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和测试

合集下载

POI多网合路平台系统技术资料

POI多网合路平台系统技术资料

POI多网合路平台系统技术资料POI系统技术资料POI合路平台系统技术资料摘要:多运营商竞争的格局,势必诞生能兼容各制式网络的覆盖系统。

本方案旨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部分案例提出室内多网覆盖系统解决方案。

并对日后室内多网覆盖方案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干扰室内覆盖、多网合路、POI关于本文:版本状态日期作者审核参考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部POI系统技术资料本文目录1 背景介绍 ..................................................................... ........................................................................ ................ 2 1.1 多营运商格局 ..................................................................... .. (2)1.2 多制式网络 ..................................................................... ........................................................................2 1.3 集约化建设的必要性 ..................................................................... ........................................................ 3 1.4 POI简介 ..................................................................... ........................................................................ ..... 3 1.5 POI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 .. (4)2 多系统合路覆盖可行性分析 ..................................................................... ........................................................ 1 2.1 多系统共址干扰分析 ..................................................................... .. (1)2.1.1 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式系统的干扰介绍 ..................................................................... . (1)2.1.2 杂散干扰分析 ..................................................................... .. (2)2.1.3 各系统的有源设备的杂散辐射满足如下规范要求: (3)2.1.4 杂散隔离度计算 ..................................................................... . (3)2.1.5 互调干扰分析 ..................................................................... .. (4)2.1.6 阻塞干扰分析 ..................................................................... .. (5)2.1.7 干扰分析小结 ..................................................................... ........................................................ 7 2.2 多系统合路解决方案 ..................................................................... .. (7)2.2.1 室内收发天线隔离度分析...................................................................... (7)2.2.2 天线间隔离度要求 ..................................................................... (9)2.2.3 隔离度解决方案 ..................................................................... . (9)2.2.4 天馈功率分配解决方案...................................................................... ...................................... 11 2.3 系统特点 ..................................................................... ........................................................................ .. 143 多网覆盖典型工程案例 ..................................................................... .............................................................. 15 3.1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大楼案例: .................................................................... (15)3.1.1 工程概况 ..................................................................... .. (15)3.1.2 覆盖范围及覆盖方式 ..................................................................... (15)3.1.3 POI技术指标: .................................................................... . (16)3.1.4 通管局大楼室内覆盖系统图:..................................................................... (17)3.1.5 POI系统结构图: .................................................................... ................................................ 18 3.2 都市科技创业中心案例: .................................................................... .. (19)3.2.1 工程概况 ..................................................................... .. (19)3.2.2 覆盖范围及覆盖方式 ..................................................................... (19)3.2.3 POI技术指标: .................................................................... . (19)3.2.4 成都市科技创业中心系统图: (部分) .................................................................... . (21)3.2.5 POI系统结构图: .................................................................... (21)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第1页POI系统技术资料1 背景介绍1.1 多营运商格局越来越多的运营商进入通信行业的竞争,必然出现多运营商的多频段,多制式通信系统重叠覆盖的现象,特别是飞机场、地铁、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话务高发区,建筑内的空间资源有限,不可能允许同时引入多套分布系统,所以需要将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引入到一套移动通信综合分布系统中。

室分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探讨

室分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探讨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2024年 第01期DOI :10.15913/ki.kjycx.2024.01.040室分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探讨李 锐(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205)摘 要:随着无线通信网络建设的发展,国家提出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多网融合室分系统成为建设趋势。

多网融合室分系统克服了传统单一室分系统的缺点,但存在干扰严重、网络需求差异大等诸多难题,尤其是系统间的互调干扰日益严重,对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要求都非常高。

对此,主要浅析了室分系统互调干扰的理论计算、解决措施和规避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室分系统;多网融合;互调干扰;无线通信网络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1-0134-03在现有多网融合室分系统中,主要利用POI (Point of Interface ,多系统接入平台)满足多种网络制式的接入需求,支持MIMO ,实现1套室分系统传输多个系统信号,满足室内用户各种业务需求。

但基于POI 的多网融合室分系统存在无源互调干扰日益严重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室分系统互调干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室分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1 室分系统互调干扰成因分析1.1 互调原理简述无源互调是射频信号路径中2个或多个射频信号因无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混频干扰信号[1]。

在无源器件中,材料的磁滞特性、表面或接触面受到污染、不良的机械结点都会产生互调干扰信号。

互调干扰示意图如图1所示。

互调产物的大小取决于器件的互调抑制度,互调抑制度越差,则互调产物越大[2]。

互调产物的大小还与输入信号的功率密切相关,输入功率越大,则互调产物越大。

一般取三阶互调来衡量互调水平。

图1 互调干扰示意图1.2 互调干扰的影响因素室分系统互调干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3种:①无源器件和室分天线的质量。

浅谈多系统合路平台(POI)

浅谈多系统合路平台(POI)

浅谈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摘要】: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到来,无线数据业务将得到迅猛发展,而数据业务又大都发生在室内,因此,如何把现有的GSM、CDMA、WLAN等无线通信系统与3G通信系统的室内覆盖有机整合,避免重复投资建设,成为各大运营商和设备集成商关注的焦点。

而POI即为上述室内覆盖建设要求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具备行业内常说的综合性集约化建设方案的特性。

【关键词】:多系统; 平台一、POI多系统合路平台概述POI(POINT OF INTERFACE)即多系统合路平台。

可引入包括GSM900、CDMA800、DCS1800、PHS1900、WCDMA、CDMA200、TD-SCDMA、WLAN、数字电视、调频FM、公安消防等多个系统多种频段信号。

为避免干扰,POI采用上、下行两个平台,分别将上行和下行链路信号分开传输。

POI作为连接无线通信设施主信号与分布式覆盖信号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对各运营商的上行及下行射频信号分别进行合路及分路,滤除各频带间的干扰成分,并为监控系统设置了标准的传输接口。

同时对各系统的上行信号进行分路,并抑制各频带间的无用干扰成分。

POI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扩容性好;能满足不同系统/频段的个性需求;系统具有整体监控功能,维护方便;信号合路损耗小;功率容量大;三阶互调性能好;可以预留端口,方面升级。

最重要的的是可以节省运营商的覆盖系统的重复建设的问题。

避免了错综复杂的走线,避免了天花板上安装多个全向天线,避免了电梯井道内布放多个板状天线、多根同轴电缆。

二、POI多系统合路平台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移动通信需要多网合路系统及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

特别是需要多网络系统接入的大型建筑、市政设施内,如大型展馆、地铁、火车站、机场、政府办公机关等场所。

该POI产品实现了多频段、多信号合路功能,避免了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重复投资,是一种实现多网络信号兼容覆盖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技术交流资料_铁塔

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技术交流资料_铁塔
宽频合路功分单元(即3dB电桥): 1、实现两个多频合路单元的宽带信号 合路,隔离度为25dB,是POI的核心 模块; 2、宽频合路功分单元互调指标-150d Bc,可以保证POI系统下行单元接入 无干扰。
2.2 POI常规电气性能指标
网络分析仪
插入损耗
• 设备的关键指标,属A类指标; • 对信号的场强覆盖有直接影响。
多运营商合路 1 前级宽频合路
ANT1
ANT2
3
超宽频合路 及功率分配
2 2级宽频合路
全频接入、低损耗、无干扰
系统接入:满足三家运营商 2G/3G/LTE全系统接入; 频率规划:电信联通LTE不退频; 合路损耗:分配损耗3.5+通路损 耗2.0dB(两路总功率损耗2.5)
POI系统实现原理
电信 CDMA800 (825-880) 移动GSM900 (890-960) 电信FDD-LTE (1765-1875)
91
87
满足 同系统/频段重合系统,隔离度25dB; 异系统隔离度90dB; 实现 注:频率相隔较近标
互调仪
互调抑制
• 设备的关键指标,属A类指标; • 系统信号产生的互调信号会直接落入至对应或其它系统的上行接收频 段内,对系统产生直接的干扰影响,也是POI设备最难实现的指标。
联通SDR- 移动GSM: (1830~1860)-(934~954) 联通SDR+ (移GSM-电CDMA): (1830~1860)+(934~954-870~880)
联通SDR- (移GSM-电CDMA): (1830~1860)+(934~954-870~880)
电信LTE1.8- 电信LTE2.1: (1865~1880)-(2110~2125)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测试方法探究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测试方法探究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测试方法探究作者:谢骥来源:《移动通信》2012年第16期【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多系统合路平台(POI)工作原理及测试需求分析,详细阐述了POI各项指标的具体测试方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性能指标测试方法1 概述多系统合路平台(POI,Point Of Interface)是近年来各通信设备厂家研发制作的一个大型合路平台。

使用POI产品,可以实现同频段、同系统的多运营商信号共路双向或单向传输,避免了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重复投资,是一种实现多网络信号兼容覆盖的有效手段。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广泛应用,无线数据得到迅速发展,而室内的数据业务也大幅增加,如何将现有的GSM、CDMA、WLAN等无线通信系统与3G通信系统的室内覆盖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投资建设,成为各大运营商和设备集成商所关注的焦点,POI即为上述室内覆盖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2 POI工作原理及测试需求分析POI可引入包括GSM900、CDMA800、DCS1800、WCDMA、TD—SCDMA、CDMA2000、WLAN等多个系统多种频段信号。

为了避免干扰,POI采用上、下行两个平台,分别将上行和下行链路信号分开传输。

作为连接信源和分布系统的桥梁,POI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对上述系统的下行信号进行合路,同时对各系统的上行信号进行分路,并尽可能地抑制掉各频带间的无用干扰成分。

目前,POI已经应用在一些需要多网络系统接入的大型建筑、市政设施内,如大型展馆、地铁、火车站、机场以及政府办公机关等场所。

而为了保证其工作质量,避免多系统、多频段的相互干扰,做到尽可能低损耗,测试其性能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测试主要使用的POI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由于POI同合路器工作原理类似,主要性能指标有插入损耗、带外抑制、电压驻波比、隔离度、三阶互调及功率容量。

其中,插入损耗是测试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带外抑制是测试系统其他频段信号对系统的干扰情况;电压驻波比是测试系统的回波损耗情况;三阶互调是测试三阶信号对系统的影响;功率容量是测试器件的大功率信号冲击的承受能力。

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技术交流资料.

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技术交流资料.

内容纲要
一、多系统共建共享的难点 二、共建共享解决方案简介 三、共建共享POI解决方案 四、POI产品介绍 五、共建共享POI应用案例 六、室分建设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POI系统性能参数
指标分类
重点A类指标:互调抑制、隔离度、功率容量 A类指标:插入损耗、驻波比 B类指标:带内波动
注:A级关键指标,覆盖效果影响大;B级非关键指标,覆盖效果影响小。
多系统共建共享方案
4G时代
系统合路
合路器方案 无源器件级联方案 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方案
GSM
DCS
FDD-LTE
WCDMA
TD-LTE
扩容升级

多系统共建共享方案---合路器
多系统共建共享方案---合路器
端口1 端口2
信源端口
端口n
滤波器1
滤波器2
……
滤波器n
公共端口
问题
合路端口增多 (端口>5)
1m 31.5 37.5 38.8 40.0 40.7
5m 45.5 51.5 52.8 54.0 54.7
10m 51.5 57.5 58.8 60.0 60.7
15m 55.0 61.0 62.4 63.5 68.7
自由空间损耗
内容纲要
一、多系统共建共享的难点 二、共建共享解决方案简介 三、共建共享POI解决方案 四、POI产品介绍 五、共建共享POI应用案例 六、室分建设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LTE1800:1765-1780/1860-1875 LTE2300:2370-2390 LTE2600:2635-2655
GSM900: 890-909/935-954 DCS: 1710-1725/1805-1820 TD-F&A:1880-1920&2010-2025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概述及S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概述及S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泰尔检测1引言我国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有中国移动的GSM 、DCS 、TD-SCDMA 、TD-LTE ,中国联通的GSM 、DCS 、WCDMA 、FDD-LTE ,中国电信的CDMA800、cdma2000、FDD-LTE ,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5G 通信系统。

这必然会出现各运营商分别建设自己的覆盖系统所带来的重复建设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多系统合路平台(Point of Interface ,POI )为解决上述室内覆盖建设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2铁塔公司和POI 原理及应用2.1铁塔公司中国铁塔是按照中央和国务院有关要求,在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成的铁塔公司协调组的直接领导和协调推动下,于2014年7月15日,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家电信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主要从事通信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

2014年9月11日,“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正式更名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减少电信行业内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行业投资效率,进一步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缓解企业选址难的问题,增强企业集约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机制上进一步促进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同时,有利于降低中国移动的总体投资规模,有效盘活资产,节省资本开支,优化现金使用,聚焦核心业务运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2.2POI 的特点及应用场景POI 是位于多系统基站信源与室内分布系统天馈之间的特定设备,它相当于性能指标更高的合路器,具有将多系统基站信源进行合路并输出给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设备,同时反方向将来自天馈设备的信号分路输出给各系统信源的作用。

POI 通过对多频段、多制式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及透明传输,实现多网络共用一套覆盖天馈系统,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满足覆盖效果的同时,节省运营商的投资、避免重复建设。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POINTOFINTERFACE)轨道交通覆盖解决方案

多系统合路平台(POI:POINTOFINTERFACE)轨道交通覆盖解决方案

Ke y W Or dS: P0 I r a i l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n do o r c o ve r a I , P o i n t Of I n t e r f a c e ) , 利用滤波器 即频 率分 隔技术及频率合成技术可将多个频段信号进行合路。 使用多系 统合路平台进行室 内覆盖 , 可 以实现多系统 、 多频段的信号共路双 向或单向传输 , 有效的避免了各运营商室 内分布 系统 的重复建设 , 达到 了共建共享的 目的。 目前多系统合路平台多运用在大型建筑或 市政设 施内 , 实现多网络信号 的兼容 覆盖 , 如地铁 、 汽车站 、 以及大 型公共娱乐场馆 等。
摘要: 城 市轨 道 交 通 作 为无 线 通信 的“ 盲 区” 有 着人 流 量大 、 移动性强、 地形狭长、 信 号入 射 角 度 小 、 隧道 信 号 不 均 匀等 特 点 。 为轨 道 交通 量 身定做一 个符 合其特 点 的信 号覆 盖 系统 , 既 满足 了客 户对 优质 通信 环境 的需求 又具有 良好 的社会 和经 济效益 。 文章 首先 简要介 绍 多系统合路 平 台( P OI ) 的 工作 原理 , 在 此基 础 上从 组 网方 式、 分 布 式 系统的 设计 等 方面 总结轨 道 交通 信号 覆盖 设计 的 一 些思路 。
a n g l e of t h e i n c o mi ng s i g n a l , u ne ve n s i na g l o ft h e t u nn e l , e t c .Re s e a r c h a nd d e s i n g wi r e l e s s ne t wor k s a n d mo b i l e c o mmu ni c a io t n s f o r Ur b a n r a i l t r a n s i t C n a i mp r o v e t he q u ̄i t y of c o mmu ni c a t i o ns ne w or t ks , t o me e t c us t o me r s ’ q u a l i t y c omm un i c a t i on s n e e d s o f he t e n vi r o n me n t .i t a l s o i nc r e a s e d t h e t r a mc a n d o p e r a i t ng p r o it f ,wh i c h ha s a g o od s o c i a l a nd e c on o mi c b e ne i ̄. f Th i p a p e r b ie r l f y i nt r o d uc e s he t wo r k i ng p r i n c i p l e of PO I ,o n t h i s b a s i s , f r om he t ne w or t k m od e , a n d he t d e s i g n o ft he d i s t r i b ut e d s y s t e m t o s u mma iz r e s ome i d e a s o f d e s i n g f o r ai r l t r a ns i t i n d oo r c ov e r a g e .

POI介绍及应用案例

POI介绍及应用案例

一、 POI介绍
5、POI特点 大功率:采用空气介质设计,每路输入信号可高达100W 低损耗:频段合路器有低损耗的特点 高隔离:频段合路器有高隔离的特点 小互调:采用镀银工艺 高稳定性:各模块高度密封,并进行了二十多种可靠性试验 可靠的散热设计:同时使用两种散热方式
追求完美 追求和谐
一、 POI介绍
追求完美 追求和谐
一、 POI介绍
2、为什么要使用POI 随着地铁、大型展馆、大型建筑群的出现,室内分布系统出现新 的特点,多运营商,多种通信制式共用信号分布系统成为被广泛应 用的解决方案。 随着3G牌照的发放,多系统共建共址、网络扩容、旧网改造越 发成为网络建设的重要思路。 FM、数字电视、手机电视以及一些2.5G以上的系统接入移动通 信分布系统,以减少网络建设节约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
POI系统的组合方式:各系统之间可按用户需求任意组合。
追求完美 追求和谐
三、 POI的价值
POI的价值
随着地铁、大型展馆与大型建筑群的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呈 现出更多的新特点。多运营商、多种通信制式信号共天馈分布系 统覆盖,成为广泛应用集约化建设解决方案。同时,现在业主对 信号覆盖越来越敏感,沟通起来也越来越困难,尽可能少的打扰 业主也是业主的期望和发展方向。 POI运用频率合路器与电桥合路器等器件,将接入的多种业务 信号合路,将合路后的信号引入各天馈分布系统,完成对覆盖区 域的无线覆盖。达到避免不同运营商对区域覆盖时的重复布局走 线、与业主沟通困难等难题,以及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投资的目 的。
追求完美 追求和谐
四、 POI的应用
POI多系统接入平台主要用于会展中心、 展览馆、机场、型室内覆盖
主要应用于地铁、机场 等专用区域
追求完美 追求和谐

POI产品技术介绍

POI产品技术介绍
(协议规定的灵敏度与理论上的灵敏度略有区别)
Page 12
二、POI技术要点-应用分析
覆盖系统的PIM值与灵敏度影响的关系:
PIM -165 -160 -155 -153 -150 -145 -143 -140 GSM灵敏度影响 0.22 0.67 1.83 2.63 4.25 7.96 9.69 12.45 WCDMA灵敏度影响 0.04 0.12 0.36 0.56 1.06 2.72 3.77 5.75 LTE灵敏度影响 0.04 0.12 0.36 0.56 1.06 2.72 3.77 5.75
频率 MHz
移动G900
Page 18
二、POI技术要点-应用分析
运营商频率应用举 例:
1800MHz系统三阶互调对自身上行及2100MHz系统上行的干扰
由于 1800MHz 系统发射频率较宽,因此其三阶互调展宽较宽,将落到 1730-1785MHz (低频侧)及
1920-1955MHz(高频侧)范围,对1800系统自身上行及2100MHz系统上行可能产生互调干扰
对于移动GSM900MHz系统,其下行频点产生的三阶互调低频侧,会落入其自身接收频段,影响频段
为906-909MHz部分;
电信CDMA 移动D1800 联通D1800 联通LTE 电信LTE (预留)
906 825 835 870 880 885 909 930 954 1710 1735 1745 1765 1770 1785
了系统共站的要求(TS 25.104规定当外部系统与本系统有30dB以上隔离度时,不构成影
响),一般来说异系统隔离度30dB即可满要求。 由于异系统间一般频率间隔很宽,因此异频隔离度一般都比较容易实现,都能做到80dB以上。

POI产品技术介绍

POI产品技术介绍

移动D1800
1730 1710 1735 1745 1765 1770 1785 1805 1830 1840 1860 1865 1880 1920 1935 1940
1955 1965
电信LTE 联通D1800 联通LTE (预留)
电信LTE
联通 WCDMA
频率 MHz
Page 19
二、POI技术要点-应用分析
9.87
14.55 19.45 24.42 29.40 34.40 39.40 44.40
9.87
14.55 19.45 24.42 29.40 34.40 39.40 44.40
经过集团与华为共同研究,共建系统 要求系统PIM值应低于 -150dBc
Page 13
二、POI技术要点-关键指标
同频隔离度:
二、POI技术要点-关键电气指标
分类 指标 互调 插入损耗 性能指标 隔离度 驻波比
描述
对互调产物的抑制能力,POI质量及工艺控制的综合体现 POI接入而产生的功率损耗,为输出端口功率与输入端口功率之差 任意端口有输入时反应到对方端口的该信号输出衰减程度 输出端口反射的信号电压与输入的信号电压的比 指对通道以外的信号的抑制程度 系统长期运行中,POI所能承受的最大输入功率(不损坏器件)
了系统共站的要求(TS 25.104规定当外部系统与本系统有30dB以上隔离度时,不构成影
响),一般来说异系统隔离度30dB即可满要求。 由于异系统间一般频率间隔很宽,因此异频隔离度一般都比较容易实现,都能做到80dB以上。
Page 15
二、POI技术要点-关键指标
异频隔离度:
对于移动TDD(F)系统,由于与联通WCDMA2100系统以及电信LTE1800MHz频段间收发频 段相隔太近,因此在与这些相邻频段共站时,一定要有一定的保护带宽(建议5MHz以上),否 则无法满足系统间的干扰要求。 TD(F)频段,按共存在标准来计算, 5MHz带外杂散为-71dBm/100KHz,落入UMTS2100杂散信 号折算到WCDMA载波带宽上为:-71dBm+10*lg(5000/100)=-54dBm/5MHz

POI多网合路注意事项

POI多网合路注意事项

多网共建共享注意事项多网共建共享实现方式采用普通的宽频率合路器目前我们采用的宽频合路器(800MHZ-2600MHZ),理论上可以满足多个频段的信号接入,但是对于频段很相近的两个频段来说,目前我们采用的宽频合路器进行合路无法保证隔离度,而导致譬如说CDMA、GSM之间的干扰或者WCDMA和GSM1800之间的干扰,所以对于多运营商多网合路情况下这种合路方式不可行。

采用POI(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它是在多系统共享分布链路中,将多路移动信号下行合路输出,接收上行信号分路输出至相应接收机的一种设备。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选取任意两个频段或多个特定频段进行合路和分路,完成若干系统的分布共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投资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不同系统间的隔离和分合路,解决系统之间的发射干扰和防止接收路径引入的阻塞,并可有效改善信源的传输互调指标。

分为以下四种方式:单工收发分缆、单工收发合缆、双工收发分缆和双工收发合缆四种。

由于POI主要解决各个系统间干扰协调的问题,因此其选用的器件指标要求非常高,对于制造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对于调测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其造价较为昂贵。

采用POI作为前端设备进行多系统接入,必然大幅增加室内分布系统方面的投资。

对于中小型室内分布系统来讲,系统的性价比不高。

其次,由于POI的使用,插入损耗随着接入系统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系统间干扰协调的实现需要更多的器件,也带来了更多的功率损耗,一般来说三运营商的各个系统接入同一个POI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话,损耗在6dB 左右。

这些损耗的引入,导致需要更多的信源设备来提供功率完成既定区域的覆盖。

再次,POI的设计一般基于各个信源设备(BTS)的功率发射及其杂散、互调抑制指标,因此不满足功率补偿设备如干放、光纤直放站的使用,再需要更多功率的时候,必须采用更多的信源设备来提供功率,且每增加信源设备必须增加相应的POI设备。

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和测试

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和测试

企业产品标准Q/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POI- - 发布- - 实施目次前言 (IV)1围 (1)2规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缩略语 (1)3.2术语和定义 (2)4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业务功能 (4)6分类 (4)7射频技术指标定义与要求 (6)7.1频率围 (6)7.2插入损耗 (6)7.3输入驻波比 (7)7.4端口隔离度 (8)7.5发发隔离度 (9)7.6收发隔离度 (9)7.7带外抑制度 (9)7.8传输互调 (10)7.9反射互调 (10)7.10二阶互调 (10)7.11混合互调 (10)7.12功率容量 (11)7.13带波动 (11)7.14耦合度 (11)8监控指标要求 (11)8.1输入功率读取 (12)8.2输出功率读取 (12)8.3驻波比读取 (12)8.5过门限/告警 (13)9部设计 (13)9.1重叠频段合路设计原则 (13)9.2不同系统合路 (13)10端口要求 (13)10.1端口排列原则 (13)10.2端口使用原则 (14)10.3多设备端口原则 (14)11丝印 (14)11.1公司LOGO (14)11.2产品类别 (15)11.3单元标识 (15)11.4端口/接口标识 (15)11.5其它丝印标识 (15)11.6多设备标识 (15)12部要求 (16)12.1器件要求 (16)12.2电缆要求 (16)12.3部摆放要求 (16)13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7)13.1运输 (17)13.2贮存 (17)14检验 (18)14.1新产品样机验证 (18)14.2新产品验证和出厂检验 (18)14.3厂验 (18)14.4工程现场改造设备 (18)15安全 (18)16测试方法 (18)16.2上行插入损耗测试 (19)16.3下行插入损耗测试 (20)16.4上行输入驻波比测试 (21)16.5下行输入驻波比测试 (22)16.6系统隔离度 (23)16.7发发隔离度 (24)16.8收发隔离度 (25)16.9带外抑制测试 (26)16.10带波动测试 (27)16.11耦合度测试 (28)16.12三阶互调(反射)测试: (29)16.13三阶交调(传输)测试 (30)附件1:POI常用标识、丝印和符号 (31)前言本标准为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设备研制、开发、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工程设计、管理维护、生产制作、质量验证、性能测试等提供技术依据。

POI介绍

POI介绍

移动GSM900
(935-954)
GSM900,GSM1800,3G
联通GSM900
(954-960)
接口数目:
移动 DCS1800
TX2
(1805-1830)
TETRA:1
移动 DCS1800
(1805-1830)
CDMA800:1 GSM900:2 GSM1800:2
电信 CDMA2000
(2110-2125)
LAN 485 485
RS232
RS232
开关
五、POI设计要点- POI监控功能
POI监控单元
➢本地监控 ➢集中监控 ➢通过串口直连实现远程监控 ➢通过无线MODEM实现远程监控 ➢通过光纤接入实现远程闲空 ➢通过以太网口实现远程监控 ➢通过以上一种或几种监控接入方式实现多设备监控
五、POI设计要点- POI示例
大型综合分布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解决方案-POI
张伟 2014-12-9
目录
• 一、POI用途 • 二、POI功能 • 三、POI特点 • 四、POI类型 • 五、POI设计要点 • 六、性能参数 • 七、带TD-SCDMA、WLAN和WCDMA的POI解决方案 • 八、LTE系统接入应用 • 九、POI应用
六、性能参数
• 6.3POI常规电气性能指标
六、性能参数
• 6.4POI互调抑制性能指标
六、性能参数
• 6.4POI互调抑制性能指标
六、性能参数
• 6.4POI互调抑制性能指标
六、性能参数
• 6.5POI功率容量指标
六、性能参数
• 6.5POI性能指标
七、带TD-SCDMA、WLAN的POI系统的介绍

京信POI设备及技术简介

京信POI设备及技术简介

Ï § Ï
POI
ÏÏÏ ·/ÏÏ ¤Ï ÷ 1 16 E/O 1 O/E 1
ÏÏÏÏÏÏPOIÏÏ
ÏÏ
GSM 2
Ï Ï
ÏÏÏ· Ï GSM ÏÏ
1.31um
GSM 1 ÏÏ GSM 2
1.31um E/O 1 ÏÏ
Ï § Ï
POI
Ï Ï
1 . . . 16
O/E 1
ÏÏÏ· Ï GSM ÏÏ
WDM ÏÏ
能够解决多频段系统的集成,而且还可以将不同运营商的信号进行功
率合成;同时为避免DCS1800与3G的干扰,采用上下行分开传送。
工程案例 北京城市地铁
工程案例 方案特点:多系统接入,本设计引入的无线信号包括:
于 FM调频广播(10信道);
150MHz、280MHz寻呼(10信道); CDMA 800MHz(中国联通2载频); GSM 900MHz(中国移动6载频,中国联通2载频); DCS 1800MHz(中国移动6载频); 3G(预留); WLAN(预留)。
WDM
1 . CDMA . . . BTSÏÏ . . N 1 . CDMA . . . BTSÏÏ . . N
Ï § Ï
POI
WDM 1 . . 16
WDM
CDMAÏÏ/Ï· ÏÏÏ
O/E 1
Ï Ï
E/O 1
1.55um
1.55um
Ï § Ï
POI
Ï Ï
1 . . . 16
O/E 1
E/O 1
ÏÏ· ÏÏÏ
工程案例 各业务见频谱规划图
trunk CDMA trunk CDMA GSM移动 GSM联通 GSM移动 GSM联通 954 806 821 825 835 851 866 870 880 890 909 909.2 915 935 9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案号:多系统接入平台(POI)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POI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缩略语 (1)3.2术语和定义 (2)4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业务功能.. (4)6分类 (4)7射频技术指标定义与要求 (6)7.1频率范围 (6)7.2插入损耗 (6)7.3输入驻波比 (7)7.4端口隔离度 (8)7.5发发隔离度 (9)7.6收发隔离度 (9)7.7带外抑制度 (9)7.8传输互调 (10)7.9反射互调 (10)7.10二阶互调 (10)7.11混合互调 (10)7.12功率容量 (11)7.13带内波动 (11)7.14耦合度 (11)8监控指标要求 (11)8.1输入功率读取 (12)8.2输出功率读取 (12)8.3驻波比读取 (12)8.5过门限/告警 (13)9内部设计 (13)9.1重叠频段合路设计原则 (13)9.2不同系统合路 (13)10端口要求 (14)10.1端口排列原则 (14)10.2端口使用原则 (14)10.3多设备端口原则 (14)11丝印 (14)11.1公司LOGO (15)11.2产品类别 (15)11.3单元标识 (15)11.4端口/接口标识 (15)11.5其它丝印标识 (15)11.6多设备标识 (15)12内部要求 (16)12.1器件要求 (16)12.2电缆要求 (16)12.3内部摆放要求 (16)13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8)13.1运输 (18)13.2贮存 (18)14检验 (19)14.1新产品样机验证 (19)14.2新产品验证和出厂检验 (19)14.3厂验 (19)14.4工程现场改造设备 (19)15安全 (19)16测试方法 (19)16.2上行插入损耗测试 (20)16.3下行插入损耗测试 (21)16.4上行输入驻波比测试 (22)16.5下行输入驻波比测试 (23)16.6系统隔离度 (24)16.7发发隔离度 (25)16.8收发隔离度 (26)16.9带外抑制测试 (27)16.10带内波动测试 (28)16.11耦合度测试 (29)16.12三阶互调(反射)测试: (30)16.13三阶交调(传输)测试 (31)附件1:POI常用标识、丝印和符号 (32)前言本标准为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设备研制、开发、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工程设计、管理维护、生产制作、质量验证、性能测试等提供技术依据。

结合市场需求、公司开发、生产和实际运用情况而编制。

本标准由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雷本标准于首次发布。

1范围本标准定义了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的术语、并规定了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操作要求、机械要求、环境要求、电源和接地、电磁兼容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系统设备的研发、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工程设计、管理维护、生产制作、质量验证、性能测试等提供技术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7625.2-1999 电磁兼容限值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电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 1763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电流≤16A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YD5059-98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04R&D-03-913 直放站嵌入式监控软件设计规范(功能处理及对外接口部分)03R&D-03-325 外购物料质量与可靠性评估方法03R&D-03-328A0 京信直放站监控参数及功能规范03R&D-03-323 监控软件术语规范Q/JX A 07-025 产品包装设计规范05R&D-03-091 直放站监控软件基本验证方法Q/JX A 07-023 京信产品环境实验规范03ME-03-3001 整机标识标签规范Q/JX A 09-004 POI产品型号命名办法3术语和定义3.1 缩略语表1 缩略语对照3.2 术语和定义3.2.1 多系统接入平台多系统接入平台,又称POI ,其英文名称:Point Of Interface ,它是在多系统共享分布链路中,将多路移动信号下行合路输出,接收上行信号分路输出至相应接收机的一种设备,如图3-1。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选取任意两个频段或多个特定频段进行合路和分路,完成若干系统的分布共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投资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不同系统间的隔离和分合路,解决系统之间的发射干扰和防止接收路径引入的阻塞,并可有效改善信源的传输互调指标。

合路单元,又称COM,其英文名称:Multi Operator Combiner,是对部分壁挂式POI和个别小型POI的另一种称呼,其实质上也是POI。

3.2.3基站侧端口POI设备连接基站设备或其它移动通信信源设备的端口称为基站侧端口(也叫信源侧端口),简称基站端口或基站端。

POI下行链路的基站侧端口为设备的输入端口,POI上行链路的基站侧端口为设备的输出端口。

3.2.4天馈端口POI设备连接天馈分布系统的端口为天馈侧端口(也叫分布侧端口),简称天馈端口或天馈端。

POI下行链路的天馈侧端口为设备的输出端口,POI上行链路的天馈侧端口为设备的输入端口。

3.2.5下行POI下行POI是指POI的下行部分,在上下行分体式POI中,下行POI等同于下行单元,在上下行合体设计的POI中,下行POI等同于下行链路的综合。

3.2.6上行POI上行POI是指POI的上行部分,在上下行分体设计POI中,上行POI等同于上行单元,在上下行合体设计的POI中,上行POI等同于上行链路的综合。

3.2.7单扇区POI机柜内部设备、可以单独覆盖1个扇区的POI叫单扇区POI,其下行部分叫单扇区下行POI,上行部分叫单扇区上行POI3.2.8多扇区POI在一个整机POI要求覆盖多个扇区的情况下,整机内含有1个单扇区POI叫1扇区POI,含有2个单扇区POI叫2扇区POI,以此类推。

3.2.9射频单元机柜内部设备、含有上下行链路,可以完成单独覆盖功能的POI设备,叫做射频单元。

监控单元是POI设备的监控设备,可实现本地和远程监控功能,实现对POI的所有参数的设置与查询,以及监控软件的更新下载,采用串口直联、或者通过以太网,OMC端PC 机连接POI监控单元,可实现对POI所有参数的设置与查询。

监控中心可以远程监控每台设备,并对它们进行实时轮询。

监控单元只存在于有监控需求的POI设备中,并不是每个POI都有监控单元。

监控单元也叫MC单元。

4业务功能➢将移动通信设备信号合路➢将天馈分布系统信号分路➢抑制无用信号➢对移动通信设备的信号和天馈分布系统的信号滤波传输➢支持多种组网方式,包括菊花链式、星形连接等(图5-1)以太网以太网图5-1 POI组网示意图5分类5.1 实现方式分类➢收发单向共路方式;(图6-1)➢收发单向分路方式,即收发分缆;(图6-2)➢收发双向共路方式,即收发合缆;(图6-3)➢收发双向分路方式。

(图6-4)TXRX图6-1 收发单向共路方式TXTXRXRX图6-2 收发单向分路方式(收发分缆)T/RXT/RX图6-3 收发双向共路方式(收发合缆)T/RXT/RX图6-4 收发双向分路方式4种类型的POI的命名应符合企业标准Q/JX A 09-004《POI产品型号命名办法》。

5.2 结构类型分类➢机柜式,涵盖800mm~2200mm的任何高度机柜,19'标准形式,颜色以客户要求为准,无要求时,主颜色使用RAL9002和华为灰2种;➢插箱式,19'标准形式,深度根据19'标准机柜的类型确定,客户无具体需求时,采用350mm和470mm两种;➢壁挂式,结构要求需满足《壁挂式POI结构设计规范》;➢台式,平置与台面或地面直接应用,无需提供额外的安装组件;➢龙门架式。

6射频技术指标定义与要求满足通信业务接入需求,POI有多种衡量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POI衡量指标6.1 频率范围6.1.1定义满足POI接入业务的运营频段。

接入业务要求的设备指标,如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VSWR)、系统隔离度、输入隔离度、收发隔离度等都应在该频段内满足。

6.1.2要求POI常用接入系统的频率范围见附件一《POI常用丝印标识、频段和符号》。

特殊系统的接入频率范围由制造商与用户商定。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POI设备并不一定支持附件中所有系统的合路和分路,可根据需求,使用几种频段完成若干系统的共用室内外分布工程。

6.2 插入损耗6.2.1定义发射机输出功率和接收机输入功率通过POI引起的传输损耗,包括功率分配损耗、导体损耗、介质损耗、反射损耗等。

插入损耗与POI的天馈端口数有关,表3定义为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的最大插损指标。

表3 各系统插入损耗注:其它系统插损由制造商与用户商定。

6.3 输入驻波比6.3.1定义POI的输出端口与标称阻抗负载相连接,输入端与无损耗传输线相连接并当作其负载时,该传输线中驻波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6.3.2技术要求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的最大输入驻波比指标不大于1.3。

6.4 回波损耗6.4.1定义POI的输出端口与之连接的负载不完全匹配,而导致一部分功率反射回输入端,从而产生的损耗,其衡量的指标为损失功率与全功率之比(-10l g P(反)/P(in))。

公司POI在附件一的频段下的最低回波损耗指标不小于18dB。

6.5 端口隔离度6.5.1定义POI接入的不同系统发射频段载波功率与此载波在其它系统端口上可得到的功率之比(-10l g P(反)/P(in))。

6.5.2技术要求根据输入端口的信号系统制式的不同,在其它端口上行频段的衰减,即系统隔离度不能小于表4和表5中的最大值。

在上下行分缆的情况下,空间隔离统一默认为30dB。

表4 抑制杂散干扰的隔离度(9dB)注:表中出现X/Y的数据的X表示非共址时计算的参数(旧网改造时使用),Y表示共址时计算的参数(新建使用)。

(3GPP)表5 抑制阻塞干扰的隔离度注:WLAN以发信机20dBm计算。

6.6 发发隔离度6.6.1定义POI接入的系统间发射频段载波功率与此功率在其它系统发射端口上可得到的功率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