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段及科目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授课教师时间2019.11.13上午课题及课时教室有多长 (一课时) 教材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校名称授课地点
学情分析课标
要求
1.初步感知测量的意义,了解物体的量化属性,知道物体的可测量属性。
2.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学习
内容
教科书呈现了多种方式测量教室的具体情境,结合“教室有多长”这个大问题,引出“怎么量教室的长度?”“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的问题串,让学生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做准备。
学情
现状
本班学生已经学会了“比长短”,并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经历了“直接比较”,正在经历“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进而学习“运用标准单位测量”。
学习目标知识
技能
1.结合具体的问题,掌握自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能自选身边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直观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过程
方法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2.通过自选身边的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进一步感知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3.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测量教室长度的实践,在动手操作中来理解测量的意义。
情感
态度
1.在测量教室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参与小组讨论、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小组合作方法,体会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3.在教师点评和自我的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策略重点
难点
重点: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难点:感知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方式
方法
1.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数学活动体验学习。
2.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媒体
技术
1.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使用多媒体平台播放课件和微课介绍测量方法,使用手机同屏收集展示学生作品。
3.使用可视化课堂管理软件倒计时、抽签、实时点评学生课堂表现。
4.课后使用云课堂布置在线作业,在互动平台实时支援、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
流程
结构
教学分析与目标设计
课前检测
【测评内容】
1.我们的教室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正方形)
2.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教室有多长?
3.要知道教室有多长,你认为应该怎么测量?
【评价方式】
1.通过收集、分析和统计课前习,检验学生对测量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还有哪些困难。
2.让学生在课前检测问题的回答中,感受测量。
3.通过在课前同伴互评、互帮,检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测
【练习内容】
1.活动一:测量我们的教室。
2.活动二:小正方体搭柱子比赛。
3.活动三:小正方体测量“特权卡”有多长。
4.判断同一种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情况下的测量结果。
【评价方式】
1.通过学生汇报和各小组对比,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根据学生小组合作中能否认真倾听、表达想法,查看学生是否具备合作意识、掌握合作方法。
课后评测
【测评内容】
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家里的家具、家电。
2. 验证:人两手伸直的总长度是否和身高差不多。
【评价方式】
1.根据“课外实践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测量知识掌握的情况。
2.收集学生生活中相关测量的案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物体的量化属性和可测量属性。
情境导入
【问题引入】
1.元旦节要从教室左边到右边拉一条彩带来装饰教室,但不知道教室有多长?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
2.揭题:教室有多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需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给足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
学与教的活动
活动一:测量教室的长度。
【示范测量】
1.PPT演示:5幅测量教室的图片。
适时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学生从图中了解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多样化。)
2、PPT演示:二(6)班学生测量教室的视频。
带着问题看视频:
他们是怎么测量教室的?你看出哪些测量细节。
【设计意图】
1.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身边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是测量教室的测量工具,打开学生思路展开自己的思考,找到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对学习新知充满信心。
2.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测量教室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步骤,提出注意事项。
【合作测量】
1.阅读合作要求:
○1、确定测量路线。
○2、选择测量工具,讨论测量方法。
○3、做好小组分工。
○4、记录测量数据,填写书P49页表格。
2.合作准备:讨论落实要求○1、○2、○3
3.交流准备工作:电脑随机抽取一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实地测量:各小组按照讨论出来的路线、选择好的测量工具,分工合作完成测量。
5.交流测量结果:
为什么大家测量出来的结果不相同?
为什么同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为什么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又相同?
怎样才能得到统一的答案?
6.明确:选用的测量工具长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同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也可能会因为误差而不同。不同的测量工具只要长度相同得到的结果也相同。要想得到统一的答案,必须采用同样长度的测量工具,还要做到测量过程严谨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起来的。此阶段的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很多时候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放手让学生实地测量不仅累积了活动经验而且在“量”的过程中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感知了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活动二:搭柱子比赛。
1.演示:PPT演示小正方体搭柱子示范。
2.明确要求:每组合作搭一个柱子。归定时间内搭的柱子最高者获胜。
3.活动体验:各小组合作搭柱子。
4.公布结果:各小组汇报最后得分。
5.交流:为什么他们组获胜?怎样做能加大获胜的可能?
6.明确:用到的小正方体数量越多,柱子越高。对齐、平稳更易获胜。
【设计意图】
1.通过搭柱子比赛进一步感知物体的量化属性,感知度量单位的意义。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增加小组成员间的配合默契度。
活动三:测量“特权卡”的长度。
1.明确要求:你能用刚才搭柱子的小正方体来测量“特权卡”有多长吗?
2.合作测量:用小正方体测量“特权卡”有长度。
3.汇总结果:各组记录员汇报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