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尺子测量知识点总结
![尺子测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7839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7.png)
尺子测量知识点总结尺子测量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尺子是最常见且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尺子的使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工程建筑、制造业、服装设计、木工等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尺子的使用和测量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尺子测量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尺子的种类、尺寸单位、尺寸测量方法、误差分析等内容。
二、尺子的种类尺子主要分为刚性尺子和软尺子两种。
1. 刚性尺子刚性尺子是由刚硬材料制成的,通常是金属或塑料。
刚性尺子分为折尺和不可折尺两种。
折尺的长度可以调节,常用于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
而不可折尺的长度是固定的,适用于测量规则物体的长度。
2. 软尺子软尺子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的,通常是织物或塑料。
柔软的特性使得软尺子可以方便地测量曲线和不规则形状的物体长度。
三、尺寸单位尺寸单位是指我们用来表示长度、宽度、高度等物理量的单位。
常见的尺寸单位有米、厘米和毫米。
1. 米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基本单位,简写为m。
1米等于100厘米或1000毫米。
2. 厘米厘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简写为cm。
1厘米等于0.01米或10毫米。
3. 毫米毫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之一,简写为mm。
1毫米等于0.001米或0.1厘米。
四、尺寸测量方法尺子通常用于测量长度,除了直接测量外,还可通过间接测量和刻度测量来获取尺寸。
1.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指将尺子直接放在被测物体上,读取尺子上与物体两端对齐的刻度值。
直接测量常用于测量规则物体的长度。
2.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是指通过一些已知尺寸的物体或已知的测量方法,推算出被测物体的尺寸。
例如,通过测量三角形的底边和两条边之间的夹角,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高度。
3. 刻度测量刻度测量是指利用尺子上的刻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尺子上的刻度通常按照厘米或毫米进行标记。
一般来说,大刻度代表整个尺寸单位,小刻度代表单位之间的间隔。
五、误差分析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尺子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人为误差、尺子本身的误差以及环境误差。
测控电路知识点总结
![测控电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d0e13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5.png)
测控电路一.名词解释1.测量放大电路2.高共模抑制比电路:有抑制传感器输出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的放大电路称为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P263.有源驱动电路:将差动式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经两个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同相比例差动放大后,使其输入端的共模电压1:1地输出,并通过输出端各自电阻(阻值相等)加到传感器的两个电缆屏蔽层上,即两个输入电缆的屏蔽层由共模输入电压驱动,而不是接地,电缆输入芯线和屏蔽层之间的共模电压为零,这种电路就是有源屏蔽驱动电路。
P284.电桥放大电路:由传感器电桥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或由传感器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桥都称为电桥放大电路。
P295.自举电路:自举电路是利用反馈使输入电阻的两端近似为等电位,减小向输入回路索取电流,从而提高输入阻抗的电路。
P366.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增益通过数字逻辑电路由确定的程序来控制,7.隔离放大电路:隔离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和电源电路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路耦合,即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公共的接地端。
P458.信号调制及解调: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作为载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让后者的某一特征参数按前者变化。
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P559•调幅、调频、调相、脉冲调宽: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x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
(P55)10.包络检波:从已调信号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
幅值调制就是让已调信号的幅值随调制信号的值变化,因此调幅信号的包络线形状与调制信号一致。
只要能检出调幅信号的包络线即能实现解调。
这种方法称为包络检波。
P60二.简答题1.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控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输出能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信号。
工程测量章节知识点总结
![工程测量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5033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3.png)
工程测量章节知识点总结一、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1.1 工程测量的定义工程测量是利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对工程地质、土木和建筑工程进行测量、勘测和监测,来获取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的一门技术。
1.2 工程测量的目的工程测量的目的是确定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方向和尺寸,以确保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工程测量还可以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理提供必要的地理空间信息。
1.3 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测量对象的选取与分析、测量基准的确定、测量地理坐标系的建立、测量控制点的布设、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测量成果的表达与发布等方面。
1.4 工程测量的关键技术工程测量的关键技术包括:控制网的建立、无人机测量、3D激光扫描测量、卫星定位测量、地面摄影测量等。
1.5 工程测量的应用领域工程测量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地质勘测与地质灾害监测、海洋工程测量等。
二、测量基础知识2.1 测量基准的确定测量基准的确定包括水准测量基准、高程测量基准、水准网和高程网的建立等。
2.2 坐标系的建立坐标系的建立包括平面坐标系的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大地坐标系的建立等。
2.3 测量控制点的布设测量控制点的布设包括控制点的选址、控制点的布设、控制点的标志和监护等。
2.4 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包括测量数据的采集、测量数据的录入、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
2.5 测量成果的表达和发布测量成果的表达和发布包括测量成果的报告、测量成果的图纸和报告的编制等。
三、测量工具和技术3.1 测量仪器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GPS接收机、激光仪、测距仪、测角仪等。
3.2 测量技术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声纳测量技术等。
3.3 测量软件常用的测量软件包括:AutoCAD测量软件、GIS测量软件、3D激光扫描软件、无人机测量软件、地质勘测软件等。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275886172ded630a1cb64b.png)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图示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控制测量的概念所谓控制测量,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少数点,称为控制点,将控制点连成网状,称为控制网,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合称为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计算二、直线定向1、概念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北夹角关系的工作叫直线定向。
B2、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水平角叫方位角,角值0°~360°。
通常用α表示。
3、标准方向1)真北方向即真子午线北端方向,可认为是北极星方向。
2)磁北方向即磁子午线北端方向,是罗盘指北针所指方向。
3)坐标北方向坐标纵轴北端方向,即央子午线方向。
4)三种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4、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1)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用δ表示,以真北为准,磁北偏向真北以东,称为东偏,δ取+号,反之取-号。
α真=α磁+δ B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方向与坐标北(x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用γ表示,以真北为准, x轴方向偏向真北以东,γ为正,以西γ为负。
北半球,γ与y真北 Bɑ=ɑ+ϒ真A3)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α真=α+γα=α真-γ =α磁+δ-γ = α磁+(δ-γ)= α磁+ΔΔ叫磁坐偏角。
5、坐标方位角的特性 X同一直线上各点的坐标方位角相等。
NW NE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Y αBA =αAB ± 180° (大于180˚—;小于180˚+) SW SE 6、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到某直线的锐角叫象限角,用R 表示,应注明象限名称。
三、坐标正算、反算 1、坐标正算公式坐标增量: 坐标: 2、坐标反算计算公式四、方位角推算⎭⎬⎫=∆=∆AB AB AB AB AB AB D y D x ααsin cos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AB A B AB A B A B A B AB AB AB ABy y x x y y x x D x x y y αααsin cos arctan21、左观测角与右观测角2、左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β左-180° αBC =αAB +β左±180°3、右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 β右± 1804、总结:五、三角形边长计算公式︒±-+=180右左后前ββαα1、正弦公式编号:推算边a ,已知边b ,间隔边c ,角A 、B 、C 。
大一测控技术与仪器知识点
![大一测控技术与仪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ab54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8.png)
大一测控技术与仪器知识点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支撑,其在各个领域如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一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测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测控技术是指通过测量系统对被测量对象或其运动、变化等进行观测、测量与分析,并通过信息处理、数据处理和控制手段对被测对象进行控制的一门技术。
它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
2.传感器与信号调理:传感器是用于将被测量对象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信号调理是指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以提取和改善信号质量,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传感器的分类:按被测量的物理量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等。
按转化原理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电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等。
4.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指通过传感器采集被测量对象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去噪、放大、编码等处理,使其可用于后续分析和控制。
5.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测量、判断和校正等方式对被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的系统。
它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并生成控制信号,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实现系统的稳定工作。
6.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仪器与设备是测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实验仪器包括示波器、多用表、信号发生器、控制台等。
这些仪器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实验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和处理。
7.仪器校准与维护:仪器的准确性对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对,确定仪器的误差并进行修正。
维护是指对仪器进行保养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8. 虚拟仪器与LabVIEW:虚拟仪器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的一种测控技术,它将传统的硬件仪器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测量电路的选择与控制及半偏法知识点总结
![测量电路的选择与控制及半偏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1c14d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2.png)
知识点一,电表的改装一、电流计G 的原理和主要参数电流表G 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产生偏转的原理制成的,且指针偏角θ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即θ=kI ,故表的刻度是 均匀 的。
电流表的主要参数有:表头内阻R g :即电流表线圈的电阻满偏电流I g:即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指针达到满偏; 满偏电压U :即指针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故U g = I g •R g二、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改装的目的是:测量更大的电压方法:若量程扩大n 倍,则应给电流表 串 联一个电阻。
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串联的电阻值越大 ,电压表的内阻越大。
扩大倍数: 接入电阻的阻值:三、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改装的目的是: 测量更大的电流扩大倍数: 接入电阻的阻值: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并联的电阻值越小,电流表的内阻越小。
知识点二,电流表的内接与外接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1)直接比较法:(适用于Rx 、RA 、RV 的大小大致可以估计)g U n U =(1)R g g g U R R n R U ==-g I n I =1g g g RI R R R I n ==-① 当Rx ≫RA 时,宜用内接法,即大电阻用内接法;② 当Rx ≪RV 时,宜用外接法,即小电阻用外接法。
可记忆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2)公式计算法:(定量判断RX 相对大小的方法)(3)试触法:当Rx 、RV 、RA 阻值都未知时,如图3可把电压表的一个接线端分别接b 、c 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由图:接b :外接法,电压准确,电流偏大。
接c :内接法,电流准确,电压偏大。
)①若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若接b (用外接)法,电压表分流太显著,实验误差大。
因此应接c (内接法) ② 若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则说明若接c (内接法)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显著,实验误差大。
则宜接b (外接法)。
小结:(1)Rx 大致已知:大内、小外。
(2)Rx 未知:试触法 若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即U U II ∆<∆宜外接。
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021cf2d15abe23482f4da8.png)
控制测量知识总结1 野外测量的基准面为大地水准面,基准线为与大地水准面相垂直的铅垂线;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为参考椭球面,基准线为参考椭球面的法线。
由于地表起伏以及地层内部密度变化造成质量分布不均,所以大地水准面不能作为控制测量计算的基准面2 大地水准面——完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的海水面扩展并延伸到大陆下面,从而形成一个处处与铅垂线方向正交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曲面。
参考椭球——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
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密合最好的参考椭球。
垂线偏差——由于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不可能处处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
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在某一点上的高差。
3 大地坐标系——在椭球面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B,L,H)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X轴与地球赤道面和格林尼治平均子午面的郊县重合,Y与XZ轴正交(x.,y,z)4 高斯平面坐标系:L=6N-3 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L=3n 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Y坐标的规定值与自然值关系Y=Nm+m+y5 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同测等6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足够的精度;足够的密度;统一的规格7 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原因是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物质的分布情况而变化影响:多值性;产生理论闭合差理论闭合差:在闭合环形水准路线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8 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表面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只与点位纬度有关)正常位水准面——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等位面重力异常——地面点实测重力加速度与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的差值重力位水准面——与实测重力加速度相应的重力等位面9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得高程系统正高——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测控仪器知识点总结
![测控仪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483aa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8.png)
测控仪器知识点总结第⼀章测控仪器设计概论1. 从计量测试⾓度可将仪器分为计量测试仪器、计算仪器、控制仪器及控制装置。
2. 计算仪器是以信息数据处理和运算为主的仪器。
3. 测控仪器是利⽤测量与控制的原理,采⽤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结合的⼀种范围⼴泛的测量仪器。
4. 仪器中与被测量相⽐较的标准量以及与其对应的装置⼀起,称为仪器的基准部件。
5. 测控仪器中的传感器是仪器的感受转换部件,它的作⽤是感受被测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或处理的信号。
6. 测量范围:测量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被测量值。
7. 灵敏度:测量仪器响应(输出)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输⼊)的变化。
8. 测控的分辨⼒是指显⽰装置的能有效辨别的最⼩⽰值。
9.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指测量仪器输出接近真值的响应能⼒。
10. 测量仪器的⽰值误差是指测量仪器的⽰值与对应输⼊量的真值之差。
⽰值误差越⼩,仪器的准确度越⾼。
11. 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个被测量,仪器提供相近⽰值的能⼒。
重复性误差越⼩,则仪器的随机误差越⼩。
第⼆章仪器精度理论12. 估读误差:观测者估读指⽰器位于两相邻标尺标记间的相对位置⽽引起的误差,有时也称为内插误差。
13. 读数误差:由于观测者对计量器具⽰值读数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它包括视差和估读误差。
14. 绝对误差:被测量测得值与其真值(或相对真值)之差。
15.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的⽐值。
16. 正确度:它是系统误差⼤⼩的反映,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
17. 精密度:它是随机误差⼤⼩的反映,表征测量结果的⼀致性或误差的分散性。
18. 准确度:它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的反映。
表征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致程度。
19. 螺旋测微机构的误差分析。
如图所⽰,由于制造或装配的不完善,使得螺旋测微机构的轴线与滑块运动⽅向成⼀夹⾓θ,求由此引起的滑块位置误差 L 。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各章知识点总结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各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f5807bc281e53a5902ff0e.png)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各章知识点总结桂林理工大学测绘08-1 JL(纯手打)第一章绪论1、GPS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
能为各个用户提供三维坐标和时间。
2、GPS卫星位置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3、GPS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试验三个阶段。
整个系统包括卫星星座、地面监控部分、用户接收机部分。
4、GPS基本参数为:卫星颗数为21+3,卫星轨道面个数为6,卫星高度为20200km,轨道倾角为55度,卫星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在地球表面任何时刻,在高度较为15度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有效卫星,最多可以达到9颗。
5、应用双定位系统的优越性:能同时接收到GPS和GLONASS卫星信号的接收机,简称为双系统卫星接收机。
(1)增加接收卫星数。
这样有利于在山区和城市有障碍物遮挡的地区作业(2)提高效率。
观测卫星数增加,所以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时间缩短,从而减少野外作业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
因观测的卫星数增加,用于定位计算的卫星数增加,卫星几何分布也更好,所以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
6、在GPS信号导航的定位时,为了解算测站的三维坐标,必须观测4颗(以上)卫星,称为定位星座。
7、PRN----------卫星所采用的伪随机噪声码8、在导航定位测量中,一般采用PRN编号。
9、用于捕获信号和粗略定位的为随机码叫做C/A码(又叫S码),用于精密定位的精密测距码叫P码10、GPS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卫星星座1、向广大用户发送导航定位信息。
2、接收注入站发送到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其他相关信息,并通过GPS信号电路,适时的发送给广大用户。
3、接收地面主控站通过注入站发送到卫星的调度命令,适时的改正运行偏差和启用备用时钟等。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1、监测和控制卫星上的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是否一直沿着预定轨道运行。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7e3661a45177232f60a258.png)
9.误差分析
(1)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
误差来源:视准轴与管水准器轴不平行
消减办法:前后视距相等;对仪器进行检校
水准尺误差
误差来源:刻划不准确;尺长变化;零点磨损等
消减办法:对水准尺进行检验(0.5mm);在观测中安排偶数站
双面尺法—仪器高度不变,分别在前后尺上读取黑、红两面读数,得黑、红两次高差进行检核(较差 5 mm)
7.内业计算: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待定点高程计算。
8.检验与校正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检验: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旋转180度,检查气泡是否居中
校正:旋转脚螺旋使气泡向零点移动偏距的一半,然后使用拨针拨动三个校正螺旋,使气泡移动到零点;反复进行
e、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11.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量。
图纸准备,会制作表网格,展绘控制点。
12.碎部测量
a安置,测仪器高
b照准定向点b,度盘归零
c照准c检测ac方向
d照准碎部点的视距尺,测夹角,距离,高差
e在安放经纬仪近处的平板上,用直径大于30cm的量角器,展绘碎部点方向,用直尺按比例尺测绘距离,如需高程,计算
安置仪器,设置照准标志。
(1)盘左,瞄准左方a,读水平读盘读数,
(2)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b b-a
(3)松开制动螺旋,纵转望远镜盘右,测 b-a
(4)相加除2
消除误差,多个测回,复测装置变换度盘位置180/n 3个测回。
6.方向观测法
工地测量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地测量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1d58d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a.png)
工地测量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测量基本概念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地面及地下各种工程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等进行准确的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 测量的分类按测量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地面测量和地下测量两大类;按测量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矿山测量、水文测量等。
3. 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量度标准。
在测量中,长度、面积、体积、角度、重量等量度,通过确定其具体数值大小来描述和表示测量结果。
二、工程测量学概述1. 工程测量的概念工程测量是指利用数学、物理、天文学等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对土地和地下基础等进行的测量活动。
2. 工程测量的特点工程测量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科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工程测量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地质学、土力学、地籍测绘等;工程测量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建筑和工程项目。
3. 工程测量的作用对于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和后期监督和验收等都离不开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对于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4. 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工程测量主要包括基本测量、控制测量、建筑测量、监测测量、变形测量等,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字化技术进行的测量工作。
三、测量仪器与工具1. 测距仪测距仪是一种用来测量距离的仪器,其中包括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测绳式测距仪等。
2. 自动级差仪自动级差仪是一种用来测量高差的仪器,能够实现高差的自动测量和计算。
3. GNSS定位系统GNSS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现定位测量的技术,其中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等。
4.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方位角和高差测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建筑、隧道等工程测量中。
5. 斜距仪斜距仪是一种特殊测距仪,能够实现斜距测量,通常用于垂直及不规则地形测量。
6. 差示测量仪差示测量仪是一种用来测量角度差的仪器,常用于转角测量和定向测量。
测量学知识点
![测量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8352b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0.png)
一、填空题1、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关系的基本要素有(水平距离)、(水平角)、高差。
3、由已知点A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高差法);二是(视线高法)。
4、水准路线的布设方式有(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三种。
5、在施工测量中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根据地形条件和施工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和(角度交会)法。
6、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在布局上要,(从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要,(先控制后碎步),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7、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方向观测法)测角。
8、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9、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10、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3.5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17.5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比例尺精度为(0.05m)。
11、高层楼房建筑物轴线竖向投测的方法主要有吊锤法、(经纬仪投测)法和(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12、在方格网上计算填、挖数量时,用顶点的(地面)高程减(设计)高程求得。
13、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小三角网)和(方格网)。
14、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15、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测量工作包括(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
16、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分为(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
17、当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时,应将闭合差按测站数或距离成(正)比例、(反)符号的原则调整到各测段高差上去。
18、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踏堪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连测。
19、一对双面水准尺的红、黑面的零点差应为(4.687)m、(4.787)m。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7f55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9.png)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一、测量学的定义和任务1、测量学的定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它是一门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应用的科学。
2、测量学的任务测定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精度测绘成地形图,供工程建设和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
2、地球的数学模型地球椭球体为了便于测量计算,通常用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公式表示的几何形体来代替地球的形状,这个数学形体就是地球椭球体。
参考椭球体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地水准面最为密合的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1、地理坐标天文地理坐标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地理坐标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2、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利用高斯投影的方法,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在横坐标上加 500km。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在小区域范围内,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四、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五、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点上的水准尺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水准仪和水准尺水准仪的构造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水准尺的种类直尺塔尺3、水准测量的方法闭合水准路线测量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支水准路线测量4、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待定点高程的计算六、角度测量1、角度测量原理水平角测量原理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形成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测量控制等级汇总---一建知识点汇总
![测量控制等级汇总---一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1e2a91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b.png)
有一句话,叫我信你个鬼。十分经典。老师都口口声声说,一级建造师是考管理的,不在于技术。但大题中随时给你来点技术开胃菜,直接让人蒙B的。比如有一年隧道大题就考了个测量等级。相信很多人都没整会。项目经理管测量不。不管,但项目经要会。测量等级
下面总结一下:
项目名称
平面
高程
备注
路基
桥梁
隧道
路基
桥梁
隧道
高速、一级公路
一级
四等
二、三、四
二级
五等
桥梁பைடு நூலகம்度
L>3000
二等
二等
2000<L<3000
三等
三等
1000<L<2000
四等
三等
L<1000
一级
四等
隧道长度
L>6000
二等
洞外四等
3000<L<6000
三等
洞外四等
1000<L<3000
四等
洞外四等
L<1000
一级
洞外四等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ec2dc3581b6bd97f19ead4.png)
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控制测量课程代码:01550(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全国高等教学自学考试工程测量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的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建立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以确定地面点的精确位置,作为各种比例尺地形测图和各项工程测量的基础。
本课程以三角测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精密导线测量为主要内容讲解外业观测的方法和理论、操作技能,以参考椭球和高斯投影计算为主内容讲解内业的数据处理技术。
本课程是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面广,有些概念较抽象,外业工作繁琐,实际操作和计算要求严格细致,因此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小面积测区建立三、四等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外业工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掌握高斯投影计算方法及基本技能,以便毕业后较好地适应工程测量工作的要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它在《测量学》课程自学结束后基础上进行自学,为后面的《数字地籍测量》、《GPS定位技术应用》、《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的自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控制测量的任务和建设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大地控制网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控制测量任务,建立国家水平、高程控制网的常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难点: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控制测量及任务识记:控制测量的概念理解:控制测量的任务1.建立国家水平控制网的方法和优缺点,适用范围识记:三角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的方法和优缺点理解:适用范围2.建立国家高程控制网的方法和优缺点,适用范围识记: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建立方法理解:适用范围第二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家平面控制网和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掌握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基本掌握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方法。
测控技术与仪器考研必备知识点梳理
![测控技术与仪器考研必备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9e6c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0.png)
测控技术与仪器考研必备知识点梳理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涵盖了传感器、测量技术、数据采集、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考研中,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一个常见的考试科目,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考研必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传感器与信号处理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传感器是将物理量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的装置。
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可以将传感器分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2. 传感器的特性参数线性度、重复性、灵敏度、分辨率等是评价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3. 信号的采集与放大信号的采集通常使用模拟电路,通过放大电路将微弱信号转化为可以处理的电压信号。
4. 信号处理与滤波信号处理包括滤波、增益、满足特定需求的数字信号转换等。
二、测量与仪器1. 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是对物理量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包括测量对象、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等。
2. 误差与不确定度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不确定度是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3. 电子测量仪器数显万用表、示波器、频谱仪是电子测量中常见的仪器。
4. 光学测量仪器光源、光栅、光电二极管等光学元件是光学测量仪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5. 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连续或非连续的电信号,示波器用于对电信号进行显示和分析。
三、自动控制与控制系统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由控制对象、激励、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用于实现系统参数的调节和控制。
2. 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根据系统输出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别来调节系统状态,前馈控制是在系统输出之前加入补偿信号来调节系统。
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输入和输出都存在时的稳定性能。
4.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响应时间、超调量、静态误差等是评价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1. 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模拟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测量知识总结1 野外测量的基准面为大地水准面,基准线为与大地水准面相垂直的铅垂线;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为参考椭球面,基准线为参考椭球面的法线。
由于地表起伏以及地层内部密度变化造成质量分布不均,所以大地水准面不能作为控制测量计算的基准面2 大地水准面——完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的海水面扩展并延伸到大陆下面,从而形成一个处处与铅垂线方向正交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曲面。
参考椭球——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
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密合最好的参考椭球。
垂线偏差——由于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不可能处处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
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在某一点上的高差。
3 大地坐标系——在椭球面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B,L,H)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X轴与地球赤道面和格林尼治平均子午面的郊县重合,Y与XZ轴正交(x.,y,z)4 高斯平面坐标系:L=6N-3 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L=3n 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Y坐标的规定值与自然值关系Y=N10000000m+500000m+y5 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同测等6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足够的精度;足够的密度;统一的规格7 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原因是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物质的分布情况而变化影响:多值性;产生理论闭合差理论闭合差:在闭合环形水准路线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8 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表面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只与点位纬度有关)正常位水准面——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等位面重力异常——地面点实测重力加速度与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的差值重力位水准面——与实测重力加速度相应的重力等位面9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得高程系统正高——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它是一种唯一确定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地面点高程,但正高不可能精确求定正常高系统——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以铅垂线为基准线的高程系统似大地水准面——按地面各点的正常高沿铅垂线向下截取相应的点,将许多这样的点连成一个连续曲面大地高——地面点沿法线至椭球面得距离大地高系统——基准面:椭球面基准线:法线水准原点是国家高层控制网中传算高程的统一起算点10 布设国家水准网,一方面必须沿水准路线设置必要密度的水准点,使相邻两水准点间的观测构成测段。
另一方面还必须使水准点高程具有足够的精度水准测量等级一等/mm 二等三等四等M 0.5 1.0 3.05.0Mw 1.0 2.0 6.010.0水准测量精度,是用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来衡量往返测高差中数的每公里中误差M=11 野外的水准路线观测高差须经(1)沿水准路线的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2)重力异常项改正,才能得到正常高观测高差12 视准轴——等效物镜的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视差——目标影像相对十字丝有晃动且不清晰,即调焦不彻底视准轴误差消除:一个测回内不得重新调焦13 观测开始前,首先要调节目镜的位置,使十字丝分划影像十分清晰后,再去照准目标,对望远镜调焦14 度盘分划误差:(要消除须进行各测回间度盘的变换)长周期误差——沿度盘全周逐渐变化,形成以圆周为周期的误差:短周期误差——以度盘一小弧段为周期的,在圆周上多次重复出现的周期性误差15 对径重合读数法的特点是,在读数窗中一次能读得度盘对径的两个读数之中值。
在这个中值里,自行消除了由于照准部或度盘旋转中心偏离度盘刻度中心所产生的偏心差对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对径读数消除偏心差,使读数为平均值16 精密光学经纬仪采用的光学测微器:双平板玻璃光学测微器和双光楔光学测微器17 仪器共轴性:照准部旋转的轴心、度盘刻度中心、度盘轴套旋转的轴心三轴一致18 消除减小隙动差,在用测微轮读数时,最后旋转方向均为“旋进”19 大气水平折光消除:远离障碍物,避免光线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介质“三轴误差”——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垂直轴倾斜误差(加改正,严格观测)(通过盘左盘右消除)20 L-R=2C在控制测量中边长较长,故所有目标的垂直角大多在0°左右计算2C的目的:检查仪器稳定性和观测成果的质量。
一测回中各方向的2c值的互差,J1型仪器不得超过9秒,J2的不超过13秒21 在观测中取盘左--盘右为2c,并以方向的2c互差来检查观测成果的质量。
当照准点方向的垂直角超过+_3°时,该方向的2c互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的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因为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比较大时,盘左减盘右的数值中,除C的影响外,还包含了i的影响22 方向观测程序:在一测回内把测站上所有观测方向,先盘左位置依次观测,再盘右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的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要求每半测回观测闭合到零方向的目的在于检查观测过程中水平度盘有无方位变动,此时上下半测回观测均构成一个闭合圆,所以这种观测方法叫“全圆观测法”23 J2仪器方向观测时需要计算的限差: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3秒)、半测回归零差(8秒)、一测回2c互差(13秒)、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9秒)24垂直角指标差——当指标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指标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常存在一个微小的夹角消除:通过盘左盘右观测来计算垂直角,即可消除第四章平面控制测量25 三角网的几何条件多,网形结构强,便于检核(1)自由网——仅具有必要的4个起算数据(1个点的坐标和1个边长、1个方位角或两个点的坐标)的三角网(2)非自由网——有多余起算数据的三角网;首级三角网——控制整个测区、精度等级最高的三角网(3)测站点归心改正——测站点标石中心B,仪器中心Y,照准点标石中心T,实际观测方向YT与正确观测方向BT相差的小角值(4)照准点归心改正——测站标石中心By,照准点标志中心T,照准点标石中心B,不考虑测站偏心时,正确观测方向ByB与ByT之间相差的一个微小值(5)测站点偏心——仪器中心偏离测站点标石中心(6)照准点偏心——照准标志中心偏离照准点标石中心26 归心元素:中心投影点——标石B,仪器Y,照准点T偏心距——测站点eY,照准点eT偏心角——测站点,照准点27 三角测量概算——对三角网观测成果进行的各项换算和检核。
其目的是为了将野外观测成果换算为高斯平面上,并对其网质量进行检核对观测成果质量检核——(1)三角形闭合差(2)测角中误差(3)极条件闭合差(4)基线条件闭合差(5)坐标方位角条件闭合差28 支导线方位角中误差:与根号n成正比,为限制方位角中误差,应适当限制导线转折角的个数支导线终点位置误差:在直伸形支导线中,终点的纵向误差主要由测距误差引;终点横向误差主要由测角误差和起始方位角误差引起29 附合导线有方位附合导线,方位和坐标附合导线,坐标附合导线(即无定向附合导线)30 单一导线的方位角中误差结论:(1)在导线边数目相同时,支导线、方位附合导线、坐标附合导线、方位坐标附合导线,它们的最弱边方位角中误差之比是4:2:2.3:1,故为提高精度,尽量布设成附合导线(2)在不考虑起始数据误差影响的轻快下,单导线最弱点位置中误差与导线的总长度L导线边长D导线点数n有关。
当平均边长一定时,导线的点位中误差与L近似成正比,而当L一定时,点位中误差与根号n近似成正比31 导线的点位精度主要取决于导线长度;等权代替法的实质是将导线网设法化为一条等权的单一导线,以便简化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的计算32 导线网的观测工作:水平角观测、距离测定、垂直角观测导线测量验算:(1)角度归心改正(2)高差计算(3)边长的斜距改平距、归心改正和换算至高斯投影平面的改正(4)计算导线方位角条件和环形条件闭合差(5)计算导线测角中误差——用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不足以全面衡量测角精度,原因是许多影响测角误差精度的因素,如归心改正误差影响、照准时由外界条件产生的系统误差影响等(6)计算导线测距中误差(7)计算导线相对闭合差课本P134~P136页第五章高程控制测量33 我国水准仪的系列标准——以水准仪所能达到的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这一精度指标为依据制定的。
常见精密水准仪——常规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和数字编码精密水准仪34 倾斜螺旋装置——是借以迅速调节望远镜视准轴的一种装置。
只有在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大于1cm时,才允许使用倾斜螺旋平板玻璃——通过传动杆与测微尺相连。
测微尺的读数变化量与视线的上下移动量一一对应35 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一)水准仪及脚架各部件的检视(二)圆水准器安置正确性的检验与校正(三)光学测微器效用正确性和分划值的测定(四)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相互关系的检验与校正,测量要求两者是互相平行的,不平行导致夹角的存在,它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i角误差,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交叉误差36 水准尺检验:(一)水准标尺分划面弯曲差(矢距)的测定(二)水准标尺分划线每米分划间隔真长的测定(三)一对水准标尺零点差及基、辅分划读数常数的测定水准标尺的注记从其底面起算,如果从底面至第一注记分划中线的距离与注记不符,差数叫水准标尺的零点差;一对水准标尺的零点差之差叫一对水准标尺零点差37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1)水准点的必须精度——当测绘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平坦地区的最小等高距为0.5m,图根控制点对于附近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测图等高距的0.1,即小于5cm。
图根点的高程误差,包括高程控制点的误差和由高程控制点向图根点传递高程时的测量误差,图根水准每千米水准测量中误差为20mm。
各级水准网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3cm(2)水准点的必要密度——相邻两水准点之间的水准路线称为测段,其长度以2km左右为宜(3)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4)水准测量的仪器和方法(5)水准测量闭合差的限差——a往返测不符值的限差水准测量一般按测段进行往返双次观测。
若规定往返测高差中数的每千米中误差为M,则往测(或反测)单程高差的中误差为根号2倍M,往、返2个单程高差的差数中误差为2Mb环线闭合差的限差c山地水准测量的限差38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1)仪器误差——a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误差(方法是在检验校正的基础上了,一测站的前后视距保持基本相等并且不得改变望远镜的焦距)b水准尺每米长度的误差(当一对标尺1米间隔平均真长与1米之差大于0.02mm时,必须对观测成果进行水准尺每米间隔的真长改正)c两水准尺零点差的影响(每一测段往返测,均以偶数站结束)(2)外界因素引起误差——a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原因是水准仪受热不均匀会引起i角的变化(消除:避免仪器受辐射热得影响,观测时使用测伞遮挡阳光)b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原因是垂直方向上大气密度不均匀,是使视线在垂直面上弯曲(消除:一测站前后视距相等,尽量抬高视线)c 仪器脚架与标尺垂直位移的影响,原因是地面是有弹性的,会使仪器标尺发生沉降(消除:观测时注意掌握节奏,提高速度,使用“后前前后”观测程序)(3)观测误差——主要指水准器气泡置中误差、标尺分划照准误差、测微尺读数误差(消弱:提高操作技能)39 分析超限原因:(1)闭合环路中环线闭合差很小,而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因为水准仪和标尺的升降误差、观测误差、热辐射作用影响,在往返测高差平均值中可以消除,却往往在往返测不符值中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