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显微镜练习题(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显微镜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2.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3.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可以简单为:安放、、上片、、观察五个基本步骤(调焦对光)。
4.(一)显微镜(5分)在下图中标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5.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粗准调焦旋钮、、。
6.在光学显微镜中,如果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16×,那么物体的图像将被放大倍。
7.显微镜由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等组成,请你在方框内写出相应结构的名称。
8.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此时这台显微镜下的物体图像被放大了倍。
9.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倍。
它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10.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若要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应换用。
11.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10分)12.按要求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①②③④二、判断题13.把蚕豆的叶子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蚕豆叶表皮上的气孔。
14.显微镜和放大镜相比,显微镜放大物体像的倍数更大。
15.使用显微镜时,我们一般用左眼进行观察。
()16.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到的情况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
()17.人们利用放大镜研究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三、单选题18.在观察物体时,想要看到放得更大且清晰的像,放大镜的放置方式为()。
A.两个叠放B.三个叠放C.两个一定距离放D.两个平放19.使用显微镜时,我们一般用()进行观察。
A.左眼B.右眼C.双眼20.下列仪器中,最有可能观察到病毒的是()A.电子显微镜B.放大镜C.光学显微镜21.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A.一块凸透镜,一块凹透镜B.两块都是凹透镜C.两块都是凸透镜22.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光学镜片的种类及作用
光学镜片的种类及作用光学镜片是光学仪器中的重要部件,用于调节光线的传播和聚焦。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形状,光学镜片可以分为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和棱镜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镜片在光学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
凸透镜是一种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镜片,其作用是使光线聚焦,即使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汇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
凸透镜被广泛应用于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用于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视力问题,以及放大物体的细节。
凹透镜与凸透镜相反,是一种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镜片。
凹透镜的作用是将光线发散,使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看起来是从一个点发出的。
凹透镜常用于眼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用于矫正散光等问题,以及缩小物体的细节。
平面镜是一种平面表面的镜片,其作用是将光线反射,而不改变其方向。
平面镜常用于反射望远镜、显微镜和光学实验中,用于观察和研究光的反射现象。
棱镜是一种由两个或多个平面镜面组成的光学镜片,其作用是将光线折射和分散。
棱镜常用于分光仪、光谱仪和光学实验中,用于分离光谱或测量光的折射率。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光学镜片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镜片,如渐进镜、滤光片和偏光片等。
渐进镜是一种透镜,其光学焦点逐渐变化,用于矫正近视和老花等眼部问题。
滤光片是一种具有特定波长透过性的镜片,可用于调节或屏蔽光线的颜色。
偏光片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镜片,可选择性地减少或消除光线的偏振状态。
光学镜片的种类和作用多种多样,其应用广泛涉及医疗、科研、通信、测量和娱乐等领域。
凭借着不同的形状和材料特性,光学镜片能够满足不同光学系统对光线传播和聚焦的需求。
无论是矫正视力问题、放大物体细节,还是分离光谱、测量折射率,光学镜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带来了更清晰、更真实的视觉体验。
光学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光学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它通过利用光学原理来观察微小的物体。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1. 物镜(Objective Lens):物镜是光学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负责收集和聚焦光线。
物镜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不同的物镜具有不同的倍率,例如10倍、40倍、100倍等。
通过切换不同的物镜,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率,以便观察不同尺寸的物体。
2. 目镜(Eyepiece):目镜是位于光学显微镜顶部的镜片,用于放大物镜所形成的像。
通常,目镜的放大倍率为10倍。
通过目镜,我们可以看到被观察物体的放大图像,同时也可以调节目镜的焦距,以便获得清晰的视野。
3. 反射镜(Mirror):反射镜是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的镜片。
它的作用是将从被观察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反射到物镜上,进而形成物体的放大图像。
反射镜通常是一个倾斜的平面镜,它不仅可以反射光线,还可以调整光路的角度,以便观察不同角度的样本。
4. 灯光源(Light Source):光学显微镜需要一种光源来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通常,灯光源是一个位于显微镜底部的白炽灯或LED灯。
通过调节灯光的亮度和方向,可以改变物体的照明条件,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5. 焦距调节装置(Focusing Mechanism):焦距调节装置是用来调节物镜和样本之间的距离,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通常,焦距调节装置由一个粗调节旋钮和一个细调节旋钮组成。
通过旋转这些旋钮,可以使物镜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改变物镜和样本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最佳焦点。
6. 载物台(Stage):载物台是光学显微镜上用来放置样本的平台。
它通常是一个可移动的平台,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移动样本,以便观察样本的不同区域。
载物台通常还配有夹持装置,以确保样本的稳定性。
7. 光学系统(Optical System):光学系统是光学显微镜中所有光学元件的总称。
它包括物镜、目镜、反射镜等。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组成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组成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
它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物镜、目镜、光源、调焦系统和支架。
光学显微镜的物镜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物镜位于光学显微镜的下方,是与被观察物体直接接触的镜片。
物镜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以便充分收集和聚焦光线。
物镜的主要功能是放大被观察物体,使其能够清晰可见。
不同的物镜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常见的有4x、10x、40x和100x等。
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镜位于光学显微镜的上方,是观察者用来观察物体的镜片。
目镜通常也由多个透镜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放大物镜所放大的图像,使观察者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通常情况下,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x。
光学显微镜还需要光源来提供光线。
光源通常位于光学显微镜的底部,可以是白炽灯、荧光灯或LED灯等。
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物镜和目镜后,经过一系列的透镜和反射镜,最终聚焦在被观察物体上。
光源的亮度和颜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调焦系统是光学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焦系统用于控制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观察者能够调节焦距,使图像变得清晰。
通常,调焦系统由粗调和细调两部分组成。
粗调用于快速调整焦距,而细调则用于微调焦距,以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光学显微镜还需要一个支架来支撑和固定各个组件。
支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稳定性和可调节性,以确保光学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支架还可以通过各种角度和方向的调整,以满足不同观察需求。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光源、调焦系统和支架。
物镜和目镜负责放大和观察物体,光源提供光线,调焦系统用于调节焦距,支架用于支撑和固定各个组件。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光学显微镜的整体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组成对于实现清晰、准确的观察结果至关重要,因此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需要注意各个组件的调节和使用方法,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察觉的细小结构和细胞。
以下是关于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的详细说明。
1.显微镜的种类:(1)光学显微镜: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放大倍率调节器组成。
光线经过物镜放大物体后,再经过目镜投射到人眼上。
(2)电子显微镜:它使用电子束而非光线来放大物体。
根据电子束的加速方式,可以进一步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两种。
2.主要部件:(1)物镜:它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可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物镜的放大倍率一般为4×、10×、40×和100×等。
(2)目镜:也称为眼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一组镜片。
它可以进一步放大物镜产生的物体放大图像。
(3)光源:用于照亮被观察物体。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光源的亮度对观察物体的影响很大。
(4)舞台:放置被观察物体的平台。
(5)焦调节器:用于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3.显微镜的使用:(1)准备:确保显微镜以及被观察物体的表面都是干净的,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2)调节光源:找到光源的开关,在观察之前,根据需要调节光源的强度。
(3)放置样本:将被观察物体放在舞台上,确保物体位于物镜下方。
(4)调焦:将物镜缓慢地向下或向上移动,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可以使用焦调节器微调焦距。
(5)调整放大倍率: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和目镜来调整放大倍率。
(6)观察和记录:观察被放大的图像,注意细节,并使用笔记本或照相机记录下来。
(7)保养:使用后,清理显微镜,确保它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并避免碰撞或震动。
4.注意事项:(1)避免触摸物镜和目镜,因为手指上的油脂会导致光的折射和减弱图像的亮度。
(2)在调节焦距时要小心,以免物镜或目镜与被观察物体接触。
(3)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良好的体姿,以确保观察的舒适度和准确性。
光学显微镜原理
光学显微镜原理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
它是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常用的实验设备,也是科学研究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放大原理,通过透镜和物镜的配合,使显微镜能够放大被观察物体的细节,从而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主要包括物镜放大原理、目镜放大原理和成像原理。
物镜是显微镜中的物镜镜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被观察物体的细节放大,使其能够在目镜中观察到。
目镜是显微镜中的目镜镜片,它的作用是将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次放大,使人眼能够观察到清晰的放大图像。
成像原理是指光学显微镜通过透镜的折射和放大作用,使得被观察物体的细节能够在目镜中呈现清晰的放大图像。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透镜的折射和放大作用。
当光线通过物镜的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使得被观察物体的细节被放大。
然后,被放大的物像再次通过目镜的透镜,再次发生折射,使得人眼能够观察到清晰的放大图像。
这种成像原理使得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微观物体的细节,为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原理是指显微镜能够放大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决定了光学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
一般情况下,物镜的放大倍数较大,而目镜的放大倍数较小。
通过物镜和目镜的配合,使得光学显微镜能够放大被观察物体的细节,使得人们能够观察到微观结构。
总的来说,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放大原理,通过透镜的折射和放大作用,使得被观察物体的细节能够在目镜中呈现清晰的放大图像。
光学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为人们观察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帮助。
通过对光学显微镜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高一生物光学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光学显微镜知识点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工具,它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到微观世界中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高一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光学显微镜相关的知识。
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光学显微镜主要由光源、准直器、物镜、目镜、台架和调焦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物镜和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关键部件。
物镜是位于样品下方的镜片,它能够将样品上的光线聚焦到显微镜内部的目镜中。
物镜的放大倍数较大,通常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不同倍率的物镜可供选择。
更高倍数的物镜能够提供更清晰的细节。
目镜位于显微镜的视野末端,用于观察样品。
通过目镜,我们能够看到物镜所放大的样品图像。
常见的目镜倍率有10倍和20倍,它们与物镜的倍率相乘后即为最终的观察倍率。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与我们平日里使用的放大镜类似,都是利用透镜去放大目标物。
其中,物镜起到放大物体的作用,目镜则起到放大物镜中的物体的作用。
通过这种层层放大的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微小的细胞结构。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技巧,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首先,正确调节光源的亮度很重要。
如果光源亮度过低,观察到的图像可能非常暗淡,无法分辨样品的细节。
相反,如果光源亮度过高,会导致图像过曝,造成细节的丢失。
因此,合理调节光源的亮度可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其次,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也是关键。
在观察之前,我们通常先用低倍率的物镜将样品定位,然后再逐渐切换到高倍率的物镜进行观察。
此外,物镜和目镜之间的间距也需要调整,以确保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最后,调焦器的使用也需要注意。
调焦器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调焦过程中,我们需要轻轻旋转调焦器,直到样品处于最清晰的位置。
三、光学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光学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使得科学家能够观察到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工具。
它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本质和结构,也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阐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令人着迷的仪器。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下面是主要的部件及其功能:1.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放大显微物体的图像。
通常,目镜包含一个透镜,使得物体的图像经过透镜后放大。
2. 物镜物镜是放置在显微镜下方的另一个透镜,它的功能是与目镜共同完成显微物体的放大。
物镜的放大倍数比目镜高,通常达到10 - 100倍。
3. 反光镜反光镜是一个小而平坦的镜片,它位于显微镜底部,与物镜垂直。
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线引导到物镜中央,使得物镜能够捕捉到物体的图像。
4. 台柱台柱是显微镜的一个支撑结构,在其上部分设有透镜和光源。
同时,台柱将底座与光学系统固定在一起,使得显微镜的结构更加牢固。
5. 旋转齿轮旋转齿轮是显微镜的一个操作部件,它可以旋转物镜和目镜。
通过此部件的旋转,可以调整显微物体的放大倍数。
6. 其他组件此外,光学显微镜内还包含其他组件,例如:光源、滑轨、焦点调节手轮、防抖装置等。
二、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透镜使光线发生折射,从而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和强度。
在光路中,光线首先经过光源,并透过凸透镜聚焦到物镜上,物镜再使得经过物体的光线被放大,反射到镜底下的反光镜上。
反光镜再将光线引导到目镜中央,光线在目镜中再次折射,形成最终的视网膜像,使得人眼能够观察到放大的显微图像。
总的来说,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 折射原理光线在透镜中折射,使得其弯曲和聚焦,从而形成放大的显微图像。
2. 放大倍数物镜和目镜分别放大显微物体的图像。
物镜的放大倍数比目镜高,从而使得显微图像得以更好的放大。
3. 焦距调节通过精细调整目镜的焦距和物镜的距离,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显微图像。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卷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多套共37 页附参考答案一、填空1.生物体是由()组成的。
英国科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3.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
4.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
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5.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的,如食盐、白糖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二、选择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 、相同B、相反C、无关2.下列哪个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C、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3.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镜最大的是(),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A、B、C、A 、B、C、4.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正像5.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 、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三、判断题()1. 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 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3. 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 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5. 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6. 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四、分类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晶体:非晶体:五、科学探究: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是一种通过光学方式来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药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光源、凸透镜、物镜、目镜、载物台等组成部分。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光源和透镜的位置,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的距离和焦距,可以观察到样品的细微结构和细胞组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1.光源:光源是光学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件,它用来提供光线,使样品被照亮。
常见的光源有白光源以及透射式或反射式的激光器光源。
2.凸透镜:凸透镜通常用于聚焦和放大光线。
它位于光源和样品之间,可以调整光线的聚焦度。
3.物镜:物镜是位于样品下方的镜头,它是放大样品的主要部分。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合而成,不同的物镜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和焦距。
常用的物镜有4X、10X、40X、100X等。
4.目镜:目镜是位于物镜上方的镜头,用于放大和观察样品。
目镜通常有10X或者15X的放大倍数。
5.载物台:载物台是用来放置待观察的样品的平台。
它通常是一个可移动的平台,可以通过调节螺旋装置来调整样品的位置。
6.焦距调节装置:焦距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样品。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步骤如下:1.打开光源,调整适当的亮度,使样品得到充分的照明。
2.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固定好位置。
3.通过调节载物台的高度,使样品与物镜保持适当的距离,准备观察。
4.眼睛对准目镜,通过调节焦距和目镜的调焦装置,使样品清晰地显示在目镜中。
5.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倍率,可以通过旋转物镜转盘来切换不同的物镜。
注意,在切换物镜时需要调整焦距。
6.观察到感兴趣的结构后,可以通过移动载物台或者调节显微镜的焦距,来寻找更小的细节。
7.观察结束后,关闭光源,并将样品从载物台上移开。
1.在观察之前,确保透镜表面干净。
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
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
它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物镜、目镜、光源、台面和调焦系统。
1. 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它负责放大并将被观察物体的细节投影到目镜中。
物镜由多个透镜组成,常见的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的倍率选择。
物镜的倍率越高,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节也就越清晰。
2. 目镜:目镜是放置在显微镜顶部的镜片,用于观察被物镜放大的物体。
目镜通常具有10倍的放大倍率,有时也称为“十倍镜”。
目镜通过透镜将物镜放大的物体投影到观察者的眼睛中。
3. 光源:光源是光学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光线以照亮被观察的样本。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卤素灯和LED灯。
光源通常位于显微镜的底部,并通过透镜和反射镜将光线引导到样本上。
4. 台面:台面是样本放置的平台,通常是一个可移动的平台,用于调整样本与物镜之间的距离。
台面上通常还有样本夹和可调节的螺旋装置,以便于样本的固定和精确的焦距调节。
5. 调焦系统:调焦系统是显微镜中用于调整物镜与目镜之间距离以获得清晰图像的装置。
常见的调焦系统有粗调焦和细调焦两种。
粗调焦主要用于初步调整焦距,而细调焦则用于微调焦距,确保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光线通过光源照射到样本上时,样本会吸收部分光线并散射另一部分光线。
散射的光线进入物镜,经过物镜的透镜组放大后,形成一个实物像。
这个实物像通过目镜再次放大,并投影到观察者的眼睛中,形成放大的虚拟像。
观察者通过目镜观察这个虚拟像,从而得到被放大的样本细节。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它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不同倍率的物镜和目镜组合,可以获得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结果。
同时,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例如加入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等技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观察需求。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光源、台面和调焦系统。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光性玻璃镜片和光学系统来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目镜(眼镜片):位于显微镜的顶部,设计为凸透镜,用于放大镜中的影像并让人眼观察到物体。
2. 物镜:位于光学系统的下方,是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组合,用于从物体上收集光线,并形成放大影像。
3. 可调焦系统:通过旋转或移动物镜和目镜,来调节光学系统的焦距,从而使得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4. 被观察物体平台:位于显微镜下方,用于放置待观察的样本或物体。
5. 光源:通常是一种强光或均匀光源,用于照明物体并产生可观察的光线。
光学显微镜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放大功能: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能够将物体的细节放大多倍,并使得人眼能够观察到这些微小的结构。
2. 分辨率功能:光学显微镜可以帮助观察者分辨两个物体间的最小距离,也就是分辨率。
分辨率决定了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细节。
3. 三维观察功能:通过使用两个物镜或利用一些特殊的技术(例如双光束干涉和共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够提供三维观察样本的能力,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物体的结构和形态。
4. 照明功能:光学显微镜通常带有照明设备,可以提供充足而均匀的光线,用于照亮样本并产生可观察的影像。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使用光学原理来放大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它是由物镜、目镜、光源、调焦系统等部分组成的。
本文将从光学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光学原理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能够放大物体的基础。
当光线通过物体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
光学显微镜利用物镜的放大能力和目镜的放大能力来增强这些光线的影像,最终放大物体的细节。
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它们的焦距决定了放大倍数。
物镜的焦距较短,可以放大物体的细节,而目镜的焦距较长,可以放大物体的整体形状。
光源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光线使物体能够被观察到。
光线经过物镜和目镜后汇聚到眼睛上,形成放大后的影像。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也是其工作原理的体现。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镜筒、物镜、目镜、台架、光源和调焦系统等部分组成。
镜筒是显微镜的主体,其中包含了物镜和目镜。
物镜是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镜片,它的放大倍数决定了显微镜的分辨率。
目镜是靠近观察者眼睛的镜片,它的放大倍数决定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台架是显微镜的支撑结构,通常由金属制成,用于固定物镜和目镜。
光源提供光线,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等。
调焦系统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方法也是了解其工作原理的重要一环。
首先,将待观察的样品放在显微镜的台面上,调整台架使样品位于光源下方。
然后,通过旋转调焦系统,使目镜和物镜与样品保持适当的距离。
接下来,调整光源的亮度,以获得适当的光线强度。
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使得物体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在目镜中。
最后,用眼睛观察目镜中的影像,并通过移动显微镜的位置,调整焦距,以获取更清晰的影像。
总结起来,普通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放大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能力,通过光源提供光线,并通过调焦系统使影像清晰可见。
了解光学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使用它来观察和研究微小物体。
光学显微镜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
光学显微镜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典型的光学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目镜和物镜:目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镜筒,用于放大目视到的物体。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底部的镜筒,放大样本的细节。
2.言镜:它是光学系统中的一个组件,用于聚焦光线。
3.显微镜台:位于显微镜底部,用于支撑样本。
4.光源:提供样本照明的光源,可以是白炽灯、LED等。
5.镜头:在样本和物镜之间,用于调节光线的透过率和方向。
二、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具体来说,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光线入射:光线通过光源发出,并经过下面的镜片组。
2.聚焦:光线进一步被物镜折射,并在焦点处聚焦,形成实像。
3.放大:实像通过光学系统传递到目镜,通过放大镜片放大,使图像更清晰。
4.观察:放大的图像通过目镜,使眼睛能够看到样本的细节。
三、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为了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1.调节目镜:将目镜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适应眼睛的焦距。
通常有一个调焦轮来完成。
2.放置样本: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台上,并使用夹子或夹具固定。
确保样本位于光源的中心,以获得最佳照明效果。
3.选择物镜: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物镜。
通常,较低的放大倍数适用于大范围观察,而较高的放大倍数适用于细节观察。
4.调焦:使用调焦轮或调焦杆将物镜向上或向下移动,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注意,当调焦时要小心,避免物镜与样本接触,以免损坏样本或物镜。
5.调光:根据需要调整光源的强度和方向。
可以使用光源附近的调光器或者调整物镜下的镜头来控制。
以上是光学显微镜的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光学显微镜通过使用光学原理,能够放大样本并观察其细节。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它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工作。
光学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技巧
光学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技巧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科研工具,它可以放大物体,并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细节。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调节,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本文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这一工具。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光学显微镜通常由物镜、眼镜和光源组成。
物镜是放置在样本上方的镜片,眼镜则是放置在我们的眼睛前方的镜片。
光源会发出光线,通过物镜和眼镜进入我们的眼睛,形成放大的图像。
为了调节光学显微镜,我们需要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
将样本放到显微镜的物镜下方,并用夹子夹住。
接下来,使用底部的旋钮来调节光源的亮度,以获得适当的照明。
需要注意的是,亮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破坏样本结构。
接下来,我们需要调节物镜的焦距。
将目光聚焦在样本上,然后用手轻轻转动物镜,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如果图像依然模糊,可以用另一个物镜尝试,直到找到最适合的放大倍数。
调节好物镜后,我们需要调节眼镜的焦距。
使用目镜侧旋钮来调节眼镜的焦距,直到图像清晰。
调节眼镜时要小心,以免触碰到物镜,造成污染或损坏。
通过以上的调节步骤,我们就可以开始观察样本了。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稳定手部,避免晃动。
如果观察的图像移动,可以调节物镜的焦点或眼镜的焦距,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本时,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要避免将样本放在太厚的载玻片上,以免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其次,要注意调节光源的位置,以获得适当的照明。
另外,还需要注意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在使用完毕后,用棉签轻轻擦拭物镜和眼镜,以防止灰尘和污垢的积累。
最后, 请记住: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科学仪器,使用时要小心谨慎。
遵循正确的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并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希望这些调节与使用技巧能帮助到读者,提高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效果,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光学玻璃镜片
光学玻璃镜片光学玻璃镜片是用于光学仪器、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光学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用来反射、折射光线,以实现准确成像的质量和高分辨率。
玻璃材质的选择对于光学系统的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从玻璃材料的特性、制作工艺、分类和应用四个方面着手,对光学玻璃镜片进行介绍。
玻璃材料的特性光学玻璃材料需要满足一定的性能要求,例如折射率、色散性、透过率、热膨胀系数、耐腐蚀性等。
下面将对这些性能要求进行简单的介绍。
折射率折射率是指光线在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折射率不同,而导致光线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学仪器中玻璃镜片需要满足特定的折射率,以保证所传递的光线在镜片内不发生反射或反射时不产生损失。
色散性色散是指材料折射率随波长的改变,也就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玻璃中传播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
因此,光学玻璃镜片需要考虑色散性,以满足制造出彩色图像的需要。
透过率透过率是指光通过材料时被传递的比例。
光学镜片需要具备高的透过率,以传递足够的光进入光学仪器中,使成像清晰明亮。
热膨胀系数光学玻璃镜片还需要具备低的热膨胀系数,可以保证在温度变化时不发生形变、影响成像质量。
耐腐蚀性最后还需要考虑光学玻璃的抗腐蚀性能,以保证使用寿命和性能的稳定性。
制作工艺玻璃镜片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玻璃材料的制备和镜片的加工。
制备玻璃材料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的原料,控制熔炼温度、时长、冷却速度等因素,以形成具有所需性能的光学玻璃基料。
通常会使用氧化硼、氧化硅、草酸、氟化钙等原料进行熔炼制备。
玻璃镜片的加工包括两种方式:光学加工和机械加工。
光学加工技术利用了玻璃材料对于光的特性,使用钻床、磨床、抛光盘等器材来加工和整形玻璃,达到所需要的精度和形状。
机械加工则是采用旋转切削、玻璃研磨和抛光等手段来完成玻璃镜片的加工。
分类从制作工艺和性能要求来看,光学玻璃镜片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系列分类根据玻璃的成分、特性和生产标准等,将光学玻璃材料分为不同.Series,例如指数不同,折射率不同,耐辐射性能不同等系列。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卷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多套共37页附参考答案一、填空1.生物体是由()组成的。
英国科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3.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
4.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
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5.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的,如食盐、白糖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二、选择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2.下列哪个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C、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3.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镜最大的是(),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A、B C4.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正像5.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三、判断题()1.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5.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6.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四、分类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晶体:非晶体:五、科学探究: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1.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通常由多片透镜叠加形成,具有高放大倍数和高分辨率。
物镜位于镜筒底部,负责将待观察的样品进行放大。
2.目镜:目镜位于镜筒顶部,用于观察放大后的样品。
一般情况下,目镜的放大倍数较低,通常为10倍或者15倍。
3.搬物平台:搬物平台用于放置待观察的样品。
搬物平台通常具有XY轴调节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地移动样品并调整观察角度。
4.光源:光学显微镜的光源通常为白炽灯或者荧光灯,用于照亮样品。
光源一般位于底部,通过镜筒的反射系统使样品得到充分的照明。
5.调焦系统:调焦系统用于调整样品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清晰的观察效果。
常见的调焦方式包括粗调和细调,用于快速调节和微调焦距。
6.镜筒:镜筒是光学显微镜的主体部分,其中包含物镜、目镜等关键组件。
镜筒还具有调焦系统,允许用户自由调节焦距并观察样品。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光学显微镜的电源连接正常,并打开光源。
然后调节搬物平台,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于搬物平台上,并用夹子固定住。
2.调节光源: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样品获得适当的照明。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白炽灯或者荧光灯,并调整亮度以获得最佳效果。
3.调节目镜:通过调节目镜的焦距,使样品在眼睛观察时看起来清晰。
通常情况下,通过旋转目镜来实现目镜的调焦,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4.调节物镜:选择适当的物镜,并通过旋转物镜进行精确的调焦。
通过粗调焦距快速调整,然后通过细调焦距进行微调,直到观察到所需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5.观察样品:通过镜筒的目镜观察样品,并通过镜筒的调焦系统进行焦距的微调,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6.清理和维护:使用完毕后,应该清理光学显微镜,特别是物镜和目镜的镜片。
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洗剂和清洗纸进行清理,注意避免镜片受到划伤。
总结: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搬物平台、光源、调焦系统和镜筒等关键组件。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来放大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折射和放大效应,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微小的细胞、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细调焦轮、聚光镜和底座等组成。
当我们想要观察一个微小的物体时,首先需要将样本放在载玻片上,并加上一滴特定的显微镜液体以优化光线的折射和传播。
在物镜上,我们常常使用高度透明的玻璃镜片制成。
物镜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典型的放大倍数有4X、10X、40X和100X等。
物镜的放大倍数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的细节的大小。
目镜位于物镜的上方。
它通常有10X或15X的放大倍数,并提供我们观察物体的舒适视野。
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的焦距,我们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当光线穿过载玻片、显微镜液体和物镜时,会发生折射。
物镜上倾斜的凸透镜使光线汇聚到样本上。
样本吸收或散射光线,然后光线再次通过物镜进入显微镜。
在光线再次通过物镜时,它们传递到聚光镜。
聚光镜是一个小孔,在这个孔上装有透明的玻璃圆盘,它由许多透镜组成。
这些透镜用于进一步聚焦光线。
聚光镜将光线传递给我们眼睛中的眼睛。
这是通过目镜完成的,目镜将光线再次聚焦到眼睛中。
当我们通过目镜观察样本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观察到通过目镜进入我们的眼睛的放大的虚像。
细调焦轮是调整物镜和样本之间距离的工具。
它可以用来确保样本与物镜之间的最佳焦点,并获得清晰的图像。
最后,底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以支持显微镜的各个部件。
它也提供了光源,以照亮样本,并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
总结一下,光学显微镜是通过光的折射和放大效应来工作的。
它能够放大并清晰地显示微小的样本,使我们能够观察到微生物的细节和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物镜、目镜、聚光镜、细调焦轮和底座等多个部分的协同作用。
通过这些部件的精确配置和调整,我们可以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A )A、两块都是凸透镜B、两块都是凹透镜C、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2、一个显微镜的物镜放大倍数是20*,目镜放大倍数是10*,则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C )A、10*B、20*C、200*3、下列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A )A、叶表皮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C、人体血液细胞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一滴池塘的水中可能含有多种微生物B、微生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C、微生物没有生命,也不会运动5、做面包时要加入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使面包更蓬松,这种微生物是( A )A、酵母菌B、霉菌C、红曲霉菌6、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 B )A、小B、大C、不变7、首个看到血液在毛细血管里流的是( A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爱因斯坦8、1663年,罗伯特*胡克首次发现并命名为:“细胞”的观察对象是( A )A、一块软木薄片B、一块洋葱表皮C、一粒花粉D、一颗食盐晶体9、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B )。
A、越大B、越小C、不变10、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 A )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11、蝇眼是( B )。
A、单眼B、复眼12、下列工具中,有放大图像功能的是( C )A、汽车的后视镜B、近视镜C、装水的烧瓶13、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B )A、巴斯德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14、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A )。
A、有限的B、无限的15、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B ) 。
A、相同B、相反C、无关17、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 B )对足。
A、2B、3C、418、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A ) 越小。
A、放大倍数B、焦距C、视野19、最早发明望远镜的科学家是( C )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C、伽利略20、自然界中的很多( C )物质都是晶体。
A、液体B、气体C、固体21、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 A )。
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C、达尔文2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A )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23、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C )。
A、食盐B、雪花C、玻璃24、( B )设计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泰斯特B、培根C、列文.虎克25、显微镜的前身是由( A )构成的。
A、两个凸透镜B、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C、两个凹透镜26、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到(B )A、1500倍B、200万倍C、3亿倍27、下列物体是晶体的是(B )A、玻璃B、盐颗粒C、珍珠28、馒头和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B )A 制造面包和馒头的面粉疏松 B、生面团中揉入了酵母,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29、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B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30、昆虫头上( A )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31、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 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b 准备两个放大镜c 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d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bdcaB、bacdC、bcda32、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B、晶体结构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观察到C、不同种类的物体晶体结构不同33、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C )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3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B )A、安放--调焦--对光--上片--观察B、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C、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D、安放--调焦--上片--观察--对光35、下列各种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D )A、盛满水的烧杯B、小草上的露珠C、中间厚两边薄的瓶底D、窗户上的碎玻璃36、如果物体出现在视野的右下方,则应( B )移动载玻片A、左下方B、右下方C、左上方37、科学家用( B )观察SARS病毒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扫描隧道显微镜38、我们可以选择( C )来培养微生物A、自来水B、矿泉水C、池塘水39、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A )A、细胞B、细胞核C、液泡D、细胞壁40、洋葱表皮上细胞中的小黑点是(D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41、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C )A、薄B、透明C、薄而透明42、在降低镜筒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C )A、目镜B、物镜C、玻片标本43、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为了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应将放大镜沿着肉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的( A )移动,直至看清为止A、上下B、左右C、绕圈44、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要抬升镜筒,调节旋钮一般( B )旋转A、向内B、向外C、先向内,再向外48、我们在课堂上制造晶体的方法是(B )。
A、过滤B、蒸发C、蒸腾D、降温49、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D )。
A、邓稼先B、钱三强C、童第周D、袁隆平50、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C )做成玻片。
A、洋葱叶B、洋葱根C、洋葱的内表皮D、任意部位51、用圆形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A )。
A、比实际的鱼大B、比实际的鱼小C、没有变化52、下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到中间,应(视野偏左就往左移,视野偏右就往右移)移动装片A、右上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53、我们在对显微镜进行对光的时候,应该把()转到镜筒下再进行调节A、高倍物镜B、低倍物镜C、高倍物镜或低倍物镜都可以54、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会看到排列有顺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C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绿黄55、字母“pbdq”在显微镜底下为( D )A、pbdqB、pbqdC、pqbdD、bpqd56、字母“p”在显微镜下为( C )A、pB、bC、dD、q57、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实验中,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正方形的小玻璃叫( B )A、载玻片B、盖玻片C、物镜58、显微镜的目镜上即有污垢,影响观察时,正确的做法( C )A、用纯净水冲洗B、用手指擦C、用专用镜头纸擦59、显微镜下看到一草履虫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它实际的运动方向是(B)A.逆时针 B.在左侧时是逆时针,在右侧时是顺时针C.顺时针 D.无法确定60.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若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显微镜放大了5 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C)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61.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整个视野范围内看到16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B )A、1个B、4个C、16个D、32个62.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前者视野(B)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63、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哪个观察效果最好?B①②③④A.①B. ②C. ③D. ④64.用下列不同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来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A.20×、45× B.10×、40× C.15×、10×D.5×、8×6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A )A.转换器 B.光圈 C.反光镜 D.目镜66.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A )第二单元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是(C )A、燃放烟花B、木材燃烧C、食盐溶解在水里D、燃煤发电2、下列食物中,不含淀粉的是( A )A、猪肉B、土豆C、面包D、小麦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A、火药爆炸B、木材燃烧C、面包发霉D、湿衣服晒干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D )A、氧气B、一氧化碳C、氢气D、二氧化碳5、在下列各种环境中,埋在地下的铁管被侵蚀速度最慢的是( D )B、沼泽地中 B、含较多沙粒,潮湿透气的土中C、河流附近的盐碱地中D、干燥,有黏性,透气性差的土中6、在茶缸和脸盘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 C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杀毒7、两种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C )A、小苏打和白醋B、米饭和碘酒C、水和面粉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燃烧的蜡烛火焰,火焰会( C )A、等一分钟后熄灭B、不会熄灭C、马上熄灭9、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融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A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0、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C )A、小苏打B、醋C、既不是小苏打也不是醋11、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 C )A、产生气体B、溶液不变颜色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12、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含有( B )D、糖 B、淀粉 C、甜蜜素13、下列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B )A、塑料容器B、铁制容器C、木质容器D、玻璃容器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铁丝弯折B、水蒸发C、蜡烛燃烧15、米饭和碘酒混合产生的现象是( B )A、有气体产生B、变蓝色C、混合物温度明显升高16、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 C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17、下列环境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 B )A、干燥B、潮湿C、隔绝空气18、下列物质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的是( A )A、高锰酸钾B、硫酸铜C、食盐19、下列关于铁片和铁锈描述正确的是( C )A、具有一样的韧性B、都能导电C、铁片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20、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C )A、白色 CB、无色C、蓝色21、下面放在()里的铁钉,生锈的速度最快。
A、干燥空盘子B、菜油盘C、水盘子22、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约5分钟,白糖( B )A、只变成液态的糖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23、火药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爆炸属于( A )。
A、化学反应B、物理反应C、只是不同的变化24、我们把铁丝弯成‘V’字型,这时铁丝就发生了(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