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三维目标教案

合集下载

现代诗《雨巷》教案

现代诗《雨巷》教案

现代诗《雨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现代诗《雨巷》;(2)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及诗歌创作的背景;(3)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3)学会从诗歌中汲取灵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3)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雨巷》的字词理解;(2)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特点的分析;(3)诗歌的欣赏和创作。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把握;(2)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感知;(3)诗歌创作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诗歌《雨巷》,了解诗歌背景,掌握诗歌教学的重难点;(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诗人戴望舒的生平介绍、诗歌评论文章等;(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诗歌全文、图片、音乐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雨巷》,了解诗人戴望舒的生平背景;(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3)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雨声音乐,营造氛围;(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戴望舒的生平背景及诗歌创作的背景;(3)引导学生朗读诗歌《雨巷》。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究(1)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美感;(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欣赏心得。

5. 诗歌创作(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雨巷”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2)学生现场创作,互相交流、借鉴;(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现代诗 《雨巷》教案

现代诗 《雨巷》教案

现代诗《雨巷》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掌握《雨巷》的背景知识,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戴望舒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戴望舒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背景知识的介绍。

2.2 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的分析。

2.3 诗歌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象征主义手法的理解。

3.2 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现代诗歌,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4.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3 诗歌朗读: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4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如“雨巷”的象征意义,以及“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寓意等。

4.5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如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4.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象征主义手法和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5.1 熟读并背诵《雨巷》。

5.2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5.3 选取一首现代诗歌,进行分析鉴赏。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6.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和情感体会等方面。

七、教学策略7.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7.2 实例讲解:结合其他诗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象征主义手法。

7.3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对爱情的感悟,增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八、教学拓展8.1 对比分析:让学生收集其他表现爱情主题的现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8.2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培养文学创作能力。

雨巷教案和教学反思

雨巷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教案名称:《雨巷》诗歌解析二、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三、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悟戴望舒的《雨巷》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2. 分析诗中的象征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1. 诗歌的形象解析。

2. 诗歌的象征手法的理解。

五、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意境的感悟。

2. 诗歌情感的体验。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戴望舒的《雨巷》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

2.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第一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二、诗歌解析(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歌内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情节。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象征手法,如“雨巷”、“丁香”等。

三、意境感悟(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诗中的意境美。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理解。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理解诗歌,感受诗人的孤独、期待等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理解。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鉴赏方法。

2. 学生课后尝试其他诗歌的鉴赏,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也应对学生的作业和课后练习进行认真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辅段,帮助学生深入感悟诗歌意境。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课堂活动设计1. 诗歌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中国现代诗歌》。

详细内容为戴望舒的《雨巷》。

通过对该诗的深度解读,让学生了解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个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重点:《雨巷》的意象解读,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巷》。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3. 诗意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等,理解象征主义手法。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一句为例,详细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中的其他意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分享自己的感悟。

7.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以“雨巷”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雨巷》2. 意象:油纸伞、雨巷、孤独、期待3. 象征主义手法:象征、隐喻、暗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以“雨巷”为题材,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示例:雨巷独自行走在雨巷,油纸伞下,岁月悠长。

青石板路,苔痕斑斑,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梦中的她,似曾相识,微笑着,消失在雨巷。

孤独的脚步,踏过岁月,寻找那,失去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象征主义手法,诗歌创作环节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高中语文《雨巷》的教案

高中语文《雨巷》的教案

高中语文《雨巷》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雨巷》诗歌;(2)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3)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学会通过诗歌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象分析;(2)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把握;(3)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2)诗歌韵律的鉴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戴望舒的诗歌朗诵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2)引导学生分享对雨巷的记忆和感受。

2. 诗歌讲解:(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雨巷”、“油纸伞”、“姑娘”等;(2)讲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3)介绍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诗歌鉴赏:(1)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受作者的情感。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培养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雨巷》诗歌;2. 写一篇关于《雨巷》的读后感;3. 调查身边同学对雨巷的记忆和感受,分享彼此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师生互动。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增强情感体验。

3. 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美,提升审美情趣。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诗歌意
蕴。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戴望舒的《雨巷》朗诵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
境。

2.作者简介:介绍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心境。

3.文本研习:
(1)阅读《雨巷》全文,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如狭窄阴沉的雨巷、独行者
和结着愁怨的姑娘。

(2)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
雨巷:象征着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独行者:象征着孤独、苦闷的探索者;
结着愁怨的姑娘:象征着美好理想的追寻者。

(3)探讨诗歌的主题: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为对现实的
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朗诵指导:针对诗歌的情感表达,进行有感情的诵读指导。

5.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意象进行深入分析,分享对诗歌的理
解和感受。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雨巷》,并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点,并及时给予指导
和反馈。

2.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读后感,了解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感受能力。

3.教学反思: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雨巷教案和教学反思

雨巷教案和教学反思

雨巷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雨巷》。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分析。

(3)诗歌的韵律特点和朗读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2)象征手法的运用和理解。

(3)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戴望舒的《雨巷》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简要介绍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雨巷》,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雨巷”、“油纸伞”、“篱笆”等。

(2)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她”的象征意义等。

5. 朗读与欣赏:(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雨巷》,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雨巷》朗诵,感受诗歌的魅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等。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雨巷》。

2. 写一篇关于《雨巷》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小诗,尝试运用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雨巷》教案设计

《雨巷》教案设计

《雨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雨巷》。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丁香一样的美丽和忧愁,培养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着。

(2)体会诗人在创作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 诗歌情感表达的把握。

3. 诗歌韵律特点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雨巷》,营造氛围。

(2)引导学生分享对“雨巷”的印象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雨巷”、“丁香”等。

(2)解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雨巷”象征人生困境,“丁香”象征美好事物等。

(3)探讨诗歌情感表达,如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执着等。

5. 诗歌欣赏:(1)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

(2)引导学生欣赏丁香一样的美丽和忧愁,培养审美能力。

6. 写作练习:(1)让学生以“雨巷”为背景,创作一首小诗。

(2)学生分享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雨巷》。

2. 写一篇关于《雨巷》的读后感。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意象、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诗歌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雨巷》优秀教案范本两篇

《雨巷》优秀教案范本两篇

《雨巷》优秀教案范本两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雨巷》,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2. 感受诗人戴望舒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雨巷》是戴望舒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象征手法等,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 诗歌鉴赏: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诗歌解析和鉴赏方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雨巷》。

2. 讲解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象征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 诗歌鉴赏:讲解如何欣赏现代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分享彼此的心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雨巷》。

2. 写一篇关于《雨巷》的读后感。

3. 推荐一位现代诗人及其作品,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找寻其他表现“雨巷”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与《雨巷》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以“雨巷”为题材,锻炼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读后感分享:评估学生在读后感中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课程内容: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雨巷教案(多篇)

雨巷教案(多篇)

雨巷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雨巷》诗歌;(2)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3)掌握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态度;(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歌《雨巷》的字词理解;2. 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分析;3.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画面的描绘;2. 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诗歌;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4. 案例分析法:以《雨巷》为例,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雨巷》;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4.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 画面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绘诗歌中的抽象画面;6. 诗歌鉴赏:学习鉴赏方法,分析《雨巷》的艺术特色;7.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9.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雨巷》,并进行诗歌写作练习;10. 课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雨巷》并理解其含义;2.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雨巷》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雨巷》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雨巷》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通过学习《雨巷》,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意的理解与感悟,《雨巷》的意境、情感。

(2)教学难点:诗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

(2)初读诗歌:学生自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3)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探讨象征主义手法。

(4)深入探讨: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生活哲理。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雨巷》的内容理解较为深刻,能感受到诗中的情感。

(2)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对戴望舒的其他作品产生兴趣。

(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提高了合作能力。

2. 教学改进(1)在解析诗歌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在深入探讨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分析诗中的生活哲理,提高学生的人生感悟。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1. 戴望舒的创作背景及其诗歌特点。

2. 《雨巷》的意境、情感及象征主义手法。

3. 诗中的生活哲理及其现实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雨巷》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提升。

3.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戴望舒的生平介绍及诗歌创作背景。

2. 《雨巷》原文及其注释。

3. 相关诗歌鉴赏资料。

4. 小组合作学习所需的其他资源。

六、教学进程设计1.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戴望舒的生平介绍及诗歌创作背景资料,准备《雨巷》原文及其注释,相关诗歌鉴赏资料,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所需的其他资源。

《雨巷》三维目标教案

《雨巷》三维目标教案

第二课诗两首雨巷戴望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

2.能力目标(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

2.学会知人论世,探究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上古的《诗经》、《离骚》到乐府民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当代新诗,涌现了很多流派,出现了很多诗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诗歌的影响,我国诗坛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诸如激情四溢的郭沫若,浪漫典雅的徐志摩,忠诚爱国的艾青。

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朦胧缠绵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二)自主收获1.了解作者及背景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8年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并逐渐成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早期诗歌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意象朦胧、含蓄,感伤气息较重。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情的表现。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2.文体知识现代诗派:这个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

黑线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

《雨巷》课题教学案例及反思

《雨巷》课题教学案例及反思

《雨巷》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诗歌“三美”,了解造成诗歌美的技巧2、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学会从“三美”角度鉴赏诗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诗把握诗歌建筑美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领会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音乐美3、由景入情,用心体悟诗歌绘画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天性的追求,领会时代精神教学重难点1、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领会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音乐美2、由景入情,用心体悟诗歌绘画美,品读其象征意味,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1、问题引导法2、点拔、分析法学法指导1、诵读法2、体悟法3、对比体验法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暮春的江南,一条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点太息般的泪光,若有若无地,飘进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

是什么样的意境如此荡人心肠?今天让我们一起用一种赏析的眼光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调动我们的五官和心灵来欣赏那别样的美。

二、作者和创作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代表就是《雨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2、创作背景《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雨巷教案和教学反思

雨巷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案:雨巷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雨巷》的诗句;(2)能够分析并描述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3)能够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等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通过创作、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2)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情感素养;(3)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提高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意象的分析;2. 诗歌情感的把握;3. 诗歌象征意义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意义的理解;2. 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雨巷》诗歌原文;2. 学生准备:预习《雨巷》诗歌,了解诗歌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诗歌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心得,促进互动。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2)学生自主朗读,感受诗歌节奏;(3)分组朗读,提高朗读效果。

3. 分析诗歌意象:(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景物描写;(2)讨论诗歌中的意象特点;(3)总结诗歌意象的作用。

4. 把握诗歌情感:(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2)分析诗歌情感的内涵;(3)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5. 解读象征意义:(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象征元素;(2)分析象征意义的内涵;(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象征意义。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意象、情感和象征意义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7. 作业布置:(1)背诵《雨巷》诗歌;(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了诗歌意象、把握了情感、解读了象征意义?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内容拓展:1. 比较学习:(1)将《雨巷》与其他诗歌进行比较,如戴望舒的《夜泊牛渚怀古》、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2)分析不同诗歌在意象、情感、象征等方面的差异;(3)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诗人在困境中坚守理想的执着精神。

(2)激发学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2、教学难点(1)领悟诗人的思想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主题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江南雨巷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雨巷的氛围。

(2)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雨巷,你会想到什么?2、作者简介介绍戴望舒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3、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4、整体感知(1)提问学生: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5、意象分析(1)提问学生: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2)学生回答后,教师重点分析“雨巷”“丁香姑娘”“油纸伞”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6、情感探究(1)提问学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3)教师总结诗人的情感,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

7、艺术特色(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雨巷》课文教案

《雨巷》课文教案

《雨巷》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雨巷》。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3.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雨巷》。

2. 相关资料:诗人丁香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previous knowledge about modern Chinese poetry.b. 介绍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c. 激发学生对《雨巷》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0分钟)a.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b.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课堂讨论(10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诗歌解析(10分钟)a. 教师对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

b.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5. 课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b.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a.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c. 推荐相关诗歌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7. 作业布置a.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b.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雨巷》的诗篇。

(2)分析并掌握丁香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

(3)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中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执着精神。

(2)培养自己追求美好、坚持梦想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雨巷》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 分析丁香象征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境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2. 现代诗歌欣赏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感受诗中的美好情感。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雨巷》。

2. 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诗中的象征手法,如丁香的象征意义。

4. 小组讨论,探讨诗中的美好理想和人生追求。

5. 总结讲评,强调诗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雨巷》并写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以及问题回答的正确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雨巷》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的质量。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现代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诗歌的热爱。

2. 邀请诗歌爱好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和欣赏水平。

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写自己的小诗,培养文学创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戴望舒《雨巷》原文。

2. 关于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

3. 象征手法的相关文学理论知识资料。

4. 诗歌朗诵音频或视频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九、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介绍诗人及作品,学生自读诗歌,感受意境。

现代诗 《雨巷》教案

现代诗 《雨巷》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现代诗《雨巷》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段: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现代诗《雨巷》。

(2)理解诗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子,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了解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和意境。

(2)学会欣赏现代诗,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中的美好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现代诗《雨巷》。

(2)理解诗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子,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的美感。

(2)学会欣赏现代诗,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的意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诗的美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播放配乐诗朗诵《雨巷》,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美感。

(2)简介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美好情感。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新诗的认识和欣赏体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回忆诗的意境和情感。

2. 深入探讨(1)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讨论诗人的创作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欣赏与创作(1)让学生尝试创作现代诗,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进行现代诗欣赏课的拓展训练。

《雨巷》教案计划

《雨巷》教案计划

《雨巷》教案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雨巷》的背景和意义;(2)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3)掌握现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戴望舒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2.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3. 现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2. 诗歌艺术特色的把握;3. 诗歌创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雨巷》原文及相关背景资料;2. 学生准备:预习《雨巷》,了解诗人戴望舒;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戴望舒的生平介绍视频;(2)教师简要介绍《雨巷》的背景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雨巷》,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雨巷”、“丁香”等;(2)学生讨论诗歌的深层含义,如对生活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3)教师总结,揭示诗歌的主题。

4. 艺术特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象征手法、比喻等;(2)学生通过对比,掌握诗歌的艺术魅力。

5. 诗歌创作实践(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首现代诗歌;(2)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创作成果,互相评价、交流。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2)学生课后拓展阅读,欣赏其他现代诗歌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雨巷》内容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诗两首雨巷戴望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

2.能力目标(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

2.学会知人论世,探究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上古的《诗经》、《离骚》到乐府民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当代新诗,涌现了很多流派,出现了很多诗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诗歌的影响,我国诗坛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诸如激情四溢的郭沫若,浪漫典雅的徐志摩,忠诚爱国的艾青。

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朦胧缠绵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二)自主收获1.了解作者及背景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8年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并逐渐成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早期诗歌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意象朦胧、含蓄,感伤气息较重。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情的表现。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2.文体知识现代诗派:这个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

黑线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这个诗派的鼎盛时期。

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

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

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其他主要代表诗人有陈江帆、南星、徐迟、番草、玲君、吴奔星、路易士等。

3.积累基础字词(结合导学案内容)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ǐ)寂寥(jì liáo)惆怅(chóu chàng)(三)合作探究1.听范读,学生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雨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明确:诗歌描写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营造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迷离、超然、朦胧的抒情意境。

(2)《雨巷》中主要写了哪两个意象?怎样理解和欣赏这两个意象?明确:一是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

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的、美丽的。

但也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2.文本分析(1)《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能否将句中的两个“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明确:不能。

因为姑娘不是真是存在的,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而且“飘”字与前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组合。

总之,“飘”字生动地描述出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所以,诗中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

(2)《雨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的声音。

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

这是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

然而从这倾听和自白里,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

(四)疑点探究《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

人们对这首诗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明确:“姑娘”当然有其象征意义。

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

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

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

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如果诗中“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巷子经过,谁知道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象。

有时候,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

从这一角度来讲,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五)拓展延伸选择意象一定要做到“象与情合”,试多举几例加以分析?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再别康桥徐志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

2.能力目标(1)分析、理解本诗独具特色的意象。

(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

2.分析并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有一座桥,风景优美;有一首诗,脍炙人口;有一个人,风流倜傥。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这座桥,感受这首诗,解读这个人。

(二)自主收获1.了解作者及背景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

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

徐志摩的诗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字句清新、音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富于变化。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徐志摩追求个性解放,生活理想是:爱、自由、美。

《再别康桥》的写作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

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

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此诗。

一种是,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

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2.文体知识新月派: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

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散漫,而努力地去追求新的格律。

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积累基础字词(结合导学案内容)河畔(pàn)青荇(xìng)长蒿(gāo)漫溯(sù)笙箫(xiāo)(三)合作探究1.听范读,生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再别康桥》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景物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等。

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文本分析(1)《再别康桥》的开头一节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结尾一节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与“悄悄”可以互换吗?明确:不可以。

“轻轻”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潇洒的调子,为下文抒写自己对母校“彩虹似的梦”作铺垫;而“悄悄”放在最后,与上节中的“沉默”相呼应。

开头“轻轻”重在表达来时心情的欢欣愉悦,结尾“悄悄”重在表达去时情感的默然神伤。

(2)《再别康桥》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明确:诗中描写了诗人再别康桥时所看到的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

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图画,这幅图画融入了诗人对母校的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

这种情绪还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整首诗,情与景高度融合,物与我浑然一体,构成了柔婉清新的意境。

(3)如何理解《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明确:①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的视觉以无限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