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二语教材词汇选取考察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第二册重点知识点参考1

现代汉语第二册重点知识点参考1

英语与汉语的对比研究建立在人类语言共性(language universal)的基础之上。

而语言共性又可概括为两大类:一为形式共性(formal universal),如范畴特征、语序、疑问形式、否定形式等;一为功能共性(functional universal),如达意功能、语篇功能等(丁金国,1996)。

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有分析型(analytic) 和综合型(synthetic)之分。

分析型语言的主要特征是语序较固定,而综合型语言的主要特征是语序灵活。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语序总体上较为固定,没有曲折变化,其词语组合成句依靠语序和虚词;英语是综合型为主,向分析型过渡的语言,语序既有相对固定的一面又有灵活变化的一面。

因此,英语和汉语在语序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这是我们进行英汉语序对比的基础。

语言是抽象的。

语言的抽象性表现为词汇级抽象和语法级抽象。

在词汇意义上每个词都是一般的、概括的,表示一类事物。

如“笔”表示所有的笔,钢笔、铅笔、毛笔和圆珠笔等。

语法意义更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从具体的词句中抽象出来的。

人之所以能了解语言的意思,是因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可以用来交际和进行思维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是听觉可以感知的,感知的形式语音又是和意义结合在一起的。

如“人”的语音形式ren,是听觉上可以感知的声音,它的意义是“两条腿走路、会说话、会干活的动物”。

ren这个形式和“人”的意义结合,代表了客观世界中“人”这种事物。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语言是可以为人所了解的。

回答者语言的递归性是指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

十、句法多义怎样进行变换和分析?句法多义就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例如:“反对的是小张”。

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某人反对小张,也可理解为小张反对某人。

“门没有锁”。

二语词汇能力及其测试

二语词汇能力及其测试

收稿日期:2008-09-28基金项目:河南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2008-JKGHAz D -195)作者简介:段士平(1971-),女,河南确山人,中原工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二语词汇习得。

二语词汇能力及其测试段士平(中原工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7)摘 要:词汇能力是指词汇的运用和提取能力,它对语言能力有很强的预测性。

词汇能力的全面评估应覆盖词汇广度、词汇深度和词汇知识提取的速度。

对前两者的评估或测试相对容易,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是这两个方面的测试工具。

3种测量词汇深度知识的工具是:词频概貌测试、词汇联想测试和词汇知识5级量表(VKS )。

对词汇提取速度的评估和测量难度较大,测试工具尚未出现。

关键词:词汇能力;词频概貌测试;词汇联想测试;词汇知识5级量表中图分类号:H31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9)022*******L 2L ex i ca l Co m petence and Its A ssess m en tDUAN Shi 2p ing(Depart 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Zhengzhou,Henan Pr ov .,450007,China )Abstract:Lexical competence,an efficient p redict or of language p r oficiency,involves the ability of lexical use and retrieval .The comp rehensive assess ment of lexical competence involves the foll owing three di m ensi ons:breadth of vocabulary,dep th of vocabulary and retrieval s peed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The relative easiness of assessing the f or mer t w o contributes t o the worldwide commonness of their testing instru ments .W hile the difficulty of testing word retrieval s peed leads t o the lack of its testing instru ments .RANGE,Word A ss ociates Test and VKS are the three co mmonly 2used testing instru ments of vocabulary dep th .Key words:lexical competence;Lexical Frequency Pr ofile;Word A ss ociates Test;VKS 0.引言词汇能力是语言综合能力的基础,词汇能力对语言能力有很强的预测性,词汇能力的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在现代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基于情境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寻求更有效的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通过对目前研究现状的回顾和分析,希望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习者在词汇掌握上取得更好的成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通过对不同的词汇教学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找到最适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果。

研究还旨在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词汇教学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指导,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总结,能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和改进做出一定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而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对于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汉语词汇的学习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掌握词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法,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通过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各国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

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汉语教学的效果,更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对外汉语初级阅读教材词汇量的统计与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阅读教材词汇量的统计与分析
常用 教材的生词量进行系统考察 。为此 , 我们对 四部 外 国 留学 生使用 的初级 阅读教 材 的词 汇量 进行 了统
除 了甲 、 乙级词 、 人名 、 地名 、 专名外 , 其余 视 为生词 。 另外 , 根 据《 大纲 》 提 出的 “ 包 容性 ” 的原 则 , 我们对 超
纲词的判定进行 了人工 干预 , “ 父” 、 “ 星期 一 ” 至“ 星期 六” 等词语未作 为超 纲词考 虑。 ( 三) 计算词 汇难度水平 梁少 丽 、 宋 继华 ( 2 0 0 9 ) 提出, 根 据外 汉语 教学 经 验, 初级教材生词包括《 大纲 》 丙、 丁级词 和超纲词 。我 们认为 , 对于初级汉语 阅读教 材 , 生词 量应包括 丙 、 丁 级词和超纲词 。根据郭 曙纶 、 曹晓玉 ( 2 0 1 1 ) 和 郭望皓 ( 2 0 1 0 ) 的研究结果表示 , 字种数 比字 次数更能 说 明语 言文本的难度 。 故本文是用生词量和总词形之 比算 出 词汇的难度水平 。 三、 统计结果及分析 F r y 在1 9 8 1 年提 出“ 生词量 少于5 %的文本 , 学生可 以 自己阅读而不需要教师指导 。” ( 喻爱菊 , 1 9 8 9 ) 但是 教材 中的文本有教师讲解 ,词汇量 通常都 超过了5 %, 我们把词汇难度分为 了五个等级 。 据 统计 , 平 均词 汇难度 水平最 低 的教材 是《 成功
近二十 多年来 , 对外 汉语 阅读教材从 单一 的配套
教材 到具有 完整体系的技能教材 ,可谓 是发展喜人 ,
但较 之其他 语言学科 , 对外汉语教材仍 有很多方 面需 要探讨 。 赵金铭 ( 1 9 9 8 ) 提出二语学习者对 现行 的教材 意见集 中在教材 内容乏味和词汇量过多 。 在第二语 言

词汇教学与教材的选择

词汇教学与教材的选择
关键词 词 汇知识 词汇认知过程 学生需求分析 教材
1 .引言
学 习需 求可 分为 目标需求 ( renes t gt ed)和学 习 a
需 求 ( a igne s ( uc isnadWa r,1 9 : 1 r n ed )H thno n t s 9 3 en e
长期 以来 , 方语 言学 家 , 言研 究者 , 西 语 以及教
维普资讯
词 汇教 学 与教 材 的选 择
。刘 禹
【 要1 本文通过对词汇知识、 摘 词汇认知过程的分析和总结, 以及作者对所在学校学生进行的学习动机和
需求的问卷调查 , 认为 词汇教材 的编写和选取 归应 ( ) 1 符合学生学习动机 以及学习需求 ;2 体现词汇的语言知识 ; () () 3 体现词汇 的认知特点从 而指导课堂教学。
词法 , 来扩 大学 生 的词汇 量 ; 师们 还不遗 余力 的检 教 查, 听写 单词 , 纠正 拼写错 误 。
然 而 这 种 忽 视 词 汇 教 学 的理 念 是 不 可 取 的 。 C n igw  ̄ ( 自 C n igw r ,1 9 )指 出 u nn s o h 引 u nn s ot 9 5 h
包含掌握与上述词汇相关联一系列词 汇知识 和信
息。
到辅 助教 师教 学 的 目的 。 2 .教材选 取 和编写 应符 合学 生需求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 , 访谈等各种形式 , 充分了解学生 的学 习需求 , 来选 取合 适的教 材 。
3 .教材要 体现 词汇 的语言 知识 C nigw r (9 5 unnsot 19 )指 出教 材在 编写 上要 注 h 意考 虑 教 和 学 ,以及 与教 学 等 方 面 有 关 的 各个 环 节 。 材既要 包含 学生所 必需 掌握 的知 识 , 教 又要含 盖 学 生在 学 习过程 中期望 掌握 的知 识 。 针 对词 汇教 学 ,二语 习得专 家 Co (00 ok 20 )指 出针对 词汇 学 习 ,语 言学 习者应 该掌握 词 汇的 四种

新HSK一_二_三级词汇大纲用字情况研究_吕禾

新HSK一_二_三级词汇大纲用字情况研究_吕禾

2010年第5期(总第122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 l o n g j i a n g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5,2010G e n e r a l .N o .122新H S K 一、二、三级词汇大纲用字情况研究吕 禾1,2(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2.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摘 要: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定基础阶段汉字的输入量及字目对汉字和其他方面教学有积极意义。

H S K 大纲是对外汉语教学及测试的主要依据,《新汉语水平考试H S K 大纲》一级、二级、三级的词汇大纲用字和旧H S K 汉字大纲甲级字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一方面体现了常用汉字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新旧H S K 大纲的连续性。

关键词:“新H S K 词汇大纲”;“旧H S K 汉字大纲”;用字情况;甲级字 中图分类号:H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5-0106-03收稿日期:2010-05-16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基础阶段常用字表研制”(Q W 200901)作者简介:吕禾(1976—),女,黑龙江黑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使汉语的价值不断提升,近几年随着我国汉语国际传播力度的加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经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

汉字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汉语学习者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的最大难点之一,但汉字的教学和研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研究中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国际传播的发展。

一、《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H S K 大纲》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旧H S K 词汇大纲”和“旧H S K 汉字大纲”)在1992年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在2001年出版了“修订本”。

对《中文听说读写》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部分练习指令语的考察

对《中文听说读写》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部分练习指令语的考察

对《中文听说读写》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部分练习指令语的考察一、《中文听说读写》教材简介《中文听说读写》(Integrated Chinese)是在美国学校使用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中文教材。

它的编者是姚道中、刘月华等。

在1997年由波士顿剑桥出版社(Cheng&Tsui)出版后,被美国各类学校广泛使用,美国大多数中学和大学都采用了这套教材教材。

在《中文听说读写》这本教材出现之前,美国学校大多是使用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

《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与现代生活贴切度相对不高,教学效果不太好。

《中文听说读写》出版以后,绝大部分代替了《实用汉语课本》,成了美国大多数各类各级学校汉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适用对象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人士,它的注释语种是英语,教材功能是综合教材。

教材分为《中文听说读写》初级教材和《中文听说读写》中级教材两部,其中初级教材两册,中级教材一册。

《中文听说读写》每一课时都包含有汉字、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每课包括词语与课文、语法、句型操练、课文英译,并穿插注释、补充词语和文化背知识简介。

书末附有繁体汉字排印的课文、中国地名和上册词语索引。

初级两册的练习用书都包括听力理解、口头表达训练、阅读理解、语法和书面表达训练四个部分。

练习方式基本上是传统的题型,如正误判断、选择题、回答问题、情景对话、看图说话、命题作文等等。

汉字练习本都包括每课的汉字笔画、笔顺演示与练习。

教材还包含有配套的练习册,练习题涉及汉语听力、口语练习、汉字书写、词汇理解、语法练习、阅读理解和汉语写作等方面,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训起到检查和巩固作用。

二、教材设置特点《中文听说读写》是一本较成功的对外汉语教材,受到了师生好评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对学生有吸引力《中文听说读写》教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汉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使用汉语,教材的教学目标设置上主要培训学生基本的、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

“考察”与“考查”的区别

“考察”与“考查”的区别

“考察”与“考查”的区别曹公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在“评价建议”一节中,先后22次用到“考察”一词,都是对学生学业进行检查、衡量、审核的意思。

例如“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等等。

我觉得这个词用法值得商榷。

《辞海》中无“考查”一词,对“考察”的解释是:(1)调查勘察,思考观察。

(2)旧时对官员政绩的考核。

《现代汉语词典》对“考察”的解释是:(1)实地观察调查。

(2)细致深刻的观察。

对“考查”的解释是: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行为,活动),如: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

从这两本权威的辞书来看,过去只有“考察”一词,并无“考查”之说,而“考察”的含意较为宽广,有“考核”的意思。

现代汉语把“考核”的意思单列出来,用“考查”来表示,而“考察”仍保留了其他义项的继续使用。

《简明同义词典》对这两个词作了较为细致的区别。

“考察”和“考查”两词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

但它们也各有侧重和不同:“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如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的对象等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有时也是其他事物,如年代、历史、文物等等。

显而易见,这两个同义词,古代都是用做“考察”,而现代汉语却把它们分成两个词形,分别使用。

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22次用到的“考察”都应该改用为“考查”。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5期)。

汉语二语学习者产出型词汇水平和写作质量相关关系分析

汉语二语学习者产出型词汇水平和写作质量相关关系分析

汉语二语学习者产出型词汇水平和写作质量相关关系分析李春琳【摘要】通过分析120篇汉语二语作文,探索汉语二语学习者产出型词汇水平和作文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产出型词汇水平由词汇丰富性衡量,包含词汇密度、多样性、复杂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发现汉语二语学习者产出型词汇水平各衡量维度和学习者作文质量的相关关系并不一致.词汇准确性与作文质量最紧密相关,词汇复杂性与作文质量呈现显著相关,但是词汇密度与作文质量无显著相关.词汇多样性则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态势,测量方式不同,词汇多样性与作文质量的相关关系也不同.另外,学习者词汇丰富性受话题熟悉度的影响,不熟悉话题对学习者的词汇准确性和(或)复杂性具有推动作用.【期刊名称】《华文教学与研究》【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8页(P54-61)【关键词】产出型词汇水平;词汇丰富性;写作质量【作者】李春琳【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5.3产出型词汇水平一般通过词汇丰富性来衡量(郑咏滟,2015),包括词汇多样性、词汇密度、词汇复杂性和准确性(Read,2000:200-201)。

英语二语写作研究发现词汇丰富性的四个指标和写作质量的关系不一致。

词汇密度与二语写作质量并无关系(Engber,1995;Hyltenstam,1988);而词汇多样性和复杂性与学习者作文成绩呈正相关(Engber,1995;秦晓晴等,2007:93-95);词汇准确性和写作质量相关程度最高(Engber,1995)。

汉语二语界的学者们分别讨论过词汇复杂性(陈默,2015;井茁,2013)、词汇准确性(曹贤文等,2012)和词汇多样性(陈默,2015)与汉语二语学习者写作和口语产出质的关系。

然而,吴继峰(2016)首次将词汇丰富性这个系统测量手段运用到汉语二语学习者写作评估和词汇发展上。

论文范文:汉语研究论文精选范文-第二语言教学基础上当代汉语核心词概述

论文范文:汉语研究论文精选范文-第二语言教学基础上当代汉语核心词概述

论文范文:汉语研究论文精选范文:第二语言教学基础上当代汉语核心词概述导言当前国内语言学界对核心词的研究兴趣正在日益表现出来,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李葆嘉先生的研究。

李葆嘉(2002)从宏观的角度描绘了汉语元语言系统,指出语言学的元语言包含三层含义:用于语言交际的最低限量的日常词汇,用于辞书编纂和语言教学的释义元语言,用于语义特征分析的语义元语言。

不同类型的研究所得出的元语言单位是不同的。

其中观层级"用于语言交际的最低限量的日常词汇"?基本相当于我们所探讨的核心词,粗略勾勒了词汇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我们的研究从宏观入手,通过对比分析法在三个平衡语料库中提取现代汉语常用词,根据规范性和通用性原则删选其中的核心词。

在此基础上从微观上删选,分词类在最小语义场内的排査使核心词的优化变得有据可循,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核心词表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义类框架的建立也使核心词的语义分布变得一目了然,使核心词的研究更加深入到微观层面。

第一章关于核心词的界定第一节核心词概念的提出核心词(core vocabulary)是一个西方语言学界提出的概念。

虽然众多的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者认为核心词的概念是合情合理而无可争议的。

然而事实上,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核心词的理解不尽相同,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七种1. 核心词是整个语言系统中最为常用的词。

由于书面语中的词总是更容易去统计和研究,这个定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实际上被默认为是"书面语中最常用的词"。

例如韦斯特(M. West) 1953年的《英语常用词表》是在对包含500万词的英语书面语材料的统计的基础上得出的。

此处的核心词意味着一个带有临界点的最常用词的原始统计,例如词表中前850个,前1000个,前2000个或前3500个词语。

2. 核心词是在任何领域和风格中都有着最为广泛用法的词语。

Carroll, Davies和Richman (1971)认为,用统计学的术语来说,核心词在各类文本中具有很广泛的分布率。

二语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语词典和语料库建设

二语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语词典和语料库建设

二语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语词典和语料库建设面向二语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语词典和语料库建设关键词二语学习易混淆词语词典语料库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师普遍认为,词语辨析是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可能难以分清一些只有微妙差异且意思比较抽象的,如“孤单/孤独/寂寞”“居然/竟/竟然”等的用法;也可能因母语的影响,误解或误用了在教师看来无需辨析的词对,如“祖国/故乡”“偏偏/故意”等;一些同译词也是相应母语学习者辨析的难点,如“本质/自然”是英语同译词,“事实/内容”是法语同译词,“正确/公平”是西语同译词,“赞同/满足”是阿语同译词。

(郭志良 1988)鉴于此,有学者提出使用“易混淆词语”(confusable words)的概念,并指出“‘易混淆词语’是站在中介语的立场、着眼于目的语理解和使用中的词语混淆现象并根据混淆的普遍程度归纳出来的词语类聚”。

(张博 20xx)二、词典编写理念我们编写词典的理念是:“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

此类词典不仅应能帮助二语学习者辨析所列的易混淆词语,还能帮助他们掌握辨析的方法。

1.编纂针对不同母语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语词典有些易混淆词语是由于汉语系统内部原因产生的,有些则可能是因学生母语迁移产生的。

后一种类型中有些可能具有语种的普遍性,有些则可能只针对个别语种。

如日韩语的汉字与汉语汉字的混淆;又如引言部分所列举的同译词。

这些同译词的混淆只在相应的语种中存在。

鉴于此,应该编写针对不同母语的汉语易混淆词语词典,如《面向英语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语词典》《面向日语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语词典》等等。

2.易混淆词语的来源、类型及辨析维度有些易混淆词语只是个别现象,另一些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词典收词范围应为后者。

而针对某一母语又具有普遍性的易混淆词语如何得来呢?(1)易混淆词语来源是不是所有的汉语近义词、同义词词典中的条目都需要纳入考虑呢?不然!因为有些近义词由于可以借助其母语翻译中介或其他手段加以区分,对于有些学习者而言,不算易混淆词语;而有些近义词较生僻,二语学习者学习的词语主要是词汇等级大纲中的词语,平时使用汉语主要是完成日常交际,那些书面性、文学性很强,或使用频度很低,或带方言古语意味的词语一般不会遇到,这些词语形成的易混淆词语对他们而言,一般可以忽略。

词语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词语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词语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篇:词语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词语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2.一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临时意义或隐含意义;3.词语或关联词在确定的语境中的选择和使用;4.指示代词在确定的语境中的指代作用。

那么如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联系上下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例如:谈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明人李乐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象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

调整好了,即使身处闹市通衢,不也像没有“五浊”干扰的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寺一样了吗?画线句子中“调整”指()A.调整好读书的环境B.调整好读书的心境C.调整好心情和环境D.调整好读书的情趣根据上文“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可知,此处的调整,不是调整读书的外部环境,不是客观上的调整,于是可以否定A、C;根据“调整好了”“身处闹市”也像“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寺”可知,这里的调整是指主观方面的,而D项的“情趣”又较宽泛,于是选B.二、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含义如何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呢?一是要搞清楚这些词的本义;二是分析这些词在文句中的表意作用;三是联系全段内容理解这些词的内涵。

如“一次次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句中“枯干”的本义是什么?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很显然,在这里,“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

海潮“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词义通了,句意也就明白了。

三、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词语意思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夜正长,路也正长。

……”句中的“路”的含义是什么?抓住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针对性,才能理解“路”是指与反动派作斗争的路,是指争取光明和真理的路。

词语选择一般要求

词语选择一般要求

在现代汉语中选择词语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意义:选择词语时需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包括词语的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

内在意义指的是词语本身的字面意义,外在意义则指词语的比喻意义和情感色彩。

2. 语音:选择词语时需要考虑语音的因素,包括音节、声调、韵脚等。

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自然,能够让词语更加生动形象、和谐悦耳。

3. 构词法:选择词语时需要考虑构词法的因素,包括词的组成结构、词的分类等。

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和用法是不同的。

4. 语境:选择词语时需要考虑语境的因素,包括句子的主题、目的、语气等。

不同的语境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

5. 语体:选择词语时需要考虑语体的因素,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等。

口语化的词语适合日常交流,书面语化的词语则适合正式场合和文学作品等。

6. 文化背景:选择词语时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因素,包括汉语文化和跨文化沟通。

在跨文化沟通中,需要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来选择相应的词语,以避免沟通误解和文化冲突。

总之,在现代汉语中选择词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只有全面考虑才能够让词语更加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意思。

三个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比分析

三个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比分析

三个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比分析随着汉语在全球的普及和影响力的提升,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

中介语语料库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工具,能够反映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和特点。

本文将对三个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国家社科基金语料库、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语料库和北京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语料库是由北京语言大学牵头建设的大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涵盖了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所使用的语言材料。

该语料库包含了书面语和口语材料,其中书面材料包括作文、翻译、阅读等,口语材料包括口语表达、口语考试等。

该语料库的特色在于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进行了标注和分类,有利于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进行深入研究。

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语料库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建设的大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主要涵盖了中高级水平学习者的语言材料。

该语料库以测试和模拟试题为主,包括听力、阅读、写作等部分。

该语料库的特色在于其试题均来自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的真实考题,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北京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是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建设的中级汉语学习者使用的中介语语料库,主要涵盖了中高级水平学习者的语言材料。

该语料库包含了各类写作材料,包括日记、作文、翻译等,同时也包括口语表达和口语考试等材料。

该语料库的特色在于对学习者的各类写作材料进行了细致的标注和分类,有利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进行深入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语料库和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语料库均属于大型中介语语料库,但两者的语料来源和规模存在一定差异。

国家社科基金语料库的书面材料来源广泛,包括作文、翻译、阅读等,而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语料库则主要来源于真实的考试试题。

在规模方面,国家社科基金语料库的口语材料相对较多,而国家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语料库的书面材料则更为丰富。

北京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材料来源相对较为集中,主要涵盖了中高级学习者的各类写作材料。

汉语二语学习者应用文写作中的词汇丰富性研究基于HSK求职信作文语料库

汉语二语学习者应用文写作中的词汇丰富性研究基于HSK求职信作文语料库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数量日益增加。HSK(汉语水 平考试)是评价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主要工具,而作文则是评估学习者综合 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为了深入探究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发展情况,本次演 示将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学习者的词汇使用进行计量研究。
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简介
3、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 立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写作经验。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同时, 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实践应用与反馈
汉语二语学习者应用文写作中 的词汇丰富性研究基于HSK求
职信作文语料库
目录
01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 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三、高中语文任务驱
03 动型作文教学的效果 与反思
02 二、高中语文任务驱 动型作文教学的实践
04 参考内容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任务驱动型作 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写作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在任务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和实践应用来提高写作能力。本次演示将探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 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反思。例如,有些学生对任务驱动 型作文教学的要求不够适应,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帮助;有些学生在合作学习 中存在参与度不高、交流不畅等问题,需要教师并及时解决。此外,教师还需 要加强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方式 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谢谢观看
2、学生主体性: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主动参与 写作,通过探究、合作、实践等方式完成任务。

论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实证调查

论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实证调查

论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关于词义与词缀实证调查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第二语言(二语)的学习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二语词汇的深度理解及其发展特征的探究,对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以及语言应用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二语词汇深度及发展特征,特别是词义与词缀的实证调查。

词汇深度是反映语言学习者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涉及到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包括词汇的认知、理解、使用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而二语词汇的发展特征,则体现在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词汇知识的积累、转化以及习得规律等方面。

本文将对词义与词缀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二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分析二语学习者的词汇深度及其发展特征。

实证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收集实际数据,能够更准确地揭示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引入研究背景:二语词汇深度与词义、词缀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第二语言(二语)学习已成为许多人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即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对于理解文本、进行交流以及使用二语进行思维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词汇的深度往往与词汇的词义和词缀密切相关。

即词语的意义,是词汇学习的基础。

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和使用,直接影响到二语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词义的理解和运用是二语学习者从初级到高级的重要转折点,探索词义与词汇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语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为构成词汇的重要部分,其理解和学习同样对二语词汇深度有重要影响。

如前缀、后缀,可以改变词的基本意义,为词赋予新的含义或属性。

掌握词缀的学习者往往能更快速、准确地掌握新词汇,扩大词汇量。

研究词缀与词汇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词汇深度与词义、词缀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测试设计与实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测试设计与实施
于 我 国的语 言测 试 学 科起 步较 晚 , 是 一 个 比较 还
年 轻 的专 业 , 各教 学 机 构 受 过专 业 语 言 测试 培训
的语 言教 师 也 比较 少 。大部 分教 师对 于分 级测试
的外 国人 , 时也 有 少 数 民族 学 生 。这 些外 国 人 有
中, 绝大 多数是 青年 , 也有 一些 中年 人 和个别 的老 年人 。由于大 部分 学生 的年 龄都 到 了成年 , 因此 ,
3 测验 内容 以及 语 言能 力量 表 的确定 . 测 验 内容 的确定 是分 级 测试 中非 常重 要 和复 杂 的 问题 。实 际上 , 测验 内容 、 学 级数 以及 考生 教 的能力 等级 是 分 不 开 的。而 这 个 过 程 , 可 以视 也 为一 个 教 学 机 构 内部 的 语 言 能 力 量 表 的设 计 过
程。根据《 框架》 能力量表 旨在确定一个逐步递 , 增的系列能力等级 , 该量表可以在测验 内容与考
生 的能 力级 别 之 问 建 立 联 系 。也 就 是 说 , 级 测 分
试语 言 能力 量表 的 主要 用 途 是 确 定 测试 内容 、 检
性 的总体 评估 ; 以考 官 为 中心 的 能 力 量表 是 以诊 断为 中心 的 能力 量 表 的 简 写本 , 旨在 帮助 考 官 对 测试 者最 终 有 一 个 整 体 了解 。2( ’ 分 级 测 试 l 在 j l
言能 力量 表 的两 种 不 同 的使 用 方 式 , 以下 将 在 分 级测试 不 同阶段 中分别 提及 。 4 确 定考 试 的试卷 结构 及题 型 . 那 么 , 哪些 方 式 来 考察 这 些 测 验 内容 ? 这 用
就需要确定考试的试卷结构 、 题型以及题量。

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传播,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全球学习者的青睐。

在这个过程中,教材的编制与选择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将聚焦于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词汇,通过计量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教材词汇的特性,以期为教材编写者和教学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分析,揭示教材词汇的分布、出现频率等特征,以及其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关系。

还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对外汉语教材的优化提供实证支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样本选择:从已出版的多套对外汉语教材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作为研究样本。

数据收集:对所选教材进行详细阅读,逐一提取教材中的词汇,记录其在各课的出现次数和分布情况。

数据处理:利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词汇的出现频率、分布比例等指标。

经过对样本教材的仔细研究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出以下计量特征:词汇量:在所选教材中,总词汇量约为8000个,其中基础词汇占较大比例,但亦有部分专业和学术词汇。

出现频率:在所分析的教材中,一些常用词汇出现频率较高,如“我”、“你”、“是”等。

同时,部分专业和学术词汇出现频率较低。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教材中的词汇量与教学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基础词汇的出现频率较高,这符合教学目标中强调的基础语言能力的训练。

然而,部分专业和学术词汇出现频率较低,可能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缺乏足够的词汇量支撑。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教材编写者在保证基础词汇量的同时,应适当增加专业和学术词汇的出现频率,以满足学生实际应用的需求。

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具体场景和语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相关词汇。

本文通过对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揭示了教材词汇的分布、出现频率等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教材中的基础词汇出现频率较高,但部分专业和学术词汇出现频率较低。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建议教材编写者适当增加专业和学术词汇的出现频率,教师也可结合具体场景和语境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相关词汇。

汉语二语教学中词汇计量的维度

汉语二语教学中词汇计量的维度

The Divisions on Target Language Level of Vocabular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作者: 朱志平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语言文字应用
页码: 90-9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汉语二语教学 词汇量 词汇计量维度
摘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以往对词汇量计算过于依赖词形,这不利于学习者全面掌握汉语的语义系统,更不利于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维度的词汇计量方法与汉字视觉上的误导密切相关。

要解决这个问题,汉语词汇教学应当采用多维度计量词汇的方法。

在进行词汇大纲的编制、教材编写以及日常教学设计时,除了应当关注词汇的兼类、义项、义项数、义频,还应当考虑复合词的复杂性、词义引申特点等诸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年级计。如中国高校全日制,进修班初、中、高级,一般对应汉语言本科一、二、三年级。《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教育部社科司,2010;简称《等级划分》),词汇12092个,初级2245,中级3211,高级4175,高级附录1461,可大致对应汉语言本科4个年级。
按课程计算。如果是综合课教材,可能占所学词汇的60~70%;而其他课程(如口语、听力、阅读等)大约占30~40%。
汉语二语教材词汇选取考察
作者:周小兵张鹏
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04期
[关键词]二语教材;词汇选取;难度等级;本土性
[摘要]词汇选取是二语教材的重要内容。以往研究教材词汇选取有两点不足:不够全面系统;缺少定量研究。本文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以下6个维度对汉语教材的词汇选取进行系统考察:词语的地位与位置;词语数量;词语难度;母语者使用频率;词语本土性;文化词语。考察发现,不同编写者的汉语教材,国内国外同级同类教材,不同合作者的海外用教材,在上述各个维度都有明显差异;并对差异进行了合理解释。
D.整部教材中的词语(除了“课”,还包含教材的说明、目录、附录等)。
根据上述几类,考察对象可能有多种组合,如:A+B,B+C,A+B+C。一般来说,考察最多的是A或者B,其次是A+B或A+B+C。
2.词语数量
词语数量,指教材中不计重复的词汇总量,也称词种数。词种统计有不同的角度。按每课计。如综合(精读)课教材每课生词量,入门阶段一般不超过10个,初级图分类号]H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8)04-0025-11
谈到第二语言教材的词汇研究,教师首先想到可能是以下问题:
生词是怎样选出来的?生词的量和难度如何确定?它跟课文话题有什么关系?怎样解释效果好?举什么样的例句、多少例句比较合适?生词呈现的上下文和语境应该怎么样?生词的重现率多少比较好?词汇练习如何设计?用什么方式展现、解释生词更加高效?
中级教材。赵新、李英(2004)考察了《桥梁》(陈灼,1996)《中级汉语精讀教程》(赵新,1999)《标准汉语教程》(王国安,1998)三套中级综合教材中的生词量。见表2。
生词量,三部教材总体相似,每课差别较大:《桥梁》平均每课接近70,最多一课118个,数量过多;另外两种教材平均每课生词量比较合适。
A.“生字表”“生词表”“词汇表”以及相关列表(如补充词语表)中的词语。
B.课文中所有词语。考察原因:1)有的教材没有A说的各类列表。2)有的教材,课文中有些词,对多数学生来说是生词,但生词表没有列出;生词表中某些词,对多数学生并非生词。考察其中差距,是词汇研究的一个内容。
C.练习中所有词语。原因:1)看生词表、课文词汇是否在练习中得到有效练习。2)看练习词汇(不考虑练习指示语)是否超出了生词表、课文词汇的范围。
1.词语的地位与位置
地位,指教材是否有专门教授的词语。多数教材有“生词表”等,有的还有“重点/补充词语”等。但也有部分教材,没有列出专门教授词语。
位置,指专门教授“词语”,放在教材每一课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出现。大致情况有:
(1)“生词表”。大多数教材采用此种方式。但有教师、学生质疑,“生词表”中的某些词对学习者并非生词,而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对学习者来说是生词,在生词表中却并未列出。
2.1大学教材
初级教材。周小兵、刘娅莉(2012)考察了4部国内、4部国外的一年级综合教材,对其中的课文词汇进行统计对比,发现差异很大。见表1。
国内教材:《汉语教程·一年级》(杨寄洲,2006;简称《教程》),《发展汉语·初级汉语》(荣继华等,2006;简称《发展》),《阶梯汉语·初级读写》(翟汛,2007;简称《阶梯》),《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李晓琪,2005;简称《博雅》)。
国外教材:《中文听说读写》(刘月华、姚道中,2009;简称《听说读写》),《步步高中文》(张新生,2005;简称《步步高》),《意大利人学汉语·基础篇》(Federico Masini等,2010;简称《意大利》),《循序渐进汉语》(张慧晶等,2009;简称《循序》)。
总词种数量,国内教材远高于国外教材。总词种数的离散程度,国外教材(标准差188)远低于国内教材(标准差613),显示国外教材编者在选词数量上看法趋同。词种极值差,国外教材446个,国内教材高达1483个(《教程》2997减去《博雅》1514)。
这些问题可以归为以下六个论题:
(1)词项(及义项)选取;(2)释义和举例;(3)课文呈现(上下文和语境);(4)练习;(5)复现(次数、间隔);(6)多模态。
本文只研究(1)。考察基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的全球汉语教材库,结合对现有教材的评估,讨论以下问题:词语位置,数量,难度,常用度,本土性,文化词。
高级教材。《新丝路高级商务汉语综合教程I、Ⅱ》(李晓琪,2012;简称《新丝路》)和《商务汉语综合教程(第四册)》(仇鸿伟,2010;简称《综合教程》),都是用于内地的高级商务汉语教材,但它们的课文词汇数量和生词数量却有较大的区别。
课文的总词次和总词种数,《新丝路》明显低于《综合教程》。高级商务汉语的课文,很多来自中国的报刊,容易出现词汇难度偏高的问题。表3数据显示,《新丝路》在词汇总量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使之切合学生的汉语水平。
再看两套教材的生词及补充词汇的量。
从表4可以看出,总生词量《综合教程》比《新丝路》高22.84%;平均每课生词量,《综合汉语》比《新丝路》高31%。在这种情况下,受生词量多的影响,《综合汉语》的词汇难度等级也会比《新丝路》要高。
(2)“词汇表”。大概为了避免上一点说的问题,就出现这种处理方法。
(3)“重点词语解释…‘补充词语…‘常用口语表达词语”等板块。
(4)“生字表”。此类教材像汉语母语者的中小学语文课教材,学习者一般是华裔学生;受母语教学影响,编者认定学习者会听说汉语词汇,只是不懂相应汉字的辨识和书写。
以上是编写教材。如果考察教材,必须明确考察哪个部分的“词语”。可能有4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