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基因组和基因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4年,Avery等的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基 因的本质是DNA;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
11
1955年,遗传学家Benzer提出顺反子(Cistron)学说
cis-acting sites and trans-acting molecules
12
在互补测验中,两个隐性突变如果表现出互 补效应,则证明这两个突变分别属于不同基 因;
4
真核生物(Eukaryotes)
遗传物质集中存 在于核膜包围的 细胞核中,并与 特殊的蛋白质结 合为核蛋白-- 染色体
5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只以裸露的核 酸分子存在,且与少量蛋白质结合, 但不形成染色体结构。然而习惯上, 原核生物的核酸分子也常被人们称为 染色体。
某些有机体,如噬菌体和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 也不是真核生物。它们是一种超分子的亚细胞生命 形式,它们的繁殖必须在寄主体内进行,因而其遗 传机制与其寄主密切相关,如噬菌体(即细菌病毒) 适应了原核生物的遗传战略,而动物病毒和植物病
例:人类与E.coli编码基因数目的比较研究 E.coli. 4 × 106bp DNA 约编码3000种基因 人类3×109的DNA,是大肠杆菌的700多倍 有上百万个基因???
24
根据不同细胞中的 mRNA数目来估算表达基因的 方法,哺乳动物的每种表型的细胞表达的基因约 为1×104个,
C值是每种生物的一个特征,不同物种的C值差 异极大,最小的支原体(mycoplasma)只有 104bp,而最大的如某些显花植物和两栖动物可 达1011bp。
20
低等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含量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生物 基因组大 小比较 (从原核 生物到哺 乳动物)
22
不同物种的C值差异很大,随着生物的进化,生物 体的结构与功能越复杂,其C值就越大。
8
基因概念的提出
1910年,Morgan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 基因代表着一个有机的化学实体; Morgan的染色体—基因遗传理论 , Gene 存在于染色体上。进一步将“性状”与“基 因”相耦联,成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石。
9
Theory of the gene (1926 T. H. Morgan)
毒则使用真核生物的遗传法则。
6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差别
7
第二节 基因、基因组与C值
一、基因的概念 1. 对基因的认识
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W.Johannsen首先使用基因 一词,其概念与当年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完 全一致,这一阶段基因是逻辑推理的产物,用作表 示生物性状的符号,并无实质内容;
14
基因:是能够表达和产生基因产物(蛋白质或RNA) 的DNA序列。
说明: 1) 根 据 产 物 类 别 可 分 为 蛋 白 质 基 因 和 RNA 基 因
(tRNA基因和rRNA基因); 2) 根据产生物的功能可以分为结构基因(酶和不影
响其它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和调节基因(阻碍蛋 白或转录激活因子)两大类。
一个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功能的区域称为 顺反子(cistroun)。
顺反子学说认为: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基因, 这 个 基 因 或 者 编 码 蛋 白 质 , 或 者 编 码 RNA 分子(tRNA,rRNA)。
13
1961年,R. Jacob和J. Monod提出了操纵元 (又称操纵子)的概念;
揭示了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规律,将 基因分为“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和 “调节基因”,以及后来发现的启动基因。
18
二、基因组的概念
一个物种的单倍体染色体的数目称为该物种的基 因组(genome)。
基因组(genome):是指细胞或生物体的全套遗传 物质,即生物体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全 套染色体所含的全部基因(DNA)。
如人基因组的全长为大约3×109对碱基,编码 3-4 万个蛋白分子。
19
一个单倍体基因组的DNA含量总是恒定的,是 物种所特有的,称为C 值(C-value)。
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存在于整个 细胞之中,有时虽有相对集中的区域,但并无核膜 围绕。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集中在有核膜包围着的细胞核 中,并与某些特殊的蛋白质相结合成为核蛋白以构 成一种细密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染色体。
3
原核生物( Prokaryotes ) 遗传物质--类核或拟核 习惯上也称为染色体
•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实体
• 基因象链珠(bead)一样,孤立地呈 线状地排列在染色体上
• 基因是:
功能(functional unit) 突变(mutation unit) 交换(cross-over unit)
“三位一体”的 (Three in one)
最小的 不可分割的
基本的
遗传单位
10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阶段
在结构、功能很相似的同一类生物中,甚至在亲缘 关系十分接近的物种之间,它们的C值可以相差数 10倍乃至上百倍。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C值均为 109bp的数量级,人们很难相信两栖动物的结构和 功能会比哺乳动物更复杂。
C值矛盾:无法用已知的功能解释生物如此大的 DNA量。
23
三、C值矛盾
与预期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数量相比,基因 组的 DNA含量过多。即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 性并非线性相关,称为C值矛盾(Paradox) 。
第三章 染色体、基因和基 因组
1
第一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 第二节:基因、基因组和C值 第三节:原核生物染色体及基因特征 第四节:染色质结构 第五节:真核生物染色体及结构特征 第六节:真核生物DNA序列特征
2
第一节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
按照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可将 生命有机体划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15
反向生物学阶段
重组DNA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 ……
16
基因:是能够表达和产生基因产物(蛋白 质或RNA)的DNA序列。
2. 基因概念的扩展
移动基因 断裂基因 假基因 重叠基因
17
3. 基因的种类
1) 根据产物类别可分为蛋白质基因和RNA基 因(tRNA基因和rRNA基因);
2) 根据产生物的功能可以分为结构基因(酶 和不影响其它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和调节 基因(阻碍蛋白或转录激活因子)两大类。
11
1955年,遗传学家Benzer提出顺反子(Cistron)学说
cis-acting sites and trans-acting molecules
12
在互补测验中,两个隐性突变如果表现出互 补效应,则证明这两个突变分别属于不同基 因;
4
真核生物(Eukaryotes)
遗传物质集中存 在于核膜包围的 细胞核中,并与 特殊的蛋白质结 合为核蛋白-- 染色体
5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只以裸露的核 酸分子存在,且与少量蛋白质结合, 但不形成染色体结构。然而习惯上, 原核生物的核酸分子也常被人们称为 染色体。
某些有机体,如噬菌体和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 也不是真核生物。它们是一种超分子的亚细胞生命 形式,它们的繁殖必须在寄主体内进行,因而其遗 传机制与其寄主密切相关,如噬菌体(即细菌病毒) 适应了原核生物的遗传战略,而动物病毒和植物病
例:人类与E.coli编码基因数目的比较研究 E.coli. 4 × 106bp DNA 约编码3000种基因 人类3×109的DNA,是大肠杆菌的700多倍 有上百万个基因???
24
根据不同细胞中的 mRNA数目来估算表达基因的 方法,哺乳动物的每种表型的细胞表达的基因约 为1×104个,
C值是每种生物的一个特征,不同物种的C值差 异极大,最小的支原体(mycoplasma)只有 104bp,而最大的如某些显花植物和两栖动物可 达1011bp。
20
低等真核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DNA含量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生物 基因组大 小比较 (从原核 生物到哺 乳动物)
22
不同物种的C值差异很大,随着生物的进化,生物 体的结构与功能越复杂,其C值就越大。
8
基因概念的提出
1910年,Morgan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 基因代表着一个有机的化学实体; Morgan的染色体—基因遗传理论 , Gene 存在于染色体上。进一步将“性状”与“基 因”相耦联,成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石。
9
Theory of the gene (1926 T. H. Morgan)
毒则使用真核生物的遗传法则。
6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差别
7
第二节 基因、基因组与C值
一、基因的概念 1. 对基因的认识
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W.Johannsen首先使用基因 一词,其概念与当年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完 全一致,这一阶段基因是逻辑推理的产物,用作表 示生物性状的符号,并无实质内容;
14
基因:是能够表达和产生基因产物(蛋白质或RNA) 的DNA序列。
说明: 1) 根 据 产 物 类 别 可 分 为 蛋 白 质 基 因 和 RNA 基 因
(tRNA基因和rRNA基因); 2) 根据产生物的功能可以分为结构基因(酶和不影
响其它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和调节基因(阻碍蛋 白或转录激活因子)两大类。
一个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功能的区域称为 顺反子(cistroun)。
顺反子学说认为: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基因, 这 个 基 因 或 者 编 码 蛋 白 质 , 或 者 编 码 RNA 分子(tRNA,rRNA)。
13
1961年,R. Jacob和J. Monod提出了操纵元 (又称操纵子)的概念;
揭示了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规律,将 基因分为“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和 “调节基因”,以及后来发现的启动基因。
18
二、基因组的概念
一个物种的单倍体染色体的数目称为该物种的基 因组(genome)。
基因组(genome):是指细胞或生物体的全套遗传 物质,即生物体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全 套染色体所含的全部基因(DNA)。
如人基因组的全长为大约3×109对碱基,编码 3-4 万个蛋白分子。
19
一个单倍体基因组的DNA含量总是恒定的,是 物种所特有的,称为C 值(C-value)。
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存在于整个 细胞之中,有时虽有相对集中的区域,但并无核膜 围绕。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集中在有核膜包围着的细胞核 中,并与某些特殊的蛋白质相结合成为核蛋白以构 成一种细密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染色体。
3
原核生物( Prokaryotes ) 遗传物质--类核或拟核 习惯上也称为染色体
•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实体
• 基因象链珠(bead)一样,孤立地呈 线状地排列在染色体上
• 基因是:
功能(functional unit) 突变(mutation unit) 交换(cross-over unit)
“三位一体”的 (Three in one)
最小的 不可分割的
基本的
遗传单位
10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阶段
在结构、功能很相似的同一类生物中,甚至在亲缘 关系十分接近的物种之间,它们的C值可以相差数 10倍乃至上百倍。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C值均为 109bp的数量级,人们很难相信两栖动物的结构和 功能会比哺乳动物更复杂。
C值矛盾:无法用已知的功能解释生物如此大的 DNA量。
23
三、C值矛盾
与预期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数量相比,基因 组的 DNA含量过多。即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 性并非线性相关,称为C值矛盾(Paradox) 。
第三章 染色体、基因和基 因组
1
第一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 第二节:基因、基因组和C值 第三节:原核生物染色体及基因特征 第四节:染色质结构 第五节:真核生物染色体及结构特征 第六节:真核生物DNA序列特征
2
第一节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
按照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可将 生命有机体划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15
反向生物学阶段
重组DNA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 ……
16
基因:是能够表达和产生基因产物(蛋白 质或RNA)的DNA序列。
2. 基因概念的扩展
移动基因 断裂基因 假基因 重叠基因
17
3. 基因的种类
1) 根据产物类别可分为蛋白质基因和RNA基 因(tRNA基因和rRNA基因);
2) 根据产生物的功能可以分为结构基因(酶 和不影响其它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和调节 基因(阻碍蛋白或转录激活因子)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