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题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复习题库及答案

2022 年《大学语文》自考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措施是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珑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 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惮之义2.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狗裁食人食而不知检D. 剌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3.庄子《秋水》的主旨是A.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B.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C.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D. 阐述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4.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 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5.《论毅力》引用孟子的话说:“掘井九伤,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这是为了强调A. 人生必有顺逆两境相间以迭乘B.毅力大小不同则效果必有差别C.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成功D. 有毅力就成功,无毅力就失败6.整体看来,《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 对比法7.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的理想” ,指的是A.崇尚专制与暴力B.贪图安逸与享乐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D. 相信死后灵魂仍活着8.. 罗素认为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途径是A.坚持科学认知态度B.善于听取不同意见C.克服自我中心主义D. 树立“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的观念9.《容忍与自由》论析'绝对之是'时援引的事例是A.胡适痛骂《西游记》B.孔子诛杀少正卯C.高尔文烧死科学家D. 陈独秀提倡白话文10.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一句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 《五代史伶官传序》D. 《论毅力》11.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中的“推” 字改成“敲" 字的人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 欧阳修12.《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A.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 宗教情感”B.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C.宇宙和谐之奥秘D. 作者的哲学观点13.《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的文体是A.杂文B.驳论文C.讲话D. 文艺专论14 . 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 类比法15.《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B.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D. 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16.《容忍与自由》一文认为“绝对之是“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喜同恶异的习惯心理B.年轻气盛的偏激情绪C.党同伐异的政治规律D.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17.“咬文嚼字“四字要求我们A. 在阅读作品时要仔细品味欣赏B.在阅读作品时要严肃而挑剔c.不要过于苛求别人的创作D.在阅读和写作时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18.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小说B.史论C.辞赋D. 奏疏19..《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A.确立中心论点B.调整思想感情C.安排层次结构D. 选择表现方法20.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 《五代史伶官传序》D. 《论毅力》21. 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 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22.《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 和而不同23.《吃饭》最显着的艺术特色是A.巧设陌生化的比喻B.多用反诘性的问句C.以寓言化故事开头D. 从自身的经验谈起24.《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满招损,谦得益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 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2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 类比法26.《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A. 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27.《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 譬如为山,未成一赘,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赘,进,吾往也。
大学语文一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人们通常把庄子与_____并称,把他们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分)(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韩非子参考答案:C2. 庄子在《秋水》中论述小与大的相对性时运用了很多比喻,不包括下面的_____。
(5分)(A) 尾闾之于大海(B) 四海之于天地(C) 礨空之于大泽(D) 毫末之于马体参考答案:A3. 《大同》一文选自是_______。
(5分)(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参考答案:C4. 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5分)(A) 物质文明建设(B) 精神文明建设(C) 人事制度(D) 所有制形式参考答案:D5. 马丁·路德·金曾于哪一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_____?(5分)(A) 1963年(B) 1964年(C) 1965年(D) 1967年参考答案:B6. 下面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是_____。
(5分)(A) 腥臊汗垢(gòu)(B) 余以孱(cán)弱俯仰其间(C) 骈(pián)肩杂沓(D) 无恙(yàng)参考答案:B7. 下面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
(5分)(A) 诸气萃(厉害)然(B) 当之者鲜(少)不为厉(C) 单扉(门)低小(D) 于兹(如今)二年矣参考答案:A多选题8. 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_____。
(5分)(A) 杜甫《又呈吴郎》(B) 江淹《别赋》(C) 陶渊明《饮酒》(D) 社甫《登高》(E)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参考答案:A,D,E9. 朱光潜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
(5分)(A) 《悲剧心理学》(B) 《文艺心理学》(C) 《诗论》(D) 《文艺对话录》(E) 《西方美学史》参考答案:A,B,C,E10. 下列先秦散文中属历史散文的有:_______。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详解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详解# 大学语文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诗经》中的篇章?- A.《关雎》- B.《蒹葭》- C.《离骚》- D.《桃夭》答案:C 解析:《离骚》是屈原的作品,属于楚辞,而非《诗经》。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王维答案:C 解析:此句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作品?- A. 第一部现代小说- B. 第一部现代诗歌- C. 第一部现代戏剧- D. 第一部现代散文答案:A 解析:《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
二、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解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2.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曹雪芹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所著。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答案:孟浩然解析:此句出自孟浩然的《春晓》。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答案:司马迁(约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6年),字子长,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因替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完成了《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2. 请解释“文以载道”的含义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答案:“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种理念,意指文学艺术作品应该承载和传达道德、哲理等深层次的思想内容。
这一理念强调文学不仅是审美的,还应具有教化功能,对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一理念被广泛接受和实践,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沧桑(cāng sāng)、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B. 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波澜壮阔(bōlán zhuàng kuò)、摩肩接踵(m ójiān jiē zhǒng)C. 鸡犬升天(jīquǎn shēng tiān)、飞檐走壁(fēi yán zǒu bì)、脍炙人口(ku ài zhì rén kǒu)D. 水天相接(shuǐtiān xiāng jiē)、云淡风轻(yún dàn fēng qīng)、涸辙之鲋(hézhé zhī fù)2、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范畴的是:A. 仁B. 礼C. 乐D. 武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同“屋”的是()A. 屋子B. 屋脊C. 屋檐D. 屋漏4、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惊慌失措(cuò)B. 震耳欲聋(lóng)稳如磐石(pán)C. 欣欣向荣(xīng)瓜熟蒂落(dì)D. 鸿鹄之志(hú)漫不经心(màn)5、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独具匠心B. 别具一格C. 独树一帜D. 别开生面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B.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作者罗贯中。
C. 《西游记》描绘了孙悟空等人的取经之路,作者吴承恩。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杂诗》属于王维的A.边塞诗B.山水田园诗C.禅趣诗D.抒情小诗2.(C)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在修辞上不含A.对仗B.对偶C.顶针D.谐音3.(C)小说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被称为A.意象B.意境C.典型D.群体4.(B)“隔江犹唱《后庭花》”句中“《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它是A.词牌名B.乐曲名C.乐府诗D.七言绝句5.(C)属于小说《断魂枪》中的人物有A.赵七爷B.姚纳C.沙子龙D.九斤老太6.(D)“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A.《关山月》B.《从军行》C.《短歌行》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D)“王利发”是哪部话剧中的人物?A.龙须沟B.上海屋檐下C.雷雨D.茶馆8.(B)元杂剧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白朴B.关汉卿C.马致远D.王实甫9.(B)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是A.孔尚任B.汤显祖C.洪升D.白朴10.(B)闻一多和徐志摩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A.怀旧B.新月C.复古D.七月11.(A)《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是一首:A.七言歌行B.五律C.七绝D.七律12.(C)张岱《湖心亭看雪》呈现的情调为:A.平淡B.热烈C.孤寂D.旷达13.(D)“罗山无地可耕,干校无事可干。
”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对仗C.谐音D.顶针14.(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包括几部分?A.5B.6C.7D.815.(A)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为:A.《传奇》B.《流言》C.《十八春》D.《半生缘》16.(A)《恋爱的犀牛》中作者对马路的态度是A.欣赏B.同情C.厌恶D.嘲笑17.(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谁的作品A.海子B.食指C.三毛D.席慕容18.(A)莫言《枯河》的主人公是A.小虎B.小珍C.妞妞D.黑子19.(A)高行健的《车站》深受哪部西方荒诞剧的影响A.等待戈多B.娜拉C.战争与和平元D.麦克白20.(C)《桥乡醉乡》的作者陈从周又是一位A.书法家B.音乐家C.古建筑学家D.运动员21.(C)汪曾祺的代表作有A.呼兰河传B.塔上随笔C.受戒D.多年父子成兄弟22.(A)黄霑的《沧海一声笑》不富含A.田园气息B.悲壮苍凉的情调C.历史感怀D.古典情韵23.(A)被誉为“正式的作为正统小品文的美文”的是A.《苍蝇》B.《雅舍》C.《故乡的野草》D.《济南的冬天》24.(A)《车站》中最突出的矛盾冲突是A.等与走B.大爷和愣小子C.马主任与普通等车者D.城市与村镇25.(B)张岱生活的朝代是A.元末B.晚明C.明初D.宋代26.(B)《读孟尝君传》的论点是A.孟尝君能得士B.孟尝君不能得士C.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徒D.礼贤下士很重要27.(C)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重在A.叙事B.写景C.抒情D.议论28.(D)鲁迅《二丑艺术》讽刺的性格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名字叫A.狗腿子B.汉奸C.衙役D.帮闲29.(B)王小波的作品不包括A.黑铁时代B.青铜时代C.白银时代D.黄金时代30.(B)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A.小说B.散文C.诗歌D.戏剧31.(B)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A.李白B.王昌龄C.杜牧D.刘禹锡32.(C)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A.郭沫若B.李白C.杜甫D.白居易33.(D)不属于散文特性的是A.选材范围广阔B.情感表现与结构自由灵活C.形式洒脱D.语言高度凝练34.(A)不能概括《我的四个假想敌》风格的是A.沉郁B.幽默C.风趣D.浓郁35.(C)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柳宗元B.王安石C.李商隐D.欧阳修36.(C)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阿Q正传》B.《风波》C.《狂人日记》D.《祝福》37.( C )《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A.洗涤灵魂B.教人学会休息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38.(B)辛弃疾的作品集是A.《漱玉词》B.《稼轩词》C.《南唐二主词》D.《清真词》39.(D)诗歌《我不知道风——》的作者是:A.戴望舒B.舒婷C.刘半农D.徐志摩40.(B)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运用的表现手法,曹禺的《日出》属于A.喜剧B.悲剧C.正剧D.悲喜剧41.(C)律诗与现代诗的形式差异主要在于:A.意象B.风格C.格律要求D.节奏感42.(C)《相见欢》另有一个词牌名是:A.生查子B.菩萨蛮C.乌夜啼D.清平乐43.(A)《蝜蝂传》是一篇:A.杂文B.话本C.传记D.传奇44.(B)《青玉案·元夕》的“元夕”指的是:A.元旦B.元宵节C.七夕D.端午节45.(A)“飞羽觞而醉月”,“羽觞”指的的是:A.酒杯B.衣服C.头巾D.衣袖46.(B)“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的是:A.壮士B.大自然C.友人D.先生47.(C)“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中“逆旅”指的是:A.朋友B.家庭C.旅舍D.居所48.(C)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是一篇:A.七律B.古体诗C.宴序D.四六49.(A)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的情感基调是:A.悲观B.愉悦C.轻松D.激愤50.(D)“我的四个假想敌”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排比C.拟人D.比喻51.(B)张晓风的散文《愁乡石》被收入散文集A.《故乡的云》B.《愁乡石》C.《听听那冷雨》D.《听雨》52.(A)“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鶗鴂”出自姜夔的词:A.《八归》B.《八声甘州》C.《八六子》D.《扬州慢》53.(B)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A.书信B.画记C.亭台记D.悼词54.(C)《水样的春愁》是谁的散文作品:A.周作人B.鲁迅C.郁达夫D.张爱玲55.(A)《水样的春愁》中所描写的情感主要是:A.初恋B.悼亡C.婚外情D.夫妻情56.(D)《干校六记》的作者杨绛又是哪部西班牙小说的翻译者:A.茶花女B.理智与情感C.牛仔之恋D.堂·吉诃德57.(A)杨绛《下放记别》写作的背景是:A.文革中知识分子的下放B.文革中工人的下放C.文革中医生的下放D.改革开放初期58.(B)《读孟尝君传》的语言风格是:A.汪洋恣肆B.简洁俊切C.纡徐委备D.文辞华美59.(B)钱钟书杂文语言风格最突出地表现于哪种修辞手法的运用?A.夸张B.比喻C.顶针D.拟人60.(C)陆文夫除了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外,还是著名的:A.古建筑学家B.桥梁专家C.美食家D.旅游家61.(B)王小波的《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在论证方法上最突出的是用到了:A.举例子B.打比方C.归谬法D.作比较62.(D)苏雪林《溪水》选自她的散文集:A.《青鸟集》B.《屠龙集》C.《禅悦集》D.《绿天》63.(A)从陈从周《桥乡醉乡》的写景风格可以见出他哪方面的背景:A.绘画B.书法C.音乐D.历史64.(B)与“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表现手法相似的是:A.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B.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C.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D.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65.(D)王维诗歌的主要类型不包括:A.抒情小诗B.边塞诗C.山水田园诗D.闺怨诗66.(B)海子原名:A.查宁庸B.査海生C.査屏球D.王敞67.(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李清照的哪首词:A.一剪梅B.武陵春C.醉花阴D.声声慢68.(D)下列不属于“系列小说”的是:A. J.K.罗琳的《哈利波特》B.巴金的《家》、《春》、《秋》C.高晓生的“陈焕生”系列D.吴承恩《西游记》69.(B)元稹的《莺莺传》是一部:A.话本B.传奇C.南戏D.杂剧70.(A)下列喜欢写“自叙传”小说的作家是A.郁达夫B.赵树理C.张爱玲D.孙犁71.(C)下列属于“伤痕文学”的小说是A.贾平凹《商州》B.韩少功《爸爸爸》C.刘心武《班主任》D.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72.(A)下列小说的叙述视角属于纯客观叙事的是A.鲁迅《示众》B.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C.莫言《枯河》D.老舍《断魂枪》73.(D)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是一篇:A.话本小说B.志怪小说C.白话小说D.传奇小说74.(D)下列不属于余华小说的是:A.《活着》B.《许三观卖血记》C.《现实一种》D.《琥珀》75.(C)下列不属于戏剧人物语言特点的是A.动作性B.口语化C.交互性D.潜台词76.(D)下列不属于书信的是:A.《出师表》B.《报任安书》C.《与韩荆州书》D.《兰亭集序》77.(C)张晓风的《愁乡石》重在A.叙事B.写景C.抒情D.议论78.(A)周邦彦是什么时候的作家A.北宋B.南宋C.唐代D.明代二、填空题:1.《山地回忆》是孙犁的作品,被收入其散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作者曹雪芹B. 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C.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D. 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诗经》D. 《易经》4.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A. 苏轼的《水调歌头》C. 杜甫的《春望》D.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A. 做事要守规矩B. 做人要讲诚信C. 学习要勤奋D. 交友要慎重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B. 桃李树的果实很甜C. 桃李树的花很美D. 桃李树的果实很酸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杜甫的《望岳》C. 李白的《庐山谣》D. 王维的《山居秋暝》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出自: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A.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王维的《渭城曲》D. 杜甫的《春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小说。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______》一书。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______》。
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______》。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悠闲逍遥悠然B. 混淆混浊混沌C. 沉默沉郁沉重D. 纷扰纷纷纷至沓来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A、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以主谓结构为主,宾语放在谓语后面。
B、古代汉语的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
C、古代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变化。
D、古代汉语的形容词没有比较级和最高级。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静谧静穆静好B. 蕴含愚昧愚钝C. 奇诡奇异奇崛D. 震慑震动震颤4、以下哪位古代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5、下列哪位作家的《背影》一文以父爱为主题,描写了一位父亲在火车站送别儿子的感人场景?A. 鲁迅B. 朱自清C. 胡适D. 郭沫若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啸(xiào)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奋发(fèn fā)B. 炽热(chì rè)恣意妄为(zìyì wàng wéi)恣情(zì qíng)C.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鞠躬尽瘁(jūgōng jìn cuì)瘁尽(cuì jìn)D. 雍容华贵(yōng róng huá guì)璀璨夺目(cuǐcàn duó mù)璀璨(cuǐ c àn)7、下列关于《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林黛玉聪明伶俐,才情横溢,是《红楼梦》中的才女形象。
B. 林黛玉身体柔弱多病,常常以泪洗面,表现出她的悲剧命运。
大学语文习题及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习题及参考答案1单项选择题1.《论语〃侍坐》记述了孔子弟子子路等四人申述各自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中孔子“哂之”的是()。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D、“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答案:A2.先秦时期,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理想的是()。
A、儒家B、农家C、法家D、道家答案:B3.庄子在《秋水》中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A、无限的B、有限的C、巨大的D、重要的答案:B4.下列诸子中,主张君主应修明法度、重用法术之士来称霸于世的是()。
A、孟轲B、韩非C、墨翟D、荀卿答案:B5.《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发生在()。
A、西周时期B、春秋初年C、战国时代D、周武王时答案:B6.《燕昭王求士》一文中,燕昭王向郭隗求纳贤之策,下列对郭隗所举“古服道致士之法”引用有误的是()。
A、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B、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C、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D、人趋己趋,则徒隶之人至。
答案:D7.李斯在《谏逐客书》中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
A、批评秦王声色误国B、宣扬秦国强大富足C、美化秦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D、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答案:D8.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用“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A、无望速成是为文立言的根本B、务去陈言是为文立言的根本C、复兴儒学是为文立言的根本D、道德修养是为文立言的根本答案:D9.《张中丞传后叙》中,所刻画的南霁云的性格特征是()。
A、宽厚谦和,为国让贤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C、骁勇善战,忠实诚信D、嫉恶如仇,忠贞刚烈答案:D10.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主旨是()。
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作品?A. 《离骚》B. 《关雎》C. 《滕王阁序》D. 《出师表》答案:B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二、填空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它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曹雪芹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________小说。
答案:白话文三、简答题1.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点。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后发愤著书,完成了《史记》,这部作品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2.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并经常复习,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温故而知新的乐趣。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一位智勇双全、忠诚耿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蜀汉的兴亡奋斗终生。
诸葛亮的形象深深影响了后世,成为智慧和忠诚的象征,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智慧和忠诚。
五、作文题1. 请以“我眼中的《红楼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此处为示例开头)《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揭示而著称,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我眼中的一部不朽的经典。
大学语文1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1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以下是一套大学语文1的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汉语词汇的是:A. 饕餮B. 婵娟C. 窈窕D. 网络答案:D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以下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左传》答案:A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其主题是:A. 爱情B. 革命C. 封建礼教D. 科学答案:C二、填空题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用以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答案:对仗2. 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了________手法。
答案:夸张3. 现代汉语中,“的”、“地”、“得”是________的用法。
答案:助词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复杂,既有才情横溢、聪明伶俐的一面,也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的一面。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同时也因身世的不幸和家庭的变故而时常感到忧郁和孤独。
2. 论述《水浒传》中“忠义”的主题。
答案:《水浒传》通过描写梁山好汉的反抗封建统治和争取自身权益的故事,展现了“忠义”的主题。
忠,即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义,即对朋友和同伴的义气。
梁山好汉们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坚守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朋友的义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论述题1. 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智勇双全、忠诚耿直的智者形象。
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成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在中国文化中,诸葛亮被视为智慧和忠诚的象征,其形象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诗经》中的“风”的是:A. 国风B. 雅C. 颂D. 赋答案:D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离骚》B. 《诗经·郑风》C. 《楚辞·九歌》D. 《论语》答案:B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A. 城春草木深B. 城阙辅三秦C. 感时花溅泪D. 恨别鸟惊心答案:A4.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佛”?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C5. 《红楼梦》的作者是: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纪传体史书,其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司马迁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8.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答案:蒲松龄9.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望》。
答案:杜甫1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左传》的文学价值。
答案:《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以生动的叙述、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曹操率大军南下,意图统一天下,但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的顽强抵抗。
经过一系列智谋和战斗,孙刘联军最终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也标志着曹操统一天下的企图破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2009年秋季入学考试模拟题大学语文(一)一、单项选择题1、高度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韩愈B、苏轼C、鲁迅D、郭沫若2、杜甫的《蜀相》是一首()。
A、古风B、乐府C、律诗D、绝句3、在下列诸子散文中,想象丰富,结构灵活,文笔变化多端,多采用寓言形式,极富浪漫色彩的是()。
A、《论语》B、《庄子》C、《孟子》D、《墨子》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和礼B、自然无为C、严刑峻法D、兼爱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中的名句。
A、《归园田居》B、《山居秋暝》C、《诗经》D、《蜀相》6、在文学创作理论上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着名主张的是()。
A、王安石B、白居易C、苏轼D、韩愈7、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风波》B、《伤逝》C、《阿Q正传》D、《狂人日记》8、下列作品属奏章体的是()。
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郑伯克段于鄢》D、《寡人之于国也》9、《爱尔克的灯光》的作者是()。
A、鲁迅B、冰心C、巴金D、郭沫若10、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苏轼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1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A、《国语》B、《史记》C、《战国策》D、《左传》12、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
A、七言歌行B、七律C、五律D、七绝13、茅盾是()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A、新月社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语丝社14、陆游的《关山月》是一首()。
A、新乐府诗B、旧题乐府诗C、七律D、七绝15、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着名小说是()。
A、《断魂枪》B、《米龙老爹》C、《麦琪的礼物》D、《苦恼》16、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B、《秋水》C、《寡人之于国也》D、《季氏将伐颛臾》17、《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抨击的人物是()。
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18、《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用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根据“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这句话,理解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和成年时阅读的区别,下列哪个答案最确切?A、青少年时代的阅读更注重情感的体验,故事的经历,相对比较感性。
而成年时的阅读更会注重精神哲理,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理性。
B、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不值一提,成年时的阅读才有价值。
C、青年时代的阅读仅仅只是一种经验,而成年时的阅读更讲究实际的功用。
D、青年时代的阅读不需要太多重视,成年时代多阅读就行。
正确答案:A2.陶渊明写道,“抚孤松而盘桓”,他喜欢松树的原因为:()A、松树材质好B、松树有劲节C、夏天可以在其下乘凉D、松树隐喻故乡正确答案:B3.裴多菲奠定了()的基石,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A、奥地利民族文学B、匈牙利民族文学C、俄罗斯民族文学D、启蒙运动文学正确答案:B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下一句是A、众人夸B、极奢华C、极富华D、竟豪奢正确答案:D5.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年。
A、1955B、1953C、1952D、1954正确答案:D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读了四十多年的书,当摄猎的范围也相当地广泛。
摄猎改为涉猎B、这中间,我非常喜欢读诗,但父亲不准读,因为当时科举虽然早费了,但父亲似乎还以为会恢复的。
“早费了”改为“早废了”。
C、受到老先生不断的锤练,才逐渐使我从人人的肤浅中挣扎出来。
锤练改为锤炼D、我当时虽然读了不少的线装书,但回想起来,并没有得到做学问的门径正确答案:D7.陶渊明思想主要综合了哪两家?A、道家道教B、佛教墨家C、儒家道家D、儒家佛教正确答案:C8.“长干里”在今天的()。
A、扬州B、宣州C、杭州D、南京正确答案:D9.根据教学视频,诗人席慕蓉的祖籍为()。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的组成部分?A. 风雅颂B. 楚辞C. 乐府诗D. 唐诗答案:A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A. 蓝田玉B. 和氏璧C. 通灵宝玉D. 金镶玉答案:C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礼记》答案:D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维B. 孟浩然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B7. 《史记》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蝶恋花·春景》答案:A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诗人的观点?A. 李白B. 白居易C. 杜甫D. 高适答案:B10. 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李煜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________,因为他的诗作多关注民生疾苦。
答案:诗圣12.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属于________文学体裁。
答案:楚辞1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这里的“岳”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泰山1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里的“明月”象征着________。
答案:团圆、思念1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佳节”指的是________。
大学语文复习题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一、单选题: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夸张C. 借代D. 拟人2. 戏剧《日出》的作者是()A.曹禺B. 沈从文C.茅盾D. 钱钟书3•《单刀会》的作者是()A.关汉卿B.白朴C.王实甫D.汤显祖4. “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A.欧阳修B.王羲之C.韩愈D.王安石5. 下列样式不属于记叙文的是()A.科学小品B.通讯C.日记D.回忆录6. 《报任安书》的作者是()A.欧阳修B.苏轼C. 司马迁D.宗臣7. 哲学家和作家培根的国籍是()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8.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A.《氓》B.《杜陵叟》C.《陌上桑》D.《短歌行》9.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A.杨维桢B.元好问C.关汉卿D.蔡松年10. 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的划分依据是()A.议论的篇幅B.议论的方式C.应用的场合D.论文的作者11. 下面不属于议论文的是()A.韩愈《进学解》B.韩愈《师说》C.贾谊《过秦论》D.王羲之《兰亭集序》12.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A.鲁迅B. 契诃夫C.莫泊桑D.欧•亨利13. 从戏剧的容量来看,曹禺的《日出》属于()A.独幕剧B.重幕剧C.多幕剧D.话剧14. “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A.《关山月》B.《从军行》C.《短歌行》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 “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A.姜氏有多么讨厌!B. 姜氏她厌恶什么?C.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D.姜氏有什么满足的!16. 杜甫的《月夜》是一首()A.五绝B.五律C.七绝D.七律17.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A.山水B.田园C.隐逸D.边塞18. 下列不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作品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易经》19. 《雨巷》的作者是()A.戴望舒B.徐志摩C.余光中D.艾青20. 下列不是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A. 《项链》B. 《羊脂球》B. 《我的叔叔于勒》 D.《装在套子里的人》21. 李煜是哪个国度的词人()A.北汉B.前蜀C.西蜀D.南唐22. 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A.欧阳修B.韩愈C.孟郊D.苏轼23. 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是()A.李清照B.朱淑真C.魏夫人D.严蕊24. 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A.《关山月》B.《短歌行》C.《陌上桑》D.《杜陵叟》25. 辛弃疾的作品集是()A.《漱玉词》B.《稼轩词》C.《南唐二主词》D.《清真词》26. 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A.《七发》B.《归田赋》C.《三都赋》D.《长门赋》27. 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A.郭沫若B.李白C.杜甫D.白居易28.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他的()A.南戏B.散曲C.杂剧D.传奇29.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有肴、函之固。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正文)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作家/作品中,属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是:A) 村长瓦尔盖纳B)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C) 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D) 曹雪芹的《红楼梦》参考答案:D2.下列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属于小说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宋词选》参考答案:D3.下列作家中,是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之一的是:A) 鲁迅B) 苏轼C) 杨绛D) 辛弃疾参考答案:A4.文学的主要题材包括以下哪些?A) 爱情B) 冒险C) 反抗D) 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5.下列哪个项目不属于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A) 阅读理解B) 写作技巧C) 算术运算D) 文字表达参考答案:C二、简答题1.请简述鲁迅的文学贡献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参考答案:鲁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批判思维,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并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封建伦理的质疑和反抗。
他的作品鼓励了人们勇敢面对现实、追求真理和自由的精神,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请简要描述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以及作品特点。
参考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人物的情感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与腐朽,以及人性的无奈和悲剧。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论述题请用400字以上的篇幅,结合《离骚》一文,论述屈原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以下为简略回答,实际答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展开)《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离骚》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出众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屈原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个人情感。
其次,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因此,《离骚》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成考大学语文成人高考(专升本)2024年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玷污(diàn)狭隘(ài)矫健(jiǎo)鞭笞(chī)B. 咀嚼(jǔ)憧憬(chōng)惩罚(chéng)粗犷(guǎng)C. 翌日(yì)汲取(jí)殷红(yān)狙击(jū)D. 哺育(bǔ)纨绔(kù)汲水(jí)矫情(jiáo)答案:C解析:A项中,“狭隘”的“隘”应读作“aì”,故A项错误;B项中,“咀嚼”的“咀”应读作“jǔ”,故B项错误;C项中所有词语的注音均正确;D项中,“矫情”的“矫”应读作“jiǎo”,故D项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是C。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平时学习中应注意多积累,特别是易读错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纨绔(kuà)子弟矫揉(róu)造作鞠躬尽瘁(cuì)B. 殒(yǔn)身不恤殚(dān)精竭虑良莠(yǒu)不齐C. 蓦(mò)然回首颠倒(dǎo)黑白狗尾续貂(diāo)D. 惴(zhuì)惴不安锲(qiè)而不舍饮鸩(zhèn)止渴答案:B解析:A项中“纨绔”应读作“wán kù”,而非“kuà”;B项中所有词语的注音均正确;C项中“颠倒”应读作“diān dǎo”,而非“dǎo”;D项中“锲而不舍”应读作“qièér bù shě”,而非“qiè”。
因此,只有B项中所有词语的注音都是正确的,故选B。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中应注意积累和辨析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的读音。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纨绔(wán kù)恫吓(dòng hè)跻身(jī shēn)B. 瑰丽(guī lì)汲取(jí qǔ)狡黠(jiǎo xiá)C. 玷污(diàn wū)矫情(jiǎo qíng)鞭笞(biān chī)D. 鄙薄(bǐ bó)奢靡(shē mí)恪守(kè shǒu)答案:B解析:A项中,“纨绔”的“纨”应读wán,但“绔”应读kù,所以注音不完全正确;“恫吓”的“恫”应读dòng,“吓”应读hè,注音正确;“跻身”的“跻”应读jī,“身”应读shēn,注音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复习题参考答案《冯谖客孟尝君》一、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的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主观原因:冯谖不甘碌碌无为的用世精神和深谋远虑的卓越才能。
客观原因: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质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毛遂自荐,伯乐相马都是讲了人尽其才的问题。
而曹操的“唯才是举”和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等主张都是为人才的“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这在当时,就是人才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和尝试,是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较高境界。
在我们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各类大量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完善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合充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人才辈出、兴旺发达。
三、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
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人生设计上考虑周全一些,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深谋远虑,才能使自己永远不处于危险的境地。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过多为将来打算,就容易使自己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失去创造力。
《容忍与自由》一、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胡适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是让人们看清楚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
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二、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恶异的。
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三、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
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赞美》一、本诗表现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内心情感?这些情感怎样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本诗在“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激情歌唱中流露出悲悯、痛苦、幸福、负疚、激昂、深沉等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
这些民族情感,通过对一组组的意象群客观冷峻的描写,得以飞升,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
二、试析本诗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诗人采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抓住生活化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吃苦耐劳、坚强不屈、勇于牺牲、无怨无悔的充分体现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农民形象。
又运用超越时空的抽象性语言将个体形象提高到普遍性与群体形象的高度,使一个具体的农夫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主体形象的象征。
三、此诗与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写了中华民族和祖国的命运,但作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诗中的形象和情感有何异同之处?二者都选择了众多的意象组成意象群象征祖国的命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择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等意象和意象群来代表祖国不同阶段的历史。
《赞美》则用乌鸦的声音、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埋藏的年代等看似祖国大地上的实景,隐喻着民族命运的衰败、不祥和诗人对民族生存环境险恶的认知,尤其注重对现实生活中的具象进行准确的提炼,使之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定格。
比如塑造了一个具体的农民的形象。
《张中丞传后叙》一、体会并说明本文记叙与议论并重的特色。
见教材99页。
“提示”中的第三小节。
二、韩愈写作本文的起因是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变,长安危急,玄宗西避蜀中,各军则迁延不进。
面对这种形势,张巡与许远合守睢阳,孤军奋战,以少击众,扼其咽喉,坚持一年之久,力挫叛军锐气,屏蔽了朝廷财赋主要来源的江淮地区,为以后官军全面反攻、收复失地创造了有利时机和条件。
最后终因敌强己弱、粮尽援绝而城破身死,他们的英勇气概和历史功绩,深受后世称仰。
乱平以后,朝中有人利用张巡、许远后代的幼稚无知,竭力散布许远降贼有罪的谣言,制造破坏国家统一的舆论,为割据势力张目。
韩愈对此十分愤慨,为说明事实真相,驳斥小人的谬论,他写下本文,以弘扬正气,打击邪恶。
三、具体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见教材99页)本文几个英雄人物形象生动,光彩照人,这主要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
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张巡的好学、记忆力超人和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都是文中的精彩片断。
其次,作者有意让英雄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之从容镇定、博闻强识、视死如归,许远之宽厚谦和、甘心让贤,南霁云之忠勇刚烈、嫉恶如仇,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此外,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也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拣麦穗》一、本文歌颂了怎样的感情?在当时,作者为什么要歌颂这种感情?本文歌颂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至善至美的爱,卖灶糖的老汉对小女孩的爱纯朴、真挚,不求回报。
小女孩对卖灶糖的老汉十分依恋,像对亲爷爷一样。
作者之所以要歌颂这种感情与她关注女性心灵天地、关注女性现实命运的创作风格有关,也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
二、本文的开头先述说拣麦穗姑娘丢失的“美丽的梦”,这与后面所写的故事有什么关系?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
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
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
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三、找出文中人物对话描写成功的地方,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我要天天吃灶糖哩!”“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这些对话将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和老汉纯朴、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非常鲜明。
《断魂枪》一、作者刻画沙子龙这个形象对表现作品的主题有何意义?作品通过沙子龙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作者的矛盾心理,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从王三胜和孙老者的身上,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内容?王三胜争强好胜,性格外露,以利己为待人处世之道。
王三胜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湖艺人性格上的弱点,投射着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国民劣根性痼疾的嘲讽。
孙老者的形象显现了传统文化绵延不断、发扬光大的光点亮色。
三、本文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塑造人物善用对比和烘托手法擅长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肖像、对话和动作比喻奇异而又妥帖《苦恼》一、马车夫姚纳为什么要再三对别人、甚至对小母马叙说他儿子死了的事?老马夫姚纳想向别人倾诉失去儿子的痛苦,然而那么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
二、小说是怎样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作对比的?这样对比有何作用?文中姚纳先后四次想向军人、三个青年、扫院子的仆人与年轻马夫诉说苦恼,但这些人对他都漠不关心。
最后他来到小母马跟前,小母马不仅听着“他的倾诉”,而且还“闻闻主人的手”。
马有情而人无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一对比,更能引起读者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世态炎凉的颤栗,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
三、本文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特色?对塑造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小说的对话描写精当简练,能反映出人物在特定环境、场合中的性格特征与心理活动。
姚纳与军人及三个寻欢作乐的青年的对话,不仅深刻揭示了军人与三个青年的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而且也反映了姚纳内心深处极度苦闷的情绪。
四、举例说明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所起的作用。
小说的对话描写精当简练,能反映出人物在特定环境、场合中的性格特征与心理活动。
姚纳与军人及三个寻欢作乐的青年的对话,不仅深刻揭示了军人与三个青年的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而且也反映了姚纳内心深处极度苦闷的情绪。
《蒹葭》一、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中心意象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象征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二、以《蒹葭》为例,请谈谈你对诗歌中存在的“朦胧美”有何看法。
(自己总结)《翠翠》一、试分析翠翠与爷爷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翠翠是个美丽多情、天真可爱的少女。
她与爷爷在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不贪财,不羡贵,不嫌贫,不偷懒,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爷爷是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撑渡老人。
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安于清贫,忠于职守,对女儿、外孙女有着挚爱。
二、本文在环境描写方面有何特点?与沈从文作品的整体风格有何联系?本文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地方色彩的描写,清澈见底的溪流,攀引缆索的渡船,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青翠逼人的竹篁中黄鸟的鸣叫声,五月端阳的划龙船……组成了一幅风景独特的乡村风俗画。
沈从文的作品,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
本文的语言,有着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
充满了泥土气息,质朴之中蕴藉着深厚。
《春江花月夜》一、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诗中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却“哀而不伤”,并不颓废与绝望,正是由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到了一种欣慰。
二、“月光”是否是全诗的灵魂?为什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讲,月亮都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是统领全篇的灵魂。
三、本诗哪些地方用了暗示手法?白云、月亮的移动、鸿雁、鱼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