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

合集下载

章节练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章节练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是()(1.0分)A.全面加强党的执政本领B.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C.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D.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

“全面”是基础。

“严”是关键。

“治”是要害。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 项。

2.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1.0分)A.党的政治建设B.党的思想建设C.党的组织建设D.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A。

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是()(1.0分)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B.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C.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D.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参考答案A解析我国面临的重大风险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战略、主权、军事等方面的风险。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提出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意识,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

4.大局关乎事业整体与长远发展。

中国安全与发展战略大布局——

中国安全与发展战略大布局——

中国安全与发展战略大布局——“一带一路”、亚投行、控制南海在中国大的战略布局引导下的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巨大变化,多极化撼动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

解读中国关于世界发展与安全战略一系列重大决策及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中安特卫安全专家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布局——一、“一带一路”大格局习近平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演讲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共鸣,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点燃世界热情,欧亚经济时代来临。

当今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引领欧亚人民重塑丝绸之路往日的辉煌。

中国资本出口还将给‘一带一路’规划提供支撑,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将全球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联系纽带:如今,如何使本国参与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带”并从中分一杯羹,成为亚非欧各国媒体最时尚的话题之一。

“一带一路”是中国、东盟与欧洲联系的纽带,东盟发展离不开中国,欧洲中国合作更加紧密,“一带一路”建设横贯欧亚铁路的大动脉,将是欧亚各国的生命线。

产能转移:“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出去的代表性战略,是中国实力增长的必然选择。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总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过剩产能对未来经济发展出现了制约瓶颈。

中国需要“走出去”实现产能转移,通过国内装备制造业海外投资建设,带动国内过剩产能消化吸收,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政策的扶持下实现产能转移,提高企业竞争力,“一带一路”这盘大棋激活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动力。

而欧亚国际贸易有望采取人民币直接结算和廉价的铁路运输成本,为“一带一路”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发展机会。

和平稳定:缅甸军机误投弹中国境内导致平民死伤,中国政府刚柔相济低调处理,顶住压力避免对缅动武,不给美国打着保护缅甸人民的幌子实施干涉的口实。

中国不怕动武但避免动武,动武可能给南中国海问题、“一带一路”将带来无法预测的变数。

中国之所以运作原油从缅甸入境,就是为了避免过多依赖马六甲海峡。

中缅共同出资建设的油气管道,若开战油气输送就将停止,导致我西南能源战略大布局功亏一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特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特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特征作者:徐治彬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第8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特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一、战略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于全局、长远,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战略思想、战略布局、战略抓手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大视野、大思路、大智慧。

首先,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

其次,它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我们要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背景下,放在历史的长时段、全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把握它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内在联系和实践要求。

“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其三,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其中的每一个“全面”来看,着力解决的是一个领域的问题。

但就其整体来看,既解决经济基础的问题,又解决上层建筑的问题;既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又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既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又解决党对发展的领导问题,力求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适应了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要求和战略抓手。

中国大战略

中国大战略

中国大战略“走出去”与“请进来”新一届领导人在反腐之余,亮出了在经济建设上的大手笔,这就是“走出去”与“请进来”。

“走出去”的核心是所谓“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个“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其目的是通过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并具有示范效应的重大合作项目,以点带面,从线到片,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新丝路上的联通网络,形成畅通无阻的贸易流、欣欣向荣的产业带、人文荟萃的新景观。

从而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从海陆至空间,从纵向到横向,贯通我国东中西部和主要沿海港口城市,进而连接起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概念联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60个,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具有开展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

在整个世界经济需要新的驱动能和发展活力时,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出于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所有沿线国家和相关国家的战略利益。

这对国内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走出去”的最佳路径。

当“一带一路”这个崭新的全球化战略开始落实之后,中国许多的传统经济将进入“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比翼齐飞的系统性行情阶段。

基建承包商、电力设备、工程机械、铁路设备、通信设备、物流、金融、军工等将全面受益。

在国家战略思想转变过程中,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中国“铁公基”内相应行业和公司,存在着较大的盈利和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

从历史上看,中国最兴盛的朝代都是以走出去来导先路的,比如西汉时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仅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是汉武帝时代称强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更为典型的是唐代丝绸之路直接开启了唐王朝的世界大国华章。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内容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内容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是党和国家进入新世纪新千年以来,坚持对外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方向、大宗旨、大计划,建立大政方针、大改革理念、大发展目标、大安定思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

总体布局的内容有: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按照中国的实际、优先发展改革。

加强全党的建设,贯彻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党心民心、一心、统一心,坚持以改革开放为主题,自主创新、强化机制建设,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法制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总体合理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及人民幸福。

三、坚持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立宪政治,坚持依法治国,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四、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突出经济建设,建立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发展各领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维护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实行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宗旨,以及自主自立,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健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二、完善党的建设新的优先方向,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国家机构的综合配备。

三、建设和谐社会,大力增强文化建设,扩大社会教育投入,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开放协调可持续生态社会,构建资源环境、劳动参与有机融合的社会发展新态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作者:戴焰军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34期【摘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长期探索形成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了我们的发展优势,为我们实现既定目标、保证长远发展奠定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坚实基础。

而“四个自信”则是我们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关键词】总体布局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个明确,不仅使我们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务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而且为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实现任务的精神动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坚持总体布局,推进全面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布局。

首先,这个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长期探索形成的经验结晶。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样一个布局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一开始首先是要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所以集中发展经济是我们的首要选择。

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够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实惠,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推进经济发展中能够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就必须有精神文明的发展。

为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成为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越来越被放在突出位置。

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经济的发展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健全完善的法治保障,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

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与国际影响

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与国际影响

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与国际影响一、引言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历史的起伏和变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辉煌和挫折后,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时刻。

本文将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以及其对国际的影响。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布局。

这些战略布局在保持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1.和平发展战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张国家间平等、互利和互信。

这种战略布局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研发投入国之一,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这种战略布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促进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3.区域合作战略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国家的经济和人文交流。

这种战略布局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促进了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对国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几个方面。

1.经济影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消费力使得世界各国纷纷寻求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中国的发展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经验和合作机会。

2.文化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重新关注和传承。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得到了提升,中国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这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了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3.国际秩序影响中国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强调国际社会应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加强合作与沟通。

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6年04月22日03: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字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障。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深层较量和博弈,能否在世界大变动中把握机遇、在国际大棋局中赢得主动,需要胸怀全局、统筹谋划的大思考大智慧。

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仍然具有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

同时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在增多。

”如何更好把握发展机遇、赢得新的发展优势、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党从战略层面提出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韬略。

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

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

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大陆真打台湾美国不敢干预统一是中国目前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台湾的分裂消耗了中国太多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使得北京无法全力以赴地为自己更深层的国家安全利益进行更为全面的统筹与布局,也无法维护其伴随着贸易增长而日益膨胀的海外利益。

台湾问题貌似中美关系问题,实际上更确切地说:在台海和平或者说中国无战争能力和意图阶段,台海的政治格局更多地取决于中美台三方博弈;但当中国决心以武力收复台湾时,美国几乎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一个核大国直接对抗,以此来为台湾火中取栗——这并非实力不济,而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与中国大陆直接全面对抗所丧失的直接成本和长远利益远远大于失去台湾所丢掉的利益。

这也就决定了美国的态度。

既然只有在两岸无战争的情况下,两岸才都有求于美国,美国也才能更多的左右逢源谋取最大的利益;因此美国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不统不独、维持现状,并通过各种手段(利诱、威胁两岸双方)使这种局面尽可能长期地维持下去;这样台湾才会倾倒在美国的面前,为美国提供便利。

如此,便会使得大陆要消耗大量然而库存却有限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本维持现在的对立均衡关系,从而间接的达到遏制中国发展、并推迟由于中国发展而造成与其发生直接利益冲突的时间点。

而台湾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价值便正在于此。

说白了,台湾对于美国是间接的战略上的非决定性的棋子,而远非现实的迫切的战术上的有决定性的王牌。

国际政治正如博弈,只有手中有牌才能与对手周旋。

对于美国,台湾就是这样一个待价而沽的战略牌,是长时间遏制中国的有效途径,但绝非唯一手段,更不是一旦失去就会造成重大国家安全威胁或全球战略倾盘的必杀。

从政治角度而言,台湾并无任何国际影响力,也不可能成为帮助美国谋求其自身利益的有效伙伴,这与日本有着天壤之别。

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威胁国家的主体正从敌对国家向跨国意识形态团体(所谓的恐怖组织等)转变,美国在现期与远期同中国的合作比之台湾更为切实,对中国的政治依靠和互动也远大于台湾。

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

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

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
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作为中国近年来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话题,收
到了各方高度的关注。

总体来说,东南亚地区对中国而言是极具潜力的国家,其拥有繁荣多元的文化背景,市场投资潜力和不可被忽视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完美的平台。

同时,东南亚也是很多异教宗教的诞生地,其文化底蕴也是难以言说的深厚。

许多企业家在此花费大量的心血,寻求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和价值实现。

因此,在搭建东南亚战略大布局时,是非常有必要和有价值的。

首先,中国应针对该地区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特殊背景,采取最适合的
外交策略来推动东南亚与中国的正常合作关系。

其次,要注意东南亚这些国家之间彼此的文化差异,发挥中国独特的文化优势,努力建立信任和友谊,避免来自不同文化的冲突和不必要的隔阂。

最后,中国应积极建立现代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访问舒适度。

同时,要开展诸如文化节、美食节、体验之旅等多样化的活动,让更多的中国游客了解并享受东南亚的文化风情。

总而言之,中国东南亚战略大布局,是中国深耕国际舞台时,迈向新常态,以
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头。

借助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外交策略,不断探讨发展中国和东南亚之间全面合作的可能性,才能让更多中国游客以娱乐为目的,深入理解东南亚,继续以双赢的方式把新的足迹践行到东南亚的每一个角落。

我国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

我国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
第五、正如书记指出的那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 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我国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
第一、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
第二、“五位一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这一战略布局,是科学发展的总体布局,有原则要求,有政策安排,有举措方法,更加清晰地指明了中国绿色发展、绿色跨越的道路,为中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重要指导。
第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具有内在一致性,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围绕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开拓发展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前推进。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

论四个全面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主题下召开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对“治大国若烹小鲜。

”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这一富有哲理的古训,赋予了全新含义,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

“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

“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

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要准确把握这一 战略布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关系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扭住了事业发展中根本性、全局 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如何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进行了创造性回 答,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正确路 径、确立了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 立足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同时,围绕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新实践,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为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
党的十八届三 中 、四中、五 中、六中全会 ,分别对全面 深化改 革 、
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方法论和历史观 、价值论 。
这一战略布局体现了体现了全面系统 、辩证平衡的观点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突出、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全面”二字。这一全面性首 先表现在它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 孤立地观察分析事物。它对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对改革的要求是“全面 深化”,对法治的要求是“全面推进”,对治党的要求是“全面从严”,并把四个方 面科学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强调“四个全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种很全面的观点,不是单打一”。这深刻体现了把握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要求,彰显了全局思维、战略思维,是全面系统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囯人民不懈探索符合中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方针政策,形成了一 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积累了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深化了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中国大战略的四个阶段

中国大战略的四个阶段

中国大战略的四个阶段以中华性格建设"王道中国"1924年11月28日,孙中山在日本出席神户商业会议所等五团体举行的欢迎会发表《对神户商业会议所等团体的演说》中说:"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

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

""王道"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

就是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原则,坚持平等、公正、诚信、大度的态度,运用仁义道德的力量去感化人,而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而不是要人畏威;是服之以理,而不是治之以力。

21世纪,我们所要建设的"王道中国",就是一个不搞霸权、不压迫人、道德高尚、可亲可敬的强大中国。

二、中国大战略的四个阶段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无论它的兴与衰、崛与仆,都对世界有巨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救国大战略和兴国大战略,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中国大战略的世界性--与世界联系紧密;二是中国大战略的阶段性--是一个发展过程。

中国大战略的演进,有四个战略阶段,呈现四种战略形态。

如何"自立于世界":生存战略在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大战略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中华民族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个阶段的中国大战略,实际上是中国的救亡战略、保种战略,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战略。

其主要内容表现为中国的革命战略。

在建国以后,直至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里,实际上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延续,即在被孤立被封锁的战略环境里,如何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问题。

在这一战略阶段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大战略的基本理论形态。

如何"融入世界":发展战略"文革"之后,中国的大战略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转折,就是实行改革开放战略。

改革开放战略,实际上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战略,是中国由自立于世界的战略向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战略的一次转变,是中国由生存战略到发展战略的一次提升。

解读中国战略大布局.

解读中国战略大布局.

解读中国战略大布局在以经济为导向的这个世界中,作为经济血液的石油显然是生死犹关的命脉,世界石油的价格直接指导着这个世界经济的兴衰,石油的供应充足有否,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去年8月国际原油价格打破一个接一个历史记录,直逼每桶50美元。

价格上涨的速度引一场全球性的经济恐慌,许多专家们忧心忡忡地指出,油价如果在40至50美元之间长时期不退,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其规模可能与1973年、1979年和1990年的三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相当。

去年4月,中国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大伟说,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近1亿吨,对境外石油的依存度达到36.5%,预计今年将超过1亿吨。

由于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中国石油产量很难有大幅度增长。

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

石油需求在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2004年已经过去,外界认为中国原油进口已经直逼50%。

这个世纪将会是石油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对石油领域的竞争将会白热化。

过去一个世界著名的战略家曾言道“谁控制了欧亚大陆的北部,谁就是控制了世界的心脏”。

然而时过境迁,在今天的世界中呈现的却是另一副景象,有人说:“谁控制了世界石油的源头,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在这个世纪交替之间,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接连打了三场石油之战,用钢铁与鲜血的热战注解了石油的价值。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独霸,同时也是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据悉,美国平均每天消耗掉约2000万桶石油,占世界总需求量的近1/4。

石油在美国的总体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近达到一半,是美国经济血脉,其中一半以上依赖进口。

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美国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是致命影响。

美国进口石油量如此之巨大,而其实美国并不是一个贫油国家,美国的石油储量到2002年1月为止,已探明达220亿桶,在世界各国石油储量中名列第12位。

可是美国仍需大量进口石油来支撑经济,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美国的国家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五位一体”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性目标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

这一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专题研究,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顶层设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个“全面”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

这一重大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一重大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而提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刻理解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她不像西方政党在野时只谋求下次竞选获胜,执政后只谋求下届连任,只有近期目标而无远大理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有远大理想或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又有近期目标或最低纲领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她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用最高纲领规定前进的方向,用最低纲领表达最高纲领在特定阶段的实践性目标。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第一个历史任务完成,现在我们正着力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立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展阶段。

这一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基本成形,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终确立下来。

这一目标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烈期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

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这一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

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

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作者:李抒望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5年第7期李抒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战略布局。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这标志着新形势下我党治国理政全新战略思想、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正式形成。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

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战略布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四个全面”的由来和内涵理论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丰富于实践。

“四个全面”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四个全面”的内容有其特定的内涵。

坚持“四个全面”,我们需要认清和理解“四个全面”的由来和内涵。

如果对“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作一个简要回溯、概括、总结和提炼的话,就是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总源头,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是姊妹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从严治党的新常态。

换句话说,“四个全面”是从党的十八大以后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十八大精神的延伸、丰富和发展,它继承了党的战略思想和理论,又是对新的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概括,当前正在指导着我们进行新的伟大实践。

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

中国四战略布局让美国心惊

中国四战略布局让美国心惊

中国四战略布局让美国心惊在中国大的战略布局引导下世界正在悄然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为了世界经济多元化,在各国经济继续垂死挣扎的时刻,外汇储备雄厚的中国,作出“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南海填岛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梦初醒的美国如坐针毡,为了阻碍中国的发展不惜四面围堵,处处与中国暗中作对,而美国又无法离开中国的全方位合作帮助,于是才有今天中美各取所需斗而不破的局面。

以下我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国战略布局让国美国如坐针毡第一次有危机感。

第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中国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是中国走向世界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不亚于中国当年的原子弹的威力。

中国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世界各国的互补,想赢得世界人民的拥护就必须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福祉。

但前提条件人民币必须是国际货币,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我们的外汇储备就不再依靠唯一的美元。

而美国主导下的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对中国的歧视排斥有目共睹,中国既没有话语权又没有货币行使权,一切金融服务美国说了算,中国所占份额虽然很大却为美国赚大钱,中国是徒有虚名。

在此背景下中国要想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有自己主导下的国际金融机构。

于是,首先设立金砖四国投资银行,由于参与成员多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对世界的影响力并不大,国际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仍然有限。

于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配合下乘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同时,中国或将启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它将简化人民币交易,推动其成为世界货币。

这么做的长期意义是美国在经济领域的长期主宰地位面临危险。

推广CIPS的主要目的无疑是简化人民币外汇交易,使其成为跟中国有合作关系的公司所欢迎的结算货币。

亚洲投资银行无疑将起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典范带头作用。

促使使人民币早日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

截至今年1月,人民币已成为全世界使用率排第五位的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容:
1.完善政治体制,破除体制内弊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点。因此,政治体制的 与时俱进和对体制内不健康、不合理现象的清除显得尤为重要,是国家民族、社会 进步的基石。如果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是对政治体制的完善,那么狠抓贪腐,“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的推行则是对 体制内弊端的革除。 2.革新经济体制,完善经济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之 路刻不容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成功 了,市场好了,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他的改革打好基础,铺平道路。 3.加强民生建设,知民情顺民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所有改革的最终目的 都是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需求,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人居环境、教育住房、养老 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是当前和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度最 高的民生工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毛概课程第六组学习主题
制作PPT:随心
“四个全面”战略提出背景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思想,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宣传解读。2015年2 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 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 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 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 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 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月25日《人民日报》开篇以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为题,连续发表5篇评论员文章,系统 阐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 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做 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南,是各级领导必须勇于担当的 最大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大陆真打台湾美国不敢干预统一是中国目前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台湾的分裂消耗了中国太多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使得北京无法全力以赴地为自己更深层的国家安全利益进行更为全面的统筹与布局,也无法维护其伴随着贸易增长而日益膨胀的海外利益。

台湾问题貌似中美关系问题,实际上更确切地说:在台海和平或者说中国无战争能力和意图阶段,台海的政治格局更多地取决于中美台三方博弈;但当中国决心以武力收复台湾时,美国几乎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一个核大国直接对抗,以此来为台湾火中取栗——这并非实力不济,而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与中国大陆直接全面对抗所丧失的直接成本和长远利益远远大于失去台湾所丢掉的利益。

这也就决定了美国的态度。

既然只有在两岸无战争的情况下,两岸才都有求于美国,美国也才能更多的左右逢源谋取最大的利益;因此美国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不统不独、维持现状,并通过各种手段(利诱、威胁两岸双方)使这种局面尽可能长期地维持下去;这样台湾才会倾倒在美国的面前,为美国提供便利。

如此,便会使得大陆要消耗大量然而库存却有限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本维持现在的对立均衡关系,从而间接的达到遏制中国发展、并推迟由于中国发展而造成与其发生直接利益冲突的时间点。

而台湾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价值便正在于此。

说白了,台湾对于美国是间接的战略上的非决定性的棋子,而远非现实的迫切的战术上的有决定性的王牌。

国际政治正如博弈,只有手中有牌才能与对手周旋。

对于美国,台湾就是这样一个待价而沽的战略牌,是长时间遏制中国的有效途径,但绝非唯一手段,更不是一旦失去就会造成重大国家安全威胁或全球战略倾盘的必杀。

从政治角度而言,台湾并无任何国际影响力,也不可能成为帮助美国谋求其自身利益的有效伙伴,这与日本有着天壤之别。

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威胁国家的主体正从敌对国家向跨国意识形态团体(所谓的恐怖组织等)转变,美国在现期与远期同中国的合作比之台湾更为切实,对中国的政治依靠和互动也远大于台湾。

毕竟作为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影响力和日益崛起的国家实力对美方来说更为重要。

与其直接对抗很可能威胁到美在其他地区更深层更重要的战略利益,可谓得不偿失。

而制衡中国并非只有台湾才可担当,日本和许多南亚国家作为主权实体对中国同样可以产生极大的制约能力,为美国实现这一战略目的。

所以台湾就其存在的意义而言,其不可替代性(经济学中的可替代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产品价值,政治实体亦然)远远不足以达到可使美国为其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的程度。

从军角度而言,台湾也远非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首先,美国在台并无驻军和军事基地。

虽然台可与美共享北京的军事情报,但随着科技的增长,电子侦测手段的不断提高,距离不断加大,在日韩等地的美军也可以独立达到同样的目的,台湾并无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

从威胁和对抗的角度而言,随着军事技术的增长,武器平台航程的加大,武器作战投射能力的增强,在日韩关岛菲律宾的美军和美海军航母战斗群都可以对中国实施实时军事威胁和打击,台湾军事的战术意义也就更所剩无几了。

此外美国也从未指望台湾军方在可能出现的中美冲突中能够为美方提供有效的军事便利和援助。

这和日本对美军行动的积极参与相比又有着天壤之别。

可见,台湾对于美国来说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重要,反倒是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和有着更强大国际影响和执行能力的北京对美国的战略意义在当代日益凸现。

如果非要有所舍去的话,相信任何一个有远见、负责任的政治家都会从国家战略出发,在真正面对与中国的对抗时,摒弃台湾。

台湾的今后走势对美国意义并非极端重大,但台湾的走向却关系着另一个国家的生死,这就是日本。

美国失去了台湾只不过是失去了一个战略性遏制中国的棋子,并没有太大威胁(毕竟台湾相距美国本土遥远);而对日本而言,一个由中国大陆控制的台湾便是其坐卧难安的直接实时威胁。

对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岛屿的控制就是对日本国家命脉的控制,是对其国家生存和安全的极端威胁。

因为自然资源的极端贫乏和其独特的岛国经济模式,日本严重依赖海外资源和产品出口;而海洋作为低成本的运输载体便是日本最重要的生命线;台湾海峡作为连接日本与其资源和利益的最主要通道对日本的意义则是战略性的。

一个由强大邻国控制的台海地区必然是日本最不愿看到的。

这就是日本为何在历史上极端重视台湾的深层原因。

而台湾有着被日本统治50年的历史,其对日情节也有着长久的渊源,这种渊源在政客身上的体现在李登辉身上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即便将来美国不会为台湾火中取栗,有美国支持的日本反倒有可能成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最坚决死硬的绊脚石(除了军事动作,日方也是政治经济小动作的高手,中国不可不提防)。

所以为了阻止或减弱日本在未来台海问题上的对抗或是小动作,中国必须有另一张牌制衡日本。

这便是朝鲜。

朝鲜是目前在东亚地区唯一能使日本感到切实威胁的敌对国家。

因此,朝鲜半岛问题绝对不能在台湾问题未解决之前解决,更要防止朝方与韩、日或美单方面达成协议。

否则,这将严重损害中国的战略利益,使中国在战争中处理邻国敌对动作的战略选择减少而成本却无限增大。

中国必须要使朝鲜问题有控制的复杂化,既要复杂又要在控制当中,只有出现问题,中国才能介入,才有可能(能力和手段则取决于决策层的智商和实力)主导。

中国一方面要向美日展示中国对朝鲜的强大影响力,使其相信中国既有能力约束也有能力放纵朝鲜,使其对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有所依求.同时又不可太过招摇,使日美在对朝问题上增大对中国的压力。

如何掌握分寸则需要相当的政治智慧和手腕,但前提是手中必须有牌。

中国的朝鲜牌必须长打不停,最理想的情况是尽力维持(如同美国对台态度一样),最坏也要在台湾问题解决后才可以解决。

一旦中国手中无朝鲜这张牌,一个和平统一的朝鲜半岛必将使日本放开手脚增大对中国的戒备和动作。

朝鲜是必要争取的唯一一张东亚牌.所以中国要不遗余力的帮助朝鲜改革,扶持为中方代言的决策层,广泛的建立自己的代言人,减缓朝鲜与韩国和其他外国的接触和交流。

大国需要缓冲区,中国无法容忍一个陆地接壤的敌对国家。

中立已经是底线(比如未来韩朝统一),但一个友好的朝鲜或是与其他敌对国家敌对的朝鲜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国家之间没有道义而言,有的只是利益、实力和智力之争。

除此之外,真正的台湾问题并非能力上能否收复的问题,而是收复之后如何经营的问题。

对待香港一个城市,提前20年建立深圳特区,设立缓冲区,以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减缓香港对内地的冲击,由此不得不佩服老一辈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而对于一个孤悬海外,先被日本殖民,后被国民党洗脑,再遭急性民主催残的台湾而言,如何使其融入大陆便是一个最棘手问题。

香港之前由英人统治,英国撤离之后留下的权利真空可由本地人填补,对本地人来说意味着更多权利的享用,回归意味着对本地人更加有力的利益分配格局,再加之人口较少、与大陆陆地相邻,其对抗较小。

而台湾人口众多,既有军队,又有司法和各种权力势力,统一必然意味着对传统权力格局的打破,这意味着从现有利益分配格局中获利的人或团体将不再如以往获利,甚至反遭盘剥。

对这些人而言,其抵抗的意志和动机是急切和现实的。

因此对台湾的社会改造将会遇到极大的现有实力的挑战和抵抗。

因此如何将台湾融入大陆才是问题的最关键。

在对此问题有深刻认识和应对手段之前给予对台强力操作只会增大统一成本和混乱,这是一定要考虑清楚的战略问题,而现在其实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和成功的先例。

就目前而言对于台独势力,也可以如法炮制。

首先确立对手,分化台湾政治势力,造成争取多数(非民众,而是有实力影响政局和民心的个人团体中的多数;争取是要付出代价的,资源是有限的,钱要花在刀刃上),孤立少数。

将台独分子和台湾、台湾人民、企业、友好或中立团体分开看待,这有助于瓦解台独势力,为其他方式的强力解决方案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是要断其粮道。

政治是利益分配的游戏,政治严重依靠资本支持。

切断台独势力与其赞助者的联系便是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这就好比战场上断敌人的粮食补给—士兵离不开粮食,正如政客离不开金钱。

中国大陆可以对支持台独的台商予以各种方式的致命打击。

台湾的大部分贸易收入是来自于大陆,对那些在大陆牟利又支持台独的企业或个人必须予以精确到个体的致命打击(法律,行政手段和支持竞争对手手段,和其他特种手段)。

同时选取少量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大肆宣传以达到警示其他人,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以此增大支持台独的商团的支持成本。

商人是讲究投资回报的,如果成本大于回报还有个人身家性命危险,理智的人是不会铤而走险的。

这样便断了台独势力的财路。

同时大力支持拥护两岸统一的商人,尽力创造便利条件,同时让其为支持两岸统一或不支持台独势力的政党提供资助。

同时大力宣传塑造支持统一的台湾人或团体的成功案例,最大程度争取所有中间观望分子,使统一与其自身利益相连系,这也会为统一后社会转型减少成本(同时要打击美国国内支持台独的政治家、议员、代言人和企业,制造舆论公布其收受台湾方面贿赂等丑闻,使支持台湾与政治丑陋划等号,并对支持中国或不干预台海事宜的政治家、企业、媒体或学者,许诺为其提供在中国发展的诸多优惠并为其创造条件,作为其支持的回报。

并在世界主要国家如法炮制;同时要提防台湾日本美国方面的类似动作)此外,要在岛内培养自己操控的政党,同时渗透进入现有政党。

执不执政无所谓,分散选票、分散资金、稀释权利就是胜利。

也可以通过这些反对党散布公开由大陆情报机关搜集的对台独分子和政党不利的各种消息,并提起诉讼(这是其他团体很难享受到的特权,应付诉讼需要大量成本和精力,这可以虚弱台独势力由团体到个人的实力)。

为的是搅浑台湾政坛这潭水,让混乱使民众失去信心,从而也使对将来变革政策的抵抗减小到最小。

一旦北京控制台湾,便会谋求钓鱼岛和南海岛屿的事实控制。

打击台湾之时可以顺带划定战争禁航区,规定周边大部分岛屿为军方补给岛,一些区域为军事禁区。

引诱台湾海军与大陆海军在南海一带或钓鱼岛一带海战(策反或诱使之前达成某种默契,使台方军机迫降某些被越南等国控制的海岛)。

从而达到实际控制南海有争议的无人岛屿,迫使有争议岛屿上的他国人员撤离(战前宣布封锁周围一切海域并调大兵压境,切断其补给),然后实际控制占领,从而为以后的谈判(或其他解决方式)等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可打的牌。

(如果要实现这种目的,在攻打台湾时就要留一手,最开始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大部分地区使得战场形势无法逆转,迫使周边国家意识到必须接受台湾被中国统一这一事实;同时,利用间谍策反等适当保留代表台湾的部队,并诱使其在我们希望的地区流窜,从而为我方进入南海地区和钓鱼岛地区提供契机)。

打台湾是扎进一颗钉子,然后扩展为一个宽阔的面(但不要触及美国的底线,不要扩张的太快以致于美国反弹,要因势利导,见机行事,不可强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