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北航大气辐射导论复习题库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解析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解析

习题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2200200221122872441.4961013676.96106.31610s s s s sr F d S d S F r m Wm m Wm ππ--Φ===⨯⨯=⨯≈⨯②()22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 s sr F m Wm Wπ-Φ==⨯⨯⨯⨯⨯=⨯③()26222610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4.5310e sm Wm r S Wπ--⨯⨯⨯=Φ⨯=⨯答案:①6.3⨯107W/m 2;②3.7⨯1026W ;③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时(d 2=1.52⨯108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12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同1(1):22112212211212222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d S d S S S SS S d d ππππ=-=-=-=-≈-=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

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

174W/m 2云体:余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202/4cos cos sin 2T F L d L d d L πππθθθθϕπ=Ω==⎰⎰⎰又由绝对黑体有4T F T L σπ==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448221 5.66961072732174T E Wm σ--==⨯⨯⨯+=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d 0=1.50×108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λ=10μ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Word版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Word版

习题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2200200221122872441.496101367 6.96106.31610s s s s sr F d S d S F r m Wm m Wm ππ--Φ===⨯⨯=⨯≈⨯②()22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 s sr F m Wm Wπ-Φ==⨯⨯⨯⨯⨯=⨯③()26222610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4.5310e sm Wm r S Wπ--⨯⨯⨯=Φ⨯=⨯答案:①6.3107W/m 2;②3.71026W ;③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时(d 2=1.52108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12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同1(1):22112212211212222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d S d S S S SS S d d ππππ=-=-=-=-≈-=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

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

174W/m 2云体:余弦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202/4cos cos sin 2T F L d L d d Lπππθθθθϕπ=Ω==⎰⎰⎰又由绝对黑体有4T F T L σπ==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448221 5.66961072732174T E Wm σ--==⨯⨯⨯+=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d 0=1.50×108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10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精编文档).doc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习题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2200200221122872441.4961013676.96106.31610s s s s sr F d S d S F r m Wm m Wm ππ--Φ===⨯⨯=⨯≈⨯②()22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 s sr F m Wm Wπ-Φ==⨯⨯⨯⨯⨯=⨯③()26222610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4.5310e sm Wm r S Wπ--⨯⨯⨯=Φ⨯=⨯答案:①6.3⨯107W/m 2;②3.7⨯1026W ;③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时(d 2=1.52⨯108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12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同1(1):22112212211212222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d S d S S S SS S d d ππππ=-=-=-=-≈-=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

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

174W/m 2 云体:余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202/4cos cos sin 2T F L d L d d Lπππθθθθϕπ=Ω==⎰⎰⎰又由绝对黑体有4T F T L σπ== 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448221 5.66961072732174T E Wm σ--==⨯⨯⨯+= 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d 0=1.50×108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λ=10μ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大气辐射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大气辐射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大气辐射复习思考题(王普才)1.大气辐射的基本定律有哪些?Planck定律、Stefan-Boltzmann定律、Kirchhoff定律、Wien位移定律。

2.辐射理论和电磁场理论有什么联系?辐射能量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中进行传输的,因此电磁场理论是辐射理论的基石(Maxwell方程组),对于UV到MW波段的电磁波,在波长较短的范围内辐射理论更广泛使用(Planck定律)而在长波长范围内电磁场理论更加广泛使用(Maxwell方程组),这是因为在短波长范围内,所关心的更多的是其诸如发射率、辐射出射度等辐射特性,而在长波长范围更多地是研究其诸如偏振等电磁特性。

这是由于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所决定的。

但总而言之,辐射理论是由电磁场理论得出的,各种辐射特性和理论的物理本质要归结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各种理论之中。

3.列举测量辐射强度(辐亮度)和辐射通量密度(辐照度)的仪器。

辐亮度:太阳光度计,如AERONET联网的标准CE318或手持式CE312辐照度:总辐射表4.米(Mie)散射有什么特点?分子散射有什么特点?Mie散射发生的条件是波长与粒子尺寸相当时发生的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平方成反比,且前向散射强度大于后向散射。

在地球大气中,太阳光发生Mie散射的粒子主要是气溶胶。

Rayleigh散射(分子散射)发生的条件是波长远大于粒子尺寸,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前向散射与后向散射强度相当。

在地球大气中,太阳光发生Rayleigh散射的粒子主要是气体分子。

5.分子能级包含哪些能级?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分子内部原子核或核外电子运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转动能级、振动能级和电子能级,分别对应发生能级跃迁时转动能、振动能和电子能(一般能级跃迁时不涉及平动能变化)。

转动能级变化所对应吸收或发射的光谱波段位于微波或远红外波段;振动能级则位于中红外波段(很少独立产生,常伴随转动跃迁);能量最大的电子能级位于可见光和紫外波段。

辐射防护练习题(含答案)

辐射防护练习题(含答案)

辐射防护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6题,每题1分,共76分)1.在内照射条件下,对于中子γ、β、α等粒子射线,危害由大到小顺序A、γ>β、X.αB、α>γ、X.βC、X>γ、β、αD、β>γ、X.α正确答案:B2.辐射工作单位因故遗失许可证的,应当及时到所在地()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于公告30日后的()个月内持公告到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A、县级,1B、市级,1C、省级,2D、省级,1正确答案:D3.放射性同位素按一定速率进行衰变,称为放射性___规律A、分裂B、聚变C、裂变D、衰减正确答案:D4.哪位科学家分离出金属镭A、居里夫人B、伦琴C、贝克勒尔D、爱因斯坦正确答案:A5.以下关于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中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直接作用是由水分子电离与激发引起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破坏系列损伤效应B、间接作用是由电离辐射直接造成生物大分子的损伤效应C、直接作用是由电离辐射直接造成生物大分子的损伤效应D、间接作用不会引起生物分子的破坏正确答案:C6.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腰。

椎侧位投照(LAT)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30B、10C、15正确答案:A7.离子注入机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加速器、四级透镜、扫描系统和靶室组成,其中,()是离子注入机的核心部位。

A、加速器B、质量分析器C、四级透镜D、离子源正确答案:D8.核子仪是一种测量装置,主要由一个()的射线发射装置和一个辐射探测器组成。

A、不带屏蔽B、带屏蔽C、裸露的D、无危害的正确答案:B9.口内牙片机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m2,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m.A、3,1B、5,2.5C、3,2D、3,1.5正确答案:D10.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承担责任。

A、放射性危害B、信用损失C、名誉损失D、经济损失正确答案:A11.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射线(粒子或波)携带的能量和()能力,而不是射线的数量。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docx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docx

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1)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答:粒子注量:•:= dN Ida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

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门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

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区别:质量减弱系数Zr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叽I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质量能量吸收系数J en I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

联系:由J= J P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J tr I ■■是质量减弱系数A的一部分;由J en I :?= J tr /「1 - 9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J en ∣:;,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J tr I J和1 - g的乘积。

4. 在 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 0.03m ,长为0.1m 。

在 射线照射下产生IO -6C 的电离电荷。

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 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_ 6 6dQ 10 一 10 一. I kV= 0.011 C ・ kg 一11V解:dmd 2l 1 .293.140.03 20.144D a = 33 .85 X = 33.850.011 = 0.372 Gy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0.011 C 4kg ^ ,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0.372 Gy 。

5.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 6.45× 10-3C ∙ kg -1 ,求该点处 空气的吸收剂量。

解: D a =33.85X =33.856.45 10 ^=0.218 Gy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0.218 Gy 。

北航大气辐射导论第02讲 基本辐射定律

北航大气辐射导论第02讲  基本辐射定律


B T 4 0.3542W / cm 2
(2) 2 由维恩位移定律,峰值波长为 由维恩位移定律 峰值波长为
m a / T 5.79 m
基本辐射量
(3)由普朗克公式
B m 402W / m 2 m
(4)在4-10μm范围内的辐射强度
10
B4 10 m B d 0.2W / cm 2
大气的散射与吸收

无论是空气分子、云滴、雨滴、还是气溶胶,都可以看作是球形粒子 ,对电磁辐射的散射都可以用统一的散射理论来解释,关键参数是粒 子的尺度。

不同大小的球形粒子,散射光的强度分布和光谱分布很不相同,造成 了不同天气现象。

显然,地球大气的辐射场就整体而言不是各向同性的,它的温度 也不是均一的。

但是 对于大约 60-70 但是,对于大约 60 70 千米以下的局部空间而言,作为较好的近 千米以下的局部空间而言 作为较好的近 似,可以将它当作具有均一温度且各向同性。此时,能量跃迁由 分子碰撞确定。 分子碰撞确定


黑体(blackbody)概念

术语 黑体 是指能够完全吸收的 术语“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的 物质结构。

直观上 黑体可以当做一个具有小 直观上,黑体可以当做一个具有小 孔入口的准封闭腔体。

黑体的发射/吸收过程与腔壁温度的热 力学平衡状态
黑体辐射腔
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某个系统各部分的宏观性质(如系 统的化学成分、各物质的量、系统的温度、压力、体积、密度等 等) 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 则称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 等),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则称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 态。不受外界影响的任何系统,总是单向趋向于平衡状态。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

大气辐射学课后答案.

习题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2200200221122872441.4961013676.96106.31610s s s s sr F d S d S F r m Wm m Wm ππ--Φ===⨯⨯=⨯≈⨯②()22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 s sr F m Wm Wπ-Φ==⨯⨯⨯⨯⨯=⨯③()26222610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4.5310e sm Wm r S Wπ--⨯⨯⨯=Φ⨯=⨯答案:①6.3⨯107W/m 2;②3.7⨯1026W ;③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时(d 2=1.52⨯108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12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同1(1):22112212211212222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d S d S S S SS S d d ππππ=-=-=-=-≈-=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

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

174W/m 2云体:余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202/4cos cos sin 2T F L d L d d Lπππθθθθϕπ=Ω==⎰⎰⎰又由绝对黑体有4T F T L σπ==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448221 5.66961072732174T E Wm σ--==⨯⨯⨯+=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d 0=1.50×108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λ=10μ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大气科学导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大气科学导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大气科学导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1、水汽和臭氧对地球大气来说为什么是重要的两种气体?
答题要点
水汽:
1)水的三相变化(各种天气现象)、水循环(大气的物质循环)、潜热释放(大气的能量循环)
2)水汽:重要的温室气体
臭氧:
1)重要的温室气体
2)平流层臭氧层的作用
3)对流层臭氧:强氧化剂
2、气溶胶对辐射强迫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答题要点
1)直接辐射强迫
2)间接辐射强迫
3)参与一些大气化学过程
大气科学导论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1、利用下面“大气+地球”辐射平衡模式,计算地面平衡温度(R为地气系统反射率,A s 为大气短波吸收率,A l为大气长波吸收率,地面在长波波段为黑体),利用得到的结果讨论水汽增加和云增加对地面温度的影响;“低碳经济”降低二氧化碳是改变哪个物理量?
(引自吕映荷00904024)
2、辐射平衡条件下,地球的有效温度为Te。

假设地球不是球体而是圆柱体,南、北底面半径为R,高度为2R,其轴垂直于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面,短波反射率不变,那么它的有效温度将变为多少?与现在的有效温度为Te相比变高还是变低?
(引自韩蕊00804001)
3、从普朗克定律导出斯蒂芬– 玻尔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可参考教材《大气物理学》第70页
(引自宫家睿1100012921)
(引自傅成00804005)。

(完整版)题库-大气辐射学复习题

(完整版)题库-大气辐射学复习题

84.晴朗天空呈蓝色的原因(多选)?A. 主要是分子散射B. 主要是粗粒散射C. 散射能力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D. 散射能力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知识点】:4.4【难易度】:C【答案】:AD85.地面辐射差额的定义是()。

A.地面吸收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地面长波出射度之差;B.地面吸收的长波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C.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长波出射度之差;D.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

【知识点】:4.6【难易度】:D【答案】:D86.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B.物体在热辐射平衡条件下,吸收多少辐射,放出多少辐射;C.黑体的辐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与其它因素无关;D.黑体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

【知识点】:4.2【难易度】:C【答案】:C87.大气具有保温效应的原因是A.大气容易吸收太阳短波辐射B.大气容易发射短波辐射C.大气对长波辐射吸收多,对短波辐射透明度高D.大气中水汽含量多【知识点】:4.7【难易度】:B【答案】:C88.下列哪一条不是晴空呈兰色的原因:A.到达人眼的可见光,既非波长太长的光,又非波长太短的光;B.到达人眼的光是不同波长的混合散射光;C.到达人眼的光是不同波长的混合折射光;D.人眼感觉敏锐的色光偏向于绿色【知识点】:4.4【难易度】:B【答案】:C89.温度为T的灰体球,对长波辐射吸收率为Aλ,对短波辐射发射率为ελ,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λ=ελ<1B.Aλ〈ελ<1C.Aλ〉ελ>1D.Aλ=ελ=1【知识点】:4.1【答案】:A90.一年中南京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总量最大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知识点】:4.5【难易度】:C【答案】:B91.关于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输不同于太阳辐射的特征,下列哪一条不正确()A.不计散射削弱作用B.可以不考虑大气本身发射的长波辐射C.具有漫射性质D.必须考虑大气本身发射的长波辐射【知识点】:4.6【难易度】:C【答案】:B92.分子散射的特点是:()A.与波长无关,前向散射大;B.与波长成正比,后向散射大;C.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前向后向散射相同;D.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前向后向散射相同。

(完整版)题库-大气辐射学复习题

(完整版)题库-大气辐射学复习题

84.晴朗天空呈蓝色的原因(多选)?
A. 主要是分子散射
B. 主要是粗粒散射
C. 散射能力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
D. 散射能力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
【知识点】:4.4
【难易度】:C
【答案】:AD
85.地面辐射差额的定义是()。

A.地面吸收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地面长波出射度之差;
B.地面吸收的长波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
C.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长波出射度之差;
D.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

【知识点】:4.6
【难易度】:D
【答案】:D
86.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
B.物体在热辐射平衡条件下,吸收多少辐射,放出多少辐射;
C.黑体的辐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与其它因素无关;
D.黑体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

【知识点】:4.2
【难易度】:C
【答案】:C。

辐射培训考试试题和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试题和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非电离辐射包括以下哪种?A. X射线B. 紫外线C. 微波D. 红外线答案:C2.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什么?A. 热效应B. 电效应C. 光效应D. 化学效应答案:D3.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D. 尽可能增加接触辐射的时间答案:B4. 辐射剂量的单位是?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A5. 辐射剂量限值是指?A.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最大值B.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最小值C.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平均值D.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中位数答案:A6. 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措施是什么?A. 时间、距离、屏蔽B. 时间、距离、剂量C. 时间、剂量、屏蔽D. 距离、剂量、屏蔽答案:A7. 辐射防护的ALARA原则是指?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D. 尽可能增加接触辐射的时间答案:B8. 辐射防护的四个主要因素是什么?A. 时间、距离、屏蔽、剂量B. 时间、距离、剂量、防护C. 时间、距离、屏蔽、防护D. 距离、剂量、屏蔽、防护答案:C9. 辐射剂量限值的单位是什么?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C10.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D. 尽可能增加接触辐射的时间答案:B11. 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措施是什么?A. 时间、距离、屏蔽B. 时间、距离、剂量C. 时间、剂量、屏蔽D. 距离、剂量、屏蔽答案:A12. 辐射剂量的单位是?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A13. 辐射剂量限值是指?A.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最大值B.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最小值C.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平均值D.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中位数答案:A14. 辐射防护的ALARA原则是指?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D. 尽可能增加接触辐射的时间答案:B15. 辐射防护的四个主要因素是什么?A. 时间、距离、屏蔽、剂量B. 时间、距离、剂量、防护C. 时间、距离、屏蔽、防护D. 距离、剂量、屏蔽、防护答案:C16. 辐射剂量限值的单位是什么?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C17.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D. 尽可能增加接触辐射的时间答案:B18. 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措施是什么?A. 时间、距离、屏蔽B. 时间、距离、剂量C. 时间、剂量、屏蔽D. 距离、剂量、屏蔽答案:A19. 辐射剂量的单位是?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A20. 辐射剂量限值是指?A.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最大值B.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最小值C.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平均值D. 个人接受辐射剂量的中位数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21. 辐射分为以下哪几类?A. 电离辐射B. 非电离辐射C. 电磁辐射D. 粒子辐射答案:A、B、C、D22.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D. 尽可能增加接触辐射的时间答案:A、B23. 辐射剂量的单位包括以下哪些?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A、C24. 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时间B. 距离C. 屏蔽D. 剂量答案:A、B、C25. 辐射防护的ALARA原则是指以下哪些?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D. 尽可能增加接触辐射的时间答案:B26. 辐射防护的四个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时间B. 距离C. 屏蔽D. 剂量答案:A、B、C、D27. 辐射剂量限值的单位包括以下哪些?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C28.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D. 尽可能增加接触辐射的时间答案:A、B29. 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时间B. 距离C. 屏蔽D. 剂量答案:A、B、C30. 辐射剂量的单位包括以下哪些?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31.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大气辐射复习题

大气辐射复习题

大气辐射复习题大气辐射复习题大气辐射是指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

它是地球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关于大气辐射的问题。

一、选择题1. 大气辐射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类型?A. 可见光辐射B. 紫外线辐射C. 红外线辐射D. X射线辐射答案:A、B、C2. 大气辐射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 平行传播B. 散射传播C. 吸收传播D. 干涉传播答案:B、C3. 下列哪个因素对大气辐射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A. 大气成分B. 大气温度C. 大气湿度D. 大气压强答案:A、B、C4. 大气辐射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太阳辐射B. 地球辐射C. 人造辐射D. 宇宙辐射答案:A、B5. 大气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个波长范围内?A. 红外线波段B. 可见光波段C. 紫外线波段D. X射线波段答案:A、B二、判断题1. 大气辐射的传播速度与波长无关。

答案:错误2. 大气辐射的传播路径主要是直线传播。

答案:错误3. 大气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会发生散射现象。

答案:正确4. 大气辐射的强度与大气成分无关。

答案:错误5. 大气辐射主要是由地球辐射产生的。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大气辐射?答:大气辐射是指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

它包括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两部分。

2. 大气辐射的传播方式有哪些?答:大气辐射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吸收、散射和透射三种。

其中,吸收是指大气层吸收辐射能量,散射是指辐射能量被大气中的分子和粒子散射改变方向,透射是指辐射能量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

3. 大气辐射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大气辐射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发出的能量,地球辐射是指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再辐射出去的能量。

4. 大气辐射的能量分布情况如何?答:大气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和可见光波段。

其中,红外线波段的能量占大气辐射总能量的大部分,可见光波段的能量占辐射总能量的一小部分。

辐射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B.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C. 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D. 以上都是答案:D2. 辐射剂量单位格雷(Gy)和雷姆(re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1 Gy = 100 remB. 1 Gy = 1 remC. 1 Gy = 100 radD. 1 Gy = 100 rad答案:A3. 下列哪种辐射对人体危害最大?A. 非电离辐射B. 电离辐射C. 热辐射D. 可见光答案:B4. 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措施是什么?A. 时间、距离、屏蔽B. 时间、距离、剂量C. 屏蔽、剂量、时间D. 距离、剂量、屏蔽答案:A5. 辐射防护中,哪种措施是最有效的?A. 减少接触时间B. 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C. 使用屏蔽材料D. 以上都是答案:D6. 辐射剂量限值的制定依据是什么?A. 个人接受辐射的意愿B. 辐射剂量的累积效应C. 辐射源的强度D. 辐射防护标准答案:D7. 辐射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确保辐射源的安全B. 监测环境辐射水平C. 评估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D. 以上都是答案:D8. 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包括哪些内容?A. 外部剂量监测B. 内部剂量监测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答案:C9. 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中,首要任务是什么?A. 评估事故严重性B. 保护公众健康C. 清除辐射污染D. 恢复辐射源答案:B10. 辐射防护培训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B. 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所有类型的辐射都对人体有害。

(错误)2.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

(正确)3. 非电离辐射不会导致细胞损伤。

(正确)4. 辐射剂量限值是固定的,不因个人差异而变化。

(错误)5. 辐射监测可以评估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

(完整word版)北航大气辐射导论复习题库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北航大气辐射导论复习题库参考答案

1、 写出电磁波波长、波数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1v v c λ==(是波长,v 是波数,v 是频率) 2、 写出立体角的定义。

立体角定义为锥体所拦截的球面积σ与半径r 的平方之比,表示为2sin d d r σθθφΩ==(极坐标中θ为天顶角,φ为方位角),单位为球面度(sr)。

3、 对于各向同性辐射,已知辐射强度为I ,写出其通量密度。

4、 大气的消光作用主要包括哪些?散射和吸收两种作用从介质中传播的光束内移除能量,光束被衰减,我们称这种衰减为消光.5、 什么是消光截面?与粒子的几何面积类似,用来表示粒子从初始光束中所移除的能量大小。

6、 简述消光截面、质量消光截面、消光系数之间的关系。

消光系数=消光截面⨯粒子数密度 消光系数=质量消光截面⨯密度7、 简述消光截面、吸收截面和散射截面之间的关系.散射截面是描述微观粒子散射概率的一种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粒子被散射到单位立体角内的概率。

消光截面=吸收截面+散射截面(2cm )。

8、 什么是散射尺度参数?散射的分类?粒子大小对散射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称为尺度参数的物理项来推求。

对于球形粒子我而言,它的尺度参数定义为粒子周长与入射波长λ之比,即2ax πλ=。

散射的分类:若1x <<,则散射称为瑞利散射,当1x ≥,则散射称为洛伦茨—米散射。

9、 什么是独立散射?当大气分子和微粒的间距分开得足够宽,以致每个粒子散射光的情况严格等同于其他粒子不存在时的情况时的散射,称为独立散射。

10、 什么是单散射和多次散射?只发生一次的散射叫做单散射。

多于一次的散射称为多次散射.11、 简述黑体的物理意义?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的物质结构。

12、 写出普朗克公式的三种形式.频率域:322()(1)v hvKThv B T c e=-波长域:22()(1)hc KT hc B T e λλλ=-波数域:232()1v hcv KT hc v B T e =-13、 写出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北航大气辐射导论第06讲 大气中的辐射传输

北航大气辐射导论第06讲  大气中的辐射传输

j i
1 1 i k j
m m H H 0 1 0 m F Z i 4 1 i / 0
H 0 H 0 1 F Z i 4 1 i / 0
1 m Pl i P 0 l 0 0

因此,第n级近似的各向同性辐射 传输方程的全解具有以下形式

可以证明
满足微分方程的齐次部分,式中的 b和Q是两个任意的积分常数。
半无限各向同性散射大气的漫反射定律

考虑一个半无限大气的顶部 (τ=0) 和底 部(τ=τ1),没有向下和向上的漫反射 考虑第二个边界条件

定义以下函数


则有

同时有反射强度为 通过推导可以得到d @b d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分子吸收

大气对光谱的吸收并不是连续的
I0 I0 I Q Q Q F 0 s P 0 U k 2 r 2 U 0 4 r 2 U 0 V V0 V0

重排各项,并设

可以得到如下联立方程组

其中
i 代表辐射流方向

在二流近似中,取两个辐射流方向:即 在 流近似中,取两个辐射流方向 即 j=-1和1,且N=1。1 1/ 3, a1 a1 1
散射相函数的不对称因子
a / 0.001
a / 1
a/ 3
a / 10
m m N m m l l
离散纵坐标法的矩阵描述

不含方位角的漫射辐射传输方程为

式中可以选择满足以下条件的点和权重

辐射防护导论课后题及其答案

辐射防护导论课后题及其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1)1.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答:粒子注量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

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

2.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区别:质量减弱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

联系:由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是质量减弱系数的一部分;由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的乘积。

3.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区别: D、K和X的区别辐射量吸收剂量D 比释动能K 照射量X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带电粒子及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如X、光子、中子等和任何物质仅适用于X或射线,并仅限于空气介质剂量学含义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体积V内沉积的能量,这些能量可来自V内或V外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体积V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以何种方式损失的表征X或射线在所关心的空气体积V内交给次级电子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联系:4.在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长为0.1m。

在射线照射下产生10-6C的电离电荷。

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解: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

5.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6.45×10-3C·kg-1,求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

解: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

6.在60Co射线照射下,测得水体模内某点的照射量为5.18×10-2C·kg-1,试计算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试利用几何光学理论说明华的形成原因和出现位置。
当太阳、月亮或其他发光体透过轻雾或薄云而可见时,华就是与光源周围经常观测到的发光相联系的现象。华常呈圆形,并与发光体同心。当薄云由尺度几乎相等的粒子组成,即达到所谓的单分散条件时,薄云就可能形成华。
57、试利用几何光学理论说明天空中虹的形成原因和出现位置。
中性点为偏振度为零的点。瑞利散射理论预测中性点仅出现在正前方和正后方。由于分子和粒子的多次散射以及地表的反射,通常在无云大气中存在许多中性点。
42、写出矢量波动方程和标量波动方程。
矢量波动方程
( 是波数,表示真空中的传播常数。 是真空中的波长。 ,是介质在频率 上的复折射率。A可以使E或H。)
标量波动方程
38、分别写出垂直/平行分量瑞利散射的强度方程和相函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垂直分量:
平行分量:
39、画图说明散射方程中平行分量和垂直分量的定义。
入射电场强度可以是个矢量,它可任意分解为一个平行分量(l)和一个垂直分量(r),每个分量均受到偶极子的散射。我们可以选择这样一个分量,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由入射光束与散射光束确定的散射截面,这个分量为垂直分量,而另一个分量则总是平行于散射平面,即平行分量。
频率域:
波长域:
波数域:
13、写出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光谱辐射强度随温度不同,各条曲线互不相交,度越高,所有波长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也越大,每条曲线下的面积代表给定温度的总辐射强度。 ( )
黑体发射的通量密度 ( )
14、写出维恩位移定律。
1.每条曲线都有一个极大值。
2.随着温度升高,辐射的峰值波长减小,辐射中包含的短波成分增加。
氮、氧、臭氧、二氧化氮
60、写出红外区主要的大气吸收分子。
水汽、2.7μm的CO2、一些微量吸收物质诸如:N2O、CO和CH4。
61、写出H2O、CO2在红外谱区主要的吸收带。
水汽的主要吸收带为2.7μm带。
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带为15μm带。
62、什么是单色透过率、谱透射比和谱吸收比?
单色透射比:也称透射函数,它与指数衰减的关系可写为: ,微分形式为:
9、什么是独立散射?
当大气分子和微粒的间距分开得足够宽,以致每个粒子散射光的情况严格等同于其他粒子不存在时的情况时的散射,称为独立散射。
10、什么是单散射和多次散射?
只发生一次的散射叫做单散射。
多于一次的散射称为多次散射。
11、简述黑体的物理意义?
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的物质结构。
12、写出普朗克公式的三种形式。
40、结合瑞射散射,试解释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
太阳能量的大部分包含在可见光谱的蓝区和红区之间,空气分子在给定方向上的散射强度可近似表征为 由此:蓝光( )的散射强度约为红光( )的5.5倍,蓝光比红光、黄、绿光散射的要多,所以天空呈蓝色。
41、什么是天空中的中性点?瑞利散射预测的中性点在什么位置?实际天空中的中性点在什么位置?
71、简述谷第的统计带模式。
72、分别给出谷第的统计带模式在强线近似和弱线近似情况下的谱透射比。
弱线:
强线: ( , , )
73、写出不加任何坐标系的普遍辐射传输方程。
74、给出介质的单色光学厚度计算公式。
75、写出比尔-布格-朗伯定律。
略去地球-大气系统的发射辐射的贡献和由多次散射产生的漫射辐射,辐射传输方程可写为 ,积分可得 ( )
43、给出由标量波动方程解构造矢量波动方程解的方法。
44、写出标量波动方程的通解。
45、写出均匀球体入射波、内波和散射波的形式解。
46、给出研究球体散射辐射包括偏振的基本方程。
47、给出远场区中的散射强度方程。
48、什么是散射效率?
49、给出洛仑茨-米散射的散射截面。
50、说明球形粒子散射效率关于粒子尺寸的变化规律。
散射截面是描述微观粒子散射概率的一种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粒子被散射到单位立体角内的概率。
消光截面=吸收截面+散射截面( )。
8、什么是散射尺度参数?散射的分类?
粒子大小对散射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称为尺度参数的物理项来推求。对于球形粒子我而言,它的尺度参数定义为粒子周长与入射波长 之比,即 。
散射的分类:若 ,则散射称为瑞利散射,当 ,则散射称为洛伦茨—米散射。
19、分子的储能方式有哪些?
1.平动动能:任一运动粒子,由于他在空间中的运动,都应具有动能;
2.电子能量:由于构成分子的电子能态的变化,也可能使分子能量发生变化;
3.振动能量:组成分子的原子受某种类似弹簧的弹力的束缚,以致单个原子能够相对于原子彼此间的平衡位置而振动;
4.转动能量:一个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能够围绕通过分子重心的轴而旋转或绕转。
66、什么是强线极线和弱线极限?
如果吸收系数和(或)路径长度都小的情况称为弱线极限。
在谱线中心附近,吸收变得饱和,以致通过翼区的辐射传输成为主导成分,这就是强线极限。
67、什么是线性吸收区和平方根吸收区?
线性吸收区:在弱线近似的极限条件下,吸收比与路径长度成正比,因此称为线性吸收区。
平方根吸收区:在强线近似的极限条件下,吸收比与路径长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31、写出多普勒增宽的吸收系数表达式。
32、写出多普勒增宽的半宽表达式。
33、什么是瑞利散射和洛仑茨-米散射。
尺度参数x<<1的散射为瑞利散射,x 1的为洛伦茨—米散射。
34、写出散射强度的普遍表达式。
35、什么是散射相函数,写出其定义表达式?
定义相函数: 无量纲参数
36、给出瑞利散射的散射截面。
37、对于非偏振入射太阳光,其瑞利散射的相函数是什么?
76、写出施瓦氏方程和它的解。
方程为:
解为:
77、对于平面平行大气,考虑一微分厚度 ,由该层之下出射的漫射强度的变化,由哪些过程产生,请结合画图进行说明?
1.由消光衰减造成的减少。
2.未散射的直接太阳辐射通量由 方向到 的单散射造成的增加。
3.漫射强度有方向 到方向 的多次散射造成的增加。
4.由该层内在方向 上的发射而造成增加。
太阳光线在雨滴内部发生几何反射形成的。太阳光线在雨滴内部发生最小偏折,而在特定角度形成最大强度,这一强度比周围其它角度上要强得多。
58、什么是标准大气?
人们根据大量高空探测的数据和理论,规定了一种特性随高度平均分布的最接近实际大气的大气模式,称为“标准大气。
59、对紫外光起主要吸收作用的是哪些分子?
吸收分子之间以及吸收与不吸收分子之间相互碰撞产生扰动(碰撞增宽)
各种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热运动速度差异造成的多普勒效应(多谱勒增宽)
29、写出压致增宽洛仑兹廓线的线形表达式、吸收系数表达式。
( );
30、写出压致增宽半宽随气压和温度的变化关系。
( 是标准气压 (1013hPa)和标准温度 (273K)时的半宽。
地球大气的辐射场就整体而言不是各项同性的,它的温度也不是均一的,但对于60~70km以下的局部空间而言,作为较好的近似,可以将它当做具有均一温度且各向同性,此时能量跃迁由分子碰撞确定。
18、什么是红外频率中的振转带?
振动跃迁绝不会单独发生,而是同时耦合这许多转动跃迁。这种耦合造成了一组谱线,称为在中红外频谱中的振转带。
51、试比较瑞利散射和洛仑茨-米散射相函数的特点。
瑞利散射:分子散射的强度取决于入射光的偏振特性。对于垂直偏振入射光,散射强度与散射平面的方向无关;对于水平偏振入射光,散射强度是 的函数;对于非偏振光,散射强度取决于1+ ,在前向和后向具有极大值,在两侧方向具有极小值。
52、引入斯托克斯参数,定出散射方程。
1、写出电磁波波长、波数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 是波长, 是波数, 是频率)
2、写出立体角的定义。
立体角定义为锥体所拦截的球面积 与半径r的平方之比,表示为 (极坐标中 为天顶角, 为方位角),单位为球面度(sr)。
3、对于各向同性辐射,已知辐射强度为I,写出其通量密度。
4、大气的消光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20、简述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之间的关系。
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21、写出O2、H2O、CO2分别有几个振动模和转动自由度?
振动模:对于线性分子,有3N-5个振动模;对于非线性分子,有3N-6个振动模。
O2有1个,H2O有3个,CO2有4个。
转动自由度:一个双原子分子和一个线性三原子分子具有两个相等的惯性矩和两个转动自由度;不对称陀螺分子具有三个不等的惯性矩和三个转动自由度;更复杂的分子具有更多的转动自由度。
26、简述什么是跃迁的平行支、垂直支?
对应于 的P、R支,称为平行支。对应于 的Q支,称为垂直支。
27、简述线性三原子分子的选择定择,并描述P、Q、R支与选择定则的对应关系。
线性三原子分子简正模对应 ,振动模对应 ,基模对应 。
对应P支, 对应Q支, 对应R支。
28、谱线增宽的原因有哪些?
发射中的能量损耗造成的振子振动的阻尼(自然增宽)
O2有2个,H2O有3个,CO2有2个。
22、什么是容许跃迁和禁戒跃迁?
23、什么是简并?
用来表示具有相同能量而不同量子数序列的状态。
24、给出转动跃迁的选择定则。
遵循选择定则 ,谱线的波数间距相等。
25、比较线性双原子、线性三原子、挠曲三原子分子的选择定择有何异同?
度基于双原子分子和线性三原子分子在简并模k=1(v1)和基模(v3)是 的P、R支,称为平行支。对于线性三原子的振动模k=2(v2)和挠曲三原子分子的三种模,还产生一个 的Q支,称为垂直支。
78、写出平面平行大气中辐射传输的基本标量方程。
53、试比较瑞利散射和洛仑茨-米散射相矩阵中的参数。
洛伦兹·米散射
瑞利散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