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丹道医家——张觉人先生
《外科十三方考》中痔漏诊疗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浅析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社,2016:171.[6]林澜.伤寒折衷[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67.[7]陶憺庵.伤寒源流[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09.[8]王余扬帆,张国骏.‘伤寒论“第282条之探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5):393-395.[9]冉雪峰.冉注伤寒论[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434.[10]刘玉良.‘伤寒论“病机比较推测思辨理论探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12):1285-1288.[11]刁人政.从症状和病机特点探讨阳明病的实质[J ].江苏中医药,2014,46(9):4-6.[12]陈晓晖,杨耀忠.‘伤寒论“气血辨证规律与特色[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0):1433-1435.(收稿日期:2023-01-06)[编辑:白晓晖]җ基金项目:江苏省财政厅㊁江苏省科学技术厅2021年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专项(B E 2021611);南京市部省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计划(G C Y J Z X -2019);江苏省中医临床医学创新中心项目(苏中医科教 2021 6号):樊志敏,E -m a i l :F a n z m 711@163.c o m第一作者:赖杰杨,E -m a i l :93650755@q q.c o m ‘外科十三方考“中痔漏诊疗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浅析җ赖杰杨1胡炜圣2,樊志敏1(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ʌ摘要ɔ ‘外科十三方考“为丹道医家张觉人编纂而成,该书的编纂使一批濒临失传的效验外丹得以存留于世㊂书中‘痔漏门“一篇,详述了内服丹道之药中九丸及外用化肉膏祛腐㊁续敷解毒膏生肌㊁浴以熏洗汤㊁收口以天然散㊁漏则加用药线的痔漏临证治疗方法,此学术思想包含了 道 的思辨特色,制药过程中运用了外丹炼制的繁复工艺,在痔漏诊疗的临床实践中效果可观㊂该文分析‘外科十三方考“对痔漏诊疗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㊂ʌ关键词ɔ ‘外科十三方考“;张觉人;丹道医家;痔漏;学术思想;用药特点中图分类号:R 266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09 痔与漏为常见于肛门内外的两种疾病,凡肛门内外生有小肉突起为痔,凡肛门孔窍内生管㊁脓血淋漓不尽为漏[1]㊂痔漏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病起则排便不畅㊁坐卧不安,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㊂‘外科十三方考“为丹道医家张觉人晚年编纂,该书援易解医,衷中参西,将丹道与丹药运用于外科疾病的诊疗之中,使诸般难症迎刃而解㊂书中有‘痔漏门“一篇,详述二十四痔诊疗中以丹道之药中九丸等内服,合以天然散㊁熏洗汤㊁药线等外用的辨证用药方式,包含了 道 的思辨特色,在痔漏诊疗的临床实践中疗效较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学习借鉴意义㊂10余年来,外丹的临床运用范围日趋萎缩,面临着湮没㊁失传的危机,中九丸治疗痔漏的辨证运用亦是日渐式微[2]㊂张觉人所纂的‘外科十三方考“使众多濒临失传的外科丹药得以存留于世,探讨其中与痔漏相关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挖掘其中的丹药炼制技艺,对祖国宝贵的道家外丹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价值㊂1 ‘外科十三方考“的源流与价值‘外科十三方“为中医外科著名方剂之书,张觉人言其 世间奇症,迎刃而解 ,可见‘外科十三方“治疗外科相关疾病的独特疗效㊂从明㊃黄承昊‘折肱漫录“中多服十三方及仙方活命饮以败毒 [3]及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今方士家有银脆 [4]的记载,可推知‘外科十三方“大约成书于明代㊂关于此书作者,有名医张觉人㊁张鹏程等考其传,认为本书出自张云航,然惜原作者已难以确切详考,或为历代铃医走方经验辑录所成㊂因该书方药疗效甚验㊁制丹考究,于民间铃医中传抄甚广,铃医无不视其为仙家苑秘㊁枕中鸿宝㊂诸家各言其说,形成各种抄本㊂有鉴于此,张觉人花费10年心血,搜集各种抄本,结合其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加以验证整理,编纂为‘外科十三方考“[5]㊂‘外科十三方考“总结了13种方药(即中九丸㊁金蚣丸㊁三香丸㊁化肉膏㊁药52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线㊁紫霞膏㊁千捶纸㊁太岁墨㊁代针散㊁熏洗汤㊁天然散㊁麻凉膏㊁解毒膏)的制法㊁用法和主治㊂在面对辨证失误所致外科诸般坏象,如成茧㊁不收口等难治恶症,诸医束手无策之时,张觉人云‘外科十三方“ 有四味异药㊁十三奇方以济之,此种困难遂迎刃而解,医尽世间奇症 [6]1㊂‘外科十三方考“中有‘痔漏门“一篇,在全书下篇所占篇幅甚大,专讲痔漏的诊疗,治法概以内服中九丸㊁外用天然散等,内外合治,极具道家 道 的思辨方式㊂对于书中道家之代表方中九丸,张觉人言: 中九丸纯以金石质药品为主,杀菌消炎㊁镇静镇痉㊁收敛腐蚀,诸种功能毕具 痔核㊁漏管等症,均有相当疗效㊂ [6]131‘外科十三方考“用方遣药,今临床虽已少用,但疗效独特,又有医道结合之妙,值得挖掘与传承㊂2‘外科十三方考㊃痔漏门“的诊疗思想2.1痔因为脏腑本虚,湿热下注‘外科十三方考“中关于痔病因病机的叙述见于‘外科十三方考㊃十八问答“,其言: 痔有二十四种,名虽不同,根源皆为湿热下注,或酒色劳碌所伤而成㊂少年发者极少,至四五十岁时发者甚多㊂ [6]120另二十四痔的分型诊疗之中亦可见对于痔漏病因病机的描述: 鸡冠痔,此痔形似鸡冠 殆因受风热而成㊂ 脱肛痔,此痔因受风寒湿热,致气虚下降不能上升而成㊂ 盘肠痔,此痔因气血虚损,湿热掺入大肠所致㊂ 锁肛痔 辛劳及酒色过度时,即作肿作痛㊂ 雌雄漏 若受辛劳则漏孔出脓㊂ [6]125由此可知,痔㊁漏病名虽不同,但都不离脏腑本虚㊁湿热下注之根源㊂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则成脏腑本虚之体质,五脏六腑常虚,气血虚乏,脏腑功能薄弱,肠道肌腠疏松不密,则导致疾病发生㊂发病之本即为易感邪气之体,又兼饮食不节㊁劳逸失度,后遇风燥湿热之邪内侵,使气血瘀滞难行,六淫外邪下迫大肠,阻于魄门,脉络血管纵弛不收,因而生痔㊂若气血亏虚已甚,中焦摄纳无权,气虚下陷,则痔脱出㊂此与‘素问㊃生气通天论“中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的论述一脉相承,可知‘外科十三方考“对痔病机的认识遵循了前古经典,同时也具道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内涵㊂2.2痔类繁多,治无大异‘外科十三方考“对痔漏的分类繁多,并将痔和漏作出明确的区分,言: 未破者曰痔,已破而成管者曰漏㊂ [6]123据痔漏之成因㊁形态将其分为七大别类,二十四种㊂七大别类分别为牡痔㊁牝痔㊁脉痔㊁肠痔㊁血痔㊁酒痔㊁气痔㊂此种分法可追溯于‘五十二病方“,‘外科十三方考“对其进行了描述与总结,便于临证鉴别区分㊂如: 凡肛门边生数疮,肿而突出,穿破后,脓出即散者曰牝痔㊂凡肛门边突出肉球,形同鼠奶,而时流脓血者曰牡痔㊂ [6]123依据痔漏名㊁状不同,又区分为二十四痔,但具体条文论治中仅见到羊奶痔㊁樱桃痔㊁鸡冠痔㊁莲花痔㊁鹅管痔㊁脱肛痔㊁曲尺痔㊁蝴蝶痔㊁盘肠痔㊁锁肛痔㊁雌雄漏㊁瓜蒂漏㊁牛鼻漏㊁杨梅漏㊁龟尾漏15种痔与漏之名㊂明㊃申拱宸在‘外科启玄㊃痔疮部“记载了二十四痔的完整病名,云 然二十四痔,言其形状也 [7],表明痔漏存在形状多样㊁变化多端的特点㊂对于痔漏之治法,‘外科十三方考“云: 种别虽多,而治法则无大差异㊂ [6]123言明痔漏虽有七痔㊁二十四痔之分,但其病机不离脏腑本虚,气机郁滞,气迫大肠,湿热下注,故其治法也不离清热利湿㊂‘外科十三方考“中总治法分为痔与漏㊂痔总治法为内服中九丸或槐角丸,外用化肉膏,洗以熏洗汤,掺以加味天然散㊂漏总治法为内服中九丸或槐角丸,通以三丫草,外贴解毒膏,掺以加味天然散㊂漏因已破成管,故治法比痔多增药线一法,该法缓慢切割管道,同时借助药力促进管道脱落,促进血肉新生㊂总体而言,痔漏治法内外结合,多法并用,丹药内服,熏洗贴敷,形成一套针对痔漏的蕴含丹道思维的独特诊疗方式㊂2.3擅用丹药,外丹服食‘外科十三方考“在痔漏诊疗方法上擅以丹药尤其是外丹服食为治法,蕴含浓郁的道家特色㊂道与医同根同源,且俱以‘易经“为立法之基,构建理论体系㊂道家一方面 重人贵生 ,以医养身,另一方面 借医弘道 ,救济群生,故在其修炼理法的建构中尤其重视发挥传统医学理论的作用㊂道家重视修炼外丹与内丹, 外丹服食 是其中尤为独特的方面,推动了中医外科学理法方药的发展进程㊂在‘外科十三方考㊃痔漏门“中,可见‘外科十三方“作者对外丹使用的得心应手㊂‘痔漏门“共载十五痔漏,其治法总则俱以丹药中九丸内服为主方之基㊂虽针对痔漏病机与形态的不同随症加减,然 内服中九丸 一句贯穿十五痔漏治疗的始终㊂除十五痔漏尽用62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金石类丹药中九丸拔毒生肌㊁收口提脓之外,亦可见化瘀活血㊁解毒消肿之金蚣丸用于盘肠痔㊁雌雄漏㊂方剂类丸药槐角丸也广泛应用于治疗痔漏,如十五痔之鸡冠痔㊁曲尺痔㊁雌雄漏㊁瓜蒂漏㊁牛鼻漏的治法均内服中九丸兼槐角丸㊂2.4 衷中参西,援西解中 张觉人认为,不仅中医内部不应有门户之见,中㊁西医之间也应各取所长,衷中参西,援西解中[8]㊂张觉人曾拜道教大家倪静庵㊁廖复阳为师,深谙金石矿物类药物的性味功效,在炼丹和用丹上造诣颇高㊂同时,晚清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与同时期一批主张中西医汇通之医家学说有所传播,使张觉人对西医化学知识也有所涉猎,其在丹药的药理与功效阐释的过程中加入化学原理的解释说明㊂如去腐生肌敛口之化肉膏,以威灵仙㊁川乌㊁草乌㊁野芋头㊁生半夏㊁巴豆煎取浓汁,将药汁淋滤过 三灰 (桑枝灰㊁麻梗灰㊁广石灰),后慢火煎之而成㊂‘外科十三方考“言: 作用乃化学上之 轻氧化钾 也 如硫酸铜㊁硝酸银㊁石炭酸等,皆具有相同之腐蚀力量㊂ [6]26又提及化肉膏为变相的轻氧化钾,有腐蚀作用[6]26㊂这种在传统中医学性味功效的阐述方式上加入化学原理分析的方法,是利用西方化学原理对中医的丰富和发展㊂同时,张觉人又始终以 衷中 为思想核心,如其在第十方熏洗汤中言: 疮疡洗法,西医极端推崇,唯目标多在清洁杀菌,与中医洗涤之舒畅营卫㊁调和气血者,目标各有不同,故中医洗涤之法,实应重视㊂[6]503 ‘外科十三方考㊃痔漏门“的用药特点3.1 丹道医家,以丹为药 我国古代的炼丹术日久岁深,积厚流光,萌芽于采矿业,脱胎于冶金术[9]㊂‘史记“言: 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㊂ [10]道家自诞生之初便尤善以丹药为法救济群生㊂魏晋以来,服食之风盛行,炼丹之术蓬勃兴盛,纷繁迭起㊂各门各派各守其法,各类丹药层出不穷,医用丹药成为中医外科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为疮疡外治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㊂道家 以丹载道 ,使传统医学对痔的用药有了道学的思辨意识㊂‘外科十三方考“中 四味异药 的炼制便是魏晋以来道家炼丹术的延伸,以达到以药传道㊁治病救生㊁解除疾苦的目的㊂针对迁延反复的痔㊁久不愈合的漏,丹药发挥的效果不可忽视㊂虽然道家倡导 假求以外物以自坚固 而渴望延年益寿的思想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痔漏门“所用中九丸㊁金蚣丸等均以金石质成分为主,针对痔漏之翻花㊁多骨等情况可收敛腐蚀㊁去腐生新,临床应用均有确切疗效,开后世红升丹㊁白降丹使用之先河㊂可见,道家以丹为药并非仅可延年益寿,其中治病丹药为痔漏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经验,是慢性难治性痔漏的有益选择㊂3.2 主用中九,内外合治 ‘外科十三方考㊃痔漏门“在痔漏的用药方面以 主用中九㊁内外合治 为特色,其中对中九丸的应用广泛而滥觞㊂‘痔漏门“载痔与漏15种,无一不以中九丸为内服主方,同时也遵循和延续了痔漏内外同治的有效经验,且外治法具有道家的昭彰特质㊂中九丸由锅烈㊁金丹㊁银翠三药共研细末㊁合药为丸,兼具红升㊁白降㊁三仙等丹之长,内服治疗痔可清消脏腑内毒热㊂中九丸因含炼制后的水银㊁砒霜等成分,药性大热且猛烈,可窜经走络㊁逐毒下趋[6]132㊂金蚣丸以金头蜈蚣为君药,又配伍全蝎㊁朱砂等药味,用于治疗盘肠痔㊁雌雄漏,可使痔漏未成者消㊁已成者速溃㊂槐角丸方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张觉人以此丸辅助中九丸以清肠疏风㊁凉血止血㊂痔漏外治法为以化肉膏逐层蚀去痔漏㊁解毒膏贴敷㊁洗汤洗熏㊁天然散收口,若漏则加用药线㊂化肉膏腐蚀力强,可引起疼痛,故加威灵仙㊁草乌等镇痛, 专在追蚀恶疮腐肉[6]133㊂解毒膏用于化肉膏之后,以软纸摊贴之,以清痔漏余热,调畅气血以促新生㊂熏洗方以祛风之药防风等配伍 五叶 (苏叶㊁桑叶㊁桃叶㊁槐叶㊁樟叶)而成,有荡涤之功㊂痔漏虽以湿热迫血为标,然其本为脏腑本虚,故佐升浮之风药升发清阳,使 其毒易于溃腐而无壅滞也[6]134㊂天然散方仅铅粉1两,但生肌作用较强,能收水干脓㊁生肌敛口,用于痔漏不敛或末期溃口难收㊂至于药线制法,‘痔漏门“提出,除需以砒霜㊁朱砂炼制外,更以过江蜘蛛丝增强峻猛之功,张觉人言此线为 三品一条枪 及 枯痔散 之基本方,并附药线 蛤豆条 之方, 此条用时烂而不疼,功在药线之上 ,不失为挂线疗法更为优良的替代选择㊂研究表明,外科丹药七星丹药线可显著缩短肛周脓肿挂浮线术后患者拆线时间,可见七星丹药线提脓祛腐㊁生肌敛疮效果良好[11]㊂红升丹药条与手术疗法配合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2]㊂3.3 制丹精细,炼制考究 ‘外科十三方考“中记载的72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丹药炮制过程精细烦琐,格外讲究㊂药材㊁环境㊁火候㊁炼丹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丹药的品质与疗效㊂火候与药理的准确把握,可减轻丹药毒性,保留其药性㊂‘外科十三方“中尤以中九丸的炼制最为复杂,历代铃医秘而不传,幸得张觉人苦心孤诣搜集整理,并将其炼制过程公之于众,才令其免于失传㊂中九丸基本方以锅烈㊁金丹㊁银翠共研细末,以面糊趁热合药为丸㊂锅烈需以水银㊁白矾㊁火硝㊁食盐㊁朱砂㊁皂矾,研而又研,分为3份,第1份升炼结胎后将第2份掺入,调匀继续炼制,冷定取药后掺入第3份,继续炼制,最终升华物即为锅烈㊂张觉人言: 药经三打,水银之本性死绝,服食遂无流弊㊂ [6]12金丹是以倭铅熔为液体后放入漳丹翻炒而成㊂银翠则为纹银㊁石青二味,将石青粉末一分为二,一份与纹银箔片加热共炒,待熔融后加入剩余粉末,继续炒制,再研为靛花状粉末即为银翠㊂石青也需额外炼制,由白砒㊁硫黄经过升丹而成㊂炼制过程中文火与武火的火候㊁入药的时机都极难掌握,难以尽说㊂虽然中九丸十人十样,但张觉人言此书之中九丸为多方考证和临床实践所得效验之方,载中九丸组方之四味异药炼制后 辛平无毒 ,而又能解周身一切毒,是炼制有毒药物去性存用的宝贵经验㊂3.4擅用草药,宣散导下‘外科十三方考“虽以道家丹药为多,然对中草药的使用也有颇深的造诣㊂纵观15种痔漏的治疗,中草药也在其中发挥着宣散导下㊁扶正祛邪的作用㊂在痔漏治疗中多次提及宣㊁导㊁通等法,顺应大肠传导之官㊁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㊂如中九丸 以消脏腑之毒热 ,鸡冠痔 兼服槐角丸加升麻五钱 ,脱肛痔 治法以升提为主 ,曲尺痔 以三丫草通开探测之 ,盘肠痔 内服托里排脓之剂 等,体现宣通上下㊁通导内外的治则治法㊂鸡冠痔外擦之方,由铜绿㊁乳香㊁没药㊁威灵仙㊁寒水石㊁海螵蛸等组成,又以猪胆汁调和,具有清热导下之意㊂脱肛痔方以防风㊁升麻㊁木香配伍,升降相因,升提之中寓以宣散之意㊂虽然‘外科十三方考“治疗痔漏多以清热解毒之剂投之,但又不忘予以生血养体之剂,并时时以润剂佐助肛门,寓攻于守,扶正祛邪,可见道家用药思维之高妙,暗含道家阴阳转化的思维方式,遵循大肠原本的生理特点,用药旨在恢复人体阴阳自和的平衡状态㊂4小结与展望医与道本为一体同源,观天之道,重人贵生㊂道家始终以道为体,以医为用,以阴阳五行㊁四时八卦构建天人合一的摄生救世理念㊂丹道医家张觉人所著‘外科十三方考“抢救性地将民间的优秀道家文化公之于世,为深处濒危灭绝状态的丹医丹药留下了宝贵遗产㊂其中‘痔漏门“包含四味异药㊁十三主方,其学术思想及用药为痔漏迁延难愈之重症难症提供了治疗选择㊂随着时代的发展,道与医逐渐失去交融的外部环境,铅汞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也日渐失去实践经验与炼制技术的支撑,纵是确有奇效,也缺乏传播与推广的必要条件,正在不断萎缩与消逝㊂对‘外科十三方考“中外丹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需要多方协同参与,并融合现代技术,使其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并发挥其独特的优势㊂参考文献[1]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何振中,柳长华,王凤兰,等.外丹临床运用的现状与展望[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114-117.[3]黄承昊.折肱漫录[M].乔文彪,邢玉瑞,注释.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1:94.[4]李志庸,张国骏.本草纲目大辞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65.[5]李豫川.当代丹医家张觉人[J].世界宗教文化,2009,23(1): 18-20.[6]张觉人.外科十三方考[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7]申斗垣.外科启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51.[8]王丽.四川丹道医家张觉人思想特色与风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109-112.[9]徐建云.我国古代炼丹术发展梗概[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4):43-44.[10]司马迁.史记[M].北京:线装书局,2006:123.[11]向麒积.七星丹促进低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挂浮线引流术后创面达到浮线拆除标准时间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12]文金明.红升丹药条脱管法配合H a n l e y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69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8,23(1):38-40.(收稿日期:2023-01-08)[编辑:郝利珍]82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
内家武学易骨、易筋、易髓解密
内家武学易骨、易筋、易髓解密内家武学的法门(一)炼形外壮这里所说的炼形外壮并非外家拳的靠死力气蛮练的功夫,不会像外家拳那样排打横练。
那些功夫唬女孩子还是管用的,用来打架一点用也没有。
内家武学大体的层次是易筋训练,缩筋训练,抟气训练,易骨训练,腾膜训练及易髓训练。
内家功夫不练什么骑马蹲档,排打硬功,拙力横练,拨筋压腿,举杠铃,俯卧撑,打沙袋等伤身害命的蛮练功夫,练的是易筋(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尺),缩筋(筋如弹簧骨如针),腾膜,等等。
比如三体式就可伸筋拔骨。
正所谓筋长力大,通过锻炼把肌腱抻开,才能收放迅速,抻得长,放得远,打击力大。
入门先站三年桩,把肩上的筋拉开了,摸一下肩部会有一个窝。
再者形意拳必须先要站桩求得的整劲,更要用“波浪试力”将身体的脊柱拉开,达到“筋长力大”的目的,整体发力颤一颤,浑身就有弹簧的感觉。
入门先站三体式和混圆桩三年,才会有筋骨缠拧鼓荡惊炸爆发的功力。
检验整劲的方法,一个是让另外一个人抱着一个枕头往枕头上打,看看力量能否穿透,还有一个就是老师傅摸身,摸骨头摸筋。
三体式练得好,人就等同一座会走的山,推之不动,浑元一体。
各派内家功夫多有各种秘传桩法,可以强行挑起周身大筋,增加整体劲力,所谓筋长一寸,力大十分。
像咏春拳,大成拳,卢氏结构,形意拳等等都有专门易筋伸筋的桩法,还有揉筋法能迅速挑起下肢大筋。
通过各自的秘法使相应的大筋在短期内快速增粗,挑起,静态贯通感觉真切!此时已与以前不站桩时的肌肉蛮力不同,关节稳定性、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功架因此十分牢固,抗冲击能力显著增强。
如此训练一段时间,你一抬手就能感觉到一种好像是内力一样的力感,又好像是磁性力。
脊柱的拉伸(背部两侧大筋挑起)躯干是整体劲力的根本。
将各关节拉开后,动作外形由大动变为定位似的小动而各关节之间以脊柱弹射带动躯干,周身大筋鼓荡,为脱身幻影之表象。
据说形意门还有不传之秘通天撼灵法,是易筋,易骨,易髓的捷径。
大成拳练出功夫的人全身大筋腾起,仔细观之,其筋要比常人粗了许多,一击其筋则震颤不已。
张觉人教授应用开窍与通窍法治疗脑病的经验
张觉人教授应用开窍与通窍法治疗脑病的经验张觉人教授应用开窍与通窍法治疗脑病的经验张觉人教授是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
现任武汉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兼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七年,擅长治疗脑病、老年病。
余等有幸受张教授教导,跟师学习,收获颇丰。
张师认为通窍与开窍是中医学急症重要治法之一,所谓通窍者专为脑病而设,其病理基础是脑为清窍、清阳之腑,惜乎。
这一理论由于脑为奇恒之府,不似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产生的清心开窍法影响深远,以致于古今临床不时有开窍与通窍混淆出现。
由此很有必要总结张师运用开窍与通窍法治疗脑病的经验。
现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如下。
1.关于“窍”的解读及脑窍与心窍的含义开窍和通窍治法是中医急症的重要特色治法之一。
《说文》解窍为“穴也,空也”。
可见窍的早期含义为山中之孔穴,而窍在中医学中的含义则指目、鼻、耳、口、前后二阴,即中医所谓九窍,另有心窍说。
然则。
张师认为诸窍临床最有意义者。
或称在脑病研究中最为重要者在于脑窍与心窍。
从文字的组合来看,脑窍合称当指“头颅上的孔”。
《内经》就有多篇提到九窍、七窍。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不胜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灵枢·营气》“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然则《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息,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这里的“空窍”显然应该是指脑窍。
“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叶天士说的更为明了。
凡此对脑窍的界定,对中医临床拓展思路.正确运用通窍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欲解心窍的含义,张师看来必先理解“藏象”的定义: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的含义有二。
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另指脏腑的生理病例表现于外的征象。
通窍法临床运用再思考_张觉人
16笔者在数十年中医脑病的专心探索中,提出了易亢之阳与潜阳、熄风法;邪蒙清窍与通窍、祛痰、通络法;元神之病与调神法;渐空之髓与填髓法。
然在笔者看来最能体现中医特色者在于开窍与通窍法。
笔者先后发表了“邪闭心窍、邪塞脑窍、开窍与通窍治法的思考”及“脑窍、邪阻脑窍、通窍及用药规律的思考”。
而在更深层次的探索中又有如下新的观点。
1 从孔穴拓展通窍法“脑”在《说文》中有二义:①头骨中脂,即“脑髓”之义;②囟,指脑不合之脑,即“颅腔”之义。
“窍”繁体写作“竅”,《说文》 :“穴也,空也。
”《禮·禮運》:“地秉陰竅于山川”;《註》:“陽竅七,陰竅二”;《疏》:“七者在頭露見,故為陽。
二者在下不見,故為陰。
又凡藥以滑養竅。
”《疏》 :“凡諸滑物通利往來似竅,故以養之。
”可见“窍”亦有二义:①山中之孔穴;②目、鼻、耳、口、前后二阴。
从文字的组合来看,脑窍合称当指“头颅上的孔”。
试观《内经》就有多篇提到九窍、七窍。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阳不胜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灵枢·营气》:“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然则《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息,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这里的“空窍”显然应该是指脑窍。
“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叶天士说得更为明了。
凡此对脑窍的界定,对中医临床拓展思路,正确运用通窍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非无痰涎壅塞 迷闷孔窍谈到脑病通窍法,很让人想到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的通窍活血汤。
其实提出脑病通窍法者王氏并非第一人,且看《丹溪心法》云:“非无痰涎壅塞,迷闷孔窍”,而现今临床诸多脑病属中医痰阻脑窍,故化痰通窍法属脑病通窍法中一重要子法。
案1 焦某,男,68岁,2009年3月5日就诊。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道法自然是道教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身心灵的健康与平衡。
在古代,道教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名医,他们以道教的思想为基础,医术高超,被尊称为“仙医”。
以下是一些古代道教名医。
第一位是华佗,他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的巨擘。
他精通内外科,擅长针灸、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
华佗尊崇“道法自然”的原则,注重调理身心,他的医术渗透着道教的思想,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第二位是扁鹊,他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位医学家和草药学家。
他开创了《扁鹊内经》,记录了许多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他的医学理论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扁鹊的医术被尊奉为“神医”的代表,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位是华陀,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
华陀致力于外科手术,在当时为人瞩目。
他对于手术操作的熟练掌握和敏锐的观察力,使得他能够成功地进行复杂的手术,并成功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他注重调理身心,倡导“道法自然”的理念,为后世医生树立了楷模。
第四位是张仲景,他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家之一。
他创作了《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医疗经验。
张仲景主张循证医学,对病状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并根据病症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
他的医术于他的贡献被尊奉为后世医学家的楷模之一。
这些古代的道教名医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们将道教的理念与医学结合,开创了独特的医学思想,为后世医学家树立了榜样。
他们注重调理身心,尊重自然规律,探索养生之道,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炼丹术和丹药
中国炼丹术和丹药张觉人著罗凌波输入并略有校正按:中国炼丹术为中国目前最为神秘的学术,为仙学及医学所共享,得其秘者可为仙,可治病。
但历朝帝王服之,多有致死之后果,少有得益者。
前人分析:一则药假,为江湖术士所造;二则得效后姿意放纵,以至于亡;三则有的药需有清净功夫的人方可服用。
以上三说可以概括全部原因。
张觉人先生生前为名中医,善用丹药则不必言,而亦得仙学之诀,则少有人知。
张氏当初负笈海上,得陈撄宁先生亲炙,想必亦曾见炉火盛事,可惜据张义尚九十自述所言,得诀不炼,至八十而悔,亦是仙家憾事。
并足可为后人戒。
此书之整理远在半年前,因整理中医书籍,将此书之工程搁下,当初任漏尽阁任总版主之时,曾与大江东先生相约,我整理张先生之外丹著作,而大江东先生整理东派著作。
今见大江东先生《悟真小序》业已杀青,是不得不履昔日之约。
故此书之得见天日,亦不可不谓非大江东先生之功。
又:本书所提及之《灵药秘方》,收于《三三医书》,早已经余OCR出来,可惜少人识其趣,今将此书整理已毕,亦足见其价值,并可为后人用丹之向导。
中医外科在抗生素的夹击下似乎是无地生存。
当日我因耳痈,用马齿苋之汁无效而致中耳炎,遂不敢相信中医之外科。
今年小侄因烧伤用京万红烧伤膏,时当仲夏,颇有提心吊胆之念。
但药上即痛止,愈后且毫无疤痕,是可知中医外科未必不效,但在学者自斟也。
凌波按。
上篇总论第一章中国炼丹术的发生与发展中国炼丹术是由很早的采矿和冶金脱胎下来的一门科学。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有了冶铜术,到了殷商时代,便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器,至春秋战国时代,更出现了冶铁术和铁器的使用。
劳动人民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创造了很多的采矿和冶金方法,同时也产生了炼丹术。
封建统治者为了统治人民和享受其腐化堕落生活,就想长生不死和多财多富。
当其在动植物中找不出长生不死药时,便想到了矿物。
由于未经锻炼的矿物服后常常引起中毒,于是一些方士们遂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冶金术用到炼制矿物药方面来,以锻炼矿物药品,从此以后炼丹术遂脱离冶金术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学问。
张觉人教授临证特点浅析
张觉人教授临证特点浅析付桃利;魏盼;张觉人【摘要】张觉人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武汉市中医名师.张觉人教授悬壶41载,学贯中西,学验俱丰,对肺系病、胃肠病、脑病等多种内科疾病的诊治有着独特的经验.张教授崇尚经典,又结合临床与时俱进,重视整体观念,四诊合参、注重舌脉,临证时除采用一般的望闻问切外,认为舌诊是辨证论治的关键,司外以揣内,观舌质可验其证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深浅.张教授临证紧扣病机,通过各种外在的临床表现抽丝剥茧找出病变的本质即病机,确立证候,辨证论治,故临证每获良效.张教授尊崇经典,但又不拘泥于经典,充分结合病人具体情况,灵活化裁经方.【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7)005【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张觉人;注重舌脉;紧扣病机;弘扬经典【作者】付桃利;魏盼;张觉人【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14;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张觉人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武汉市中医名师。
张教授悬壶41载,上溯岐黄之道,下追各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对肺系病(咳、喘)、胃肠病(胃炎、肠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炎)、脑病(眩晕、头痛、失眠、中风)等多种内科疾病有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教授崇尚经典,但又不拘泥,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与时俱进,重视整体观念,四诊合参、注重舌脉,紧扣病机、辨证论治,弘扬经典、灵活运用经方验方,对临证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笔者有幸跟随张教授学习,不啻愚钝,聆听张教授教诲,每感精妙实用,茅塞顿开,现将学习的部分心得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中九丸治疗生殖器疱疹
中九丸治疗生殖器疱疹“中九丸”原为清代宫中秘方,后流人民间。
在云贵川三省,民间中医及走方郎中过去均有此抄本。
因其治疗效果奇特,赖此为生者甚众,但除父子师徒相传外,一般外人均不知其秘。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名医俞济安、张觉人两位医师先后公开此方,在当时传为佳话。
后因客观上种种原因,此方亦为匿迹,鲜为人知和应用。
‘本人曾从师张觉人先生多年,深得其教诲,对“中九丸”的配制、应用均有一定心得,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借鉴。
功能及适应症“中九丸”又名倒毒丸,以纯正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配制而成。
功能杀菌消毒,性猛而悍,窜经宣络,钻筋透骨。
驱毒下行外排而不伤正气。
专治各种淋巴结核、骨结核、腰推结核、关节结核、皮肤癌及久治不愈的花柳梅毒,对麻木顽硬之恶疮阴疽、陈旧性溃疡、膝疮、翻花疮等均有特效。
对于肠癌、膀耽癌亦有显效石配制方法本药在配制方法及用量、配伍上系引用张觉人老先生抄本及张鹏程医师抄本综合而成,处方于下:三打灵药189,金丹粗,石青129,银翠129,蟾酥6g等。
中九丸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丹药,是由几百年来道家炼制的治疗疑难杂症的仙丹。
治疗范围: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服药期间禁食辛辣、肥厚、寒凉的食物。
临床试验一、一般资料自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共治生殖器疱疹患者共138例。
年龄段在21—53岁,男性85例、女性53例。
二、诊断标准1.既往史: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及其他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2.1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潜伏期2-7天,生殖器或肛周有散在或成群的红斑、丘疹发展成水泡,3-5天破溃后成糜烂、溃疡或结痂,伴疼痛感。
全身症状伴有发热、乏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等全身症状。
病程持续2-3周。
2.2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多在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后一年内复发,常因受凉、疲劳等诱因复发,临床症状多同原发性生殖器疱疹表现,皮损处7-10天可愈合。
3.实验检查:3.1细胞学检查(tzanck涂片):镜下可见多核巨细胞或核内病毒包涵体。
【《外科十三方考》张觉人】
【《外科十三方考》张觉人】《外科十三方考》一书为张觉人先生辑校。
本书为一部外科著作,同时也是丹道医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外科十三方”约起自明代,但此十三方多为铃医不传之秘,师传徒受,各有隐藏,世人甚至历代诸多医家都不能窥其全貌。
张觉人先生历数十余年,广为搜求诸方,将所搜集的各种抄本,结合自己长期临床经验辑成《外科十三方考》一书。
本书内容翔实,将十三方的药味组成、丹药配置方法、功用主治、用药禁忌等丹家不传之秘及家藏和所搜求的相关文献资料均一一披露。
近日学习毛以林先生著作时,提到用中九丸治疗癌症有良效,并且提到该方出自《外科十三方考》,且该书中各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于是手机整理学习,除一方用大量水银,自觉不安,便删去。
另外一方用童便,自觉临床也难以如此使用,也删去。
便有了下文。
第二方金蚣丸属性:歌曰∶金蚣丸内用蜈蚣,全蝎山甲与僵虫,朱砂雄黄同配合,痰核瘰疬散无踪。
(处方)金头蜈蚣(十五条去头足微炒)全蝎(二十个去头足米泔水洗)山甲(二十片土炒成珠)僵蚕(二十条炒去丝)朱砂(二钱)明雄(二钱)川军(三钱)(制法)共研细末,黄酒、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雄黄为衣。
(用法)每服三十至五十粒,空心温黄酒送服,老弱量服,汗出即愈,未成者消,已成脓者,次日即溃,已溃者忌服。
如系痰核瘰,可兼服中九丸五至十粒以辅助之。
又如患者体质柔弱,消化不良,服中九丸后腹痛作泻者,可兼服此丸,即可减退其副作用。
又古方“五虎下西川”,即金蚣丸之多蝉蜕者,但据我收藏的十三方抄本中,亦有三本方中有蝉蜕,可知本方是从五虎下西川蜕化出来的一个验方。
原方如次∶金头蜈蚣(一条去头足糯米炒黄色)全蝎(五钱洗去盐焙干)蝉蜕(五钱去头足)穿山甲(五钱陈土炒)僵蚕(五钱炒去丝)共研细末,苕面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壮者每服二十丸,弱者十丸,土苓汤下,忌油荤,及一切发物,凡一切杨梅毒疮,鱼口横,不问已溃未溃,皆可治之,无不验者。
又钱塘赵恕轩串雅编及种福堂公选良方中之“鳞鲤丸”,皆与金蚣丸方十九相同,且较金蚣丸完善而稳妥。
张觉人教授运用五神脏理论治疗失眠的经验探讨
张觉人教授运用五神脏理论治疗失眠的经验探讨张觉人教授运用五神脏理论治疗失眠的经验探讨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失眠被认为是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紊乱或失衡的结果。
张觉人教授通过运用五神脏理论,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成功地治疗了许多失眠患者。
本文将探讨张觉人教授运用五神脏理论治疗失眠的经验。
五神脏理论是中医经典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指的是心神、肝神、脾神、肺神以及肾神。
根据中医理论,五神脏与人体器官相互关联,通过协调五脏的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行状态。
当五神脏出现功能紊乱或失衡时,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包括失眠等睡眠问题。
失眠的病因复杂多样,张觉人教授通过对患者的详细症状和体质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五神脏理论对失眠进行治疗。
他重视患者的体质评估、舌诊、脉诊等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例如心电图、脑电图等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张觉人教授能够准确把握患者的失眠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失眠过程中,张觉人教授着重调节五神脏的平衡,恢复五脏的正常功能。
首先,他注重调整心神。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他会运用不同的中药配方,例如藏红花、菖蒲等,以平衡心神,并改善睡眠质量。
其次,他会调理肝神。
肝神的不稳定往往导致失眠,张觉人教授会使用柴胡、丹参等药物来舒肝解郁,提升睡眠质量。
此外,他还会调理脾神、肺神和肾神,以调整五脏的功能平衡,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张觉人教授治疗失眠的疗效令人信服。
他运用中医药配合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方法,不仅使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还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张觉人教授治疗失眠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大量临床案例的验证,为失眠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张觉人教授的治疗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失眠患者。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应该因人而异。
因此,在治疗失眠时,建议患者选择经验丰富、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的中医专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张觉人教授治疗脑病经验举隅
脑为 “ 清 阳之 府 ” 的 特性 , 为 历 代 医家 所 注 重 , 如
《 医林 绳 墨》 称: “ 头 为 清 阳之 首 , 位 尚气 清 ” 。 正 因 为 脑 为清空 之窍 , 故易 为邪 阻 , 如《 灵枢 ・ 营气 》 云: “ 五脏
不 和则七 窍不 通 ” , 是 因为 五 脏精 华 之 血 , 六 腑 清 阳之 气 皆上注 于 头 , 凡 内生 之 邪 或 六 淫外 袭 , 均 可 上 犯 巅 顶, 阻抑 清 阳 , 蒙蔽 清窍 , 瘀 阻经 络 , 导致气 血逆乱 而 出 现头 痛 、 耳鸣 、 鼻塞 、 眩晕 、 痴呆 等病症 。 张 老师提 出 “ 清 阳之 府 ” 邪 易蒙 , 即邪 气 易于 蒙蔽 清窍, 在 临床 上脑 病 的发 病 情 况 也证 明这 个 理论 。建 立在“ 五脏 ” 理 论核 心基 础上 的 中药 、 方 剂 决定 了在 心 窍 和脑 窍问题 上历 代绝 大 多数 医 家 以 心代 脑 , 即无 论 心 窍 闭阻还是 脑 窍被蒙 均 以辛 香 开窍之 品开通 心 窍论 治 。辨证 论治 是 中医 诊 疗疾 病 最 基 本 的特 点 和 规 律 。 治 法 的实质 意义就 是在 准确辨 明病 因病 机病证 的前 提 下 为遣 药 组 方设 计 合 理 的 方 针 方 案 。那 么邪 闭 心 窍 ( 神 昏) 运用 开窍 ( 醒神 ) 法, 邪 蒙脑 窍则 应 当运 用通 窍 法 … 。因之 , 通 窍法 确 实 为脑 病 重 要 治 法 , 以 使 脑 窍 恢 复 清 阳之 生 理 特 性 。通 窍 法 是 指 运 用 具 有 轻 清 芳 香 、 辛 散走 窜 、 升 阳益气 、 祛 风 化痰 ( 湿) 、 理 气 化 痰 等 性 质 的药物 通行 脑窍 , 以治疗 邪 毒壅滞 、 脑 窍闭塞 的多 种脑 病 。然 则 , 阻塞 清 窍 之邪 者 , 有因气、 因血 、 因湿 、 因痰 、 因瘀 等差 别 , 故 通窍 又有祛 风通 窍 、 化 浊通 窍 、 升 阳通 窍 、 理 气通 窍 、 化瘀 通 窍 、 豁 痰通 窍等若 干法 子 。
当代丹道医家——张觉人先生
当代丹道医家——张觉人先生当代丹道医家——张觉人在四川当代中医名家中,张觉人先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他自号觉因老人,字梦禅,清光绪十六年(1890)2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东岳乡。
少年迭遭不幸,9岁丧父,13岁丧母,孤苦伶仃的他,只得跟随伯父张义泰学习中医。
光绪三十二年(1906),16岁的张觉人拜倪静庵为师,专习中医外科。
这倪静庵是一个神秘人物,常独自一人到人迹罕至的深山旷野或荒园萧寺中去炼丹(因炼丹场所最忌讳喧嚣和污秽,否则易“走丹”),一去数日始归。
张觉人聪慧勤快,见师父用丹药为人治病,疗效如神,态度又很和蔼,因此对倪静庵十分尊敬恭顺,深得倪氏的喜爱。
慢慢地,张觉人从师父口中了解到,金丹之术本是古代道门中人欲通过炼制和服用金丹,达到长生久视,甚至白日飞升的一种炼制药物的方术;客观上却为我国古代药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炼丹需要大量采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如常用的矿石类药物就达六七十种之多。
在长期的烧化、冶炼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了各类物质的性能和变化,积累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经验,发展了独特的道家医学和药物学。
中国古代传统医学有一流派就叫“丹道医家”,简称“丹医”,多攻外科。
他们多属道门,行踪诡秘,鲜为人知。
丹医专用秘传丹药为人治病,有钱人随便给酬,贫苦人则分文不取,称为“布外功”。
该派戒律极严,每代只传授一人。
倪静庵把自己学到的一些丹药秘方传授给了张觉人,并告诉他,当今最有学问的南派丹道医家,首推贵州平越福泉山高真观老道廖复阳。
在倪静庵的言传身教下,张觉人对炼丹术和丹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清宣统三年(1911),他只身一人,跋涉千山万水,到福泉山高真观拜廖复阳为师。
当时廖氏已年逾九旬,早已不再收徒弟,因感张觉人千里寻师之诚,破例收其为关门弟子。
张氏在廖老道门下,潜心苦学丹道医术,终于得到了廖师真传——“玄门四大丹”。
这“玄门四大丹”,是全真道龙门派为人治病常用的主要丹药,即“乾坤一气丹”,主要用于治疗已溃或未溃的各种疮疡;“金龟下海丹”,主治坏死组织、多年溃疡、顽固瘘管、痈疽疔毒等;“混元丹”,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可治30多种疾病;“毒龙丹”,适应病症范围甚广,疗效颇佳,可治内科疾病160余种,妇科疾病20余种,儿科疾病30余种,外科疾病20余种。
蝶谷医仙胡青牛-我的医学历程
1、注意是外用!【治牛皮癣、顽癣方】细辛3g 马钱子(生用不去毛)3g 生草乌3g 硫磺3g 雄黄6g 生白矾6g 冰片3g,上药共研细末,用酒精100ml浸泡一周。
用棉签粘药汁外搽患处,每日1-2次,以愈为度。
2、这张方子是我前年从一民间大夫处重金购得,现将其公开,造福大众。
初看其处方用药似是川派、峨眉丹道一路。
后在龚志贤书上也看到了更证明我的论断,其很可能出自补晓岚。
用了一些人,对零散发作的、年轻人效果很好,如能配合内服汤药效果更佳。
精彩处是马钱子用法及矿物药加入3、胞元火旺、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则妊子;肾气旺盛,藏精系胞,摄精而孕。
否则胞宫寒凝,七情内伤,或痛经或胞宫生长不良,不能摄而不孕。
【嗣子汤】(刘沛然方) 鹿衔草60-80g 菟丝子20g(包煎)白蒺藜20g 细辛30-60g (后入)辛夷30g 良姜15g 米香附12g 当归20-30g 槟榔20g 煎服4、当子宫温暖,经脉通,气血充盈,定时能排卵就有可能受精;若肾气充足,受精卵就能紧紧地在子宫壁上着床,不会流产滑胎。
这张方子暖宫填精,出彩的地方是重用细辛,尤其适合宫腔积液,输卵管粘连患者。
其秘诀是:“随处皆有津液。
有津液处,风寒皆能依附,细辛能驱除依附津液之风寒。
”5、今天在某处看到了一种高科技仪器,名字记不起了,什么量子XX仪,真空能量场?我并非抱残守缺之人,但对这种东西还是有点排斥。
把了一位XX仪干预过人的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脉象,右手三部左手寸关全是洪大脉,左手尺脉无,片刻后再把,左尺起来了,其余各部也趋于缓和。
有意思。
这玩意能让肾精快速气化6、【身柱灸】身柱穴属督脉,为督脉之脉气所发,位于上背部正中,第三胸椎下,接近肺脏,通于脑髓,名为身柱,含有全身支柱之意,具有通阳气、理肺气、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之功效。
7、哈哈,剛才一病人很興奮地彙報:附子理中丸,吃两三颗,不仅没有燥渴,反而满口津液,口水从舌下源源不断地来!8、溫經湯中為何用半夏?余百思不得其解,參考諸家均未說服自己。
张觉人教授运用益气固脱法治疗急危重症经验
张觉人教授运用益气固脱法治疗急危重症经验付桃利;余莉萍【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3(022)005【总页数】2页(P747-748)【关键词】张觉人;益气固脱法;急症经验【作者】付桃利;余莉萍【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 430014;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8益气固脱法是具有传统医学特色的危重症治法。
笔者有幸受第5 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觉人教授指导,跟师查房、门诊、出诊,目睹张师运用益气固脱法治疗危重症。
张师认为现代医学急症的快速发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医学急症治法,用之得当常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益气固脱法就是例证。
1 治法分析张师认为,益气固脱是针对元气虚脱危重症,只能运用人参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诸补气药中党参、太子参、沙参、黄芪等均力度不够,为拯危救脱非人参莫属。
益气固脱法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危欲绝的重危证候。
然就临床而论,益气固脱法主要体现的方剂有:《景岳全书》之独参汤;《证体类要》之参附汤;《内外伤辨惑论》之生脉散。
独参汤多用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四肢逆冷者,应与回阳救逆之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与回阳救逆,用参附汤;如果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渴喜暖饮,舌红干燥者,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以补气养阴,敛汗固脱,用生脉散。
值得一提的是,张师认为运用独参汤时若气脱兼有阴伤者用西洋参较好,若没有阴虚则用红参较好,取少火生气之意,至于野山参用之更急危者,量以每日10 g 起步,采用炖服、频频呷服,否则隔靴搔痒,难中肯綮。
2 临床应用在张师看来,无论任何疾病只要出现脱症就可以采用益气固脱法,这是因为中医的特色不在于病的异同,而在于证的相同。
2.1 喘脱王某,女性,43岁,2005年9月24日就诊。
患支气管哮喘10 余年,1 周前因气候变化,饮食不慎加之月经来潮,情绪不好而哮病急性发作,在外院经抗生素、激素、氨茶碱常规治疗1 周,喘息,哮鸣不见好转,遂邀张觉人教授出诊,症见:患者颜面苍白,张口抬肩,端坐便盆,大便稀溏,肢冷,舌质暗红,间布裂纹,边呈齿状,少苔,咽充血,扁桃正常,心率120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及散在干性啰音。
丹药入门书籍
丹药入门书籍
1、《云笈七鉴》:乃宋代张君房所辑之大型道教类书,录有宋以前之全部古道书,俗称小道藏,中间金丹部专讲道教金石丹药的炼制。
2、《灵药秘方》:为蒲东方士师成子于康熙初年所作,书中记载道家治病所用丸散丹药的适应病症,制药方法和用药方法。
3、《国炼丹术与丹药》:是四川省近代著名中医科学家、药物学家张觉人先生九十岁高龄时,以惊人的毅力,经过七十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心得,精心撰述并出版的一部探讨丹道医家的著作。
4、《丹药本草》
5.《灵秘丹药全书》。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
道法自然:那些古代的道教名医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宗教文化体系,它强调顺应自然,修炼身心,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
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名医,他们擅长运用自然之道、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理论,治疗疾病、延年益寿。
他们的医术丰富而深奥,被后人传颂为“道教名医”。
本文将介绍几位古代道教名医及其医术成就。
华佗:华佗,字元化,生于东汉末年。
他精通医术,被誉为“神医华佗”,主要擅长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
传说华佗有“三绝”之称,即“药石之绝,针灸之绝,刀针之绝”。
他在治疗疾病时,善于选用中药和针灸疗法,对外科手术也有独到的见解和手法。
据传记载,华佗曾治愈曹操的骨折和曹操之子曹植的疟疾,显示了他卓越的医术水平。
华佗还是《黄帝内经》的注解者,他将《黄帝内经》中的医学理论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华佗将医学看作是一门艺术,注重治病救人,深受后人尊敬和爱戴。
张仲景:张仲景,字子真,生于东晋时期。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被誉为“药王”。
张仲景著有《金匮要略》,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典之一,对中医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在《金匮要略》中总结了各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对中医的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仲景提出“伤寒论”的思想,这是中国古代对传染病的认识和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他还对很多疑难杂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受到了后世医学界的高度赞誉。
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和成就对后世的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孙思邈:孙思邈,字思邈,生于唐朝时期。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也是道教名医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思邈擅长内科和外科,并对药物疗法有独到见解。
他著有《千金方》,这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很有影响的一部,对药理、药方、医案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被后人誉为“药经”。
孙思邈在医学理论上主张“因势利导”,即根据疾病的特点和脉象变化来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诊断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华佗的五禽图
华佗的五禽图1.华佗的五禽图五禽图又名五禽戏,相传汉末华佗采取“君倩”(人名)道家导引之术,模仿禽兽的动作,创造这一套动功。
引挽腰体,动诸关节。
佗传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两人皆得佗的传授,尤以吴普更精此术,练功到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饮食如少年人,足以说明这种动功是有保健作用的。
据我接触的张觉人大夫和四川有名的曾崧生前辈,练这功夫很深,都得到很大的益处,可惜还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有人把它简单化为一种古代的医疗体操,这种了解是很不够的。
因为我只研究过这功夫,深知是很好的方法,但没有练过它,缺乏切实的体会,所以只能介绍名目,有兴趣练习这种功夫的同志,可以访求功力深厚的老师傅去学习。
兹介绍其名目如次:一、虎,又名羡门虎式。
二、鹿,又名士成绮鹿式。
三、熊,又名庚桑熊式。
四、猿,又名费长房猿式。
五、鸟,又名亢仓子鸟式。
气功人网() 回目录下一章我所知道的王礼庭五禽图(一)项扬惠传授刘建川整理缘起甲申岁末,霍师七十三大寿,门人后学共聚小成楼谈易论道;夜深人稀,笔者请教《养生蠡测》中不明之处,讲至憨处,霍师从书房取出一卷黄册,笔者起初以为是丹诀抄本,展卷方知更为珍贵,此卷为张义尚先生与霍师数十年来的飞鸿手稿,笔者彻夜未眠,潜心阅读,尽心领悟,感触颇多。
悲哉!一代宗师---张义尚先生于辛巳年冬月初十凌晨,在忠县家中溘然鹤去,临终自以密宗“颇瓦”西升,享年九十一岁,先生此去令人不胜追忆惋叹,更令学人引以为憾。
!幸哉!得沐霍师之教,聆听玄妙之音;霍师字斐然,名探玄子,自幼搜读奇书,屡遇奇人,于医易丹道、玄学数术皆尽探求;对老子长生久视之学和周易探迹索隐之论颇有研究,见解独到,遂致北京中科院哲学教授、三元丹法承传人胡孚琛先生,于辛巳年十月慕名专程赴渝拜访,胡先生留言曰:“大易逢君开生面,学究天人称豪杰”。
霍师现已年逾古稀,然身体硬朗,精神矍烁,生活起居自有规律,修养的效果在霍师身上表露无遗,他矫健的步履、光采的气色,更增添了我对研习传统修养之学的信心。
张觉人教授运用奇恒之府脑的理论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经验探讨
张觉人教授运用奇恒之府脑的理论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经验探讨张觉人教授运用奇恒之府脑的理论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经验探讨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循环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循环缺血指的是由于血流供应不足引起身体各部分缺氧、营养不良和代谢产物堆积等症状。
如何有效地治疗循环缺血成为了许多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张觉人教授作为一位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广泛运用奇恒之府脑的理论治疗循环缺血,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结合该教授的临床经验,对其治疗循环缺血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
奇恒之府脑,是张教授多年来在神经内科领域研究的理论。
他认为,在人体的头部,存在着一处能量场,称为奇恒之府脑。
该脑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之间进行协调的枢纽。
张教授通过长期观察和临床实践,发现该脑区的能量状态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当奇恒之府脑能量正常时,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疾病不易发生;而当该脑区的能量受到干扰或破坏时,人体的正常机能将受到影响,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循环缺血作为一种以供血不足为主要病理基础的疾病,在奇恒之府脑的理论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张教授认为,循环缺血可以影响奇恒之府脑能量的平衡,进而导致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异常和疾病发生。
因此,治疗循环缺血不仅需要积极进行血管疏通、改善供血情况的治疗,更需要关注奇恒之府脑的能量状态,以提升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张教授综合应用中药、针灸、艾灸、按摩等多种手段,通过调理奇恒之府脑的能量状态,改善循环缺血患者的病情。
首先,他通过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些有益于血液循环的中药,比如当归、川芎、红花等,来促进血液循环。
其次,他采用针灸、艾灸等手段刺激奇恒之府脑区,调节其能量状态,增加能量供应,从而改善循环缺血患者的症状。
同时,通过按摩等手段来放松患者的身体,减轻局部肌肉的疼痛和紧张感,进一步改善病情。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张教授发现,运用奇恒之府脑的理论治疗循环缺血,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丹道医家张觉人与《丹药本草》
丹道医家张觉人与《丹药本草》《丹药本草》张觉人(1890—1981),字梦禅,自号觉因老人。
少年迭遭不幸,却勤勉好学。
自13岁先后师从伯父张义泰、道人倪静庵及廖复阳等学习中医内外诸科及丹道之学。
张觉人先生一生光明磊落,道德高尚,治学谨严,矢志国术,潜心著述。
临证教学70余年,以丹医济世,活人无算。
在中医外科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对丹药的研究尤具心得。
著有《外科十三方考》、《中国炼丹术与丹药》、《丹药本草》、《五禽气功》、《外科学讲义》、《方剂学讲义》、《本草学讲义》等著作。
丹药本草钩元张觉人《丹药本草》是专门记载炼丹药物的读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载有崔昉《外丹本草》名称,可惜书早亡失,无从知道它的内容,顾名思义知道它是偏重外丹方面的本草,本书则外丹医药并重,故名《丹药本草》,内容计分:元素、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炭酸盐、硅酸盐、砷化物、其他化合物、非金属类物等十个项目,包括无机药60种,把能够炼制丹药的无机药物尽量收入,每一药物又分异名,来源,性味、成分、功能、主治等六个小节,俾读考必要时可以系统地阅读,原稿有十万言之多,本书园地有限,故仿照《本草述钩元》体例摘出实际需要例子,称为《丹药本草钩元》。
本草主要目标是讲每味药物的一般治病功能,故得涉及它的化学作用,丹药本草中收罗的是对于炼丹术有密切关系的无机药物,其他的与炼丹术关系不密切的药物概不栏入。
在《神农本草经》的365药物中矿物药就占了46味之多,到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神仙服食之风盛行,及炼丹术的兴起,并广泛地扩展到医药中去,至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的1892味药物中矿物药和丹药就发到220种之多,成为祖国药物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早期的炼丹术士的化学知识,由于历史条件的支配,无可讳言是极端幼稚的,故把纯粹物质与混和物质未化分开,所以他们对所用药物的名称都非常紊乱。
例如“白虎”本来指的是“石膏”,但有的书上却又把它称做了“石灰”。
这种混乱情形,使后来的本草读者遭遇到了极端困难,为了使读者易于了解起见,特把可以考证出来比较正确的名称和近代化学公式加以对照写成这份材料,使后来的丹药爱好者,能得到一些有关炼丹药物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丹道医家——张觉人先生当代丹道医家——张觉人在四川当代中医名家中,张觉人先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他自号觉因老人,字梦禅,清光绪十六年(1890)2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东岳乡。
少年迭遭不幸,9岁丧父,13岁丧母,孤苦伶仃的他,只得跟随伯父张义泰学习中医。
光绪三十二年(1906),16岁的张觉人拜倪静庵为师,专习中医外科。
这倪静庵是一个神秘人物,常独自一人到人迹罕至的深山旷野或荒园萧寺中去炼丹(因炼丹场所最忌讳喧嚣和污秽,否则易“走丹”),一去数日始归。
张觉人聪慧勤快,见师父用丹药为人治病,疗效如神,态度又很和蔼,因此对倪静庵十分尊敬恭顺,深得倪氏的喜爱。
慢慢地,张觉人从师父口中了解到,金丹之术本是古代道门中人欲通过炼制和服用金丹,达到长生久视,甚至白日飞升的一种炼制药物的方术;客观上却为我国古代药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炼丹需要大量采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如常用的矿石类药物就达六七十种之多。
在长期的烧化、冶炼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了各类物质的性能和变化,积累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经验,发展了独特的道家医学和药物学。
中国古代传统医学有一流派就叫“丹道医家”,简称“丹医”,多攻外科。
他们多属道门,行踪诡秘,鲜为人知。
丹医专用秘传丹药为人治病,有钱人随便给酬,贫苦人则分文不取,称为“布外功”。
该派戒律极严,每代只传授一人。
倪静庵把自己学到的一些丹药秘方传授给了张觉人,并告诉他,当今最有学问的南派丹道医家,首推贵州平越福泉山高真观老道廖复阳。
在倪静庵的言传身教下,张觉人对炼丹术和丹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清宣统三年(1911),他只身一人,跋涉千山万水,到福泉山高真观拜廖复阳为师。
当时廖氏已年逾九旬,早已不再收徒弟,因感张觉人千里寻师之诚,破例收其为关门弟子。
张氏在廖老道门下,潜心苦学丹道医术,终于得到了廖师真传——“玄门四大丹”。
这“玄门四大丹”,是全真道龙门派为人治病常用的主要丹药,即“乾坤一气丹”,主要用于治疗已溃或未溃的各种疮疡;“金龟下海丹”,主治坏死组织、多年溃疡、顽固瘘管、痈疽疔毒等;“混元丹”,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可治30多种疾病;“毒龙丹”,适应病症范围甚广,疗效颇佳,可治内科疾病160余种,妇科疾病20余种,儿科疾病30余种,外科疾病20余种。
张觉人使用这些珍贵秘方,在此后七十年的岁月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疗效。
许多外科危重病人经其治疗后,无不应手而愈。
民国元年(1912),22岁的张觉人来到重庆,在熊克武(1885—1970,曾任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任师长的四川陆军第五师当军医。
其时军阀混战,兵戈扰攘,而他受佛、道影响颇深,不堪目睹战场上杀戳掠夺,你死我活的惨状,遂萌出家避世之念。
翌年,他离开军医院,入峨眉山剃度为僧。
峨眉山不仅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而且据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笺》等古籍记载,也是道教第七洞天,民国初年尚有少量道士。
张觉人在峨眉山研读了大量佛、道经籍,尤其对道教巨著——《道藏》中的炼丹术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反复的实践。
民国三年(1914),张觉人决心以丹道济世惠民,乃还俗下山,先后在重庆、上海等地悬壶行医,以善治肺痨和瘰疬闻名于世,时人谓之“虚痨专家”。
在沪期间,他还拜师于“仙学”大师陈撄宁(1880—1969年,安徽怀宁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九代居士,道号圆顿子,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门下。
民国十一年(1922),张觉人先后到杭州葛岭、广东罗浮山、四川彭县(今彭州市)葛仙山、丹景山,重庆合川铜梁洞唐代闾丘道士炼丹处等地考察古代炼丹遗址。
在铜梁期间,张还师事银道源先生。
银师直承清中叶李涵虚西派,号道源(由于李涵虚不是正式全真教徒,银又学全真道龙门派,号合宗)。
张觉人长年累月出入名山大川,拜师聆教,识药尝味,精通药理药性,采集了许多名贵的药材,如丹砂、水银、麝香、珍珠、海龙、茯苓、黄精、雄黄、雌黄、曾青、矾石、灵芝等。
他还经常亲自炼丹造药,除前已述外,还炼有“九转还魂丹”、“紫金丹”、“济世仙丹”、“全生归命丹”、“观音膏”、“海王膏”等等。
此时的他,已十分熟悉外丹之术与医药之道。
民国十八年(1929),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引起了全国中医药界的强烈反对。
39岁的张觉人与医药界同仁一起,奋力抗争。
3月,他被推选为四川省代表,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向国民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保存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
民国二十年(1931),张觉人从上海回到成都开业行医,并继续进行丹医、丹药的研究。
张觉人为扩大中医药的影响不遗余力,他是国内多种中医药刊物的支持者和发行人。
民国三十五年(1946)4月15日,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1914—1984年,生前任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周复生等人在重庆创办《华西医药杂志》,得到张觉人的大力支持。
5月,他又与余律笙、文琢之(1911—1991年,四川射洪人,生前为成都中医学院外科主任医师)在成都创办了《医声通讯》。
8月,他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外科十三方考》,在《华西医药杂志》上连载,引起了中医外科界的极大重视。
《外科十三方》是中医外科的著名方剂,载有中医外科的十三种方药(即中九丸、金蚣丸、三香丸、化肉膏、药线、紫霄膏、千槌纸、太岁墨、代针散、薰洗汤、天然散、麻凉膏、解毒膏)的制法、用法和主治。
但此方长期散落在民间,被民间医生视为枕中鸿宝而秘不外传。
据说该书系由清乾隆时期(1736—1795)的名医张云航首辑而成,故又称《张氏外科十三方》。
张氏在乾隆年间曾执掌太医院,于江西龙虎山遇道士吕某而得书中所载之方。
该书一直由张氏家族世代单传,至道光、咸丰时期(1820—1861)才逐渐由其亲戚传至外人。
然百余年来历代医家对这些方剂秘而不宣,社会上只有抄本流传。
而且这些抄本来路各异,真假难辨,使人如堕五里雾中。
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民间访求此书已达十余年之久的张觉人偶于重庆一旧书肆中寻得咸丰五年(1855)的《外科十三方》完整抄本一册,立即以重金购回。
次年除夕,张氏又在成都古旧书店里购得蓬莱山樵的《集验方》一部,末卷亦附有《外科十三方》,但所附之方残缺不全,实际上仅数方而已。
惟其首方“中九丸”却较完整,可与旧抄本及历年师友授受之各种抄本相印证。
这“中九丸”是长期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民间医生中的一个秘方,对治疗骨关节结核、瘰疬、梅毒等难治之症有特效。
张觉人先后拜访了七位使用“中九丸”的外科医师,得到的方法和配伍都各不相同。
而且甲说我的是真传,乙说吾方乃秘授,令人莫衷一是。
张觉人通过多方考证和无数次的临床实践,终于获得了疗效满意的“中九丸”配方,目前有人正尝试用此药治疗癌症。
张觉人的《外科十三方考》对中医外科方剂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研究中医外科疗法的重要文献”。
1949年,《外科十三方考》由《华西医药杂志》社印行专册。
1955年经过修订,由上海千顷堂书局正式出版发行。
张觉人在《自序》中说:“予今老矣,深恐此三十年苦心搜求之济世良方随吾身以湮没,故特就所知及临床实验之心得,考而表彰之;并将各方书中与十三方有关之方摘录于后,以资参证。
俾我国民间之外科疗法得以大放光明于现代,则余愿足矣!”1956年,张觉人调到成都市卫生局中医科工作。
翌年调成都市中医院,担任外科临床工作。
1959年调成都中医学校任教,负责讲授外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
他兴趣广泛,对道家气功、中草药及现代化学都有深入的研究。
从1956年到1966年,他先后在《中医杂志》、《上海中医杂志》、《广东中医》等刊物上发表了《玉真散对破伤风的疗效》、《蟾酥丸的研究》、《油浸白果治疗肺结核》、《白玉丹治瘰疬》、《马前子的临床运用》、《灵药秘方注释》等论文。
并为成都中医学校主编了《外科学讲义》、《方剂学讲义》、《本草学讲义》等内部教材。
其撰写的《五禽气功》(易筋经)1965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72年,82岁高龄的张觉人从成都中医学校退休。
但他壮心未已,以惊人的决心和毅力从事毕生经验的整理总结工作。
他除继续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外,还用十年之功,不分寒暑,精心撰写他的代表作——《中国炼丹术与丹药》。
该书近十万字,分上、下两篇。
上篇精湛地概述了中国炼丹术从创立到发展的历史,详细地介绍了古代文献特别是《道藏》中有关炼丹术的珍贵记载,系统地讲解了炼丹临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领,说明中国医用丹药是从古代炼丹家的“金丹术”衍化而来。
下篇是全书的重点,他无私地公开了大半生搜集来的丹药中最有效、最常用的三十个秘方、验方,并详细地说明了使用这些丹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些方剂,有的是师传,有的是友授,有的是自己研制发明的,有的是录自经典文献记载,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的,还有的是张觉人自己耗费金钱花高价从别人手中买来的灵验秘方。
人品高洁的张觉人在这本书的“前言”里坦露心声——“我要像蚕吐丝一样,把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献给人民”。
他早年费尽千辛万苦得来的“玄门四大丹”,也在这本书里全部贡献了出来。
凡闻之者,无不为之感动!1981年6月,《中国炼丹术与丹药》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至今已重印四次,印数近三万五千册,仍供不应求,不少人将此书奉为秘本。
1981年11月7日,德高望重的张觉人先生走完了光明磊落的人生旅程,在成都安详辞世,终年91岁。
2001年12月,《四川省志·人物志》为张觉人先生立传。
《外科十三方考》《外科十三方考》一书为张觉人先生辑校。
本书为一部外科著作,同时也是丹道医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外科十三方”约起自明代,但此十三方多为铃医不传之秘,师传徒受,各有隐藏,世人甚至历代诸多医家都不能窥其全貌。
张觉人先生历数十余年,广为搜求诸方,将所搜集的各种抄本,结合自己长期临床经验辑成《外科十三方考》一书。
本书内容翔实,将十三方的药味组成、丹药配置方法、功用主治、用药禁忌等丹家不传之秘及家藏和所搜求的相关文献资料均一一披露。
本书所载各方对于今天临床仍然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同时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外科及了解丹道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炼丹术与丹药》本书组成分上、下篇及附篇三部分。
上篇总论:包括有中国炼丹术的发生与发展、中国古代炼丹家的目的、古代炼丹场合的内容一斑、古代文献中最早见的丹药记载、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文献试探、中国炼丹术的术语、临炉前的准备工作等八个章节,把中国炼丹术的发生、发展情况和主要内容作了扼要介绍。
下篇各论:分别叙述了氯化汞、硫化汞、氧化汞三个独特内型中的典型丹药,同时叙述了升丹、降丹、烧丹,对丹四个类型中的丹药方剂140余个,把师传、友授及各有关文献中比较实际而有意义的丹药方剂分门别类地归纳起来,并在每一类型丹药方后附以简表以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