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回顾分析
关于儿童哮喘控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儿童哮喘控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fb6c408762caaedc33d43f.png)
关于儿童哮喘控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并探讨儿童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
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儿科门诊的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共收集患者102例,其中2~4岁16例,4~16岁86 例,合并过敏性鼻炎28 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2 例哮喘患者中,控制良好58.82%,未控制41.18%。
其中2~4岁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低于 4~16岁哮喘患者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低于单纯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不理想,控制率仍未达到 GINA 等指南的要求,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规范化治疗患者比例,从而提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儿童哮喘;控制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
近年来,该病的趋势不断上升。
严重影响儿童患者的健康成长及生活质量。
虽然医学界在哮喘的治疗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很大部分的患者没能达到理想的控制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变得多样化,由于基因多态性存在,不同哮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可能不同,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患儿哮喘常常更难控制,生活环境中还存在许多触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原、过敏食物、气候变化等都会影响哮喘控制水平。
因此了解儿童哮喘控制现状,对哮喘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对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个体化干预从而改善哮喘控制成为目前哮喘研究的热点,对控制儿童哮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对象选择将2016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02 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哮喘诊断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修订)标准,其中年龄2~16岁,平均年龄7.79±3.48 岁,2~4岁患者16 例,4~16患者86 例;男68 例,女34 例;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11.1 ±10.8 年;其中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28 例。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96例临床观察论文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96例临床观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9da0e6998fcc22bcd10dce.png)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96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9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把其中的48例作为研究组,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剩下的48例做为对照组,用酮替芬进行治疗,并从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组的疗效、疗程和复发率和对照组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p 0.05),具备可比性。
1.2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了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 x±s)表示,数量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治疗方法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解痉止咳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采用酮替芬进行治疗,剂量为1mg,一天两次;对照组的患者服用的是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晚顿服进行治疗。
两个组的患者都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且疗程都为2个月。
1.4疗效标准临床控制标准: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即使偶尔会轻度发作但不需要进行药物的进一步治疗就可以得到缓解;显效:患者哮喘的发病次数和发病程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减少,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能够很好地缓解病症。
好转标准:患者哮喘的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仍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持续进行缓解。
无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病情恶化。
2 结果2.1临床疗效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有明显的差异,两者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症状的改变及疾病复发率两组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和消失的时间,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的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都比对照组短,疾病的复发率也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3 讨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和哮喘很相似,此外还与环境、遗传和感染等情况有关。
至今没有治疗的特效药物,而在治疗的的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是孟鲁司特纳和酮替芬。
96例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回顾分析
![96例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回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50f569783e0912a2162a83.png)
哮喘 9 6 例, 均符合《 褚福棠实用儿科学 》 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 其 中男 5 6例 ,女 4 0例 ,年龄 3 1 4岁 。根据患儿有无 日间症状 ,
有无 日常活动和活 动受 限 ,有无 夜间症状或 因哮 喘发作 而憋醒 ,
给家 长发 放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 ,根据分值评 价近段时间哮喘 控制 水平 。督 促患儿使 用简易 峰流速仪 ,根据测 定的最大 呼气
并维持 哮喘 临床 控制儿 童病例数 明显增多 ,疗 效确切 ,具有 显
著的临床意义 ,值得基层医院儿科推广使 用。 参 考 文 献
【 1 1陈育智 ] . 儿 童哮喘的定义与诊 断 [ J ]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 0 0 7 , 2 2 ( 9 ) :
有无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有无哮喘急 性加重 ,将哮喘分为控制 、部分控制 、未控制。9 6例患儿根据初
次诊断分为控制 3 5 例 ,部分控制 4 0 例 ,未控制 2 1 例。
1 . 2 方 法
级调整 治疗方案 ,维持控 制和明确维 持控制所需要 的最低治 疗 级别 和治疗剂量 ,最大 限度地降低治疗 费用和 提高安全性 。在 哮 喘管理 中与患儿及父母 建立伙伴关 系 ,提供进 行 自我管理 技 能 的训 练。使用 儿童哮 喘控制测试 ,可提供可反 复使用 的客 观 指标 ,有 助于加 强医生和 患者间 的交 流 ,也便 于基 层医疗单 位 中患者哮喘控 制评估 。督 促哮喘儿 童家 中使用 峰流速仪 ,通 过
哮喘控 制 7 5 例 ,部分控制 1 8 例 ,未控制 3 例。结论 : 对 哮喘儿童实行 规范化 管理 , 具有显 著的临床意义 ,值得基层 医院儿科推广使用。
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和管理
![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a68a2e81c758f5f71f673d.png)
——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1
-
2
典型病例
一般资料:李×,女,11岁,学生。
-
3
病史
主诉:自幼反复咳喘、加重20天 现病史:生后5个多月因“毛支”第一次住院10余
天。1岁后多在“感冒”后出现咳嗽,伴有时喘憋, 多用抗生素、地塞米松、茶碱等治疗7-8天好转。6 岁前每年发作5-6次以上。之后发作减少,大概冬秋 季每年1-2次。9岁咳嗽伴喘憋2月余不好转,被诊断 为“支气管哮喘”。
15
哮喘未控制的原因分析
呼吸道感染诱发; 治疗不足
-
16
问题 三
考虑选用何种治疗方案?
-
治疗的目标:达到1并7 维持哮喘的控 制
治疗 目标
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 力
使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 不良反应
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11
分级 —— 控制水平的分级
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用于评估已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是否达到哮喘治疗目 标及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控制程 度
控制
部分控制
未控制
日间症状
无(或≤2 d/周)
夜间 症状/ 憋醒
活动 受限
无
轻微 受限
部分 受限
肺功能(≥5岁适用) 急性发作 (需使用全 身激素治疗)
FEV1或PEF ≥正常预计 值的80%,PEF或FEV1变
异率<20%
0-1 次/年
FEV1或PEF ≥正常预计 值的80%,PEF或FEV1变
儿童哮喘年度总结(3篇)
![儿童哮喘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dd574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e.png)
第1篇一、前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哮喘的现状,提高哮喘的防治水平,我们特对此进行年度总结。
二、儿童哮喘发病率及趋势1. 发病率:根据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5%。
其中,城市儿童哮喘发病率高于农村儿童。
2. 趋势:近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儿童哮喘病因及影响因素1. 病因:儿童哮喘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等。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哮喘病史的儿童,其哮喘发病率较高。
(2)环境因素:环境污染、装修污染、二手烟、宠物皮屑等均可诱发哮喘。
(3)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过敏原等可导致哮喘发作。
2. 影响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渐降低。
(2)性别:男性儿童哮喘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3)地区:城市儿童哮喘发病率高于农村儿童。
四、儿童哮喘临床表现及诊断1. 临床表现:(1)反复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症状。
(2)夜间或清晨发作。
(3)运动、接触过敏原等诱因下症状加重。
2. 诊断:(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哮喘症状、诱因等。
(2)体格检查:观察呼吸音、心率、血压等指标。
(3)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
五、儿童哮喘治疗及管理1. 治疗原则:(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个体化治疗方案。
(3)长期规范化治疗。
2.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2)免疫治疗:适用于过敏原明确且常规治疗无效的儿童。
(3)中医治疗: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治疗。
3. 管理措施:(1)建立哮喘病历,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2)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
(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及患儿对哮喘的认识。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5f9d213169a4517723a30e.png)
[5] 王 红艳 .奥美 拉唑 治疗消 化性溃 疡 108例 分 析 ,中国现 代 药物 应用 ,
2010,4(6):113
[63 尧 郁.奥美 拉 唑三联疗 法治 疗 Hp阳性 消化 性 溃疡 60例 疗 效观 察 , 药物 与临床 ,2010,17(¨):56
2.2 做好 哮喘 儿童 的管 理教育 工作 2.2.1 利用 哮 喘之 家定 期开展 形式 多样 的宣教 活 动 ,来 提 高患 儿 及 家 长对哮 喘 的认识 ,达到 科学 防治 的 目的 。从 专科 病 例 中我 们 选 择 出 确 诊为 哮喘 的儿 童列 入我 们哮 喘 之 家成 员 ,并 邀 请参 加 我们 免 费 举 办 的 一 些 活 动 ,如 哮喘知 识讲 座 ,知 识 竞 赛 ,收看 有 关 防治 哮 喘 录相 ,冬 、夏 令 营 等 ,同 时赠送 哮 喘防 治资 料 ,如 “关于 哮 喘 ,你 和你 的家庭 做 什 么 ”等 系 列 丛 书 。哮喘 之家 活动 我们 一般 安排 在双休 日和寒 暑 假 。两 年期 问 我 们 哮 喘 之 家 举 办 活 动 19次 ,参 加 人 员 达 到 126人 ,提 高 了 哮 喘 儿 童 治 疗 的 依
从 性 。 2.2.2 接受 专科 医 生 或 专 科 护 士 的规 范 化 治 疗 指 导 和 用 药 指导 。
首先 讲解 什 么是 哮喘 以及 哮喘 的诱发 因素 、注 意事 项 和避 免方 法 ,并根 据 哮 喘发作 规 律 ,先兆 征象 ,及 时作 出应对 ;其次 ,强 调坚 持 长 期每 天 吸人 激 素 治疗 的重 要性 ,不 得 自行减 量或停 药 ;教会 患儿 及家 长正确 使 用 吸入 装 置 ,掌 握 吸药技 术 ,并 给以测 试和 训练 ,根 据患 儿年 龄 、病 情选 择 合适 的吸 入装 置 。一般 情况 下 ,4岁 以下 选 择 PMDI+储 雾 罐 ,6岁 以上 儿 童 选 择 PMDI或 干粉 吸 人器 ,婴 幼 儿则 选 择 带面 罩 的 吸人 装置 ;最 后 ,教 会 患 儿 及 家长正 确使 用峰 速仪 (PEF)和 记录 哮喘 日记 ,以便 及早 发 现 病情 变 化 , 指 导 用 药 ,并 了解 哮 喘 控 制 情 况 。
儿童哮喘规范化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效果分析
![儿童哮喘规范化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e207a958fafab068dc02c6.png)
儿童哮喘规范化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哮喘规范化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效果。
方法对62例哮喘患儿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与管理1年,记录并比较实施前后患儿的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缺课天数及呼气峰流速值。
结果实施后哮喘患儿平均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缺课天数明显减少(均有P<0.05),PEF平均值明显提高(P<0.05)。
结论儿童哮喘规范化健康教育与管理针对当前哮喘防控水平不理想的原因采取措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控哮喘的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儿童哮喘健康教育哮喘(asthma)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1]。
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病死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上海、广州、西安等地抽样调查结果,哮喘的患病率约1%~5%,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对于哮喘患儿,除了急性发作期有效治疗外,缓解期的管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此,我们对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2例哮喘患儿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与管理,现将实施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2例哮喘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2]。
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3~16岁,平均为6.4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为2.6年;轻度26例,中度31例,重度5例。
1.2 方法所有患儿按照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 [3]等内容建立哮喘档案并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与管理,定期随访,及时评价病情、调整用药等。
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为:①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哮喘诊治培训,熟练掌握GINA指南。
②患儿一经确诊全部建立哮喘档案,填写哮喘登记本,备注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以便随访(1~2个月随访1次),及时评价病情、调整用药剂量,掌握正确的的吸入方法。
儿童哮喘的长期管理
![儿童哮喘的长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936595f5335a8103d220aa.png)
儿童哮喘的长期管理一.儿童哮喘管理(一)哮喘长期管理的目标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预防哮喘的急性加重;肺功能接近或维持在正常水平;维持正常的活动能力,包括运动;预防可逆性通气受限;预防因哮喘发生的死亡;最小的药物副作用。
(二)哮喘管理计划教育;评价和监护哮喘;避免诱因;急性发作的治疗计划;规律随访;建立个人诊治计划。
四级哮喘治疗原则:初诊分级诊断;初治适级治疗;如控制不满意则升级治疗;症状控制至少三个月后降级治疗。
(三)基于哮喘临床控制的哮喘管理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以控制哮喘临床特征、肺功能为目标的治疗。
表 1 哮喘控制水平评估临床特征控制部分控制(任何 1 周出现以下任何一项表现)未控制白天症状无(或最少)每周≥ 2 次任何 1 周出现≥ 3 次活动受限无任何 1 次夜间症状 / 憋醒无任何 1 次需要急救治疗 / 缓解药物治疗无(或最少)每周≥ 2 次肺功能( PEF 或 FEV1 )正常或接近正常<80% 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若已知)急性加重无每年≥ 1 次任何 1 周有 1 次表 2 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控制的水平特征控制(所有以下)部分控制(在任何一周任一特征)未控制(在任何一周≥3 个部分控制的特征)日间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 2 次 / 周通常为数分钟的短暂发作,在应用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后迅速缓解>2 次 / 周通常为数分钟的短暂发作,在应用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后迅速缓解>2 次 / 周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反复发作,在应用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后部分或完全缓解活动受限无儿童活泼,玩耍、跑步时不受限制,不伴有症状任何在运动、剧烈活动或大笑时伴有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任何在运动、剧烈活动或大笑时伴有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夜间症状/ 醒来无包括无夜间睡眠时咳嗽任何常有睡眠时咳嗽,或因咳嗽、喘息和 / 或呼吸困难醒来任何常有睡眠时咳嗽,或因咳嗽、喘息和 / 或呼吸困难醒来需要缓解≤ 2 天 / 周>2 天 / 周>2 天 / 周药物 / 急救治疗表 3 哮喘教育,环境控制按需使用短效 b 2-激动剂按需使用短效 b 2- 激动剂控制药物选择选择一种选择一种加用一种或更多加用一种或 2 种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低剂量 ICS 加长效 b 2- 激动剂中或大剂量 ICS 加长效 b 2- 激动剂口服糖皮质激素 ( 最低剂量 )抗白三烯类药物 *中或大剂量 ICS抗白三烯类药物抗 IgE 治疗低剂量 ICS 加抗白三烯类药物缓释茶碱低剂量 ICS 加缓释茶碱( * = 受体阻断剂或合成抑制剂)(四)哮喘长期规范化治疗管理原则①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② 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平喘抗炎;③ 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96例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回顾分析
![96例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回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d7240cb52acfc789ebc918.png)
96例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回顾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哮喘的规范化管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方法:对96例哮喘儿童实施规范化管理。
结果:患儿经1~2年的规范化管理,哮喘控制75例,部分控制18例,未控制3例。
结论:对哮喘儿童实行规范化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基层医院儿科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童哮喘;规范化管;临床控制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115-01儿童支气管哮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中国儿童的病率显著上升,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制订合理的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用尽可能少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使这一慢性的身心疾病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本院自2009年3月对于哮喘儿童规范化管理,现对96例哮喘儿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诊断支气管哮喘96例,均符合《褚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3~14岁。
根据患儿有无日间症状,有无日常活动和活动受限,有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发作而憋醒,有无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无哮喘急性加重,将哮喘分为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
96例患儿根据初次诊断分为控制35例,部分控制40例,未控制21例。
1.2 方法哮喘治疗方案是在以患者哮喘控制水平为主导的一个持续循环过程中进行的。
每三月复查1次,根据哮喘控制水平修改治疗方案,最终达到临床控制。
如果目前治疗方案不能使哮喘达到控制,治疗升级直至达到哮喘控制。
当患儿达到哮喘控制后(须经过3个月才可确认)并至少维持3个月以上,考虑减量治疗。
如果患者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治疗下仍能维持哮喘控制,而无哮喘症状复发至少1年,才考虑停用药物治疗。
建立患儿哮喘档案,教会患儿掌握简单的自我管理方法。
探究在小儿哮喘防治工作中将规范化管理教育和吸入激素进行应用的效果
![探究在小儿哮喘防治工作中将规范化管理教育和吸入激素进行应用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ba0b5f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3.png)
探究在小儿哮喘防治工作中将规范化管理教育和吸入激素进行应用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哮喘防治工作中将规范化管理教育和吸入激素进行应用的效果。
方法以90例哮喘患儿为对象,分为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均吸入激素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教育,对比管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FEV1和预计值百分比、PEF和预计值百分比均优于参照组,P<0.05。
研究组一年哮喘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小儿哮喘在防治工作中采用规范化管理教育,有效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关键词:吸入激素治疗;规范化管理教育;小儿哮喘;前言小儿哮喘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主要发病于呼吸道,病程绵长,反复发作,治愈困难,主要症状为胸闷、呼吸困难与喘息等[1]。
临床在治疗小儿哮喘以缓解咳嗽等症状为目的,常采用吸入激素治疗,配合实施规范化管理教育,有效促进恢复,预防复发。
本文将以90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90例哮喘患儿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分为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
参照组,男患儿20例,女患儿25例;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15岁,年龄平均值为(8.67±1.36)岁。
研究组,男患儿21例,女患儿24例;最小年龄为4岁,最大年龄为13岁,年龄平均值为(8.18±1.23)岁。
性别、年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所有患儿均吸入激素治疗:结合病情严重程度与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哮喘防治方案,取丙酸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治疗,使用不同剂量,结合实际情况,适时降级治疗或升级治疗。
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患儿病情发作时,观察患儿体征变化,可通过播放动画片方式吸引患儿注意力,确保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不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儿身体状况。
研究组实施规范化管理教育:患儿在住院时,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采用易懂方式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巩固疾病知识,提升疾病认知水平。
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f3685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b.png)
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哮喘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其严重程度不仅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规范化管理是控制儿童哮喘有效的方法。
本文收集了大量的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相关研究,综合分析了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与影响因素,以期为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本文根据规范化管理的实现方法和随访方式将其效果分为控制哮喘症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方面。
而影响规范化管理效果的因素包括医患关系、医疗条件、家庭环境和儿童个体差异等。
从这些因素入手,可以对规范化管理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并且为提高规范化管理效果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研究结果表明,规范化管理是控制儿童哮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可以将哮喘症状和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水平。
然而,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医师及家属的认识不足、医疗资源不足、家庭环境不利等。
因此,需要不断优化规范化管理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解决医患关系的问题,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效果;影响因1. 引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水平。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儿童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控制儿童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将收集大量的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相关研究,综合分析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2. 规范化管理的实现方法规范化管理是指以策略性、系统化的方法,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等知识综合运用,针对哮喘患儿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和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1124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9.png)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发布时间:2021-05-17T04:39:58.185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2期作者:于若谷[导读] 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反复发作的哮喘影响孩子健康生长、学习,耽误家长工作,是家庭及孩子的严重困扰。
本文通过分析哮喘的病因、治疗、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并共同参与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全程管理,避免哮喘发作的诱因,做到依从医嘱用药及定期随访,共同促进儿童健康。
于若谷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1120摘要: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反复发作的哮喘影响孩子健康生长、学习,耽误家长工作,是家庭及孩子的严重困扰。
本文通过分析哮喘的病因、治疗、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并共同参与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全程管理,避免哮喘发作的诱因,做到依从医嘱用药及定期随访,共同促进儿童健康。
关键词:儿童;哮喘;规范;管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儿童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哮喘急性发作可能导致死亡,反复哮喘发作导致孩子、家长误学误工,医疗费用沉重,严重困扰着孩子及其家庭,如何治疗及管理哮喘成为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哮喘?[1]哮喘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的一种异质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多在夜间及晨间发作,常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以及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双肺可以闻及散在哮鸣音,经抗哮喘治疗可以迅速缓解,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随着哮喘病程的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
哮喘反复急性发作及后期气道的改变都严重危害孩子身心健康,导致家庭医疗负担加重,孩子、家长往返于医院,耽误学习及工作,加重心理负担,严重的甚至危及孩子生命安全,严重危害了家庭幸福。
那么医生、孩子、家长如何一起共同管理好哮喘儿童呢?[2]儿童哮喘要进行长期、规范化治疗及全程管理,实现哮喘的总体控制。
儿童哮喘如何做好长期规范化管理?
![儿童哮喘如何做好长期规范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1dda2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8.png)
儿童哮喘如何做好长期规范化管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当属空气质量下降,这也使得我国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片来源:360图库哮喘,全称为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患者同时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2010年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城区14岁以下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高达3.02%,较1990年第一次调查的患病率数据1.09%增加超过2倍[1]。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的危害十分严重。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哮喘反复多次发作,会引起持续性的肺功能损害,导致继发性感染、肺不张、肺心病等并发症,重则直接引起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5~14岁儿童哮喘死亡率为0 ~0.7/10万[2]。
总之,控制不佳的哮喘不仅增加了患儿就医和住院的概率,使学习和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在无形中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因此,做好哮喘患儿的长期规范化管理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坚持用药是哮喘患儿长期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无法根治,控制症状是治疗的关键。
2020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指南指出,哮喘治疗的主要目标包括实现良好的症状控制并保持正常活动水平、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气流受限、延缓或阻止肺功能降低以及降低哮喘相关死亡率。
为了达到上述治疗目标,患者势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化的药物治疗,这不仅是治疗哮喘的关键,同时也是控制哮喘发作的先决条件。
图片来源:360图库目前,对于儿童哮喘的治疗,临床一般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等进行阶梯性治疗,根据症状控制情况,逐渐增减药物的剂量,从而达到稳定病情和最终脱离药物的目的。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分析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ecf19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77.png)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分析
靳冬梅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34
【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治哮喘患儿96例,随机分两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与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丙卡特罗气雾剂,1喷/次,2次/d,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100μg,2喷/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
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治愈率高,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61-61,63)
【作者】靳冬梅
【作者单位】466200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观察 [J], 陶双
2.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J], 刘文明
3.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J], 冯艳梅;武瑞珍
4.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复发情况分析[J], 唐丽;苏秦;邓益斌;于旭旭
5.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J], 姚英英;袁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100例的临床护理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100例的临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2d0f7ed1f34693dbef3e92.png)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100例的临床护理目的探讨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98例患儿好转出院,1例因严重呼吸衰竭放弃治疗,1例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精心护理是患儿康复的保证。
标签:儿童;哮喘持续状态;护理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过敏原、炎性介质参与的,以气道可逆性痉挛为特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
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哮喘持续状态患儿100例,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5岁,是符合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听诊肺部喘鸣,服用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未能控制症状,哮喘持续时间超过24h。
其中33例并发肺炎,先天性心脏病7例。
1.2 方法1.2.1 一般护理儿童被安放在ICU病房,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新。
在卧位,并及时更换体位,防止局部肺不张及褥疮形成。
应及时换衣服,口服一定量的温盐水,这样才能恢复体力。
与此同时,加强心肺功能监测,密切关注他们的T,P,R,BP,血氧饱和度,血气,峰值流速(PEFR)的变化。
要观察面部,胸廓活动度,尿量和外围环流的变化,双肺呼吸听诊。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护理,防止白色念珠菌感染和口腔溃疡的发生。
对于哭闹,烦躁不安,精神紧张的儿童可能会给予水合氯醛灌肠,但应慎用镇静安定。
1.2.2 呼吸道管理哮喘持续状态的患儿由于支气管痉挛、平滑肌水肿容易引起严重的弥漫性细支气管阻塞,同时由于张口呼吸、出汗导致大量失水后痰液粘稠并形成痰栓,引起细支气管阻塞从而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可给予泵吸支气管扩张剂解除支气管痉挛,通过雾化吸入,湿润气道,稀释痰液,以利于痰液排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96例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96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54147cf46527d3240ce0c7.png)
药物 均 由 阿斯 特 公 司 提 供 , 化 泵 采 用 德 国 百 瑞 公 司生 产 ) 雾 。 用 法 : 据 患 儿 的体 重 分 别 将 布 地 奈 德 1 2 m 、 布 他 林 根 g特
12 . gnx 09 . —50m  ̄ . .%氯 化 钠 溶 液 2 3m 中 , 空 气 压 缩 泵 . l 用 雾 化 吸 人 , —3次, ,O 5mr次 , 2 d 1 一1 i d 总疗 程为 3 1 。 0d
明 显 减 轻 , 疗 后 肺 功 能 改 善 情 况 达 到 预计 值 ; 效 : 疗 7d 治 无 治 后症 状 及体 征 、 E P F测 定 无 改 变 或 加 重 。总 有 效 率 =治 愈 率
+显 效 率 。
的 首选 药物 - 。 7 】 本 研 究 采 用 布地 奈 德 联 合 特 布 他 林 雾 化 吸人 治 疗 儿 童 哮 喘 , 愈 率 6 .% , 效 率 2 .% , 有 效 率 9 .% , 对 照 组 治 67 显 91 总 58 与
05 一10 , 病 机 制 复 杂 。对 急 性 发 作 的支 气 管 哮 喘 患 .% .% 发
12 方 法 : 院后 均 常 规 采取 抗 感 染 、 氧 、 正 酸 中 毒 和 镇 . 入 吸 纠
静 等 治 疗 措施 进 行 治疗 , 照组 采 用 氨 茶 碱 4m /g琥 珀 酸 氢 对 gk 、 化可 的松 8m /g 脉 滴 注 解 痉 平 喘 及 吸 氧 等 对 症 治 疗 措 施 , gk 静 观察 组 在 此基 础 上 加 用 布 地 奈 德 及 特 布 他 林 雾 化 吸 入 ( 种 两
他 林 雾 化 吸 入 治疗 儿 童 哮 喘 , 愈率 6 .% , 效 率 2 .% , 有 效 率 9 .% , 对 照 组 相 比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治 67 显 91 总 58 与 P<0 0 ) .1 。结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96例临床分析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96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63f5986bec0975f465e22a.png)
Ha i n a n Me d J ,Ap r .2 0 1 3 , Vo i .2 4 ,No .7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6 3 5 0 . 2 0 1 3 . 0 7 . 0 4 4 9
wi t h a s t h ma . Me t h o d s Ni n e t y - s i x c h i l d r e n wi h t a s t h ma we r e a s s i g n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wi t h 4 8 p a i t e n t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T h e c o n ro t l g r o u p a p p l i e d he t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re t a t me n t , wh i l e he t s t u d y g r o u p e mp l o y e d i n h a l e d l f u t i c a s o n e p r o -
ha t n t h a t o f t h e c o n r t o l g r o u p( 6 6 . 7 %) , P < 0 . 0 5 .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s y mp t o ms a n d i n d e x e s we r e s i ni g i f c a n t l y b e a e r i n t h e s t u d y ro g u p t h a n he t c o n r t o l ro g u p r P < 0 . 0 1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r e a t i n g c h i l re d n ' s a s t h ma w i h t i n h a l e d i f u t i c a s o n e
儿童哮喘门诊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儿童哮喘门诊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bdf8f20508763231121243.png)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和规范化管理的背景和目的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的设置和布局
人员的配备
目录
儿童标准化门诊的诊疗流程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的功能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的质控要求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的评估
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高,诊断面临诸多挑战
• 我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高 达3.02%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16, 54(3): 167-181.
儿童哮喘急性期使用药物的临床定位
药物类型
SABA
糖皮质激素 SAMA 茶碱 LTRA
临床定位
所有年龄的哮喘儿童的一线治疗药物,可即反复刻使
用 吸入给药是缓解喘息咳嗽急性症状的首选给药方式。 也可作为运动性哮喘的预防药物,不宜长期单一使用
鲍一笑. 儿童哮喘门诊--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1-96.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常规设备配备
肺功能仪
可获得FEV1、FEV1/FVC、PEF、FEF25%-75%以及MMEF等气道阻塞相关的 指标
用于哮喘初次就诊病情、急性发作程度以及治疗疗效评估和长期监 测管理
鲍一笑. 儿童哮喘门诊--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1-96.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人员配备
宣教室配备宣教师1 名,也可由护士兼任
整理患儿信息、电话 跟进随访等
宣教师
指导患儿正确使用吸 入装置、向患儿及家 长进行吸入装置宣教
患者自我管理教育, 教育患者哮喘的日常 自我管理,包括运动,
IOS肺功能仪
儿童哮喘和膳食摄入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儿童哮喘和膳食摄入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2d63e3a32d7375a41780e7.png)
儿童哮喘和膳食摄入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目的回顾性研究膳食种类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五年间小儿哮喘患者,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调查问卷共发出482份,收回有效问卷468份,回收率达97%。
结论儿童哮喘与膳食种类有较大相关性。
标签:哮喘;膳食;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小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全球哮喘患者多达3亿人,我国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哮喘病人约有3000万。
据1990年、2000年两次全国城市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10年儿童哮喘发病率上升了60%。
这一趋势可能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关[2]。
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们运动量的减少,饮食方式也更加精细化,饮食结构可能会影响哮喘的发病率。
气道高反应性(AHR)为儿童哮喘主要特征,伴随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3]。
有证据表明,膳食摄入的种类对患儿的哮喘发作有一定作用[4]。
我们查阅本院近五年的病例及追踪调查,以确定食物摄入对儿童哮喘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查阅我院从2012年6月~2017年6月间门急诊确诊的2周岁~10周岁哮喘病患儿病例,共836例,其中心源性哮喘12例,气管内结核2例,气管内异物87例,其余重度哮喘128例。
对607例轻中度哮喘患者发出问卷调查,共发出482例电话问卷。
1.2 调查设计采用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包括对食物过敏程度、补充维生素的次数、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的次数、粗纤维食物摄入量、绿色蔬菜摄入量、肉蛋类摄入量、每周运动频率、脂肪摄入量、早餐是否规律、生活场所空气洁净程度等调查项。
1.3 方法将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根据受测者的各个调查项的分数计算其代数和,得到个人状况总得分并排序,使用平均值差数法,截取高分数段的20%作为高分组,取低分数段的20%作为低分组。
得到高分组、低分组,并作为对照组。
支气管哮喘96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96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43390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5.png)
支气管哮喘96例临床分析
黄丽松;徐佩芳
【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012)002
【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附院变态反应室自1988年5月至1989年9月,共诊治96例哮喘,其中儿童25例。
诊断依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中制订的儿童哮喘临床诊断标准,成人按1984年全国呼吸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的哮喘专题讨论后决定的标准。
现将这96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
【总页数】4页(P176-179)
【作者】黄丽松;徐佩芳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5
【相关文献】
1.疏风宣肺祛痰治疗风痰哮证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分析 [J], 赵红杰
2.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J], 乔翠娥
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误诊为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J], 刘丽茜;娄益环
4.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因素的临床分析 [J], 陆海迪
5.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支气管哮喘应用头孢曲松联合甲强龙冲击疗法的临床分析及对患儿免疫因子影响 [J], 蔡伟娜;周隆辉;侯文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例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的规范化管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方法:对96例哮喘儿童实施规范化管理。
结果:患儿经1~2年的规范化管理,哮喘控制75例,部分控制18例,未控制3例。
结论:对哮喘儿童实行规范化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基层医院儿科推广使用。
标签:儿童哮喘;规范化管;临床控制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中国儿童的病率显著上升,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制订合理的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用尽可能少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使这一慢性的身心疾病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本院自2009年3月对于哮喘儿童规范化管理,现对96例哮喘儿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诊断支气管哮喘96例,均符合《褚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3~14岁。
根据患儿有无日间症状,有无日常活动和活动受限,有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发作而憋醒,有无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无哮喘急性加重,将哮喘分为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
96例患儿根据初次诊断分为控制35例,部分控制40例,未控制21例。
1.2 方法
哮喘治疗方案是在以患者哮喘控制水平为主导的一个持续循环过程中进行的。
每三月复查1次,根据哮喘控制水平修改治疗方案,最终达到临床控制。
如果目前治疗方案不能使哮喘达到控制,治疗升级直至达到哮喘控制。
当患儿达到哮喘控制后(须经过3个月才可确认)并至少维持3个月以上,考虑减量治疗。
如果患者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治疗下仍能维持哮喘控制,而无哮喘症状复发至少1年,才考虑停用药物治疗。
建立患儿哮喘档案,教会患儿掌握简单的自我管理方法。
给家长发放“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根据分值评价近段时间哮喘控制水平。
督促患儿使用简易峰流速仪,根据测定的最大呼气峰流速监测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或升级治疗,控制病情,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避免住院治疗。
对哮喘儿童及家长进行哮喘知识普及。
儿科医护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哮喘知识普及,鼓励其参加患儿的治疗方案制订。
使之对哮喘这个慢性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如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危害、预后以及坚持治疗的益处。
消除患
儿及家属的错误看法,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经常就诊的自觉性及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治疗失控。
发放心连心医患沟通卡,成立哮喘儿童之家,为患儿及家长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教育患儿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采取避免或减少哮喘危险因素的措施。
2 结果
96例患儿经1~2年的规范化管理,哮喘控制75例,部分控制18例,未控制3例。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最终迁延发展为成人慢性持续性哮喘,肺功能严重受损,个别患者甚至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哮喘的治疗目标是通过规范化管理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1]。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对96例哮喘儿童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儿童哮喘长期管理的药物治疗计划。
根据临床控制水平进行哮喘评估,逐级调整治疗方案,维持控制和明确维持控制所需要的最低治疗级别和治疗剂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疗费用和提高安全性。
在哮喘管理中与患儿及父母建立伙伴关系,提供进行自我管理技能的训练。
使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可提供可反复使用的客观指标,有助于加强医生和患者间的交流,也便于基层医疗单位中患者哮喘控制评估。
督促哮喘儿童家中使用峰流速仪,通过连续测定肺功能密切监测哮喘严重程度及评价对治疗的反应。
健全随访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普及哮喘知识[2]。
最终达到哮喘的临床控制。
本组临床研究证实对哮喘儿童实行长期规范化管理,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儿童病例数明显增多,疗效确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基层医院儿科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育智.儿童哮喘的定义与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9):643-644.
[2]韩忠.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9):6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