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闹元宵》研究分析
从筝曲《闹元宵》谈河南筝派的特色
②游摇 : 大指摇 。较“ 密摇 ” 稀疏 , 腕部不动 , 高度放松 , 以
大 指 大 关 节 为 活 动 支 点 。 靠 近 琴 码 处 向岳 山移 动 , 度 由弱 从 力 渐 强 , 乐 由朦 胧 渐 进 明亮 , 可 不 用 摇 指 处 加 以 游 摇 处 理 , 音 在 可 夸 张 情 感 , 乐 曲 流 畅 中带 有 小 型 跳 跃 和起 伏 , 而 进 一 步 使 从 升 华 感 情 , 8 小 节 ,2 d 节 : 如 6 19  ̄
编 , 裁 为 引 子 部 分 加 三 体 式 . 材 于 河 南 民 间 音 乐 , 域 特 体 取 地 色 浓 郁 , 绘 了 民 间 风俗 元 宵 节 的 热 闹 场 面 , 活 气 息 十 足 , 描 生 旋律优美活泼 。 1引子 部 分 。节 奏 自 由 , 新 明 朗 。 以托 劈 双 弦 和 长 摇 开 . 清 始 ,进 而 到 双 手 交 替 弹 奏 的 大 撮 ,突 出 了元 宵 佳 节 热 闹 的 气 氛 . 人精神为之一振 。 令 2 第 一段 。 以 如 歌 的慢 板 开 场 ( 分 钟 5 拍 ) 旋 律 优 美 , . 每 4 , 左 手 的颤 音 运 用 的很 有 特 色 , 味 十 足 。 下 的 滑音 有 如 唢 呐 韵 上 的演 奏 , 材 于 民 间吹 打 乐 。 取 3第二 段 。 速 度 比第 一 段 快 了许 多 ( . 每分 钟 1 2f , 全 0  ̄)是 1 曲 的 主要 段 落 , 出佳 节 的 喜 庆 喧 闹 。 手 的伴 奏 音 型似 乎 模 突 左 仿 锣 鼓 的声 音 , 现 了元 宵 节 的 欢 腾 场 面 , 个 段 落 取 材 于地 表 这 方 戏 曲音 乐 。 4第 三 段 。 速 度 更 快 ( 分 钟 14 f 演 奏 上 用 了右 手 划 . 每 7 ̄) 1 弦 , 手 和 弦 的技 法 . 音 乐 推 向高 潮 . 感 达 到 极 致 , 要 取 左 将 情 主 材 于河 南 的说 唱音 乐 。 二 、 闹 元 宵》 《 的演 奏 技 法 特 色
古代民歌《闹元宵》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闹元宵》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闹元宵》原文及赏析【导语】:童儿放学店未开,家家锣鼓喧如雷。
河南筝曲的传承与发展——以《闹元宵》为例
河南筝曲的传承与发展——以《闹元宵》为例
庞璐;胡婷婷(指导)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年(卷),期】2023()6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战国时期已有筝,因其年代久远故被称为“古筝”。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迭代过程中,各地形成了不同地域流派风格的筝曲。
如今,古筝艺术仍在蓬勃发展,高技术难度的新筝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新筝曲的冲击下,思考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筝曲十分必要。
本文将以河南筝曲为切入点,以《闹元宵》为例,对作品《闹元宵》进行分析,并探讨在学习与教学河南筝曲时,河南戏曲与河南筝曲的关系以及河南方言与河南筝曲的关系。
在河南筝曲的发展中,通过对技法与表演形式上的创新分析,为河南筝曲的传承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庞璐;胡婷婷(指导)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32.32
【相关文献】
1.河南筝曲与河南板头曲和鼓子曲
2.古筝演奏技法"托劈"在河南筝曲和山东筝曲中的运用
3.古筝演奏技法“托劈”在河南筝曲和山东筝曲中的运用
4.浅析河南筝曲
中的板头曲元素r ——以筝曲《陈杏元和番》为例5.同源异变筝曲研究——以福建筝曲《莲花浮记》与客家筝曲《出水莲》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筝考级闹元宵简介
古筝考级闹元宵简介
推荐文章
少儿学古筝的好处_儿童学习古筝的好处热度: 5岁孩子学古筝教程热度: 4岁学古筝教学学习热度: 5岁萌娃弹小苹果古筝曲热度:歌唱发声练习的起音热度:
古筝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分布甚广。
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类,历史久远,历经演变,发音清脆悦耳,如山泉般流畅。
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古筝考级闹元宵,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闹元宵简介
本曲作于1956年,是作者解放后创作曲目中的一首代表作。
在这首多段结构的乐曲中,作者吸收了一些富于浓厚地方特色的河南民间音调,并与他独特的演奏技巧结合起来,以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描绘出一幅欢度元宵佳节的民间风俗性的热闹场景。
在乐曲清新明朗的引子里,采用大幅度的急速划弦、连续性托劈双弦及长摇指法,一开始就将《闹元宵》“闹”的意境呈示了出来。
浅议中国古筝的研究进展
浅议中国古筝的研究进展摘要: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在我国悠久的民族器乐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古筝艺术雅俗共赏,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奇葩。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整理法和调查分析法,并结合对古筝的深刻了解,对古筝的发展概况、古筝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对我国目前古筝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古筝;发展进程;古筝名曲;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35-02古筝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
古筝音韵古朴、委婉、华丽、典雅,可以表达出行云流水般的意境、委婉细腻的情调以及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的情感,古筝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在我国具体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古筝概述(一)古筝的发展进程古筝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的战国时期,以秦国最为流行,也就有了“秦筝”这一说法,当时古筝主要作为声乐的伴奏乐器使用。
到了汉晋时期古筝才设有十二弦,当时古筝的弹奏技法只是停留在原始的弹法上,右手主要用大食两指,左手滑颤音频率很少。
经过几百年的应用与实践,唐朝时古筝为十三弦,明清以后改为十五或十六弦,较之以前音域有所扩大,然演奏技法无大变化[1]。
20世纪古筝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古筝逐渐增至十八弦、二十一、二十五弦等多种形制,古筝的发展不只是在形制上,在演奏技巧上也有了很多发展和创新,期间也出现了很多派别和名家。
在中国古筝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南北两大派别。
北派以山东诸城派琴家王露为首,他在北京大学主教古琴、琵琶,民族乐器也逐步进入高等音乐学府。
南派较为著名的是曹正先生,他在南京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古筝,开创了古筝乐器进入高等音乐学府的先河。
(二)古筝名曲研究在古筝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很多名曲以及一些演奏方面的创新。
例如,民国时期的曹正,其演奏风格古朴醇厚,刚柔并进,设计了独特的古筝演奏指法符号,并将工尺谱译为简谱和五线谱,他的代表作为筝曲《渔舟唱晚》;建国后,河南派代表人曹东扶创作了筝曲《闹元宵》,引子以大幅度的急速划弦,连续托劈双弦及长摇指法,渲染出热闹的氛围。
如何演奏当代筝曲中的戏曲音乐元素r——以筝曲《望故乡》为例
如何演奏当代筝曲中的戏曲音乐元素r——以筝曲《望故乡》为例张梦娴【摘要】筝乐作品与传统戏曲元素的结合,形成古筝演奏的独特音乐语汇.这些元素自由运用在创作中,为古筝演奏及创作提供的新的方向.演奏富含戏曲音乐元素的古筝作品,跟随戏曲音乐元素线索,揣摩独特音腔音韵,找到能有机结合古筝艺术、戏曲艺术的意蕴的表达方式,更好地诠释作品.【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戏曲;古筝;润腔;音韵【作者】张梦娴【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国戏曲艺术对中国器乐音乐产生和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正如周青青先生所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注意到戏曲音乐对传统音乐(特别是器乐曲)的反作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不少器乐曲取材于戏曲、或者是以戏曲的情节、板式乃至行腔作为自己旋律发展及结构的主要依据,而戏剧性演唱,就更不必说了”①。
就古筝而言,古筝艺术与戏曲音乐的相互交融具有一定历史基础,它们共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不断汲取养分,共存共荣。
戏曲音乐元素一直贯穿于古筝艺术发展之中。
无论是传统筝曲,还是时至今日我们熟悉的当代创作筝曲《夜深沉》、《晓雾》、《戏韵》、《望秦川》等,都可见渗透于筝乐创作中的戏曲音乐元素。
《望故乡》是王中山先生于2006年创作完成的,乐曲汲取大量河南戏曲音乐元素创作而成,具有浓郁河南地方音乐风格特点。
作品最初命名为《雪梅祭》,体裁为古筝与乐队协奏曲。
为方便演奏以及教学,在此基础上,作曲家进行二次创作,精炼音乐语汇并配以钢琴为伴奏乐器,形成现在的“古筝与钢琴协奏”版本。
具有浓郁河南音乐风格的《望故乡》虽是新创作的作品,但其在调性调式上,遵循传统古筝无声定弦,演奏上未大量使用左右手现代和声堆叠、以及复杂节奏交织,给演奏者保留极大地演奏空间。
笔者自幼成长在河南,由于耳濡目染的环境优势对河南筝曲较为熟悉,但在演奏此曲时,仍然对豫剧的唱腔、伴奏乐器的韵味反复进行揣摩,并遵从传统筝曲“腔化”的处理模式,希望最大限度保留“以韵补声、声中有韵”的特点。
闹元宵古筝谱
闹元宵古筝谱闹元宵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许多地方都有在这个节日中演奏古筝的习惯。
以下是《闹元宵》古筝曲的谱子,希望能为爱好古筝的读者们提供帮助。
乐曲名称:闹元宵谱号:C调速度:快板一、前奏(3弦)4 4 2 4 4 2 4 4 2 4 4 2 4 4 2 (6弦)7 7 6 7 7 6 7 7 6 7 6二、第一段(3弦)4 4 2 4 4 2 4 4 2 4 4 2 4 4 2 (6弦)7 7 6 7 7 6 7 7 6 7 6 (1弦)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弦)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3弦)4 4 2 4 4 2 4 4 2 4 4 2 4 4 2三、第二段(3弦)4 4 2 4 4 2 4 4 2 4 4 2 4 4 2 (6弦)7 7 6 7 7 6 7 7 6 7 6 (1弦)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弦)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3弦)4 4 2 4 4 2 4 4 2 5 5 5 5四、第三段(3弦)5 5 5 5 5 5 5 5 (6弦)5 5 5 5 5 5 5 5 5 5 (1弦)5 5 5 5 5 5 5 5 5 5 (2弦)5 5 5 5 5 5 5 5 5 5 (3弦)4 4 2 4 4 2 4 4 2 5 5 5 5五、第四段(3弦)4 4 2 4 4 2 4 4 2 4 4 2 4 4 2 (6弦)7 7 6 7 7 6 7 7 6 7 6 (1弦)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弦)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3弦)4 4 2 4 4 2 4 4 2 5 5 5 5六、第五段(3弦)5 5 5 5 5 5 5 5 (6弦)5 5 5 5 5 5 5 5 5 5 (1弦)5 5 5 5 5 5 5 5 5 5 (2弦)5 5 5 5 5 5 5 5 5 5 (3弦)4 4 2 4 4 2 4 4 2 5 5 5 5七、拨弦(1弦)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 0 2 (2弦)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5 4 5 (3弦)4 4 2 4 4 2 4 4 2 5 5 5 5以上是《闹元宵》古筝曲的谱子,在演奏时需要注意速度和力度的掌握,以达到优美和谐的效果。
筝乐作品诗词元素的探究——《声声慢》在古筝现代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之风格 ,在借助词作蕴意 的表达上构建音 乐 作 品的发展潜能 。本文将从 以下几个 方面对 词 、 曲进行探究和分析 ,尝试探 讨筝乐作品
在挖掘 和创新上的形式和方法 。
一
物抒发,萧条极致 ,最后直抒胸臆 “ 怎一个 愁字 了得 ”哀叹 “ 愁 ”绪不足 以表达所有 心
绪,给人留下无尽余意 。
奇 的 描 写 。李 清 照 词 作 的一 个 特 点就 是 善 于
创作 闻名于世 ,其 词作 最为出色。李清照的
前 期 生 活 风 和 日丽 , 出 生在 一 个 有 名 的 学 者
以自然清新 、明白如话 的语 言入词 。词作 中
通 过 天 气 、 淡 酒 、秋 风 、 过 雁 、 黄 花 、 梧 桐 、细 雨等 平 常 无 奇 的描 写 ,却 体 现 出情 感
宦官家庭 ,饱读诗书 ,才华过人,与丈夫的 志同道合更是让李清照沉浸 在美满的婚姻生 活中 。然而之后 的生活 开始 发生转折,过着 远离 家乡 、无依无靠 、困苦 凄凉的生活 。词 作 《 声声慢》写于后期 ,是李清 照词作中尤 为著 名的一篇 。当时正值北宋灭 亡,志趣 相 投 的丈夫突患急病身亡 ,落 寞悲痛 的李清照
的体验 内容,选择远离压力 、紧 张、恐惧 、
时,在 自己的心 中仍然 “ 播放迫 、等来 自于负面 的相关 内容 。更 为倾 向
于 快 乐甜 美 的 内容 , 比如 : 自己获得 的 好
评 , 得 到 认 可 的场 景 。音 乐 幻 想 可 以 借助 于
式创 作 。 乐 曲兼 有 古 筝 传 统 风 韵 及 创 新开 拓
寓情于 景 ,“ 满地 黄花 ”的秋菊 凋零恰 如 自
己 的萧 条 残 败 “ 不堪 摘 ” , 独 自倚 着 窗 栏 感
古筝演奏技法的当代流变与反思
Yi Shu Ping Jian古筝演奏技法的当代流变与反思席向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古筝演奏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飞跃,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古筝艺术的表现力,对古筝新技法的挖掘和古筝新声响的探索,将古筝艺术带入新的境界。
然而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下,为追求古筝艺术的表现形式,常有对古筝艺术本质的忽略,结合这一现象,笔者将从坚持技术为艺术服务、坚持以传统为根本、融入人文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讨古筝演奏技法乃至古筝艺术的发展和演绎之路。
关键词:古筝演奏技法流变发展中图分类号:J632.32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036-03文献标识码:A筝,后汉刘熙《释名》一文上曰:“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故因其声响而得名,是我国古老而优美的弹拨乐器。
从历代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古筝最初的表演形式是以伴奏、合奏的形式而存在,尤其近代形成的古筝流派中许多代表性乐曲都是从地方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的伴奏中衍变而独立出来,如榆林小曲、山东琴书、河南大调曲子、广东汉剧、潮剧等均是地方传统筝乐的源头。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筝在自身的乐器构造、演奏技法、乐曲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艺人、民间乐器走进专业院校,为古筝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如今的古筝已成为了家喻户晓、喜闻乐见且广受国际友人青睐的一件民族乐器。
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在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意识相互碰撞、相互磨合的过程中,古筝演奏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飞跃,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古筝艺术的表现力。
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对古筝新技法的挖掘和古筝新声响的探索,将我国古筝艺术带入新的境界,使古筝艺术散发出极富感染性的魅力,这一发展同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审美需求。
一、古筝演奏技法的当代流变古筝经历过漫漫两千多年历史的流传和演变,一直以来“右手司弹、左手司按”可谓是古筝传统演奏技法特点的总体概括。
弹古筝如何调g调的方法解析
弹古筝如何调g调的方法解析弹古筝调g调的弹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初学者把握不是很准确的时候,如何能够快速的练好这一技能呢?弹古筝如何调g调我们古筝的基础调为D调,我们在D调的基础上转成G调。
转调的口诀是升mi做dol,即:通过拧紧琴弦或者移动琴码的手段,分别把在D调里面唱作mi 的四个音逐个升高半音,也就是我们把mi 音的音高调成fa音的音高,在G调里面唱作dol音。
G调常弹的创作曲目有《茉莉芬芳》《雪山春晓》《秋夜思》《将军令》等常弹的传统曲目有《闹元宵》《出水莲》《寒鸦戏水》《苏武思乡》等。
古筝D调转G调的详细方法1、从D调转为G调需要调整四根琴弦的音高,也就是原D调的四个“3”音:第四弦的高音3、第九弦的中音3、第十四弦的低音3和第十九弦的倍低音“3”。
2、将这四根琴弦的音高分别升高半音至D调“4”音的音高,这样,就从D调转为了G调。
转调以后,原先D调下的“4”音就变成了新调G调下的“1”音。
3、将“3”音升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可以通过向右侧移动琴码来完成;另一种可以借助扳手拧动琴轴,通过琴弦的拉紧,音就会升高。
初学者可能会出现辨别音高的困难,建议大家可以借助调音器来完成。
在调完琴弦音高后,弦序由高往低的音高排列将从D调的“165321 65321 65321 65321”变为G调的“5321(高音区)65321(中音区)65321(低音区)65321(倍低音区)65(倍倍低音区)”。
古筝泛音调弦法介绍古筝的泛音调弦法常见到一些古筝演奏者调弦不得要领和马虎从事的现象。
其结果是各弦八度之间调得很协和,而各音级之间的关系却显得混乱,使得演奏的音乐由于音不准而大为逊色。
原因是古筝演奏者大都依仗自己的音准感觉来调试各弦音高,而没有一个以音律理论为依据的调弦方法。
这里介绍的古筝泛音调弦法,是参照古琴的泛音调弦法而设计的。
乐器上各弦音高往往是由某一律制来匡定的。
最常见的律制有三分损益律(以下简称“三分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研究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研究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这一节日充满了欢乐、热闹和祝福,人们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来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
而其中的传统音乐在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元宵节的传统音乐进行研究,以探究其音乐形式、意义以及对人们的文化传承带来的影响。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可以追溯到古代,形成于汉朝,发展于唐宋时期。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元宵节就已经兴起了灯会活动,而伴随着灯会的举行,传统音乐也逐渐出现在这一节日的庆祝中。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采用了传统的中国音乐元素,如古筝、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以及各种打击乐器。
这些乐器的声音悠扬动听,能够为节日增添一种悦耳的氛围。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歌曲、舞蹈和器乐等。
其中,元宵节歌曲最为常见,流传至今的有《灯谜儿》、《元宵节》等经典曲目。
这些歌曲大多以纯朴的民间风格呈现,歌词内容常常与灯会、圆满和团圆等元宵节的主题密切相关。
另外,元宵节舞蹈也是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舞蹈形式多样,有扇子舞、腰鼓舞等,舞者们载歌载舞,配合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展示出独特的舞姿,并传达出喜庆和祝福的情感。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更重要的是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首先,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音乐在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其次,元宵节的传统音乐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熟悉节日的背景和相关的故事,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传统音乐所传递的喜庆和祝福的情感也使人们在庆祝节日的过程中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对人们的文化传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元宵节的传统音乐,人们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艺,学习和欣赏传统音乐的美妙。
其次,传统音乐的传承也推动了乐器制作工艺的传统匠人的发展和延续,保护了一批古老的制作工艺和技术。
此外,元宵节的传统音乐还激发了青少年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新一代的音乐人才,推动了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演奏技巧与指导方法研究
元宵节的传统音乐演奏技巧与指导方法研究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灯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欢聚一堂,观赏花灯,品尝元宵,同时也会有许多传统音乐演奏活动。
本文将对元宵节的传统音乐演奏技巧以及指导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传承和发扬这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
一、元宵节传统音乐演奏技巧1. 对乐器的选择和使用在元宵节的音乐演奏中,常用的乐器包括二胡、古琴、笛子等。
这些乐器都有着独特的音色和特点,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元宵节的欢乐氛围。
演奏者应根据曲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并掌握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音乐曲目的选择传统音乐演奏是元宵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合的音乐曲目至关重要。
演奏者应根据元宵节的特点和氛围,选择优美婉转的曲目,如《江南春》、《彩云追月》等,以展现元宵节的喜庆和浪漫。
3. 表演技巧的运用在元宵节的音乐演奏中,表演技巧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演奏者应注重演奏时的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传递出元宵节的快乐和祝福。
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性动作,如琴弦的颤动、吹管的吐音等,以提升演奏效果。
二、元宵节传统音乐演奏指导方法1. 丰富音乐知识作为演奏者,丰富的音乐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演奏者应当广泛了解元宵节音乐的相关知识,包括曲目的历史背景、演奏技巧的要点等。
通过钻研音乐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演奏元宵节传统音乐。
2. 结合实际指导演奏指导演奏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指导。
为了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元宵节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可以借助实际演奏的示范,让学员亲身参与,体验演奏的乐趣。
同时,指导者应耐心细致地纠正学员的错误,并鼓励他们探索演奏的更高层次。
3. 与其他乐器的协同演奏元宵节传统音乐演奏中,多种乐器的协同演奏能够创造出更为丰富的音乐效果。
指导者可以组织学员进行合奏或合唱,以加强团队的合作意识和演奏的整体性。
通过协同演奏,不仅可以提高演奏技巧,还能够增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江苏省考级曲目集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江苏省民乐考级曲目集江苏省考级工作委员会2009.3.古筝考级曲目一级:1、小剪剪花河南曲子曲牌曹东扶订谱2、小金钱鲁琴书曲牌高自成订谱3、大银纽丝鲁琴书曲牌高自成订谱4、小鸟朝凤★ 中州古调民间乐曲5、虞美人★ 陕西郿鄠曲牌曲云订谱6、过江龙★ 潮州筝曲7、快乐的女战士赵淑屏改编 8、桔梗谣朝鲜族民歌童宜风整理9、拔萝卜杨娜妮曲 10、踢踏舞东蒙民歌闫俐编曲二级:1、莲花赞★(轻六调)潮州庙堂音乐林毛根演奏、李萌记谱2、西厢词★ 客家音乐罗九香传谱、史兆元记谱3、赏秋曹东扶定谱4、开扇窗★ 潮州民间乐曲杨秀明订谱5、阳山道朝鲜族民歌金利子演奏6、胡笳十八拍古曲童宜风改编7、陇小调陇东小调孙文妍编曲8、紫竹调上海民歌郭雪君改编9、小放牛河北民歌曲云编订10、小星星傅明鉴编曲三级:1、三十三板★ 浙江筝曲项斯华演奏谱2、风翔歌★ 鲁琴书唱牌高自成订谱3、飞花点翠高自成订谱4、双叠翠河南曲子曲牌曹东扶改编5、叹颜回曹东扶订谱6、纺织忙★ 刘天一曲7、捣衣曲古琴曲童宜风改编 8、南泥弯马可曲、闫俐改编9、美丽的夏令营巴图朝鲁曲、娜仁格日勒改编 10、快乐的啰嗦李汴编曲四级:1、渔舟唱晚★ 玉田娄树华传谱、曹正订谱2、高山流水★ 浙江筝曲王巽之传、项斯华演奏谱3、汉宫秋月★ 黎连俊传曲、赵玉斋订谱4、思凡潮州民间乐曲林玉波传谱、林毛根筝演奏、李萌记谱5、绣金匾陕北民歌、周延甲改编6、劳动最光荣史兆元编曲7、欢乐的阿佤杨正仁作曲、叶申龙改编 8、浏阳河湖南民歌张燕改编9、童年的回忆傅明鉴编曲 10、娃哈哈郭石夫曲、李婉芬编五级:1、浪淘沙潮州音乐杨秀明演奏谱2、云庆★ 江南丝竹项斯华演奏谱3、高山流水★ 曹东扶订谱4、蕉窗夜雨罗九香传谱、史兆元记谱5、月夜情歌杨娜妮、柴珏编曲6、洞庭新歌★ 王昌元、蒲琦璋编曲7、绣荷包邱大成编曲8、蜜柑红苏巧筝编曲9、泼水张树德曲 10、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李婉芬编曲六级:1、高山流水★ 山东筝曲高自成编曲2、柳青娘潮州民间乐曲林毛根演奏、李萌记谱3、出水莲★ 罗九香传谱、陈安华记录整理并注详细指法4、崖山哀广东汉乐罗九香传、陈安华整理5、庆丰年★ 赵玉斋曲6、闹元宵曹东扶编曲7、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焦金海编曲8、丰收锣鼓李祖基曲 9、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曲、尹其颖改编10、香山射鼓曲云曲七级:1、寒鸦戏水★ 潮州筝曲郭鹰传谱、项斯华演奏谱2、山坡羊河南民间乐曲任清志演奏谱3、粉蝶采花潮州音乐林玲编筝曲4、四合如意浙江民间乐曲王巽之传谱5、铁马吟★ 赵登山曲6、秦桑曲强曾抗、周延甲曲周望演奏谱7、春涧流泉徐涤生曲、林玲演奏谱8、春到拉萨史兆元曲9、战台风★ 王昌元曲 10、花灯会苏振波曲八级:1、陈杏元和番曹东扶订谱2、将军令浙江筝曲王巽之传谱项斯华演奏谱3、月儿高浙江筝曲王巽之传谱项斯华演奏谱4、姜女泪陕西郿鄠曲牌周延甲编曲5、建昌月徐晓林曲6、伊犁河畔成公亮曲7、四季歌叶申龙、霍存慎编曲叶申龙订指法 8、井冈山上太阳红★ 赵曼琴编曲9、东海渔歌★ 张燕曲 10、雪山春晓★ 范上娥、格桑达吉曲九级:1、粉红莲民间筝曲杨秀明演奏谱2、茉莉芬芳何占豪曲3、幸福渠水到俺村沈立良、项斯华、范上娥曲4、银河碧波范上娥曲5、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周喆、邵光琛、李玫6、春到湘江王中山改编7、长相思王建民曲 8、草原英雄小姐妹★ 刘起超、张燕曲9、林冲夜奔★ 陆修棠、王巽之编曲 10、黔中赋★ 徐晓林曲十级:1、汉江韵乔金文曲、任清芝演奏谱2、钢水奔流周德明3、清江放排陈国权、丁伯苓曲4、山的遐想庄曜曲5、彝族舞曲王中山改编6、绣金匾随想曲赵曼琴编曲7、长安八景★ 杨洁明、李婉芬曲 8、幻想曲★ 王建民曲9、情景三章★ 徐晓林曲竹笛考级曲目一级:1、浏阳河湖南民歌2、我有一头小毛驴河北民歌王铁锤改编自选曲目1、我爱北京天安门金月苓曲2、红星歌傅庚辰曲3、洪湖水、浪打浪张敬安、欧阳谦叔曲4、採茶灯福建民歌5、青年参军河北民歌6、龙的传人侯德建曲7、火车开了匈牙利儿歌 8、小红帽巴西儿歌9、快乐的小乐队朱润福曲 10、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11、鄂伦春小唱鄂伦春族民歌 12、摘棉花河北民歌二级:1、摇篮曲东北民歌2、七色光徐锡宜曲王铁锤改编自选曲目1、歌声与微笑谷建芬曲2、青春舞曲新疆民歌3、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民歌4、小草王祖皆、张卓亚曲5、牧羊姑娘内蒙民歌6、茉莉花河北民歌三级:1、关山月古曲王铁锤记谱2、紫竹调沪剧曲牌自选曲目1、化蝶何占豪、陈钢曲2、苏武牧羊古曲3、彩云追月任光曲4、满江红古曲5、花好月圆黄贻钧曲6、西湖之光朱润福曲四级:1、卖菜山西民歌刘管乐改编2、扬鞭催马运粮忙魏显忠曲自选曲目1、对花河北民歌2、放风筝河北民歌3、挂红灯冯子存改编4、万年红冯子存编曲5、黄莺亮翅冯子存编曲6、闹花灯冯子存编曲7、欢乐歌江南丝竹陆春龄编曲 8、茉莉花晋北民歌刘管乐改编9、草原春天王铁锤曲 10、黄河边的故事王铁锤编曲11、京调顾冠仁编曲 12、我是一个兵岳伦曲胡结续改编五级:1、赶路王铁锤曲2、姑苏行江先渭曲自选曲目1、梅花三弄古曲2、荫中鸟刘管乐曲3、庆丰收王铁锤编曲4、打靶归来王永泉曲胡结续改编5、麦收时节李书元、赵越超曲6、山村新歌杨洁明曲7、水乡船歌蒋国基曲8、陕北好高明曲9、脚踏水车唱山歌龙飞、朱南溪、江先渭曲 10、西湖春晓詹永明曲11、我们的祖国是花朵新疆民歌刘富荣改编 12、玉芙蓉朱润福曲六级:1、小放牛民间乐曲陆春龄改编2、五梆子冯子存编曲自选曲目1、枣园春色高明曲2、阿里山,你可听到我的笛声杜次文曲3、月夜思亲人台湾民歌4、春到拉萨白登朗吉曲5、欢乐的节日张宝庆编曲6、思念王铁锤编曲7、中花六板江南丝竹乐8、朝元歌昆曲9、净水瓶河北民间乐曲金沙改编10、海青歌河北梆子曲牌杨立中改编 11、黄鹤归来孔建华曲12、江汉平原好风光孔建华、解天祥、尹维鹤曲 13、春绿江南岸蔡敬民曲14、夏尔巴舞曲边多曲 15、杜鹃花开朱润福曲七级:1、牧民新歌简广易曲2、塔塔尔族舞曲李崇望自选曲目1、秦川抒怀马迪曲2、春到湘江宁保生曲3、江南春曾加庆、陆春龄曲4、牧笛刘森改编5、故乡的回忆孔建华曲6、草原巡逻兵曾永清、马光陆曲7、丰收花儿漫高原王汉华曲8、云南山歌顾冠仁曲9、牛歌解策励、涂传耀曲 10、山歌白洁曲 11、麦收曾永清曲12、布谷鸟来了胡结续编曲 13、月夜情歌王铁锤编曲14、雪海运肥刘富荣曲 15、柳摇金内蒙二人台曲牌 16、婚礼曲安徽民间乐曲17、上字开门山东民间乐曲 18、一架风山东民间乐曲19、我心中的歌儿献给解放军常留柱曲、俞逊发改编 20、申江曲朱润福曲八级:1、幽兰逢春赵松庭、曹星曲2、喜相逢冯子存、方堃编曲自选曲目1、沂河欢歌曲祥曲2、向往曲祥、任宝桢曲3、山村小景刘森曲4、歌唱伟大的解放军柯尔克孜族民歌宁保生曲5、鄂尔多斯的春天李镇曲6、收割俞逊发改编7、山村迎新人简广易曲8、天山铁骑刘富荣曲9、行街江南丝竹 10、妆台秋思古曲 11、小鸟争鸣安徽民间乐曲12、长城抒怀王铁锤曲 13、高原风光李崇望曲九级:1、帕米尔的春天刘富荣编曲2、三五七赵松庭编曲自选曲目1、秋湖月夜俞逊发、彭正元曲2、太湖春张维良曲3、塞上铁骑杨会林曲4、柯尔克孜的心声孔庆宝、翟春泉曲5、牡丹花开王铁锤曲6、深秋叙穆祥来曲7、油田早晨王铁锤曲8、霍拉舞曲(罗)迪尼库曲十级:1、鹧鸪飞湖南民间乐曲2、走西口南维德、魏家稔、李镇曲自选曲目1、帕米尔的春天李大同编曲2、南韵张维良曲3、听泉詹永明曲4、琅玡神韵俞逊发曲5、刘胡兰之歌李崇望曲6、鹧鸪飞赵庭松改编7、绿洲莫凡曲二胡考级曲目一级:乐曲1、田园春色﹡陈振铎曲2、天上星星亮晶晶儿歌3、鄂伦春族小唱鄂伦春族民歌练习曲:1、空弦运弓练习刘天华曲2、一、二指按弦练习刘天华曲3一、二、三指按弦及内外弦变换练习刘天华曲4、一、二、三、四指按弦及四分附点音符节奏练习刘天华曲5、一个把位的D调音阶练习王国潼曲(以上练习曲考级时自选一首)二级:乐曲:1、弓桥泛月﹡陈振铎曲2、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歌(美)奥德维曲3、敖包相会通福编曲4、小曲好唱口难开张敬安、欧阳谦叔曲练习曲:1、一指换把练习刘天华曲2、二指换把练习刘天华曲3、第一把位摸进练习王国潼曲(以上练习曲考级时自选一首)三级:乐曲:1、小花鼓﹡刘北茂曲2、新农村曾加庆曲3、喜洋洋刘明源曲练习曲:1、各调五声音阶练习王国潼曲(考级演奏时选择其中二个调)2、换把练习赵寒阳曲3、小指练习张韶曲(以上练习曲考级时自选一首)四级:乐曲:1、良宵﹡刘天华曲2、赛马黄海怀、沈利群改编3、光明行刘天华曲练习曲:1、降B调上把音准校正练习﹡王曙亮曲2、连顿弓练习张锐曲3、各调五声音阶练习王国潼曲4、指序练习刘德海曲五级:乐曲:1、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2、拉骆驼曾寻编曲3、喜送公粮顾武祥、孟津津曲4、怀乡行陆修堂曲练习曲:1、C调力度练习﹡刘逸安、赵寒阳曲2、快弓换弦练习《平原竞马》俞鹏曲3、音型模进练习王国潼曲4、D调溜手曲张韶曲5、快速换把练习王国潼曲六级:乐曲:1、翻身歌﹡王撷诚曲王国潼改编2、金珠玛米赞王竹林曲3、赶集曾加庆编曲4、三宝佛古曲练习曲:1、三连音换弦练习﹡赵砚臣曲2、传统把位间的换把练习宋国生曲3、两手配合练习周耀锟曲4、中把综合练习王国潼曲七级:乐曲:1、月夜﹡刘天华曲2、烛影摇红刘天华曲3、河南小曲刘明源曲4、红军哥哥回来了原野、张长城曲练习曲:1、综合练习﹡赵砚臣曲2、两手配合练习王国潼曲3、长弓练习闵惠芬曲4、颤音练习张慧元曲乐曲:1、豫北叙事曲﹡刘文金曲2、江河水黄海怀移植3、秦腔主题随想曲赵震宵、鲁日融曲4、听松华彦均曲练习曲:1、综合练习﹡宿英曲居文郁改编2、活指换弦练习赵砚臣曲3、D大调综合练习宋国生曲4、混合节奏练习周耀锟曲九级乐曲:1、二泉映月﹡华彦钧曲2、病中吟刘天华曲3、三门峡畅想曲刘金文曲4、葡萄熟了周维曲5、洪湖人民的心愿闵惠芬曲练习曲:1、换弦与指距练习﹡王国潼曲2、固定音型换弦练习冯智皓曲3、D调琶音综合练习赵砚臣曲十级:乐曲:1、一枝花﹡张式业改编2、汉宫秋月民间乐曲3、兰花花叙事曲关铭曲4、新婚别张晓峰、朱晓谷曲1、音乐会练习曲﹡周耀锟曲2、五声音阶练习曲赵砚臣曲3、《吉普赛之歌》片断(选自同名小提琴独奏曲)萨拉萨蒂琵琶考级曲目一级:乐曲1、工农一家人聂耳曲2、紫竹调民间乐曲3、小十面古曲4、南泥湾李光华改编5、老花六板江南丝竹乐曲林石城编订6、过家溜民家乐曲林石城改编技术与技巧练习:1、D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Ⅰ—Ⅱ把位)邝宇忠编曲2、Ⅰ—Ⅱ把位换把练习张棣华曲3、品味一、二、三把位按音练习林石城曲4、轮指练习林石城曲二级:乐曲1、旱天雷广东民间乐曲2、寿亭侯古曲卫仲乐演奏谱3、金蛇狂舞聂耳曲4、迎春舞曲新疆民歌林石城改编 5小月儿高 6、老六板变奏曲民间乐曲技术与技巧练习:1、G调音阶摸进练习刘海德编曲2、摸进练习林石城曲3、指距练习林石城曲4、相把位音位练习林石城曲三级:乐曲1、欢乐的节日马圣龙曲2、阳春古曲卫仲乐演奏谱3、翻身的日子朱践耳曲邝宇忠改编4、四方舞曲丹麦民歌刘德海改编5、三六民间乐曲林石城改编6、倒垂帘广东音乐刘德海编曲技术与技巧练习1、D调五声音阶练习张棣华编曲2、A调七声音阶模进练习张棣华编曲3、手指练习刘德海曲4、推、挽、纵起类练习林石城曲四级:乐曲1、赶花会叶绪然编曲2、浏阳河刘德海编曲3、飞花点翠曹安和演奏谱4、大浪淘沙华彦钧演奏5、高山流水曹东扶演奏6、送我一支玫瑰花新疆民歌王范地改编技术与技巧练习1、F调五声音阶模进刘德海编曲2、快速练习张棣华改编3、手指练习佚名曲4、拖类练习林石城曲五级:乐曲1、野蜂飞舞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2、唱支山歌给党听朱践耳曲3、彝族舞曲王惠然编曲4、天山之春乌斯满江、俞礼纯曲王范地改编5、歌舞引刘天华曲6、月光变奏曲安德列耶夫曲叶绪然改编技术与技巧练习1、C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刘德海编曲2、E调五声音阶模进练习刘德海编曲3、过弦练习刘德海曲4、跳把练习林石城曲六级:乐曲1、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罗宗贤、时乐蒙曲刘德海改编2、虚籁刘天华曲3、火把节之夜吴俊生曲4、新翻羽调绿腰杨洁明曲5、春到沂河王惠然曲李光华改编6、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麦丁曲刘德海改编技术与技巧练习1、E 调八度音阶摸进练习刘德海编曲2、C调五度音阶模进练习刘德海编曲3、过弦练习刘德海编曲4、半轮装饰刘德海编曲七级:乐曲1、出水莲客家汉乐林石城编曲2、龙船张步蟾传谱3、牧场之家美国民歌刘德海改编4、风戏柳吴玉霞曲5、江南三月王惠然曲6、黎族舞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叶绪然改编技术与技巧练习1、降B调七声音阶模进练习刘德海编曲2、F调和音和声练习刘德海编曲3、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邝宇忠改编4、大指练习刘德海曲八级:乐曲1、霸王卸甲李廷松演奏谱2、寒鸦戏水潮州民间乐曲刘宝珊改编3、草原小姐妹刘德海、吴祖强曲4、渭水情任鸿翔曲5、律动吴玉霞曲技术与技巧练习1、音阶琶音练习之六陈代谢曲2、音阶琶音练习陈代谢曲3、大跳练习沙浪平曲九级:乐曲1、十面埋伏李廷松演奏谱2、春雨朱毅、文博曲3、老童刘德海曲4、春蚕刘德海曲技术与技巧练习1、多调多节拍练习吴玉霞曲2、音阶琶音练习雷识律曲3、音阶琶音练习雷识律曲十级:乐曲1、狼牙山五壮士吕绍恩曲2、月儿高卫仲乐演奏谱3、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吴厚元曲4、天鹅刘德海曲技术与技巧练习1、音乐会练习曲阿依瓦疆曲邝宇忠改编2、流浪者之歌片断萨拉萨蒂曲3、泛音练习吴玉霞曲扬琴考级曲目一级:1、金蛇狂舞聂耳编曲2、小猫钓鱼郑宝恒编曲3、黎明舞曲新疆乐曲4、晨钟报晓广东音乐5、春光舞曾寻曲6、拖拉机来了张晓峰曲7、喜洋洋刘明源曲 8、紫竹调沪剧曲调二级:1、风车宿英曲2、捉迷藏郑宝恒改编3、塔什瓦依维吾尔族民间乐曲胡运籍改编 4、一点红潮州乐曲项祖华改编 5、倒垂帘严老烈编曲项祖华演奏谱 6、旱天雷严老烈编曲杨竞明演奏谱 7、跳皮筋舞曲郑宝恒曲8、春郊试马陈德钜曲汤凯旋演奏谱三级:1、喜讯桂习礼曲2、龙灯钟义良曲3、丰收的喜悦李小刚曲4、欢乐的新疆周德明曲5、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张晓峰改编6、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7、雨打芭蕉广东音乐曲艺团改编8、欢乐歌江南丝竹四级:1、双手开出幸福泉丁国舜曲2、美丽的非洲于庆祝曲3、春到清江刘维康曲4、节日的天山郭敏清编曲5、游击队歌贺绿汀曲6、东湖之春朴东生曲7、大浪淘沙阿炳传谱项祖华改编8、弹词三六江南丝竹项祖华改编五级:1、红河的春天刘希圣、李航涛曲2、流水欢歌桂习礼、瞿渊国曲3、春满江南项祖华、樊祖荫曲4、海岛新貌李小刚曲5、打起锣鼓庆丰收田克俭曲6、潘吉尕木卡姆变奏曲维吾尔族古典舞曲刘寒力曲7、秧歌宿英曲8、昭君怨广东音乐六级:1、渔岛月夜莫凡曲2、欢乐的火把节刘希圣曲3、映山红傅庚辰曲4、洪湖随想项祖华曲5、龙船张正秋传谱田克俭改编6、将军令四川扬琴曲牌7、云雀罗马尼亚民间乐曲8、阿斯图里亚斯的传说(西)阿尔贝尼斯曲刘月宁改编七级:1、苏武牧羊项祖华曲2、木兰辞变奏曲高龙曲3、忆事曲刘惠荣、周煜国曲4、怀念桂习礼曲5、思魏砚铭曲6、边疆的春天紫珏、张学生曲7、渔舟唱晚娄树华传谱项祖华改编 8、樱花日本民歌芮伦宝编曲八级:1、土家摆手舞曲王直、桂习礼曲2、莫愁女随想曲芮伦宝曲3、丝路掠影项祖华曲4、离骚黄河曲5、黄河冼星海曲许学东改编6、乌苏里船歌项祖华曲7、天山诗画黄河曲8、查尔达什舞曲(意)蒙蒂曲九级:1、竹林涌翠项祖华曲2、川江音画郑宝恒曲3、青年叙事曲许学东曲4、凤凰于飞桂习礼曲5、海峡音诗项祖华、茅匡平曲6、川江韵黄河、何泽森曲7、流水天闻阁琴谱王甫建改编8、风暴(匈)Geza Allage曲十级:1、林冲夜奔项祖华曲2、屈原祭江项祖华曲3、海燕韩志明曲4、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钢曲徐平心改编5、觅杨青曲6、秋·梦·藕许学东曲7、鸟之舞杨春林曲8、流浪者之歌(西)萨拉沙蒂曲唢呐考级曲目一级:独奏曲1、社会主义好李焕之曲2、九连环苏州民歌赵立成曲3、十样景山东民间乐曲郭雅志曲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曲练习曲(三)胡海泉曲二级:独奏曲1、满堂红民间乐曲胡海泉改编2、晚风花香江苏民歌赵立成编曲3、小放牛民间乐曲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曲练习曲(三)京剧“智取”幕间曲范国忠改编三级:独奏曲1、柳青娘民间乐曲胡海泉改编2、新春乐民间乐曲胡海泉改编3、向阳花王玉西曲胡海泉改编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曲练习曲(三)范忠国曲四级:独奏曲1、上天台东北民间乐曲胡海泉改编2、万年欢唐曲胡海泉整理改编3、东北民歌联奏胡海泉曲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曲练习曲(三)范国忠、仲冬和曲五级:独奏曲1、你追我赶春耕忙王高林曲2、喜迎春王志伟、翟建彬曲3、丰收的喜悦赵宗纯曲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曲练习曲(三)范忠国曲六级:独奏曲1、山村来了售货员张晓峰曲2、红旗渠上红旗扬李德保、张道敏曲3、凤阳歌绞八板任同祥编曲胡海泉演奏谱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曲练习曲(三)胡海泉曲自选乐曲1、山坡羊山东民间乐曲任同祥改编2、小开门东北民间乐曲胡海泉改编3、东方赞赵春亭传谱胡海泉整理改编4、通车喜讯胡海泉曲5、敲起锣鼓庆胜利仲冬和曲6、汉江春早任同祥曲7、山乡春白承德、王高林曲8、庆胜利胡海泉曲9、淮北风光刘凤桐、王一丁、秦国富曲10、山乡新貌翟渊国、郝玉岐曲 11、欢乐的茶乡贺爱群、吴安明曲12、全家福河南民间乐曲郝玉岐整理改编 13、彩虹在人间胡海泉曲七级:独奏曲1、粮满仓顾武祥曲2、大起板河南民间乐曲3、二人转牌子曲胡海泉曲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曲练习曲(三)胡海泉曲八级:独奏曲1、汾阳春色胡海泉曲2、胜利秧歌赵砚臣、范国忠曲3、喜庆刘凤桐曲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改编练习曲(三)胡海泉曲九级:独奏曲1、六字开门山东民间乐曲胡海泉曲2、社庆葛礼道、尹开先曲3、春风吹绿黄河岸胡海泉曲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范国忠、仲冬和曲练习曲(三)胡海泉曲十级:独奏曲1、一枝花任同祥曲胡海泉演奏谱2、庆丰收任同祥曲3、农村一片新气象胡海泉曲练习曲练习曲(一)胡海泉曲练习曲(二)胡海泉曲练习曲(三)胡海泉曲自选乐曲1、欢庆山东民间乐曲2、家乡新貌张宝玲曲3、两夹弦随想曲任同祥编曲4、送粮路上唱丰收范国忠、惠景林曲5、山乡新曲范国忠、张增亮曲6、婚礼曲山东民间乐曲任同祥编曲7、欢庆胜利刘守义、杨继武曲笙考级曲目一级:1、金蛇狂舞聂耳曲2、苏武牧羊民间乐曲3、玛依拉哈萨克民歌4、渴望雷蕾曲5、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吕其明曲6、小草王祖皆、张卓娅曲7、谁不说俺家乡好吕其明曲8、哎哟,妈妈印度尼西亚民歌9、人说山西好风光张棣昌曲 10、小步舞曲(德)贝多芬曲二级:1、花好月圆黄贻钧曲2、喜洋洋刘明源曲3、赶车人的歌关铭、岳华恩曲4、紫竹调江南丝竹5、步步高吕文成曲6、平调绪山东民间乐曲7、卖菜晋中民歌 8、句句双东北民间乐曲 9、洪湖水、浪打浪张敬安、欧阳谦叔曲 10、祝酒歌施光南曲三级:1、我是一个兵岳伦曲2、学习雷锋好榜样生茂曲3、海青歌传统乐曲曹建国改编 4、阿佤人民唱新歌李光陆改编 5、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曲6、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张之良改编7、老六板江南丝竹8、五字开门山东民间乐曲 9、游击队歌贺绿汀曲 10、欢乐歌江南丝竹四级:1、草原骑兵原野、吴瑞、胡天泉曲2、沂蒙山歌阎海登演奏谱3、旱天雷严老烈曲4、梅花引李光陆、曹文工编曲5、海岛的早晨王乃雨、任宝桢曲6、沂蒙新貌任宝桢、李洪水曲7、鄂西素描周洪雷曲8、苗山乐李校熊曲 9、小司机张之良曲 10、鲁北行宋志成、邵云勇、善平曲 11、四小天鹅舞曲(俄)柴可夫斯基曲 12、那波里舞曲(俄)柴可夫斯基曲五级:1、欢乐的牧场林伟华、胡天泉曲2、海南春晓高金香曲3、山乡喜开丰收镰唐富曲4、龙凤呈祥高沛曲5、春回林场王志伟、翟建彬曲6、彝寨欢歌杨守成曲7、故乡岳华恩、李中汉曲8、欢乐的泼水节孙友曲9、乡叙李光陆、张福全曲 10、纤夫梦谭军曲 11、单簧管波尔卡哈·瑞·肯特改编 12、西班牙斗牛舞曲西班牙乐曲六级:1、白鸽飞翔孙正、吴瑞、胡天泉曲2、水库引来金凤凰高扬、王庆琛曲3、河南小曲曹建国曲4、林海新歌高扬、唐富曲5、挂红灯善平、苗晶、肖江曲6、茉莉花高沛、维康曲7、大起板李光陆曲8、湘江春歌李作明、翁镇发曲9、春歌王厚臣、周熠国曲 10、满园春周熠国曲 11、情满燕赵杨小麒、吴颖曲 12、轻骑兵曾永清、马光陆曲 13、姑苏行江先渭曲七级:1、红花遍地开胡天泉、王会义曲2、劈山引来幸福水曹建国、沈立良曲3、织网歌肖江、善平曲4、放鸭的小姑娘肖江、徐超铭、毛宗镶曲5、草原欢歌王慧中曲6、藏族舞曲魏元根曲7、太湖渔歌何山曲雷建功改编8、云淡风清李光陆、曹文工曲9、铜奔马杨世昌曲10、畅饮一杯胜利酒李作明曲 11、打虎上山 12、马刀舞曲(苏)哈恰图良曲 13、草原春晖杨小麒、吴颖曲八级:1、南海渔歌苏安国、王惠然、胡天泉曲2、喜听原油滚滚流张式业、庞承安曲3、春舞阎惠昌曲4、微山湖船歌肖江、善平曲5、太行乡情王世俊、曹文工曲李光陆演奏谱6、林卡月夜徐超铭曲7、春莺啭安志顺、王厚臣曲8、达姆,达姆阿尔及利亚乐曲彭修文编曲王慧中改编9、西陵峡畔方妙英、张祖金曲 10、蝴蝶恋花刘瑜曲 11、草原新苗郭艺曲 12、土耳其进行曲(奥)莫扎特曲 13、离宫情思吴颖、杨小麒曲九级:1、凤凰展翅董洪德、胡天泉曲2、孔雀开屏阎海登曲3、牧场春色曹建国曲4、秦王破阵乐张之良曲5、骑竹马肖江、善平曲6、喜运丰收粮唐富曲7、送茶徐超铭曲8、乡村新歌阎津生、陆金山曲9、冬猎文佳良曲 10、欢乐的草原张之良曲 11、傣乡风情王慧中曲 12、秋夜黄晓飞曲李光陆演奏谱 13、晋岭素描何化钧、胡天泉曲十级:1、阿细欢歌林伟华、胡天泉曲2、晋调阎海登曲3、山寨之夜张之良曲4、天鹅畅想曲唐富曲5、石油赞歌王惠然、林伟华、胡天泉曲6、飞鹤惊泉李光陆、张福全曲7、春晓梁欣、华恩曲8、维吾尔人之歌冯海云曲9、天山的节日曹建国曲 10、草原素描梁欣曲 11、野蜂飞舞(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 12、流浪者之歌(西)萨拉萨蒂曲三弦考级曲目一级。
闹花灯古筝独奏讲解
闹花灯古筝独奏讲解
摘要:
1.闹花灯的背景和意义
2.古筝独奏的特点和表现力
3.闹花灯古筝独奏的讲解及其艺术价值
正文:
闹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活动,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它起源于汉代,到了南北朝时逐渐发展成为盛大的民间节庆活动。
闹花灯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祈福、驱邪、庆祝丰收等多重寓意。
在这个活动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古筝这一独特的乐器。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的音色优美、悠扬,表现力极强。
古筝独奏能够展现出丰富的音乐风格,既有激昂高亢的旋律,也有委婉动听的曲调。
在闹花灯活动中,古筝独奏为这场盛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闹花灯古筝独奏的讲解,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
讲解中,首先要介绍闹花灯的历史背景和民间传说,让听众了解这一传统活动的文化底蕴。
其次,要分析古筝独奏的特点和表现力,以及如何通过古筝的演奏技巧来展现闹花灯的音乐魅力。
最后,通过实际演奏和讲解,让听众感受到闹花灯古筝独奏的艺术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总之,闹花灯古筝独奏讲解不仅是对民间艺术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
闹花灯古筝独奏讲解
闹花灯古筝独奏讲解摘要:一、闹花灯的背景与起源1.闹花灯的节日意义2.起源与历史发展二、古筝的简介1.古筝的起源与发展2.古筝的构造与音色特点三、闹花灯古筝独奏的讲解1.闹花灯古筝独奏的曲式结构2.演奏技巧与表现手法3.音乐情感与意境四、闹花灯古筝独奏的欣赏与感悟1.对演奏者的要求与启示2.对观众的欣赏引导与建议五、总结正文:闹花灯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日活动,寓意着喜庆、团圆和光明。
起源于汉代,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民间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习俗。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以其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为闹花灯增色添彩。
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如今的形制和演奏技巧。
古筝以弹拨演奏为主,音色优美、悠扬,表现力丰富,既能演奏抒情悠扬的曲调,也能表现激越奔放的旋律。
闹花灯古筝独奏,是一首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古筝曲。
该曲以闹花灯为主题,通过古筝的演奏,展现了节日氛围的热闹与欢腾。
曲式结构丰富多样,既有快板的欢快旋律,又有慢板的抒情段落,富有变化。
在演奏技巧方面,要求演奏者熟练掌握滑音、颤音、泛音等古筝特有的演奏技巧,以表现出闹花灯的生动场景和节日气氛。
在欣赏闹花灯古筝独奏时,观众可以通过关注演奏者的表现手法和音乐情感,来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意境。
演奏者通过音色的变化、力度的掌控以及速度的切换,将闹花灯的热闹场面、民间风情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闹花灯的喜庆氛围,领略到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
总之,闹花灯古筝独奏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通过演奏和欣赏这一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还能更深入地了解古筝音乐的魅力和民间音乐的丰富内涵。
元宵节古筝演奏的乐曲选择和演奏技巧
元宵节古筝演奏的乐曲选择和演奏技巧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正月十五的时候庆祝的。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在元宵节期间的演奏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进行元宵节古筝演奏时,选择合适的乐曲以及掌握演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一、乐曲选择1. 喜庆曲目: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因此在演奏古筝时,可以选择轻快活泼的乐曲。
比如《阳春有脚韵》、《欢乐庆元宵》等,这些曲目富有悦耳的旋律和欢乐的氛围,能够更好地配合节日的氛围。
2. 传统曲目:传统古筝曲目是古筝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元宵节的演奏中可以选择其中的经典曲目,如《广陵散》、《阳春白雪》等。
这些曲目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够展示出古筝的独特魅力。
3. 表现民间故事曲目:元宵节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
在演奏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元宵节有关的曲目,如《赛灯谜》、《元宵佳节》等,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元宵节的特色与习俗。
二、演奏技巧1. 手指技巧:古筝演奏中,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演奏元宵节乐曲时,要注意用力适度,手指运动要轻柔、流畅,以使乐曲更加生动。
同时,要注意保持手指的自然曲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疲劳或损伤。
2. 节奏感和力度掌握:元宵节乐曲往往带有一定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氛围。
演奏时要注意掌握好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力度,以确保整个乐曲的节奏稳定、韵律明快。
3. 调弦和音准:古筝演奏中,调弦和音准的掌握是非常基础的要求。
在演奏前要对古筝进行调弦,确保每个弦的音准。
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音准的保持,并进行微调,以保证演奏的整体音质和谐。
4. 表情和感情的表达:古筝演奏除了技巧的训练外,还需要表现出曲目的情感。
在演奏元宵节乐曲时,要注重音乐的表情和感情的表达。
通过演奏技巧的灵活运用和情感的投入,使乐曲更加生动、感人。
总结起来,元宵节古筝演奏的乐曲选择和演奏技巧是相辅相成的。
合适的乐曲可以更好地表达节日的氛围,而正确的演奏技巧则是保证乐曲表达效果的基础。
闹元宵是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创作的一首什么音乐作品
闹元宵是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创作的一首什么音乐作
品
闹元宵是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曹东扶创作的一首古筝音乐作品。
那一年的元宵佳节,曹东扶先生置身于河南南阳人民欢庆节日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气氛之中,内心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遂创作了这一传世名曲《闹元宵》。
该曲融汇了河南的豫剧、越调、曲剧等地方戏曲素材,并使用单指弹弦来模拟打锣声,以粗犷、奔放的旋律模仿唢呐吹奏,将元宵节的喧闹、喜庆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筝曲《闹元宵》研究摘要:河南筝曲《闹元宵》是由曹东扶先生在解放后创作的,曲子采用了河南的民间的一些民俗活动来作为题材内容,整首乐曲的旋律十分的欢快,从而反映出当地的劳动人民的幸福的生活。
这部筝曲不仅仅具有传统的韵致,而且又富有一定的时代的精神。
因此,它从诞生之日起很受到了很大的反响,并在很多地方被广为流传。
本文主要对于筝曲《闹元宵》的作者曹东扶先生的生平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并且对于这部筝曲的创作的特点以及旋律结构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右手的演奏手法和左手的演奏手法两方面对于这部筝曲的演奏技巧提供了一些建议,力求能够为筝曲《闹元宵》的演奏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并为河南筝曲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河南筝曲,《闹元宵》,创作特点、演奏技法Abstract:Henan zheng "Lantern Festival" by Mr. Cao Dong Fu created after liberation, Henan folk song used some folk activities as the subject matter, the whole song's melody is very cheerful, reflecting the local working people happy life. This koto music not only has the traditional charm, and also full of a certain spirit of the times. Therefore, it is the date of birth has been a great response, and in many places has been widely circulated. In this paper, for Koto "Lantern Festival" author Mr. Cao Dong Fu's life, which must be introduc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oto music creations and features melodic structure were discussed, and on this basis, from the right hand playing techniques and left hand playing techniques both for this koto music playing skill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nd strive to be able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koto "Lantern Festival" performance, and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enan zheng song plays a certain effect.Keywords: Henan zheng, "Lantern Festiv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on, playing techniques目录1. 筝曲《闹元宵》的作者简介 (1)2. 筝曲《闹元宵》创作的特点及旋律结构的特征 (2)2.1 筝曲《闹元宵》创作的特点 (2)2.2 筝曲《闹元宵》的旋律结构的特征 (3)3. 筝曲《闹元宵》的演奏技法特点 (4)3.1 右手演奏的技法 (4)3.1.1摇指 (4)3.1.2夹弹 (4)3.2 左手演奏的技法 (4)3.2.1大颤、滑颤以及小颤 (4)3.2.2 速滑音 (5)结语 (5)致谢 (6)参考文献 (7)筝曲《闹元宵》研究古筝是我国的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自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2000年的历史。
古筝因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在很多地方被广为流传,并且在流传过程中与与各地的地方音乐进行融合,从而产生了众多的流派。
其中,河南筝派是以河南的南阳为发展的中心,其流传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并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其中,筝曲《闹元宵》是由曹东扶先生在解放后创作的,主要是描绘了在春节期间,在河南的各个地方都非常的热闹,到处可以看到许多人兴高采烈的举办活动,或踩高跷或者古饰等等,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各地还举办了像舞狮、旱船等活动,还有元宵节所必不可少的灯谜会以及放焰火等等的景象。
整首乐曲的旋律十分的欢快,从而反映出当地的劳动人民的幸福的生活。
这部筝曲不仅仅具有传统的韵致,而且又富有一定的时代的精神,因而被广为流传。
1. 筝曲《闹元宵》的作者简介筝曲《闹元宵》是由曹东扶进行创作形成的,他出生在河南邓县的一户贫寒的曲艺世家,由于其父亲比较擅长河南的大调曲子以及扬琴等的演奏,因此曹东扶从小就收到了曲艺的熏陶,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唱。
后来,他开始拜师学艺,他在学习的时候十分的努力刻苦,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学生,总是能对乐曲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能够根据乐曲的内容以及对于该乐曲的独到的见解,能够对于所学的乐曲进行二次创作。
由于自己的勤学苦练,他对于古筝演奏以及琵琶、软弓京胡等等许多种的演奏乐器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较好的把握,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他的大调曲子唱得也非常好。
后来,他认为板头曲的旋律过于简单,于是他就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使得曲子不再单调,而是变得十分的丰满,这样的改变也使得本来十分乏味无趣的曲调变得十分富有意义,并且富含了十分浓郁的韵味。
另外,由于曹东扶先生在早年的时候是处在了了一种军阀混战以及民不聊生的时期,这样的历史环境使得他内心的爱国热情以及和正义感被强烈的激发了出来。
因此,在他创作的曲子之中我们总能找到他对于中华民族的人们群众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勇敢的与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的体现,这也成为了他创作曲子的主导的思想。
后来,在解放后,曹东扶先生由于在音乐方面的重大的作用,因而受到了当党的有关部门的器重,从此他就在我国的一个高等音乐学府进行任教。
在高等音乐学府放入新的环境之中,带给他更多的灵感,也使得他的作品增添了一些新的艺术的活力。
在这种新的环境之下,曹东扶先生创作了十几首具有非凡意义的筝曲,这些筝曲不仅仅具有传统的韵致,而且又富有时代得精神,其中就包括了本文所要论述的筝曲《闹元宵》。
2.筝曲《闹元宵》创作的特点及旋律结构的特征2.1 筝曲《闹元宵》创作的特点作者对于筝曲《闹元宵》的创作主要是采用了河南的民间的一些民俗活动来作为题材内容的。
整首乐曲所表现的是这样的一幅场景,那就是在春节期间,在河南的各个地方都非常的热闹,到处可以看到许多人兴高采烈的举办活动,或踩高跷或者古饰等等,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各地还举办了像舞狮、旱船等活动,还有元宵节所必不可少的灯谜会以及放焰火等等。
整首乐曲的旋律十分的欢快,从而反映出当地的劳动人民的幸福的生活。
筝曲《闹元宵》的引子部分的节奏十分的自由,而且明朗。
作者采用了托劈双弦以及长摇作为整首曲子的开始,然后过度到双手交替进行弹奏的大撮,作者这样的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出在元宵佳节各个地方的十分热闹的气氛,从而使人的精神能够为之一振。
另外,开头采用这种由大幅度的利落的刮奏,然后接连用来几种演奏乐器的演奏技法,在整首曲子的开头就把展现出一种非常“闹”的情景。
并且在这些短小精悍的引子之中,作者采用了十分丰富的演奏的技法,虽然演奏技法十分的复杂,但是作者却把他们安排的非常合理而且简洁。
作者对引子部分的这种处理不仅能够演奏者的技术以及技巧,而且使整首曲子都带有一种非常浓郁的地方性的音乐元素。
筝曲《闹元宵》的第一段是采用了如歌的慢板来进行开场,这部分的旋律也是非常的优美,其中,作者在该部分对于左手的颤音的运用显得十分的富有特色,而且具有较强的韵味。
另外,作者在此部分运动了上下的滑音,滑音的运用使得这部分曲子就好像是乐器唢呐的演奏。
此外,在第一段中,作者采用了右手的扣指以及托等指法,而左手采用了上滑音、下滑音以及大颤等指法,并且将左手和右手进行一定的互相的配合,这种配合能够使得曲子的第一段仿佛是对唢呐的吹奏的一种模仿。
而且左手得对于各类颤音的运用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它能够为第一段的曲调增添了很多的韵味。
综合来讲,这首曲子的第一段的整体旋律显得十分的自然,而且让人感觉非常的优美,这段描述的是在元宵佳节这天,广大的人们互相畅谈以及叙述往事的一种非常幸福的愉快的生活。
筝曲《闹元宵》第二段中,曲子的旋律的速度有了一定的加快,这部分是整首曲子的最重要的一个段落,也是整个曲子的主体。
在这一段落中,作者对于左手的伴奏音型的处理,好似是对于锣鼓的声音的一种模仿,这种模仿主要突出的是在元宵节时,各地的一副十分欢腾而且热烈的场面。
作者对于第二段的音乐内容的取材是十分丰富的,音乐的素材不仅仅有豫剧以及曲剧,而且还有一些越调的存在,这些音乐素材都是根据河南的地方戏曲的内容,从这些吸取之中吸收一定的精华,并且将这些养分融入到了古筝的演奏之中,这种音乐素材的取材使得整首曲子的曲调显得非常的欢快且活泼,而且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筝曲《闹元宵》第三段中,作者采用的更快的速度来进行演奏,另外,为了能够与乐曲的引子部分的情绪进行呼应,作者再创作的时候把河南的曲子中的一些富有动感的节奏的旋律融入了进来,同时,在这一段中,作者采用了右手划弦以及左手和弦的演奏技法,这种技法的采用将整首音乐推向了高潮部分,同时也是的作者的情感达到了极致,而且将热闹非凡的“闹元宵”的场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2.2 筝曲《闹元宵》的旋律结构的特征筝曲《闹元宵》的整体的结构就是以××节奏型为主的,另外,在曲子的情感比较激动或者在不同的段落之间进行过渡的时候,需要速度逐渐加快的时候用的是××,××××或者是××××,××××节奏型,或者是××××,这种节奏型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
而在河南的其它的很多筝曲作品之中,大多数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主要采用的就是比较密集的节奏型。
例如,在筝曲《打雁》之中,曲子整体采用的就是××××的节奏型,而在筝曲《苏武思乡》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要使用的是××××××节奏,并在在整首曲子之中连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