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教学课件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PPT课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压百代, 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须溪 “已尽大观, 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王嗣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 洞庭湖波涛万顷、巨
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 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 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 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 礴气势!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杜甫簡介
•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河 南襄阳巩县人,杜审言孙,衮州司马 闲之子。开元年间,南游吴越,北游 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 玄宗时,献三大礼赋,授京兆兵 曹参军。禄山乱,肃宗即位,拜左拾 遗。房官兵败,贬官,甫救之,出为 华州司功参军,客秦州。严武表为参 谋工部员外郎。武卒,游东蜀,往依 高适。后终于耒阳聂令署中。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 年,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 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 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有孤舟”:飘流湖湘,以舟 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 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 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登 昔闻洞庭水, 岳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阳 乾坤日夜浮。 楼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久 “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 “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
“昔”与“今”之间,未简 单的以 “喜”“悲”之词加以 填充,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回味。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 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 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PPT共28页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审ຫໍສະໝຸດ 容膝之易
安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课件
1、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那些意象?这些意 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体现 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平野、月、江 2、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情感?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 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 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创 3、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 怎样的思想情感?
比喻手法,以一沙鸥自比,极言 自身的漂泊、孤单无依,照应前面 的“独”字,表达了诗人内心漂泊 无依的感伤。
主旨: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 漂泊无依,老境凄凉的感慨。
吴楚、乾坤日月 ——开阔博大
缘景明情
1、从首联中你感受到诗人登楼时怎样的感情? 2、颔联中那些字眼最具有表现力?说说其妙处。 3、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
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从首联中你感受到诗人登楼时怎样的感情?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 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
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
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因此实则
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的情怀。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
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 两个词的妙处吗?
坼:分裂,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开;浮: 漂浮,日月和星辰都漂浮在洞庭湖上。这两 个字用的极富动态感,自然贴切,呈现出辽 阔雄浑的意境,把洞庭湖浩翰无际的磅礴气 势宏伟奇丽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景色宏 伟奇丽,意境阔大。这两句彰显了诗人有着 博大胸襟,抒发对洞庭湖的赞美,并感叹个 人身世飘零,担忧国家命运的情怀。
第9课《登岳阳楼》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杜诗的“沉郁顿挫”
• “沉郁”主要表现为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 感情的悲慨壮大、深沉、深挚与深厚。他的诗有一种深沉 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 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 “顿挫” 从情势来看与表达方法有关 。
杜甫诗歌的“顿挫”主要体现在押韵和对仗上,音节 铿锵嘹亮,语句精炼严谨。读起来富有节奏和音韵美。
写作背景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去世前一年,即唐代 宗大历三年十二月。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 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面对烟波浩 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 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漂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 难,不免悲伤感慨。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 诗人胸襟之悲壮阔大相表里,故虽悲伤却不低沉, 虽沉郁却不压抑。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好像洞庭湖的万顷波涛、 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 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 ,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 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杜诗“借壮阔景抒沉郁情”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赏析《登岳阳楼》四联的内容。 (2)品味《登岳阳楼》写景的技法。 (3)讨论《登岳阳楼》是如何体现 “沉郁顿挫”的?
(1)、赏析《登岳阳楼》四联的内容
• 首联:作者说过去只听说有洞庭水,到迟暮之年才真的 登上了岳阳楼楼。充分表达登楼的愿望之久。上 下两句紧相蝉联,表明了时间、行动和地点。从 时间上、行动上看,前后有着紧密的承接关系。
颔联的第一句写登临放眼,思绪翻滚,想到三国时 吴蜀为争荆州而交战的历史事件,一幕幕悲壮猛烈的画 卷便历历在目。第二句写诗人避难至此,凭高望远。所 见之景中,“湖山”之景表现了气象开阔如昔。
杜甫专题《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
杜甫诗歌专题《旅夜书怀》765年《阁夜》766年《登岳阳楼》768年了解杜甫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
其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的生活和创作的四个时期: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涉世未深奉儒守官,读书作文;漫游吴越,举试不第;漫游齐越,初遇李白。
《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投赠干谒,仕途失意;献三礼赋,待制集贤;历尽辛酸,关注民生。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五百字》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陷落长安,忠君恋阙;奔赴凤翔,官授拾遗。
《春望》《羌村三首》“三吏”“三别”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携家入蜀,漂泊西南;草堂定居,安定平稳;出蜀漂泊,江舟长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解题诗歌的题目往往包含丰富的信息,《旅夜书怀》这一标题包含哪些信息?请结合注解谈一谈。
在旅途之夜书写自己的情怀或感情。
这个标题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写诗人旅途之夜所见的景物和当时的思想感情。
【补充】写作背景: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
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二、鉴赏诗歌1.哪些诗句写所见之景,哪些写所抒之情?前两联写旅途之夜所见之景,后两联抒发诗人的情感。
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课件
气势磅礴 雄浑壮阔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漂泊天涯
老病孤愁 悲凉落寞与上联壮
阔之境相映衬,情景相
融,愈显痛苦沉郁悲怆
之情。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忧国伤时 胸襟博大
前四句写景
→ 雄浑壮阔
五六句叙身世 → 凄凉落寞
七八句抒感慨 → 胸襟博大
开阔 ↓ 狭窄 ↓ 开阔
老杜品格,穷而愈
坚,悲而能壮,在自怨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情感?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一句否定,一 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 老病休”。 声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的所追求的人生 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 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 ;诗人辞去官 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
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 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
以阔壮之景寓悲凉 之怀,沉郁顿挫。
登岳阳楼
杜甫
壮阔之景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有机结合 意境阔大 情景交融 沉郁顿挫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王国维
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 永久的一道光彩。
——闻一多 庄严:人格 瑰丽:艺术 永久:影响
杜 甫 草 堂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与夏十二 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
《登岳阳楼》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1)
开元19(时20岁) 年始漫游吴越,5 年之后归洛阳应举, 不第。再漫游齐赵。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 二人结下深厚友谊, 继而又遇高适,三 人同游梁、宋(今 开封、商丘)。后 来李杜又到齐州, 分手后又遇于东鲁, 再次分别,就没有 机会再见面了。
长安应试落第, 后向皇帝献赋, 向贵人投赠, 后任右卫率府 胄曹参军(主 要是看守兵甲 仗器,库府锁 匙)的小官。 这期间写了 《兵车行》、 《丽人行》等 批评时政、讽 刺权贵的诗篇。
孟浩然 〔唐〕
望洞庭湖 注释 (引自 古诗文网)
赠张丞相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 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
八月湖水平,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
涵虚混太清。 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
坐观垂钓者, 安定。
坐观:一作“徒怜”。
徒有羡鱼情。 徒:只能。一作“空”。
第二部分
初读课文
相关背景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 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 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 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kui2)州 (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 (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 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 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 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知人论世
杜甫,字 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
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48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Hale Waihona Puke 、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杜甫:登岳阳楼、旅夜 书怀、阁夜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杜甫律诗五首《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ppt课件
五、(二)1有自伤飘泊之意。2(1)“宵”。 (2)战局紧张,故士兵天未明即起进行操练或准备 出征。(3)“霁”。(4)写战事频仍,社会动荡。 3表现的是在这战乱中自己的孤单和飘零。4诸葛亮 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交游变迁音书断绝,使我 寂寞无聊,但也所谓了。六、(二)1(1)当指诗 人的青年时代。(2)诗人青年时代当值“开元盛 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 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 破,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 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2(1)壮志未酬。 (2)豪情满怀。3上一联写洞庭湖,从洞庭水转换 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4第二句:“今上岳 阳楼”。
2020/3/14
2、“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写洞庭 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这是诗人心中的 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 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观沧海》)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 跟曹操有所不同。 (1)杜甫的心情是: 壮志未酬 (2)曹操的心情是: 豪情满怀
2020/3/14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由写景转人抒情先说个人 景况。长期以来,诗人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 归;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 了诗人自伤飘泊的感情。这一联怎样由写景过渡到叙说个人景 况的? 答上:一联写洞庭湖,从洞庭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 晰。
5、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 6、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 7、人事音书漫寂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
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最后两句诗人以沙鸥自 况,意答在:抒乃发自什伤么飘感泊情之?意请简答。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共42张PPT)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处,星辰低垂,平野开阔 近处,月影翻涌,大江流动
这苍茫的背景下, 诗人所处的一叶扁舟, 显得更加的渺小与孤寂
在大自然雄伟瑰丽 的景象之前,人生命运 更是孤单凄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 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孤 独,景中见情,景与情融。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 狭顿异。”“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 空。”——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上联展现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画出水上 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 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 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 己!
引题 写景 个人景况 国事艰难
交代背景 宽阔广大 凄凉落寞 广阔胸襟
意境宽阔宏伟
前四句写景 → 宽阔广大 五六句叙身世 → 凄凉落寞 七八句抒感慨 → 广阔胸襟
开阔 ↓
狭窄 ↓
开阔
老杜品格,穷而愈 坚,悲而能壮,在自怨 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 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
以阔壮之景寓悲凉 之怀的抒情境界。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 之悲壮,互为表里,故虽悲 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 抑。
杜作……阔大沉雄,千古绝唱。孟作亦在下 风,无论后人矣。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然状语也,杜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象过之。
——明胡应麟
孟浩然借写洞庭湖景表达个人“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舟
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不免拘限于个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 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 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 一派壮 阔的图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夜书怀
(唐)杜甫
1、通过“旅”字看背景
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 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 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 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 (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 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 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 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 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 首联以登楼能偿宿愿为喜。“昔闻”与 “今上”构成流水对。“昔闻”指诗人青 年时代,正值“开元盛世”,到处歌舞升 平。闻洞庭之名,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 祖国山河残破,而诗人也到了暮年,历尽 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 势磅礴。只10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无边无 际的巨大形象逼真地描画了出来。 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 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壮阔相同而心情各异。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如此人生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 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效果:
沙鸥
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 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 凄凉了. 艺术手法: 天 地
_____
思考1: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 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 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思考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 的, 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理解: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 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
诗歌主题思想:
诗歌意境十分宽阔雄伟,不仅表 达了自己个人机遇的感伤,也表现 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 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 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 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 催人泪下。 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 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 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 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杜 甫
阁 夜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 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 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 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 )、郭英 乂(yì)、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 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 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 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诗人命运的写照
明确: 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倌、 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 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 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
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通过“抒怀”悟实 情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 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
赏析诗文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 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 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 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 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 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 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阁夜》的主旨:
• 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 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赏析诗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颈联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 象,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 的讯息,惟有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 着一点生命的声息。“野哭”、“夷歌”, 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使忧国 忧民的诗人倍感悲伤。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 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 歌”,显示了地方风情。 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颈联亲朋音信皆无,自己寄居一叶扁舟。 (沉郁之叹) • 不是登临的喜悦,而是寄托着怀才不遇、 漂泊天涯之感。政治生活坎坷,但他从未 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抱负。 哪曾想最终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都成 泡影……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 一“无”一“有”,曰“一”曰 “孤”,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沙诗通篇围绕由于受排挤而被罢官,客旅之 中飘零、孤寂、失意、愤懑以及自觉渺小, 无力回天的失落的心情。漂泊无依的孤寂, 却正是对社会的评价,那个时候,那皇城, 如此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辗转来到成 都,却因为严武的离世,被迫离开,因为 无重用他的人,无他的伯乐了,那是一种 怎样的无奈。如此,全诗也从侧面烘托了 当时朝廷政治的腐败,以及,自己内心怀 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
赏析诗文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用典:①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传》: “徐庶shù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 也。’ ” ②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 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 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 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 尽之意。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
垂 ——低垂
平野: 阔 ——辽阔无边 月: 明朗的月光 江流:汹涌澎湃
星空低垂愈显 三两星盏衬托着 原野辽阔无边 无边荒凉的平野 明朗的月空下 月似乎不堪滚滚东 江水汹涌澎湃 流的大江的压逼而 一下子涌了出来 奔流不息
结论:
阔岸 平野 ——孤舟 —— 大江 何等孤单 何等渺小
2、通过“夜”字察实景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 晚。诗句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
微风习习,吹拂着江岸上如丝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 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在水面上漂泊着,不知所往。星星 垂挂在天际,显出平野的辽阔、孤寂;月光随波涌动在 汹涌奔流的大江中。
赏析诗文
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 作者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时令 到了寒冬,白昼越来越短,我浪迹天涯,在 这霜雪初歇的寒宵,诗人对此倍感凄凉寒怆。
赏析诗文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 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 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 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 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登岳阳楼
杜甫
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 (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 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 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这时杜甫身患肺 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只 有两年。当时吐蕃进攻,京师戒严,战争频繁, 处于多事之秋。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 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凭 轩远望,忧国伤时,悲从中来。
亲朋音讯阻绝,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 一叶扁舟到处漂泊!一无一有,曰一曰孤, 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练字遣词十分精确, 准确刻画出已五十七岁﹑年老多病、飘零 无依、晚景孤独凄凉的诗人形象,读后令 人肝肠欲断。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尾联凭栏遥望北方,忧国忧民。 • 作者开阔的胸襟与颔联自然界宏奇伟丽的 气象上下衬托。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 登楼观景,想的仍是国事,为之流涕。这 样的结尾使得全片境界更高,格调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