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理论与实践
(一) 课程概述
1、课程含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2、课程类型
1)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①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②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根据学科知识综合的程度不同,又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联络课程)、融合课程(合科课程)、广域课程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
4)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
3、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 1) 社会需求 2) 学科知识水平 3) 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 4) 课程理论
4、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①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②基本主张:各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编制课程,课程编制者应该是学科专家。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的知识。
③评价:
优点:1)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局限性:1)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3)编制的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
2)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①代表人物:杜威
②基本主张:1)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
2)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的内容;3)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强化与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③评价: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习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过分夸大儿童的个人经验,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3)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①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
②基本主张: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认为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③评价: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局限:1)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二)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的含义: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2、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①学习者的需要
②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③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3、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1)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
那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 课程内容: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
对内容的解释有以下三种观点:
①课程内容即教材②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③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融合学科教材与学习经验)
(三) 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开发课
1) 课程资源的内涵: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 课程资源的类型
①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②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③政治出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等等(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④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
⑤物质形态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⑥可预设的课程资源(教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经验、感受)(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
(四)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内涵: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要素包括:学习者、教师、教材、环境。
2、课程内容的选择的主要依据:
1) 课程目标(指导作用)
2) 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3) 社会发展(“教育要先行”)
4) 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知识) 3、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 课程组织的要素
微观层次: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宏观层次:范围、连续性、序列和整合 2) 课程组织的原则
①连续性:指课程的“广度”范围之内的水平组织,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
②顺序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
③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横”的联系,包括认知、技能、更复杂的处理。 3)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①直线式与螺旋式②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③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4、课程设计模式
1) 目标模式: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