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考研最全历年真题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考研最全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新闻学新闻要素新闻来源黄远生选择性理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泰晤士报》新记《大公报》精确新闻学西方三种新闻体制【简答题】1、为什么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2、西方新闻三种所有制形式3、西方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4、西方传播学研究的两个学派【论述题】1、请结合实际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新要求。
2、根据中国媒体在全球金融危机报道的现状提出改进意见。
09年业务真题【名词解释】30分有一个想不起来了大特写新闻报道范式动态消息新闻主题版序【简答】40分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报道策划的方法评论选题的类型怎样验证新闻材料【操作】题30根据三聚氰胺事件说明怎样进行报道策划运用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说明第一财经对富士康报道存在的问题材料是关于第一财经对富士康的新闻报道【写作评论题】50根据下面一段材料将其改写成一篇500左右的新闻(15分)并加写一个编者按150字(10分)材料是关于2008年7月份以来财政部连续3次提高出口退税的材料评论(标题7分主体18分)材料是关于央视对河北毛巾厂的曝光并说其产品中带有国际禁用的致癌物质,事后虽然经查该产品是不合格产品但并没有央视所报道的含有致癌物质,该厂因此而倒闭,厂长将央视告上法庭控告央视损害其名誉权,但一审败诉,二审法院认为厂家对于新闻媒体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应该要有容忍的态度而宣告其败诉。
10年史论真题【名词解释】硬新闻新闻指导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拉斯韦尔的直线模式有限效果论《苏报》案邵飘萍NHK 《华尔街日报》新闻媒介的共性【简答】创新扩散理论结合实际论述怎样全面认识解释性报道评述西方的几种受众观1956年新闻改革【论述题】评述中国建国60周年来取得的新闻工作成就论述大众传媒在社会危机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结合事实加以分析(大概意思是这样)【名词解释】 5分*61.报道策划2.新闻主题3.编者按4.取点观察5.同一性配置6.临访性心理【简答】 10分*3新闻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平衡关系解释性报道的特点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功能【论述】 20分在编辑把关,新闻环境等方面分析新闻失实,举例说明。
上财2010年新闻传播真题
上财2010年新闻传播史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
硬新闻
新闻指导性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拉斯韦尔的直线模式
有限效果论
《苏报》案
邵飘萍
NHK
《华尔街日报》
新闻媒介的共性
二简答
创新扩散理论
结合实际论述怎样全面认识解释性报道
评述西方的几种受众观
1956年新闻改革
三论述题
评述中国建国60周年来取得的新闻工作成就
论述大众传媒在社会危机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结合事实加以分析(大概意思是这样)上财2010年新闻学实务试题
名词解释
5分*6
1.报道策划
2.新闻主题
3.编者按
4.取点观察
5.同一性配置
6.临访性心理
简答
10分*3
新闻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平衡关系
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功能
论述
20分
在编辑把关,新闻环境等方面分析新闻失实,举例说明。
消息写作
标题十分共30分
材料是关于央行公布的《跨国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办法》,请写作不超过500字的消息。
评论写作
40分,1标题10分
关于山寨春晚的材料。
请用网络文化和传媒来写作一篇大于600字的评论。
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目录
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1)
新闻传播学史论 (1)
新闻传播实务 (2)
新闻传播学史论
(一)名解5分X10 =50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2、延缓性新闻
3、《新青年》的改组
4、分众理论
5、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6、邹韬奋
7、徐宝璜和《新闻学》
8、文化帝国主义
9、精确新闻学
10、新闻娱乐化
(二)简答10分X4 =40
1、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作用,举例说明。
2、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3、《中国日报》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4、群体传播和群体意识,举例说明。
(三)论述30分X2=60
l、述评网络社会崛起和受众地位变化的新变化,结合实际。
2、述评中国新闻事业40年来的改革,角度自选。
新闻传播实务
(一)简答10分X3=30
1、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2、现场观察的具体作用
3、深度新闻的注意事项
(二)分析论述30分
给了篇某党报七月cpi指数上涨的报道作为材料,结合报纸取向、社会效果,分析论述标题和正文。
(三)写作(90分)
1、以论述题的材料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消息35 分
2、一段关于“鄙视链”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评论。
55分。
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805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805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回忆版)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5新闻传播实务一、简答题(30分)1.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是什么?2.现场观察在新闻中的具体作用有哪些?3.深度新闻有哪些基本特征?二、分析论述题(30分)给的是某党报一篇题为《CPI增长5.6%不可怕》的新闻报道。
要求:从报纸(党报的取向)、社会效果等方面对报道(标题和正文)进行分析。
参考材料:CPI涨5.6% 远没到可怕的程度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同比增长5.6%,创下十年新高。
这一数字迅速引起各方关注,关于加息、通胀的传言也纷纷出现。
5.6%,究竟可怕不可怕?是否意味着可怕的通货膨胀?不能简单等同于通胀5月,3.4%;6月,4.4%;7月,5.6%……不断增长的数字,引发了市场对于高通胀的担忧,但经济学家们似乎并不赞同这种看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奥运等多种因素刺激下,今年中国经济的确存在升温现象,而且存在继续攀高的可能;但不能把CPI上涨当成经济过热的一个指标,也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高通胀。
他认为,通胀是个综合性的指数,只有物价出现持续、快速的上涨,比如持续1年,且每个月的涨幅均超过上月,才能确定出现通胀。
CPI在几个月内增长较快,并不意味着已经出现通胀。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分析,CPI增长5.6%,还远远没到可怕的程度,其实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比这更高的增幅。
目前CPI大幅增长属于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局部性的供求矛盾引起食品价格攀升。
从7月份的统计数据看,食品价格上涨远远高于非食品价格。
食品价格上涨了15.4%,而非食品价格上涨仅0.9%。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石良平教授认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前几年农副产品价格被低估,造成农民对市场需求量误解,因而减少了养殖、种植,这种变化在当前显现后期效应,使当前市场供求出现不平衡,引起价格上涨。
2018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
2018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
【614 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精确新闻学
2“新世界信息秩序”纷争
3.分众理论
4.徐宝璜和《新闻学》
5.邹韬奋
6.新闻事业一般功能
7.延缓性新闻
8.《新青年》改组
9.文化帝国主义
10.新闻娱乐化
二、简答题
1.《中国日报》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2.主流媒体的社会功能,举例说明
3.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举例说明
4.传播总过程理论
三、论述题
1.论述网络社会崛起与媒介受众地位的变化
2.评述改革放近40年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805 新闻传播实务】
一、简答题(30)
1.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2.深度新闻的基本特征
3.现场观察的具体作用
二、分析论述题(30)
给的是某党报一篇题为《CPI增长5.6%不可怕》的新闻报道。
要求从报纸(党报的取向)和社会效果方面分析(标题和正文)。
三、实务题
1.消息改写:用第二大题的材料改写成300字的短消息(少于400字),要求拟双行题。
(35)
2.评论:关于“鄙视链”的材料,有“中国式相亲鄙视链”“中产阶级教育鄙视链”“中国大学鄙视链”甚至兴趣爱好也有鄙视。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评论。
(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新闻学新闻要素新闻来源黄远生选择性理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泰晤士报》新记《大公报》精确新闻学西方三种新闻体制
【简答题】
1、为什么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
2、西方新闻三种所有制形式
3、西方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
4、西方传播学研究的两个学派
【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新要求。
2、根据中国媒体在全球金融危机报道的现状提出改进意见。
09年业务真题
【名词解释】30分有一个想不起来了
大特写新闻报道范式动态消息新闻主题版序
【简答】40分
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报道策划的方法评论选题的类型怎样验证新闻材料
【操作】题30
根据三聚氰胺事件说明怎样进行报道策划
运用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说明第一财经对富士康报道存在的问题材料是关于第一财经对富士康的新闻报道
【写作评论题】50
根据下面一段材料将其改写成一篇500左右的新闻(15分)并加写一个编者按150字(10分)材料是关于2008年7月份以来财政部连续3次提高出口退税的材料
评论(标题7分主体18分)
材料是关于央视对河北毛巾厂的曝光并说其产品中带有国际禁用的致癌物质,事后虽然经查该产品是不合格产品但并没有央视所报道的含有致癌物质,该厂因此而倒闭,厂长将央视告上法
庭控告央视损害其名誉权,但一审败诉,二审法院认为厂家对于新闻媒体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应该要有容忍的态度而宣告其败诉。
10年史论真题
【名词解释】
硬新闻新闻指导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拉斯韦尔的直线模式有限效果论
《苏报》案邵飘萍NHK 《华尔街日报》新闻媒介的共性
【简答】
创新扩散理论结合实际论述怎样全面认识解释性报道
评述西方的几种受众观1956年新闻改革
【论述题】
评述中国建国60周年来取得的新闻工作成就
论述大众传媒在社会危机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结合事实加以分析(大概意思是这样)
【名词解释】 5分*6
1.报道策划
2.新闻主题
3.编者按
4.取点观察
5.同一性配置
6.临访性心理【简答】 10分*3
新闻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平衡关系解释性报道的特点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功能
【论述】 20分
在编辑把关,新闻环境等方面分析新闻失实,举例说明。
【消息写作】
标题十分共30分
材料是关于央行公布的《跨国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办法》,请写作不超过500字的消息。
【评论写作】
40分,1标题10分
关于山寨春晚的材料。
请用网络文化和传媒来写作一篇大于600字的评论。
11年史论真题
【名词解释】
宣传新闻选择新闻专业理念新闻评议制度(西方史最后)《北华捷报》
《世界报》(法) 伯明翰学派成舍我李普曼媒介融合
【简答】
新文化运动对我国报刊业务的影响
公共新闻学的主要观点
麦克卢汉传媒理论主要观点
传媒经营业的主要原则
【问答】
结合当下媒介生态环境,论述如何重树党报的权威
结合“把关人”理论和受众理论,论述当前我国媒体如何正确的体现其双重属性(这个好像要举例)
11年业务真题
【名词解释】
交叉采访、临访性心理、意义范式、报道思想、言论版、小标题
【简答】
新闻价值判断的指向有哪些层面
人物新闻采访有哪些原则
综合报道有哪些基本要求
【论述】
结合近几年的重大新闻事件谈谈如何搞好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
【材料题】
写编者按和标题材料是关于CPI涨幅和通胀率之类的。
(数据很多,第一次写编者按有点慌)
评论(加标题)
是关于“全面慈善”的,材料里涉及慈善超市,慈善饭店,铜质捐款箱什么的。
12年新闻传播史论真题(614)
一、名词解释(5‘*10=50’)
1.自由主义
2.新闻
3.双重偶然性
4.竖三民
5.《民报》 10.第三人效果
6.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
7.《向导》
8.恽代英《中国青年》
9.知沟理论
二、简答(10‘*4=40’)
1.我国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2.报业的规模经济
3.辛亥革命时期资本主义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4.评述新闻框架和框架效果
三、论述(30‘*2=60’)
1.如何理解受众是公民?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网络媒体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提出哪些挑战?结合实例举例说明。
12年新闻传播实务真题(807)
一、名词解释(5‘*6=30’)
1.先期性心理
2.冲击式编排
3.轮廓观察
4.延伸配置
5.精确新闻
6.内报头
二、简答(10‘*3=30’)
1.简述策划的类型
2.深入采访中抓特点
3.专访的要求
三、论述(20‘)
论述新闻选择的依据
四、根据材料(30’)
1.用信息范式写一则消息(10’+标题5‘)
2.用意义范式写一则消息(10’+标题5‘)
五、评论(40’(其中标题10‘))
材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
13年史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
社会责任论 BBC 舆论二级传播理论宣传
英国《金融时报》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申报》信息
二.简答题
简述新闻选择的标准简述哈马贝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简要评述新记《大公报》
三.论述题
论述传统媒体的财经新闻报道如何适应新媒体的挑战,结合实际谈谈。
论述当前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弘扬主流价值观,结合实际谈谈。
13年业务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阶段性报道策划
2 对比式编排
3 现场观察
4 巡回采访
二、简答题
1 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关系
2 新闻线索运用的注意点
3 调查性新闻的注意事项
三、论述题
新闻选择的依据,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评论(标题分数很大,600 字以上)
请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背景来评论以下材料
近年来,各大媒体兴起“最美之风”,“最美女教师”在生死关头救下自己的学生造成双腿截肢,“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用手接住 10 米高
处掉下来的孩子,造成左手骨折。
“最美司机”吴斌冒着肝脏被窗外飞来的铁块
击破的痛苦保证乘客的安全。
(基本一致)我取的题目是【摘下“最美”的帽子,
还道德一个朴实的背影】
四、自选角度改写新闻稿(标题+编者按)800 字以下
这是网上找来的,几乎一摸一样,但是试题里没有小标题。
我取的题目是
【“WiFi 逼停地铁”,相关方面上演“罗生门”】
“WiFi 逼停地铁”媒体报道迥异官方:不必担心
原标题 [不必过度担心地铁安全]
“为什么同一个事件,媒体会有截然相反的报道!我们该相信谁?”继
11 月 1 日、5 日深圳地铁蛇口线多趟列车暂停运行后,前日地铁环中线开往黄贝
岭方向的一列车又发生故障停运的情况。
昨日,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南辕北辙,一
个称“又说是 WiFi 的错”,一个则称“不是 WiFi 惹的祸”。
对此,多位市民表
示,对地铁安全性的疑虑依然得不到正解。
对此,深圳地铁集团昨日回复南方日报记者时表示,目前针对两条线路停
运事故的调查均未有最后定论,专家组成员仍在论证研究当中,一旦最终结果敲
定,将第一时间告知媒体。
地铁集团呼吁公众不必过度担心乘坐地铁的安全。
通过搜集微博、本地论坛以及街头随机采访的方式,记者总结了市民对于
多次疑似“WiFi 信号逼停地铁”事件的疑问,并通过多方采访,尝试为市民寻
找答案。
14年史论真题
【名词解释】
新闻真实性群体传播信息茧房新闻与宣传
新闻活动的渠道《华盛顿邮报》创新扩散理论
【简答】
简述大众传播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简述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简述整风运动时期《解放日报》的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
【论述】
1.给的是上海报业集团组建的材料。
论述这个材料,自找中心,自找主题,500字以内。
2.给的是《新快报》陈永洲事件的材料。
同样自己立意论述,500字以内
14年业务真题
【名词解释】
戒指消息头综合性配置新闻策划体验式采访解释性报道
【简答】
简述中西社论的比较。
简述非事件性采访的特点。
简述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