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和对策
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四点建议

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四点建议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四点建议一、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学英语老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以便融会贯穿,到达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
老师可以经常去听小学英语课,互相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以便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明确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的一样相异处,以便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工程和语言功能等。
二、注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颖事物好奇、好动、好问。
进入初一后,他们仍然天真烂漫,有正义感,对不喜欢的人和事会表示厌恶。
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兴趣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兴趣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英语老师应保存局部好的小学英语学习的习惯。
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学唱英语歌的习惯;做英语游戏的.习惯;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的习惯等。
英语老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的习惯;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考虑,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稳固进步的习惯。
四、注重英语学习技能的衔接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根本上是机械模拟、书写字母和单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
学生学习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
读的技能也只侧重拼读和模拟朗读,写的技能也只侧重书写标准的字母、音标和单词。
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
所以,学生进入初一后,老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随着国家对英语教育的重视,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难题。
如何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已成为当前英语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浅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1. 学习内容不连贯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断档和缺失。
一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完一些基础语法和词汇后,到了高中又需要重新学习,浪费了学习时间。
2. 学习方式不一致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升学阶段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
这种不一致的学习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困扰和焦虑。
3.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认知障碍。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1. 整合教学内容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整合教学内容,确保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能够连贯衔接。
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有机连接起来。
2. 统一教学方式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统一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方式相对一致。
这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和教学交流来实现,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4. 加强课程评估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加强课程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和反馈体系来实现,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5. 增加合作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可以加强学校之间和不同年级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经验交流。
这样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课程评估和增加合作交流等多种对策的综合运用,相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推进,小学生们在毕业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进入初中后,学生们普遍存在着一些英语学习上的问题,导致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
以下是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的讨论。
问题一:词汇基础薄弱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主要注重单词的基础认知和拼写,很少涉及到词汇的运用和理解。
这导致小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无法正确运用所学单词,在阅读和写作中表现不佳。
对策一:加强词汇的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对单词的认知水平,并激发学生运用单词的兴趣。
增加学生词汇的运用练习,比如造句、口头表达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词汇。
对策二:词汇的复习和扩展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定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进行复习,并适当地引入新的词汇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可以通过词汇游戏、词汇拼图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的词汇。
问题二:语法知识不扎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是通过模仿和记忆来学习语法知识。
他们对于英语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在初中阶段有效运用。
对策一:梳理语法知识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对语法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练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语法的规则和用法。
对策二:运用语法知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分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语法的灵活运用能力。
问题三:听说能力欠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基本训练,但由于课堂时间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往往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
这导致学生在初中时听不懂教师的英语教学,也无法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对策一:丰富听力训练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实用化的听力训练材料,如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片段等,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的理解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外教或外国友人交流,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
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2.词汇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为突破中小学词汇和语法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经整合教材内容, 结果发现:
词汇方面:小学学习的单词较多,我们在教学中感到 七年级学生似乎很健忘,但许多学生对单词读音、拼 写、词义出现遗忘现象。
由此看来,初一新生要突破词汇教学已成为入门教学 工作的重中之重。
语音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学生要掌握学会26个字母的 读音和书写形式;音标、语调的教学内容没有专门安 排,只在教科书的附录部分编排了语音教学资料以供 教学参考,教师可在日常教学词汇过程中,根据自己 学生对音标认读、语音、语调的掌握情况进行渗透。
3
2020/10/13
语音教学对策是:分阶段,多手段。
⑴ 在小学毕业阶段:让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 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语音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为 他们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
4
2020/10/13
⑵在初中入学阶段
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教材附录的语音教学资料,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语 音基础、单词拼读技能、句子朗读技巧和英文规范书写等。
①目标与要求:复习巩固26个字母的准确发音和规范书写、48个音标和五 个元音字母的开音节、闭音节。内容包括: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 本读音、辅音连缀的读音以及成节音的读音。学生达到三会要求,能规范 书写26个字母和英文句子,基本上能正确地朗读中小学通用的四会要求词 汇300个和最基本日常100句。
8
2020/10/13
(二)教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1.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组织学生参与交际 2.活动化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3.小组化语言情境实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一、引言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1. 能力层次不匹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的英语能力层次不匹配。
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能力较强,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英语学习能力跟不上,存在较大的学习差距。
2. 学习兴趣下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少学生开始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课堂学习逐渐产生了抵触情绪。
这一现象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尤为突出。
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学科和知识,英语学习可能并不再是他们的重点,因此学习兴趣逐渐下降。
3. 课程内容断层由于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目标不一致,导致了教学内容上的断层。
有的学校初中英语课程内容过于简单,而高中的英语学习又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法和词汇知识,这种教学内容上的断层使得学生在过渡阶段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
三、解决对策1. 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学生英语能力层次不匹配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来解决。
在初中阶段可以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巩固,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基本功,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为了解决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引入英语学习游戏等形式,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度。
3. 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为了解决课程内容断层的问题,学校可以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使得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
可以在初中阶段加强对一些高中英语学习的预习,为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提供更好的条件。
四、总结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寻找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相信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会逐渐得到缓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更好的提高。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分析1.教学目标差异小学和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主,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初中英语教学则更加偏重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差异性给学生的学习过渡带来了一定困难。
2.教学内容断档小学和初中英语课程内容之间存在断档问题。
小学英语主要以单词、基本句型、简单语法为主,而初中英语则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丰富的词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断档问题。
3.教学方法不连贯小学英语教学重视游戏、歌曲、故事等形式,强调趣味性和灵活性,而初中英语教学则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不连贯,使学生在过渡阶段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4.评价标准不统一二、对策建议1. 统一教学目标,顺利衔接小学和初中英语课程内容应当有机地衔接起来,加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阶段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进度,做好课程内容的延伸和衔接,弥补阶段间的教学内容断档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持续性的提高。
3. 整合教学方法,平稳过渡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应当有机地衔接起来,注重教学方法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教师可以通过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接受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平稳地过渡到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应当统一,注重平等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阶段和能力水平,采用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注重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课外表现。
通过统一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阶段,平等公正地接受教育。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教育难题,需要教师、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合理、完善和连贯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学业上能够顺利过渡,并全面发展。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近年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备受关注。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旨在让学生在升级到更高级别的学校时能够平稳过渡,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估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参考。
一、教材的衔接教材的连续性是保证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基础。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 教材内容的复习与扩展:中小学教材之间应有一定的内容复习和扩展,使学生能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温故知新,同时也能逐步引入新的知识点。
2. 难度的过渡:教材的难度过渡要适中,既不能让学生感到无压力,也不能让学生因难度太大而感到挫败。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教材,确保学生在新学期顺利过渡。
3. 内容的衔接与延伸:新学期教材的内容应与上学期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衔接和延伸,以便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快速适应,并且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是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关键。
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度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适应并提高。
2. 任务型教学的引入: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任务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3. 合作学习的推行: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合作项目等方式来进行,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评估的衔接评估的衔接是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重要环节。
在评估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 考核方式的转变: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会发生变化。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一、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及对策在中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教学内容断层: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之间存在断层,导致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出现困难。
2. 教学内容重复:有些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中反复出现,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需要统一制定,要求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之间有着明确的衔接关系,确保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能够循序渐进,不至于出现断层。
2. 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对于有些内容可以在不同学段中进行有意识的重复,保证学生能够夯实基础,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新颖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兴趣。
1. 教学方法断层:不同学段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导致学生在升学后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1. 统一教学方法标准:教育部门可以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进行统一规定,要求各个学段中都要使用相似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在升学后能够顺利过渡。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训: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培训,引导他们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升学后可以更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1. 评价标准不一致:不同学段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评价标准不一致,导致学生在升学后难以适应新的评价标准。
2. 评价内容过于单一:有些学校过分依赖书面考试,忽视了学生的口语、听力等能力的评价。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且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解决。
只有通过统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才能够让学生在升学后顺利过渡,做到教育教学无缝衔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了无可避免的趋势。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还只是起步阶段,而对于中学生就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
然而,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常常存在着衔接问题,对教学造成困扰。
本文将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出发,提出对策。
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相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更加注重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更加注重词汇的扩充,更加注重语法规则的应用。
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更注重英语语言的基础打牢,学生要通过基础扎实,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
因此,这两个阶段之间就会存在衔接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数量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注重词汇的记忆、理解,涉及的词汇量相对较少,只包括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而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则要求学生记诵更多的词汇,涉及更多的门类,扩展范围更广。
2.语法规则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延续本质语言教学规律,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语法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
而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则更加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注重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更加复杂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学习方法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尚处于自然环境下的语言接触期,主要强调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而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教育,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多做练习,提高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四项技能。
为了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对策: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时,应该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学生需要记忆一些基本的单词和短语;而在中学阶段学习英语时,应该注重词汇量的扩充,尤其是注重词汇的学习和典型例句的背诵。
2.语法知识的衔接4.注重跨越性的训练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如果分阶段、单纯、分离,只能学一些英语表达的词和短语,难以使学习者得到有效、全面地提高。
因此,教师要对中小学阶段进行“跨越式”的训练。
五、结束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提高。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1.引言2.困难分析(1)教学内容的不对接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字母、发音、基本的日常用语等。
而到了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语法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过渡时期,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对接,很多学生很难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2)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初中和小学的英语老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教学衔接的困难。
中小学的教学资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小学阶段缺乏适合初中阶段的教材和辅助教学资源,这也给教学衔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转变由于初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出现了一定的转变,导致学习兴趣减退、学习动力不足。
3.对策建议在教学内容方面,学校应该重新调整教学大纲和教材,确保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相衔接,协调安排初中英语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鼓励学生在小学阶段提前接触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逐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促使初中和小学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统一,同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教材,以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目标,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结语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
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应对这些困难的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
浅析我国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析我国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教育背景介绍和问题意义入手,分析了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差异。
目前的现存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和难度不匹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等对策。
同时强调了学校之间的合作,重视关键环节,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和讨论,有望提高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对策、差异分析、现存问题、解决对策、有效的衔接机制、师资培训、学校间合作、关键环节、学生学习动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在初中阶段则需要更深入地学习英语,掌握更为复杂的语法和词汇,以及进行更多的听、说、读、写训练。
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学生在升入初中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语法和词汇运用上的不连贯性,听说读写能力的欠缺,以及学习动力的下降等方面。
如何解决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已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了有效解决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衔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学校间合作,重视关键环节,促进学生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水平。
1.2 问题意义对于我国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早已引起广泛关注。
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也会挑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
深入分析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及其带来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解决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指学生从小学英语教学阶段顺利过渡到初中英语教学阶段的过程。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着一些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不连贯导致了衔接的困难。
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种教学内容的变化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新阶段时的适应困难。
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不统一也是衔接的困难之一。
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动手操作和互动交流,而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这种教学方法的不一致会造成学生在教学衔接过程中的困惑。
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不连贯也会导致衔接的困难。
小学英语教材注重单词和基础语法的掌握,而初中英语教材则更加深入和拓展语言知识。
由于教材内容的不连贯,学生在衔接阶段容易出现学习上的转折点。
面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问题: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及时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互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法,确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连贯性。
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桥梁。
通过制定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逐步过渡到新的学习阶段。
优化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
教育部门可以对中小学英语教材进行统一调整,确保教材的连贯性和适应性,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衔接。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来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便于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和交流。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一些困难,但通过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衔接桥梁、优化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以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等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英语教学的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初中英语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接受英语学习。
但是,他们的英语并没有达到学习初一教材的水平,在普通学校这种状况更为严重。
初一新生的差距主要表现为:(1)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不少学生对字母、单词拼写还是模糊不清,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对单词、句子会读但不会写,甚至既不会读也不会写,不能正常理解语法,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2)不少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有调查表明,初一年级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已经减退或消失。
小学阶段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使得不少学生已经丧失对英语的兴趣,并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加上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多、步子快、要求高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起跑线上就无所适从。
面对这种状况,初一英语教师就要接受新的挑战:怎么才能让在小学阶段学过英语,但基础参差不齐,英语学习信心不足的初一新生重新树立信心,调整方法,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初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我们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差异和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小学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兴趣,能进行简单口头交流。
初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是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最大的区别是教学内容多,词汇量增多,语法多,需要大量笔记,课外还需要延伸。
三是教学策略区别。
小学教学往往利用直观手段和游戏活动,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但也有这种现象:过分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效果。
没有让学生把握关键句型、词语,导致不少学生难以熟练准确朗读所学内容,难以用所学语言正确熟练交流。
缺少了朗读环节造成学生对课文半生不熟,课外朗读困难重重。
此外,小学高年级过分注重单词识记而忽视语段教学,学生读写能力跟不上。
由于没有读写支撑,仅靠口头操练难以形成稳定的综合技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多采用讲解、操练和任务为主。
但有的老师不能综合地使用这些方法,他们单一地使用某种方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策略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策略抚宁县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白俊颖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目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和提高。
但由于中小学英语课程内容脱节、教学目标、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英语时,出现了严重不适应的情况。
尤其在六年级和七年级第一学期,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分化。
另外,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教育教学管理相互脱节的现象。
要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就必须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策略,这对于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和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1)重视和准备程度不够。
虽然小学英语课已经开了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农村小学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学设施很难配套。
电化教室和录像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率非常低。
小学英语教学又特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以及充分利用和开发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创设生动而真实的语言环境,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课堂也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低于其他学科教师。
他们对语言习得规律重视不够,往往采用针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或自己上学时的体会进行语言教学。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转岗教师,除了在语言习得规律方面存在着问题,还存在诸如语音、语调、教学理论等方面的问题。
(3)英语课程开设后很多学校是作为副科来看待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很多年级每周只有两节课,这对于学习一门外语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抄写作业,有时是惩罚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
(2)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到很好的备课,没有做到重新审视现行教材,没有对教材做必要的删减、修改、和补充,使之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让我们来看一下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语法基础较薄弱,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限,词汇量较小,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
由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主要围绕简单的日常生活内容展开,学生在初中课程开始涉及更加复杂的内容时,往往会感到无法适应。
而对于教师来说,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带来衔接问题。
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
针对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上着手,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内容可以做一些衔接,尤其是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可以适当延伸或者扩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掌握一部分初中所需的基础知识。
我们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切实把握好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过渡与衔接。
教师还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还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家长了解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要求,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有序推进和健康发展。
要想真正解决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与初中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英语教学方面,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也备受教育部门和教师们的重视。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是一个有机的过渡,实际情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学习内容的不连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学习技能,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而初中英语教学则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和句型结构,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小学和初中的英语学习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明显的不连贯性。
这种不连贯的学习内容会给学生带来不适应感,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学习方法的不匹配小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启蒙性、趣味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竞赛性,教学方法多采取游戏教学、唱游、拼图等形式,从中学的教学方法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要求学生多阅读和自主思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大的不匹配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困惑和不适应。
3. 老师教学能力的不足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对中学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了解,导致无法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也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初中英语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了解不足,容易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对策1. 教学内容衔接要解决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不连贯问题,可以在小学教学中,适量地引进一些初中阶段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适应。
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采取渐进式教学,通过课外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前接触初中阶段的一些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加顺利地过渡到初中的英语学习环境中。
2. 教学方法衔接为了解决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不匹配问题,可以鼓励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衔接方案。
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

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持久性和广度。
好的衔接可以使学生在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更顺利地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对英语学习产生阻碍,甚至反而使学生更加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而在没有衔接时,则会出现大量短板现象,学生在学术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失衡,影响了学年的综合素质。
以下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
1.教学内容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为了使两者之间的衔接相互顺畅,中学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控制教学内容难度、如何变化授课方式、如何慎重设置教学目标等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的难度掌握非常重要。
中学教师要充分掌握中学教学大纲,并且要根据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课程设置的难度档次与小学课程相适应。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小学的英语教材,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来控制教学内容的难度。
在控制教学难度的同时,中学教师还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任务,避免出现内容节奏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其次,授课方式也是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是以口语训练、基础知识传授为主,而中学英语教学则更注重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锻炼,所以中学老师可以根据小学教学方式,采取更加形象、生动、趣味的授课方式。
再者,中学教师应该慎重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等方面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同时,中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2.教学方式衔接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还要求中学和小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效衔接,使小学生在中学阶段更顺利地转化为英语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方式上,小学教师更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中学教师则更注重英语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衔接中小学英语教育中,中学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现状及对策[1]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现状及对策[1]](https://img.taocdn.com/s3/m/07d2cb7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a.png)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国民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英语课程的开设时间已从最初的初中阶段逐步延伸至小学阶段并获得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度,尤其是新课标改革之后,小学英语教学的师源质量和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科学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们逐渐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体验,把工作重心从传统单一的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转变成更加注重教学质量与学生人文知识相结合的理性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课程中适当衔接初中的语法、句子搭配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学生的心理阶段性特征和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1.1研究的意义1.2.1理论意义小学英语已经开设了十几年,大部分地区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对初中英语的学习减轻了学习压力,但是为什么一部分在小学学得很好的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英语成绩反而明显下降,英语学习兴趣也明显降低呢?这个问题其实已经随着英语课程在小学的开设应运而生了。
那么如何降低这种问题发生的几率,我们需要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补充和扩展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衔接理论,另一面可以对该问题的快速高效解决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1.2.2实践意义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表象上相互独立实质上又相互衔接。
因此教育衔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初中教学效果的好坏。
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相对于语文、数学科目而言还仅仅是襁褓中的婴儿,并且在小学至初中的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已经影响了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做好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从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与制定对策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
第二章综述2.1 文献综述2.1.1国外对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教育教学衔接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一)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摘要: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如何解决好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本文在归纳中小学衔接问题和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衔接问题的一些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衔接问题;原因;对策和方法一、引言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基础。
当他们进入中学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初中英语的起点。
如果中学英语教师还是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会极大地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这样中学英语教师难免会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如何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二、衔接问题的切入点 1.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
老师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
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
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2.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
学生初进中学时存在的习惯行为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
对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的探讨

对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的探讨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不仅是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的转变,更是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衔接与融通。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是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在过去,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升入初中后面临着学习内容和难度的急剧变化,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我们应该坚持渐进式的原则,让学生在逐步学习中逐步掌握新知识。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应该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开始学习,逐渐深入,逐步提高难度。
小学英语教学可以从基础的单词、句型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初中英语教学则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法和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逐渐接触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衔接,我们应该坚持稳扎稳打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而在初中阶段,我们则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是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中的另一个关键点。
不同的教学方法常常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认知上的落差和困惑。
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也亟待解决。
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我们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初中阶段,我们则可以逐步引入一些讨论、辩论等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和对策慈溪市胜山镇胜西小学张群群(31532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也开设了英语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学习四年的英语,这样为初中英语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英语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那么中小学英语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中学英语教学又是小学英语的深入和扩展。
他们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
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小学衔接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关键环节。
如何做好中小衔接,既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也是一直困惑我们的,更是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方向。
本文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切入点,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
其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策略发展状态、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运用能力。
但是,目前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远没有达到《标准》中设定达到的要求,在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教材衔接问题:经过比对学区内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结果发现:⑴虽然教材版本不同,但是小学英语(PEP)与中学英语(新目标)编写思路相同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两者都突出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突出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
但是,小学六年级的英语教材难度比七年级的英语教材难度要大得多。
七年级的英语教材作为初一学生入门衔接教材,前三个单元从ABC开始教学英语。
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照顾从没学过英语的初一新生,同时也兼顾那些小学英语学得很不理想的小学毕业生。
⑵六年级与七年级英语教材没有遵循教材编写循序渐进的原则,它们之间失去了教材编写应采用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的方式,这直接导致小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脱节,也断裂了《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设定为五个级别的要求。
结果,在初一段普遍出现这一现象:英语学得慢的跟不上,英语学得好的快不了。
2、教法衔接问题:通过观摩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相似。
⑴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
但是,在日常课堂英语教学实践中,“任务型”教学模式并没受到重视,原有的“填鸭式” 教学模式还很盛行。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活动对书面考试内容没什么帮助。
⑵“英语教学评价问题已经成了目前英语课程改革的瓶颈”,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室主任龚亚夫老师说,“它直接影响了老师对教材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老师们普遍反映:凡是教材中出现的老师都得教,凡是教材中出现的都得让学生考,因为老师不知道考试的时候考什么。
”语课堂教学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3、学法衔接问题:通过教学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等途径了解到:⑴中小学生的学法可归纳为四个“多”——读、多背、多做、多记。
课堂上,老师带读单词、语句或课文,学生跟读模仿;老师分析或讲解课文,多数学生忙于记笔记。
下课后,学生的口头作业主要是背诵教材对话或短文,笔头作业主要是做练习卷。
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侧重对语言知识的死记硬背,容易导致“聋哑”英语的产生。
(2)策略方面,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
经问卷获悉:89.66%的小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把英语对话或课文翻译成中文有必要。
据家长反映:53.39%的小学生在家跟着录音读单词和课文,而初中生只占调查比例的16.99%。
这说明:初中生在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很不理想,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4.评价衔接问题:考试考什么,教学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现在,许多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可归因为: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考察替代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
这一操作严重阻碍了《标准》的顺利实施。
⑴《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评价包括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但是,目前教育部还没有出台详细、具体、可供操作的任务大纲,全国上下只好采用单一的书面测试,“重知识、轻能力”这一现象难以避免,这严重削弱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问卷调查六年级290名学生,97.24%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重要,但是只有48.5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43.1%的学生不喜欢英语的原因是“考不好”。
⑵小学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
小学英语教材(PEP) 主编龚亚夫老师说:不是教材出现的都要教,不是所有教的都要会,不是所有会的都要考;但是《标准》没指定哪些要考,哪些不考。
为确保学生取得高分,老师只好“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只好“西瓜芝麻”一起吞,英语学得半生不熟,消化不了,许多四年级小学生已经开始掉队。
还有,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如:兴趣、动机、信心、意志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养都被轻视了。
例如,《标准》目标要求(第二级):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但是我们问卷六年级学生,只有7.53%的学生达到这一要求。
⑶小学英语师资不足也是制约评价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
走访中发现有近60%的小学英语教师周任课在16 节以上,最高的竟达每周26 节,况且每班每周的英语课时只有3节;另外,城镇小学班额大,许多教师还要跨年级任课,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这势必造成教师备课时间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这势必大大削弱初中英语五级评价要求所依赖的基础。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切入点1、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
老师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
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
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2. 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
学生初进中学时存在的习惯行为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
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就没事干了,建议老师加大作业量。
这件事说明好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
3. 基本学习技能的衔接小学生普遍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度依赖老师。
培养学习技能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设法诱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如在听和阅读的训练中,尽量要求学生做到根据前后文猜词取义,抓住整体,保障思路畅通连贯。
4.教学方法的衔接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得英语。
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活动的能力就不强。
三、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充分反映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各级别间的有机衔接,其目的是有利于克服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重复的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
小学与中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体系的衔接,更是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效的学习策略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衔接。
1.重视个体差异,张扬学生个性。
《标准》中的六条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的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既不能机械地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强迫学生使用单一的学习材料。
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育、教学材料,并且为适应差异,可以分别对学生指导作业,使作业量、难度和类别有所不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正处于身心发生巨大变化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情感、自我意识、道德观念都有很大变化。
3~6年级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逐步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着重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
进入初中阶段后,要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英语学习的结果有密切关系,教师要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
2.分析学生现状,调整学习策略。
《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学习具有动态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习内容的不断变化而对学习策略不断进行调整。
这是因为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因此需要变换学习策略。
尽管中小学英语教学应当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还应有所侧重。
小学应侧重听说,初中应逐渐侧重读写。
学生要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英语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和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例如,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差异,分层次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
对待学习吃力的学生应该降低要求,上课时,因为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教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教师在对学生提问时,根据不同的对象,要求可以有所不同。
3.更新教学观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师应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转变,要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提高对语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更好地为交际服务。
同时,中小学教师应达成一种共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阶段性,更有其连贯性、连续性及系统性。
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重要的是交际性,这种交际功能应该贯穿始终。
更为重要的是,整体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皮亚杰(P. J. pi-aget)说过:“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有联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合格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