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词人和将士们身在征途之中。
“身”点明行进的方向,突 出了身心分离之苦。
从北京到山海关,即使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也需要三个 多小时。古代交通不便,将士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很辛苦。
想象将士们“山一程,水一程”的画面。你想到 了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山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水
波涛滚滚 巨浪滔天
课堂小结
• 诵读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张继的 《枫桥夜泊》
• 学习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课堂演练
判断对错。
1.王维和张继都是唐代诗人。
(√)
2.《山居秋暝》颔联写的是自然景物。 ( √ )
3.《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指的是今天的苏州。
(√ )
第二课时
长相思
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先看下面的资料,再品读尾联,想一想:此时 诗人心中生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中年的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 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 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 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 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 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将士们行军的遥远与艰辛。
“千帐灯”让你想象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朗读指导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边读边想象行军队伍的壮观, 征途中的艰辛,缓慢而深情地读。
品读下阕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边读边想象:“风一更,雪一更”描绘的 是怎样的场景?
风雪交加、苦寒持续不断
06
检查、修改及反馈收集
1-仔细检查每一页内容准确性 2-邀请他人审查并提供意见反馈 3-根据反馈进行必要调整优化4-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五年级语文上册《05古诗词三首》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
有人认为“夜深千帐灯”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 界接近,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 二者都显出恢宏壮阔的气势,壮 阔中透露出苍凉与孤寂之感。 • 前者侧重写相思之愁苦,此情深 挚婉丽;较“大漠、长河”一句 的雄浑壮阔的景象和充满张力的 内涵,则相对纤细、单薄。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 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 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古诗小擂台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第二 句中的“欲作家书”, 一下 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 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这平 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 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古诗小擂台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复恐”二字,对诗人的 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 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 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 正显出他对这封“说明书万重” 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 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 句!
秋
思
[唐]张 籍(jí )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jiàn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zhònɡ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注释】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备课ppt课件:古诗词三首(完整版)_1
课件在线
13
理解诗意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
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
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
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
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课件在线
14
精读感悟
理解诗的意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交代时间:秋天的夜晚 地点:山中 天气:雨后的清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静景:月、松、泉、石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课件在线
8
读准字音
míng xuān huàn xie 暝 喧 浣歇
课件在线
9
理解词语
暝: 晚。 空山: 幽静的山。 喧:声音喧哗。 浣女: 洗衣服的女子。 随意: 任凭。 歇:凋落,凋零。 王孙: 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是诗人自称。
课件在线
10
我会写
孙
注意间 架结构
课件在线
山水田园诗
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晋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 (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 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而宁愿隐 身山林,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课件在线
7
课文链接
山居秋暝 “山居”:山中的居所。点明了地点。 “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
课件在线
5
写作背景
这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 后期作品。当时,王维已归隐山林。诗中描绘 的,便是诗人归隐在辋川别墅时所见到的秋日 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 生活意趣。诗人笔下的秋景,清新而富有生气 ,一洗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悲凉感伤的情调和低 沉灰暗的色彩。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5《古诗词三首》 三首诗歌的异同
5《古诗词三首》三首诗歌的异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全诗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全诗意思:一叶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意思: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有一座茅草屋。
屋内有人操着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
再看看茅屋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锄豆田里的杂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最让人喜爱的是那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
水光潋滟,杨柳依依。嘟嘟、乐乐自由泛舟……
。 。
于是收篙停棹,张伞使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哈哈)怪 生 无 雨 都 张 伞 ,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哈哈)怪 生 无 雨 都 张 伞 ,
不是遮头是使风。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 诚斋,南宋诗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大 量的古诗,他的诗自成一家,形成了 “诚斋体”,他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 风趣,浅白如话的语言表达。他非常喜欢描写儿童 形象,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 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 杨万里)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 叶|渔 船|两 小 童 ,
gāo zhào
收 篙|停 棹|坐 船 中 。
怪 生|无 雨|都 张 伞 ,
不 是|遮 头|是 使 风 。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篙
棹
舟过安仁
渔夫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渔歌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及《清平乐·村居》。
WTT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古诗词三首》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原文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②卧月明。
注释①弄:逗弄。
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①[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理解一、《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
提示:牧童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二、《舟过安仁》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提示: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课件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 城(今属山东济南)人。21岁抗金义军,曾任耿京 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 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 江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 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 有爱国热情。本课所选《清平乐·村居》就是作者 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 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
舒适,我要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的,等到过年把它们杀了 给爸爸和妈妈享用…… 就这样三个儿子忙得不亦乐乎,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 谁看了能不羡慕呢?的了!”
屋内,老两口乐此不彼;屋外,三个儿子各忙其事: 看,老大在溪边的豆田里锄杂草呢!他干得那么认真,那
么卖力,锄一会儿就得甩一把汗,好像在说:“今年一定
是个丰收年,到了秋天,我会给爸爸和妈妈一个大大的惊 喜!”而二儿子这时正在忙着编织鸡笼呢!他一边编一边
想:等鸡笼编完了,小鸡们就可以住进去,这样既安全又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词句解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 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 船前进啊!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 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 生活之趣。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 往。)
《清平乐· 村居》改写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的环绕着美丽的小 村庄。一座农家小院边的池塘里,荷叶挤挤挨挨,像一个 个碧绿的大圆盘。一阵轻柔的风缓缓吹过,一池的荷花翩 翩起舞,争奇斗艳。瞧,小溪里倒映着一个低小的影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的。
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却⼜不⼀样。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 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②卧⽉明。
注释 ①弄:逗弄。
②蓑⾐:棕或草编的外⾐,⽤来遮风挡⾬。
⾈过安仁① [宋] 杨万⾥ ⼀叶渔船两⼩童, 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④⽆⾬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的⽵竿或⽊杆。
③棹:船桨。
④怪⽣: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 [宋] ⾟弃疾 茅檐②低⼩,溪上青青草。
醉⾥吴⾳③相媚好④,⽩发谁家翁媪⑤? ⼤⼉锄⾖溪东,中⼉正织鸡笼。
最喜⼩⼉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吴地的⽅⾔。
④相媚好:这⾥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翁、⽼妇。
⑥亡赖:同“⽆赖”,“亡”读wú,这⾥指顽⽪、淘⽓。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教学设计 教学⽬标: 1.认识本课4个⽣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默写《牧童》,能⽤⾃⼰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词的⽣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活的快乐、⽥园⽣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的⽣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课时 ⼀、谈话导⼊,激发兴趣 1.有⼈说,童年是⼀⽀⽀动听的歌,是⼀幅幅美丽的画,⽽我要说童年是⼀⾸⾸美妙的诗,只要⽤⼼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5.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5.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全诗大意:《牧童》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清平乐·村居》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豆地锄草在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着刚摘下的莲蓬。
词句注释:《牧童》⑴弄:逗弄。
⑵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⑴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⑵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⑶棹:船桨。
⑷怪生:怪不得。
⑸使风: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清平乐·村居》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
村居:题目⑵茅檐:茅屋的屋檐。
⑶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⑷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⑸翁媪(ǎo ):老公公、老婆婆。
⑹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⑺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⑻亡赖:指小孩顽皮、淘气。
⑼卧:趴。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
1.榆关:山海关。
2.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3.聒:声音嘈杂。
解诗意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 千帐灯。 • 山一程,水一程:说明身离故乡之远,行 军之难。 • 千帐灯:说明此行队伍庞大 •
解诗意
风一更,雪一更:说明夜晚天气变得更恶劣 故园:指故乡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纳兰性德:
(1655-1685),满洲人,字容 若,号楞咖山人,清代最著名 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 在清代以致整个中国词坛上都 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品 《侧帽集》《饮水集》等。
• 你看到了翻越高山的画面。 ——你看到了越过河水的画面。 ——你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你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你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作者心系故园,如果身在故园, 你们眼前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 情景呢?
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 —故乡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针针纳入寒衣的线啊! —故乡就是妻子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啊! —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团圆之夜啊! —故园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乐融融的生活。
《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 作者一颗怎样的心?感受到作者怎样的 情感? 孤独、思念、伤感
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之情
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或诗词名句。 2、小练笔: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 事。
词 语 理 解
1.欲:想,打算。 2.家书:书信。 3.复:又。 4.恐:担心。 5.尽:完。 6.临:将要,即将。 7.封:信封。
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 烈思乡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 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 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 ?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 、蔓延起来,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 心里也充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 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 见其情之浓烈。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 人夜宿瓜洲,二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 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写作 此诗时,作者正客居洛阳。其诗 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且平易自 然,常以口语入诗。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①。 开封:把封好的 行人:这里指捎 复恐匆匆说不尽, 信拆开。 信的人。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
• 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 ”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 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 ”,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 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 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 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 他忽然想到了“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在 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 ……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 何不用一个“绿 ”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 ”——好一个“绿”字! • 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 、“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 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 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 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 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 ”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课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所见》袁枚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小儿垂钓》胡令能
1
2
3
4
5
古诗词三首
01
02
CONTENTS
目录
钟汉离 荷仙姑 吕洞宾 张果老 曹国舅 铁拐李 韩湘子 蓝采和
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童年趣事
……
回忆
汇报人姓名
课文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01
02
“读”进来,“想”开去。
靠近经典,走进古诗,让我们——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01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02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03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04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05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06
诗句理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的繁茂,感受到牧童的快活?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
5.古诗词三首
棹 (zhào) (棹竿) 媪 (ǎo)(翁媪) 剥 (bāo) (剥开)
牧蓑遮
醉媚锄剥
牧 mù 牧童 遮 zhē 遮盖 媚 mèi 明媚
蓑 suō 蓑衣 醉 zuì 醉酒 锄 chú 锄头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突然闭口立。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 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 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 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 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 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请你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 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 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 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 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 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牧童——吕岩】改写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草原上, 碧草茫茫,远处,几棵树挺立在草原上, 像一个个守护草原的卫士。这时,一阵 风萧萧地吹过,原本毫无生气的草原舞 动了起来,不时发出“刷刷”的响声, 就像一个个绿色跳跃的精灵正给这舒缓 宁静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动听的 “夜曲”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醉:带着酒意。 相媚好:表示两人很亲热的
意思。
翁媪: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 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妻。
译义: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 赏析: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茅屋前一对老夫妇,他们大概是喝了一些酒,脸上红 扑扑的,一副微醉的样子,正操着乡音在高兴地聊天。白发翁媪,不知谁家?这里 设一问语,便觉声情摇曳,意趣平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 烈思乡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 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 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 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 ?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 、蔓延起来,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 心里也充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 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 见其情之浓烈。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 人夜宿瓜洲,二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 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 平韵。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4—1685),字容若,康熙时 宰相明珠之子,康熙的一等侍卫,文武双全 ,尤长于词,为清初词坛巨擘,被誉为“满 清第一词人”、“宋后第一真词人”,与朱彝 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 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 传神。 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为“满清第一填词真人 ”。
中注释默读,想想这首词 描写的是什么意思?
• 【翻译】:
• 将士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 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 灯火。
•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 睡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故乡,再也睡不 着了。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 朔雪之声的。
• 上阕写山水行程。说“身”,诉诸视觉, 在空间上展开。一路跋山涉水,鞍马劳顿 ,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 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 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 景,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 们便可体会无二。
心系故园
• 读上阕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 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 样的世界里面?
• 读下阕,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 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 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景呢? (同桌讨论)
《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 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桃花又---江南岸 ------又---江南岸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瓜洲一水间,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 《长相思》则是清代的纳兰性德征旅途 中而作的 他遇到了风雪,辗转难眠。
要求: 1.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2.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中的三个 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 字正腔圆。
3.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 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轻重缓急 。
理解词语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聒: 指声音嘈杂。 更: 旧时一夜分为五更。 千帐:这里是虚数,指帐篷很多。 乡心:思乡之心。 故园:故乡,家乡。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 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 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 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 人的深切思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思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
• 这是一首( )? • 你都知道哪些词牌名? • 如梦令,西江月,卜算子,忆江南······ • 词和诗的区别在哪里?
• 1、泊船:停船。泊,停泊。 •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县南,与京口
相对 •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 5、间:间隔 •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 7、隔:间隔。 •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 9、绿:吹绿了。 • 10、何时:什么时候。 • 11、还(huán):回。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徐志摩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 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 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写作背景
• 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 帝到东北祭祖时路上写的。当时皇帝出行 还要野营,仍保持满族传统。一个身居京 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 加的野营生活,既不习惯,又觉新鲜,词 中写出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 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瓜洲一水间,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瓜洲:在长
京口:今江苏镇江江。北岸,扬
京口②瓜洲钟山一:今水南间京 ,州南面。
钟山③只隔市紫数金重山。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瓜洲一水间,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夜 思
一 更
成
乡 之
异 家故 情
地 他 乡
衬 托
庭的温园无
的 冷
暖此
声
对仗
身
向
山 海
榆
关关
俗 语
那如
畔 行
那 厮 那
皇 夜处
帝 远 征
深 千
的 浩
帐
荡灯
山
一
程
一
长 水
一
相 程
路
既 感
走 过
慨 又 峰
的 风 景
词 牌 名
思 回
路
转
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从 哪读出来的
身在征途
作者的“心”又在哪里?你 又是从哪里得知的?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 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成容若君度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 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 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 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靡谢尽。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gēng gu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Hale Waihona Puke 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 印象和感觉?
对照书中插图 结合文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
鉴赏
• 1.写景叙事,作者通过描写他随君巡时的所见、 所闻及所感,将叙事写景完美融合,表达出表达 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2《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 佳作
•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侧帽》、《饮水
》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
,有南唐后主遗风。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 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 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 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 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 灯”……差近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水间” “只” “数重山”
离家近 很想还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 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处“思绿家”切字
? 诗人曾想过用
“满到”、,不过为能、什还入么、 诗人最后选 “绿”?
• 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 ”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 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 ”,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 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 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 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 他忽然想到了“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在 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 ……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 何不用一个“绿 ”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 ”——好一个“绿”字!
• 3.字 ①、“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 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 风更加缠绵。 ②、“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 ”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 者心系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