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上课用ppt课件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上课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e1ba1958fb770bf78a55e9.png)
13
借代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 也作为其国都的代称。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
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
山。
------辛弃疾 《菩萨
蛮·书江西造口壁》
14
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 出事物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 想象,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 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的作用。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 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
12
借代
①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①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②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 ③ 诗中以“杜康”代酒。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 ①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 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②舅姑:公婆。
洞房通里篇昨用夜比花喻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 公婆巧讨借新个妇好拜见评公。婆打前的扮忐好忑不了安轻而轻又充问满丈希望夫的一心 声理,:写我自己的应眉试画前紧得张浓而又淡希可望得合到时赏兴识的?心态。
8
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 化为有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离思恨考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你能想起哪些(李“煜化《清抽平象乐》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的诗句?
9
比喻
近试献张水部①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②。
7
借代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 也作为其国都的代称。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
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
山。
------辛弃疾 《菩萨
蛮·书江西造口壁》
14
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 出事物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 想象,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 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的作用。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 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
12
借代
①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①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②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 ③ 诗中以“杜康”代酒。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 ①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 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②舅姑:公婆。
洞房通里篇昨用夜比花喻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 公婆巧讨借新个妇好拜见评公。婆打前的扮忐好忑不了安轻而轻又充问满丈希望夫的一心 声理,:写我自己的应眉试画前紧得张浓而又淡希可望得合到时赏兴识的?心态。
8
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 化为有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离思恨考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你能想起哪些(李“煜化《清抽平象乐》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的诗句?
9
比喻
近试献张水部①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②。
7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中修辞手法讲解课件(共44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中修辞手法讲解课件(共4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5da6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1.png)
李白《望庐山瀑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
语言的韵律感、音乐美。点染?氛围,渲染?环 境,烘托?情感。
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 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请简要赏析尾联“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所用 的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1、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
诗句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 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 爱到厌弃的经过。
芣苢①
(07年北京题)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颉 之。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 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 到。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 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礻颉:把衣襟 掖在腰间装物。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 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 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 系。
李白《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 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 白云 堪卧君早归。
通感
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 把适用于甲类感官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 类感官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彼 此相通。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课件(共47张PPT)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课件(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1d4ba155270722192ef7ca.png)
(点明修辞)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 (阐释运用)春愁乃无形之物 ,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 一样被放了出去。(分析效果)这句诗写得富有特色, 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化无形为有形, 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表达出词人在阳光涌入 室内后的愉悦心情。
3.夸张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手摩法天写愁白。生发白竟发有,“诗三人千用丈夸”张那的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么南长倾.可。见愁思的深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
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 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 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 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比拟(拟人、拟物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白鹤将要飞下来时,
向具体,难度适中。 1.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 [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 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 2.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 复、顶针。 3.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 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1.使语言简练、含蓄。
2.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 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4.借代
3.夸张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手摩法天写愁白。生发白竟发有,“诗三人千用丈夸”张那的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么南长倾.可。见愁思的深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
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 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 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 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比拟(拟人、拟物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白鹤将要飞下来时,
向具体,难度适中。 1.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 [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 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 2.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 复、顶针。 3.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 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1.使语言简练、含蓄。
2.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 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4.借代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堂PPT)
![古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eccfbf524de518964b7d91.png)
比喻
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 象生动外,能突出事物特征。
江上看山(宋·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且以行船 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动化,写得形 象生动。“飞鸟”喻“孤帆”,突出了舟行之快。
比拟
把物人格化,不仅可以使描绘生 动形象,而且表意也更加丰富。
新 晴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夏日诗初中晴将,“诗南人风午”睡人醒格来化,,只通看过到一窗系外列的 绿动树作和描青写苔,。表忽现然了一久阵雨南初风晴把后房作门者吹宁开静, 又恬掀适起的桌心上情的,书以页及,对诗南人风说“这恶是作他剧的”老的相 识亲,切来喜偷爱偷之访情问。他了。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 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
借代
①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①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②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 ③ 诗中以“杜康”代酒。
借代
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 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 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 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对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 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 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 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 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ppt课件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68edf2a58da0116c17496a.png)
ppt课件 12
比拟(拟人、拟物)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 事物来写,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 人),把人当作物来(拟物)写。它使得 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 有灵性,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给全诗增添了 浪漫主义色彩。 13 ppt课件
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五千仞岳:此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 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 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 得淋漓尽致。
ppt课件 17
1.
4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拟人 )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 )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反问)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同根生”语意双关,既是指豆与豆萁是同根生, 又是指曹植与曹丕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曹 植借此来表达对曹丕不顾兄弟之情,手足相残 的行径的强烈愤慨和控诉。
ppt课件
24
通感
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 手法。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视 觉——触觉) 红杏枝头春意闹(视觉——听觉)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课件PPT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 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6a1df1d1f34693daef3eda.png)
古代诗歌鉴赏 之
表达技巧
考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点 表表达达技技巧巧; 导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读 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分析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而古典诗歌 的表达技巧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拟人、夸张、对比、 借代等;二是表达方式,如记叙、议论、描写、抒 情等,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而抒情方式 又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三是表现手法, 如象征、衬托、用典、想象、联想、渲染、动静、 虚实等;四是篇章结构,如照应、过渡等。
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 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 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 者的内心世界。
7.反问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
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作用: ❖ 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6.对比
❖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或相近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
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
对比,也叫对照。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
(点明修辞)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 (阐释运用)春愁乃无形之物 ,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 一样被放了出去。(分析效果)这句诗写得富有特色, 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化无形为有形, 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表达出词人在阳光涌入 室内后的愉悦心情。
表达技巧
考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点 表表达达技技巧巧; 导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读 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分析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而古典诗歌 的表达技巧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拟人、夸张、对比、 借代等;二是表达方式,如记叙、议论、描写、抒 情等,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而抒情方式 又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三是表现手法, 如象征、衬托、用典、想象、联想、渲染、动静、 虚实等;四是篇章结构,如照应、过渡等。
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 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 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 者的内心世界。
7.反问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
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作用: ❖ 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6.对比
❖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或相近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
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
对比,也叫对照。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
(点明修辞)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 (阐释运用)春愁乃无形之物 ,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 一样被放了出去。(分析效果)这句诗写得富有特色, 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化无形为有形, 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表达出词人在阳光涌入 室内后的愉悦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 旗。 ③争:怎。
【试题】(2009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 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 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 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 丝系臂。据说能够降服鬼怪,企保平安。②沅湘: 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 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 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想回乡归隐的情绪融合在一起, 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 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 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 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 与乡间溪头迎春开 的感情。
请指明下面诗句的双关手法
•春蚕到死丝方尽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 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 比较。可以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 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 “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 爱喜悦之情。
夸张
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 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的 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 的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 借代、对比、设问、 反问、叠字、反复、 顶针、用典、互文。
【作用】 【比喻】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 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 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赏析】
运用比喻,将潭面
比作未磨之镜,尽显月
下湖面之朦胧美,将湖
望洞庭
中的君山比作皓月银辉 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
【注】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峡时遇赦。南游岳阳,写下此诗。 下榻:留宿处。 行杯:浮杯,流觞。 回:回荡,摆动。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 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留宿,在天 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表 现了诗人因赦而喜悦轻松、浪漫豁达的心情。
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南国烽烟正十年。 举酒欲饮无管弦。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双关
【作用】
可以借助双关表 达委婉含蓄,意 味深长的情感。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结合上下阕作简要分析。
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 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 伤形成对比。
• 【试题】(2009宁夏、海南卷)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刘禹锡
山水映衬,精美绝伦。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第一步:明确修辞
遥望洞庭山水色, 第二步:如何运用
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三步:艺术效果
【作用】 拟人
拟人能促使读 者产生联想;赋 予事物以人的特 征、灵性,给人 以亲切之感;使 所描绘的事物更 加形象、生动。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 《将进酒》)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燕歌行》)
一丛深色 花 ,十 户 中人 赋 !( 白居易 《 买 花》)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③得不回头?
晴,与“情”字谐音, 诗人用双关的手法,表 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 说这歌声好像“无情”, 又好像“有情”。
终身误 (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雪”与“薛”谐音,指 薛宝钗,“林”指林黛玉。
【例】(2008上海卷)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 前两天)。王安石时年32岁,回南 京为父亲和兄王安仁扫墓。②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③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刀,小船)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
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赏析下面这首诗中拟人手法 的妙处。
诗人用拟人手法,将 本是无情的“草木”本属 无情物,写得能“知”能 “斗”,有“才思”高下 之分;柳絮、榆荚虽乏色 少香,却不藏拙,也来凑 热闹,显得十分可爱。形 象地描绘出百花争妍,似 乎要将春留住的情景。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试题】(2009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 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 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 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 丝系臂。据说能够降服鬼怪,企保平安。②沅湘: 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 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 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想回乡归隐的情绪融合在一起, 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 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 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 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 与乡间溪头迎春开 的感情。
请指明下面诗句的双关手法
•春蚕到死丝方尽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 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 比较。可以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 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 “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 爱喜悦之情。
夸张
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 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的 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 的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 借代、对比、设问、 反问、叠字、反复、 顶针、用典、互文。
【作用】 【比喻】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 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 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赏析】
运用比喻,将潭面
比作未磨之镜,尽显月
下湖面之朦胧美,将湖
望洞庭
中的君山比作皓月银辉 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
【注】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峡时遇赦。南游岳阳,写下此诗。 下榻:留宿处。 行杯:浮杯,流觞。 回:回荡,摆动。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 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留宿,在天 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表 现了诗人因赦而喜悦轻松、浪漫豁达的心情。
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南国烽烟正十年。 举酒欲饮无管弦。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双关
【作用】
可以借助双关表 达委婉含蓄,意 味深长的情感。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结合上下阕作简要分析。
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 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 伤形成对比。
• 【试题】(2009宁夏、海南卷)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刘禹锡
山水映衬,精美绝伦。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第一步:明确修辞
遥望洞庭山水色, 第二步:如何运用
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三步:艺术效果
【作用】 拟人
拟人能促使读 者产生联想;赋 予事物以人的特 征、灵性,给人 以亲切之感;使 所描绘的事物更 加形象、生动。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 《将进酒》)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燕歌行》)
一丛深色 花 ,十 户 中人 赋 !( 白居易 《 买 花》)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③得不回头?
晴,与“情”字谐音, 诗人用双关的手法,表 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 说这歌声好像“无情”, 又好像“有情”。
终身误 (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雪”与“薛”谐音,指 薛宝钗,“林”指林黛玉。
【例】(2008上海卷)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 前两天)。王安石时年32岁,回南 京为父亲和兄王安仁扫墓。②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③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刀,小船)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
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赏析下面这首诗中拟人手法 的妙处。
诗人用拟人手法,将 本是无情的“草木”本属 无情物,写得能“知”能 “斗”,有“才思”高下 之分;柳絮、榆荚虽乏色 少香,却不藏拙,也来凑 热闹,显得十分可爱。形 象地描绘出百花争妍,似 乎要将春留住的情景。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