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文学
1.茶陵诗派(P307):
明初期诗文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李东阳,(因李东阳为茶陵人而得名)。他强调宗法杜甫,重视诗法和声调,是前后七子拟古派的先导。
作品内容较丰富,风格苍健,自成一家。在当时文坛影响极大,诗人辈出,门生满朝,一时成为诗坛主流。以李东阳为宗者有邵宝、石、鲁铎、罗、何孟春、顾清、彭民望等。
2.前后七子:
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王廷相、康海、边贡、徐祯卿。后七子指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宗臣。
他们排斥理学,鼓吹真情,赞扬民间文学。艺术方法上存在程度不同的摹拟倾向;创作上取得了较可观的成果,写出一些面对现实、揭露黑暗的作品。
优秀作品有何景明《岁晏行》,李攀龙《挽王中丞》,王世贞《登太白楼》,宗臣《报刘一丈书》等。
3.公安派:
以袁宏道为代表,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及江盈科等。他们主张文随时变,反对盲目尊古,明确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种重个性、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的性灵说,是公安派论文的核心。
4.李玉P352
李玉,字玄玉,因避康熙讳,改名元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人。他一生曾写传奇六十种,全本保存至今者尚有《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等十八种。
他不仅是明清传奇作家中写作剧本及存留剧本最多的作家,而且他的剧作都能上演,极受时人赞赏,尤为梨园弟子所欢迎。
他的剧作可分为前后期,前期以描写人情世态为主要内容,代表:《一笠庵四种曲》,即所谓“一、人、永、占”。后期多描写历史上的政治斗争事件或从明末苏州社会生活中取材。代表:《清忠谱》。
5.“一、人、永、占”;352
李玉的剧作可以明亡为界分为前后期,其前期作品以描写人情世态为主要内容,
最负盛名的是崇祯年间刊刻的《一笠四种曲》,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个传奇剧本,各取首一字的合称“一、人、永、占”。
6.桐城派;
清中叶出现的散文流派,领袖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名。
桐城派以开派者方苞提出的“义法”为理论核心,“义”指内容符合儒家思想,“法”指写文章的形式技巧,要求文章做到形式服从内容、内容和形式统一。
后经刘大櫆发扬、姚鼐完善,门徒广众,形成“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的盛况。因此,它也成为清代散文最具时代特色的流派。
7.格调说
格调说由清康乾年间的沈德潜所倡导,调格调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诗贵性情,亦贵诗法”。要求诗人性情本于温柔敦厚。而其所谓“诗法”就是讲求格律、重视声调、注意体式,实际上就是学古模拟。
8.肌理说:其肌理说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是义理和文理统一,思想和文辞谐和,从而达到法度灵活、内容质实的要求。这实际上引导诗人更加脱离现实,从故纸堆中寻找诗材。翁方纲,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始人。
9.评点派
从《红楼梦》到光绪年间,都有一些关心其写作及爱好者采用评述、评点的方法,以探索《红楼梦》内容、本事或阐述其思想、艺术价值。这些人大致可分两类:一是采用逐条论述的方式,类似于诗话词话;一是逐回评点,附于原著。多主观臆测。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脂砚斋等的评语。
10.索隐派
索隐派,又称为旧红学派。所谓索隐,即探索幽隐,也就是挖掘被小说表面故事所掩盖的“本事”。其实不过是穿凿附会,用“猜谜”的方法把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去比附,印证当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从而评定《红楼梦》的意义和价值。
主要产生于民国初年,但其滥觞于清中叶。
代表作有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红楼梦释真》。
11.脂本(P446)
《红楼梦》的版本特别复杂。作者不断加工修改,每次修改本又以抄本形式流传。抄本系统多附有脂砚斋等人评语,故亦称脂本,除脂稿本、脂蒙本外,最多为八十回,重要的有以下几种:乾隆甲戌本,即大兴县刘铨福藏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称“脂藏本”或“脂铨本”;乾隆己卯本,即怡亲王府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称“脂怡本”;乾隆庚辰本,又称“脂京本”,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还有脂戚本、脂稿本、脂晋本、脂蒙本等。
12.小说界革命
答:1902年,由梁启超主编的我国第一个小说专刊《新小说》创刊,梁启超在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带纲领性的小说理论文章《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对小说的地位、社会作用、艺术特征等作了系统的阐述。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改变了传统的小说观念。
二、充分肯定了小说的社会作用。
三、对小说创作理论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1.明代初期诗文创作情况。
明初诗文作家大多由元入明,他们经历了元末大动乱,对民生疾苦、社会疮痍有着较深的感触,写出了一些揭露黑暗、抨击暴政的作品,如著名作家宋濂、刘基等。但他们在入明后文风都趋于保守,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反映大为削弱。作为开国功臣,他们更关心的是使文学如何为巩固新王朝服务,故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作品也以歌功颂德者居多。宋濂、刘基以及年辈稍晚的高启等,都是一代宗师,是首开风气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对于整个明代诗文影响颇大。
2.唐宋派理论主张及归有光的散文成就。
主张学习唐宋散文作法,写出自己的个性,主要成员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在创作上取得较大成就的是归有光。
归有光著有《震川先生文集》。其散文中写得最好的是杂记及有关家世、亲人的文章。代表作《项脊轩志》。
3.晚明小品文创作成就
1、篇幅短小,所记之事细小,议论感慨多从小处着眼,文心亦因小见大,察微知著。
2、不代圣贤立言,不讲大道理,敢言人之不敢言,愿写人之不愿写,一切文学上的束缚与戒律,都为他们所不顾,一意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信笔直书,率真直露,活泼自由,通俗明快,具有“幅短而神遥,墨希而旨永”的特色,形成一种任情适性的文章风格,冲破了宋儒反复强调的“文以载道”的桎梏;
3、能从日常生活琐细处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涵义,领会人生趣味的某些真谛,也包含对世态的参悟,它多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风貌。
4、成就最高者当推袁宏道及张岱。袁宏道有《虎丘记》、《徐文长传》等;张岱有《西湖七月半》、《柳敬亭说书》等。
4.苏州派创作的主要特点。357
1.崇尚本色,强调观众,特别是市民欣赏的需要。改变传统,大量写政治戏和时事戏。
2.身份和地位不高,戏剧是他们一生的事业,剧作丰富。生活、创作状况近乎元代作家。
3.精通曲律,熟悉艺人,富有舞台实践经验。剧本适合舞台特点,是场上之曲。
4.注意塑造下层人物、包括奴仆的崇高形象。
5.相互联系,经常合作写戏。
苏州派的努力,延缓了昆曲的老化,推动了清初戏剧的繁荣,促进了“南洪北孔”的成功。
5.《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1、以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政治为背景描写唐明皇李隆基和宠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
(1)“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要使情留万古无穷”。这表明作者创作的主要意图是言情。
(2)作者对李杨的爱情既有歌颂,又有批判。这与汤显祖的既歌颂真情又批判恶情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长生殿》主题=言情(歌颂)+劝惩(批判)
2、《长生殿》把《牡丹亭》中所表现的那种生死爱情,从青年男女恋爱生活阶段带进已婚后的夫妻生活阶段,它继《西厢记》“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天长地久的夫妻爱情理想。
3、《长生殿》比以前描写李杨爱情题材的作品,更为详尽、深刻、细致、全面地描写了李杨二人爱情的成熟过程。它不单纯写了爱情本身的热烈程度,而且还突出地表现了这种爱情成长的广阔的历史背景。李杨是爱情的主角,是被讴歌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