在表格里。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7)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分类结果?(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8)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按照形状对气球进行分类,发现这样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每种形状的气球有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3.分类和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按照课本提示对气球分别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体会到分类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地运用。
通过思考分类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分类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进而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分类和整理》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核计活动。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个书柜。
(一个乱摆放的,一个摆整齐的。
)问:你喜欢哪一个书柜?为什么?学生口答。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觉得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新知识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思想教育。
二、新授探究一:初步感知什么叫分类(1)、课件出示两组照片,应到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呢?(2)、汇报交流。
(3)、小结。
像图片上的这样把用处相同或者特点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探究二:感知分类要有标准,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按照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
按照颜色来分一分,结果和前面的一样吗?讨论汇报。
探究三:认识统计图(课件出示象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提问:(1)、哪种形状气球最多?哪种现状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体会分类,然后再探究具体的分类,提供的材料都是学生特别喜欢玩的,学生可以用分类的的知识解决所出的问题,探究的难度逐步提高,既让学生学会了分类,又认识了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事物的基本属性,学会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2.感知和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初步培养整理物品的习惯;3.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认识分类与整理的概念;2.能够简单分类不同类型的物品;3.培养学生对物品整理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对分类的准确性和整理的规范性;2.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物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分类标签、各类物品示例、实物案例;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分类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类与整理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解分类和整理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
3. 分类练习(15分钟)•分发各类物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相关属性进行分类,并简要描述分类的规则。
4. 拓展训练(10分钟)•学生自行整理书包或课桌,分享整理心得,培养整理物品的习惯。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导入本节课内容。
2. 分类游戏(15分钟)•设计分类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分类的能力。
3. 整理实践(15分钟)•指导学生整理教室或个人物品,培养整理意识。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请学生总结分类与整理的重要性,并反思今天的学习收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深度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
下节课将更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整理能力。
七、作业布置1.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及书包;2.家里寻找不同类型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写出整理心得。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细致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含教学计划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目标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单元教学重难点1. 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3.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
“整理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
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分类、整理——————————————————————1课时统计表————————————————————————1课时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1.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2.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3.把车涂上颜色。
4、找出每组都有的水果,把它涂上颜色。
5. 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6、2.天上飞的画△,地上跑的画○。
7、分类(把每个图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8、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由“分气球”和“一起来做游戏”两个活动构成。
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二、单元学习目标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三、单元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四、单元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标准分类五、单元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简单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重点: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难点: 体会分类的标准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实际操作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投影出示两个书柜)如果你要看《365夜故事》,你愿意从哪个书柜上取书?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同学们说的真好,书柜上分类摆放书本,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要看的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简单统计图)二、探究新知(一)分类整理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例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科目:数学年级: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图形的拼组学校:执教教师:备课组长:组员:教师教学修改意见第一课时一、授课内容:图形的拼组(一)二、教学内容及说明:教科书第27页的例1,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是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二、新课。
1、每人拿出长方形、正方形纸(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
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自己动手折一折。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中港英文学校谭文珍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7-32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
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就是单一标准的分类。
如果这些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可以分别以这些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就是不同标准的分类。
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
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分类后,教材通过将分类的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中,帮助学生积累收集数据的经验。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者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填写分类结果,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给不同事物进行分类,体验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2、通过在统计表中填写分类的结果,积累数据收集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单一性和多样性,积累数据收集的经验,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课时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7页)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分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学具盒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漂亮的气球来装饰我们的班级,请看。
(出示情境图)教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气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全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全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分类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分类和整理事物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类和整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整洁、有条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
2.能够运用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分类和整理事物。
教学难点1.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类和整理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彩色图卡、玩具、物品、幻灯片等3.其他:课堂活动安排、教学参考资料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杂乱的物品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并引出“分类”概念。
2.课堂讨论:通过学生讨论不同物品的特征和共同点,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分类标准。
3.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彩色图卡表示不同分类的物品,然后相互交流并互相讨论。
4.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不同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引出“整理”概念。
3.教学示范:老师用具体物品演示如何对物品进行整理,鼓励学生模仿。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整理自己的物品,比较不同组的整理结果。
5.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让学生整理家里的书桌、玩具等物品,写下整理的心得体会。
2.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情境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类和整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观察、归纳、分类和整理的能力。
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通过老师对教材分析、知道、归纳、整合,若是专业课的话,也可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把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教学。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目标: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3、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
2、连减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
教学准备:相对应的主题图片。
教学进程:一、情境引入教师谈话:农民伯伯种的大白菜又获得了大丰收,他们正忙着收白菜、运白菜呢!出示主题情境图。
学生通过视察获取以下数学信息,第一运走288棵,第二运走256棵,原有850棵。
二、问题探索1、提出问题。
学生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问题(1)(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运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
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
(1)教师启示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摸索,列出算式。
(3)交换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
列式为850256288。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
列式为850(256+288)。
(4)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3、算法探究。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运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
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以下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1) 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6288=594288=306(棵)(2) 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2.按不同规范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看法复杂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1.能依照某一给定的规范或选择某个规范对物体停止分类、整理。
2.能选择不同的规范对物体停止分类、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规范下的分歧性和不同规范下的多样性。
1.留意将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络起来。
2.注重操作,使先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分类的规范,掌握分类的方法。
3.要结合知识内容自身的灵敏性,留意展开开放性、探求性的教学。
教学中要留意让先生真正地活动起来,先生在数学活动的进程中,能更结实地掌握选择分类规范、正确分类的方法,入手操作才干和探求看法也能失掉更好的开展。
1分类、整理1课时2统计表1课时分类、整理教材第27页的例1及练习七的第1、第3题。
1.初步感知分类,经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
2.经过火一分、看一看,培育先生的操作才干、观察才干、判别才干和言语表达才干。
3.初步看法象形统计图。
4.让先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会把物体按一定规范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件(录像或挂图)。
1.(1)( )个( )个( )个(2)比少( )个,比多( )个。
2.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球有( )个。
1.学习按单一规范分类、整理。
感知分类、整理。
课件(录像或挂图)显示气球,同窗们细心观察。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先生说出:有各种外形和颜色的气球。
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我们先按不同的外形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引导先生说出:有3种外形的气球,并数出每种外形的气球各有几个。
板书: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引导先生说出:最多,最少。
2.学习按不同规范分类。
(1)分小组相互说说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
(2)教员组织汇报交流。
先生每次分完,都要说说是按什么分的,为什么不同的同窗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需先生说得有道理,就应该一定。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类与整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分类的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初步体会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理解分类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分类的知识。
2、操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分类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类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气球,你们看!(展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气球)这么多气球,乱糟糟的,老师想把它们整理一下,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二)讲授新课1、按给定标准分类(1)老师这里有一些气球,有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还有圆形的、心形的、葫芦形的。
现在我们按照气球的形状来分一分,看看能分成几类。
(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气球分类)(2)分好之后,让学生展示分类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按照形状分,可以分成圆形、心形、葫芦形三类。
2、按自选标准分类(1)刚才我们是按照形状来分的,那如果按照颜色来分,又可以分成几类呢?(学生再次动手操作)(2)分好之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按照颜色分,可以分成红色、蓝色、黄色三类。
3、体会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1)让学生观察两次分类的结果,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
3 分类与整理单元集体备课分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单元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例题设计由给定标准到自己选择标准,由单一标准到不同标准,由形象地表达分类结果到利用统计表去表达;练习中由简单的基本训练到复杂的综合训练,由只记录结果到在记录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提出问题等,难度在逐渐加大。
由于难度的加大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难易的坡度都很合适。
本单元的内容只有2道例题,教科书提供了贴切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自然、熟悉的情境中探究分类的方法。
例1呈现了三种分类计数的方法:一是先分类再计数;二是边分类边计数,同时画象形统计图;三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类似于统计表)。
呈现形式虽然多样,但计数结果却是相同的,体现了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分类计数后,让学生对计数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从而体会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
例2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切统计的起点。
通过这样的编排,教科书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
学生在入学前早已对日常生活中的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而这些事物同时又是学生十分熟悉或感兴趣的。
这样在教学时,学生的兴趣浓厚,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学生对于“分类”的概念和标准比较模糊,有些学生虽然学会了,但讲不清依据,教师还应给予帮助,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分类活动,如:分学具、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分类的思想。
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强调分类结果正确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实物图逐步过渡到图表。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教案
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注重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3.要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注意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分类、整理1课时2统计表1课时分类、整理教材第27页的例1及练习七的第1、第3题。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件(录像或挂图)。
1.(1)( )个( )个( )个(2)比少( )个,比多( )个。
2.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球有( )个。
1.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整理。
感知分类、整理。
课件(录像或挂图)显示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
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我们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引导学生说出:有3种形状的气球,并数出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
板书: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引导学生说出:最多,最少。
2.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1)分小组互相说说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
(2)老师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每次分完,都要说说是按什么分的,为什么不同的同学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应该肯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按指定的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并能用图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依次播放食品类、家电类、鞋类、文具类、服装类)。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
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新课讲授】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
汇报、交流。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交流、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圆形、心形和糖葫芦形三类。
人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案
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注重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3.要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注意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分类、整理1课时2统计表1课时分类、整理教材第27页的例1及练习七的第1、第3题。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件(录像或挂图)。
1.(1)(2)比少( )个,比多( )个。
2.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球有( )个。
1.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整理。
感知分类、整理。
课件(录像或挂图)显示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
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我们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引导学生说出:有3种形状的气球,并数出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
板书: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引导学生说出:最多,最少。
2.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1)分小组互相说说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
(2)老师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每次分完,都要说说是按什么分的,为什么不同的同学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应该肯定。
(如有的同学按颜色分;有的按个数分等)1.练习七的第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
2
单元教学计划
3
4
5
一、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6
本单元由“分气球”和“一起来做游戏”两个活动构成。
通过这两个活动,7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8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9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10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二、单元学习目标
11
12
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13
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14
15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16
4.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17
三、单元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
18
标准的多样性。
19
四、单元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标准分类
五、单元教学措施:
20
21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2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23
24
六、课时安排:3课时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第一课时简单统计图
33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34
35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6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7
38
教学重点:
重点: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39
40
难点: 体会分类的标准
41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
42
43
教学过程:
44
一、创设情景
45
(投影出示两个书柜)
46
如果你要看《365夜故事》,你愿意从哪个书柜上取书?为什么?
47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同学们说的真好,书柜上分类摆放书本,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要看的书,
48
49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简单统计图)
50
二、探究新知
(一)分类整理
51
52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53
(出示例1)
54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55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56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
57
58
记录在纸上。
59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60
61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62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63
生:整齐、清楚
64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65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
66
67
师:你能看出谁最少吗?
68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
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
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
69
70
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71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72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73
师: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74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
(和图对应)
75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76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77
78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79
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80
④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颜色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
81
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三、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82
83
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84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第二课时简单统计表
96
教学目标:
97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98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统计表的简洁。
99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100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01
教学重点:
102
重点: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103
难点: 学会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实际操作法
104
105
教学准备:课件。
106
教学过程:
107
一、引入新课
108
1、师: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来到了公园门口,你能109
把他们分分类吗?生答略。
(要说清按什么标准分)
2、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分类标准整理一下。
110
111
展示学生的不同画法,让学生交流看法。
112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师:看来,只要我们在这一列的下面确定好了是男的还是女的,那么不管我113
114
们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都能表示这一类的人数。
115
3、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人,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116
117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大人孩子分,第二次是按男女分的。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生:总数不变。
118
119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但是不论怎120
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121
122
三、练习
123
1、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124
2、练习七第4题。
125
四、小结
126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练习七
127
128
教学内容:数学书31面和32面。
12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130
131
数据。
132
2、巩固使用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133
教学重点:
134
重点: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135
难点: 学会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136
137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138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39
140
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进行有趣的分类和整理工作。
二、巩固练习
141
142
1、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
143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144
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145
2、31页第6题。
146
观察统计图,填好统计表。
回答问题。
147
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数最多?
148
喜欢哪两种动物的人数同样多?
149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50
统计表有什么好处啊?
151
3、32页第7题。
152
学生先独立完成第一小题,要学生细致点,老师检查。
153
如果分两组,你们会怎样分?
154
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155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56
三、学以致用。
157
整理自己的书包,你是怎么整理的?
158
四、总结: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