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奥鹏复习题《英语教学法》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合作学习
2、移情
3、考试焦虑4.学习方式5.迁移6.任务型教学
7、多元智能理论8、形成性评价9.元认知策略10.研究型学习11.间接策略
12、语言焦虑13、学习档案14、自主学习15、动机16、发现学习17、文化教学18、信息技术19、归纳、演绎法20、情感21、情感态度22、终结性评价
23、接受性学习24、直接策略25、任务因素
1、合作学习
参考答案: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它在强调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重视小组成员个人的合作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论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

合作学习的互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单向型互动,或师生之间交流的双向型互动,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2、移情
参考答案:所谓移情是指一个人的意识通过想象活动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

移情就是人类思想、情感及观点的相互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帮助学生获得移情体验,即通过自身的情感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具备熟悉感、和睦感、理解感信任感和责任感。

3、考试焦虑
参考答案:考试焦虑是指考生在考试期间(考前、考中、考后)产生的紧张、害怕、忧虑等情绪。

考试焦虑是受个体的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及其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心考不出好的成绩为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情绪性反映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症状。

考试焦虑影响学生实际能力的正常发挥,是考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4.学习方式
参考答案: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s)或称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学习新知识或解决问题时采取的一贯方式。

当代教育理论从不同角度认识学习方式。

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变量,学习方式所反映出来的是学生的认知变量,学习方式的不同或变化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从学生的活动方式来分析,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它包括学生的行为、情感和认知,这三种因素有机结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品质。

从认知角度分析,人的思维水平和学习任务的要求有关,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不同的认知水平。

5.迁移
参考答案:迁移(transfer)也是一种认知策略,它是指人们运用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或概念知识来促进学习新的语言任务。

根据迁移对学习的影响,它可分为正迁移、零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方向,它可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它可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研究表明,迁移是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母语的交际经验可以迁移到外语交际活动中;过去学过的知识可以迁移到当前的学习中。

迁移不是自动的,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本身并不能保证它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得到适当应用。

促进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6.任务型教学
参考答案: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交际式语言教学的方法之一,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
是外语教学界提出的“过程教学大纲”(process syllabuses)的产物,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把课堂社会化。

所谓“任务”指的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

任务型学习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并体验到人是如何用语言做事或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促进外语学习。

7、多元智能理论
参考答案: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

该理论注重学生的智能多种性、整体性、开发性和差异性,鼓励教师配合学生的学习策略,采取多元模式的教学方式,以发挥教与学的功效。

该理论认为,智能是智力是多元的,由一组多元的能力构成,而不是单一的能力。

换言之,人的智能应该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问题的潜力。

根据这个基本的认识,Gardner提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省智能、认识自然智能和生存智能。

8、形成性评价
参考答案: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发展所进行的过程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质化评价,它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以及全面性、真实性和情景性等特征,能够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9.元认知策略
参考答案:“元认知”是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包括提前准备、集中注意、选择注意、自我管理、事先练习、自我监控、延迟表达和自我评价等。

例如决定注意某个通知,激发学习某些东西,监控学习和评价学习。

10.研究型学习
参考答案: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学习或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实践与体验、表达与交流。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重视过程、应用和体验,注重主体的多元化和手段的多样性。

11.间接策略
参考答案:间接策略与目的语没有或基本上没有直接联系,是支持和管理目的语学习作用的策略,该策略也分为3个次大类,即元认知策略(包括建立学习重点、安排和计划学习、评价学习)、情感策略(包括降低焦虑程度、鼓励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和社会策略(包括询问问题、和别人合作、同情别人)。

12、语言焦虑
参考答案:语言焦虑既可能是学生的个体因素(如心理素质差)造成的,也可能是学习活动形式和教学方法不当所致。

此外,如果教师、家长对学生施加的压力过大,学校环境或班级氛围过分紧张,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焦虑、人际焦虑或情感焦虑。

研究显示,焦虑度太高会消耗学习者的记忆能量和空间,使学习者用于思考和记忆能力下降,语言储存和输出效果降低,进而导致焦虑感加剧,给语言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13、学习档案
参考答案:学习档案,是展示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的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的窗口。

它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和多角度地反映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教师、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下成长进步的过程,为教师提供其他评价手段所无法提供的关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而且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和高适合性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可。

14、自主学习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它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确立目标、确定学习内容、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控制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和进度、评价学习结果。

从教育角度看,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语言教与学的目标,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培养自主学习的方式有:记日/周记、调查问卷、制
定计划、面谈、讨论和自我评估。

15、动机
参考答案: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

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来自于学习者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或家长的要求和鼓励或就业压力等,它包括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和成就动机。

内部动机指来自学习者内部的动力,如对所学科目的喜好、对教师的喜欢、学习需求意向、愿望、兴趣、求知欲、态度等,是最直接的驱动因素。

16、发现学习
参考答案:发现学习也是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获得为主的,但它更加强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掌握、理解以及学生在获得这种学科基本结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学习的心理机制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17、文化教学
参考答案:文化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

18、信息技术
参考答案: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

广义地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具有超速度、网络化、信息流、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

具体地说,信息技术是指人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人类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工具和技术设备。

19、归纳、演绎法
考核知识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定义,参见P114
归纳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推理方法,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

归纳具有概括、总结的特征,同时具有发现事物某些新现象的功能。

归纳有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几个步骤。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就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归纳与演绎相互依赖、互相补充,归纳是从个别事物到一般性知识,而演绎是从一般性到个别;归纳和演绎相互渗透,因为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是人类认识的两个相互渗透的过程;归纳与演绎相互转化,归纳准备了演绎的条件,而演绎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归纳提供前提,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

20、情感
考核知识点:情感的定义,参见P48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而高度发展的一种心理想象。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体验,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人的情感是在人的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的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

情感具有理智性、社会性和易变性等特征。

21、情感态度
考核知识点:情感态度的定义,参见P52-53
《标准》把情感态度界定为“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22、终结性评价
考核知识点:终结性评价的定义,参见P10
终结性评价属于量化评价,是指以笔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的评价面向过去,关注评价结果。

23、接受性学习
考核知识点:接受性学习的定义,参见P17
接受性学习主要是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加个体的知识储备,扩展学生知识的视野。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他们是知识的接受者。

24、直接策略
考核知识点:直接策略的定义,参见P68
直接策略与目的语直接相关、是直接处理目的语学习的策略,该策略分为3个次大类,即记忆策略(包括建立联系网络、运用形象和声音、认真复习、运用动作)、认知策略(包括练习、接受和传送信息、分析和推理、为输入信息建立规则)和补偿策略(包括猜测、克服说写中语言知识的不足)。

25、任务因素
考核知识点:任务因素的定义,参见P74
人们学习语言时自然会出现学习的情景和学习任务。

学习者针对不同的任务选择使用不同的策略。

大量的证据表明,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任务和口语训练中使用策略的频率最高,而在执行听力理解、推断和口语表达等任务中使用策略的频率最低。

事实说明,语言任务决定着哪种策略最为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