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合集下载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看客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看客

鲁迅笔下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集《呼喊》《徘徊》中,塑造了一系列林林总总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基层的各样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色:愚笨落伍,狭小自私,百无聊赖,麻痹冷淡,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都没有姓名,没有详细的容颜,只有一个动作——“看” 。

在这“看”的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两类看客的形象。

一,麻痹的民众,戏剧的看客。

二,冷峻的公众,无情的鉴赏家。

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生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向来在鲁迅的心中隐约作痛,永久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世活的真切体验,作为公民性批评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很多作品中去。

小说《药》,写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救民于水火,宁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他被捕正气凛然地走向刑场时,公众对他的牺牲没有伤心,没有愤慨,甚至连最少的怜悯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杀头看作一场好戏,无情的充任了戏剧的看客。

《药》中“看客”形象的突出,有其特其他文本背景。

可怕的刑场,恐惧的杀人事件,残忍的刽子手,无助的被杀者,以及肃杀的天气都组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吸力,《药》所描绘的社会历史已经过去了,可是我们看到,“看客”作为一种人物还在生活中随地可见。

《阿 Q 正传》也从一个侧面描绘这种麻痹的看客。

阿 Q 为生计所迫,从未庄到达城里,他以为城里看到的最出色,最漂亮,最喧闹的事情即是杀头,于是,在回到未庄以后,他把革命党人被杀的故事津津道地未庄的人:“你?” “咳,漂亮,革命党,唉,漂亮漂亮⋯⋯ ”大家都伸脖子听的入迷,他的述直使“听的人又都悚但是且欣然” 。

迅在描绘阿 Q 述的喜悦形,特别突出了未庄的看客,王胡等大家好奇的目光和麻痹的神态。

《》和《阿 Q 正》两篇小中,迅不写出了夏瑜等革命党人被的表面的悲,并且揭露了看客冷血的看革命者被的更深次的悲。

悲使迅生了慨:“民众,特别是中国的,永是的看客。

”《祝愿》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在向人述难过的候,迅写到人的反:“女人却不独恕了她似的,上马上改了鄙薄的神气,要陪出多眼泪来。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愚昧无知的心态。

三虚伪的看客简便地说,虚伪是指不真实,不实在,做假的行为。

虚伪的看客也就是指对被看的人有虚假的成分。

换句话说,他们想帮助被看的人的言行是不真实的,不实在的,并不是真心真意想帮助他们,而是从中想方设法捞取一点点好处。

“社会是需要改造的,但自我也并非【4】出于社会之外。

”可以说,看的人和被看的人都需要进行一点精神上的改造,尤其是这些所谓的看客们。

祥林嫂是《祝福》中一个十分的悲惨人物,她两次丧夫,一次丧子,可谓历经了人生的磨难,周围的人起初对她是有一点同情的,后来渐渐就鄙视她了。

像鲁四老爷、四婶子、卫老婆子和“我”等,可是在祥林嫂捐过门槛,人不能做乡里祝福的仪式后,就对她冷淡了。

卫老婆子从祥林嫂的改嫁中得到了一小笔钱,四婶只是想让祥林嫂多为她家做一些活。

单四嫂子是《明天》中的一个悲剧人物,她和她的儿子孤苦无助,儿子有病无钱医治,那些看客在看她母子俩的处境无动于衷。

可是在她儿子死的时候,周围的群众好像热心起来,王九妈像个司仪,指挥人忙这忙那,蓝皮阿五、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也跑前跑后,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其实这些人是虚伪的看客,他们之所以帮忙,是因为他们能吃到一顿饭而已。

魏连殳是《孤独者》中一个比较的可悲人物,他祖母去世,他们的村子里的人都过来帮忙,当然包括他的族人,其实是想让魏连殳按照老规矩给他祖母下葬,如果他改变形式,就会受到他们的惩罚。

在魏连殳死的时候,他的远方的亲戚和帮忙的人还想从中得到一两个小钱用用。

魏连殳后来有病去世,他的尸体任由他们村子里的人摆弄,在衣冠不整之中入殓,我看出这位青年的可悲之处,更显现出看客的虚伪。

这些虚伪的看客,他们的内心不是真的想帮助他人,而是为了一己的私利,扭捏作态,装作好似很关心他人的样子,殊不知,他们的心里是虚假的、做作的,不会真心实意地对待别人的,他们的精神是缺乏一种温情的。

总之,这些看客都是精神上有欠缺的人,需要疗救。

“杀人犯:【5】杀害人肉体的人;讥讽者:杀害他人心灵的人。

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

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

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引言《孔乙己》是中国作家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在酒馆中以卖力相声为生的孔乙己被看客们当作娱乐对象的故事。

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看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引发人们对看客这一角色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通过对《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进行剖析,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看客对于孔乙己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

看客的定义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看客的定义。

看客是指那些只观看,不直接参与活动的人群。

这种现象在社会中随处可见,比如观看比赛的球迷、欣赏音乐会的观众等等,他们通常以旁观者的身份存在。

看客在社会中的出现来源于人们对于娱乐、文化、艺术等活动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阶层和道德观念。

《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鲁迅通过孔乙己与看客的互动,揭示了看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孔乙己是一个相声演员,他为了生活而在酒馆中卖力地表演,而看客们则是他的观众。

孔乙己的表演通过吸引看客们的注意力,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

然而,这种互动背后却存在着看客对孔乙己的嘲笑和嘲弄。

看客对孔乙己的嘲笑与嘲弄在小说中,看客们常常以孔乙己为娱乐对象,对他进行嘲笑和嘲弄。

他们并不关心孔乙己的真实感受和背景,更多的是将他当作娱乐的对象。

例如,在孔乙己表演时,看客们常常会声称自己听得不明白,随意地打断他的表演,并互相取笑。

这种嘲笑和嘲弄的行为表明了看客对孔乙己的不尊重和漠视。

看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对《孔乙己》中看客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看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鲁迅通过描述看客们的嘲笑和嘲弄,展示了看客对于孔乙己的负面影响。

看客作为旁观者,他们对于孔乙己的评判和态度往往会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命运。

反思与思考通过对《孔乙己》中看客形象的描绘,我们不禁要反思看客的行为和态度。

看客作为旁观者,他们是否应该更加尊重和理解表演者的努力和付出呢?看客是否应该更加关注表演者的内心世界和背后的故事呢?此外,我们还可以用看客与孔乙己的关系来思考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和歧视现象。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新解以《示众》为主要视点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新解以《示众》为主要视点

参考内容二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原型 批评分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原型批评分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与《汤姆·索亚历 险记》相承一脉。两部作品都以少年为主角,描述了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冒险 故事。然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主题、技巧和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独特 之处,使得这部小说成为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
参考内容三
内容摘要
在当今的语文教育中,群文阅读教学和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备受的教育理念。 它们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深度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次演 示将从“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这一角度出发,探讨群文阅读教学与深度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一、背景概述
一、背景概述
《示众》是鲁迅的一部经典小说,其故事情节虽然简洁,但其中所蕴含的深 刻含义却一直被人们深思。小说中,主人公通过观察街头“示众”这一社会现象, 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和人性的各种病态。而其中的“看客”,则是鲁 迅在这篇小说中精心塑造的一群形象。
二、深入分析:《示众》中的 “看客”形象
内容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看客的存在。他们围观别人的不幸和 痛苦,却不愿意伸出援手。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到心痛和无奈,也让我们深刻反 思人性的弱点。我们不能对这种冷漠和麻木视而不见,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 改变这种现状。
内容摘要
总之,《示众》和《呼兰河传》虽然背景不同,但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 和麻木。这种冷漠和麻木不仅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中,也存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这种冷漠和麻木的束缚,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浅谈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doc

浅谈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doc

浅谈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AS0601112 李杰华摘要:“看客”这一形象经常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出现,它包含了丰富的意蕴,鲁迅先生常常借“看客”形象来揭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

本文通过分析“看客”在鲁迅小说的表现,分析“看客”成其为“看客”的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可以引起大家思考。

关键词:鲁迅看客原因启示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何其高,林贤治先生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也对鲁迅先生下了断言:“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

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确实,经过历史的考验,鲁迅这位“民族战士”终于成为了不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看客”形象得出一个道理。

一.看客形象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及其形象,在我看来,鲁迅先生从来都是一名伟大的医生,先是一名“肉体医生”,后来弃医从文,于是便成为了一名“精神医生”。

在他的手术刀下面,“看客”是一大焦点。

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且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就使看客有了普通性,广泛地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真实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具有辛辣的批判意味。

《祝福》中祥林嫂周围的那些人,都可以成为看客,祥林嫂和他们之间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

祥林嫂身边的看客身份不一,但却充当着同样的角色。

柳妈和卫老婆子是下层看客的典型代表,她们身份低微,其实她们和祥林嫂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罢了。

可悲的是,她们这一类看客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之处,这也是她们最让人觉得可悲的地方:被压迫却浑然不知,自己将自己蒙在鼓里。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异的说。

‘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干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鲁迅笔下的人物众多,除了阿Q,祥林嫂,润土和孔乙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着实也让人深思许久。

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

“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这是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

所谓看客,重点字自然在于一个“看”字。

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中没有样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

这可能就是爱看热闹的中国人的最突出的形象吧。

鲁迅在《示众》中有这样一段,“霎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大汉填满了。

……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个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中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

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短短几句话,不仅有动作,还有语言描写,生动的反映了一群无知的中国百姓的特点:爱热闹,但是缺乏理性,没有人格观念,甚至连民族意识都可以抛弃掉。

他们不是关心国家的命运,而是好奇。

仿佛是一群要被屠宰的猪,死到临头还觉得好笑呢。

说到这儿,再让我们看看大名人阿Q。

他也是当时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是如此的无知,如此的没有自尊和骨气,以至于这竟然被人戏称为精神胜利法。

他的这种方法是没有选择的,也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

他也是一名“出名”的看客,他看到革命党人被杀,看到白举人的秘密等。

他不是一名普通的看客,但是即使他看到的是很大的秘密,然而他并不会采取明智的措施,反而被那些地主所警惕,所陷害,最后反倒落得个被看的下场。

他虽然和鲁迅笔下众多看客看到的不同,但结果甚至比他们还惨,看的原因都是出于好奇,但结果都是无奈的任人宰割。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刘彬(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鲁迅小说中叙述了很多的看客形象,使人过目不忘。

读者通过这些看客形象,较为深刻地理解了作家揭示了人们长期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性,即无聊、愚昧与虚伪的人性状况,接受了作家批判人们精神空虚、亟待疗救的主题。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形象鲁迅小说中有很多的看客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些看客呈现了国民的性格弱点,应该给予批判。

看客是方言词,实际上就是指群众。

作家曾经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到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到了滑稽剧。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办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

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的战斗。

”【1】在这句话里,作家深深地感到国民精神上的弱点,准备进行韧的斗争。

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也可以归属一下:无聊的看客、愚昧的看客与虚伪的看客。

一无聊的看客简单地说,无聊就是说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者是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感到厌烦。

无聊的看客是说他们心中无所事事、无聊无趣的心态。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2】文章说出了中国人的无聊处,自己的同胞即将死去,他们没有意义地前往观看,是属于无聊的看客。

这些人的言谈和行动是失去意义的,让人看了着实有一丝厌烦,一丝悲凉。

孔乙己是《孔乙己》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好吃懒做、穷困潦倒的一个读书人,可是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去酒店喝酒的时候,很多酒客都嘲笑他,说他脸上的伤疤是偷别人的东西留下的,讲他的腿断了是偷了丁举人的东西的结果。

这些看客既有靠出苦力挣钱的贫穷人,也有有钱的读书人和绅士,他们虽然阶级身份不同,但是在对待孔乙己上却是出奇的一致,不是在同情孔乙己的遭遇,而是在讥讽、挖苦,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们是无聊的,只是觉得孔乙己是很可笑之人,拿他开心取乐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800字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800字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800字
鲁迅先生以是看客形象在其中文学作品中进行了鲜明的展示。

他以
一种特殊而抽象而不失忧郁的形象给读者以一种新颖而精致的感受。

在《故事新编》中,“家”便是看客的真实面貌。

“家”的景象,范围广阔,暗示着没有正确,也没有错误,只有严格的义务捍卫,实现爱情和仁
爱之美梦,将仁慈安插到家庭政治体系之中。

《围城》中萧白的形象,隐而不隐鲁迅用看客之折衷来阐述萧白的内
心矛盾。

萧白既不偏袒主宰,又不充满武断的攻击,他的生活是矛盾
的一极,却也是突出表现鲁迅筆下看客忧郁的一种出路。

在《石头记》中,鲁迅便以一种客观坦然的态度,来描写活生生的世界。

看客的形象,大多展现出一种包容。

他也给日复一日的普通生活,塑造出一种岁月静好的境地,概括一种仁慈和仁爱。

以上,便是鲁迅小说中所体现出的看客形象。

他以一种抽象而又真切
的手法,为读者展示了一种多义的看客形象。

这样的看客,都有着其
内涵的深刻,也包容着疲软的爱,可以让读者久久思索其中的箴言之语。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鲁迅写小说时常常有浓重的寂寞和悲哀感。

通过看客的行为轨迹,透视他们病态的灵魂,以此来解读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核。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好几篇入选。

陈建忠先生将《药》《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作品中的“看客”们集中到一起,旁征博引,条分缕析,精辟论及,异彩纷呈,成一家之言。

基于此,我向读者朋友推荐这篇文章。

在鲁迅小说的人物画廊中,看客形象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鲁迅收入《呐喊》《彷徨》的25篇小说中几乎三分之二的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勾勒、描绘了看客形象,其描写的看客人物众多,层次繁杂,组成了一个看客群体,具有深广的揭示意义。

他们是一群病态而特殊的国民:一面受到别人的欺凌和毒害,与受害者有着类似的命运;一面又自觉不自觉地甚至很有兴致地从精神上摧残那些受害更深的底层弱民,他们是“吃人”和“被吃”两面性的复合体,是那个时代的不幸者和可卑者。

鲁迅通过揭示这类人的精神病态,来揭露出社会的病态,由此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封建社会不仅对人的肉体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咀嚼”。

因此鲁迅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来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采取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灵魂病态无止境的开掘,达到对中国人灵魂拷问的目的,使鲁迅小说具有—种内在的震撼力和灵魂揭示的深刻性,显示了他小说的现代性。

下面通过看客的行为轨迹,透视他们病态的灵魂,以此来解读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核。

一.透视看客的行为表现,解读鲁迅对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深沉思考所谓看客,重点就一个“看”字。

这些人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以观看“无事”为人生乐事。

“看”是他们给人印象最深、最有代表性的外部行为特征。

然而他们一面看别人,一面又被别人看。

“看与被看”构成了无聊看客们的生活本质。

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发生在以下两个方面:(1)发生在看客与底层弱民之间。

《祝福》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在向人们倾诉痛苦的时候,鲁迅写到人们的反应:“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读书笔记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读书笔记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读书笔记读鲁迅的小说,常常看到“看客”这类形象,贯穿于鲁迅的各类文体之中,他们的特点是冷漠、势利、麻木、愚昧。

没有同情心的看客看客们的内心都是病态的,他们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被围观者越惨桐华小说最美的时光,他们就越快乐。

《孔乙己》中,咸亨酒店聚集一帮看客,他们以取笑孔乙己为乐事,就是孔乙己被打断了腿,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同情。

鲁迅写道:“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一帮冷漠的看客跃然纸上,。

《药》中,作者通过华老栓的眼睛,描写看客们如何专注的观看杀人,革命者们悲壮的死和看,客们的麻木不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阿Q正传》中,阿Q临刑前游街示众,周围是“张着嘴的看客”、“蚂蚁似的人”,而那些喝彩的人们“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看客们看着阿Q赴刑场,却充满了兴奋,让人不可理喻。

《祝福》中,当祥林嫂不厌其烦地和大家哭诉“儿子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时,“男人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的话,便特意来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看客们喜欢来听祥林嫂讲不幸的经历,完全不是出于对她的同情,而是内心的空虚。

《示众》则是看客的群像速写。

,鲁迅通过“首善之区”街头“示众”场景的白描,写出了街头社会各色人物的生动剪影,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看客”的群像。

并且《示众》发生在一个“首善之城”的大都市,时代不是清末,而是民国。

没有思考能力的看客看客的一大特征就是:他们于是喜欢凑热闹,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孔乙己在科场失意,那些看客们,大部分人连科举考试也没参加过,却在嘲讽孔乙己,完全是一种从众心理。

阿Q被枪毙,未庄的人们都说阿Q是一个坏蛋,因为阿Q被枪毙,就说明他不是个好人,否则怎么会被枪毙呢?他们不会去深究事实,没有思考你能力,他们甘于充当当权者的奴隶而不觉悟,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看客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看客

鲁迅笔下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聊赖,麻木冷漠,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

在这“看”的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两类看客的形象。

一,麻木的群众,戏剧的看客。

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

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

小说《药》,写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救民于水火,宁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他被捕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时,民众对他的牺牲没有悲伤,没有愤怒,甚至连起码的同情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杀头看作一场好戏,无情的充当了戏剧的看客。

《药》中“看客”形象的突出,有其特别的文本背景。

可怕的刑场,恐怖的杀人事件,凶残的刽子手,无助的被杀者,以及肃杀的天气都构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吸力,《药》所描写的社会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看到,“看客”作为一种人物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阿Q正传》也从一个侧面描写这类麻木的看客。

阿Q为生计所迫,从未庄来到城里,他认为城里看到的最精彩,最好看,最热闹的事情便是杀头,于是,在回到未庄之后,他把革命党人被杀的故事津津乐道地讲给未庄的人们:“你们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众人都伸长脖子听的出神,他的讲述直使“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

鲁迅在描写阿Q讲述时的得意形态时,尤其突出了未庄的看客,王胡等众人好奇的眼光和麻木的神情。

《药》和《阿Q正传》两篇小说中,鲁迅不仅写出了夏瑜等革命党人被杀的表面的悲剧,而且还揭示了看客们冷血的观看革命者被杀的更深层次的悲剧。

这悲剧使鲁迅产生了愤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祝福》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在向人们倾述痛苦的时候,鲁迅写到人们的反应:“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鲁迅小说的“看客”形象简析

鲁迅小说的“看客”形象简析

鲁迅小说的“看客”形象简析摘要:“看客”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刻画的一类重要群体,这类人的精神往往是病态的,他们麻木冷漠,对别人的悲惨遭际冷眼旁观。

很多现代文学作品都对“看客”形象与心理进行了刻画,其中鲁迅的小说对“看客”的描写尤为细致生动,甚至可以以几个典型的“看客”形象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状态。

对鲁迅小说中的“看客”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国民性集体无意识一、精神愚弱与集体无意识看客,即旁观者。

鲁迅首次发表的关于“看客”的见解可见于《呐喊》的自序部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也由此可见一斑。

他于自序中说:“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1由此观之,鲁迅对“看客”的定义为体格健壮而精神愚弱的人,这一类精神愚弱的群体亟需精神而非身体上的拯救,所以鲁迅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文章拯救国民精神。

这类“看客”群体在中国历史各个时期都普遍存在且数量庞大,正是由于这一精神病态的群体数量庞大,鲁迅才会在其作品中对“看客”进行不厌其烦地刻画和描写,其中以《示众》《祝福》和《孔乙己》为典型。

《示众》中主要塑造了18个不同的看客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本该在路边叫卖包子,却在听说有热闹看时迫不及待地离开包子铺去围观行刑;抱小孩的老妈子挤进了围观行刑的人群,对着白背心念叨着“好看”;秃子一边念着白背心上的文字,一边直起背提防别人占了他的好位置;唯一提出质疑的工人却引发所有围观者的不满,只能偷偷溜出人群……在鲁迅众多短篇小说中,《示众》对看客群像的塑造尤为典型。

这些看客的个性并不十分鲜明,共性特点却十分突出,不管是儿童、妇女还是成年男子,都是麻木不仁、冷漠呆滞、缺乏同情心的观望者。

他们是“看”这一动词的施动者,也是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

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

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

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看客形象多次出现,究竟为何在鲁迅的作品中如此重要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解读。

一、看客的定义在鲁迅的作品中,看客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形象,那么看客的定义是什么呢?看客是一种特殊的观察者,他们站在更高的位置,从远处观察事物,甚至不动声色地对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

看客不直接参与事件的发展,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的进展进行观察。

看客与生俱来的冷静和客观性,使得他们可以以更加独立的方式观察和评价事物。

二、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

在鲁迅的作品中,看客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冷静客观看客在鲁迅的作品中,往往以一种冷静、客观的姿态观察事物。

如在小说《狂人日记》中,主人公以一个疯狂的医生的身份观察和评价社会,展现了看客的冷静和客观。

2.旁观者鲁迅的作品中的看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一般比较疏远,他们只是旁观者,不直接参与事件的发展。

正如在《阿Q正传》中,阿Q不断受到歧视和排斥,而看客却能深刻地洞察阿Q内心的种种复杂情感,包括自卑、愤怒、嫉妒等。

3.对社会的批判鲁迅的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往往是对社会黑暗的批判。

看客看到了社会中的阴暗面,不管是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何方面的黑暗,看客都有权力进行批判和反思。

在《药》中,看客揭示了官僚主义在医疗系统中的腐败现象。

4.思考未来在鲁迅的作品中,看客形象利用所观察的事物,进行了未来的思考和建构。

面对现实中的残酷和可怕,看客并没有绝望和退缩,而是在痛苦中寻找未来的希望。

如在《在水一方》中,看客认为只有抛弃现在的邪恶、重新建立伦理道德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进步。

三、看客形象的意义鲁迅的看客形象,不仅仅是对社会问题的审视,也是对于人类价值的探寻。

如果说主人公的形象展现了社会的黑暗面,那么看客的形象则代表了如何在这种黑暗面中寻找希望和进步的方向。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论文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论文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论文鲁迅,笔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小说、散文、翻译、杂文等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个形象——看客。

那么,在鲁迅的作品中,看客形象意味着什么呢?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笔下的看客往往是旁观者,他们站在一旁,目睹着社会或历史中的一些事件,选择保持沉默或者不作为。

比如,在鲁迅的小说《药》中,昙花是一名看客,他看到了发生在医院里的那一幕,但是他并没有去阻止医生的荒唐行径,反而对自己身上的病态失去了信任。

在《狂人日记》中,则有一段描写:“有些人看到乞丐,就可以高声喝骂;有些人看到赌徒,就可以揭穿他的底细;有些人看到毛贼,就可以领奖金把他缉拿;有些人看到穷人,就可以用刀子鞭打他……”这些人都是看客,他们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只是“看”的而已。

其次,鲁迅笔下的看客往往是有阶级性或者政治性的。

在《阿Q正传》中,鲁迅描述了阿Q的死,主角阿Q最终死在了看守所里,而旁观者——执法者则以一种客观和非人性化的方式回应了他的死,完全没有对他所受到的压迫和不公正待遇表示同情或者愤怒。

这些执法者,在阶级关系中被赋予了特定的角色,并且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社会和政治作用,协助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除此之外,鲁迅笔下的看客还有一种往往被忽视的角色——群众。

在鲁迅的作品里,被剥夺了人性的群众被视为一种听从命令和被支配的存在。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以一种怀疑性、无神论者的姿态,阐述了人类之间尤其是信仰关系的本质。

他为群众们刻画出悲哀、悲壮的形象,时常挥之于一叶三舟之间,甚至于人类的世界之外。

总的来说,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象征了人性和社会问题的角度。

他们一方面是旁观者,他们看到了社会和历史中的某些事情,但选择不作为;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具有特定的阶级和政治属性,并且扮演着协助或者维持社会秩序的角色。

同时,群众这一看似忽略的角色,也是他作品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既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耐人寻味,充满深意。

鲁迅小说《药》中的看客形象

鲁迅小说《药》中的看客形象

鲁迅小说《药》中的看客形象读了小说《药》之后,任何一位读者都不会忘记鲁迅先生对“看客”人物的描写和揭露。

“看客”这一角色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能引起读者永久性的共鸣,关键在鲁迅先生对其进行了精深的艺术加工和创造。

《药》中对“看客”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刑场”一节。

华老栓去买药,临近刑场,看客便飘然而至。

一、看客的个像“哼,老头子。

”(看客之一)“倒高兴……。

”(看客之二)无形无影,但如影附形。

先声夺人,但神秘莫测。

一上来就揪住了人们的心。

“哼”,似乎是由气生愤而故作鄙弃语,心理趋向颇为隐晦曲折。

“倒高兴”三字则应是赤裸裸地抒发其妒嫉之情了。

在这里,不用描绘形象,那样显得太呆板;也不用添加动作,任何举止行动都是累赘。

仅仅用语言,简短的六七个字,就足以让人明白:人人都想得到这付药,却孰料被华老栓占了先;人人都是看客,其实华老栓也不例外。

在这里,我们看到小说艺术要遵循“优化组合”原则的一个典范,即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字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如上所述,这两个短语虽然不多,但却很有穿透力和讽刺性。

是对华老栓迷信愚昧的有力延伸和拓展。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

”前面已至少有两个看客出现,所以此处用一“又”字。

老栓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杀人(或者来取人血馒头)。

所以他感到吃惊。

有人认为,“又吃一惊”表现了华老栓胆小怯懦的性格,笔者不敢苟同。

“几”,指不定多数。

据情形推测,应该至少三个。

与前两个相比,这三个形诸视觉而非诉诸听觉,侧重肖像与行动,而且注意以点带面。

“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这种变化,从作家方面分析,是尽量追求小说的艺术性。

从文本世界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已经有所推移,人物心理也进一步加强。

“样子不甚分明”,客观因素在于天未大亮,主观因素在于为去看杀人而着急赶路,这是关键。

尤其“食物”之比喻,形容见神,入木三分,非画师般的描摹术而不能。

简析《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

简析《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

简析《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于是,“看客”便成为鲁迅先生笔下经典的艺术形象。

鲁迅先生个人的经历,真实的现实生活和民族的历史积习是看客这一形象艺术构建的重要素材来源。

他高度关注旧中国的那种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病”和“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先生以革新、创造的大师风范,既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个体看客形象,也创造了典型的群体看客形象,这一系列人物,或麻木,或自欺,或愚昧,或无知,鲁迅以他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他们抱着非常复杂的情感态度,甚至促使鲁迅先生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

在鲁迅收入《呐喊》、《彷徨》的25篇小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小说都着墨不同地勾勒、描画了看客的形象,其描写的看客人物众多,层次繁杂,组成了一个看客群落。

从这一系列的看客形象中,我们不难窥见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即是揭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种种复杂的民族心态,挖掘出民族的劣根性,以警醒世人疗救的注意。

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作家成功地把孔乙己置身于一个特定的环境—咸亨酒店,这为那些看客的粉墨登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

鲁迅先生透过三种看客的思想和眼神,以犀利的笔触,诙谐的描写,活画出孔乙己的灰色的人生轨迹。

一是小伙计的同情。

对于孔乙己,小伙计对其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实际上是鲁迅先生从另一个角度寄托了自己的思想。

小说在前半部分用了不少笔墨叙述了孔乙己的诚实守信、心地善良。

“……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个月,定然还清……”。

此外,他还热情地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

因此,在小伙计看来,孔乙己是迫于生计才干些偷摸的事,其本质上是一个好人。

对其悲惨的下场,小伙计寄予无限的同情却又无可奈何。

特别是在文章结尾处的描述,更是烘托出孔乙己在“我”的泪光中永远消逝的悲凉场景。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拒,不要再提。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鉴赏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王彦婷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犀利是鲁迅在人们心中的第一印象,为唤醒沉睡的中国人,鲁迅以笔为剑,写下众多文章。

小说在鲁迅的著作中所占比重并不多,但篇篇都是精华,在这些小说中,“看客”的形象尤为突出:有愚昧无知、冷漠麻木的看客,也有空虚无聊的看客,这些看客形貌不一、神色各异,但每一个都是当时愚弱的中国人,就在这样的“看”与“被看”之中形成了一种“看与被看”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模式。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看”与“被看”鲁迅曾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看客”是鲁迅对愚弱的国民的定位,在鲁迅的小说《呐喊》和《彷徨》中,看客形象虽然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却反复出现。

可以说,鲁迅的一生并不是平凡、安稳的。

鲁迅年幼时父亲生了病,他就每天去给父亲买药,往返于家、质铺和药店,把衣服或是首饰送到质铺的柜台,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去药店给父亲买药。

鲁迅家也终于从小康到了困顿,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也在这个时候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

少年的心总是敏感、自尊的,他厌恶这里的人们,渴望离开。

多次辗转,鲁迅到了日本的一个医学院学医。

一次在课上,老师放映了关于战事的影片。

影片中有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一群人是在看日军将这个替俄国做了军事侦探的斩首示众。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就这样,他扔掉了手中的手术刀,拿起了笔去医治中国人。

鲁迅笔下的这些看客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愚昧无知的看客在《狂人日记》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解读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解读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解读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以伟大思想家高度的敏锐感知和探索精神 ,在塑造阿 Q、祥林嫂等典型形象的同时 ,也以极为经济的笔墨细致地写出了严酷的社会环境,刻画出了一批麻木愚昧的看客和闲人。

“看客”成为鲁迅笔下经典的群体艺术形象。

一.《呐喊》、《彷徨》中的“看客”与“闲人”二十世纪最初的二十五年是一个充满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时期,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结束封建势力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统治。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正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灰色图景。

鲁迅看客和闲人,写出严酷的现实,揭示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国民劣根性。

《药》中看杀头的人们,看客们的脖子象鸭子一般伸长;《祝福》中,祥林嫂向人们哭诉儿子阿毛的不幸,而“鲁镇的人们”终于听得生厌,“甚至拿她的不幸遭遇来取乐,拿她的伤疤调笑;《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儿子病危,无人关心,埋葬宝儿后,“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饭” ,“吃过饭的人终于都回了家” ,没有一个人留下来安慰一下这个丧夫丧子的女人;《风波》中撑船的七斤,因为剪了辫子,在张勋复辟的风波中,一家人遭到赵七爷的威胁和恐吓,村里群众对赵七爷的复辟气焰没有丝毫反抗,除八一嫂外,很少有人对七斤表示同情,反而幸灾乐祸;《狂人日记》中的看客们“他们中有的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给债主逼死的” ,这些不觉悟的人和统治者有着尖锐的矛盾,更是在自觉不自觉中吃人和被人吃。

《示众》也是一篇集中描写看客的作品,写群众前呼后拥观看杀人的场面,如同过节,更形象地描写了看客们“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

对他们来说,人道、同情等丧失殆尽,已经丧失了正常人的思想感情,他们已经变成了一群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

鲁迅先生用传神之笔将这些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凝聚成巨大的艺术结晶,并使其具有了巨大的时空延展性。

从对看客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鲁迅和“五四”前后许多前驱者不同,他对现实、对未来不乐观,不激进,甚至有些消沉,但却是更冷静,更清醒,更有深入的体察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吸引着人们去解读它们,探究它们。

鲁迅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形象。

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社会,对生命的理解全部融入到了每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当中:以“精神胜利法”为存活武器的阿Q;满口“之、乎、者、也”,以文人自居却过着最贫苦生活的孔乙己;勤劳朴实却最终因不被容于世俗社会而死的祥林嫂……这些经典的艺术形象,长久以来就被人们解读着,分析着,探究出层层的不同深度和不同内涵。

不过,就在我们津津有味地品评着这些人物的时候,我们是否在有意或无意间发现了这样一群人物:阿Q所生活的未庄的人们和阿Q被砍头时那些城里的人们;华老栓茶馆中的那些食客们;咸亨酒店里那些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们,以及老板和“我”这个温酒的小伙计,祥林嫂生活的鲁镇上的男人女人们以及她身边的柳妈等等。

当有一天,我们无意间注意到了这群人物时,再一篇篇细细阅读一下鲁迅的小说时,就会惊奇的发现,这样一群人物竟然如此高频率地存有和出现于鲁迅的小说中。

在鲁迅最重要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共收录了26篇作品(包括《呐喊·自序》),其中有13篇小说中提到了这类特殊的人物形象,占50%,出现频率高于作者笔下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形象系列。

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这类人物的主要活动最终归结为一个“看”字,所以我们形象地把这类人物称为“看客”。

一类形象如此高频地出现于鲁迅的笔下,不是偶然的。

“看客”形象一定是承载着鲁迅的独特思想和情感的,它在鲁迅的认知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他心灵敏感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就从不同的层面对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实行了分析和解读。

一、“看客”形象的分类翻开鲁迅的小说,“看客”无处不在。

他们是在狂人的周围交头接耳地议论的村民们,是在夏瑜就义的刑场上像鬼似的三三两两徘徊着的人们,是在祥林嫂丧夫失子的情况下咀嚼鉴赏她的悲痛的鲁镇的人们,是在华老栓的小茶馆里眉飞色舞地议论着的食客们,是嘲弄孔乙己的“短衣帮”,小伙计和咸亨酒店的掌柜们……在鲁迅笔下,“看客”存有于每一个他描摹绘制的场景中,包围在他所同情,悲悯或是痛惜,衰怒的每一个人物的身旁。

这些“看客”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看”便是他们的本质内涵。

不过在面目上,他们又表现出不同的嘴脸,以多种多样的脸孔,状态和形式存有着,为了让读者们更容易理解和解读“看客”形象,我们把它分为两个类型:(一)赤裸裸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群“看客”是极明显地表现在读者面前的。

读者一眼看去,就知道他们是“看客”,因为他们总是在一个有戏可看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观望着。

他们当时最直观的动作和心理便是“看”。

所以我们将这个类型的看客称为“赤裸裸的看客”。

这样一类型的看客,他们“看”的动作是直观明显的,而他们的面目却往往是模糊的。

“他们始终以混沌模糊的群体方式存有,你根本没法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

多数时候,他们仅仅混混沌沌,模模糊糊的背景。

没有眼耳口鼻,没有颜面皮肤,没有衣饰穿着,没有形状体积,只有一些声音,像旷野鬼魂的号叫,只闻其声不风其人。

有时,在这个模糊混沌的背景上,没有声音,只有一些不甚分明的形体,杂沓的动作,忽然伸出一个头,忽而张开一张嘴,这里有一双闪光的眼睛,那里有一团活动的躯体,如夜光中游动的鬼魂,但见鬼影绰绰,不闻足音语声,他们鄙夷怪异的神情就是投向‘被看’的一把利刃。

”这个类型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中是容易被读者发现和识别的。

在《阿Q 正传中》,阿Q所生活着的未庄的人们是常常看阿Q的“戏”的,阿Q与小D打架,未庄的人们围在旁边,嘴里嚷嚷着劝架的话,而眼睛却在津津有味地看着。

当阿Q被冤枉地押赴刑场枪毙,“两旁是很多张着嘴的看客,阿Q说出半句话,人从中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叫好声来。

”既然阿Q出现在押赴刑场的街头,那么人们便理所当然地要去看了,看游街,看杀头。

而他们也不会白看阿Q,他们会为阿Q临死前的一句“豪言壮语”而毫不吝惜地送给他一片叫好声。

特别是小说的结尾:“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

”在未庄和城里的这些看客们的“看”中,在他们对阿Q的死的评论中,阿Q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完全被消抹了,剩下的仅仅一个“瓜子模样的圆圈”。

《药》中的华老栓,当他走在街上时,他看到是这样的一幕:“一阵脚步声,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很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在鲁迅笔下,这些赤裸裸的看客形象竟是如此。

鲁迅的加一篇小说《示众》,则是消减了情节的一篇小说,他没有交待故事的来龙去脉,没有描写一环扣一环的故事情节。

他只描绘出一个场景,一个情节,那便是“看”,没有原因没有结果的不知所以的“看”。

秃头的老头子在看,赤膀的红鼻子大汉在看,一个戴着雪白的小布帽的小学生在看,头上梳关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的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在看……(二)隐藏着的“看客”当人们在赤裸裸地,毫不遮掩地“看”时,我们一眼便可认出他们就是“看客”,这或许并不是很可怕。

不过,一些貌似好人的人,其实质上却仍是在“看”。

他们并没有赤裸裸地去看,甚至还在某一场合扮演好人,但当我们揭开面纱发现他们仍是在“看”时,我们就不得不感到可怕了。

这个类“看客”形象我们将其定义为“隐藏着的看客”。

《祝福》中的祥林嫂身边,有一位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柳妈,她和祥林嫂一样,是鲁四老爷家的女佣。

也就是她,“好心”她告诉祥林嫂:一个女人如果在阳间嫁过两个男人,那么将来到了阴间,将会被两个死鬼男人争,阎罗大王只好把她锯开来,分给他们。

她同时还告诉祥要嫂一个免除在阴间被锯的方法——指门槛。

这样看来,柳妈是一个好心的人吧。

不过,当我们看到“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这时,我们才发现,柳妈其实也是在“看”,而且是如此隐藏着的看。

至于鲁镇的人们,“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个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

”在这些女人们的眼泪后面,又何尝不是一双双“看”祥林嫂悲剧的眼睛呢?还有连秀才都不是的读书人孔乙己,当他来到咸亨酒店时,没有人“看”他什么,那些“短衣帮”们仅仅在打趣他。

而“我”这个温酒的小伙计,鲁迅也并没有等他在“看”,仅仅让他从种种渠道知道了孔乙己的所有故事,然后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将孔乙己的故事一一道来。

而这不正是冷眼观看吗?而且看得如此完整,如此全面。

这些形形色色的隐藏着的看客和那些赤裸裸的看客,共同完成并丰富了鲁迅的“看客”形象系列。

一、国民性的揭示鲁迅花如此多的笔墨和心血来塑造这个系列“看客”形象,难道仅仅是为了向读者表现形形色色看客的各异的嘴脸吗?不,鲁迅如此青睐这个群体形象,是因为这个类形象能够承载他的思想。

幼年时期的鲁迅,家庭的变故使他接触到了“看客”这个形象,他童年的切身体会,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埋下了一段“看客”情结。

他在成年后对那段生活经历的回忆是:“我有四年多,以前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质铺和药店里,年纪不过忘却了,总来说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无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能够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样的经历,使鲁迅在很小的时候便理解到了“看客”的冷漠和麻木。

乃至他在仙台的求学经历中发生了“幻灯片事件”,鲁迅心中潜伏着的看客情结才被真正激发出来。

当他在幻灯片中看到一个中国人替俄国人做了军事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站在左右的同胞,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惊心的画面,从此鲁迅改变了他的人生选择:从那一回以后,他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魄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必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他那时认为当然要推文艺。

鲁迅在弃医从文后,一直在文学创作中倾注着他对国民性的理解,批判和想要疗救的愿望。

在他所刻画的“看客”身上,古老中国的国民劣根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看客”形象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对人们的毒害。

封建等级制度的存有,把社会中的人们分为了三六九等,于是也就有了“弱者”的存有,而“弱者”的不幸和软弱恰恰成了滋生“看客”的最好土壤。

人们是不敢去“看”强者的,他们对强者只能是卑躬屈膝。

于是“弱者”便成为“看客”们唯一的“看”的对象。

因为阿Q穷,他就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所以阿Q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未庄的弱者。

于是村民们在阿Q和小D打架时敢于兴致勃勃地围观,甚至敢于煽风点火。

因为阿Q是弱者,所以他成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被赵老爷们冤枉而送上了刑场,未庄和城里的人们才能够看到一场并不怎么精彩的“戏”。

孔乙已之所以爱嘲弄,是因为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而丁举人则备受尊崇为所欲为。

咸享酒店曲尺形的大柜台就是凝固在物质环境中的等级观点,是等级观点的物化。

封建等级制度将弱者们划为“非人”,“非人”就没有“人”的权利,当然也不需要同情,怜悯和救助。

所以“看客”们才会在这个思想的毒害下去看弱者的不幸,且显示出绝对的冷漠和麻木。

其次,“看客”形象体现了长期以来封建礼教制度对人们的毒害。

“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制度以一系列繁文褥节对人的真实丰富情感实行压抑。

长期的感情压抑使中国民众的精神发展遭受到严重的扭曲和损伤,这种精神病态在“看客”形象上是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方面,他们因自身长期的压抑和早已被灌输而成为他们要根深蒂固思想的影响而变得冷漠,麻木,感受不到自己所受到的不合理的压制和“非人”的待遇。

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一个渠道发泄着自身所受的压抑,这就是“看”,看一切弱者的不幸和悲哀。

城里的看客为阿我Q的半句话而像狼嗥一般的叫好;咸享酒店里的“短衣帮”们嘲笑孔乙已脸上又添的伤疤;鲁镇的女人们寻着听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然后陪出很多眼泪来。

这个切只因为他们受了太多太久的压抑,他们在看弱者的不幸时发泄了自己的悲哀,于是对不幸者的冷漠和麻木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而取代了那很多的同情和怜悯。

鲁迅发现了中国的国民性,也找到了这种国民性的时代根源,所以将其附在“看客”形象上写出来,以便引起国人的注意和寻求疗救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