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优势基准的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优势理论给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起到了积极的 指导作用, 表现在: ( 1) 明确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 本出发点是本地区资源察赋情况、劳动力条件、资本丰 裕程度和技术水平等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状况; ( 2) 揭示了区域间 (或国际间 ) 产业转移趋势, 为落后地区 的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产业发展趋势的依据; ( 3) 通过 比较分析, 甄别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 ∀ 瓶颈 #和 不足, 为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提供依据; ( 4) 强化地区专业 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发展, 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获得 技术扩散和 ∀ 干中学 #的外溢效应准备条件; ( 5) 理论 的开放性, 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的国家走出符合自身 条件的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内核; ( 6) 在选择基准的 选择问题上, 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经济情 况、发展要求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数据的可获得情况, 另 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选择需求,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来 设定不同计算办法, 为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产业选择提 供理论支持。应该说, 比较优势理论不仅在贸易理论 发展方面, 而且在对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方面均起到 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95 2. 43 3. 10 1. 12 2. 07 1. 23 1. 92
1996 2. 27 2. 78 1. 41 1. 93 1. 14 1. 34
1997 2. 40 2. 88 1. 32 2. 07 1. 13 2. 00
1998 2. 58 3. 64 1. 47 1. 72 1. 18 2. 63
式中, Z ij是第 i 个国家的第 j 种出口商品, RACij表示 Z ij
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当 RCA ij > 1时, 就称该国 Zij的
生产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一国具
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品更多地集中在某一类产品上, 根
据 H - O 模型的逻辑, 即可大致推断该国禀赋结构的
基本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式 ( 1) 在统计方法上有一个
有以下几类基准: 1. 赫希曼基准。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名
著 经济发展战略 !中, 依据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 提出 了依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准则[ 2] 。也就是说,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依据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稀疏的大小 顺序排列。赫希曼基准的意义在于: 首先, 突出后向联 系意味着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品的制造部门 为主, 这样, 主导产业部门的市场需求就有保证; 其次, 主导产业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 这又为支 持主导产业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 因 此, 主导产业部门通过需求扩大的连锁效应可带动经济 的有效增长。可以看出, 赫希曼基准的出发点在于: 在 不发达国家, 由于资本相对不足, 而且扩大资本形成能 力的要求相当迫切, 所以基础产业的成长要靠市场需求 带动供给。因此, 可以把赫希曼基准理解为以需求带动 供给增长的不平衡结构的选择战略 [ 3] 。
1999 2. 00 4. 41 1. 19 1. 70 1. 14 1. 84
2000 1. 85 5. 58 1. 11 1. 90 1. 01 1. 95
一、主导产业的 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整个经济和其它 各产业部门只有在它的带动下才能高速增长。同时主 导产业也是形成合理和有效的产业结构的契机, 产业 结构必须以它为核心才能快速向高级化推进。正因为 如此, 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就成为了各地区促进产业结 构提升的重要课题。选择主导产业, 首先涉及的就是 选择标准问题, 即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常用的选择
因为当 a类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上升时, b 类产 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可能也在上升 [ 6] 。
新古典框架对于 RCA 数值变化的解释主要依据
禀赋结构, 而我们则认为政府的发展战略也具有同等
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不使用传统的显性
比较优势指数, 而去利用 TC I指数的原因。
(二 )技术选择指数
4. 过密环境 基准和丰富劳 动内容基准 [ 5] 。这是 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议在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 当 时,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 如环境 污染、经济过度密集以及其它外部不经济问题, 所以在 制定产业界沟政策时, 又在筱原三代平的两项基准上 增加了过密环境基准和工作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 要求选择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防止和改善 公害, 并具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过密环境基准的着眼点是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利益 之间的协调关系。如果完全按照经济标准选择主导产 业, 有可能走上先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再以 更大的代价治理环境的发展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 说,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遵循过密环境基准, 就有可能避 免重蹈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伴随环境破坏、先污染后治
54
颈 #制约; 整个产业结构具有良好的同质性, 不存在二 元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企业素质较高, 具有较强的自我 调节能力; 产业间要素流动性较好, 不存在严重的要素 流动障碍等。当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时, 上述的选择 标准就会失去效用。各国 ( 地区 ) 由于资源禀赋和经 济发展状况不同, 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只有发挥比较 优势, 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分工和地区分工, 取得比较 利益, 提高本国资源的利用率, 积累资本, 改进技术, 促 进经济更快发展。因此, 选择主导产业时应随着比较 优势的变化尽可能选择更能发挥本国 (地区 ) 比较优 势的产业。
[ 收稿日期 ] [ 基金项目 ] [ 作者简介 ]
2007- 07- 20 国家 ∀ 985工程 #二期建设项目 ( 07200701) 袁晓玲 ( 1964- ), 女, 陕西周至人, 西安交 通大学 经济与 金融学 院教授; 杨万 平 ( 1973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 研究生。
), 男, 陕西户 县人,
弊端, 即一国出 口产品的 RCA 的算术平均值 不等于
1, 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假定一国出口 a、b、c三类商
品, 当我们看到该国 a类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上
升时, 这意味着 a产品在全 球市场上 ( 相对于其它国
家 ) 的比较优势上升了。但我们却不能说该国在出口
结构上 a类产品比 b类产品具有了更大的比较优势,
二、区域工业主 导产业选择的方法与分析模型
(一 )传统比较优势指数的缺陷
在经典的贸易理论中, 为了衡量一国或地区的比
较优势, 通常使用由巴拉萨 ( Ba lassa) 提出的显示比较
优势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RCA ij =
Z ij ∃ jZ ij
/∃ /∃
iZ ij i ∃ jZ ij
( 1)
3. 筱原基准[ 3] 。筱原基准是 20世纪 50年代中期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其论文 产业结构与投资分 配 !中提出的基准。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 率上升基准两个方面: ( 1)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基 准是指从社会需求来看, 使产业结构与随着国民收入增 长而增长的需求结构性适应的Leabharlann Baidu则。收入弹性相对高 的产品, 其社会需求也相对高。应优先发展收入弹性高 的产业和产品, 因为产品高收入弹性的产业部门有着广 阔的市场, 而广阔的市场正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 件; ( 2)生产率上升基准。技术进步是造成生产上升的 主要原因, 哪个产业部门在技术上首先出现突破性进 展, 哪个产业部门便会迅速增长和发展, 其生产率上升 率就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该产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 的相对比重就会随之增加。因此, 生产率上升基准就具 体体现为技术进步率基准, 也就是说, 要选择技术进步 率高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
2008年 5月 第 28卷第 3期 (总 89期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X 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Soc ial Sciences)
M ay 2008 V o.l 28( Sum No. 89)
基于比较优势基准的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三、陕西省主导 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依据上述 TCI的基本原理, 本文对陕西省六大产业 及全国相应产业的 TCI进行了计算, 结果见表 1、表 2。
表 1 1995- 2002年陕西省六大产业的技术选择指数 单位: %
电子信 能源化 装备制 食品加 服装 有色冶 年份
息产业 工产业 造产业 工产业 产业 金产业
5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应, 即主导部门通过增加有效供 给促进经济发展 [ 4] 。 可见, 罗斯托基准是依据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 系程度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赫希曼基准和罗斯托 基准都是依据产业间的关联大小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 的, 他们的着眼点都在于主导产业的带动或推进作用, 因此, 也有人把这两个基准合称为产业关联基准。
理的覆辙。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 要考虑到发展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和稳定的劳 动场所。该标准的提出反映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经
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满足程度, 但这 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可能真正做到。
5. 比较优势基准 [ 5] 。实践和研究发现, 上述几条 标准在运用时需要一些必备的条件, 如产业基础比较 扎实, 产业 的比例关 系比较 正常, 不存在 严重 的 ∀ 瓶
袁晓玲等: 基于比较优势基准的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其中, K 和 L 分别代表经济体中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 数量, KM 和 LM 代表产业中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量。 资本与劳动之比是衡量产业技术选择情况的 重要指 标, 因此上面的公式就代表了产业的资本劳动比与整 个国民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之间的比值 [ 7] 。
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 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观点, 本
文从供给视角对在市场条件下产业的发展是否符合比
较优势原则进行分析。采用 测度产业比较优 势的指
标 % % % 技术选择 指数 ( T echno logy Cho ice Index, 简 称
TCI), 基本计算公式为:
TC
I
=
KM K
/LM /L
( 2)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之一就是着力发展有比较优势 的产业,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梯度差距一直存 在的情况下, 必须以比较优势为依据进行区域分工, 较 发达地区集中发展优势最大的产业而欠发达地区集中 发展劣势最小的产业, 这样参与分工的区域都能从分 工中增进各自利益。本文依此为理论依据, 结合陕西 省经济发展的现状, 对其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 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 位的产业部门 [ 1 ] 。这 些产业部门因其利用新 技术方 面的特殊能力而具有很高的增长率, 而且它们在整个 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性, 因此这些产 业部门的发展能够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产业部门, 从 而带动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
袁晓玲, 杨万平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 摘 要 ]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 径, 是促进区域产 业结构优化 的关键, 是加快区 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 对一国或一地区的发展起着 不可忽视 的作用。基于此, 以主 导产业选择 的比较优 势基准为理论指导, 针对传统比较优势指数的缺陷, 选用技术选择 指数对陕 西省的主导 产业做出 了分析与选 择, 并提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充分利用陕西省固有的经济基础和资源, 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经 济的跨越式发展。 [ 关键词 ] 比较优势; 主导产业; 技术选择指数 [ 中图分类号 ] F 12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245X ( 2008) 03 0053 04
2. 罗斯托基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 从起飞 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 !一书中, 将主 导产业部门在 经济起飞中的作用概括为 3个方面: ( 1) 后向联系效 应, 即新部门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会对原材料和机器产 生新的投入需求, 从而带动一批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 2) 旁侧效应, 即主导部门会引起周围的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趋向于更广泛地推进工业; ( 3) 前向联系效
1995 2. 43 3. 10 1. 12 2. 07 1. 23 1. 92
1996 2. 27 2. 78 1. 41 1. 93 1. 14 1. 34
1997 2. 40 2. 88 1. 32 2. 07 1. 13 2. 00
1998 2. 58 3. 64 1. 47 1. 72 1. 18 2. 63
式中, Z ij是第 i 个国家的第 j 种出口商品, RACij表示 Z ij
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当 RCA ij > 1时, 就称该国 Zij的
生产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一国具
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品更多地集中在某一类产品上, 根
据 H - O 模型的逻辑, 即可大致推断该国禀赋结构的
基本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式 ( 1) 在统计方法上有一个
有以下几类基准: 1. 赫希曼基准。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名
著 经济发展战略 !中, 依据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 提出 了依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准则[ 2] 。也就是说,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依据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稀疏的大小 顺序排列。赫希曼基准的意义在于: 首先, 突出后向联 系意味着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品的制造部门 为主, 这样, 主导产业部门的市场需求就有保证; 其次, 主导产业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 这又为支 持主导产业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 因 此, 主导产业部门通过需求扩大的连锁效应可带动经济 的有效增长。可以看出, 赫希曼基准的出发点在于: 在 不发达国家, 由于资本相对不足, 而且扩大资本形成能 力的要求相当迫切, 所以基础产业的成长要靠市场需求 带动供给。因此, 可以把赫希曼基准理解为以需求带动 供给增长的不平衡结构的选择战略 [ 3] 。
1999 2. 00 4. 41 1. 19 1. 70 1. 14 1. 84
2000 1. 85 5. 58 1. 11 1. 90 1. 01 1. 95
一、主导产业的 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整个经济和其它 各产业部门只有在它的带动下才能高速增长。同时主 导产业也是形成合理和有效的产业结构的契机, 产业 结构必须以它为核心才能快速向高级化推进。正因为 如此, 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就成为了各地区促进产业结 构提升的重要课题。选择主导产业, 首先涉及的就是 选择标准问题, 即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常用的选择
因为当 a类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上升时, b 类产 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可能也在上升 [ 6] 。
新古典框架对于 RCA 数值变化的解释主要依据
禀赋结构, 而我们则认为政府的发展战略也具有同等
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不使用传统的显性
比较优势指数, 而去利用 TC I指数的原因。
(二 )技术选择指数
4. 过密环境 基准和丰富劳 动内容基准 [ 5] 。这是 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议在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 当 时,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 如环境 污染、经济过度密集以及其它外部不经济问题, 所以在 制定产业界沟政策时, 又在筱原三代平的两项基准上 增加了过密环境基准和工作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 要求选择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防止和改善 公害, 并具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过密环境基准的着眼点是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利益 之间的协调关系。如果完全按照经济标准选择主导产 业, 有可能走上先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再以 更大的代价治理环境的发展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 说,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遵循过密环境基准, 就有可能避 免重蹈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伴随环境破坏、先污染后治
54
颈 #制约; 整个产业结构具有良好的同质性, 不存在二 元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企业素质较高, 具有较强的自我 调节能力; 产业间要素流动性较好, 不存在严重的要素 流动障碍等。当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时, 上述的选择 标准就会失去效用。各国 ( 地区 ) 由于资源禀赋和经 济发展状况不同, 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只有发挥比较 优势, 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分工和地区分工, 取得比较 利益, 提高本国资源的利用率, 积累资本, 改进技术, 促 进经济更快发展。因此, 选择主导产业时应随着比较 优势的变化尽可能选择更能发挥本国 (地区 ) 比较优 势的产业。
[ 收稿日期 ] [ 基金项目 ] [ 作者简介 ]
2007- 07- 20 国家 ∀ 985工程 #二期建设项目 ( 07200701) 袁晓玲 ( 1964- ), 女, 陕西周至人, 西安交 通大学 经济与 金融学 院教授; 杨万 平 ( 1973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 研究生。
), 男, 陕西户 县人,
弊端, 即一国出 口产品的 RCA 的算术平均值 不等于
1, 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假定一国出口 a、b、c三类商
品, 当我们看到该国 a类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上
升时, 这意味着 a产品在全 球市场上 ( 相对于其它国
家 ) 的比较优势上升了。但我们却不能说该国在出口
结构上 a类产品比 b类产品具有了更大的比较优势,
二、区域工业主 导产业选择的方法与分析模型
(一 )传统比较优势指数的缺陷
在经典的贸易理论中, 为了衡量一国或地区的比
较优势, 通常使用由巴拉萨 ( Ba lassa) 提出的显示比较
优势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RCA ij =
Z ij ∃ jZ ij
/∃ /∃
iZ ij i ∃ jZ ij
( 1)
3. 筱原基准[ 3] 。筱原基准是 20世纪 50年代中期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其论文 产业结构与投资分 配 !中提出的基准。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 率上升基准两个方面: ( 1)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基 准是指从社会需求来看, 使产业结构与随着国民收入增 长而增长的需求结构性适应的Leabharlann Baidu则。收入弹性相对高 的产品, 其社会需求也相对高。应优先发展收入弹性高 的产业和产品, 因为产品高收入弹性的产业部门有着广 阔的市场, 而广阔的市场正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 件; ( 2)生产率上升基准。技术进步是造成生产上升的 主要原因, 哪个产业部门在技术上首先出现突破性进 展, 哪个产业部门便会迅速增长和发展, 其生产率上升 率就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该产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 的相对比重就会随之增加。因此, 生产率上升基准就具 体体现为技术进步率基准, 也就是说, 要选择技术进步 率高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
2008年 5月 第 28卷第 3期 (总 89期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X 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Soc ial Sciences)
M ay 2008 V o.l 28( Sum No. 89)
基于比较优势基准的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三、陕西省主导 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依据上述 TCI的基本原理, 本文对陕西省六大产业 及全国相应产业的 TCI进行了计算, 结果见表 1、表 2。
表 1 1995- 2002年陕西省六大产业的技术选择指数 单位: %
电子信 能源化 装备制 食品加 服装 有色冶 年份
息产业 工产业 造产业 工产业 产业 金产业
5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应, 即主导部门通过增加有效供 给促进经济发展 [ 4] 。 可见, 罗斯托基准是依据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 系程度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赫希曼基准和罗斯托 基准都是依据产业间的关联大小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 的, 他们的着眼点都在于主导产业的带动或推进作用, 因此, 也有人把这两个基准合称为产业关联基准。
理的覆辙。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 要考虑到发展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和稳定的劳 动场所。该标准的提出反映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经
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满足程度, 但这 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可能真正做到。
5. 比较优势基准 [ 5] 。实践和研究发现, 上述几条 标准在运用时需要一些必备的条件, 如产业基础比较 扎实, 产业 的比例关 系比较 正常, 不存在 严重 的 ∀ 瓶
袁晓玲等: 基于比较优势基准的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其中, K 和 L 分别代表经济体中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 数量, KM 和 LM 代表产业中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量。 资本与劳动之比是衡量产业技术选择情况的 重要指 标, 因此上面的公式就代表了产业的资本劳动比与整 个国民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之间的比值 [ 7] 。
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 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观点, 本
文从供给视角对在市场条件下产业的发展是否符合比
较优势原则进行分析。采用 测度产业比较优 势的指
标 % % % 技术选择 指数 ( T echno logy Cho ice Index, 简 称
TCI), 基本计算公式为:
TC
I
=
KM K
/LM /L
( 2)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之一就是着力发展有比较优势 的产业,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梯度差距一直存 在的情况下, 必须以比较优势为依据进行区域分工, 较 发达地区集中发展优势最大的产业而欠发达地区集中 发展劣势最小的产业, 这样参与分工的区域都能从分 工中增进各自利益。本文依此为理论依据, 结合陕西 省经济发展的现状, 对其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 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 位的产业部门 [ 1 ] 。这 些产业部门因其利用新 技术方 面的特殊能力而具有很高的增长率, 而且它们在整个 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性, 因此这些产 业部门的发展能够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产业部门, 从 而带动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
袁晓玲, 杨万平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 摘 要 ]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 径, 是促进区域产 业结构优化 的关键, 是加快区 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 对一国或一地区的发展起着 不可忽视 的作用。基于此, 以主 导产业选择 的比较优 势基准为理论指导, 针对传统比较优势指数的缺陷, 选用技术选择 指数对陕 西省的主导 产业做出 了分析与选 择, 并提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充分利用陕西省固有的经济基础和资源, 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经 济的跨越式发展。 [ 关键词 ] 比较优势; 主导产业; 技术选择指数 [ 中图分类号 ] F 12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245X ( 2008) 03 0053 04
2. 罗斯托基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 从起飞 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 !一书中, 将主 导产业部门在 经济起飞中的作用概括为 3个方面: ( 1) 后向联系效 应, 即新部门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会对原材料和机器产 生新的投入需求, 从而带动一批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 2) 旁侧效应, 即主导部门会引起周围的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趋向于更广泛地推进工业; ( 3) 前向联系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