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际商务管理考点
自考“国际商务管理学”复习资料二

自考“国际商务管理学”复习资料二44.在国际市场调查中,由于各国社会文化等情况不同会产生很多国内调查所没有的问题与障碍(国际商务特殊性)一语言问题二其他社会文化问题:A排外情结B本地调研市场的发展况C妇女地位问题D家庭结构问题E社会传统和心理因素问题三基础设施问题45.国际商务项目办理的特殊性:一国际商务项目的业主方(出资方)通常对项目的进度和流程订有严格的程序二国际商务项目的办理通常引入第三方办理模式三国际商务项目通常采取项目分包模式四国际商务项目办理环境比力复杂五国际商务项目办理的风险性比力大,办理要求高六国际商务项目办理对国际商务项目办理人员的本质要求较高46.国际招标业务的特殊性:一差异性大;二业务复杂;三风险性强;四投标门槛和障碍多47.国际商务项目谈判的特殊性:一国际商务项目谈判双方之间的商务联系是两国或两个地区之前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经常涉及两国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二它所适用的法律关系比国内商务复杂得多三国际商务谈判的谈判人员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体制四国际商务谈判涉及的内容多,如资产、货物、知识产权、人员的跨国转移48.要约:也称发盘或发价,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协议的建议49.要约包罗内容:一订约的意图和订约的条件;二要约人能否撤回要约或更改要约内容;三要约失效的条件50.有效的要约具备的条件:一要约必需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二内容必需十分明确、必定;三要约必需送达受要约人51.承诺:也称为接受,指受要约人完全同意要约条件的意思表示52.有效的承诺具备的条件:一承诺必需是受要约人作出的;二承诺内容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三承诺在要约有效的期限内作出;四承诺必需通知要约人53.我们可以把限制性商业做法理解为协议一方对另一方施加的造成不合理限制的协议条款或做法54.限制性条款的种类:一搭售条款:指协议一方强近另一方从其或其指定处购买不需要的产品或办事,以此作为订立协议的条件二限制交易对象:指协议一方强迫另一方不能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三限制经营范围规模:指协议一方强迫另一方只能在必然区域内或必然市场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四固定价格:指协议一方强迫另一方按照其制定的价格销售产品55.签订国际商务协议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和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二订立国际商务协议必需符合协议当事人所在国家法律的规定三对于国际商务协议的风险必需进行认真评估四国际商务协议的条款必需齐备,文字表达必需准确五要注意订好担保条款六对于仲裁条款应明确地加以规定七应尽量在本国签订国际商务协议56.国际商务产生纠分的原因:一过失、二欺诈、三情境变迁、四不成抗力57.不成抗力,又称人力不成抗拒,是指在协议签订以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又无法避免的不测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协议。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讲义,名词解释及,复习资料)

国际商务管理学复习(课堂讲义部分)1.国际商务,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的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2.国际商务活动的形式:一国际贸易,即进出口二对外直接投资三通过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工程承包、工程承包等对外经营活动3.国际商务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国际贸易4.服务商品与有形商品相比,有自身特点:一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二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转移分离5.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6.宏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一国的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从一国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对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本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限制、引导、帮助等活动。
7.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利益角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8.国际商务管理的特殊性:(案例)一从事国际商务管理活动要比从事国内商务活动困难得多A语言不同B法律、风俗习惯不同C商务活动的障碍多于国内D市场调查困难E交易振法困难多F纠纷处理困难二国际比国内复杂多A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B商业习惯C海关制度及贸易法规不同D国际汇兑复杂E货物运输和保险手续复杂三国际商务活动风险大A信用风险B商业风险C汇兑风险D运输风险E价格风险F政治风险9.现代国际商务发展与历程可以划分为三阶段: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贸易主导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投资主导阶段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商务阶段10.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是寻找和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销售的11.经济体制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一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根本没有政府参与,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企业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作出与自身有关的所有经济决策(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二指令经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一种经济体制,也称计划经济。
自考《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高频考点

“自考《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高频考点”1、选择题高频考点产业分级:第一产业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比如科威特的石油生产;其次产业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例如日本的汽车制造;第三产业集中在服务,比如伦敦供应的金融服务。
相对价格变化的总结:(1)假如贸易条件的变化是不利的话,表明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出口价格来说上涨幅度更大,或者出口价格相比进口价格来说降幅更大。
(2)假如贸易条件的变化是有利的话,表明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出口价格来说上涨幅度较小,或者是进口价格相比出口价格来说降幅更大。
贸易条件:衡量进出口价格相对变化的一种方法。
贸易条件指数:用进出口价格指数来衡量贸易条件,用以确定平均价格的变化状况。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2、OO简答题高频考点政府削减进口的措施:(1)关税。
关税即对进口商品或服务所征的税赋。
关税提高了进口产品进入本国的价格,也为政府供应了收入来源。
关税可以就详细的产品征收,也可以为了限制特定国家的进口而征收。
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税赋,使得商品价格提高,产品的需求削减,导致产品的供应量削减,从而降低进口。
(2)配额。
配额是对进口产品的数量设置限制,从而削减供应,价格提高,需求相应削减,降低进口。
(3)政府间的需求。
一国政府要求他国政府限制出口额,并施以潜在的威逼,即若无视这一要求则该国将会对他国实行严峻的行动。
(4)外汇管制。
由于政府打算谁有权获得外币,因此外汇管制措施会特别有效。
限制个人和企业持有外3、币,会大大阻碍进口产品进入该国。
当政府限制消费者猎取外币的力量时,需求量削减,价格降低,但进口量削减。
(5)实物管制。
国家通过法令限制特定商品的进口,为了迎合政府的政策需要,可以扩大限制列表中商品的范围。
国际收支平衡消失问题的缘由(1)进口增加:(缘由)一国收入增加;消费者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国外的产品有可能比本国产品廉价。
(2)出口下降:(缘由)国家声誉恶劣;欠发达国家倾向出口更多的自然资源。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资料(开卷)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资料1、什么是跨国公司?答:跨国公司就是在它们的基地所在国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
2、什么是国际商务?什么是国际商务管理?答:国际商务是指一切跨国交易活动,主要是指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过程中产生的跨国经营活动。
国际商务管理是国际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为更有效地实现目标而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包括在国际范围执行管理职能,协调组织各种资源要素的活动过程。
3、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及其意义。
答:“钻石模型”是分析国际竞争优势的工具,波特教授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某一个行业国际竞争优势由以下四点:(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这四个因素画在图上外形像四面有棱角的钻石,故称为“钻石模型”。
这四个要素是构成“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
此外,波特还在钻石体系内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
“钻石模型”的意义:不仅反映了钻石四角即四要素的内部相互关联,而且增加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外部要素。
其中,机会是变化而不确定的,政府对钻石体系的作用则是可以预见和把握的,因此,要大力发挥国家政府对钻石四要素的促进作用,形成国家的竞争优势。
4、国际商务变革的内容。
答:首先,要对以往国内业务进行重组使之合理化,将现有资产的使用有效地服务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其次,要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并缩小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差距。
在劳动生产率、单位资本利用率、顾客度和节能指标等方面找出本企业与先进企业的差距,进行企业流程改造,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再次,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企业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并通过产品创新带动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创新,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生产方式上采用多样化的新方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国际商务规划的性质和类型。
p25、P29答:性质:(1)计划工作对企业目的和目标的贡献;(2)计划工作的领先地位;(3)计划工作的普遍性;(4)计划的效率。
国际商务管理学总结高频考点

第一章1国际商务,是指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2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3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4国际商务管理的特殊性?相同点:1相似性体现在都是在从事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2管理过程在项目上大同小异。
;3管理过程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不同点:一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要比从事国内商务活动困难得多包括:1语言的不同。
2法律、风俗习惯等不同。
3商务活动的障碍多于国内市场。
4市场调查困难。
5交易接洽困难得多。
6纠纷处理困难。
二国际商务活动要比国内商务活动复杂得多:1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
2商业习惯复杂。
3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
4国际汇兑复杂。
5货物运输和保险手续复杂。
三国际商务活动风险大,包括;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
综上所述,国际商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手段、技巧与国内商务管理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市场范围不同。
国际商务管理的核心和实质是认识国际商务活动所面临的东道国多种多样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和技术环境的差异,并领会这些差别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各种经营战略、手段和技巧。
5国际商务发展的历程?一贸易主导阶段,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前。
还没形成统一的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只是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
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
二投资主导阶段,是指20世纪70年代,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国际商务活动一般按地域或业务类别划分为若干独立的业务部门。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要点

国际商务管理1、重商主义学说:该学说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增加财富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货币的拥有量,而货币增加的途径主要依赖于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
2、绝对优势理论: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分工和贸易的依据,即使那些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参加国际贸易,因此,被认为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的重大补充和发展,成为自由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
4、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即比较优势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要素的产品,即比较劣势产品。
新理论贸易:5、垄断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并把产品的区位选择与海外生产及出口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考察。
7、内部化理论:所谓“内部化”,是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即以市场内部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与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的发挥作用。
内部化理论从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运用的结果。
8、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将边际产业的开始,并依次进行;第二,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与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建立,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致的贸易中互补,并能更大程度受益。
9、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10、区域经济一体化依据其经济结合程度和相互依存关系,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
P6611、关税壁垒是指一国以提高关税的办法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措施。
自学考试《国际商务概述》知识点

《国际商务概述》知识点国际商务的含义及其主要形式:国际商务是指跨越国界的交易活动,包括货物、服务、资本等形式的国际转移。
国际商务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是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前者包括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后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GATS对服务贸易的分类:⑴过境交付;⑵境外消费;⑶商业存在;⑷自然人流动。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的特点:(1)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具有无形性。
(2)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3)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4)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而国际货物贸易必须经过一国的海关,货物的进出口反映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中。
国际投资的含义及其特点:国际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货币、实物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或生产要素,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国际投资的特点包括:①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
②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③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运营活动。
《外汇与国际收支》知识点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措施:①财政政策。
通过对进口商品和国内资本的外流增加征税,对出口商品和国外资本流入减少征税或给予财政补贴,来达到减少逆差的目的。
②汇率政策。
本币汇率下浮,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便宜,进口商品价格相对提高,对外投资成本相对提高,数量减少,外资流入成本相对降低,流入增加,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③利率政策。
如果提高本国利率水平,将提高本国金融资产的相对收益率,吸收更多国外资金流入,从而扭转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
④直接管制。
⑤动用官方储备。
⑥国际官方贷款。
⑦宣布财政破产。
在极端的情况下,政府可能宣布财政破产,停止外债偿付,强行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顺差的调节措施:在政策选择上,主要是针对金融账户,鼓励资本流出,减少资本流入。
具体包括:①调低国内利率。
②减少对资本流出的管制。
③提高商业银行吸收非居民存款的准备金率。
自考国际商务金融知识点

《国际商务金融》复习资料第一章国际商务概述本章重点难点1、国际商务的基本形式2、国际商务的主要理论3、开展国际商务面临的限制因素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理论;能够理解:国际商务遇到的限制因素;了解:当代国际商务的发展特点和跨国公司的定义、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1、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都不能移动,比如通过电信、计算机网络等实现的视听、金融等服务内容,是属于以下哪种服务贸易的形式()A、过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2、服务提供者(自然人)过境移动到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而形成的贸易,是属于以下哪种服务贸易的形式()A、过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3、如果一国的所有产品的生产效率都高于其贸易伙伴,则该国应该()A、不出口任何产品B、只出口其有绝对优势的产品C、只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D、出口其生产的所有产品4、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创造出来的,包括高等教育人才、科研设施等,是属于以下哪种要素形式()A、基础要素B、高级要素C、战略要素D、其他要素5、以下哪种跨国公司的形式是母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A、母公司B、子公司C、避税地公司D、分公司6、下列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具有无形性B、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C、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易于存储和反复转让的D、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7、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提出的。
A、大卫•李嘉图B、亚当•斯密C、波斯纳D、赫克歇尔和俄林8、在技术差距理论中,模仿国从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技术水平达到创新国的同一技术水平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指的是以下哪个概念()A、需求滞后B、掌握滞后C、反应滞后D、模仿滞后二、解释题1、请解释什么是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的最主要形式有哪些?答:参考教材P2①国际商务是指跨国界的交易活动,包括货物、服务、资本等形式的国际转移。
自学考试国际商务管理第20章

——组织内部按照财务、生产、营销、研 发等不同职能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直接 接受公司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彼此之间处于平等 的地位。
地域型组织:
——组织内部按照经营地域的不同划分为不 同的区域组织,各个区域组织直接接受公司总部 的领导。 产品型组织
——组织内部按照经营产品类别的不同划分 为若干产品分部,各个产品部门之间彼此独立, 各自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 矩阵结构:
2. 建立组织内部的人员整合机制。
3. 发展合作型的组织文化和非正式沟通网络。 4. 建立内部考核和评估机制。
第二节 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一、国际商务人员配备决策:
(一)对国际商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① 业务技能; ② 公司文化适应能力; ③ 国际文化适应能力。 (二)国际商务人员的来源: 1. 公司母国人员、 2. 子公司所在国人员、 31.过度集权导致高管不堪重负,引起决 策失误和延迟。 3.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5.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6.有利于加强组织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组织结构决策:
企业按照什么标准化分和建立企业的内部组织。
⑴.职能型组织;
⑵.地域型组织; ⑶.产品型组织。 职能型组织:
(三)国际商务人员配备策略的类型:
1. 以母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
2. 以多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
3. 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
二、国际商务人员培训: ① 文化培训、 ② 语言培训、 ③ 生活培训。
三、国际雇员薪酬主要包括: 基本工资、生活津贴、外派补偿。
第二十章 国际商务人员管理总结
一、单选 请按书上所划重点及辅导书上的每章习题进行复习。
二、名词解释 职能型组织P511 产品型组织P511
自考 国际商务管理考点

国际商务:不同国家和地区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换活动。
国际商务管理: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的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由工业化国家组成的从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研究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
权利距离是指一个社会中不同的组织和机构成员在权利上的差异程度。
权利距离强调的是人们如何看待不同个体在社会中权利大小的原因。
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倾销: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入到另一国的商业行为。
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定量分析基本上分为两类:时间序列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
项目评估:在有限人力、时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被评估项目所进行的专业化分析和筛选过程。
敏感性分析:通过计算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决策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而判断各个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
招标:购买产品或发包工程项目的机构将与购买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级等成交的条件、方式、要求,或者发包工程项目的概况、数量、质量、工期要求等信息,提供给多家愿意提供产品或承包工程的机构,要求后者对提供产品和承包工程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进行报价,然后从中选择与自己条件最接近、最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投标:愿意提供产品和承包工程的机构对提供产品或承包工程提出价格和其他条件,供购买或发包机构选择成交的行为。
邀请招标:是一种由招标人选择若干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或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合同: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国际商务合同:不同国家的经济组织、个人之间签订的经济合同。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重点

一:国际商务管理的概念国际商务管理包括那些为满足个人与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越国界的交易。
基本形式: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许可、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等。
国际商务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活动,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国际转移。
国际商务发展的本质是资本的国际化运动。
这里的资本包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二、企业国际化1.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2.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3.企业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的追求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4.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演变的过程三: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1.全球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分工,组织生产和销售。
2.全球一体化经营:按照利益最大化在全球配置资源。
3.灵活多样的经营战略:以满足东道国的实际需求,建立融洽关系,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4.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便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
5.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国际经营的政治和财务风险。
四:绝对优势理论:主要观点有:1各国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2如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并进行交换,则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3自由贸易有效。
五:影响中间产品内部化的主要因素行业因素;区位因素:国别因素:企业因素六:企业国际化的四要素理论;企业内部资源因素:1.市场知识2.生产要素数量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3.企业市场份额4.企业竞争结构七:国际商务环境评估的基本方法1多因素分析法,是一种主观定量评价方法2投资障碍分析法,包括政治障碍;经济障碍;资金障碍;人力资源障碍;国有化风险;歧视性政策;政府干预过多;普遍实行进口限制;实行外汇管制;法律和行政制度障碍。
3动态分析法,适合于考察经营环境现实状态和未来趋势的经营环境动态分析法。
八,出口:指企业在国内生产,组织到国外销售,是国际商务经营最简单的形式。
(一)间接出口:指企业通过国内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出口业务。
间接出口主要有四种渠道:专业外贸公司:出口管理公司:合作出口:外企驻本国采购处:(二)直接出口;指企业不通过本国的中间商,将产品直接卖给国外的客户或最终用户。
国际商务管理考试资料和笔记

1. 中国学者张海东:国际商务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活动,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国际转移。
2. 中国学者梁能:国际商务研究的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务活动。
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际商务研究的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二是国际商务研究的是商业性的经济活动,而不包括非商业性的跨国经济活动。
3. 国际商务管理学的主要内容:1)理论基础:国际商务的各种理论解释;管理学的一般原理2)环境管理:企业生存的内外环境,尤其是外部环境。
3)职能管理:企业内部各种职能的管理4)业务管理:国际商务具体业务形式及其选择5)战略管理: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4. 世界市场的趋势1)世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世界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加激烈4)世界市场中的“自由市场”日益缩小,“封闭市场”逐渐扩大5. 从事国际商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经济学的基本理论2)管理学理论3)财务管理知识4)法律知识5)心理学知识6.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产生于15世纪、16世纪初的欧洲。
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富强的象征,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积累财富,获取财富的途径则是对外贸易顺差, 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 鼓励本国商品输出, 限制外国商品输入“, 多卖少买”,追求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
2) 绝对利益论由亚当·斯密在1776 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
该理论主张自由贸易, 并阐释了如下主要论点:1 .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 . 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 . 分工基础是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条件。
3) 比较利益论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 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对亚当·斯密的观点加以发展。
4) 要素禀赋论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歇尔和伯利蒂·俄林共同提出。
国际商务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商务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国际商务中,跨国公司通常指的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
以下哪项不是跨国公司的特点?A. 产品多样化B. 市场全球化C. 管理集中化D. 资本国际化答案:C2.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时,以下哪项不是市场调研的内容?A. 消费者偏好B. 法律法规环境C. 竞争对手分析D. 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答案:D3. 以下哪种贸易术语不属于国际商会(ICC)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A. EXWB. FOBC. CIFD. CPT答案:D4. 国际商务谈判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策略?A. 明确目标B. 避免文化差异C. 建立信任D. 准备充分答案:B5. 以下哪种支付方式不涉及银行信用?A. 信用证B. 汇付C. 托收D. 保函答案:B6. 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价格术语是哪种?A. FOB(Free On Board)B.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C. DDP(Delivered Duty Paid)D. EXW(Ex Works)答案:A7. 在国际商务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A. 经济政策B. 利率水平C. 黄金价格D. 政治稳定性答案:C8. 以下哪种保险类型适用于国际货物运输?A. 车辆保险B. 人寿保险C. 海运保险D. 火灾保险答案:C9. 国际商务合同中,以下哪项不是合同的基本条款?A. 价格条款B. 质量条款C. 交付时间D. 促销策略答案:D10. 国际商务中,以下哪种组织不是国际性的经济组织?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D. 美国商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国际市场的进入策略?A. 市场规模B. 法律法规C. 文化差异D. 技术标准答案:A, B, C, D12. 在国际商务中,以下哪些属于非关税壁垒?A. 进口配额B. 出口补贴C. 技术标准D. 关税答案:A, C13.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商务中的直接投资方式?A. 独资B. 合资C. 特许经营D. 许可经营答案:A, B14. 以下哪些是国际贸易中的风险管理策略?A. 风险规避B. 风险转移C. 风险接受D. 风险预防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A. 谈判策略B. 语言能力C. 市场信息D. 谈判环境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国际商务中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
自学考试国际商务管理第4章

第五节 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贸易政策:
答:主张国家队对外贸易实行管制,尽可能增加 出口,减少进口,尽可能使金银货币大量流入本 国。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为了促进 资本的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广泛采纳重商主义的 主张,实行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贸易政策:
(名称解释在下页)
1、专利——一国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发明人的 申请,经审查认为该发明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 条件而授予发明人的、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 享有的一种特别权力,即专有权。
2、商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将自己生产 、加工、销售的商品区别于他人的商品,而在 其商品或包装上使用的标志。 商标权——商标所有人在其商标满足了法律规 定的程序和要求后,对其商标享有的专有使用 权。 3、著作权——出版机构和作者对合法出版物 的复制、使用、销售、署名等权利。
2.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安全标准往往成为贸易保护 的新手段(“绿色壁垒”)。 3.对产品安全和责任的规定会大大提高了企业从 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四、合同法:
合同是规定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 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条件: 1、当事人具备行为能力; 2、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且真实; 3、合同内容合法或合乎公共秩序;
第三,该倾销行为与该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2、反托拉斯法又称反垄断法,是对利用市场 势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企业进行处罚的各种法 律的统称。
三、产品安全和产品责任法:
各国政府对产品安全和责任的立法程序和保护程 度的差异有可能给商务管理活动带来很大的障碍 : 1.对于安全程度不同规定给国际商务活动造成了 障碍。
三、国际商务管理面对的国外法律体系:
A、法律制度的差异; B、国外法系; C、东道国法律因素对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影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国际商务管理考点国际商务:不同国家和地区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换活动。
国际商务管理: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的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由工业化国家组成的从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研究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
权利距离是指一个社会中不同的组织和机构成员在权利上的差异程度。
权利距离强调的是人们如何看待不同个体在社会中权利大小的原因。
外汇管制:一国政府经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倾销: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入到另一国的商业行为。
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定量分析基本上分为两类:时间序列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
项目评估:在有限人力、时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被评估项目所进行的专业化分析和筛选过程。
敏感性分析:经过计算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决策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而判断各个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
招标:购买产品或发包工程项目的机构将与购买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级等成交的条件、方式、要求,或者发包工程项目的概况、数量、质量、工期要求等信息,提供给多家愿意提供产品或承包工程的机构,要求后者对提供产品和承包工程的价格和其它条件进行报价,然后从中选择与自己条件最接近、最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投标:愿意提供产品和承包工程的机构对提供产品或承包工程提出价格和其它条件,供购买或发包机构选择成交的行为。
邀请招标:是一种由招标人选择若干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或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合同: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国际商务合同:不同国家的经济组织、个人之间签订的经济合同。
要约:又称发盘或发价,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
商品的品质:商品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
汇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国际多式联运:以集装箱装载形式把各种运输方式连贯起来进行国际运输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
出口信贷: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经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出口信贷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福费庭业务: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并经进口商往来银行承保的、期限在半年以上到5-6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的售予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提前获得贷款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
补偿贸易:由缔约的一方以赊销方式向对方提供机械设备,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或金额的由该项设备制造出来的产品,或其它产品。
技术补偿贸易:技术输出方向技术输入方提供制造某种产品的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或零部件、技术服务,在一段时间内,由输入方用进口技术和设备生产的产品或所得收益偿付输出方的技术和设备价款的贸易形式。
特许专营:一家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企业,将其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转有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法或经验转让给另一家企业使用,由此收取使用费的交易合作形式。
国际工程承包:经过国际间的招标、投标、议标或其它协商方式,由具有法人地位的承包商与业主之间,按照一定的价格和条件签订承包合同,承包人提供自己的技术、资本、劳务、管理、设备、材料等,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组织项目实施,并在项目经业主验收后根据合同约定的价格和支付方式收取费用的一种业务形式。
企业竞争战略:企业最高管理层作出的有关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和竞争手段的一系列重大决定。
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战略和业绩水平发挥根本性作用的资源和特长。
广告的标准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相同的广告策略、广告信息和创意,以及尽可能多相同的媒介。
广告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作不同的广告。
现金流量估计:估计在投资项目周期内各个时段的现金流量转移价格: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之公司之间经行内部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弗罗廷贷款:国际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经过一家国际银行作为金融中介进行的贷款。
外汇期权:按照某种价格(汇率)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货币的权利。
外汇掉期:在一某一日期即期卖出甲货币,买进乙货币的同时,反方向买进远期甲货币,卖出远期乙货币。
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具体形式。
通货膨胀率:是反映经济状况和金融政策的综合指标。
EU:欧盟(欧洲联盟),包括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它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区经济贸易组织(集团)。
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地区经济贸易联盟组织。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贸易组织,当前包括21个国家和地区。
ASEAN: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盟组织,包括印度尼西亚、新加波等10个国家。
LAIA:拉美一体化联盟,包括巴西、阿根廷等11个国家。
其前身是拉美自由贸易区。
WTO: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议(GATT)。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和制度基础,是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成果的结晶。
截至 5月,WTO共有145个成员。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成员方对于原产于或运往另一个成员方的产品给予的利用、优惠、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给予原产于或运往所有其它成员方的相同产品。
换言之,WTO一个成员方给予其它任何一个成员方的产品的优惠待遇,所有其它的成员方的相同产品均有权享受。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各国政府之间的国际金融机构,截止 5月,共有184个成员国。
World Bank:世界银行,全称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负责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集团:包括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OECD:经合组织,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一个由工业化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是从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研究。
ICC:国际商会,是全球唯一的代表所有企业的权威代言机构。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专门组织。
截止 5月,ISO共有146个成员。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性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
不正当竞争是行为人故意规避法律或直接违反法律政策,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采取不合法的或格格不入的商业行为作为竞争手段,损害了消费者或其它经营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它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反托拉斯法,又称反垄断法,是对利用市场势力谋取不正当利用的企业进行处罚的各种法律的统称。
产品安全法是对各国有关产品安全标准的法律规定的统称。
产品责任法是对各国有关产品损害赔偿责任的合同是规定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它是当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律形电子商务是指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
项目评估是指在有限的人力、时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被评估的项目所进行的专业化分析和筛选过程。
谈判区,就是谈判双方能够接受的利益区间,即最低利益与最高利益之间的区域。
国际商务合同是指不同国家的经济组织、个人之间签订的经济合同。
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签订后,发生了当事人不能预见、无法避免和无法预防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
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用来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风险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
FOB 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价格术语之一,指装运港船上交货价(即成本价,又称“离岸价”)。
CFR 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价格术语之一,指成本加运费价。
它是介于FOB和CIF 之间的一种价格术语。
CIF 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价格术语之一,指成本、运费加保险费在内价(又称“到岸价”)。
出口信贷:是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经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它包括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国际保理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或承购应收账款业务,是指出口商在货物装船后将有关单据卖断给保理商,收取全部或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形式。
国际工程承包:是指经过国际间的招标投标或其它协商方式,由承包人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承包人按照合同规定组织项目实施,并在项目经业主验收合格后收取费用的一种业务形式。
交钥匙合同,又称“一揽子合同”,即承包商对工程方案、建筑施工、设备供应安装、人员培训直到试生产承担全部责任的合同。
企业竞争战略,是指企业最高管理层作出的有关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和竞争手段的一系列重大决定。
核心竞争力是指对于企业战略和业绩水平发挥根本性作用的资源和特长。
企业拥有别人不具有的特长整体产品,是既包括有形的物体又包括无形的服务观念,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利用产品卖方垄断:是指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主要供应者时,利用其垄断地位抬高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获得超额利润。
买方垄断:是指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主要购买者时,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低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销售管道指商品从一个国家的生产企业流向国外最终消费者的流程,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所必须经过的途径及中间机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合作性的利用共同体。
多边净额是指一个国际企业的母公司与各个子公司之间并不就每一笔业务进行支付,而是先进行内部结算,只就各方间现金结算的余额进行支付。
离岸货币是指存放于发行国之外的货币,因这种业务最初出现于欧洲而被称为欧洲货币。
经营离岸货币业务的市场被称为离岸货币市场简答题国际商务管理的特殊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要比从事国内商务活动困难得多。
……复杂得多。
国际商务活动风险大。
当代国际商务活动的特征:生产活动国际化;国际贸易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空前增长;国际商务活动所需要的需求环境逐渐形成;无形商品和有形贸易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越显重要;生产经营跨国公司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贸易和投资壁垒逐渐拆除。
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分析:市场容量的差异、国家和地区经济特征、经济联盟组织形式的发展。
其中市场容量主要看:人口(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人口分布)、收入(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收入分配情况)和经济发展阶段(自给自足经济、原料出口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和工业化国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