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压力与健康
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压力给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挑战。
情绪和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往往与其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方法来改善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
一、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1 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生活中能够快乐、和谐地与他人相处,并能够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而情绪是心情的体验和表达,是个体对事件的主观感受。
情绪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1.2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幸福、满足等,可以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的情绪对身体健康和社交关系都有益处。
积极情绪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内心的平静感,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抵抗力和应对能力。
1.3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消极的情绪,如忧虑、沮丧、愤怒等,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长期积累的消极情绪可能导致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改善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的方法2.1 培养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亲密的支持系统,对改善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可以通过和他人交流、分享感受、寻求帮助等方式来减轻压力和情绪负荷。
2.2 应对压力有效的应对压力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放松的兴趣爱好等方式来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3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保持规律的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提高心理抵抗力,缓解焦虑和压力。
2.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个体遇到严重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困扰,寻求专业帮助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指导,帮助个体解决问题、调节情绪,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情绪与压力情绪管理压力调适心理健康

情绪与压力情绪管理压力调适心理健康情绪与压力:情绪管理、压力调适与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压力。
无论是来自工作、家庭、学业还是个人关系的压力,都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学会有效管理情绪和调适压力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一、情绪的管理1. 情绪的表达和接纳情绪是人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压抑或忽视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学会表达和接受它们。
如果我们无法表达情绪,就会产生积压,进而对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2. 情绪调节的技巧情绪调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这包括积极的心态转变、适当的自我安慰、深呼吸、放松技巧、与他人交流等。
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情绪管理的效果,进而促进心理健康的维护。
3. 培养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的与他人的情绪的能力。
通过培养情绪智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挑战,从而保持情绪的平稳和心理的健康。
二、压力的调适1. 认识和理解压力压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影响。
通过认识和理解压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它,减少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2. 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限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任务过多或时间不够而感到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限来减轻压力。
将任务分解为小目标,并在设定期限上设置合理的弹性空间,有助于缓解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3. 寻找支持和求助当我们感到压力时,不要独自承受,而是主动与他人寻找支持和求助。
这可以是家人、朋友、同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等,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实质性的帮助,帮助我们缓解压力。
三、心理健康的维护1. 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抵抗负面情绪和压力的侵袭。
要时刻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挑战,培养乐观的心态对心理健康的维护至关重要。
2.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心理压力与健康演讲稿

心理压力与健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心理压力与健康这一话题。
随着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
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还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当我们面临各种
挑战和困难时,心理压力会让我们感到焦虑、紧张甚至抑郁。
这些
负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和疲劳,进而影响我们
的免疫系统,使我们更容易生病。
长期的心理压力还会导致消化系
统紊乱,引发胃痛、胃溃疡等疾病。
因此,心理压力对我们的健康
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面对心理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学
会正确的调节心理压力。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
松自己,缓解压力。
其次,我们要学会寻求帮助。
当我们感到心理
压力过大时,可以找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倾诉,寻求支持和建议。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积极应对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压力,但是我们不能让压力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我们要学会正确的面对和应对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心理健康,学会正确的应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谢谢大家!。
青年心理健康 压力与情绪管理

青年心理健康压力与情绪管理青年心理健康:压力与情绪管理导语:青年时期是一个个体面临来自学业、职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的重要阶段。
如何正确应对和管理这些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已成为当代青年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压力和情绪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青年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一、压力管理1.了解压力的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压力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管理它。
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使人们处于一种紧张和困扰的状态。
青年时期所面临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职业规划压力、家庭压力等。
了解这些压力的来源和对自己带来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
2.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面对压力时,拥有良好的支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包括家庭、朋友、导师或心理咨询师等。
与他们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可以缓解我们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3.培养应对压力的技巧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对于青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这些技巧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时间规划,分解任务,减轻压力感。
- 学会放松自己,如通过冥想、呼吸练习、按摩等方式减压。
- 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二、情绪管理1.认识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始于对自己情绪的认知。
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识别情绪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青年时期常见的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愤怒等,要及时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
2.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当遭遇负面情绪时,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与他人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理解和支持。
- 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告诉自己“我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等。
- 参与积极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等,提升自己的情绪状态。
3.寻求专业帮助若情绪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我们应该及时寻求心理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情绪问题。
结语:青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是未来成长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压力管理和积极的情绪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压力与情绪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压力与情绪管理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压力与负面情绪已成为常态。
由于心理健康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压力与情绪管理的角度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压力和管理情绪。
一、压力的影响与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学业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各种压力,很多人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情绪波动大。
持续的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等问题的产生。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压力的影响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个体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理解,培养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个体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二、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压力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个体可以减少压力对身心的负面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1. 规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减轻压力。
3.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等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压力和烦恼,获得支持和理解。
4. 学会放松:运用各种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从而减少身心紧张和焦虑感。
5. 将问题分解:将大问题拆分为小问题,逐个解决。
这样可以减轻压力感,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并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以下是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1. 情绪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如倾诉、写作等。
2. 情绪调节:学会通过运动、音乐、艺术等方式调节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舒缓情绪。
3. 积极思考: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关注积极的事物,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4. 寻找乐趣:培养爱好,参与有趣的活动,可以分散注意力,改善情绪状态。
健康生活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健康生活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健康生活: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健康是人类追求的一种宝贵财富,而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在保持健康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的良好状态,包括积极的情感、稳定的情绪以及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保持心理健康对于全面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一种积极的心态可以提升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相反,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削弱免疫系统,影响机体的抵抗力。
其次,心理健康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交活动的乐趣。
而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会使人与社会的联系逐渐疏离,导致孤立和孤独感。
最后,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发展和成就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可以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而心理问题会导致学习和工作上的困扰,甚至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二、压力管理的重要性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来自工作、学业、家庭等方面。
适当地管理压力对于健康生活非常重要。
首先,压力管理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
过多的压力常常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适当地管理压力可以减少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促进心理健康的维持。
其次,压力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们的动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然而,过度的压力会使人感到疲惫和无力,从而影响他们的表现。
最后,压力管理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
长期的高强度压力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患心脏病和消化系统问题的风险。
适当地管理压力可以减少这些风险,并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三、实用建议为了保持健康生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用的建议来促进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
首先,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对心理健康有益。
压力和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压力和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压力和情绪是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们对身心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快节奏、高竞争的时代,许多人无法避免遭受压力和情绪波动的困扰。
因此,了解压力和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1. 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压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应,当我们觉得无法应对外界的压力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可能会受到损害。
长期以来,研究表明,长期或慢性压力可能导致各种身体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消化问题等。
而在心理方面,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自卑感和疲劳等问题。
2.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情绪是我们对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反应,它们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正面的情绪,如快乐、满足和希望,有助于改善身心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然而,负面的情绪,如愤怒、沮丧和恐惧,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压力反应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3. 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有效措施面对压力和情绪波动,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以维护身心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方法:-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压力和感受,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定期锻炼和放松技巧,如冥想和瑜伽,都有助于减轻压力和调节情绪。
- 管理时间:制定合理的时间表,优先安排任务和活动,避免过度负荷和时间压力。
- 寻找乐趣: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从而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
- 接纳和调适:面对不可改变的压力源,学会接纳并调整自己的期望和态度,以减少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4. 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压力管理是预防和缓解身心健康问题的关键。
通过有效地管理和应对压力,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压力管理也有助于预防许多与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压力与情绪的身心健康影响

压力与情绪的身心健康影响压力和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而它们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压力和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一、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1.身体健康问题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出现。
例如,经常面临高压工作的人可能会出现失眠、消化问题、头痛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压力还会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2.心理健康问题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疲劳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人们可能对生活失去兴趣,情绪低落,丧失工作动力。
在严重的情况下,长期的压力还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1.身体反应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身体的生理状况。
例如,情绪失控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等。
这些生理反应在长期持续的情况下,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增加患病的风险。
2.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也会对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长期的愤怒和恐惧可能导致失眠、焦虑等问题的出现。
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应对策略和建议1.调整心态积极的心态对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学会接受现实,调整自己的期望和态度。
我们可以寻找一些解压的方式,如运动、阅读或与朋友交流,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
2.寻求支持在面对压力和情绪问题时,寻求他人的支持非常重要。
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倾诉内心的烦恼,不仅可以减轻心理负担,还能获得建设性的建议和安慰。
3.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压力和情绪问题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
4.寻求专业帮助当压力和情绪问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时,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治疗,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

心理健康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在当今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正确应对压力并进行情绪调节对于维护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一、认识压力与情绪1.1 压力的定义压力是指在人们追求目标、面对困难或变化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在一定程度上,压力是正常的生活现象,但过度的压力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2 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愉快、悲伤、愤怒、焦虑等复杂情感状态。
情绪的变化与压力紧密相关,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思维和身体健康。
二、心理健康压力管理的重要性2.1 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有效管理压力可以预防和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持续的高压力环境下,人们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科学的压力管理,可以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2.2 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合理应对压力和情绪调控,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自尊心、自我满足感,提高积极情绪和幸福感。
2.3 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个体的工作和学习也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适当管理压力和情绪,个体能够更好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三、心理健康压力管理的有效策略3.1 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定期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础。
这些习惯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2 学会放松自己通过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温暖沐浴和冥想等方法,可以缓解紧张压力,舒缓情绪。
学会自我放松不仅能够调整身心状态,还能提高抗压能力。
3.3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与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和困扰能够减轻压力,获得情感安慰和建议。
3.4 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情绪。
培养乐观态度,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关注积极的事物,有助于调整情绪,减轻压力。
情绪压力和健康

6情绪压力和健康Emotion, Stress, and HealthEmotion知与情——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知: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伴随着情绪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情感可能比认识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生活的目的,直接关系到生活的品质。
我们说生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情感体验;Emotion你过得好不好?你快乐吗?生活品质、质量、工作生活质量认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手段,是为幸福生活服务的。
只是在少数情况下认识本身是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真理,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说认识活动本身是让人愉快的。
所以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What are Emotions?EmotionComplex pattern of changes made in response to a situation perceived to be personally significant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与生理性的需要是否满足有关,或与低级的心理过程相联系(感知觉);而情感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情绪为人和动物共有,但人的情绪具有社会性。
情感时人类特有。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情绪表现不稳定,带有情境性;情感较为稳定,是人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
联系: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变化受制于已有的情感及其特点;情感依赖于情绪,在情绪中表达和实现。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或具体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同一情感可以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情感的变化发展通过情绪变化来实现。
Emotion1.情绪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
2.情绪与需要和动机密切相关,刺激以需要为中介而引起情绪。
3.情绪是一种身心一体的反应,往往伴随着生理的变化。
Emotion1.情绪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
包括:(1)外部刺激a. 自然情境:如小桥流水、花香鸟语枯藤老树……感时花溅泪…风声、雨声、读书声、花香、酒香、咖啡香,大漠孤烟、小桥流水;b.社会情境:节日的庆典、他人或自己的不幸遭遇,拥挤的人群、都市的喧嚣,未完成的作业、欠债的通知、女友的生日。
情绪与健康问题情绪对健康问题的影响

情绪与健康问题情绪对健康问题的影响情绪与健康问题情绪对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而情绪则是影响我们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常的情绪状态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而负面或不正常的情绪则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与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了解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1. 压力与心血管健康情绪对心血管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脏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2. 情绪与免疫系统情绪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止步于心血管系统,它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
负面情绪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从而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的抑郁情绪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持续的亚健康状态,从而易患各种疾病。
3. 情绪与消化系统情绪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压力和情绪不稳定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此外,消化系统敏感性增加也是情绪对其影响的一种表现,焦虑和紧张状态可能导致肠道过敏反应,增加患上肠道相关疾病的风险。
4. 情绪与睡眠情绪对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
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会引起入睡困难、易醒、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从而导致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
而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5. 情绪与心理健康情绪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的负面情绪状态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而心理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积极的情绪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结论情绪与健康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负面情绪容易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学会释放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13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ok

第十三章情绪、压力和健康情绪1.基本情绪与文化表情:有表情的朗读、尖叫、身体趋势等婴儿的跨文化情绪反应i.非习得性ii.区分表情、理解表情含义iii.文化的影响2)表情是否具有普遍性?Paul Ekman“表情语言”(七种)【表情的跨文化研究:Fore文化】中性表情情绪轮(八角四对)3)文化怎样限制情绪的表达红白喜事、哭嫁、东西方文化阶层【个人和集体主义】:积极情绪相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表达负性情绪才能使人轻松4)性别5)Valence and arousal ratingMeasuring emotion2.情绪理论1)情绪的生理学i.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ii.紧急反应系统(会在血液中保持)【跨文化:不同情绪显示不同的自主激活模式】iii.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iv.皮层:不同情绪位置不同;外部刺激引发的刺激激活强于内部刺激2)躯体反应的詹姆斯-兰格理论i.感觉晚于躯体反应ii.外周主义理论:内脏反应;自主神经系统只是外周3)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i.切断内脏同中枢神经联系,情绪反应不消失ii.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较慢iii.大脑刺激: 皮层:主观感受;自主神经系统:躯体上的唤醒4)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i.刺激引发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ii.根据背景和生理反应的的评价(贴上标签),产生情绪反应iii.无意识加工通过影响评价来影响情绪作用iv.两个问题:偏向消极的解释。
无意识的增加的喜欢程度。
怎么就不能解释了拉。
3.情绪的功能1)动机和唤醒绩效随唤醒水平的倒U型曲线;耶克斯-道德逊定律2)情绪的社会功能i.情商ii.冒险行为iii.亲社会行为、履行社会责任iv.【礼貌语言】3)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i.情绪一致性处理ii.情绪依赖性记忆iii.积极影响-愉快情绪-效率和创造性【情绪和自传体记忆】生活压力应激: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体现为压力。
压力和情绪对健康生活的影响

压力和情绪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压力和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长期处于高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状态下,这将对我们的健康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压力和情绪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
1. 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压力是一种身心都能感受到的紧张和不安的状态。
长期的压力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它会导致生理疾病如头痛、消化不良和心脏病的发生。
压力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使我们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其次,压力还会导致睡眠问题,使我们难以入眠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这进一步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康复和功能。
2.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情绪是我们内心感受的表达,它可以影响我们的身体和思维。
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和满足会让我们感觉良好,同时有益于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然而,长期的负面情绪如抑郁和焦虑则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长期风险。
负面情绪会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另外,负面情绪还会降低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使我们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威胁。
3. 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了解压力和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之后,我们应该寻找应对的方法,以维持健康的生活。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a. 深呼吸和放松:深呼吸和放松练习可以帮助我们释放紧张和压力。
通过专注于呼吸和舒展身体,我们可以降低压力水平并改善情绪状态。
b. 运动和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释放身体中积累的压力和压抑情绪。
运动有助于释放大脑中的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c. 社交支持:与朋友、家人或社区群体保持良好的社交联系可以减轻压力和提高情绪。
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担忧和困惑,可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d. 培养积极心态:通过积极思考和培养乐观态度,我们可以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
关注积极的方面,设定目标和寻找快乐,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
e.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我们感到无法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压力和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压力和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压力和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长期的高度压力和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压力和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
一、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压力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负担,长时间的压力对身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1. 免疫系统受损长期的压力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得身体容易感染疾病。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压力下的人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2.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压力导致体内激素的分泌不平衡,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增加。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
3. 消化系统问题压力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引发胃痛、胃溃疡等消化系统问题。
此外,长期的压力还可能引发食欲变化以及肠胃问题。
4. 睡眠障碍长期的压力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很多人出现失眠、烦躁等问题。
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损害健康。
二、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情绪是人们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表达方式,对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1. 免疫系统受损消极的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导致免疫力下降。
2. 心理健康问题持续的消极情绪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使得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3. 消化问题情绪的波动对消化系统有直接的影响。
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很多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进而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
4. 心脏疾病风险增加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这些因素使得心脏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三、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面对压力和消极情绪,我们需要积极应对,保护身心健康。
1. 积极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学习放松技巧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情绪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情绪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的增加,情绪和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
不仅是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情绪和心理健康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情绪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一、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
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可以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
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而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
二、情绪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 促进身体健康:情绪和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疾病风险增加等身体健康问题。
而积极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身体健康水平。
2. 改善人际关系:情绪和心理健康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至关重要。
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并促进友好、支持和共融的社交关系。
3. 提高工作效率:情绪和心理健康是工作效率的基础。
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工作动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 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情绪和心理健康与人的心理抗压能力密切相关。
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够使人在面对挫折、困难和压力时更加乐观和坚韧,有利于积极应对和克服困难。
三、促进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1. 注重情绪管理:学会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如运动、听音乐、与亲友交流等,减轻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2. 培养积极心态:正面思考有助于改善情绪和心理健康。
尝试寻找事物的积极面,并学会应对消极的情绪和想法。
3. 拥抱支持: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建立良好的支持网络,及时沟通和表达情感,共享快乐与困难,获得情感支持和帮助。
4.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阅读、运动、绘画等,并将其作为情绪释放和心理放松的渠道。
5. 均衡生活和工作: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闲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积累,以保持身心平衡。
压力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

压力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压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面临的现象,无论是工作压力、学习压力还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都会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本文将探讨压力对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压力对人们情绪的影响1.1 焦虑和紧张情绪的增加在长期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
这是由于压力刺激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如提高血压和心率。
焦虑和紧张情绪会让我们无法放松,甚至失眠。
1.2 抑郁情绪的加重压力对情绪的负面影响还表现为抑郁情绪的加重。
长期面对压力可能引发慢性抑郁情绪,让人感到情绪低落、丧失兴趣和无助感。
抑郁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二、压力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2.1 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长期面对压力会加重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压力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症、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2.2 自我认知和自尊心的下降人们在面对长期压力时,可能产生负面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下降。
过度的压力会让人感到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或完成任务,从而降低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有效的应对策略3.1 寻求社会支持在面对压力时,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交流是缓解压力的有效策略。
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我们减轻负担,并提供合理的建议。
3.2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减轻压力的重要方法。
例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锻炼和充足的睡眠等,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3.3 学习放松技巧学会放松技巧可以有助于降低压力水平。
例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都是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情绪平衡,提高抵抗压力的能力。
3.4 设立合理的目标和时间管理通过设立合理的目标和良好的时间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有目标和计划的生活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并提高个人的效率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压力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长期的影响。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与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心理健康的良好与否则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体验。
本文将探讨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是人在特定情景下的内在体验,包括喜怒哀乐、焦虑恐惧等。
情绪的稳定性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和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相反,负面的情绪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如焦虑、抑郁等。
1. 压力与情绪当人们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时,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因此,积极应对压力,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是维持情绪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 积极情绪的作用积极情绪的体验有助于提升自尊心、增强社交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
积极情绪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因此,人们应该努力培养积极情绪,通过积极的思考、积极的态度来影响自己的情绪体验。
二、心理健康对情绪的影响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的平衡状态,包括情感、认知、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健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情绪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1. 心理健康与情绪的关系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有助于个体维持稳定、积极的情绪。
心理健康好的人通常能够更快地从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中恢复过来,更加乐观和自信。
相反,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情绪的波动,从而引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2. 心理健康的促进为了维持心理健康,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度锻炼。
其次,积极发展兴趣爱好,参与社交活动,增加社交支持和交流。
此外,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情绪与心理健康的方法为了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情绪管理策略学会分清情绪的来源,找到引发情绪波动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情绪和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而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一些改善情绪和促进健康的有效方法。
1.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负面的情绪,如愤怒、焦虑和沮丧,会导致身体产生激素失衡,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和免疫系统问题的风险。
情绪的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和体重增加。
因此,保持积极的情绪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身体健康对情绪的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对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
有科学研究发现,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身体产生感觉良好的激素,如内啡肽和多巴胺,从而增强积极情绪。
此外,良好的睡眠和营养均衡的饮食也被证明与情绪的稳定和快乐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关注身体健康可以提升情绪的积极性。
3. 改善情绪和促进健康的方法(1)保持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健康是改善情绪和促进健康的关键。
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来保持心理健康。
这些技巧包括放松练习、冥想和寻求社交支持。
此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合理的工作休息安排,也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
(2)积极锻炼适度的身体锻炼对于情绪和健康的改善都有着正面的影响。
运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升自信心和改善睡眠质量。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或游泳,并坚持每周进行一定次数的锻炼,有助于提升情绪和加强身体健康。
(3)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对于情绪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同时,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
(4)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情绪和健康都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安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床铺,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高质量的睡眠,提升情绪和促进健康。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绪、压力和健康(圣才出品)

第13章情绪、压力和健康13.1 本章重点1.心理、生理及文化的角度,情绪的定义;2.达尔文关于情绪反应的适应性功能的观点;3.普拉切克的情绪维度;4.情绪的生理因素;5.情绪在认知功能中的重要性;6.慢性应激及急性应激的生理反应;7.神经官能症的有关内容;8.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及健康心理学的内容;9.人格类型和健康的关系。
13.2 复习笔记一、情绪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一)基本情绪与文化达尔文的进化论将情绪看作是一种遗传得来的,对世界上一定程度的复杂情况做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
1.情绪的遗传性(1)汤姆金斯(Silvan T omkins)是第一位强调即刻的、非习得性的情感(情绪)反应的重要角色的心理学家。
他指出,无需预先的学习,婴儿就会对巨大的声响表现出恐惧,或者表现出呼吸上的困难。
他们看上去对特定的刺激具有“预置”的情绪反应,从而适应各种环境。
(2)跨文化研究也证实: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儿童具有很多相似的情绪反应。
(3)婴儿看上去还具有与生俱来的解释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
2.表情的普遍性(1)埃克曼(Paul Ekman)认为所有的人们都拥有一组重叠的“表情语言”。
(2)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可以产生七种表情并且被识别,具体包括高兴、惊奇、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的情绪。
(3)对六国(匈牙利、日本、波兰,苏门答腊、美国和越南)研究得到的一个普遍结论是,全世界的人们,不管文化差异、种族、性别或教育,都会以相同的方式表达基本情绪。
同时,可以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来推断他们正在体验的情绪。
(4)埃克曼(1972)的神经文化理论,反映了脑(进化产物)和文化在情绪表达中的结合。
(5)20世纪60年代末,普拉切克(Plutchik,1970)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情绪压力与健康》PPT课件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怕”
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
第三部分:
• 激发活动和行为 – 因恐惧而逃离危险情境
• 促使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 – 快乐——情况良好 – 痛苦——需要改善处境
情绪的类别
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它具有弥漫性。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
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指人对某种以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
适应性反应。
意识狭窄
意识狭窄:在激情状态下出现的现象,表现为认识活动范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 为反应。
情绪情感构成:
1. 主观体验 2. 外部表现 3. 生理唤醒
主观体验
•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 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 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
蒙克 《呐喊》
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情绪的功能
• 人际交流 – 哭、表情
2. 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的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 性和持久性。
联系:
1. 历史上统称为感情。 2.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面部表情vs姿态表情vs语调表情vs感觉反馈
布什总统的表情
关于猴子的心理学实验
1. 预备实验:把一只猴子放在铜条里,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电。 猴子挣扎乱抓,旁边有一弹簧拉手,是电源开关,一拉就不痛苦了,这样 猴子一被电就拉开关,建立了一级条件反射。然后每次在通电前,猴子前 方的一个红灯就亮起来,多次以后,猴子知道了,红灯一亮,它就要受苦 了,所以每次还不等来电,只要红灯一亮,它就先拉开关了。这就建立了 一个二级条件反射。预备试验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压力
• 生理应激反应
– 急性应激:男人的 “战斗或逃跑” 反应,女人的 “照 料和结盟反应”。但是,在现代文明人的生活中遇见 的那种急性应激的情况与我们的祖先所遇到的根本不 一样,所以遗传来的应激生理反应常常反而构成我们 今日应激时的包袱。
– 慢性应激:一种长期的唤醒状态,使人感到再怎么样 努力也无法满足压力事件的要求,产生持续性的沮丧 感。这个过程被理论化为 “一般适应症候群”,它将 整个应激过程分为三阶段—报警反应、抵抗阶段和疲 惫阶段,所谓慢性应激,讲的就是抵抗阶段。
• 情感支持、信息支持、有形的支持 • 对于不同的压力,有效的社会支持类形是不一样的 • 注意:支持源可能导致压力和焦虑的增加
健康心理学
• 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 将肉体的生物学疾患和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关联起来, 强调这三方面的交互影响。
•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 高度关注自身疾患的人,倾向于高估疾病的严重性、 低估治疗手段和自身对疾病的控制力,结果反而使他 们倾向于不服从医嘱,对治一定在灾变结束后马上爆发, 有的会在数月或数年后才发生,如战场上退下来的老 兵最多。
– 社会环境、歧视、贫困都是慢性应激的主因,它对健 康造成的心理伤害,恐怕大于单纯的没有财力看病本 身。
– 慢性应激会伤害儿童智力发展,特别是语言/理解能力 – 别小看日常的挫折,它与健康有明确的关系,而且日
第13章 情绪、压力与健康
情绪 Emotion
• 情绪:
一种肉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 感觉、认知过程及行为反应
• 情绪与文化:
– 基本情绪:如喜怒哀恶等“七情”,是全人类所共通 的,它很可能如达尔文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生物进化 而来的遗传特征的一部分,具有适应性的功能,所以 标准的面部表情(表情语)可以通行全世界,连婴儿 都懂,成人自然更没问题。
• 个人主义文化比集体主义文化更容许个人表达负面情绪(美国vs哥斯 达黎加)
• 将情绪表达仪式化是普遍的做法:从西方传统婚礼的婚纱到专门哭丧 的
• 情绪理论
– 生理学:
• 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里的下丘脑(特别是主管气愤和恐惧等 负面情绪的杏仁核)和边缘系统(特定的情绪激活特定的区域)等的 活动,构成了情绪的基础,而这些神经反应模式大部分是遗传天赋的, 不大受文化的影响。
• 认知评价理论:情绪体验是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结合的状态, 但生理唤醒是第一步,认知功能才对唤醒做出评价,贴上标签, 决定是什么感觉。所以错觉(认知上的误判)是很常见的。
• 但是,认知评价似乎不一定必要,很多情绪说不清楚到底是什 么情绪,还有很多情绪说不出理由。这可能是潜意识的后果。
情绪
• 情绪的功能
– 抵抗阶段长期化的最明确恶果是 “心身失调”,致病 机制就是应激激素分泌增加破坏了免疫系统。
生活压力
• 心理应激反应
– 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以计算个人经历的生活变化单 位(life-change unites, LCUs)来推测其所承受的压力总量 (以结婚50单位为基准线),在累计总值300以上的正面临 健康风险,150到300的,在两年内有50%的机会会发生严 重的健康问题,150以下的,只有33%的机会会健康恶化。
地了解自己的缺点;2)针对缺点找出矫治的办法; 3)当新应对策略上马之后,开始学习用积极正面的 话来鼓励自己 • 建立对应激源的知觉控制(perceived control),即 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情势,扭转结果(这是偏差的甚 至是错误的解释,正确的解说可以艺术治疗为例)
生活压力
– 以社会支持作为应对资源
– 有趣的观点:越是倾向以闪躲来应激者,健康越糟。
– 遇到重大灾变,一般人的反应周期是从紧急期(3-4周)进 入抑制期(3-8周)再到适应期(8周以后)。但有些人会发 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个体不断地以某种形式重复体验创伤事件,同时 对当下的周遭人与事麻木、冷漠,然后出现身心病症,如失 眠、内疚、难以集中精神、惊恐等,这些症候可能持续数月 后成为慢性综合症,称为“残余应激模式”。
– 文化建构的情绪表达和辨认系统:如Fore人不分惊奇 和恐惧,日本人对愤怒不敏感,越南人对厌恶迟钝, 中国人的表情特别少。非洲塞内加尔的Wolof社会中的 贵族的情绪表达压抑。
情绪
– 文化对情绪的建构方式其实也有一些规律:
• 上层阶级通常压抑情绪表达,下层阶级比较自由(例如皇家仪式 vs 民间仪式)
– 动机(欲望)遇见了情境,引起了情绪,情绪唤醒、 引导、维持相应的行动(情绪是行为的原动力),直 到达成目标 —满足欲望。
– 耶克斯-道德逊定律:工作难度高低与其最适切的唤醒 水平高低成反比,即工作难度越大,最适切的唤醒水 平越低。
– 情绪的社会功能:
• 知道别人的情绪是社交能力的基本成分 • 情绪低落时,人会倾向于有礼貌 • 心情越不快乐,人就越倾向于远离社会
– 经由对86名乳癌患者的实验,证明长达一年、每周一 次的小组支持讨论,大大延长了患者存活的时间。
– 压抑负面感受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情绪宣泄(就算 是对录音机每天讲15分钟的内在感受都很有帮助)对 保健是必要的。
健康心理学
– 性格与疾病:A,B,C三种行为模式
• A型:好胜、富攻击性、没耐性、有时间紧迫感、常怀有敌意、 在一些关键方面感到不满、孤独 ——易患冠心病等心脏病并 发症
减轻压力产生的不适的行为,见371页上表。 – 多重应对策略一般来讲比较有效,因为每个人的资源
构成不同,压力的种类也不同,要相匹配,必须多角 度的去开发你能运用的资源。
生活压力
– 改变认知策略:
• 重新评价应激源的性质(如将它们想象为可笑之物) • 重新组织对于应激反应的认知结构,如 “应激思想
灌输法” • 应激思想灌输法:1)利用记日记等方法先求更准确
• 视觉对情绪的激活强于记忆,而快乐等正面情绪几乎不能对杏仁核产 生任何作用,所以,情绪是着眼当下的,悲剧永远比喜剧有市场。
情绪
– 情绪的生理学理论
• 詹姆斯-兰格理论:躯体反应先于感觉,情绪来自躯体反馈。 它被视为外周主义理论(即身体器官主导)
• 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论:一种中枢主义理论,认为大脑 才是源头,是大脑分别激活大脑皮层(产生情绪的主观感受) 和自主神经系统(产生肢体唤醒)--- 所以肉体和心理的情绪 反应是各自独立的
• B型:与A型相反 • C型:善良、隐忍、自我牺牲、合作且愉快、不果断、有耐心、
服从权威、不发脾气——易患癌症,患了也死得快。
– 总结:用心理措施来对抗疾病的方法
• 短期:学习“相信医生、蔑视疾病”的态度;学习宣泄情绪 • 中期:学习打坐、冥想等放松法;尝试练习生物反馈技术(例
如以手指温度作为焦虑指标) • 长期:改变性格,消除敌意、降低焦虑、适度发泄愤怒
常挫折越多,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就越大。 – 但也不必太担心日常挫折,因为令人快乐的事件能够
平衡掉挫折的负面效果。
生活压力
• 应对压力:包含行为的、情绪的、动机的、认知 的克服方法
– 压力调节变量:可以改变应激源对于特定类型的应激 反应之影响的变量,如疲劳水平、健康状况、认知评 估等
– 应激预应付(anticipatory coping)-- 先期紧张 – “问题指向的应对” 和 “情绪指向的应对”——即为
情绪
– 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情绪影响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 • 情绪与事件经历是混合在一起储存在记忆中的,于
是产生了 “情绪一致性处理” 和 “情绪依赖记忆” 两种现象 • 情绪一致性处理:在回忆一件事情时,人会倾向于 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那些与此刻的心情相一致的 材料,忽略那些与此时心情不一致的部分 • 情绪依赖性记忆:如果回忆时的情绪和将事件存入 记忆时的情绪相同,比较容易回忆起来。 • 温和的愉快情绪(不是高亢的欢乐情绪),最有利 于学习和创造性思考